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信息 » 美女賣春聯怎麼用語言表達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美女賣春聯怎麼用語言表達

發布時間: 2022-04-13 16:27:44

『壹』 《北京的春節》里有那些習俗

1、臘八

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在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2、辦年貨

從臘八起,街上加多了貨攤子——賣春聯的、賣年畫的、賣蜜供的、賣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這一季節才會出現的。這些趕年的攤子都教兒童們的心跳得特別快一些。

在胡同里,吆喝的聲音也比平時更多更復雜起來,其中也有僅在臘月才出現的,像賣憲書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3、小年

二十三日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綵排」。在舊社會里,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從一擦黑兒鞭炮就響起來,隨著炮聲把灶王的紙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4、掃房

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貼好,必須大掃除次。必須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按老習慣,鋪戶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5、除夕

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而都要守歲。

『貳』 春聯語言工整、凝練,賞讀搜集到的春聯,從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副寫一段賞析性文字

  1. 橫批:盛景爭春

    樓外春陰鳩喚雨
    庭前日暖蝶翻風

    賞析:『喚』字用得神秘,而「翻」用得最為活潑,巧妙,把風的活動寫得很形象,再說暖蝶如何『翻』風,這倒有點意思,『逐』字把春這一景象給擬人化,形象解釋了鳥聲因春『逐』而來 。

    2.橫批:吉星高照

    新春富貴年年好
    佳歲平安步步高

    賞析:每聯都是三個片語,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上下兩聯片語相同。這副春聯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春」、「歲」,「富貴」、「平安」都是名詞。「年年」、「步步」都是副詞,「好」 和「高」都是動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3.橫批:前程似錦

    減負恤民,浩浩東風常送暖
    扶貧解困,瀟瀟春雨總關情

    賞析:此聯橫批用「前程似錦」,則是與對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對黨中央「常送暖」和「總關情」的無比感激之情,也贊頌了黨前程遠大,輝煌燦爛。

    4.橫批:新春大吉

    春回大地百花爭艷
    日暖神州萬物生輝

    好時代好風光處處有好人好事
    新社會新氣象天天譜新曲新歌

    賞析:這類春聯概括了祖國百花爭艷,萬物生輝的繁榮景象,謳歌了新時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聯的創作者對祖國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的贊頌。

    5。橫批:萬事如意

    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稱心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賞析:這類家庭春聯是表達了對未來一年的祈福和祝願,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

如果滿意的話 就採納吧!

『叄』 非洲女子嫁到河南農村五年,春節前趕集買年貨,用河南話砍價,你怎麼看

26歲的非洲美女娜布利亞嫁到河南省孟津的小山村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2015年隨丈夫謝曉偉來到中國生活後,她在河南農村過了第五個春節。舊歷的12月27日,根據當地的習慣,又變成了買正月用品的日子。因為丈夫工作很忙,所以在熱鬧的市場上采購的「任務」完全落到了拿布莉亞的肩上。當天上午,早已習慣當地生活方式的她一個人去了市裡。令人意外的是,一進入繁華的城市,她就瞬間成了村裡人眼中的大明星。

除了有人來談過以外,娜布力亞遇到了每一次又一些主動要求拍照的熱情村民,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性格開朗的她,都會滿臉笑容站在鏡頭前,和大家拍紀念照開始。不僅如此,拿布莉亞在買蔬菜的途中,跟在她後面拍照的人絡繹不絕。環視整個市場只走了300米左右,中途取出手機,跟在她後面拍照的村民至少有30多人。這種壯觀的場面不亞於明星逛街時的激動。


買了菜回家後,娜比利亞一刻也不休息地進了廚房,和婆婆一起做了菜。因為已經在當地生活過了,無論是擀麵杖、火鍋還是炒菜,她的技術相當專業。「平時也很喜歡料理,過年的時候總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做饅頭和油炸食品。」談到媳婦的話題,拿布莉亞的婆婆笑個不停,用自己的話和她一起生活了5年。這對西方的妻子很滿意。一直跟丈夫在農村生活,娜布力亞說,這幾年在河南的生活很愉快。所以她覺得自己很幸福。



