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信息 » 東平縣有什麼美女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東平縣有什麼美女

發布時間: 2023-05-11 15:48:30

㈠ 中國歷史上四大醜女是哪四個女人

西施、貂嬋、王昭君、楊貴妃,以其美艷絕倫,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而流傳千古。中國古代也有許多醜女,雖然相貌醜陋,但品德高潔,同樣值得人們敬仰。相對四大美女,有四大醜女。
第一位醜女:遠古時代的嫫母。相傳,嫫母長得形同夜叉,醜陋無比,因此被後人看成是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首。但若要論起嫫母的德行,則是中國女性的楷模。屈原在《楚辭•九章•惜往日》中贊美嫫母智慧超群,因而她得到了我們的始祖——軒轅黃帝的賞識,並娶她為妻。嫫母果然不負黃帝的厚愛,她對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當她看到當時人們冬衣獸皮,夏串樹葉時,就發明了養蠶繅絲,把絲織成綢子後,又染上各種顏色,用來做衣服。這樣就解決了人們赤身裸體,有傷風化的難題。後人為了感謝嫫母的這一重大發明,尊稱她為「先蠶姑娘」。嫫母不僅是位實施德化教育的典範,而且還是黃帝的「賢內助」,協助黃帝打敗了炎帝,殺死了蚩尤。

第二位醜女: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指的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今山東東平縣東部)的醜女鍾離春。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丑無雙」,「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而且「皮膚烤漆」。但她關心國家大事、志向遠大。
當時齊國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鍾離春為了拯國救民,竟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勸諫齊宣王。齊宣王初見到鍾離春時,還誤以為是怪物來臨。可是當鍾離春陳述了齊宣王的種種劣跡,指出若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國破人亡時,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娶她為妻並立為王後。

第三位醜女:東漢時期的孟光。據《後漢書•梁鴻傳》記載,孟光長得又黑又胖,模樣粗俗。因為生得丑,30歲出頭了,還沒有嫁出去。可這個孟光卻對父母說:「我只嫁給梁鴻,其他任何男人都不嫁!」梁鴻是當時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儻的美男子,當地不少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想把女兒嫁給他。所以當地人聽了孟光的話後,都譏笑她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梁鴻卻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斷然娶孟光為妻。 梁鴻雖然很有學問,卻不願為官。因此與孟光結婚後,便隱居在霸陵深山裡,後又遷居吳地(今江蘇省蘇州市)。兩人共同勞動,相敬如賓。梁鴻每天勞動時,孟光總是早早地將飯菜准備好,等梁鴻回家,孟光便雙手托著盤子,舉得與自己的眼眉一樣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鴻面前。兩人就這樣患難與共,白頭偕老。後人用「舉案齊眉」這句話來形容夫妻之間的敬愛。

第四位醜女:東晉時期阮德尉的女兒。阮女之丑,從她洞房花燭夜的故事中就可以得知。阮女的新郎是當時的名士許允,許允滿以為憑自己的名氣,娶到的一定是個大美人。可當他揭開頭帕時,竟被嚇得拔腿跑出了洞房。友人勸說許允:不要只看阮女的相貌,還是要以品行與學識為重。於是,許允又硬著頭皮再次來到洞房,但一瞧阮女的那副可怕模樣,又嚇得要往外跑。正在此時,阮女一把拉住許允說:「女人四德,我只是沒有漂亮的容貌。讀書人應有百行,你可佔了幾條?」許允說:「我百行都有。」阮女又說:「據我所知,百行以德第一,而你只喜歡女人漂亮的面孔,怎麼能說條條都佔有呢?」許允無言以對。此後許允慢慢感到阮女的品行決非一般女子所能及,於是兩人相親相愛到終生。

㈡ 什麼叫無鹽女

無鹽女是一個電視劇的片名。我零零碎碎看過幾集,很喜歡,但是沒能連續的看下來很遺憾。所以一直很疑惑這個名字的由來。什麼叫無鹽女?
故事講的是一個織錦的大家的少爺徐文修,娶了一個染坊大家的鎮粗小姐田菊芳。當然之前沒有見過面。聯姻的原因是老佛爺要聽政,所以要做徐田兩家共同做一件龍袍。而田家的印染配方又是祖傳,所以有了這場婚姻。文修是那種追求完美要求苛刻的人,曾經為了一個美女上的一點瑕疵把一張價值連城的清明上河圖給燒掉。並且他已經有了心上人,戲子金老闆,標致的美人。但家裡不同意。因為是戲子,又因為龍袍。結婚當天的晚上文修喝得大醉,很是不快。無意中發現蓋頭底下的新娘,居然臉上有一塊傷疤。他更沒有辦法接受這樁婚姻,新婚當晚沖出了新房,轉天才回來。菊芳沒有怪他,只是約定和平相處作為朋友。他把他和金老闆的事情告訴了菊芳,她很同情他們。後來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文修慢慢發現菊芳真是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就連她臉上的傷疤也是為了救一個丫鬟受的燙傷。於是對她由憐生愛,闡述了一段美麗的故事。
「無鹽女」這個名字是文修剛改讓剛新婚的時候,我法接受菊芳並且要對金老闆表明真心,酒醉之後寫的一首詩來諷刺他的新婚妻子菊芳中御殲鎮的一句。意思是「她就好象沒有放鹽的菜,沒有人肯吃」。無鹽女由此得名。
這個故事也許是古時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中最典型的日久生情的一種,也是最幸福的一種。盡管有很多的磨難,但是他們心中有彼此,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

