1. 日食和月食是什麼 附畫圖解釋,
簡單來說,日食就是月亮運行至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擋住了太陽照向地球的光線;而月食則是地球運行至太陽和月亮的中間,擋住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線。
如上圖所示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
2. 月食形成示意圖,月食是怎樣形成
月全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志月食開始。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3. 月食是是怎樣形成的 請畫圖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產生月食。
由於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約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陽和月球分別位於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附近,才有機會形成一條直線,產生月食。
從上面的月食形成的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到半影和本影,這兩個陰影區決定月食的程度。地球在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一條陰影,稱為地影。地影分為本影和半影兩部分。
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月球在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地影,這就產生月食現象。
4. 日食、月食示意圖
日食:太陽——月球——地球
月食:太陽——地球——月球
希望對你有幫助
5. 月全食是怎樣形成的圖片
月食時,對地球來說,太陽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由於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分別稱為黃道和白道,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約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陽和月球分別位於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附近,有機會形成一條直線,產生月全食。
2018年天宇將發生2次月食和3次日食,其中兩次月全食,一次日偏食我國境內可見。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2018年我國進入一個月全食的高發期,1月31日晚上和7月28日凌晨均有月全食發生。
2018年天宇將發生3次日偏食,日期分別是2月16日、7月13日和8月11日,受地緣關系影響,我國境內只能看到最後一次。
(5)月食有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種。當月球只有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而當整個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之時,就會出現月全食。至於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掠過地球的半影區,造成月面亮度極輕微的減弱,很難用肉眼看出差別,因此不為人們所注意。
藍月亮,指當一個季度中出現4次滿月時,第3個滿月才被稱作藍月亮。一個朔望月是指兩次滿月之間相隔的時間,大約為29.53日。而按照公歷,大月為31天,小月為30天,歷法之間的這種時間差異就給一個公歷季度中出現4次滿月提供了條件。
6. 日食、月食是怎樣形成的示意圖是怎樣的
日食成因(圖)
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里(月影:月亮投射到地球上產生的影子)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鍾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發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時發生日偏食,遮住太陽中央部分發生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31秒。日環食的最長時間是12分24秒。法國的一位天文學家為了延長觀測日全食的時間,他乘坐超音速飛機追趕月亮的影子,使觀測時間延長到了74分鍾。我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記錄,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確切的日食記錄。日食一般發生在農歷的初一。
編輯本段科學解釋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 日食
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歷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運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范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叫「鑽石環」。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貝利珠」(貝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范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言,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編輯本段日食食相
