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信息 » 鳳凰與美女怎麼描寫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鳳凰與美女怎麼描寫

發布時間: 2022-01-31 04:53:28

A. 描寫「鳳凰」的句子

1、晶瑩中帶著一些紅色的血絲一般騰起,沖天而起的鳳凰火焰眨眼間已經密布於天空之中。龐大的火焰沖天而起,嘹亮的鳳鳴聲也隨之爆發開來。

2、炫麗的鳳凰火焰劃破夜空,幾乎照亮了整座海神山,伴隨著升騰,火焰漸漸褪去,露出了一個巨大的身影。

3、一隻火紅色地大鳥翱翔於半空之中。炫麗的火紅色尾羽,完美的體態,無不彰顯著他鳥中之王地威儀。

4、最為奇特的是,這只巨大的火鳳凰竟然有七個頭。按說一個生物擁有七個頭看上去一定是恐怖的。可眼前這火鳳凰地七個頭看上去卻出奇的和諧,顧盼生姿。

5、世有神仙鳥,厥名為鳳凰。千年或不見,人自心中藏。毛羽煥五彩,步履生輝光。舉翥幾千里,出沒不尋常。其志尚高潔,其德非幾響。非梧樹不棲,非竹食不遑。非明誓不出,非儔矢不降。龍尊為其貴,麟尊為其祥;鳳尊為其德,涅槃火中長。世人羨富貴,生活趨吉祥。二三異其德,徒作凡鳥翔。哀哉世情薄,愚賢共塵光。

6、火鳳凰有著金色的羽毛,閃閃發光光的翅膀、斑斕的外表、鳴聲悅耳。

7、冰鳳凰那水晶般的羽毛,如同白雪般清透明亮,飛舞半空,似有翩翩雪花飛舞身周。

8、為了生存,為了大家,為了後代,它瞪大眼睛,神情堅定,面帶微笑,毫不猶豫地展開它的金色翅膀向熊熊燃燒的烈火撲去。只見烈火旺盛地升騰起來,直沖雲霄,火鳳凰也隨著一股白煙不見了。

9、原本已經消失在胖子皮膚表面的橘紅色火焰再次出現。晶瑩中帶著一些紅色的血絲一般騰起。胖子全身略微顫抖了一下,下一刻,他整個人已經完全被火焰所包覆。沖天而起的鳳凰火焰眨眼間已經密布於天空之中。龐大的火焰沖天而起,嘹亮的鳳鳴聲也隨之爆發開來。

10、鳳凰有著長長的尾羽與翎羽,通身的顏色竟並不跟平日鳥雀一樣,而是晶瑩的赤色,若仔細看去,赤色中還夾雜著金色的紋路,氣派高貴,鳴叫聲也分外空靈。

11、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500年一次,當鳳凰的生命快結束時,便會集於梧桐枝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但它的涅磐是建立在瀕死的境地上。如果弄不好,它就會墜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我不禁疑問:鳳凰涅磐,是重生還是死亡?

12、鳳起舞,低昂!凰唱歌,悲壯!鳳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鳥自天外飛來觀葬。五百年來的眼淚傾瀉如瀑。五百年來的眼淚沐漓如燭。

13、鳳凰涅磐,浴火重生!要想重生,必須經歷過浴火的痛苦,必須經歷過由死轉生的過程才能體驗到生的可貴!倘若經歷不了浴火的考驗,僥幸得來的重生也只是落得灰飛煙滅!

14、鳳凰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其種類繁多,因種類的不同其象徵也不同。傳說中共有五類,分別是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鸞、黃色的鵷鶵、白色的鴻鵠和紫色的鸑鷟。

15、鳳鳴如簫笙,音如鍾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鳳為雄,凰為雌。

B. 求關於鳳凰的描寫

本草綱目-鳳凰
「釋名」瑞 時珍曰∶《禽經》雲∶雄鳳雌凰,亦曰瑞 。 者,百鳥偃伏也。羽蟲三百六十,鳳為 之長,故從鳥從凡。凡,總也。古作朋字,象形。凰者,美也,大也。