『肆』 懇請文人!用"國色天香"寫出形容美女的詩句或對聯

娉婷白朵碧池蓮,牡丹花開爭國色 滿樓風月會神仙,曇花似水引天香 牡丹即富貴之意

『伍』 求好看的小說。要求:男主,語言幽默詼諧。男主才華橫溢,最好有很多對聯詩詞那樣。會有很多美女。

書名:《極品公子》
作者:烽火戲諸侯
小說中的主人公。從小被爺爺安排成為一個完美的男人,長大後偏偏在不斷叛逆與抗爭中懂得了爺爺對自己深沉的愛。
身懷絕技,曾經去接受僱傭軍訓練,並且周遊世界,以化名影子的身份出色完成多項任務。
認識多個朋友,同樣也結識很多紅顏知己。
葉無道,一個以衛道者自居的花花公子,以征服美女為最大樂趣!
為什麼要把女人當做神聖不可侵犯的女神?
為什麼我不可以把她們當做我的玩物,當做我利用的棋子,當做我的奴隸?
錢,他將繼承一個超過百億美元資產龐大家族的財產,多得可以用美金當紙燒;
貌,他媽媽是省花,爸爸是風流倜儻,長得堪稱女人的「殺手」
既然上帝如此慷慨賦予身為兩個龐大家族第三代中唯一的男性公民的他這么多,他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征服美女——上帝送給男人的最好禮物?

『陸』 怎麼做春節小報

1、春節的來歷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稱元辰,元日、元朔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宋人吳自牧所著《夢粱錄》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孟冬之月為正月。「正」,本來當念成正大光明的「正」,為什麼現在人們習慣地將「正」念作「征」呢?這便是從秦始皇稱帝時開始的。因為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兩音相同,為了避諱,就下令全國將正月的「正」讀作「征」。從此人們不再叫「正月」,而念成「征月」。以後念熟了,一直沿傳後世。到漢武帝時,司馬遷以夏歷為基礎編寫《太陽歷》,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第一個月為正月。自漢朝到清未,一直採用夏朝的歷法。所以,人們至今還把陰歷稱作夏歷,也稱它為農歷或舊歷。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廢除夏歷,中國開始採用公歷,每年以公歷1月1日為新年元旦,這樣,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人們就只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不再別稱元旦了。

據史書記載,一年一度慶祝豐收的儀式起源於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這個儀式雖然是在農歷十一月間,但歷來人們都認為它是新年習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但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乃原自漢武帝定下的歷法。<<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傳說夏朝的春節,是在相當於現在的的二月。西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建議創立了太初歷,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春節的確定及變遷,也反映了我國天文、歷法的發展和成熟。

農歷元旦,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2、春節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定陽山下,住著一個叫萬年的小夥子。他家境貧寒,終日以打柴挖葯為生。那時候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拿不準種田的節氣,常誤了時令。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他決心把節令定準。

一天,萬年上山打柴,坐在樹下歇息時,看到樹影的移動,受到了啟發。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來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遇上雨、雪陰天,就無法計算了。他又琢磨做一個記時器具,以彌補日晷的不足。一天,他進深山挖葯,看到山上泉水有節奏的「滴噠、滴噠」地響著,他開了竅。回家後,反復試驗,最後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觀漏水,天天如此,從不間斷。終於發現每隔360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次,最長的一天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當時的天子「祖己」也為節令失常之事著急,就召集百官議論此事。朝廷節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運行規律,又不潛心鑽研,見天子問起事故,就說是因為百姓做事不慎,得罪了上天,只有祈禱上天寬恕才行。祖乙聽信了,齋素沐浴,率領百官去祭天,並傳諭全國各地設台祭天。

這下可苦了各地百姓。為修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勞民傷財,怨聲載道。祭來祭去,毫無成效,時令照亂。萬年實在忍不住了,就帶上他的日晷和漏壺去拜見天子。

天子傳見萬年,聽萬年講述了日月運行周期,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日晷台,造漏壺亭。又派12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6個童子守日晷,6個童子守漏壺,准確記錄,按時稟報。

萬年登日月閣後,日夜操勞,一晃三載。一天,天子派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稟報:「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聽罷,深感有理。但他是個腹內空空又心底狹窄之人。他想:如果萬年把歷制定準,天子必然定會重用萬年,到那時就不會重用我了。於是決定,除掉除掉。