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系,可分成五種食象: 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 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或日環食)的開始,對日全食來說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對日環食來說這時太陽開始形成一個環;日食過程中,月亮陰影與太陽圓面第一次內切時二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系的時刻。 食既發生在初虧之後。從初虧開始,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天空方向與地圖東西方向相反。 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日偏食過程中,太陽被月亮遮蓋最多時,兩者之間的位置關系;日全食與日環食過程中,太陽被月亮全部遮蓋而兩個中心距離最近時,兩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也指發生上述位置關系的時刻。 4.生光。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 日食
二三分鍾,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鍾 對於日食,食甚後,月亮相對日面繼續往東移動。 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日全食與日環食都有上述5個過程,而日偏食只有初虧、食甚、復圓3個過程,沒有食既、生光。 辭海另解: 日食的過程中,月亮陰影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外切時的位置關系,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系的時刻。復圓是日食過程的結束。
編輯本段圖片說明
太陽的一部份為什麼會消失了呢? 這是那部分的太陽剛好那時躲藏在月亮後面。這是2005年的第一個日偏食也是到2006年三月前可觀測到的最後一次日全食圖。日食其間,太陽、月亮與地球是在一直線上。這次的日全食首先在南太平洋登場,可觀測偏食的地區則跨越南美洲與靠南方的北美地區。上面這張影像的景物是由手持數字相機在上周五所拍攝的。美國 北卡羅萊那州Holly山區在整日霏雨後,部分被食掉的太陽暫時地從滿天烏雲中穿出。拍攝了一連串的影像後,這張最佳的日食照片是與另一張沒那麼好但有飛機的照片數字合成而來。 日食
日食
編輯本段意義價值
日全食之所以受重視,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天文觀測價值巨大。科學史上有許多重大的天文學和物理學 日食
發現是利用日全食的機會做出的,而且只有通過這種機會才行。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了在當時看來是極其難懂、也極其難以置信的廣義相對論,這種理論預言光線在巨大的引力場中會拐彎。人類能接觸到的最強的引力場就是太陽,可是太陽本身發出很強的光,遠處的微弱星光在經過太陽附近時是不是拐彎了,根本看不出來。但如果發生日全食,擋住太陽光,就可以測量出來光線拐沒拐彎、拐了多大的彎。機會在1919年出現了,但日全食帶在南大西洋上,很遙遠,也很艱苦。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帶著一支熱情和好奇心極強的觀測隊出發了。觀測結果與愛因斯坦事先計算的結果十分吻合,從此相對論得到世人的承認。 在中國,前兩次日全食都只能在邊遠地區看到。一次是在1980年,只有中緬邊境雲南瑞麗地區可見,那時候筆者剛上初中,正是個狂熱的少年天文愛好者,可惜沒有經濟能力,只能通過《天文愛好者》雜志過過干癮。另一次是在1997年春節之後,在中俄邊境、中國的最北端漠河可見。那次筆者是奉了報社之命前去采訪的,同時也了卻自己少年時的夢想。那次的觀測規模之大,出乎想像,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把個平時人跡罕至的北疆小鎮擠得比過年還熱鬧,由於人數大大超出小鎮的接待能力,人們只能宿營在火車和汽車上。當時那裡還是冬天,白天氣溫零下25℃左右,夜裡能到零下40℃,滴水成冰,人們連洗臉漱口的水都找不到。盡管如此,觀測者們沒有一個後悔的,沒有一個不興奮異常的,都把親眼看到日全食,當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珍貴記憶。日全食之類的天文現象,要說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確實是沒有什麼直接關系。但是,它代表了一種終極的人文關懷,代表了一種對大自然的極度熱愛,代表了對支配萬事萬物的自然鐵律的一種永恆的好奇和敬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缺少這些關懷、這些熱愛、這些好奇和這些敬畏。
編輯本段歷史
1:中國觀測日食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948年就有人觀測到了日食。中國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就有了 日食
當時最先進的天文觀象台。中國歷來重視日食的預報,據說夏代一位天文官因沉湎酒色,漏報日食,被砍首以警示玩忽職守者。中國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豐富的日食記錄。光是古書(至清代)的 史料(不包括甲骨文),就有1000多次日食記錄。最早是《尚書》記載的發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詩經》中更是詳細記載了發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世界天文學家普遍承認中國古代日食記錄的可信程度最高,為世人留下了珍貴的科學文化遺產。中國古代夏、商、周時期因歷史久遠,缺乏精確的文字記錄,因此難以精確地斷代,而日食天象就像是一座相當精確的歷史時鍾,可以幫助確定一些歷史事件的時間。 2:古代西方一次日食中止一場戰爭,西洋最有名的故事記載是在西元前585年。米提斯與利比亞兩族打仗,打到一半時 忽然間太陽消失不見了,兩族族人害怕災禍的到來,終於達成美好的結果--兩族講和通婚。對於日食現象的看法,除了大溪地人把日食當成正面意義外,其他的國家都將他作負面的解釋。譬如西元前六百多年,雅典攻打某族時,因為發生食相而害怕不敢繼續前進,就因為延遲了進攻,反倒讓敵方趁這段時間有了准備,結果當雅典軍隊進攻敵方時,反而被打敗了。 3:各民族對日全食有著如天狗吃日、狼逐日等等不同的解釋,並有其各自解決的方法。中國古時候, 日食
