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形容女人漂亮有才的詞語
形容女人漂亮有才的詞語有:蘭質蕙心、秀外慧中、冰雪聰明、才貌雙全、蕙心紈質
1、蘭質蕙心
拼音:lán zhì huì xīn
釋義:形容女子美麗而聰明。
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譯文:聲音好聽悅耳,美麗而聰明。
用法:作謂語、賓語;形容女子美麗而聰明。
例句: 周家的姑娘,蕙心蘭質,溫柔嫻雅,求親的人踏破了門檻。
2、秀外慧中
拼音:xiù wài huì zhōng
釋義:外表秀麗,內心聰慧。
出處: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
譯文:說聲音清潤,體態輕盈,外表秀麗,內心聰慧。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她真是個秀外慧中的好姑娘。
3、冰雪聰明
拼音:bīng xuě cōng míng
釋義:人聰穎,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譯文:樊侍御為人清正明察,聰敏而有智慧,明斷而又干練,智勇過人。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純潔聰明。
例句:仲永小的時候冰雪聰明,長大了卻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
4、才貌雙全
拼音:cái mào shuāng quán
釋義:才學和相貌都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剛配和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婿,情性又好,偏偏的得了冤孽癥候,不過捱日子罷了。 」
譯文:剛配好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婿,情性又好,偏偏的得了不治之症,不過捱日子而已。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形容人外貌、才學兼備。
例句:這位小姐才貌雙全,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5、蕙心紈質
拼音:huì xīn wán zhì
釋義: 心靈如蕙草芬芳,品質似紈素潔白。 比喻品行高潔。
出處:南朝宋·鮑照《蕪城賦》:「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紈質,玉貌絳唇。」
譯文:東都洛陽的美姬,吳楚南方的佳人,芳心麗質,玉貌朱唇。
用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品行高潔。
例句:人群中沖出來一個蕙心紈質,綽約多姿的女人。
『貳』 古代形容美女都說唇紅齒白,古代沒牙刷牙齒怎麼白的呢
秦漢時期:
關於口腔、牙齒之清潔、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均視之為病態。為了保持口腔衛生和預防牙齒疾病,除強調飯後漱口等外,此時尺有剔除齒縫間食物殘渣的習慣。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發掘了漢末三國東吳時代的高榮墓葬。其中有一個金制的,兩端分別為耳挖勺和小楊枝的龍形器物。小楊枝是龍的尾部,圓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證認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來剔除齒間食物殘渣的口腔清掃用具,此小楊枝也就是今之牙簽的雛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東吳高榮墓發現的金制小楊枝,日本齒科醫史學會會志8(2):23-24,1981)。
三國兩晉南北朝:
在口腔衛生保健方面,西晉始見」牙簽」之記載。晉·陸雲在致其兄陸機書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簽,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國口腔醫學發展簡史。日本齒科醫史學會會志,8(3):1-9,1981)之語。其製法雖不知其詳,但可看出,牙簽當時尚屬罕見之物。
隋唐五代時期:
揩齒以保口齒清潔,當時已漸趨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楊枝揩齒法」和手指揩齒法」兩種,《處台秘要》中載有「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葯揩齒,香而光潔。」手指揩齒法見於晚唐敦煌壁畫中的「勞度叉斗聖圖」。至於潔牙劑,或為鹽、或為葯物散劑。
兩宋時期:
《太平聖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聖惠方》還載有葯膏葯齒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薑汁,細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謂今之葯物牙膏的雛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養生類纂》:「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在歐洲,約500年後所記述的植毛牙刷與周守中的記錄相同。
PS:兩宋後,根據資料來看中國的口腔清潔方法沒有再發展,想是一直沿用舊法。不過口腔各種病理的醫療倒有著一定的發展。
另附上關於"漱"的記載:
"漱"即洗滌的意思。在古書中早有記載,例如:《禮記·內則》:"雞初鳴,咸盥洗。"說明古代已養成了早晨進行"盥洗"的習慣。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內。直接關於"漱口"的記載,見隋代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食畢常漱口數過,不爾,使人病齲齒。"這里指的是飯後漱口,也有人主張晚上漱口,認為晚上漱口對保護牙齒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張呆著《醫說》;"世人奉養,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將卧而漱,去齒間所積,牙亦堅固。"後來有更多人主張,每天早晚兩次漱口;以保持口腔衛生。
