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琵琶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琵琶的古詩如下:
1、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宋·蘇軾《訴衷情·琵琶女》
譯文:小蓮剛剛給琵陪歲琶調弦,聲音清越,好像要沖破雲天。
2、試問琵琶,胡沙答世外怎生風色。——宋·文天祥《滿江紅·代王夫人作》
譯文:試問哀怨凄婉的琵琶聲,萬里胡沙外是怎樣的風物情景?
3、玉蔥,翠峰,驕怯琵琶重。——元·喬吉《朝天子·小娃琵琶》
譯文:玉蔥般的手指,雲峰般的秀發,嬌柔無力,偌大的琵琶沉重得讓她膽怯心驚。
4、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
譯文:隨著舞蹈的變換,琵琶又奏出新的曲調,只是這新調所唱依然是舊時關山難度的離別之情。清亂肢
5、琵琶絕藝。年紀都來十一二。宋·蘇軾《減字木蘭花·贈小鬟琵琶》
譯文:琵琶是門需要長久練習的技藝。彈琵琶的小姑娘,也就是十一二歲。
『貳』 杜甫關於琵琶的詩句
1.含有琵琶的詩句
1、欲飲琵琶馬上催 唐 王翰 《涼州詞》2、琵琶聲停欲語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3、猶抱琵琶半遮面 唐 白居易 《琵琶行》4、十三學得琵琶成 唐 白居易 《琵琶行》5、我聞琵琶已嘆息 唐 白居易 《琵琶行》6、今夜聞君琵琶語 唐 白居易 《琵琶行》7、為君翻作琵琶行 唐 白居易 《琵琶行》8、胡琴琵琶與羌笛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9、千載琵琶作胡語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10、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 李頎 《古從軍行》11、琵琶金翠羽 唐 韋庄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12、閑抱琵琶尋舊曲 唐 韋庄 《謁金門·春漏促》13、金槽琵琶夜棖棖 唐 李賀 《秦王飲酒》14、琵琶道吉凶 唐 李賀 《惱公》15、相送琵琶學淚流 明 雷思霈 《漢宮引》16、琵琶起舞換新聲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17、可憐錦瑟箏琵琶 唐 崔顥 《渭城少年行》18、金屑琵琶為我彈 唐 白居易 《送春》19、胡兒能唱琵琶篇 唐 李忱 《吊白居易》20、俯眺琵琶峽 唐 沈佺期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21、碎葉琵琶夜深怨 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22、可憐錦瑟箏琵琶 唐 崔顥 《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23、琵琶道路長 唐 閻朝隱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24、琵琶出塞曲 唐 李頎 《古塞下曲》25、作得琵琶聲入雲 唐 孟浩然 《涼州詞》26、胡人半解彈琵琶 唐 岑參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27、琵琶一曲腸堪斷 唐 岑參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28、合彈琵琶箏 唐 張籍 《祭退之》29、賀老琵琶定場屋 唐 元稹 《連昌宮詞》30、琵琶宮調八十一 唐 元稹 《琵琶歌》31、琵琶請進新翻曲 唐 李紳 《悲善才》32、馬上琵琶行萬里 唐 李商隱 《王昭君》33、玉奴琵琶龍香撥 唐 鄭嵎 《津陽門詩》34、低抱琵琶含怨思 唐 溫庭筠 《醉歌》35、琵琶月下彈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36、送客琵琶谷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37、湓水琵琶泣數行 明 瞿佑 《安樂坊倪氏女少日曾識之一別十年矣歲晚與其》38、琵琶猶是別來聲 明 金鑾 《感舊》39、琵琶先抹六么頭 唐 王建 《宮詞》40、慣彈琵琶解歌舞 唐 李頎 《古意》41、琵琶千載恨 明 程誥 《琵琶亭》42、琵琶聲里寄離情 明 德介氏 《送行》43、琵琶洲下水如弦 明 多炡 《過余干》44、楚音雜琵琶 明 歸有光 《淮陰舟中晚坐寫懷二十四韻》45、忍聽鸚鵡呼琵琶 明 郭登 《楸子樹》46、一曲琵琶月下彈 明 華淑 《春日雜憶》47、不知畫舫琵琶月 明 懷悅 《春興》。
2.形容琵琶的詩句有哪些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白居易·唐代《琵琶行》
譯: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2、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岑參·唐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唐代《涼州詞二首·其一》
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
4、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宋代《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譯: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雲般的身影回歸。
5、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王昌齡·唐代《從軍行七首》
譯: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6、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頎·唐代《古從軍行》
譯: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
7、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唐代《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譯: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8、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孟浩然·唐代《涼州詞》
譯:渾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聲音洪亮直上雲霄。
9、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岑參·唐代《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譯:動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腸欲斷,只覺得風聲蕭蕭兮長夜漫漫。
10、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王安國·宋代——《清平樂·春晚》
譯:小憐姑娘剛剛彈起琵琶,拂曉她思緒萬千縈繞天庭。看那不肯進入豪門大戶的楊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風。
3.描寫琵琶的詩
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唐 王翰涼州詞>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唐 白居易琵琶行>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 李頎古從軍行>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 崔顥 洛陽二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驛使前日發章台,傳道長安春早來。
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里花正開。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
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盪日曲河邊。萬戶樓台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華,遊子春來喜見花。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鍾起。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