民間是以敲鑼打鼓的方式來對付;由於日全食的時間通常很短(至多七分半鍾) ,所以在人們敲敲打打後,太陽可能就會馬上重現,因而免除了人們的驚慌。中國對日食的記載很早,在漢朝的墓中就挖出許多石頭,這些石頭上刻畫了很多日月星辰的圖形,其中一個畫有「日月合璧」,亦即太陽與月亮疊在一起,這就是當時的日食記錄。中國人對日食的科學解釋為陰侵陽,中國很早就知道視為「陰」的月亮,遮蔽了視為「陽」的太陽,而造成日食現象。 古時候有「月盈則食」的說法,意指月食現象發生都是在滿月之時。 日食發生時,中國古代朝廷也會有所行動;中國人認為天代表大自然,太陽在大自然里有著最崇高的地位,皇帝稱為天子,則意指其為上天派來管理人民的。既然天代表皇帝的父親,它會透過太陽表面上的現象來警告其地上的代理人--皇帝,明示他做錯什麼事情、有什麼事情要小心等等;於是,透過各種徵兆呈現出來,日食就是一個常被利用的狀況。根據古書避鎮殿記載,漢朝每當發生日食時,皇帝就不到大殿做早朝,而到偏殿旁的小殿進行早朝,並且一切從簡。傳說中,把日食稱作「天狗吞日」。而「天狗吞日」的科學解釋就是日食。日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范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貝利珠(貝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編輯本段未來預測
1:中國進入日食高發期,未來4年可欣賞2次日食:中國將迎來本世紀第一次日全食。未來4 年,中國公眾 日食
還可欣賞到3次罕見的日食天象,其中一次為日全食,兩次為日環食。天文專家表示,在5年時間集中出現如此多的日食天象是百年罕見的。2009年7月22日,中國發生了一次更為壯觀的日全食,全食帶橫掃中國中部的長江流域。中國的拉薩、成都、上海等40多個城市都能觀賞到這次日全食。與8月1日的日全食相比,這次日全食發生的范圍更廣,持續時間也更長,將達到5分鍾至6分鍾,這種狀況可謂百年難遇。除了這1次日全食天象外,2010年1月15日還發生了日環食,雲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公眾可一睹日環食風采。2012年5月21日 ,日環食天象再次上演,廣西、廣東、福建、香港和澳門等地公眾可欣賞。 2:2008年八月一日,中國境內自新疆阿勒泰經哈密、酒泉、西安至鄭州一線出現日全食,開始時間為北京時間十八時二十分左右,持續時間約兩分鍾。這是二十一世紀首次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日全食天象。 3:2010年1月4日:日偏食,日落前,新疆地區可見 6月2日:日偏食,黎明時分。東北部分地區可見。沈陽。長春.哈爾濱帶食日出
編輯本段發生的次數
以下是20世紀(1901-1999)發生全世界范圍內日食的次數: 日偏食78
日偏食(14張)日環食73 日全食71 混合食6 總計228
編輯本段觀測
巴德膜目前最流行, 0.012mm厚 目視:5.0 減光10000倍 攝影:3.8 日食
期間,太陽不會發出任何特殊的射線。日食的觀測常常被曲解,太陽不會預知地球上日食的發生,不會發出其它的射線,因此日食時待在室外並無害處。但看日偏食時應該凝視還是匆匆一瞥呢?日食時太陽光雖比平時弱很多,但如若直視,對眼睛還是有傷害,可能損傷眼角膜。人們由於好奇心,會凝視或斜視太陽。當然,日偏食還是很刺眼的,如果你看太陽久一點,沒等你反應過來你的眼角膜已經受損。日食時眼睛受損不是因為太陽的異常,而是人們由於好奇而沒注意保護措施。無論日食發生與否,都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不要用所謂的「墨鏡」;不要用「太陽鏡」,甚至幾個疊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陽在鏡子或水面的像;用14號焊接鏡看太陽;用有特殊塗層的邁拉鏡觀看,這可以從著名的天文館或科學博物館獲得;構制一個孔式投射器。 觀測日食的一個簡便方法
警告:直接佩戴太陽眼鏡(墨鏡)觀測日全食是一個大誤區,這是因為鏡片有聚焦的作用,太陽鏡離眼睛太近,陽光會將眼球灼傷,嚴重者會造成失明。而直接用肉眼觀測,是不可取的辦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太陽鏡摘下,離眼睛一臂的距離,並從側面觀測鏡片。另外,利用小孔成像法觀測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切記水盆倒影法並不是科學可取的方法。
注意事項
1.嚴禁在自然現象期間變相宣傳封建迷信,惡意蠱惑群眾,破壞民族與國家統一。 2.不要在街道、馬路等其他危險地點觀看,以免過於關注日食造成生命危險,在陽台觀看時要注意安全,以免墜樓。 2009.7.22日食
3.由於日食導致氣溫,地球磁場變化、白日突暗。導致部分動物生理習慣不適應,如狗、貓等寵物應拴好,以免家畜恐慌發生傷人事件。
月食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 (或幾乎) 在同一條直線上。月食可以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月食只可能發生在農歷十五前後。
目錄
概述
初識月食
分類
過程
月全食過程
月食原理
出現時間
月食亮度
百年月食表
歷史記載
相關事件概述
初識月食
分類
過程
月全食過程
月食原理
出現時間
月食亮度
地球在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一條陰影,稱為地影。地影分為本影和 月食
