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定陶是古代四大美女中間的誰
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今浙江諸暨薴蘿村人(今屬諸暨市城南薴蘿村)。同范蠡同卒於陶(定陶)。天生麗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的經典傳說。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2. 呂雉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1
現在,有的小青年結個婚壓力山大,就怕丈母娘開口提條件,要有房有車有存款,一個也不能少。
小青年表示,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誰知,農村路也滑,套路更復雜。
相比之下,漢高祖劉邦和呂後的婚姻談得真容易,一頓飯就搞定了。
時值秦滅六國,天下初定,單父縣的呂公一家為躲避仇人,搬到沛縣居住。呂公和沛縣縣令關系很鐵,一到縣里就受到熱烈歡迎。呂公大擺筵席,各方賓客帶上賀禮來捧場。
沛縣長吏蕭何負責收禮,他幫主人家定下規矩,份子錢不滿一千者,只能在堂下喝酒。
縣里出名的大齡未婚男青年,泗水亭長劉邦,兜里分文都沒有,到這一看,呵,我是流氓我怕誰,喊一聲:“賀錢一萬!”大搖大擺進門來。
呂公一聽,來了位“大人物”,急忙起身相迎。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蕭何是劉邦的好哥們兒,見劉邦這么忽悠人家,也看不下去了,對呂公說:“這劉季啊,就愛吹牛,沒干成過啥事。”
呂公不介意,他迷信相面,看劉邦的長相,“隆準而龍顏,美須髯”,是大富大貴之相,將他奉為座上賓。呂公覺得,劉兄弟這么有潛力,做朋友咋夠,不如做我女婿吧。
酒筵將盡。呂公對劉邦說:“我有個女兒,想許配給你做妻子,為你打理家務。”劉邦當然樂意了,分文未出,有飯吃有酒喝,還娶了個老婆。
一旁的呂夫人早已憋了一肚子火,待客人散了,就向呂公抱怨道:“你常說,要讓咱女兒嫁戶好人家,沛縣縣令幾次求親,你都不同意。今天怎麼隨隨便便就把她許給別人呢?”
呂公當然沒喝高,也沒開玩笑,過陣子,他的大女兒呂雉就嫁到了劉家。
呂後畫像。
秀恩愛,死得快。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崩,劉盈即位,呂後攝政。呂後開始實施血腥的復仇計劃,她下詔命趙王劉如意進京,毒死,把戚夫人製成“人彘”,斷手足,挖雙目,熏聾兩耳,毒啞喉嚨,投入廁中折磨至死。
至於劉邦的其他兒子,都躲在角落瑟瑟發抖。
除了劉如意,對皇位最具威脅的是齊王劉肥,他是劉邦的庶長子,屬地有七十三城,也是諸子中最先被封為王的。
劉盈即位第二年,劉肥朝見。劉盈跟哥哥客氣,請他坐上座,如此,有悖君臣之禮。呂後見了,氣不打一處來,當場就起了殺心。呂後倒兩杯毒酒,讓劉肥敬酒,想當場將其鴆殺。一旁的劉盈啥也不懂,拿起來就要喝,嚇得呂後趕緊把他那杯打翻。劉盈一臉懵逼,劉肥秒懂,這是要出事呀。
劉肥想,這下完蛋了,估計長安城都出不去了。齊國內史(諸侯國內主管民政的官員)急中生智,向劉肥建議,反正齊國地大物博,不如將一郡之地獻給魯元公主作為湯沐邑(諸侯、皇後、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賦稅的私邑)。
劉肥照做,將城陽郡奉上,並提出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後。認自己妹妹做媽,夠窩囊,也夠狠,為了活命,臉都不要了。呂後聽了,洋洋得意,為女兒辦了個隆重的“認兒典禮”,之後,大發慈悲放劉肥回封地。
劉邦總共才八個兒子,呂後收拾掉了一大半。
第八子燕王劉建早亡,留下的孩子被呂後派人暗殺,絕後,封國被廢。
第七子淮南王劉長,是由呂後自己撫養長大,呂後攝政時受到優待,因此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惡習,文帝時圖謀叛亂,被捕進京,在半路上絕食自盡。
第六子淮陽王,劉友。劉如意被毒殺後,呂後讓劉友繼任趙王。劉友的老婆出自呂後家族,因劉友寵愛其他女子,心生妒忌,向呂後進讒劉友謀反。呂後將劉友軟禁,將他活活餓死,死後埋到平民墳地。
之後呂後把趙王封給劉邦第五子,梁王劉恢。劉恢被迫娶呂後侄子呂產之女為妻,心中另有所愛,處境和劉友一樣苦逼。呂產的女兒比上一任趙王妃更潑辣,直接把劉恢寵愛的女人毒死。劉恢既無自由,又無愛情,頓覺人生無趣,幽憤自殺。