在刷牙工具沒有發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採用含漱法,以鹽水、濃茶、酒為漱口劑,唐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鹽內口中,以暖水含……口齒牢密。"《延壽書》有用濃茶漱口的記載,"凡飲食訖,輥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齒,得茶漱滌,不覺脫去而不煩挑剔也。蓋齒性便苦,緣此漸堅牢而齒蠢且自去矣。"據現代葯理分析,茶葉中除有維生素外,還含有單寧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單寧具有抗菌、殺菌作用。氟化合物確有防止齲齒的作用。說明古代主張用濃茶漱口預防齲齒,是符合科學原理的。關於酒劑漱口,《醫說》:"劉幾年七十餘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曰此可以無齒疾。"這都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後,我國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揩齒法。
此外,有關學者認為,我國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國家。因為在遼墓穴中發現過骨質的牙刷柄,它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牙刷實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時間。不過,墩煌石窟中的壁畫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當「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張用左右手同時擦牙。可見,那時的牙刷使用還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經變畫,如唐《勞度叉斗經變》中,描繪「外道」最終皈依佛法時,常常進行洗浴、剃度、揩齒的情景。揩齒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畫上這樣: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葯物,抹在牙齒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經用楊枝刷牙,所以楊枝又叫「木齒」。不僅如此,鑒於牙齒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還把贈送楊枝作為「祝您健康」的一種表示呢。後來此法傳入我國,我國人民也逐漸學會了這種刷牙方式。古醫書《外台秘要》說,用楊枝將一頭咬軟,蘸了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潔」。 在往昔,齒木據說是僧人必備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畢,僧人都要將齒木嚼成細條狀,用來剔除齒間殘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簽的功能。潔牙之後,方可去誦經禮拜。佛經《華嚴經》上甚至把嚼楊枝歸納有十大好處。它們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眾毒;4.去齒垢;5.發口香;6.能名目;7.潤澤喉嚨;8.唇無皺裂;9.增益聲氣;10.食不爽味。
當然,雖說楊枝是潔牙的常用「齒木」,但齒木又並非只限於楊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尋合適的潔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與楊枝一樣有苦、澀、辛、辣的味道,所以它們也可以成為齒木。
沒有牙膏的時代,大家不僅能找到潔齒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來潔齒,看來比「刷」更為方便,實用。那麼,咀嚼嫩樹枝用以潔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認為確有良效。李時珍也說,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
參考資料:http://www.cintcm.com/
『叄』 古人如何形容美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當我們絞盡腦汁,用最美好的詞語來形容心儀的美人時,你有沒有想過古人是如何寫美人的呢?其實,古人為了描寫美人也是殫精竭慮、煞費苦心的。
蘭苑仙葩林妹妹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紅樓夢》曹雪芹
峨眉輕蹙,鳳目含情,更兼體態嬌弱,猶如西子,這樣的「神仙妹妹」誰人不愛呢?何況這個美人還心思玲瓏,詩才曠世!
『肆』 古代形容女生的字有哪些
1、婉[wǎn]
屈伸貌;捲曲貌和順貌柔美;美好;委婉,有形容女子溫柔美好之意。服註:「婉,順也。」 又如:婉軟(柔和的樣子);婉艷(柔順華美);婉嫕(婉靜。溫順嫻靜);婉容(和順的儀容);婉悅(恭順和悅);婉弱(和順謙恭);
2、嫣[yān]
本意是指美好的樣子,引申義是笑容美好、身材高大而美麗。該文字在《正字通》和《三台令》等文獻均有記載。
3、婷[tíng]
婷是一個漢字,讀作tíng,本意是指顏色和悅,優美,雅緻,形容人或花木美好,該文字在《女字部》和《集韻》等文獻均有記載。
(4)形容美女齒如瓠犀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古代形容女子的成語:
1、手如柔荑[ shǒu rú róu tí ]
釋義:手很白皙
2、膚如凝脂[ fū rú níng zhī ]
釋義:皮膚像凝固的油脂。 形容皮膚潔白且細嫩。
3、巧笑倩兮[ qiǎo xiào qiàn xī ]
釋義:女子笑得美,笑得迷人
4、齒如瓠犀[ chǐ rú hù xī ]
釋義:瓠犀:瓠瓜的子。形容牙齒潔白整齊,牙如瓠籽白又齊。
5、清水芙蓉[ qīng shuǐ fú róng ]
釋義: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朴明媚,毫無雕琢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