可憐錦瑟箏琵琶,玉台清酒就君家。小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楊柳花。
相和歌辭·祠神歌·送神 王睿 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濕青莎肉飼鴉。樹葉無聲神去後,紙錢灰出木綿花。
相和歌辭·從軍行 張祜 少年金紫就光輝,直指邊城虎翼飛。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
黃雲斷塞尋鷹去,白草連天射雁歸。白首漢廷刀筆吏,丈夫功業本相依。
相和歌辭·王昭君 李商隱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一 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台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卧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雲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吊白居易 李忱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七古·古意 唐·李頎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樂府·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處,空見蒲桃入漢家。
七律·詠懷古跡五首 唐·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七古·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七古·琵琶行並序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
4.描寫琵琶的詩
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唐 王翰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唐 白居易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 李頎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 崔顥 洛陽二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驛使前日發章台,傳道長安春早來。
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里花正開。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
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盪日曲河邊。萬戶樓台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華,遊子春來喜見花。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鍾起。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
可憐錦瑟箏琵琶,玉台清酒就君家。小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楊柳花。
相和歌辭·祠神歌·送神 王睿 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濕青莎肉飼鴉。樹葉無聲神去後,紙錢灰出木綿花。
相和歌辭·從軍行 張祜 少年金紫就光輝,直指邊城虎翼飛。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
黃雲斷塞尋鷹去,白草連天射雁歸。白首漢廷刀筆吏,丈夫功業本相依。
相和歌辭·王昭君 李商隱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一 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台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卧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雲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吊白居易 李忱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七古·古意 唐·李頎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樂府·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處,空見蒲桃入漢家。
七律·詠懷古跡五首 唐·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七古·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七古·琵琶行並序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
5.描寫美女彈琵琶的詩句有哪些
1,《琵琶行》唐代 白居易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譯文: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裡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
2,《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唐代 岑參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譯文:彎彎的月兒爬上了涼州城頭,城頭的月兒升空照著全涼州。涼州方圓七里住著十萬人家,這里的胡人半數懂得彈琵琶。
3,《古意》唐代 李頎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譯文:遼東少婦年方十五,她彈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樂曲,感動得全軍將士淚下如雨。
4,《賀新郎·賦琵琶》宋代 辛棄疾
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譯文:佳人正在慢撥慢彈著琴,表達著心中的郁結,她的傷心淚沾濕了那美麗的長睫,她技藝超群,將《梁州》曲演奏得哀徹雲霄。
5,《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宋代 晏幾道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譯文:記得與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兩重心字香熏過的羅衣。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雲般的身影回歸。
6.關於「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1、唐·白居易《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2、唐·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
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3、唐·司空曙《衛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便。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4、唐·羊士諤《題枇杷樹》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裊裊碧海風,蒙蒙綠枝雪。急景自餘妍,春禽幸流悅。
5、唐·杜甫《田舍》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7.形容琵琶的詩句有哪些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白居易·唐代《琵琶行》 譯: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2、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岑參·唐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唐代《涼州詞二首·其一》 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 4、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宋代《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譯: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