這么看,好像呂家的姑娘都傳染了呂後的善妒,劉家的兒子都繼承了劉邦的多情。
三任趙王死於非命,這塊封地猶如被詛咒一般。公元前181年,年邁的呂後想讓代王劉恆接任趙王。代國地處邊陲,環境惡劣,讓小哥哥去趙國享享福,感動不感動。
劉恆連連say no,不敢動,不敢動,寧願在邊疆吹風,也不敢去當趙王,婉拒呂後的任命,只求平安。眾所周知,劉恆,就是日後的漢文帝。
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呂後,心狠手辣,冷酷無情。嫉妒和恐懼,讓這個剛毅的女人拿起了屠刀,而她所做的一切,既是為了兒子,也是為了自保。
3. 忻府區哪裡有女人
定襄縣美女多。自古以來就有忻縣美女定襄漢們說法,尤其是忻州是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故鄉,而定襄是呂布的故鄉,所以說忻州定襄陵襲睜一代的美女多。當然這和水土有關,因為這尺歲個兩地禪磨方盛產溫泉,水質好,人的皮膚天生就白並且健康
4. 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墓地在哪裡
西施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過,現在都有爭議。
假設她存在,史書上也沒有多少記載,多半都是野史,連她甚至死的都沒有人知道,更況且這是2500多年前的事了,想調查清楚幾乎是不可能了。
其實也不光西施,離我們比較近的李自成,怎麼死的,葬在哪,歷史學家也給不成明確的答案。 范蠡與西施最後合葬在峨眉山。
陶朱公范蠡墓地史載有三四處之多,根據歷史文獻與田野考察,安徽渦陽縣西陽集的峨嵋山,應是真正的陶朱公范蠡墓地
一座高大的范蠡墳,在公路邊幾十米遠處聳立著。而現在,松柏伐盡,廟宇全毀,湖水乾涸,河道淤塞,唯孤堆尚存,只是一座碩大的土丘,從土丘邊的破陶,碎瓦可以看出,更可以想像得出,二千多年來,在歷史上確曾有過它的輝煌。當地的人,世世代代,口耳相傳,他們確指這個孤堆是范蠡冢,而且他們明白地確定這個孤堆是范蠡與西施合葬的地方。他們的地名就叫西陽集范蠡村,西河就在孤堆的旁邊,西河也就因西施而得名, 西陽集又因西河而得名。
范蠡墳又稱峨嵋山,因為是與西施合葬的緣故。
以下是關於西施死後的一些參考資料:
吳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史記》中並沒有任何記載。直到東漢時期的《吳越春秋》,才出現她的儷影: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請注意,這里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東西:「鴟夷」。鴟夷,就是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越王勾踐把西施裝進「鴟夷」,壓上石頭,投之於江。至於民間盛傳的西施和范蠡相戀的故事,惟一的記載是東漢《越絕書》:「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西施到底是鴟夷沉江,還是與范蠡同泛五湖,像童話中一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似乎成了一個謎團。善良又善於自欺的民間選擇了後者。於是「美人計」西施故事的大團圓結局,撫慰了中國民間的好奇心。
可是,《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的范蠡的結局卻與同泛五湖的傳說迥然不同:「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請注意,這里又一次出現了「鴟夷」這種奇怪的東西!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越滅吳後,范蠡不辭而別,改名叫「鴟夷子皮」,前往齊國。「鴟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個人好好地姓范名蠡,後來離開齊國到陶(今山東定陶)的時候又改姓朱,卻偏偏在離開越國的時候改名叫皮袋子,這難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嗎?「鴟夷子皮」,這是什麼樣的名字呀!難道復姓「鴟夷」,名「子皮」?這件離奇的舉動發生在西施鴟夷沉江之後,因此毫無疑問是范蠡和西施相戀的鐵證!