阿衡找了一名刺客,讓他行刺萬年。刺客在一個夜深人靜時候去行刺。但見閣樓周圍有衛士嚴加把守,不能靠近。於是他躲在遠處的樹影下,拉弓搭箭,向正在閣樓上觀星象的萬年射去。一箭射在萬年的胳膊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眾童子急呼捉賊,衛士們立即出動,當場將刺客捉獲,送交天子。

天子問明實情,立即傳令將阿衡捉拿收監,接著登日閣看望萬年。萬年見天子親自來看望自己,非常感動,指著申星說:「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盡,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天子略加思忖,說道:「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

從此,萬年在日月閣中更加細心觀察草木麥寂榮枯,精心推算時辰,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並制定出歷法--太陽歷。那年五月,天子到天壇祭天,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鮮桃賜予萬年。萬年獻上太陽歷。天子望著終年操勞的萬年眉發胡須一片雪白,深為感動。下旨將太陽歷定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從此,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逢過年之時,家家掛壽星圖,象徵著新歲添壽。同時也表達了對萬年的敬仰之情。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城鎮鄉村,一般臘月過一半,就開始有年終的氣息了,人們開始籌辦「迎春」的年貨。各地年前的市場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年貨店攤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滿目,有打上紅戳的「年糕」,還有年畫春聯、煙花香燭等喜慶用品。年前的市場是一年中最為豐富齊全的,男女老少都爭相購買一些稱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童們,每當買到鞭炮後,往往等不到過年,便開始零散著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將至的氣氛。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終的民謠: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作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雞;
二十八,白面發;
二十九,滿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初一出來熱一熱。

歌詞描繪了人們在年終的忙碌情形。內容與此相似的民謠,在中國各地方普遍流行。

3、年的傳說: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比現在的大象還大幾倍,比老虎還凶幾十倍。專門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數也數不過來。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來了,有個年輕人恨極了,說:「與其讓它吃掉,還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沖了上去,好多年輕也跟著沖了上去。可他們不是「年」的對手,年輕人都被「年」吃掉了。此後,「年」變得更凶惡了,老百姓個個怨氣沖天,恨聲震地。

沖天的怨氣驚動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聲驚動了地下的地王菩薩。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薩一商量,就派神農老祖到大地收「年」。神農手執打獸鞭,對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兇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動了。神農奔上幾步,一隻腳踏在「年」頭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無數,作孽極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說罷,從腰間拿下兩片瓜缽,對准「年」就一合。比象還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缽里了。神農把裝「年」的缽埋在地底下,臨走時他再三叮囑說:「這缽埋在地下,將來會長出瓜來,這瓜不能破,一定要說它不破。」後來,那個埋缽的地方真的長出瓜來,百姓就按照神農「不」的話音,把它叫成「北瓜」。神農除「年」的那天正巧是農歷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這一天叫做「過年」,即避過「年」和除去「年」的意思。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壓邪,並敲鑼打鼓,鳴竹張燈,以紀念神農老祖的功德。

4、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
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
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
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
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
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十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標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5、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6、春聯

貼春聯、換門神,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過去一到過年,街上就看到現場揮毫賣春聯的臨時攤位了。清人沈太侔在《春明采風志》里描述北京過年前賣春聯的情形說:「塾師學長,多賣對聯者。預先貼報『書春墨庄』、『借紙學書』、『點染年華』等語,於鋪肆前,高桌紅氈,炭盆墨盞,縱筆大書門聯橫披。」由此可見舊時貼春聯的盛況。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較多用大紅紙書寫,當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千門萬戶,到處是鮮紅的春貼,確實能顯示出一派盎然春色。

春聯是怎麼來的呢?《山海經》里有這么一則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壘。這兩個神的名字有特別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壘要念「鬱律」。兩員神將專門監察鬼怪的行為。發現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於是,那時候,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桃木刻上神荼、郁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驅災壓邪。唐以後逐漸改為尉遲恭、秦叔寶。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兄弟,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退位當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後因魏徵夢斬涇河老龍,每夜好像聽見寢官外有鬼往屋裡扔磚瓦,奇呼怪叫。唐太宗無奈,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唐開國功臣大將秦叔寶自告奮勇願意到宮門口守夜驅鬼,另一位開國功巨大將尉遲恭也願意陪伴守夜。當晚兩人全身披戴盔甲,手執武器,在寢宮門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個好覺,接連幾天,唐太宗身體逐漸康復,不忍心再讓兩位大將持續守夜,於是便命人將兩位大將的威武形象畫下來,把畫像貼在門上。此事傳播開來,尉遲恭和秦叔寶漸漸被奉為門神。

