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晜。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是昆的異體字,意思與昆相同,具體如下:
1、子孫,後嗣:昆裔(子孫後代)。後昆。
2、哥哥:昆弟(兄弟;友好親愛)。昆仲。昆季。昆玉(稱人兄弟的敬辭)。
3、眾多:昆蟲(蟲類的統稱)。
4、山名(「崑山」,在中國上海市和江蘇省;「昆侖山」,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處,亦作「昆侖山」)。
昆拼音:kūn
(1)晜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族昆弟[zú kūn dì]
亦作「族晜弟」。同高祖的兄弟。亦泛稱同族同輩之人。
2、昆侖山[kūn lún shān]
西起帕米爾高原,綿亘於新疆、西藏兩自治區之間,東延到青海省,長約2500千米。一般海拔6,000米。西段高峰有慕士塔格山(7546米)、公格爾山(7719米)等。
3、昆侖奴[kūn lún nú]
古代豪門富家以南海國人為奴,稱「昆侖奴」。
4、昆岳[kūn yuè]
亦作「昆岳」。即昆侖山。
5、母昆[mǔ kūn]
同母之弟兄。
Ⅱ 請問下列字怎麼讀
1、橐 tuó
2、據的繁體
3、饗(饗)xiǎng 的繁體
4、晜 kūn
5、賓的繁體
Ⅲ 這個字讀什麼,拼音是什麼
晜
[kūn]
部首: 日
五筆: JUXT
筆畫: 11
[釋義] 古同「昆」,兄。
Ⅳ 「焜」字怎麼讀
一、焜的拼音:kūn
二、釋義:
光明。
三、焜的部首:火
四、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五、造字法:形聲;從火、昆聲
六、相關組詞:
焜照 、焜晃 、耀焜 、焜燁 、焜焜 、焜上 、焜爛 、煌焜 、燿焜 、焜煌 、焜奕 、焜昱 、焜耀 、焜黃
(4)晜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丶ノノ丶丨フ一一一丨ノ丨
二、筆順讀寫:點、撇、撇、點、豎、橫折、橫、橫、橫、豎提、撇、豎彎鉤、
三、片語釋義:
1、焜照[kūn zhào]
照耀;顯耀。
2、焜晃[kūn huàng]
輝耀。
3、耀焜[yào kūn]
光輝照耀。常用以比喻顯揚威信、業績等。
4、焜燁[kūn yè]
光輝;輝煌。
5、焜上[kūn shàng]
一同上升。焜,通「昆」。
6、燿焜[yào kūn]
輝耀。
7、焜煌[kūn huáng]
明亮;輝煌。
8、焜奕[kūn yì]
顯著;昭著。
9、焜昱[kūn yù]
光輝燦爛。
10、焜耀[kūn yào]
同「焜燿」。《紅樓夢》第六四回:「是日,喪儀焜耀,賓客如雲。」
Ⅳ 孫怎麼讀
孫,讀作sūn;xùn。
一、詳細釋義
1、會意。從子,從系,續也。金文,象用繩索捆綁小孩子,意為少年俘虜。本義:兒子的兒子。
孫,子之子曰孫。——《說文》
孫謂祖後者。——《禮記·雜記》注
子子孫孫引無極也。——《爾雅》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有孫母未出,出入無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孫;重孫(孫子的兒子);孫少爺(舊時尊稱別人的孫子);孫囡(方言。孫女兒);孫兒;孫孫(孫兒,多用於愛稱);孫婦(孫媳婦);孫曾(孫子和曾孫)
2、跟孫子同輩的同性或異性親屬。
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紅樓夢》
又如:外孫,侄孫;孫婿(兒子的女婿)
3、泛指後代子孫。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宋·蘇洵《六國論》
又如:孫息(子孫);孫子(子孫後代);孫男弟女(泛指晚輩)
4、脈絡的細小分支。
顧聞孫絡溪谷。——《素問·氣穴論》。注:「小絡也。」
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靈樞經》
5、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孫竹之管。——《周禮·大司樂》。注:「孫枝根之未生者。」
又如:孫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孫枝(樹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6、姓。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
7、讀xùn,古同「遜」。
二、組詞
子孫、孫子、孫女、徒孫、玄孫、兒孫、顓孫、外孫、長孫、王孫、侄孫、重孫、曾孫、樊孫、質孫、龜孫、孫郵、麟孫、孝孫、古孫、元孫、適孫、賢孫、昆孫、雞孫、烏孫、晜孫、孫讓、童孫、嫡孫、聞孫、龍孫、孫業、稻孫、胤孫、鴉孫、森孫、木孫、宗孫、黃孫、炎黃子孫、徒子徒孫、名落孫山、子子孫孫、樹倒猢猻散。
Ⅵ 晜字念什麼音
讀kun第一聲
Ⅶ 晜字怎麼讀
晜,中國漢字,讀:kūn,總筆畫:11,在古代同「昆」字,意思是「兄」。
Ⅷ 晜的拼音是什麼
晜是中國漢字,讀:kūn,總筆畫:11,在古代同「昆」字,意思是「兄」的意思。
Ⅸ 晜孫下輩如何稱呼
晜孫之子為仍孫
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
父之父為祖,
祖父之父為曾祖,
曾祖之父為高祖,
高祖之父為天祖,
天祖之父為烈祖,
烈祖之父為太祖,
太祖之父為遠祖,
遠祖之父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書中說: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