西施鴟夷沉江,范蠡痛不欲生。逃亡途中,浮舟於湖上,為了紀念刻骨銘心的愛人,范蠡拋棄了基本的更名原則,姓名不分地叫自己「鴟夷子皮」—以致西施死命的鴟夷為名。愛情,只有愛情,刻骨銘心的愛情,才能解釋如此離奇的舉動,也才能稍稍撫慰一顆破碎的心。這個名字不僅向天下公告了越王勾踐的殘忍手段,公告了范蠡和西施的生死戀情,同時草蛇灰線,傳遞出范蠡和越王勾踐的恩怨糾纏。
5. 山東省荷澤市定陶區那個廠里的女的多
菏澤市定陶晌運吵區博佳服宴侍裝廠、菏澤市定陶區涵鑫制衣有限公司。
菏澤市定陶區博佳服裝廠於2017年06月22日悄喊創建,公司地址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仿山鎮劉庄村村西路北。主要經營范圍為服裝來料加工、銷售。男女比例3:7。620名女工。
菏澤市定陶區涵鑫制衣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04-27,公司地址位於菏澤市定陶區吳河村北100米路東,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汽車線束,感測器工作。男女比例4:6,960名女工。
6.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最終的歸宿都是什麼呢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
沉魚指西施,相傳西施在水邊洗臉,其美貌讓水中魚兒羞愧地沉到水底;落雁指王昭君,其在遠嫁匈奴的路上抬首望天,其美貌讓飛過的大雁停止拍動翅膀,落下地來;閉月指貂蟬,其於院中賞月,其姿色讓月亮無地自容地躲在雲後;羞花指楊玉環,賞花時其絕世容顏讓花兒自慚形穢地收起花瓣。
這四大美女的結局也讓人唏噓,除了西施的結局較為圓滿之外,其他三位都比較凄涼。
西施的結局比較圓滿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慌不擇路逃出長安。走到馬嵬坡時衛士發生嘩變,要求處死安史之亂的禍首楊貴妃。將安史之亂的發生歸罪於楊貴妃其實是不公平的,但在當時情況下唐玄宗也很無奈,只好忍痛用三尺白綾賜死貴妃。不過後來也有傳說楊貴妃並未死去,賜死的另有代身,貴妃在馬嵬兵變之後逃走,然後東渡日本,這個無從考證,只能視為野史。
7. 山東曹縣美女多嗎
不少
我就認識好幾個,絕對大美女,身材還爆好
曹縣屬於菏澤地區,從菏澤往西南走,過定陶就是曹縣。
曹縣的皮包公司出名啊,美女也很出名。我老婆是定陶人,呵呵。
8.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
四大美女除了貂蟬其他的都是真實存在的。
貂蟬在現實不存在,三國裡面是沒這人的,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人。而楊貴妃是唐玄宗的寵妃,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的人,以及西施都是存在的。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越州培公故鄉)。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王昭君(約前52年—約前15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期宮女,西漢蜀郡秭歸人,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人物,民間傳說其為山西忻州人或河北邯鄲永年人。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8)定陶哪裡有美女擴展閱讀:
歷史典故
一、西施賣相。
據說,當年越國選美,西施名列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圍觀,結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范蠡,見此盛況,心生一計,索性叫西施住進路旁旅社的一幢華麗小樓,而後四處張榜:欲見美女者,付金錢1文。
告示貼出,四下轟動。西施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西施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
3天下來,范相國所得金錢無數。進京後,他把這些錢都交到國庫。西施因此仰慕范蠡的才智和品德,兩人遂結為生死之交。范蠡的舉措,不折不扣地為後代的「美女經濟」開了先河。
二、貂蟬拜月
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
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貂蟬以侍婢出現,以死者家屬退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只敘列呂布白門樓殞命,便以一句「妻女運回許都」作結。
自此,貂蟬生死成了千古之謎。在1971年時,還有人看見了貂蟬墓,但也有說是她女兒的墓。可見三國演義上的說法也不足取信。
三、玉環羞花
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復葉酷似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羽。植株上綴以數朵淡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朴實,才那樣忸怩、嬌羞,所以人們都叫它「含羞草」。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
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四、平沙落雁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漢元帝挑選了王昭君作為和親對象。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凄婉悅耳的琴聲,美艷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9. 西漢初,素有天下第一美人之稱的是誰