由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時候,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學士辛寅遜在桃符版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他不中意辛學士的作品,以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為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為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如張邦基《墨庄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著名書畫家趙松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松雪為其春聯,趙松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松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為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著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為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古時春節還在門窗上畫雞,漢人東方朔的《占書》上說:「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六畜日排完了,才輪到初七是人日。為什麼這么個捧法呢?古時有本叫《農家雜事》的通俗書上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按人類馴服六畜的次序排.雞最先馴養成家禽,狗次之,其他依此類推,另一種說法是按牲畜的大小排,小的排在前面,所以雞排在第一,其他依次排後。還有一種說法是按六畜和人的遠近排列,雞、狗養在屋裡,接近人,豬羊次之,牛馬另有欄廄,離居室最遠,所以排在後面。看來後一說似乎最有道理為什麼人反而排在六畜之後呢?這問題古書上沒有提及,古人雖不曾發現進化論的道理,但作為能創造工具、有思想的高等動物的人類要比低一等的動物出現得較晚,是合乎生物進化的原理的。春節人們畫雞可能因為初一是雞日。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7、年畫

過年,人們除了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里、卧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說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但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為強烈。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說:「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此話即源於此。因此,年畫《老鼠娶親》特別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令風靡全國,現在春節前夕,大家常都互贈年畫或掛歷以賀新年。

每逢春節來臨.人們總喜歡在門楣上、箱櫃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有的故意把「福」字倒貼,「福」倒了聽起來就是「福到了」,討人家說句「福到了」的吉利話,貼「福」字這種習俗早在宋代已有記載,新年之始盼的就是「春滿人間福滿門」。《韓非子·解老》講:「全壽富貴之謂福。」古籍中也說:「福者富也」,」福者裕也」,」福者善也」,「福者祥也」,人們以貼「福」字來寄託對新的一年的良好願望,民間還傳有「劉海戲蟾」的故事。劉海,五代時人,仕燕王為相。後學道成仙,傳說中是個仙童,前額垂著整齊的短發,騎在金蟾上,手裡舞著一串錢,是傳統文化中的「福神」;金蟾為仙宮靈物,古人以為得之可致富。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表示財源廣進,大富大貴之意,過去人們常將劉海戲蟾剪紙、繪畫請回家中,求財祈福。

8、除夕

年三十晚上,習慣稱為除夕,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9、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凄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

『柒』 懇請文人!用"國色天香"寫出形容美女的詩句或對聯

敢與牡丹爭國色 捨得金玉換天香 牡丹,金玉都是富貴之物,聯意為:敢和牡丹比美,就捨得花錢美容。

『捌』 怎麼做春節節日小報

春節為一年之始,民間俗稱「過年」。農歷新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最被重視的大節日。

1、春節的來歷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稱元辰,元日、元朔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宋人吳自牧所著《夢粱錄》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孟冬之月為正月。「正」,本來當念成正大光明的「正」,為什麼現在人們習慣地將「正」念作「征」呢?這便是從秦始皇稱帝時開始的。因為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兩音相同,為了避諱,就下令全國將正月的「正」讀作「征」。從此人們不再叫「正月」,而念成「征月」。以後念熟了,一直沿傳後世。到漢武帝時,司馬遷以夏歷為基礎編寫《太陽歷》,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第一個月為正月。自漢朝到清未,一直採用夏朝的歷法。所以,人們至今還把陰歷稱作夏歷,也稱它為農歷或舊歷。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廢除夏歷,中國開始採用公歷,每年以公歷1月1日為新年元旦,這樣,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人們就只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不再別稱元旦了。

據史書記載,一年一度慶祝豐收的儀式起源於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這個儀式雖然是在農歷十一月間,但歷來人們都認為它是新年習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但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乃原自漢武帝定下的歷法。<<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傳說夏朝的春節,是在相當於現在的的二月。西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建議創立了太初歷,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春節的確定及變遷,也反映了我國天文、歷法的發展和成熟。

農歷元旦,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2、春節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定陽山下,住著一個叫萬年的小夥子。他家境貧寒,終日以打柴挖葯為生。那時候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拿不準種田的節氣,常誤了時令。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他決心把節令定準。