「集解」時珍曰∶鳳,南方朱鳥也。按《韓詩外傳》雲∶鳳之象,鴻前麟後,燕頷雞 喙,蛇頸魚尾,鸛顙鴛腮,龍紋龜背。羽備五采,高四五尺。翱翔四海,天下有道則見。
其翼若干,其聲若簫。不啄生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侶行。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 非醴泉不飲。《山海經》雲∶丹穴之山有鳥,狀如雞,五采而紋,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 則天下安寧。蔡衡雲∶象鳳有五∶赤多者鳳,青多者鸞,黃多者 ,紫多者 ,白多者 鵠。又群書立名各異,文繁不錄。按羅存齋《爾雅翼》雲∶南恩州北甘山,壁立千仞,猿 狽不能至。鳳凰巢其上,惟食蟲魚。遇大風雨飄墮其雛,小者猶如鶴,而足差短。
我們再來更全面地考察一下古代關於鳳凰形態的記載。
《爾雅·釋鳥》:「鳳,其雌皇。」郭璞註:「鳳,瑞應鳥。雞頭,蛇頸,燕頜,龜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許。」
《說文》:「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鱗後、蛇頸、魚尾、鸛嗓鴛思,龍紋、龜背、燕頜、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從鳥,凡聲。鳳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爾雅翼》解釋:「鴻前者,軒也。麟後者,豐也。蛇頸者,宛也。魚尾者,岐也。鸛嗓聲,椎也。鴛思者,張也。龍紋者,文也。龜背者,隆也。燕頜者,方也。」
《韓詩外傳》:「鳳鳴雄曰即即,雌曰足足。昏鳴曰固常,晨鳴曰發鳴,晝鳴曰保章,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太平御覽》引)
漢李陵詩:「鳳凰鳴高岡,有翼不好飛」。
《瑞應圖》:「鳳不啄生蟲,不折生草。」
《韓詩外傳》中還記錄了關於鳳凰的這樣一個傳說。
《山海經·南山經》:
「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禽經》「首有彩毛曰山雞,腹有彩色曰錦雞。」
《淵鑒類函》引徐整《正律》中有一條極可注意的記載:「黃帝時代以鳳為雞。」此一記載有一定的可信性。傳說中的黃帝時代,鴕鳥——真風已不多見。可能正是在此時,雞成為鳳凰的主要替身之一。
實際上,唐宋以後的鳳凰圖,就是以錦(金)雞的形象為原型,加以放大和增飾而產生的。
《說文》有所謂「鳳出東方君子之國」的說法,實際這也是指雞。所謂東方君子之國,古代指東夷——朝鮮。而《本草綱目》引《別錄》:「雞生朝鮮平澤。」這表明古人認為,朝鮮是家雞的起源地。

C. 描寫鳳凰涅磐外貌的句子。

鳳凰涅槃一說出自於郭沫若先生同名作品,非中國古代傳說,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並無鳳凰會浴火重生的說法。郭沫若先生所作詩歌《鳳凰涅槃》中的鳳凰,其實是指西方傳說中的不死鳥(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作者通過借鑒西方不死鳥的傳說為素材,通過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表達了徹底埋葬舊社會、爭取祖國自由解放的思想和詩人對自由,平等,和諧的新社會的無限嚮往。西方神話中的「不死鳥」,與中國傳說中的鳳凰有一定的差別。西方的不死鳥與鷹相像,而中國傳說中的鳳凰在形象上則是較像雞、雉。不過近代由於受到西方不死之鳥(Phoenix)浴火重生的神話以及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華人在翻譯與認知上也有把不死鳥當成鳳凰或朱雀的情況。《涅槃無名論》中的記載如下:「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通,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經曰: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曰: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以知涅槃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終始於其間哉!天女曰:耆年解脫,亦如何久。」意思是:無名者說,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靈昧的體驗,體驗到空境,就不會在意世界萬象的事物,萬物由我心流出,執萬物與我合一,只有聖人能做到!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不掌握這個真理就不能成為聖人,反之,不是聖人也不能知道這個真理,正因為掌握了這個真理才成為聖人,所以聖人與真理契合無間,凡是聖人都不能離開這個真理!這正如般若觀照所說的色心不二,相即相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從緣起法的角度來看,萬法為空,空為萬法,見佛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諸法性空,即成見佛,物我兩忘,不一不異。所以通達空境的聖人總是勘玄機於先兆,隱未來於變化,將東南西北上下六合統攝一心,過去未來同成一體。古來今往都是一樣,窮本極末,沒有二致。將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槃。這就是佛經里說的「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因為諸法無邊,故求得解脫也無盡,由是推知,涅槃之道在於保持契會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萬法冥然一體的真理。萬物與我沒有本質的差別,我與萬物實質一樣,物與我玄妙會通,無極是它們最後歸宿。涅槃就是進而不前,退而不後,無始無終,終始不在其間!天女說: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脫也無終始。鳳凰在中國的形象像孔雀,然而不同的是,孔雀有多根尾羽,而鳳凰只有數根較長尾羽,且全身火紅。鳳凰涅槃賦:作者:釋德政禪師清遠御金街,中央鳳凰台;古人識寶地,梧桐中央栽;梧桐植寶地,茁壯成棟材;梧桐枝葉茂,招引鳳凰來;鳳凰戀梧桐,枝頭將巢蓋;鳳凰比翼舞,金羽炫光彩;鳳凰夜歸巢,亮若烈火台;鳳凰相和鳴,妙音絕天籟; 鸞雛初出世,鳳凰百般愛;千里尋嫩芽,銜來喂雛才;一場暴風雨,洪水成災害;水漲淹梧桐,鳳雛厄運來。鳳凰台東北,有一小土山;土山絕頂處,有一小禪院;禪院有禪師,泅渡救雛鸞;鸞雛入木盆,脫險得平安;禪師逆流返,遭遇惡浪卷;墜入萬丈淵,生命不再還。鳳凰遇鸞雛,感激人救援;為報救雛恩,展翅小土山;馱負避難人,往返運高山; 避難人運盡,金鳳累涅槃。洪水退去後,人們返家園;避難小土山,重建禪寺院;鳳凰棲息地,築台做紀念;人鳥互取義,千古成美談。