孝成趙皇後(?—公元前1年),名不詳(野史記載為宜主),號飛燕, 舞蹈藝術家(但正史並未記載趙飛燕善舞)。獨創「掌上舞」、「踽步」。為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後。
鴻嘉三年(前18年)封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立為皇後。綏和二年(前7年)漢成帝去世,太子劉欣即位為帝,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皇太後。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崩逝,被貶為孝成皇後。一個多月後被貶為庶人,下詔令其看守陵園,當日趙飛燕自殺身亡。
在中國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燕字指的正是趙飛燕。如此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10. 歷史上第一位「紅杏出牆」的皇後
給漢高祖戴上「縁帽子」的千古第一後——呂雉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秦王朝非常命短,二世而亡。而漢高祖劉邦開創的漢天下,兩漢共四百多年。所以若要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王朝的皇後,則非漢朝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後莫屬了。所以如果稱呂後為「千古第一後」那是一點不過分的。有人稱呂後是「暴虐的女傑」,既指出呂後暴虐的一面,又肯定她是一位「女傑」。但無論褒貶,毋庸置疑,呂後在漢初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泯滅的,千古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不過,呂後生性淫盪,在後宮蓄養面首,又殘忍地剪除異己,她令漢高祖一生高戴「綠帽子」,漢高祖至死不知內情的醜事至今鮮為人知。
劉邦當初起兵時,家中無人照料。劉邦有一個同鄉叫審食其,並沒有什麼才幹,只不過長得眉目清秀,口齒伶俐,又善於逢迎。劉邦一時無人可用,便收審食其為門客,讓他代為處理家務。審食其得了這個美差,便整日廝混度拍尺睜日。劉邦外出,家中大事皆由呂雉決定,審食其對呂雉唯唯諾諾,深得呂雉歡心。兩人朝夕相處,眉來眼去,終於勾搭成奸。劉邦的父親年事已高,老眼昏花,管不了閑事。而這劉邦與呂雉生育的一男一女還是孩童,不懂男女之間的事情。呂雉與審食其兩人一番偷試雲雨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好在劉邦常年在外行軍作戰,離家甚遠。呂雉與審食其如魚得水,終日偷歡。
劉邦當上皇帝後,封呂雉為皇後,封長子劉盈為皇太子,封女兒為魯元公主。雖貴為皇後,但呂後的生活並不平靜。八年的皇後,又一個八年的皇太後,再一個八年的稱制,呂後的統治佔了漢初的二十幾年。劉邦駐軍山東定陶時曾收一美女占為己有,稱戚夫人,戚夫人受劉邦寵幸,生下一子,困爛取名如意,十歲時封趙王。呂後一直留守長安,守著太子劉盈;而戚夫人風華正茂,總是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時刻守候在劉邦身邊,借著劉邦的寵愛,想讓劉邦改立如意為太子。這樣,呂後與戚夫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早在劉邦稱帝對有功之臣封賞時,呂後忘不了自己的老情人審食其,少不了為審食其乞封,高祖也知審食其為他處理家務,保護家眷有功,因此封他為辟陽侯。審食其喜出望外,他沒有料到侍奉呂後於床笫之上,竟能封侯陞官,於是倍加感念呂後,入宮侍寢也較從前更加殷勤賣力。
高祖由於常出征在外,再加上戚夫人風情萬種,自然專寵戚夫人,不再去纏繞呂後,於是呂後寂寞得心癢難耐,襲歲對戚夫人恨得咬牙切齒。為了發泄私慾,報復劉邦,索性將審食其養在宮中,二人恣意淫樂,朝夕歡娛。有幾個宮女明知呂後蓄養審食其,也不敢泄露半句,還要從中穿針引線,從中得些賞銀小費。朝中有好些大臣,早有察覺。不過,國母醜聞,漢宮穢事,不便說穿,同時又擔心呂後報復,所以都不敢多言,大都是敢怒不敢言。於是漢高祖劉邦對於頭上戴的這頂「綠帽子」,至死也不知情。
漢十二年(前195年)四月,漢高祖劉邦逝世。太子劉盈登基,繼皇帝位,是為漢惠帝,漢惠帝尊母親呂後為皇太後。漢惠帝是個比較軟弱善良的人,史稱「慈仁」、「寬仁之主」;而呂太後的為人卻是剛毅果決,從除掉韓信和彭越的手段就可見一斑。所以,劉邦死後,漢朝的主宰大權就落到了呂太後手中,呂太後也從此一步一步登上權力的頂峰。
呂太後一直對戚夫人恨之入骨,劉邦葬事剛畢,呂太後立即傳令將戚夫人囚禁,剃光頭發,剝去羅綺,套上鐵索,穿上囚服,讓其到作坊舂米。又命戚夫人之子劉如意赴京,派人趁其熟睡時強行給劉如意灌下鴆酒,一命嗚呼。後又砍去戚夫人手腳,挖去雙眼,用毒葯使耳聾口啞,最後丟進茅廁淹死。劉盈知道後,當面指責呂太後。
不久,審食其與呂太後的隱情終於被呂後的兒子漢惠帝發現,據《漢書·朱建傳》載:「久之,人或毀辟陽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太後慚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漢惠帝不能對自己母親怎麼樣,但是對付審食其還是有辦法的。呂太後自知理虧,束手無策。幸虧審食其曾幫助過的朋友朱建施展辯才,說服漢惠帝的幸臣閎孺,設法救了審食其一命。惠帝死後,審食其與呂後關系更為密切,肆無忌憚。公元前180年,呂太後死後,因為審食其未雨綢繆,得到陸賈、朱建等人的幫助,一直平安無事,漢文帝三年(前177年),淮陽王劉長因為懷恨審食其在漢高祖時對其母親見死不救,於是伺機殺了審食其。
縱觀呂雉的一生,既有剛毅干練的一面,又有兇狠毒辣的一面,但就總體而言,她實際統治漢王朝達16年之久,推行「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與民休息」的經濟政策,政績是顯著的,史家稱贊當時的形勢是「天下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穡,衣食滋殖」,這是對呂雉皇太後功大於過的肯定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