一天,萬年上山打柴,坐在樹下歇息時,看到樹影的移動,受到了啟發。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來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遇上雨、雪陰天,就無法計算了。他又琢磨做一個記時器具,以彌補日晷的不足。一天,他進深山挖葯,看到山上泉水有節奏的「滴噠、滴噠」地響著,他開了竅。回家後,反復試驗,最後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觀漏水,天天如此,從不間斷。終於發現每隔360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次,最長的一天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當時的天子「祖己」也為節令失常之事著急,就召集百官議論此事。朝廷節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運行規律,又不潛心鑽研,見天子問起事故,就說是因為百姓做事不慎,得罪了上天,只有祈禱上天寬恕才行。祖乙聽信了,齋素沐浴,率領百官去祭天,並傳諭全國各地設台祭天。

這下可苦了各地百姓。為修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勞民傷財,怨聲載道。祭來祭去,毫無成效,時令照亂。萬年實在忍不住了,就帶上他的日晷和漏壺去拜見天子。

天子傳見萬年,聽萬年講述了日月運行周期,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日晷台,造漏壺亭。又派12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6個童子守日晷,6個童子守漏壺,准確記錄,按時稟報。

萬年登日月閣後,日夜操勞,一晃三載。一天,天子派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稟報:「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聽罷,深感有理。但他是個腹內空空又心底狹窄之人。他想:如果萬年把歷制定準,天子必然定會重用萬年,到那時就不會重用我了。於是決定,除掉除掉。

阿衡找了一名刺客,讓他行刺萬年。刺客在一個夜深人靜時候去行刺。但見閣樓周圍有衛士嚴加把守,不能靠近。於是他躲在遠處的樹影下,拉弓搭箭,向正在閣樓上觀星象的萬年射去。一箭射在萬年的胳膊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眾童子急呼捉賊,衛士們立即出動,當場將刺客捉獲,送交天子。

天子問明實情,立即傳令將阿衡捉拿收監,接著登日閣看望萬年。萬年見天子親自來看望自己,非常感動,指著申星說:「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盡,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天子略加思忖,說道:「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

從此,萬年在日月閣中更加細心觀察草木麥寂榮枯,精心推算時辰,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並制定出歷法--太陽歷。那年五月,天子到天壇祭天,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鮮桃賜予萬年。萬年獻上太陽歷。天子望著終年操勞的萬年眉發胡須一片雪白,深為感動。下旨將太陽歷定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從此,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逢過年之時,家家掛壽星圖,象徵著新歲添壽。同時也表達了對萬年的敬仰之情。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城鎮鄉村,一般臘月過一半,就開始有年終的氣息了,人們開始籌辦「迎春」的年貨。各地年前的市場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年貨店攤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滿目,有打上紅戳的「年糕」,還有年畫春聯、煙花香燭等喜慶用品。年前的市場是一年中最為豐富齊全的,男女老少都爭相購買一些稱心如意的商品。尤其是孩童們,每當買到鞭炮後,往往等不到過年,便開始零散著燃放,更增加了新年將至的氣氛。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終的民謠: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作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雞;
二十八,白面發;
二十九,滿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
大年初一出來熱一熱。

歌詞描繪了人們在年終的忙碌情形。內容與此相似的民謠,在中國各地方普遍流行。

3、年的傳說: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比現在的大象還大幾倍,比老虎還凶幾十倍。專門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幾十個人,被它吃的人數也數不過來。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年」又來了,有個年輕人恨極了,說:「與其讓它吃掉,還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沖了上去,好多年輕也跟著沖了上去。可他們不是「年」的對手,年輕人都被「年」吃掉了。此後,「年」變得更凶惡了,老百姓個個怨氣沖天,恨聲震地。

沖天的怨氣驚動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聲驚動了地下的地王菩薩。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薩一商量,就派神農老祖到大地收「年」。神農手執打獸鞭,對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兇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動了。神農奔上幾步,一隻腳踏在「年」頭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無數,作孽極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說罷,從腰間拿下兩片瓜缽,對准「年」就一合。比象還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缽里了。神農把裝「年」的缽埋在地底下,臨走時他再三叮囑說:「這缽埋在地下,將來會長出瓜來,這瓜不能破,一定要說它不破。」後來,那個埋缽的地方真的長出瓜來,百姓就按照神農「不」的話音,把它叫成「北瓜」。神農除「年」的那天正巧是農歷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這一天叫做「過年」,即避過「年」和除去「年」的意思。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壓邪,並敲鑼打鼓,鳴竹張燈,以紀念神農老祖的功德。