D. 描寫鳳凰外貌的句子

中國傳說中的鳳凰在形象上則是較像雞、雉。
唐家三少寫的《斗羅大陸》里描寫鳳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七首火鳳凰)的片段,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本已經消失在胖子皮膚表面的橘紅色火焰再次出現。晶瑩中帶著一些紅色的血絲一般騰起。胖子全身略微顫抖了一下,下一刻,他整個人已經完全被火焰所包覆。沖天而起的鳳凰火焰眨眼間已經密布於天空之中。龐大的火焰沖天而起,嘹亮的鳳鳴聲也隨之爆發開來。
炫麗的鳳凰火焰劃破夜空,幾乎照亮了整座海神山,伴隨著升騰,火焰漸漸褪去,露出了一個巨大的身影。
一隻火紅色地大鳥翱翔於半空之中。炫麗的火紅色尾羽,完美的體態,無不彰顯著他鳥中之王地威儀。最為奇特的是,這只巨大的火鳳凰竟然有七個頭。按說一個生物擁有七個頭看上去一定是恐怖的。可眼前這火鳳凰地七個頭看上去卻出奇的和諧,顧盼生姿。

E. 如何形容一個女人鳳凰涅槃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是一個成語,指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升華。成語出自鳳凰經過五百年便在烈火中焚身,於死灰中重生的傳說。

【拼音】yù huǒ chóng shēng

典故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5)鳳凰與美女怎麼描寫擴展閱讀

鳳凰在歷史上、現實生活中,和龍一樣,是人與神之間的一座橋梁。人類藉助於龍、鳳,溝通和大自然的聯系。鳳凰是原始社會的人類對神靈的虔誠、崇仰、頂禮膜拜而創造出來的一種神性的動物。

龍、鳳同為中華民族兩大圖騰系統,崇鳳是一種濃厚的民族情結。中國人賦予了鳳凰很多美好的特徵:美麗、吉祥、善良、寧靜、有德、自然。但鳳凰也不是憑空創造,從高廟文化遺址發現的鳳凰圖案來看,它的原形和孔雀有很大關系。

F. 描寫鳳凰外貌的句子有哪些

  1. 原本已經消失在胖子皮膚表面的橘紅色火焰再次出現。晶瑩中帶著一些紅色的血絲一般騰起。

2.沖天而起的鳳凰火焰眨眼間已經密布於天空之中。龐大的火焰沖天而起,嘹亮的鳳鳴聲也隨之爆發開來。

3.炫麗的鳳凰火焰劃破夜空,幾乎照亮了整座海神山,伴隨著升騰,火焰漸漸褪去,露出了一個巨大的身影。

4.炫麗的火紅色尾羽,完美的體態,無不彰顯著他鳥中之王。

5.瞧,多麼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6.它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7. 鳳凰跳動的小紅爪子在地上發出嚓嚓響。

G. 鳳凰形容女子的詩句

《登鳳凰台》(宋 楊萬里)
千年百尺鳳凰台,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H. 怎麼描寫鳳凰

鳳凰,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在西方神話里又叫火鳥、不死鳥,形象一般為尾巴比較長的火烈鳥,並周身是火,估計是人們對火烈鳥加以神話加工,演化而來的。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磐」。如此周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的名稱。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它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復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自古以來鳳凰就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鳳凰外形】

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倫,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鳳鳴】

據現存文獻推斷:鳳鳴如簫笙,音如鍾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

鳳凰崇拜的起源與演變

鳳凰的起源約在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彩陶上的很多鳥紋是鳳凰的雛形,距今約67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出土,在象牙骨器上就有雙鳥紋的雕刻形象,這雙鳥紋應是古代鳳凰的最早記載。

