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大美女的排序
相比而得出的結果,四大美女的排列順序應該是:楊貴妃、王昭君、西施、貂蟬。「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這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一句話。不過,從中也無法看出到底哪位美女最有姿色,似乎是並駕齊驅。但若換做現代的觀念和審美觀點,還是能分出高低的。
沉魚——西施
西施恐怕是個杜撰出來的人物。因為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吳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踐世家中並沒有關於西施的任何記載。只是在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有簡單的描述:西施乃是濘蘿山下採薪者之女。與鄭旦(另一位送給夫差的美女)相與浣紗於江,紅顏花貌,交相映發,不啻如並蒂之芙蓉。又說夫差見到以後:以為神仙之下降也,魂魄具醉。
其實這些詞語並未讓人對西施的美貌由什麼深刻地體會,反而是民間的傳說更為精彩:西施在江邊浣紗,魚兒看到了她的容顏都驚呆了,忘記了游泳以至沉到了水底。看來,西施的美貌其實僅僅是人們所杜撰出來的,就像傳說中西施最後被范蠡帶走一樣。其實西施最後是被越王勾踐帶回越國,不過由於姿色禍人,被越夫人「以石沉入江中」了。
評論:想必西施還是有過人的姿色,不過並不見得有多麼的傾國傾城。中國之大,美女之多自是不用說,西施充其量也只是在當時吳越境內的美女而已。而且傳說西施的體質很弱,自小就有心口疼的毛病(大概就是先天性心臟病)。每每心口疼的時候便撫胸皺眉,於是才有東施效顰的故事。既然有先天性的疾病,那麼發育就不會太好,健康的形象自是沒有,身高估計也是一般,無非是屬於林黛玉式的病美人之列。
落雁——王昭君
傳說王昭君出塞之時,胡地的大雁在天空中看到了王昭君的容顏以後,都忘記了舞動翅膀飛翔,以至於從天空中墜落下來。
當然這肯定是杜撰的了,不過王昭君的美貌可見一斑。
王昭君是漢成帝的妃子,不過卻未嘗雨露。野史中說,宮中的畫工乃是貪財勒索之人,王昭君由於沒有給此君「行賄」,所以在畫工呈現給皇帝的妃子們的肖像中,王昭君被畫得很普通,所以才未見龍顏。不過,這終歸是野史。試想,如果王昭君真的有絕色之美的話,畫工即便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犯下如此忤逆之罪吧。
不過,王昭君也應該是有些姿色的,因為畢竟也是三千佳麗中的一員。按當時的人口計算,也屬於千里挑一的美女了。但是即便如此,昭君生活在塞外,在冰天雪地之中,狂沙烈日之下的條件,皮膚自是不能算好了。在現代看來,沒有若凝脂般的肌膚,美麗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
閉月——貂蟬
如同西施一樣,貂蟬也是史無記載之人。但是卻因為一部《三國演義》而常駐人們的心頭。
其實在羅貫中的筆下,對於貂蟬的美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描寫。只是說董卓與呂布見了貂蟬以後如何神魂顛倒。董卓只是一介匹夫,而那呂布可是風流倜儻,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連這等人物都會為了貂蟬而殺掉董卓,可見這貂蟬的美貌是如何誘人了。
但關於貂蟬的美貌,可推敲之處也頗多。首先,這等美女竟然只是司徒王允府中的一個歌伎。古語說「秀色可餐」,若貂蟬真的美侖美奐,這王允豈不早就垂涎?其次,董卓原本是涼州刺史,那是塞外之地。呂布也是跟隨丁原入關。可想在塞外之地,美女終是不多,故而見了中原的美女才會如此疑為天仙吧。
評論:估計貂蟬作為一名歌伎,體型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容貌也應不會太差,不過也達不到艷若桃花的地步。吸引人的恐怕就是歌喉與舞姿。
羞花——楊貴妃
相比那三位美女而言,楊貴妃應該是最美麗的。
在唐玄宗時,可謂是盛唐時期。疆域廣闊,人口眾多,在這等環境下所挑選的嬪妃自是不用說了。而在這三宮佳麗之中,竟沒有唐玄宗入眼的。而使這位皇帝垂涎的女人竟是兒子的妃子。為了這個美人,唐玄宗可以奪兒子的女人,這可是大悖倫理的事情。這等丑聞唐玄宗都不可不顧,可以想像楊玉環的姿色是何等的誘人了。
在唐代詩人對楊貴妃美色的描述中,最廣為傳頌的當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了。詩中寫到:「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宮粉黛無顏色。」又說:「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這固然是有誇大之嫌,但是能讓這些自視清高的詩人有這等贊譽之詞,可見楊貴妃的美貌是眾所公認的了。
至於說到楊貴妃的身材,自然會有人說過於豐腴。不過對於美的標准,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標准,在唐時,既是以豐腴為美,也怪不得楊貴妃了。再說,即便是如今,喜歡豐腴的體型與喜歡苗條的體型的人也是各自參半,所以關於楊貴妃的身材恐怕也算不是是缺點了。
相比而得出的結果,四大美女的排列順序應該是:楊貴妃、王昭君、西施、貂蟬。
⑵ 古代四大美女為啥被稱為四大美女,到底她們高大上在哪裡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這四人有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貌。這是盡人皆知的歷史知識。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之所以成為最流行的古代四大美女,不是因為人長得漂亮,而是因為她們在人品人格上的不平凡的表現。
⑶ 為什麼是西施、王昭君、楊玉環,貂蟬被評為四大美女
因為她們不僅長得美,在歷史上的名氣最大,還因為她們為國家做出的貢獻。首先說一下西施,當時越國被滅了,勾踐被生擒,西施就被選中送往吳國,用她的美色來迷惑吳王,也就是所謂的拖延時間,讓越國有時間訓練兵力,最後勾踐帶著軍隊卷土而來,覆滅了吳國。這其中西施出力很大。
說到楊貴妃,很多人都覺得她並沒有功勞,甚至覺得唐玄宗會變成這樣都是楊貴妃造成的。『安史』都推到了楊貴妃身上,有人分析過楊貴妃是被冤殺的,整件事並不是她的錯。可惜當時平定叛亂的士兵們表示不殺死楊貴妃,他們就不會平亂。所以唐玄宗迫不得已才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有楊貴妃的死也讓國家穩定,這也算做出貢獻。
⑷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哪個朝代評定的當初評選的標准又是什麼
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據說她們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葉、閉月、羞花,是分別形容他們4個人的美貌的,還在歷史上留下了關於她們美的歷史典故。