㈢ 無鹽女的典故

戰國時代,齊國無鹽地方(在今山東東平縣東),有一個女子,姓鍾離,名春,長得特別醜陋,所以多次選擇丈夫都沒有成功。四十歲時,她去見齊宣王,向宣王指出了齊國當時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齊宣王敬佩她的才能,使娶她為王後,封她為「無鹽君」。
後來,人們就把「無鹽」作為醜女的代稱,如同把「西施」作為美女的代稱一樣。——西施,是春秋時代越國薴蘿山的一個采樵女子,越王把她獻給吳王,是傳說中的古代絕色美人。(參看「東施效顰」)
無鹽和西施,一個極丑,一個極美,簡直無法相比。如果竟把她們兩人相提並論,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罩毀把美的貶得太低,這叫做「刻畫無鹽,唐突西施」物孫備。(刻畫,是加工描繪;唐突,是無禮沖撞的意思。)
《晉書·周顗(yi)傳》載:周顗,字伯仁,晉元帝時,歷任尚書左僕射,朝中官宦認為他為人高潔,把他比作樂廣。樂廣也是當時被認為高潔的人物,有「樂翁冰清」的贊語。但是周顗卻認為樂廣根本不能同他相比,因此,當凱彎庾亮告訴他有人把他比作樂廣時,他並不高興,說道:「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以醜比美,比得不恰當,而且因此褻瀆了美好的人物,就叫做「刻畫無鹽,唐突西施」。

㈣ 古代四丑才女

中國歷史上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醜女:嫫母、鍾離春、孟光、阮氏,她們在歷代文人筆下也時而出現。

嫫母 遠古中*華始祖黃帝之妻
古代最出名的醜女,當首推嫫母,形同夜叉,醜陋無比。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但她為人賢德,黃帝娶她為妻。嫫母果然不負黃帝的厚愛,對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制*作。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里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里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復摩*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就這樣,人類使用的第一面鏡子產生了。 嫫母雖然醜陋,但是黃帝對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後宮的責任交給了她,在黃帝周遊巡視天下時,黃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黃帝命令嫫母指揮祀事,監護靈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組*織能力,黃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因嫫母內助有功,黃帝敗炎帝,殺蚩尤。

鍾離春 戰國時齊宣王之皇後
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指的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今山東東平縣東部)的醜女鍾離春,又名鍾無艷、鍾無鹽。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丑無雙」,「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而且「皮膚烤漆」。 她額頭前突,雙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翹,頭顱大,頭發少,頸部喉結比男人的還要大,皮膚黑紅,好大年紀未出嫁。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性格暴*烈,喜歡被人吹棒,全國上下人心惶惶。鍾離春雖然貌丑,但飽讀詩書,志向遠大,她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到都城臨淄,見到了齊宣王。只見那醜女舉目、張口、揮手,然後指著膝蓋高喊:「危險啊!危險啊?」
齊宣王被她弄得稀里糊塗,要醜女說個明白。那醜女上前施禮,說道:「我這舉目,是替大王觀察風雲的變化;張口,是懲罰大王那雙不聽勸諫的耳朵;揮手,是替大王趕走阿諛之*徒;拍腿,是要拆*除大王這專供游樂的雪宮。民女不才,但我也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而今大王沉湎酒色,不納忠言,這是我張口為大王接受規勸的意思;敵人就要大兵壓境了,您還被一群吹牛拍馬之*徒包圍著,這是要誤國的,因此我揮手將他們驅逐掉;大王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造成如此豪華的宮殿,弄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今後怎能迎戰秦兵呢?我這才手拍大*腿讓大王拆*除這座亡*國的雪宮,說實話,大王確實犯了這四大錯誤。在這國*家危如累卵的時候,我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勸告大王,如能採納我的意見,民女就是死也無憾了!」 醜女這一番振聾發聵的剖析,使齊宣王如*夢*初*醒,大為感動,說:「如果你不及時來到這里提醒我,我哪會知道自己的過錯啊!」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為了表明自己痛*改*前*非,他讓鍾離春做了皇後。
元人還將她的事跡編成雜劇,贊揚她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孟光 東漢名士梁鴻之妻
夫*妻之間人們常用「舉案齊眉」來稱贊夫*妻之間的平等和睦與敬愛。這個成語講的就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的故事。出自《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齊眉。」由此還引出另一個成語便是「相敬如賓」。
相傳孟光隨梁鴻至吳地為人傭工。梁鴻歸家,孟光每為具食,舉案齊眉,以表示對丈夫的敬重。但這位賢婦的模樣卻「粗陋無比」,「肥丑而黑」,能「力舉石臼」。孟光未嫁時,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 梁鴻是當時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儻的美男子,當地不少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想把女兒嫁給他。所以當人們聽了孟光的話後,都譏笑她是不切實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取笑她眼界太高。但梁鴻卻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斷然娶孟光為妻。夫婦婚後第二天,孟光就脫*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

阮氏 東晉名士許允之妻
曹魏的許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兒為妻,花燭之夜,發現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從此不肯再進。後來,許允的朋友桓范來看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范的話,果真跨進了新房。但他一見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婦一把拽住他。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你符合幾條?」新婦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容。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啞口無言。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
許允任吏部郎,所任用的地*方*官*吏比如郡守,都是他的同鄉,於是魏*明帝派人把他抓起來。
武士帶走許允的時候,許允婦光著腳追出來,告訴許允:明君可以用道理去說服,不能求情。許允被抓後,家人號泣,許允婦說:不要緊,他很快就會回來。然後煮了小米粥等許允回來。等到明帝審問許允用人之事,許允答到:為國選才,一定要了解他們。臣的同鄉,是臣了解的人,陛下可以考察他們是否稱職,如果不稱職,臣願領罪。考察的結果,許允任用的同鄉都稱職,於是明帝放了他。 後來許允官至鎮北將軍,高興地對妻子說:這下我可以高枕無憂了。許允婦說:也許禍事正從這里開始,怎麼可以說無憂呢?之前,許允素與夏侯玄、李豐友善。後來司馬師懷疑許允密謀以夏侯玄取代自己輔政,就將許允流放去樂浪(今平壤),並在途中殺了許允。門生得到消息,慌忙跑來告訴許允婦。當時她正在織布,面色不改地說:早知道會有這么一天了。門生想把許允的兩個兒子藏起來,許允婦說:不關兒子們的事。於是就帶兒子們去墓所旁居住。司馬師派鍾會前去打探,並告訴鍾會:如果許允兒子們的才幹趕得上他們父親,就抓起來。許允的兒子問母親怎麼辦,許允婦說:你們雖然不錯,但是才具不足。可以敞開胸懷跟他談;不要太悲哀,鍾會不說話,你們也不要說;不要問太多朝中的事。 兒子們以母親的教*誨接待鍾會,鍾會如實稟告給司馬師,許允的兩個兒子終於在亂世中得以活命。