半影兩部分。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月球在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地影,這就產生月食現象。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進入本影時,則只會發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在月全食時,月球並不是完全看不見的,這是由於太陽光在通過地球的稀薄大氣層時受到折射進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紅銅色。似乎月球經過本影的路徑及當時地球的大氣情況,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會有所不同。 有時月球並不會進入本影而只進入半影,這就稱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發生期間,月亮將略為轉暗,但它的邊緣並不會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擋。
編輯本段初識月食
古時候,人們不懂得月食發生的科學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樣,對月食也心懷恐懼。外國有人傳說,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沖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懂點天文知識的哥倫布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來,就不給你們月光!」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快和哥倫布化干戈為玉帛。
編輯本段分類
月食可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種。當月球只有部 月食
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而當地球的本影的直徑仍相當於月球的2.5倍。所以當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亮就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終只部分為地球本影遮住時,即只有部分地球的本影,就發生月偏食。月球上並不會出現月環食。因為,月球的體積比地球小地球的本影區內,所以不會出現月環蝕這種現象。每年發生月食數一般為2次,最多發生3次,有時一次也不發生。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月亮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據觀測資料統計,每世紀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發生的百分比約為36.60%,34.46%和28.94%。
編輯本段過程
月全蝕後半影食始:月球剛剛和半影區接觸,這時肉眼覺察 月食
不到。正式的月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1. 半影食始:月球剛剛和半影區接觸,這時月球表面光度略為減少,但肉眼較難覺察。 2. 初虧(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標志月食開始。月球由東緣慢慢進入地影,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3. 食既(僅月全食):月球進入地球本影,並與本影第一次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4.食甚:月圓面中心與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間,此時前後月球表面呈紅銅色或暗紅色。(原因: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層時發生折射,使光線向內側偏折,但每種光的偏折程度不一樣(色散),紅光偏折程度最大,最接近地球陰影,映在月球上;此外,由於大氣層的灰塵及雲的含量與位置不同,光線偏折程度會有不同,因此月全食時的月球是暗紅、紅銅、或橙色的。同樣的道理,由於大氣層的折射,朝陽與夕陽不是白色的,而根據高度因為大氣折射程度不同,呈現橙色或紅色。) 5.生光(僅月全食):月球在地球本影內移動,並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內切。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6. 復圓(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月球逐漸離開地球本影,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於食甚時月輪邊緣深入地球本影最遠距離與月球視經之比。 7.半影食終:月球離開半影,整個月食過程正式完結。月偏食沒有食既、生光過程,食甚也只表示最接近地球陰影的時刻。 月食程度的大小用食分來表示。食分等於食甚時,月球視直徑在食甚時進入本影的部分與月球視直徑之比。食甚時如月球恰和本影內切,食分等於1。食甚時如月球更深入本影,食分用大於1的數字表示。月全食的食分大於或等於1。偏食的食分都小於1。半影月食的食分用月球直徑進入半影的部分與月球視直徑之比來表示。半影月食的食分大於0.7時,肉眼才可以覺察到。
編輯本段月全食過程
可以分為七個階段:1、月球剛剛和半影接觸時稱為半影食始,這個 月食
時侯肉眼覺察不到;2、月球同本影接觸時稱為初虧,這時月偏食開始;3、當月球和本影內切時,稱為食既,這時月球全部進入本影,全食開始;4、月球中心和地影中心距離最近時稱為食甚;5、月球第二次和本影內切時稱為生光,這時全食結束;6、月球第二次和本影外切時稱為復圓,偏食結束7、月球離開半影時,稱為半影食終。在月偏食時沒有食既和生光,半影月食只有半影食始、食甚和半影食終。月球在半影內時,月面亮度減弱很少。只有當月球深入半影接近本影時,肉眼才可以看出月球邊緣變暗。月球在本影內時也不是完全看不見,即使在全食食甚時,也可以看到月面呈現紅銅色。這是因為太陽光通過地球低層大氣時受到折射進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的緣故。
編輯本段月食原理
月食的原理。在農歷十五、十六,月亮運行到和太陽相對的方 月食