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雲般的身影回歸。 5、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王昌齡·唐代《從軍行七首》 譯: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6、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李頎·唐代《古從軍行》 譯: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 7、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唐代《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譯: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8、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
——孟浩然·唐代《涼州詞》 譯:渾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聲音洪亮直上雲霄。 9、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岑參·唐代《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譯:動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腸欲斷,只覺得風聲蕭蕭兮長夜漫漫。 10、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王安國·宋代——《清平樂·春晚》 譯:小憐姑娘剛剛彈起琵琶,拂曉她思緒萬千縈繞天庭。
看那不肯進入豪門大戶的楊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風。 。
『叄』 形容女子彈古琴的詩句 古詩詞中描寫古琴的有哪些
1,《省試湘靈鼓瑟》唐代: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於彈奏雲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游的旅人卻不忍卒聽。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
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2,《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話文釋義: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一曲終了她對准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歐陽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嬌雲容易飛,夢斷知何處。
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白話文釋義:似嬌還羞抿了抿秀發烏鬟,笑靨盈盈秋波流轉頻頻顧盼。玉手纖指輕彈,箏聲婉轉歡快,琴弦飛盪迴旋,似春鶯傳情,低語交歡。曲終人去,宛如飛雲飄逸,只留下嬌柔的身影。春夢已斷不知何處尋覓。庭院深深,鎖住的是寂寞和黃昏,還有那陣陣凄雨敲打芭蕉聲。
4,《聞笛》唐代: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
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嘹亮尚飄空。
白話文釋義:是誰在美麗的樓閣上吹笛子?悅耳的笛聲隨著輕風斷斷續續傳來。當笛聲嘹亮時,就像橫在碧藍的天空上阻遏來往的浮雲。當笛聲清和時,就像隨著冰冷的月光照進我的床里來。笛聲優美,就像當年桓伊隨興所至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調的優雅更讓人想起馬融的笛賦中所用的詞句。一曲吹畢,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還在畫樓上,而那嘹亮的笛聲卻好像還飄盪在空中,久久淡散。
5,《江城子·江景》宋代: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白話文釋義:鳳凰山下,雨後初晴,雲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麼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
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雲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彷彿那哀怨的樂曲仍然盪漾在山間水際。
『肆』 描寫琵琶女彈奏的古詩
《琵琶行》唐 ·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譯: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音樂。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著頭隨彎簡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悔慎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一曲終了她對准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她說我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後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後悔。
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度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兄弟從軍老鴇死家道已經破敗;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碧鬧敬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涕淚縱橫污損了粉顏。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凄。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卧病。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住在湓江這個低窪潮濕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麼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凄凄切切不再像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4)美女彈琵琶是什麼古詩擴展閱讀: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琵琶行》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在中唐商業經濟發達、城市畸形繁榮的生活環境里,在當時互相傾軋、仕途險惡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詩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現實的典型意義。此詩用形象類比法把兩人之間的悲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進行類比,最後融合為一,從而推出兩個藝術形象都有懷才不遇、淪落天涯的感慨的結論。形象類比,抒情言志,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伍』 描寫美女彈琵琶的詩句
1、賀新郎·賦琵琶
宋代: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雲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2、琵琶