至於四大美女的稱號是哪個朝代,誰提出來的,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是從唐朝以後,因為四大美女中最後的楊貴妃就是唐朝的。
有人可能會說了,那為什麼不選西周褒姒呢,她也是紅顏禍水啊,她知名度也很高啊,周幽王為她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本來就是昏君,但是唐玄宗不一樣啊。唐玄宗開始是一個明君,他是楊貴妃勾搭上之後開始變成的昏君,唐朝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由盛而衰的。
中國有個成語叫三人成虎,這個事情說多了,大家都信了,四大美女誰也沒見過,都是一代一代相傳,大家都說他們美,然後就這樣了。
⑸ 古代四大美女按歷史先後如何排名
古代有四大美女,我們一般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她們出場的先後順序,應該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最後是楊貴妃。不過在歷史上,並沒有貂蟬這個人,她是在演義中出現的人物。西施這個人有兩說,一是西施真的很漂亮確有其人,可並未被勾踐送給吳王;二是勾踐送給吳王的美人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有一段傳奇的故事,於是就被人們說成了西施。
王昭君年輕的時候被送入後宮,而皇帝在選妃的時候,從畫上看她一般,索性沒選她。於是在和親的時候,王昭君就被送出去了。據說皇帝看到樣貌之後,還曾十分後悔。楊貴妃則是唐朝壽王李瑁的妻子,後來被唐玄宗看上,地位從兒媳變成了媳婦。
⑹ 四大美女之首為什麼是西施 四大美女之首是西施的原因
1、四大美女之首是西施是因為它是按照時間來排序的,西施出生的時間最早,是春秋戰國時期,所以排名第一。
2、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她們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西施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哪一個是排在第一名的
按照古代歷史劃分,第一名的是西施。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他們素來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稱。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每一個詞都是指其中的一位美人,他們在當時的時代產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而沉魚是指西施,落雁是指王昭君,閉月是貂蟬,羞花是指楊貴妃。四位美女子,不僅僅是因為容貌好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當時各自的朝代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並不只是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評論他們的顏值高低,而是用他們對於當時朝代的社會影響以及人們對它的評論來評定的,由於每一個朝代的審美觀點不一樣,所以他們當時的四大美人是並不能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待的。
⑻ 四大美女的年代排序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越州培公故鄉)。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王昭君(約前52年—約前15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漢族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 、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⑼ 古代四大美女出現的先後順序
先後順序是:西施(春秋時期人)、王昭君(西漢人)、貂蟬(東漢人)、楊貴妃(唐朝人)。
1、西施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西施,今浙江紹興諸暨人,姓施名夷光,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過人。
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3、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4、楊貴妃
唐代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楊玉環因貌美嬌艷,無與倫比,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
有一次,楊玉環在御花園觀草賞花,無意間手碰到了含羞草,含羞草因本能立即合攏了葉片,給人以「含羞帶愧」的樣子,宮女們見狀,誤以為這草因楊玉環的婀娜多姿、絕代靚麗而蒙羞帶愧。這事很快傳進唐明皇的耳朵,龍顏大悅,連連贊嘆貴妃有「羞花」之美。於是「羞花」就成了楊玉環姿色超群的代名詞。
(9)四大美女為什麼要這樣排序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
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像的餘地。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四大美人有著傾國傾城之貌,在歷史的大事件中她們曲折動人、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被古代民間廣為傳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⑽ 古代四大美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四大美女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
西施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華陰,弘農楊氏(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蜜異常.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陝西興平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葬於馬嵬坡。
玉環羞花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