向。這時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亮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就產生月偏食。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應該是半影食,但由於它的亮度減弱得很少,不易察覺,故不稱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 月食都發生在望(滿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這和每逢朔不都出現日食是同樣的道理。在一般情況下,月亮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發生3次,有時一次也不發生。 地球在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一條陰影,稱為地影。地影分為本影和半影兩部分。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月球在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地影,這就生成月食現象。 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進入本影時,則只會發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在月全食時,月球並不是完全看不見的,這是由於太陽光在通過地球的稀薄大氣層時受到折射進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紅銅色。視乎月球經過本影的路徑及當時地球的大氣情況,亮度在不同的月全食會有所不同。 有時月球並不會進入本影而只進入半影,這就稱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發生期間,月亮將略為轉暗,但它的邊緣並不會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擋。
編輯本段出現時間
在農歷十五、十六,月亮運行到和太陽相對的方向。這時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亮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就產生月偏食。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應該是半影食,但由於它的亮度減弱得很少,不易察覺,故不稱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 月食都發生在望(滿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這和每逢朔不都出現日食是同樣的道理。 月球被地影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現象。月食一般都發生在望日,即夏歷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這時地球運動至太陽和月球之間,但並不是每個望日都可能發生月食,因為黃道和白道之間有交角存在,所以只有在望月夜,月球又走月食的連續照片,可見到地球影到黃道和白道交點附近時,地球上的觀測者才能觀看到月食。每年發生月食數一般為2次。太陽的直徑比地球的直徑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為本影和半影。地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軌道處,地球的本影的直徑仍相當於月球的2.5倍。當月球始終只有部分為地球本影遮住時,就發生月偏食。而當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時就可以看到月全食。如果月球進入半影區域,太陽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這種現象在天文上稱為半影月食,但由於在半影區陽光仍十分強烈,多數情況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然而事實上半影月食是經常發生的,據觀測資料統計,每世紀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發生的百分比約為36.60%,34.46%和28.94%。
7. 日食是怎樣形成的月食是怎樣形成的用示意圖和簡單圖文字解釋
日食
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由於這兩種運動產生了日食和月食。當這三個天體處在一條直線或近於一條直線的時候,如果月球正好是在地球和太陽中間,那麼月球擋住了太陽光,就發生了日食(此時被月球影子遮擋部分的地球上的人,就看不見太陽)。由於月球比地球小,所以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時發生日偏食,當月地距離較大時,僅遮住太陽中央部分發生日環食。
(7)月食有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2019年地球上可欣賞到3次日食:1月6日,日偏食,7月3日,日全食,12月26日,日環食。在我國7月3日日全食看不到。 1月6日日偏食發生時,我國東北地區可見。12月26日日環食發生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可看到日偏食。
2019年地球可欣賞到2次月食:1月21日,月全食;7月17日,月偏食。 1月21日,發生月全食時,我國處於白天,所以看不到。 7月17日月偏食,我國可見。
8. 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圖怎麼畫
月食成因示意圖畫法:
1、畫出較大的太陽,中間大小的地球和一個較小的月亮,三者的順序應該是日地月且排在一條直線上。
9. 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圖怎麼畫
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圖如下: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 (或幾乎) 在同一條直線上。月食可以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月食只可能發生在農歷十五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