4、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
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
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
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
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
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
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十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標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5、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6、春聯

貼春聯、換門神,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過去一到過年,街上就看到現場揮毫賣春聯的臨時攤位了。清人沈太侔在《春明采風志》里描述北京過年前賣春聯的情形說:「塾師學長,多賣對聯者。預先貼報『書春墨庄』、『借紙學書』、『點染年華』等語,於鋪肆前,高桌紅氈,炭盆墨盞,縱筆大書門聯橫披。」由此可見舊時貼春聯的盛況。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較多用大紅紙書寫,當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千門萬戶,到處是鮮紅的春貼,確實能顯示出一派盎然春色。

春聯是怎麼來的呢?《山海經》里有這么一則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壘。這兩個神的名字有特別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壘要念「鬱律」。兩員神將專門監察鬼怪的行為。發現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於是,那時候,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桃木刻上神荼、郁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驅災壓邪。唐以後逐漸改為尉遲恭、秦叔寶。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兄弟,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退位當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後因魏徵夢斬涇河老龍,每夜好像聽見寢官外有鬼往屋裡扔磚瓦,奇呼怪叫。唐太宗無奈,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唐開國功臣大將秦叔寶自告奮勇願意到宮門口守夜驅鬼,另一位開國功巨大將尉遲恭也願意陪伴守夜。當晚兩人全身披戴盔甲,手執武器,在寢宮門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個好覺,接連幾天,唐太宗身體逐漸康復,不忍心再讓兩位大將持續守夜,於是便命人將兩位大將的威武形象畫下來,把畫像貼在門上。此事傳播開來,尉遲恭和秦叔寶漸漸被奉為門神。

由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時候,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學士辛寅遜在桃符版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他不中意辛學士的作品,以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為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為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如張邦基《墨庄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著名書畫家趙松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松雪為其春聯,趙松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松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為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著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為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古時春節還在門窗上畫雞,漢人東方朔的《占書》上說:「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六畜日排完了,才輪到初七是人日。為什麼這么個捧法呢?古時有本叫《農家雜事》的通俗書上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按人類馴服六畜的次序排.雞最先馴養成家禽,狗次之,其他依此類推,另一種說法是按牲畜的大小排,小的排在前面,所以雞排在第一,其他依次排後。還有一種說法是按六畜和人的遠近排列,雞、狗養在屋裡,接近人,豬羊次之,牛馬另有欄廄,離居室最遠,所以排在後面。看來後一說似乎最有道理為什麼人反而排在六畜之後呢?這問題古書上沒有提及,古人雖不曾發現進化論的道理,但作為能創造工具、有思想的高等動物的人類要比低一等的動物出現得較晚,是合乎生物進化的原理的。春節人們畫雞可能因為初一是雞日。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7、年畫

過年,人們除了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里、卧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說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但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為強烈。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說:「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此話即源於此。因此,年畫《老鼠娶親》特別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令風靡全國,現在春節前夕,大家常都互贈年畫或掛歷以賀新年。

每逢春節來臨.人們總喜歡在門楣上、箱櫃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有的故意把「福」字倒貼,「福」倒了聽起來就是「福到了」,討人家說句「福到了」的吉利話,貼「福」字這種習俗早在宋代已有記載,新年之始盼的就是「春滿人間福滿門」。《韓非子·解老》講:「全壽富貴之謂福。」古籍中也說:「福者富也」,」福者裕也」,」福者善也」,「福者祥也」,人們以貼「福」字來寄託對新的一年的良好願望,民間還傳有「劉海戲蟾」的故事。劉海,五代時人,仕燕王為相。後學道成仙,傳說中是個仙童,前額垂著整齊的短發,騎在金蟾上,手裡舞著一串錢,是傳統文化中的「福神」;金蟾為仙宮靈物,古人以為得之可致富。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表示財源廣進,大富大貴之意,過去人們常將劉海戲蟾剪紙、繪畫請回家中,求財祈福。

8、除夕

年三十晚上,習慣稱為除夕,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9、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凄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