根據神話傳說,鳳是從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特別珍愛的動物。在歷史上,早期人類文明中似乎普遍地盛行過對某些動物的崇拜。例如,歐洲和亞洲的許多民族都喜愛獅子與鷹,以之為徽記——因為它們是力量和敏捷的象徵。在古華夏,中國人所崇拜的動物是龍與鳳。然而千百年來,龍與鳳的真相卻一直是個謎。關於龍的問題,我已經作過一組專題性的研究。在本文中,我想進一步研討關於鳳的問題,以求解開古動物學與考古文學中的這又一個謎。

今日所見關於鳳的最早記錄,可能是在《尚書·益稷》篇中。書中敘述大禹治水後,舉行慶祝盛典。由夔龍主持音樂,群鳥群獸在儀式上載歌載舞。最後,一鳳凰也來了——「蕭韶九成,鳳皇來儀。」孔傳:「靈鳥也,雄曰為鳳,雌曰皇。」鄭玄註:「儀,言其相乘匹。」我們注意的是,在這里,鳳凰被古代住家視作一種象徵吉慶的神鳥。所謂「來儀』,鄭玄釋作「乘匹」。

[註:「儀」古音「俄」,與「偶」音近通。所以,鄭玄釋儀為「偶」,即所謂「成(乘)匹」,也就是成雙成對的意思。但是,根據《尚書》文義,我卻以為,這個「儀」字實當讀作「舞」字(儀、舞古音亦相通。)鳳凰來儀,即鳳凰來跳舞。故下文中夔高興地說:「於!予擊石搏石,百獸率舞!」]

實際上,鳳凰在較早的先秦文獻中,正是作為一種祥瑞和一位舞神出現的。《山海經·南山經》:「有鳥焉,其形如鶴……名曰鳳凰。……是鳥也,自飲自食,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鸞鳥自歌,鳳鳥自舞。」(大荒西經)「五彩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大荒西經)《詩·卷阿》:「鳳凰於飛,口口其羽(此為古體字,又「口」符代替。),亦傅於天。……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毛傳:「口口(此為古體字,又「口」符代替。),羽聲也。亦,與眾鳥也。眾鳥慕鳳皇而來。傳鳳皇至眾多,是鳳與群飛。《白虎通》雲:黃帝之時,鳳凰蔽日而至,是來必眾多也。」

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關於鳳凰的這種種傳說,究竟只是一種神話,還是一種可能的歷史真實?換句話說也就是,鳳凰,在歷史中是否確曾有過一種真實的動物原形?對這個問題,正如對於龍的問題一樣,學術界過去的觀點多傾向於否定。但是我們卻不能注意到,在商代甲骨文中曾發現過如下一條記載:

「甲寅卜,呼鳴網,獲鳳。丙辰,獲五。」(甲3112)。

(釋文參看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第324頁)

據於省吾說,這條甲骨文的意思是:商王指令臣鳴用網捕鳥,於丙辰這天捕了五隻鳳。「由於系用網埔之,故所獲自是生鳳。」

由此看來,在商代,中國確曾有過鳳鳥。那麼這條甲骨文是否只是一剛孤證呢?否。在早期金文《中鼎》銘辭中,我們還可以讀到如下一則記載:

「……歸生鳳於王。」

文中所提到的「生鳳」一詞,郭沫若亦曾斷定正是指活鳳凰(《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鼎」)。據此,則無論甲骨文、金文、都有材料確切無誤地表明,直到商周之際,鳳凰還是一種雖然稀見、但卻並非不存在的鳥類。

戰國秦漢以後,鳳凰方完全被神化成一種靈異之鳥。但值得注意的是,秦漢史籍中,關於鳳凰出現的記載卻仍然時有所見。例如《左傳昭17年》:

「我商祖少吳摯之立地,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師而鳥名。」

又據《漢書》記,漢時鳳凰數至,鳥身「高五、六尺」。

《後漢書·光武紀》記:建武十七年,有五鳳皇見於穎川之陝縣。注引《東觀漢記》曰:「鳳高八尺」。而據《京房易傳》:「鳳皇高丈二。」

兩漢是讖緯迷信盛行的時代,史籍中所記許多祥瑞奇異之事往往不足徵信。但恐怕我們也不能認為,其中完全不會有某些可信成分。至少秦漢人所描繪的形體特徵,有一個極可注意的共同之處,這就是鳳凰體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一丈以上。