㈤ 中國的四大醜女是誰

中國歷史上有西施、貂蟬、楊貴妃、昭君四大美女。這四大美女常常成為歷代文人騷客或褒或貶的吟詠對象。中國歷史上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醜女,她們在歷代文人筆下也時而出現。
[編輯本段]1、嫫母——遠古中華始祖黃帝之妻
古代最出名的醜女,當首推嫫母,形同夜叉,醜陋無比。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但她為人賢德,黃帝娶她為妻。嫫母果然不負黃帝的厚愛,對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里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里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復摩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就這樣,人類使用的第一面鏡子產生了。 嫫母雖然醜陋,但是黃帝對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後宮的責任交給了她,在黃帝周遊巡視天下時,黃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黃帝命令嫫母指揮祀事,監護祥蔽友靈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組織能力,黃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因嫫母內助有功,黃帝敗炎帝,殺蚩尤。
[編輯本段]2、鍾離春——戰國時齊宣王之皇後
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指的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今山東東平縣東部)的醜女鍾離春。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丑無雙」,「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而且「皮膚烤漆」。 她額頭前突,雙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翹,頭顱大,頭發少,頸部喉結比男人的還要大,皮膚黑紅,好大年紀未出嫁。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性格暴烈,喜歡被人吹棒,全國上下人心惶惶。鍾離春雖然貌丑,但飽讀詩書,志向遠大,她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到都城臨淄,見到了齊宣王。只見那醜女舉目、張口、揮手,然後指著膝蓋高喊:「危險啊!危險啊?」
齊宣王被她弄得稀里糊塗,要醜女說個明白。那醜女上前施禮,說道:「我這舉目,是替大王觀察風雲的變化;張口,是懲罰大王那雙不聽勸諫的耳朵;揮手,是替大王趕走阿諛之徒;拍腿,是要拆除大王這專供游樂的雪宮。」民女不才,但我也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而今大王沉湎酒色,不納忠言,這是我張口為大王接受規勸的意思;敵人就要大兵壓境了,您還被一群並賀吹牛拍馬之徒包圍著,這是要誤國的,因此我揮手將他們驅謹槐逐掉;大王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造成如此豪華的宮殿,弄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今後怎能迎戰秦兵呢?我這才手拍大腿讓大王拆除這座亡國的雪宮,說實話,大王確實犯了這四大錯誤。在這國家危如累卵的時候,我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勸告大王,如能採納我的意見,民女就是死也無憾了!」
醜女這一番振聾發聵的剖析,使齊宣王如夢初醒,大為感動,說:「如果你不及時來到這里提醒我,我哪會知道自己的過錯啊!」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為了表明自己痛改前非,他讓鍾離春做了皇後。
元人還將她的事跡編成雜劇,贊揚她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編輯本段]3、孟光——東漢名士梁鴻之妻
夫妻之間人們常用「舉案齊眉」來稱贊夫妻之間的平等和睦與敬愛。這個成語講的就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的故事。出自《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由此還引出另一個成語便是「相敬如賓」。
相傳孟光隨梁鴻至吳地為人傭工。梁鴻歸家,孟光每為具食,舉案齊眉,以表示對丈夫的敬重。但這位賢婦的模樣卻「粗陋無比」,「肥丑而黑」,能「力舉石臼」。孟光未嫁時,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 梁鴻是當時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儻的美男子,當地不少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想把女兒嫁給他。所以當人們聽了孟光的話後,都譏笑她是不切實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取笑她眼界太高。但梁鴻卻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斷然娶孟光為妻。夫婦婚後第二天,孟光就脫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梁鴻雖然很有學問,卻不願為官,曾作一首《五噫歌》而被當權者追殺。梁鴻夫婦逃至吳地(今蘇州一帶)後,在富商門下做僱工,白天梁鴻為人舂米,晚上每當他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時,孟光已經為他做好了香噴可口的飯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頭直視,就半曲身子將盛著飯菜的托盤舉至眉前端給丈夫吃。有一次給主人看見了,驚嘆道:「能使妻子這樣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於是換了間大房子給梁鴻夫婦居住,自此梁鴻方得潛心學問,閉門著書十餘篇,夫妻二人過著清貧而和諧的生活。後代文人常引「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來抒發自己一生襟懷未曾開的抱怨。 留下了舉案齊眉的千古美談。清人張蘩大加贊賞:「滌器當壚情更洽,操舂舉案志更志。」
[編輯本段]4、阮氏——東晉名士許允之妻
東晉的許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兒為妻,花燭之夜,發現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從此不肯再進。後來,許允的朋友桓范來看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范的話,果真跨進了新房。但他一見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婦一把拽住他。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你符合幾條?」新婦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容。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啞口無言。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
古代德美才佳的醜女還有很多,但最為有名的是以上四位。

下面另介紹幾位比較有特點的醜女:

1、黃阿丑:三國時的黃阿丑,又黑又小,一頭黃發,身形猥瑣,俗不可耐,但黃阿丑能詩善文,博學多識,相夫教子,勤勞持家,成就了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千秋大業。
諸葛亮六齣祁山,威震中原,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叫「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又發明「連弩」這種新式武器,出敵致勝,魏國大將張部就死在這種武器之下,實際上這些都是他醜媳婦教的。據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載:「汝南入相傳,諸葛亮居隆中時,友人畢至,有喜食米者,有喜食麵者。頃之,飯、面俱備,客怪其速,潛往廚間窺之,見數木人椿米,一木驢運磨如飛,孔明遂拜其妻,求傳是術,後變其制為木牛流馬。」此外,諸葛亮五月渡滬,深入南中,七擒孟獲,為避瘴氣而發明的「諸葛行軍散」,「卧龍丹」也是醜媳婦教給他的。
2、登徒子妻:登徒子曾向楚王說宋玉好色。後來宋玉在楚王面前為自己辯護,由於登徒子沒有在場,宋玉得以利用機會為自己開脫,極力詭辯,並對登徒子大肆攻擊。章華大夫受了迷惑而從旁支持,從而使宋玉得以辯白。
宋玉為表明自己不好色,塑造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美女來自我烘托,說這位美女登牆三年偷看自己,而他一直無動於衷,於是解除了楚王擔心他淫亂後宮的心事。接著描述登徒子如何喜愛醜陋的妻子,與她生了五個孩子,從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在登徒子身上,使登徒子蒙受不白之冤。兩千多年來,「登徒子」竟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詞。
3、東施效顰:越國美女西施因心口痛而常常用手捧住心口微蹙著眉頭,病態美的樣子十分的姣好。東鄰醜女也模仿西施的捧心蹙眉,使本來醜陋的長相更加醜陋可怕。鄰居們望而生厭,有的閉門不出,有的乾脆帶著妻兒逃之夭夭。這就是「東施效顰」典故的來歷。於是東施和西施成為丑與美的典型,一直活在人們的口頭和筆下。此謂「丑而愈丑,美而愈美」。
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容貌與心靈是不能話等號的。農村有句俗語:丑妻薄地家中寶。就是說丑妻使人放心其操行,其因丑必然勤於家事,不去參與飛短流長的巷閭之事,不去「斜倚門兒立,行人側目隨」,不會勤施脂粉招搖於市。薄地者,可以使人勤奮!

㈥ 歷史上高漸離和鍾無艷

1.歷史上高漸離和誰在一起

高漸離,戰國末燕(今河北省定興縣高里村)人,荊軻的好友 ,擅長擊築(是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圓,中空,十三弦),高漸離與荊軻的關系很好。

荊軻刺秦王臨行時,高漸離與太子丹送之於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後秦滅六國後,秦王因為高漸離擊築太好了,就請他來王宮為他擊築,可是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備,事先命人將高漸離的眼睛弄瞎,以為這樣高漸離就沒法刺殺他了。

但高漸離往築里灌鉛,趁秦王聽曲正入迷時,使勁朝秦王砸,想殺死他,但是很遺憾失敗了,所納握陵以就被殺了。

2.歷史上的鍾無艷到底是什麼結局

歷史上的鍾無艷結局是被立為王後。

鍾無艷,又名鍾離春、鍾無鹽,齊宣王之妻,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但很有才華。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

外貌極丑,四十歲不得出嫁,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點,為齊宣王採納,立為王後。於是拆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齊國大安。

鍾離春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的《辯通傳》。她是齊國無鹽縣人,她德才兼備、卻容顏醜陋,年四十未嫁,許多古書里動不動就說「貌比無鹽」,跟「貌如西子」呼應。

丑到何種程度?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顯得黯淡發干,上下比例失調,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壯,像男人一樣,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結,額頭像臼,就是中間下陷的。

又沒有幾根頭發,皮膚黑得像漆。要知道古代的後妃那都是「螓首蛾眉」,甚至像武則天「方額廣頤,龍睛鳳眼」的。

鍾離春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也不會像其他的美女妃子那樣能歌善舞,而是一心只問政治。

(6)東平縣有什麼美女擴展閱讀:

鍾無艷就是春秋時期第一醜女鍾離春,齊國無鹽邑(今河北)人,她的父親曾做過齊軍基層軍官,鍾離春受她父親的影響,自幼不愛針線,喜耍槍棒,並習《易》術。

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這句話講的就是夏迎春和鍾無艷兩個女人,前一個其丑無比但是卻有才華,後一個傾城傾國卻沒智慧(民間傳說中為狐狸精)。

於是,齊宣王一旦有事,就會找鍾無艷幫忙,而沒事的時候,則去找夏迎春尋歡作樂,把洞戚鍾無艷拋到了一邊。沉醉在聲色犬馬之中。

「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不僅僅是鍾無艷的埋怨,而是一種失望,對枕邊人的失望。鍾無艷一心一意為齊宣王,為國家。卻得不到重視,僅僅當成一個工具。

而鍾無艷也僅僅甘於當備胎,痛苦的生活著。與一般女子不同。鍾無艷自幼跟隨做過軍官的父親習武,學習《周易》,希望報效國皮歲家,而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

綱紀不振,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怨聲載道。齊國的鄄邑也在此時受到趙軍的騷擾破壞,鍾離春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到都城臨淄去見齊宣王。

齊宣王只見一醜女,舉目,張口,揮手,然後拍著膝蓋高喊:「高喊危險啊!危險啊!」面對鍾離春,齊宣王不知是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面嚇到了,還是被鍾離春的丑給震驚了。

顯得茫然不知所措,鍾離春解釋:「今大王沉湎酒色,不納諍言,我是替觀察變化,趕走阿諛小人……」大王大夫淳於髡會意,贊嘆鍾離春說得好,聽完鍾離春的解釋齊宣王如夢初醒。

極為感動並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鏡子,為了表自己痛改前非,就答應了鍾離春的請求,封她為無鹽將軍,命她和淳於髡帶兵去收復鄄邑。

鍾離春不負眾望,在淳於髡的幫助下,大敗趙軍,奪回鄄邑。無鹽女鍾離春班師凱旋齊都臨淄,宣王親自迎接並當眾宣布封鍾無艷為後。

四十多歲的醜女鍾離春就這樣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做了齊國王後,於是鍾離春拆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齊國大安。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鍾無艷

3.歷史上真的有鍾無艷這個人物嗎

有的,歷史上確實有這個人,不過戲劇里把她變的傳奇了。

鍾離無鹽又名鍾離春。先說說鍾離春其人。

歷史上有名的四大醜女兼才女,她便是其中之一。 鍾離春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的《辯通傳》。