下按次序稱謂:
父之子為子,
子之子為孫,
孫之子為曾孫,
曾孫之子為玄孫,
玄孫之子為來孫,
來孫之子為晜(讀kūn)孫,
晜孫之子為仍孫,
仍孫之子為雲孫,
雲孫之子為耳孫。
即: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書中說:耳孫者,謂祖甚遠,僅耳目聞之也。
血統關系\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直系
生父\ 父親\爸爸、爹 、爹爹 阿爹\兒、女
生母\ 母親 媽媽、娘 媽媽、姆嬤\兒、女
後父\繼父\晚爹 阿伯、阿爹\兒、女
後母\繼母\晚娘 嗯娘、姆媽\兒、女
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 爺爺、阿爺娘娘、阿娘\孫、孫女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 太爺爺、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孫、曾孫女
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 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
夫\丈夫\老倌 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妻
妻\夫人\老人(讀如寧) 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夫
夫之父\公\阿公 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媳婦
夫之母\婆\阿婆
血統關系\稱謂俗稱\當面稱呼\自稱
旁系
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 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媽嬸娘 大姆媽、大嬤、嬸娘、嬸嬸、現呼二媽、三媽等\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稱呼與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對人介紹冠「堂」字\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 姑媽、大媽、嗯娘、阿伯、阿姑、現呼大阿媽、二阿媽、阿伯等\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舊稱叔伯、今稱弟、兄
夫之兄弟\伯叔\叔伯 舊時隨子女稱大伯、阿叔、今日隨夫稱哥,對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妯娌\舊時隨子女稱,現以姐妹相稱,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親家\親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稱,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 舊呼大爹、二爹、大伯,現呼大爸爸、二爸爸\內侄、內侄女
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
血統關系\稱謂\俗稱\當面稱呼\自稱
母系
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外孫、外孫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媽 今呼阿舅、舅姆媽\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舊呼大爹、大媽、大伯、阿伯,現呼大爸爸、大媽媽、阿姨\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系\妻之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稱隨妻阿爹、姆媽\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內兄弟內兄嫂內弟媳\阿舅舅嫂\面稱隨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內姐內妹\姨娘\面稱隨妻\姐、妹
妻之姐妹的丈夫\連襟\連襟\以哥、弟相稱或呼其名\哥、弟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
大媽:大爺的妻子
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
嬸:叔叔的妻子
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
舅媽:舅舅的妻子
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
姨夫:姨的丈夫
姻親
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
連襟:姐妹的丈夫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也稱襟兄弟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
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
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