我們再來更全面地考察一下古代關於鳳凰形態的記載。

《爾雅·釋鳥》:「鳳,其雌皇。」郭璞註:「鳳,瑞應鳥。雞頭,蛇頸,燕頜,龜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許。」

《說文》:「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鱗後、蛇頸、魚尾、鸛嗓鴛思,龍紋、龜背、燕頜、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從鳥,凡聲。鳳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爾雅翼》解釋:「鴻前者,軒也。麟後者,豐也。蛇頸者,宛也。魚尾者,岐也。鸛嗓聲,椎也。鴛思者,張也。龍紋者,文也。龜背者,隆也。燕頜者,方也。」

《韓詩外傳》:「鳳鳴雄曰即即,雌曰足足。昏鳴曰固常,晨鳴曰發鳴,晝鳴曰保章,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太平御覽》引)

漢李陵詩:「鳳凰鳴高岡,有翼不好飛」。

《瑞應圖》:「鳳不啄生蟲,不折生草。」

《韓詩外傳》中還記錄了關於鳳凰的這樣一個傳說:

「黃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唯仁是紆,宇內和平,未見鳳皇。唯思其象,夙

昧晨興,乃招天老而問之曰:『鳳象如何?』天老對曰:

『夫鳳,鴻前,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頜而雞喙。戴德、負仁、抱忠、挾義,小音金,大音鼓。延頸、奮翼、五彩備舉,鳴動八風,氣應時雨。食有質,飲有儀。往即文始,來即嘉成。唯鳳為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天下有道,得鳳象之一則鳳過之。得鳳象之二則鳳翔之,得鳳象之三則鳳集之。得鳳象之四則鳳春秋下之。得鳳象之五,則鳳沒身居之。

黃帝曰:『於戲,允哉!朕何敢與焉?』於是黃帝乃服黃衣、戴黃冕,致齋於宮,鳳乃蔽日而至。黃帝降於東階,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鳳乃止帝東園,集帝梧桐,食帝竹實,沒身不去。」

這個傳說中顯然有不少荒誕成分。但可注意的是天老所描繪的鳳凰形態,與《說文》所引述的「天老說」顯然同出一源。關於鳳凰所謂「戴德、負仁、報忠、挾義」之說,乍看頗令人不解(然而此說在古代流傳頗廣)。

對此,《抱朴子》中卻有一種解釋:

「夫木行為仁,為青。鳳頭上青,故曰戴仁也。

金行為義,為白。鳳頸白,故曰纓義也。

火行為禮,為赤。鳳嘴赤,故曰負禮也。

水行為智,為黑,鳳胸黑,故曰尚知也。

土行為信,為黃。鳳足下黃,故曰蹈信也。」

據此,漢代經學家的那些神秘說法,就不過是以儒家的五行符號,對鳳鳥身體各部不同顏色的一種描寫罷了。即:

——頭部呈青色,

——頸部呈白色,

——喙部呈赤色,

——胸、背部呈黑色,

——趾、爪呈黃色。

綜觀以上這些記載,都是秦漢以後沒有見過真鳳的人,所采輯的前人關於鳳的各種傳說。其中頗不乏荒謬虛妄的成分。例如《說文》中所謂「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翱翔四海之外」的說法,顯然來自《莊子·消遙游》篇中關於「鯤鵬」的著名哲學寓言。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傳說似乎指出鳳凰是一種自西北而東南往返流遷的動物。針對《韓詩外傳》中關於鳳凰鳴叫的一系列奇怪說法,清代著名學者王念孫曾指出:

「一鳥之鳴,既以節足為異,又復數更其響,乃至應候而殊聲,成文以協韻。語由增飾,事涉虛誣,識者所不取也。」

但是,如果剔除掉傳說中那些神奇妄誕不可置信的成分,我們從古人對於鳳凰的形態描述中,卻可以篩選整理出如下一些印象:

1、鳳鳥形體甚高,約六尺至一丈。

2、鳳鳥具有柔而細長的脖頸(蛇頸)

3、鳳鳥背部隆起(「龜背者,隆也」)

4、鳳鳥喙如雞,頜如燕。

5、鳳鳥羽毛上有花紋。

6、鳳鳥尾毛分叉如魚。

7、鳳鳥以植物為食(竹根)。

8、鳳鳥雌雄鳴叫不同聲。(雄曰「即即」,雌曰「足足」。)

9、鳳鳥好結集為群,來則成百。

10、鳳鳥不善飛行。

11、鳳鳥穴居。(居「丹穴」、「風穴」)

12、鳳鳥足腳甚高(體態如鶴),行走步態倨傲而善於舞蹈。(鳳鳥別名「」,字從「」,徐鍇註:「,行步舒遲也。」)

由此我們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從古生物學觀點看,中國古代是否存在過具有以上特徵,而又為先民所崇拜的一種鳥類呢?