唐代:李嶠
朱弦聞岱谷,鑠質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叢花拂面安。
將軍曾制曲,司馬屢陪觀。
本是胡中樂,希君馬上彈。
3、涼州詞二首之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4、琵琶亭
宋代:張於湖
江州司馬舊知音,流落江湖感更深。
萬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
潯陽江上琵琶月,彭澤門前楊柳風。
兩賢抵許不相似,哀樂雖殊吾意同。
5、從軍行七首之一
唐代: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陸』 琵琶的詩詞琵琶的詩詞是什麼
琵琶的詩詞有:《琵琶亭·江頭明月琵琶亭》《琵琶翅·殼翅琵琶不用青》。
琵琶的詩詞有:《琵琶·夜深琵琶聲似裂》《琵琶亭·琵琶人去幾經秋》。注音是:ㄆ一_ㄆㄚ_。拼音是:pípá。詞性是:名詞。結構是:琵(上下結構)琶(上下結構)。
琵琶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飢喊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琵琶pípa。(1)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二、引證解釋
⒈彈撥樂器。初名批把,見《釋名·釋樂器》。此類樂器原流行於波斯、阿拉伯等地,漢代傳入我國。後經改造,圓體修頸,有四弦、十二柱,俗稱「秦漢子」。一說,我國秦末,百姓苦長城之役,弦鞀而鼓之,琵琶即始於此。(見晉傅玄《〈琵琶賦〉序》。)南北朝時又有曲項琵琶傳入我國,四弦,腹呈半梨形,頸上有四柱,橫抱懷中,用撥子彈奏,即現今琵琶的前身。唐宋以來經不斷改進,柱位逐漸增多指衡,改橫抱為豎抱,廢撥子,改用手指彈奏。現今民間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稱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後者能彈奏所有半音,技法豐富,成為重要的民族獨奏樂器。⒉指彈奏琵琶的指法。引宋王讜《唐語林·識鑒》:「_王__又見康__彈琵琶雲:『琵聲多,琶聲少,亦未可彈五十四絲大弦也。』自下而上謂之琵,自上而下謂之琶。」《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為琵,合手向內為琶,怎的為挑,為弄,為勾,為撥:--指使的他按譜徵歌都學得心手相應。」⒊魚名。引《文選·左思<吳都賦>》:「於是乎長鯨吞航,修_吐浪,躍龍騰蛇,__琵琶。」劉逵註:「琵琶魚,無鱗,其形似琵琶,東海有之。」南朝梁任_《述異記》卷上:「海魚千歲為劍魚,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鳴,因以名焉。」
三、國語詞典
樂器名。秦代人民根據鞀的形式創出直柄、圓形音箱的彈撥樂器,至秦漢不斷改進,定型為四弦十二品位,用手彈撥的樂器。西元四世紀,西域文化交流,致使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的琵琶傳入內地。唐、宋以來在這兩種琵琶基礎上不斷改進,逐漸形成現今半梨形音箱,以桐木板蒙面,琴頸向後彎曲,琴桿與琴面上設四相九至十三品、四弦的琵琶。除用於歌唱、曲藝、戲曲和歌舞伴奏外,也用於樂器的合奏、伴奏和獨奏。詞語翻譯英語pipa,Chineselute,with4strings,alargepear-德語Pipa(Mus)_,Laute(S,Mus)_法語pipa(instrumentdemusique)_
四、網路解釋
琵琶(樂器)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中國近代民族音爛逗野樂史上有「海派」(浦東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兩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藝術對研究民族音樂史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關於琵琶的詩句
何處琵琶弦似語琵琶鸚鵡語相和能彈琵琶和法曲
關於琵琶的單詞
angler
關於琵琶的成語
鐵綽銅琶不名一錢琵琶胡語伯道無兒倉皇出逃別抱琵琶不期然而然琵琶舊語鐵板銅琶琵琶別弄
關於琵琶的詞語
鐵板銅琶不名一錢倉皇出逃不期而然不為已甚伯道無兒鐵綽銅琶不齒於人
關於琵琶的造句
1、詩人將琵琶比作自己。
2、再見他時,歌舞繚繞,一把琵琶,一抹瑰麗緋色,那一回首,端的是勾人魂魄,美得是瀲灧旖旎。
3、眼鐿蛇的又長又靈活,身子像一條麻繩,頭像琵琶。
4、她的琵琶彈得不僅心閑手敏,而且感情充沛,使人聽了之後心動神搖,不能自己。
5、女孩在經歷了一次次迷茫與鼓勵之後,重新樹立起人生的目標。她開始和同齡人一樣背起書包上學。課本中的知識使她暫時忘記了病痛,重新點燃了對生命的渴望。她的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彩,還能彈得一手好琵琶。在大家的幫助下,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又開始了一段嶄新的生活。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琵琶的詳細信息
『柒』 女子彈琴優雅的詩句有哪些
1、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唐代:韋庄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譯文
當時紅樓離別之夜,令人惆悵不已,香燈隱約地映照著半卷的流蘇帳。殘月將落,天剛破曉時,「我」就要出門遠行,美人含著淚珠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樣子。
臨別時為我彈奏一曲如泣如訴的樂章,那琵琶桿撥上裝飾著用金製成的翠羽,雍容華貴;那琵琶弦上彈奏著嬌軟的鶯語,婉轉動人。那凄惻的音樂分明是在勸「我」早些兒回家,碧紗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著他。
2、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宋代:李清照
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譯文
透過窗子看見小院內的春天的景色將流逝。層層厚重的門簾沒有捲起,幽暗的閨房中顯得暗影沉沉。倚在綉樓闌幹上寂寞無語地輕輕撥弄著瑤琴。
遠處山峰上雲霧繚繞看起來黃昏即將來臨,暮色中的輕風吹動著細雨,撥弄著暗淡的輕雲。院子里的梨花即將凋謝恐怕連這斜風細雨都難以承受,真讓人傷景。
3、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宋代: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譯文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盪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彷彿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4、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晉: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姿早野,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譯文
秋風睜謹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游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5、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宋代: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譯文
深夜夢回樓台朱門緊鎖,宿酒醒後簾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湧上心頭時,人在落花紛揚中幽幽獨立,燕子在微風細雨中雙雙翱飛。
記得與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兩重心字跡喊香熏過的羅衣。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雲般的身影回歸。
『捌』 有哪些描寫琵琶女的詩詞
1、陌上逢攔悶琵琶女
[明] 謝晉
朝抱琵琶出,暮抱琵琶還。
琵琶聲不改,人自老容顏。
2、琵琶士女
[明] 錢遜
下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學理琵琶。
自從流落商船上,幾度春風怨落花?