她是齊國無鹽縣人,姓鍾,所以又稱她為鍾無鹽,她德才兼備、卻容顏醜陋,年四十未嫁,許多古書里動不動就說「貌比無鹽」,跟「貌如西子」呼應。丑到何種程度?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調,肚皮長大,鼻孔向上翻翹,脖子上長了一個比男人還要大的喉結,頭顱碩大,又沒有幾根頭發,皮膚黑得像漆。

(如此奇特的長相甚至讓有的人猜測鍾離春的祖先很可能是從南洋或印度來經商的馬來人或達羅毗塗黑人)。鍾離春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但她志向遠大。

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鍾離春為拯救國民,冒死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條,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

其諫議為宣王所採納,立為王後,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丑勝無鹽」和「自薦枕席」。

關於鍾離春的成功進諫對比孟子在齊宣王那裡碰了一鼻子灰,這就很有必要研究其個中原因了。 至於夏迎春應為後世戲劇中添加。

意說齊宣王在立鍾離春為後之後,同時也寵美貌的夏迎春。齊宣王在國家有難之時,寵幸貌丑之後鍾無鹽;平安時則寵幸貌美之妃夏迎春,於是便有了民間戲語「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之說。

(「艷」應為「鹽」音誤所致) 關於歷史上的齊宣王究竟是一位怎樣的君王,也是有待考證的。 而有關於鍾離春領兵打仗的故事多見於民間傳說。

到了元朝,中國戲曲大發展。有一個叫鄭德輝的人寫了一出雜劇叫《丑齊後無鹽連環》說的是齊公子夜夢菽月,上大夫晏嬰替他圓夢,認為公子將娶的夫人隱於鄉村,時運未通,並建議他出城圍獵尋訪淑女賢人。

齊國無鹽邑鍾離信的女兒相貌醜陋但文武兼備,很有才能,外出採桑時與追趕白兔的齊公子相遇。晏嬰見她出言不俗,便勸齊公子娶她為後。

當時秦、燕二國都想制服齊國,故意以難題刁難,讓齊國派人解開玉連環,彈響蒲弦琴,鍾離春憑智慧解決了這兩個難題,並故意羞辱使者,激待兩國發兵。鍾離春又率兵布陣打敗了他們,使齊國無憂。

4.歷史上真有一個鍾無艷

鍾無艷應該是鍾無鹽.本名鍾離春,戰國時齊無鹽邑(今東平縣無鹽)之女,齊宣王之王後,中國有名的「四大醜女」之一,也是歷史有載著名的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

鍾離春相貌醜陋,即所謂「無鹽之醜女也」。她「廣額深目,高鼻結喉,駝背肥頸,長指大足,發若秋草,皮膚如漆,身穿破衣。」

當時齊國威王死後,子辟疆即位,是為宣王。齊宣王即位後,重用田忌和孫臏,整頓國政。後又救韓敗魏,殺死魏國大將龐涓,諸侯無不聳懼,多年朝賀通和,齊國聲威大振。齊宣王自恃其強,耽於酒色,又於城內築雪宮宴樂,還辟郊外四十里為苑囿狩獵。又聚遊客數千人於稷門立左右講室,日事議論,不修實政,嬖臣專權,忠臣心離,齊國走向衰敗。

鍾離春知道這些事後,心急如焚,她擔心自己國家的安危。於是決定去面見齊宣王。一天,齊宣王在雪宮大擺宴席,盛陳女樂。她來到宮門外,說有事要面見齊王。守門衛士見她貌丑,不讓她進。並說她是「天下強頻之女也」。她說:「我是齊之無鹽人,叫鍾離春,年三十餘,擇嫁不得。聞大王游宴離宮,特來求見,願入後宮,以備灑掃。」守門衛士於是奏知宣王,被招進去。群臣侍宴者見她醜陋,都掩口而笑。宣王問:「我宮中妃侍已備,你貌丑不容於鄉里,以布衣欲干千乘之君,難道你有特殊才能嗎?」「我沒有奇能,特有隱語之術」,「你演示給孤看,若言不中用,斬首。」鍾離春並無懼意,她揚目炫齒,舉手再四,拊膝而呼,說:「危險啊,危險啊!」宣王不明白,問群臣,也都不解其意。宣王於是把鍾離春叫到面前,讓她說明。鍾離春說:「大王赦我不死,我才敢說。」宣王同意。她說:「大王有四失。我揚目,表示烽火之變;炫齒,代王懲拒諫之口;舉手,代王揮讒佞之臣;拊膝,代王拆游宴之台。」齊宣王大怒,要殺她。「請求大王容我說明大王您的四失,再殺我。我聽說秦用商鞅,國家富強,不久將兵出函關,與齊爭勝,大王內無良將,邊備漸弛,必受其患,所以我揚目而視。我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大王內耽女色,外荒國政,不納忠諫,所以我炫齒為王受諫。且大王信用阿諛虛談之人,我擔心有誤社稷,所以舉手為王揮去。大王築宮囿,台榭陂池,殫竭民力,虛耗國賦,所以拊膝代王拆掉。大王您這四失,危如累卵,仍偷目前之安,不顧異日之患。我冒死上言,倘蒙采聽,雖死無恨。」齊宣王聽罷,如夢初醒,深受感動,說:「沒有鍾離氏的話,我還不明白我的過錯。」於是當時就罷宴,用車把鍾離春載到後宮。用占卜之術選擇了良辰吉日,立鍾離春為王後。並且「停漸台,罷女樂。退諂諛,去雕琢。選兵馬,實府庫。四辟公門,招進直言,延及側陋。」齊國大治,「而齊國因以大治者,醜女之功也」。並且以無鹽之邑封鍾離春家,封鍾離春為無鹽君。後人又稱其為「無鹽娘娘」。至今「無鹽娘娘長得丑,她為齊國定邦基」的傳說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嘉祥漢代武氏祠畫像石中,就有「無鹽君鍾離春,齊宣王」二人的帶銘畫像內容。後人又把無鹽娘娘的故事搬上文藝舞台,在元雜劇和地方戲中都曾編演其故事。鍾離春的故事在劉向《列女傳》中有記載。