回答是,確曾存在。

——這種鳥類,就是大鴕鳥。

但是,關於鴕鳥與鳳凰關系更加重要的證據,是在考古學中發現的。1987年4月1日新華社消息:

「繼內蒙古陰山岩畫之後,最近在阿拉善旗有新的發現。其中有一幅鴕鳥岩畫(地點在阿拉善右旗曼佐拉山中)」。

在此之前(1976—1980),內蒙古陰山—狼山地區曾發現大批史前原始岩畫。位於狼山南麓格爾敖包溝(漢代逆方郡所在地)有一組古岩畫群。其中編號第13組中有一幅引人注意的岩畫(高1.28米,寬0.60米)。據岩畫發現者蓋山林教授報道:

「這幅畫的畫面上方有兩只鴕鳥(Struthio)。其前有一無頭輪廓的人面像,下又有五隻鴕鳥……右旁還有—人面,頭飾長羽。其下,有一馬鹿,尾上翅。鹿前足下又是一鴕鳥及一隻動物。其間似有兩條被肢解的肢體。最下方,有一輪形,似抽象人面。」

蓋山林教授指出:

「鑿刻如此眾多的鴕鳥、人面,還有鹿、肢體等等,只能作一種解釋,就是這是一個娛神、媚神的場面。」

那麼我們要問,這里所祭禮的是什麼神呢?在同一地點發現的另一幅岩畫對於這個問題提供了解釋。那是一幅先民拜日的圖畫。

「圖高042米,寬016米,在半山腰上。拜日者虔誠地站立在大地上,雙臂上舉,雙手合十過頂,朝拜太陽。被朝拜的圓圓太陽,高懸於天際。」

除此之外,同一地點的岩畫中,尚有大量關於太陽神和羽人的形象。我們知道,鳳凰乃是中國的太陽之鳥。而《周禮》中記祭祀太陽的舞蹈,正是一種戴羽舞和執羽舞。由此可似看出,上述岩畫中同時出現鴕鳥、太陽、羽人以及拜日者,絕不是偶然的。在上古,鴕鳥實際上正是作為太陽神之鳥而受到崇拜的。

鴕鳥在中國瀕於絕滅的時間,大致可推定約在距今四千一六千年左右——這正是傳說中的黃、炎帝時期。這一時期以後,關於鳳鳥出現的報告,愈來愈趨於稀少。偶或出現,即被看作具有吉祥涵義的珍異。(參看前引《韓詩外傳》)

實際上,從早期西周金文中所見關於「生鳳(中鼎)」的最後記載,到漢代讖緯家關於重新發現鳳鳥的傳說之間,有著將近兩、三千年的一段空白。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內,鳳凰的傳說,由上古以一種真實鳥類為原型的動物圖騰,演變為既有宗教意義、又具有政治意義的一種靈鳥神話。

據古人記載,鳳凰有許多不同的品類。諸說不一,其中不少屬於秦漢後人的增飾附會之談。但其中比較著名者有四:

1.鸞鳥2.翳鳥

3.口口(此字為古字)4.獄族

鸞鳥,在鳳凰的諸種異名中,可能是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種。從語音上來說,「鸞鳥」與「玄鳥」具有共同語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鸞鳥形態,更是諸家說異。漢、晉小說中流行的說法,是把鸞鳥——玄鳥——青鳥視為春神之使者,以及東王公與西王母的象徵。

又有一種說法認為「鳳凰,青黑者鸞鳥。」但另一種相反的說法,卻認為鸞鳥的形態是「赤色,五彩,雞形,鳴中五音。」(《藝文類聚·鳥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歸納者說認為:

「赤為鸞之正色,而諸說各異。《禽經》:黃鳳謂之鸞。《春秋讖緯》引漢太史令蔡衡:凡象鳳者有五。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多黃色者口(此字為古字)雛,多紫色者獄族。多白色者鵠。」

以赤色為鸞鳥的正色,實際上是把「鸞」訓作「丹」(二字疊韻,古音相近通),從而認為鸞鳥就是丹鳥。

丹鳥,又稱丹朱、朱鳥、離朱,也都是鳳凰的別名。

《山海經·南山經》:

「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一般認為,《山海經》一書結集於戰國之際,則《南山經》關於鳳凰的這種看法,似乎代表戰國時期人們的看法。

據記載,被認為是「鳳凰」化身的雞,名叫「金雞」,又叫「錦雞」,「赤雉」,乃是中國所特有,出產於湖南、四川、青海的一種美麗禽鳥。

《水經注》「浪水」引《南越志》,認為這種雞就是口口(此字為古字):