『玖』 形容女子彈琵琶優美的詩句
1. 關於琵琶優美的詩句 關於琵琶優美的詩句 1.描寫琵琶的詩句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唐·白居易《琵琶行》 譯文:忽然聽見江面傳來陣陣琵琶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2、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彈決破真珠囊,迸落金盤聲斷續。——唐·牛殳《琵琶行》 譯文: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樣難得,而且五音俱全。一但彈起來時,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盤中發出時斷時續的圓潤聲音。 3、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宋·辛棄疾《賀新郎·賦琵琶》 譯文:佳人正在慢撥慢彈著琴,表達著心中的郁結,她的傷心淚沾濕了那美麗的長睫毛。 4、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宋·蘇軾《訴衷情·琵琶女》 譯文:小蓮剛剛給琵琶調弦,聲音清越,好像要沖破雲天。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彷彿催人出征。 6、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譯文: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2.有哪些關於琵琶的詩詞 1、賀新郎·賦琵琶 宋代: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雲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譯文 鳳尾琴板刻著鳳尾,龍香柏木製成彈撥。盛唐開元間霓裳羽衣的樂曲曾經何等輝煌,但一切都成過眼雲煙。最不幸的是潯陽江頭的詩客,亭亭畫船等待著出發,忽聽音樂聲悲悲切切。記得王昭君出塞之時,當時黃雲彌漫看去像茫茫白雪。 當我離開故鄉三千餘里時,樂曲聲聲述說著無限的哀怨。我回頭眺望昭陽的宮殿,只見孤雁在天邊出沒。琴弦懂得人間的情意,多少幽恨無法向人述說。 徵人去遼陽已經多年,如今什麼音信都沒有。佳人正在慢撥慢彈著琴,表達著心中的郁結,她的傷心淚沾濕了那美麗的長睫,她技藝超群,將《梁州》曲演奏得哀徹雲霄。千古事,如一場雲飛煙滅。賀老再也沒有消息,沉香亭北的繁華也從此風光不再。當音樂彈到這里,真讓人傷心欲絕。 2、訴衷情·琵琶女 宋代:蘇軾 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分明綉閣幽恨,都向曲中傳。 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隨人,似斗嬋娟。 譯文 小蓮剛剛給琵琶調弦,聲音清越,好像要沖破雲天。細細聽來,樂聲分明在訴說綉閣中的怨恨,聲聲感人。 只見她膚如美玉,梳著一對蟬鬢,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月亮照著她,好像月宮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3、虞美人·琵琶 宋代:蘇軾 定場賀老今何在,幾度新聲改。怨聲坐使舊聲闌,俗耳只知繁手,不須彈。 斷弦試問誰能曉,七歲文姬小。試教彈作輥雷聲,應有開元遺老,淚縱橫。 譯文 唐天寶時的樂師賀老演奏雄風現在還在嗎?當今的現實是一次又一次地把新聲改了又改。令人發怨的新聲自然迫使傳統的樂曲衰落了,凡俗的聽眾們只認識手亂胡撥,不值得什麼彈奏。 斷了弦,聲音變了哪個懂得?只有七歲的蔡文姬知道斷了哪根弦。假使有人彈出高級的輥雷的聲調,當會激起開元遺老這輩音樂高師們的熱淚縱橫。 4、朝天子·小娃琵琶 元代:喬吉 暖烘,醉客,逼匝的芳心動。雛鶯聲在小簾櫳,喚醒花前夢。指甲纖柔,眉兒輕縱,和相思曲未終。玉蔥,翠峰,驕怯琵琶重。 譯文 暖烘烘,酒醉人,纏逼得芳心萌動。小黃鶯兒一聲聲在簾櫳鳴啼,喚醒了花前的春夢。指甲纖細輕柔,眉毛輕輕泛動,和唱一曲相思曲沒有到終。玉蔥般的手指,雲峰般的秀發,嬌柔無力,偌大的琵琶沉重得讓她膽怯心驚。 5、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3.求關於琵琶的古風唯美句子 1、讓眼神蓄滿渴望,穿越無邊的清風月光,把心,用溫暖緩緩地照亮。風,吹過西窗,穿越弄堂,把水袖輕搖,醉一地淚傷。誰,起舞輕弄,讓花兒凋謝得如此匆忙。誰,猶抱琵琶,半遮了音里的輕狂。心,失落,慢慢地數,逝去的過往。 2、夢里思大漠,花時別渭城。長亭,咫尺人孤零;愁聽,天涯傳絕音。且行且慢且叮嚀,踏歌行,人未停。 3、煙雨落斷橋,青石碎。斟一杯天涯、一半花開,在風雨中瀟灑。