5.歷史上真的有鍾無艷這位齊國王後嗎

歷史上真的有鍾無艷這位齊國王後,她是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

鍾無艷,又名鍾離春、鍾無鹽,齊宣王之妻,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但很有才華。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

外貌極丑,四十歲不得出嫁,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點,為齊宣王採納,立為王後。於是拆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齊國大安。

所謂「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其實歷來並沒有這個說法。夏迎春是當代人隨便虛構戲說的,這個說法也並不流傳。

其實夏迎春就是個美麗能歌善舞的妃子,平時只管陪齊宣王唱唱跳跳,不關心政治。而鍾無艷卻是不管歌舞享樂,特別能吃苦,屬於國王乘車她能步行的類型,她一心只問政治。關於歷史上的齊宣王究竟是一位怎樣的君王,也是有待考證的。

(6)東平縣有什麼美女擴展閱讀:

鍾無艷長相特徵:

1、「凹頭」,也就是「額頭突出」。

2、「深目」,眼睛下凹。

3、「長肚大節」,沒和人親熱過,肚子卻像懷了孕那樣大。

4、「昂鼻」,朝天鼻。

5、「結喉」,喉結比男人還大。

6、「肥頂」,也就是長了一隻大得離譜的腦袋。

7、「少發」,接近禿頭。

8、「皮膚烤漆」,也就是很黑。

㈦ 自古山東出皇後,那美女遍地的山東出了多少皇後

自古山東出皇後,美女遍地的山東一共出了36位皇後。歷史上幾個著名的皇後,或多或少都是與山東有關的。第一個是夏朝最後一個暴君桀的皇後,她的家鄉是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此後,戰國第一賢後的鍾無艷,就是如今的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人。然而,隨著魏晉時期山東琅琊王氏家族的崛起,山東的皇後數量開始逐漸增多了。他們當時在朝中掌權,並和司馬家族一起統治天下。琅琊王氏家族中的許多女人都嫁給了司馬氏家族,成為了皇後。在此期間,相繼一共出現了36位“山東皇後”。

可以看出,山東不僅產生了許多皇後,而且還產生了許多在政治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賢後,這在宗法封建時代是相當罕見的。我個人認為,她們不僅促進了歷史的進步,也向中國人展示了女性也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成就。

㈧ 戰國時的齊國的一個醜女,叫無鹽的女子的事跡

鍾無鹽.本名鍾離春,戰國時齊無鹽邑(今東平縣無鹽)之女,齊宣王之王後,中國有名的「四大醜女」之一,也是歷史有載著名的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

鍾離春相貌醜陋,即所謂「無鹽之醜女也」。她「廣額深雀槐目,高鼻結喉,駝背肥頸,長指大足,發若秋草,皮膚如漆,身穿破衣。」年近 30 還未出嫁,但她才華出眾,素有大志,有安邦治國之才。

當時齊國威王死後,子辟疆即位,是為宣王。齊宣王即位後,重用田忌和孫臏,整頓國政。後又救韓敗魏,殺死魏國大將龐涓,諸侯無不聳懼,多年朝賀通和,齊國聲威大振。齊宣王自恃其強,耽於酒色,又於城內築雪宮宴樂,還辟郊外四十里為苑囿狩獵。又聚遊客數千人於稷門立左右講室,日事議論,不修實政,嬖臣專權,忠臣心離,齊國走向衰敗。

鍾離春知道這些事後,心急如焚,她頃型友擔心自己國家的安危。於是決定去面見齊宣王。一天,齊宣王在雪宮大擺宴席,盛陳女樂。她來到宮門外,說有事要面見齊王。守門衛士見她貌丑,不讓她進。並說她是「天下強頻之女也」。她說:「我是齊之無鹽人,叫鍾離春,年三十餘,擇嫁不得。聞大王游宴離宮,特來求見,願入後宮,以備灑掃。」守門衛士於是奏知宣王,被招進去。群臣侍宴者見她醜陋,都掩口而笑。宣王問:「我宮中妃侍已備,你貌丑不容於鄉里,以布衣欲干千乘之君,難道你有特殊才能嗎?」「我沒有奇能,特有隱語之術」,「你演示給孤看,若言不中用,斬首。」鍾離春並無懼意,她揚目炫齒,舉手再四,拊膝而呼,說:「危險啊,危險啊!」宣王不明白,問群臣,也都不解其意。宣王於是把鍾離春叫到面前,讓她說明。鍾離春說:「大王赦租褲我不死,我才敢說。」宣王同意。她說:「大王有四失。我揚目,表示烽火之變;炫齒,代王懲拒諫之口;舉手,代王揮讒佞之臣;拊膝,代王拆游宴之台。」齊宣王大怒,要殺她。「請求大王容我說明大王您的四失,再殺我。我聽說秦用商鞅,國家富強,不久將兵出函關,與齊爭勝,大王內無良將,邊備漸弛,必受其患,所以我揚目而視。我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大王內耽女色,外荒國政,不納忠諫,所以我炫齒為王受諫。且大王信用阿諛虛談之人,我擔心有誤社稷,所以舉手為王揮去。大王築宮囿,台榭陂池,殫竭民力,虛耗國賦,所以拊膝代王拆掉。大王您這四失,危如累卵,仍偷目前之安,不顧異日之患。我冒死上言,倘蒙采聽,雖死無恨。」齊宣王聽罷,如夢初醒,深受感動,說:「沒有鍾離氏的話,我還不明白我的過錯。」於是當時就罷宴,用車把鍾離春載到後宮。用占卜之術選擇了良辰吉日,立鍾離春為王後。並且「停漸台,罷女樂。退諂諛,去雕琢。選兵馬,實府庫。四辟公門,招進直言,延及側陋。」齊國大治,「而齊國因以大治者,醜女之功也」。並且以無鹽之邑封鍾離春家,封鍾離春為無鹽君。後人又稱其為「無鹽娘娘」。至今「無鹽娘娘長得丑,她為齊國定邦基」的傳說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嘉祥漢代武氏祠畫像石中,就有「無鹽君鍾離春,齊宣王」二人的帶銘畫像內容。後人又把無鹽娘娘的故事搬上文藝舞台,在元雜劇和地方戲中都曾編演其故事。鍾離春的故事在劉向《列女傳》中有記載。