「口口(此字為古字),山雞也。光彩鮮明,王色炫耀,利踞善斗。」

這種金雞在古代還有一個名稱叫「鱉」。《說文》:「鱉,赤雉也。」桂馥《義證》引《漢書》註:「其尾毛紅赤,光彩鮮明。」《山海經》:「少華之山,其鳥多赤鱉,可以御火。」《昭17年左傳》:「丹鳥氏,司閉者也。」注雲:「丹鳥,鱉雉也。」

這種鱉雉,實際也就是五方獸中南方「朱雀」的原型。

鱉雉,又別名「華蟲」,在《尚書》種與龍對稱。(《尚書》:「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註:『華蟲,鱉雉也。五彩,故謂之華蟲。」)由此看來,與古人所謂「鳳凰」關系密切的禽類,並不是許多人所樂於想像的孔雀,卻是黑色的燕子與生存於中國中南部的這種野雞。

李時珍林草綱目增詳細考察這種野雞雲:「鱉,《逸周書》謂之彩雞。又名錦雞、金雞。錦雞小於鱉,而背文揚赤,膺前五色炫耀如孔雀羽。此乃《爾雅》所謂天雞者也。二種大抵同類,而錦雞文尤燦爛如錦。或雲錦雞乃其雄者。」

《淵鑒類函》引徐整《正律》中有一條極可注意的記載:「黃帝時代以鳳為雞。」此一記載有一定的可信性。傳說中的黃帝時代,鴕鳥——真風已不多見。可能正是在此時,雞成為鳳凰的主要替身之一。

實際上,唐宋以後的鳳凰圖,就是以錦(金)雞的形象為原型,加以放大和增飾而產生的。

《說文》有所謂「鳳出東方君子之國」的說法,實際這也是指雞。所謂東方君子之國,古代指東夷——朝鮮。而《本草綱目》引《別錄》:「雞生朝鮮平澤。」這表明古人認為,朝鮮是家雞的起源地。《本草綱目》又記載:

「朝鮮一種長尾鳴,尾長三、四尺。」「其雞也知時刻,棲也知晴陰。」「其羽焚之,可以致風。」「古人言雞能解邪,則雞亦靈禽也。」

參照《三國志·魏志》:

「馬韓國出細尾雞,其尾長五尺余。」

我們可以知道,產於東方的長尾雞是漢代以後鳳凰的又一原型。

雞之所以成為鳳的替身,可能主要是由於它與太陽的關系——雞鳴日升。古代傳說,太陽所居扶桑樹上有天雞報時,其一呼鳴則天下雞皆鳴,從而破曉日出,因此雞成為太陽神的象徵。

《易·說卦》:「離為目、為雉。」

鳳皇,鸞鳥又名離朱。離朱即丹朱,而雞之古名亦叫「朱」。

《爾雅》:「雞大者蜀。」蜀,又記作「朱」。

《風俗通》:「呼雞曰朱朱。」《博物志》:「今世人呼雞祝祝。」另一方面,傳說山雞善舞,因而與鴕鳥一樣也是一種舞鳥:

「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而無由。公於倉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異苑》卷三)

更有趣的是,鴕鳥在古代語言中亦有雞名,稱「鴕雞」:

「鴕雞昂首高可七尺,出忽魯莫斯國。長尾雞尾細而長,長六尺者出朝鮮。長五尺余者出馬韓國。」(《淵鑒類函》引《交廣志》)。

了解鴛鴦與鳳凰的關系,我們就可以知道,中國人在禽類中之所以特別鍾愛鴛鴦——常以其作為愛情的象徵,這與把燕子看作青鳥——高媒鳥,亦即報春和愛情之鳥的風俗,實際上具有共同的神話與文化淵源。

我們再來考察一下甲骨文中的「鳳」字字形。在甲骨文中,鳳字蓋有兩個系統。第一系統為古文「朋」字,另一系統音符從於「凡」字。根據《說文》,第一系統鳳字,顯然是象形文字。而第二系統鳳字,顯然是形聲字。

我們可以注意到,此兩系統鳳字中,多數字體在形象上似乎都突出地描寫了風鳥那兩只很長的足腳。這一點,與鴕鳥的體型特徵是吻合的。而與突出描寫翅羽的鳥字和隹字,則形成強烈對比。