輕風過竹林,低聲語。酌一杯牽掛,在青苔上開花。 4、嘆。殤。別。離合。悲歡。三顆心。兩千年。大夢一場。再回人間。欲尋舊時事。難續往日緣。愛至濃處轉薄。恨未成時已遠。到如今物是人非。再與誰醉笑百年。 5、感覺蒼涼。白駒過隙的不是時間,是情感,在匆忙的交錯之間,巡迴著朝朝暮暮的過去和現在,還能在抬眼垂眸之間,想起煙火墜落的瞬間,彌漫在湖邊陣陣的香氣,和凝視著自己的清眸,所散發出來的,流星的味道。 4.描寫琵琶聲的古詩詞 多了去了,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細弦切切如私語」 原詩: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盡事。 輕攏慢拈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弟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廬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 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5.贊美琵琶的詩句 1、欲飲琵琶馬上催 唐 王翰 《涼州詞》 2、琵琶聲停欲語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3、猶抱琵琶半遮面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4、十三學得琵琶成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5、我聞琵琶已嘆息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6、今夜聞君琵琶語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7、為君翻作琵琶行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8、胡琴琵琶與羌笛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9、琵琶金翠羽 唐 韋庄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10、停杯且聽琵琶語 宋 蘇軾 《採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11、傳與琵琶心自知 宋 王安石 《明妃曲》 12、小憐初上琵琶 宋 王安石 《清平樂·留春不住》 6.關於琵琶的句子 琵琶(唐)李嶠 朱弦聞岱谷,鑠質本多端。半月分弦出,叢花拂面安。將軍曾制曲,司馬屢陪觀。本是胡中樂,希君馬上彈。 涼州詞二首之一(唐)孟浩然 渾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胡地迢迢三萬里,那堪馬上送明君。 從軍行七首之一(唐)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涼州詞二首之一(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宮詞(唐)張籍 黃金捍撥紫檀槽,弦索初張調更高。盡理昨來新上曲,內宮簾外送櫻桃。 琵琶亭(宋)張於湖 江州司馬舊知音,流落江湖感更深。萬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潯陽江上琵琶月,彭澤門前楊柳風。兩賢抵許不相似,哀樂雖殊吾意同。 琵琶亭(宋)劉敞 江頭明月琵琶亭,一曲悲個萬古情。欲識當時斷腸處,只應江水是遺聲。 清平樂(宋)晏幾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歸了。拾蕊人稀紅漸少。葉底杏青梅小。小瓊閑抱琵琶。雪香微透輕紗。正好一枝嬌艷,當筵獨站韶華。『拾』 琵琶行中表現琵琶女身份地位的詩句有哪些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代: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巧態棚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六幺 一作: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歇 一作: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銀篦 一作:雲篦)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074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