㈨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醜女是指哪四個

第一:嫫母
第二:鍾離春
第三:孟光
第四:許允妻或是阮氏女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的說法,與之相對,也有四大醜女的說法。這些都是唐朝以前評選的,標准不統一,教條成分太多,和現在的選美一樣,不值得認真看待。不過有一點值得重視——這四個醜八怪都是作為正面典型確立的。她們都身殘志堅,揚長避短,最終取得了優異成績。後來誰家有丑姑娘,父母都會這樣教育: 「丑不要緊,你看人家誰誰誰,那麼丑,比你還丑,最後不是成功了嗎!」於是姑娘就努力忘卻自己的醜陋,通過別的手段完善生命,父母原本承擔的主要責任也就忽略了。
四大醜女排名第二的叫鍾離春,是戰國時期齊國無鹽人。這個女人鼻孔朝上,頭發稀疏干黃,皮膚和人的腳後跟一樣,脖子肥壯,骨節粗大,三十歲了還沒嫁出去。不過相貌的缺憾並不能扼殺鍾姑娘的勃勃雄心。有一天她像個縱橫家一樣來到都城臨淄,見到了齊宣王。一見面她就對齊宣王說:「你完蛋了,你完蛋了,你完蛋了,你完蛋了。」齊宣王讓她給嚇得渾身冒冷汗,趕緊問怎麼就完蛋了。鍾離春就給他提了四條意見:一是缺乏人才儲備;二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三是沉湎女色;四是亂建樓堂館所。宣王覺得鍾離春的意見很中肯,就採納了。尤為可貴的是,宣王對第三條意見非常重視,為了表明自己痛改前非,他讓鍾離春做了皇後。
排名第四的醜女我先不說她的名字,她是三國魏時許允的老婆。《三國志》里有許允的傳,說明他是個名人。新婚之夜,許允為妻子揭開蓋頭,妻子的醜陋把他嚇壞了,拔腿就要跑,結果被妻子一把拽住。許允反問妻子:「女人的四德你有多少?」女人回答:「我缺的只是容貌罷了。讀書人要有百行,你有多少?」許允答: 「我都有。」女人說:「百行以德為首。你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說你都有呢?」女人的話讓許允很羞愧,當天晚上就和妻子圓房了。
我沒說許允老婆的名字是因為史書上從來就沒告訴我。關於這個女人的參考坐標是這樣的:她是許允的妻子,她爸爸叫阮共,所以人們一般稱她許允妻或是阮氏女。
四大醜女嫁的都是名人丈夫,排名第一的嫫母的老公還是黃帝呢。我一直就懷疑,如果沒有顯赫的丈夫她們還會上榜嗎?所以這個排行榜告訴我們,醜女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發揚「擒賊先擒王」的精神,只有搞定了名人,自己才能揚名。舒婷說「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那得是女權主義者的事了。
古代最出名的醜女,當首推嫫母。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
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但她為人賢德。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
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為此,黃帝娶她為妻。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
,黃帝敗炎帝,殺蚩尤,皆因嫫母內助有功。
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指的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
(今山東東平縣東部)的醜女鍾離春。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丑無雙」,
「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而且「皮膚烤漆」。但她關心
國家大事,曾自己去謁見齊宣王,當面指責他的奢淫腐敗。宣王十分感動,立她
為後。元人還將她的事跡編成雜劇,贊揚她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舉案齊眉」這個成語講的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的故事。相傳孟光隨
梁鴻至吳地為人傭工。梁鴻歸家,孟光每為具食,舉案齊眉,以表示對丈夫的敬
重。但這位賢婦的模樣卻「粗陋無比」,「肥丑而黑」,能「力舉石臼」。據說
梁鴻未婚前,就名氣很大,許多人家都要把女兒嫁他,他都不答應。孟光未嫁時
,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夫婦婚後第二天,孟光就脫
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後隨梁鴻隱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織
,吟詩彈琴,夫婦唱和,過著清貧而和諧的生活。
東晉的許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兒為妻,花燭之夜,發現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
跑出新房,從此不肯再進。後來,許允的朋友桓范來看他,對許允說:「阮家既
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范的話,果真跨進了
新房。但他一見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婦一把拽住他。許允邊掙扎邊同
新婦說:「婦有『四德』(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
種德行),你符合幾條?」新婦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容。而讀書人有『百
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
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啞口無言。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

西施、貂嬋、王昭君、楊貴妃,以其美艷絕倫,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而流傳千古。中國古代也有許多醜女,雖然相貌醜陋,但品德高潔,同樣值得人們敬仰。相對四大美女,有四大醜女:

一是遠古的嫫毋。相傳,嫫毋形同夜*,醜陋無比,被看成四大醜女之首。而嫫毋的德行,則是當時女人們的楷模。詩人屈原曾給予嫫毋極高的評價:「妒佳冶之芬芳,嫫毋姣而自好」。嫫毋的智慧也非比尋常,她這些優良的內在素質,我們的始祖---黃帝也很是贊賞,並娶了嫫毋作為自己的妻子。嫫毋果然不負黃帝厚望,除對其他女人實施德化,又協助黃帝擊敗了炎帝,殺死了蚩尤。

二是戰國時的鍾離春。她是齊國無鹽縣人,丑到何種程度?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調,肚皮長大,鼻孔向上翻翹,脖子上長了一個比男人還要大的喉結,頭顱碩大,又沒有幾根頭發,皮膚黑得像漆。鍾離春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但她志向遠大。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聽吹捧,誰要是說了他的壞話,就會有災禍降到頭上。但鍾離春為拯救國民,冒著殺頭的危險,趕到國都,齊宣王見到了鍾離春,還認為是怪物來臨。當鍾離春一條一條的陳述了齊宣王的劣跡,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這個身邊美女如雲的國王,竟把鍾離春立為王後。