最後我還需要補充說明的一點是,「鳳凰」一辭的本來語義,似乎就是美大之鳥。猶如動物中馬龍、龍馬是體大雄偉者的通用

綜上所述,鳳凰崇拜本來起源於上古石器時代的鴕鳥——太陽神圖騰。

但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後,由於鴕鳥的滅絕和鳳凰的非圖騰化,關於鳳凰的傳說遂愈演而愈復雜。商周秦牧之際,燕子和金(錦)雞,曾先後成為鳳凰的替身。但唐宋以後,鴛鴦、鶴、天鵝、鷹雕、孔雀,都曾與鳳凰發生或深或淺的關系。因之在同一語詞記號下,注入了語義不同的動物學意象。這種演變,也反映在歷代鳳凰圖的演變中。我們看先秦的鳳凰圖,多為蛇頸高足,尚保留著鴕鳥的特徵。而漢唐特別是明清以後,就逐漸發展為以錦(金)雞的形態為主體,飾有孔雀式羽毛的綜合形相了。

最後,還應當指出,先秦出土的鳳鳥文物中,常見到一種形制極奇特的、背部有巨大鹿角的鳥。這種鳥在自然界中不會存在,其由來為考古學界所不解。但如果我們注意到鴕鳥群隊中常溫伴有食草動物(鹿類)的習性,那麼這個鹿鳥合體的謎也就不揭自明。現代人常以為我們的祖先是有幻想狂的神話編造者。而我對中國古代神話的研究卻日益使我深信,最高奇的神話也一定有其現實性的基礎,只看我們能不能通過理性的分析破譯之。在這個意義,神話不過只是遠古人類經驗的一種升華物。

鳳凰的象徵

鳳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鳳其甲骨文和風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及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大之意。

鳳凰也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後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盡管鳳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鳳」、「凰」常見於女性名。

鳳凰被認為是百鳥中最尊貴者,為鳥中之王(盡管她是虛構的),有「百鳥朝鳳」之說。

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赤,五行屬火,是南方七宿朱鳥之象。另也為中國民間指的四靈之一(《禮運》,龍、鳳凰、麒麟、龜)。

在中國人的思想形態里,「鳳凰」自古以來就是傳說中最重要的的吉祥神奇之物,據說鳳凰能火中再生,象徵美好、才智和吉祥。

I. 鳳凰描寫優美外形的句子

1、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
2、以線為綉,可織歲月。以心為綉,可織江山。一座宮廷,怎能困住鳳凰?我命由我不由天。
3、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李憑箜篌引》
4、「國華富貴」,開得是那麼高貴,中華也一定會像你那樣富貴的。「綠衣紅裳」分明是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好象把她的美姿盡數展現在我們眼前。「金線貫珠」、「鳳凰振羽」……光聽名字就知道它們是多麼美麗。
5、誰見過人蓄養鳳凰呢?誰能束縛月光呢?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
6、鳳凰重生就是涅盤,野雞重生就是屍變。
7、烈火中墮落,一定是那不死的鳳凰,即使焚毀了翅膀,也要志在天堂上飛翔!
8、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 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9、黃色綉著鳳凰的碧霞羅,逶迤拖地粉紅煙紗裙,手挽屺羅翠軟紗,風髻霧鬢斜插一朵牡丹花還真有點: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淳濃染春煙的味道。
10、快樂就像一隻美麗的七彩鳳凰,發出聖潔的光芒,凈化著每一個人的心靈;快樂像一座座遮風擋雨的房屋,默默無聞地為人們奉獻著;快樂像一塊蜜糖,甜蜜了每個人的心靈,快樂天使時時陪伴著我。在我的成長之路上,時刻充滿著快樂。

J. 如何描寫鳳凰外貌

1、世有神仙鳥,厥名為鳳凰。千年或不見,人自心中藏。毛羽煥五彩,步履生輝光。舉翥幾千里,出沒不尋常。其志尚高潔,其德非幾響。非梧樹不棲,非竹食不遑。非明誓不出,非儔矢不降。龍尊為其貴,麟尊為其祥。鳳尊為其德,涅槃火中長。世人羨富貴,生活趨吉祥。二三異其德,徒作凡鳥翔。哀哉世情薄,愚賢共塵光。

2、一隻火紅色地大鳥翱翔於半空之中。炫麗的火紅色尾羽,完美的體態,無不彰顯著他鳥中之王地威儀。最為奇特的是,這只巨大的火鳳凰有七個頭。
3、鳳鳴如簫笙,音如鍾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鳳為雄,凰為雌。
4、鳳鳥喙如雞,頜如燕。鳳鳥羽毛上有花紋,鳳鳥尾毛分叉如魚。鳳鳥以植物為食。
5、有鳥居丹穴,其名曰鳳凰。九苞應靈瑞,五色成文章。屢向秦樓側,頻過洛水陽。鳴岐今日見,阿閣佇來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