三是東漢時的孟光。據史書記:孟光又黑又肥,模樣粗俗。力氣之大,能把將軍、武士操練功夫的石鎖輕易舉起,被看成是無法管束的蠻婆。加上她又極丑,家裡人作了嫁不出去的准備。可仍有媒人替孟光與一醜男搭橋,孟光開口道:「我只嫁給梁鴻,其他任何人都不嫁!」梁鴻是當時的大名士,文章過人,儒雅倜儻,堂堂的美男子,傳說當時不少美女為他得了單思病。因此孟光對媒人說話,一時被國人傳為笑料。但梁鴻看中孟光的品行,毅然娶了孟光為妻。後來,梁鴻落魄到吳地當傭工,孟光毫無怨言地隨同前往。梁鴻每次勞作回家,孟光都是把食具舉至眉平,再恭恭敬敬地遞給梁鴻,二人相親相愛,白頭偕老。後世人說的「舉案齊眉」就是由孟光而來的。

四是阮女。傳說許允與阮女結婚那晚,一見她模樣嚇得要跑。阮女一把拉住許允,許允一邊掙扎一邊說:「女人有四德,你佔了幾條?」阮女回答:「我只是沒有漂亮的容貌,讀書人應有的百行,你又佔了幾條?」許允說:「我百行都有。」阮女回答說:「據我所知,百行以德行第一,你只喜歡女人漂亮的面孔,不喜歡女人的德行,怎能說條條都占呢?」許允無言以對,感到阮女見識不淺,共同生活了一段時期,許允又深感阮女品行非一般女人所及,二人相親相愛,美美滿滿的過了一生

㈩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醜女分別是

1、嫫母——遠古中華始祖黃帝之妻

古代最出名的醜女,當首推嫫母,形同夜叉,醜陋無比。。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但她為人賢德,黃帝娶她為妻。嫫母果然不負黃帝的厚愛,對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當她看到當時人們冬衣獸皮,夏串樹葉時,就發明了養蠶繅絲,把絲織成綢子後,又染上各種顏色,用來做衣服。這樣就解決了人們赤身裸體,有傷風化的難題。後兆逗燃人為了感謝嫫母的這一重大發明,尊稱她為「先蠶姑娘」。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因嫫母內助有功,黃帝敗炎帝,殺蚩尤。
2、鍾離春——戰國時齊宣王之皇後
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指的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今山東東平縣東部)的醜女鍾離春。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丑無雙」,「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而且「皮膚烤漆」。 她額頭前突,雙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翹,頭顱大,頭發少,頸部喉結比男人的還要大,皮膚黑紅,好大年紀未出嫁。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性格暴烈,喜歡被人吹棒,全國上下人心惶惶。鍾離春雖然貌丑,但飽讀詩書,志向遠大,她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到都城臨淄,見到了齊宣王。只見那醜女舉目、張口、揮手,然後指著膝蓋高喊:「危險啊!危險啊?」
齊宣王被她弄得稀里糊塗,要醜女說個明白。那醜女上前施禮,說道:「我這舉目,是替大王觀察風雲的變化;張口,是懲罰大王那雙不聽勸諫的耳朵;揮手,是替大王趕走阿諛之徒;拍腿,是要拆除大王這專供游樂的雪宮。」民女不才,但我也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而今大王沉湎酒色,不納忠言,這是我張口為大王接受規勸的意思;敵人就要大兵壓境了族虛,您還被一群吹牛拍馬之徒包圍著,這是要誤國的,因此我揮手將他們驅逐掉;大王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造成如此豪華的宮殿,弄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今後怎能迎戰秦兵呢?我這才手拍大腿讓大王拆除這座亡國的雪宮,說實話,大王確實犯了這四大錯誤。在這國家危如累卵的時候,我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勸告大王,如能採納我的意見,民女就是死也無憾了!」
醜女這一番振聾發聵的剖析,使齊宣王如夢初醒,大為感動,說:「如果你不及時來到這里提醒我,我哪會知道自己的過錯啊!」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為了表明自己痛改前非,他讓鍾離春做了皇後。
元人還將她的事跡編成雜劇,贊揚她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3、孟光——東漢名士梁鴻之妻
夫妻之間人們常用「舉案齊眉」來稱贊夫妻之間的平等和睦與敬愛。這個成語講的就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的故事。出自《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由此還引出另一個成語便是「相敬如賓」。
相傳孟光隨梁鴻至吳地為人傭工。梁鴻歸家,孟光每為具食,舉案齊眉,以表示對丈夫的敬重。但這位賢婦的模樣卻「粗陋無比」,「肥丑而黑」,能「力舉石臼」。孟光未嫁時,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 梁鴻是當時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儻的美男子,當地不少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想把女兒嫁給他。所以當人們聽了孟光的話後,都譏笑她是不切實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取笑她眼界太高。但梁鴻卻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斷然娶孟光為妻。夫婦婚後第二天,孟光就脫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梁鴻雖然很指睜有學問,卻不願為官,曾作一首《五噫歌》而被當權者追殺。梁鴻夫婦逃至吳地(今蘇州一帶)後,在富商門下做僱工,白天梁鴻為人舂米,晚上每當他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時,孟光已經為他做好了香噴可口的飯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頭直視,就半曲身子將盛著飯菜的托盤舉至眉前端給丈夫吃。有一次給主人看見了,驚嘆道:「能使妻子這樣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於是換了間大房子給梁鴻夫婦居住,自此梁鴻方得潛心學問,閉門著書十餘篇,夫妻二人過著清貧而和諧的生活。後代文人常引「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來抒發自己一生襟懷未曾開的抱怨。
4、阮氏——東晉名士許允之妻
東晉的許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兒為妻,花燭之夜,發現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從此不肯再進。後來,許允的朋友桓范來看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范的話,果真跨進了新房。但他一見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婦一把拽住他。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你符合幾條?」新婦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容。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啞口無言。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