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木雕圖片及三大木雕簡介
木雕,簡單來說也是屬於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木雕常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木雕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圓雕、根雕和浮雕三大類型。一般來說,人們在挑選材料的時候,都會選一些木質比較細密和堅韌的木頭,因為雕刻起來比較容易,而且雕刻出來的作品會比較精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木雕的幾種類型。
泉州木雕
泉州,是我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該地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然後最出名的莫過於手工木雕了,木雕是泉州民間傳統的技藝之一。泉州的木雕擁有非常悠長的歷史,作品種類繁多、而且工藝十分精湛,讓人嘆為觀止。
在我國的歷史上,泉州木雕大約在唐天寶二年興起和發展的,它是泉州民間眾多的手工藝品種當中最突出的一種。泉州木雕的種類有很多,其中神像木雕是最出名和雕刻技藝最出色的,此外還有平雕、花格雕和根雕等等,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木雕,都有它的特別之處。而且因為泉州木雕都是經過精雕細刻的,所以很多收藏家都喜歡買回家收藏和欣賞。
東陽木雕
浙江省東陽市的東陽木雕,已經有大約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東陽市被人們稱為「雕花之鄉」。因為東陽盛產的木材十分適合人們用來雕刻,特別是樟木。所以木雕藝術在東陽市發展十分迅速。
東陽木雕的作品可以說是技藝精湛,主要以典雅和精美而出名的。東陽木雕在雕刻上會保留木材原本的紋理和顏色,然後再經過打磨,所以雕刻出來的作品會顯得更加精美圓滑。東陽木雕一般以人物、山水、花草、飛禽等等作為題材,並且在雕刻的時候回加入一些故事性的情節,讓人覺得十分有趣,它一般是用在一些屏風、木門、裝飾牆的雕刻上。
福建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最先是在唐宋時期興起的,有著「精微透雕」的美稱。一般用在一些寺廟的建築上,例如一些柱子的裝飾、門的裝飾,和一些擺設品或佛像的雕刻等等地方。雕刻出來的作品十分生動美妙,特別是在圍欄、屏風、古董、琴弦樂器、家居傢具上,莆田木雕可以用簡單清新、造型多樣來形容,很多人喜歡用來觀賞和收藏。
以上就是小編想要為大家介紹的有關木雕的幾種類型了。對木雕感興趣並且想要購買的朋友們可以再深入的了解一下,再進行購買。很多人會購買一些木雕的作品用來收藏或擺設,但是如今在市面上售賣的很多木雕的作品,都不是用良好的木材雕刻的,而一些不良的商家會謊稱是採用了上好的紫檀或沉香來雕刻的,大家在選購的時候,要提高警惕,分別清楚木雕品的真偽再購買。
② 半立體手工作品簡單教程
半立體手工作品簡單教程
1首先我們在不要的紙面上畫上幾個同心圓。
2用剪刀把圓形剪下來,在一邊中間剪開,把介面處往內壓折,折出凹凸呈次感。如圖所示。
3再把白色紙折起來,剪一些花瓣。
4分別將所有的花瓣中間畫一條線,然後沿線對折。
5在黑色紙面上先擺一圈花瓣,之後在上面再擺一層,最後對圓形放在中心。
6再用白紙剪一些枝葉,再剪行對折,把做好的枝如與花朵拼在一起。
半立體紙浮雕作品,是通過剪紙與折疊所呈現的一種立體狀態,把這些剪好的部件通過折壓使它凹凸有致,然後再拼在一起。現在分享一款半立體花剪紙教程。
手工是漢語詞彙,拼音是shǒu gōng,意思指非機器設備批量生產而是由人工製作生產。在工業化剛剛興起時,手工一詞一度成為生產率低下、質量參差不齊的代名詞。
然而,在當代工業生產高度發達的年代,人們逐漸厭倦了由工廠流水線生產出的毫無差別和特色的產品,手工製品又恢復了活力。
《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諝 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餘人送建業。」
張天翼《兒女們》:「某時算是學手工,到了最近許能賺幾個工錢。」
王振武《最後一簍春茶》:「看這手工、花樣,做得多細!」
謝覺哉《觀花小記》:「紡、練、織都是手工,產品多是被面料。」如:手工勞動。
丁玲《母親》:「另外兩位年青的女教員,一個姓 張 ,教圖畫;一個是褚先生的女兒,教手工。」
③ 如何做好浮雕以及浮雕和圓雕的區別
雕刻技術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手工藝,它已經傳承了好幾千年的歷史了,雕刻藝術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可以體現出來,很多的古代建築都雕刻著各種各樣的花紋、圖形,這些都是有力的證明,雕刻的類型是非常多的,那麼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圓雕和浮雕呢?這兩種雕刻方式的區別大家了解有多少呢?接下來小編就好好為大家做一下介紹吧!

什麼是圓雕?
圓雕又被稱作立體雕,它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賞,是一種三維立體雕塑,雕塑的題材也是多種多樣,有人物造型、各種動物、甚至還有靜物雕塑,在材質上面是豐富多彩,包括石材、木材、金屬、植物、橡膠等等。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於噴泉、花園或是家居室內。
什麼是浮雕?
浮雕也是屬於雕刻中的一種手法,浮雕是雕刻者在一個平面板狀物上將自己想要塑造的造型雕刻出來,在平板材料上凸現出來。浮雕是雕刻與繪畫相結合的一種藝術雕刻手法,它使用壓縮處理法只向觀眾提供一面或者兩面的觀看面。由於這一特徵,浮雕在各種建築物上面的使用十分廣泛。
圓雕和浮雕的區別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圓雕的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也有具體的與抽象的,戶內與戶外的,架上的與大型城雕,著色的與非著色的等;雕塑內容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甚至於靜物;材質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質、木質、金屬、泥塑、紡織物、紙張、植物、橡膠等等。
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並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築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由於其壓縮的特性,所佔空間較小,所以適用於多種環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境中佔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內容、形式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頭、木頭、象牙和金屬等。
通過小編詳細的介紹之後大家現在應該明白圓雕與浮雕的區別了吧!不管是圓雕還是浮雕他都是雕刻技術的一份子,所以我們都應該詳加了解。雕刻技術作為我們傳統手工技術的一種是非常值得大家去了解的,現在有專門從事雕刻的人員,如果大家有著方面的喜好的話可以去學習一下,完全可以當做一種業余愛好來進行,其實學習雕刻技術也是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手工藝的一種體現。
④ 什麼是皮雕畫,皮雕畫是什麼風格。
牛皮皮雕畫工藝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古老而遼闊的大草原,祖祖輩輩放牧牛羊的草原人創作了大量精緻而有價值的藝術作品。皮雕畫用的『畫紙』是用優質的整張牛皮,並全部為手工繪制,經過傳統工藝精緻而成,再在皮上彩繪,而且具有立體感,也可依據客人的要求定製。皮畫最可以追溯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時期,經過漫長的演變,如今皮畫除保持古樸韻味外,更加溶入現代民族工藝技法,成為一種難得的饋贈佳品和高雅的室內裝飾品。蒙古皮畫,精選草原天然優質牛皮經過特殊描繪、著色、層染、拋光、定形,半浮雕凹凸壓制純等一系列工藝,幾十道工藝,純手工製作完成。充分利用和展示了天然皮革所具有線條流暢,構描圖別致,立體感強,色彩柔和等特點,給人以全新的藝術享受。從沒有任何一種工藝品,像皮畫一樣,觀賞起來有如此的視覺沖擊力!也從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典雅高貴卻能輕易擁有,永久珍藏,就像人們第一眼看到時,不由的感嘆,皮畫這個東西實在太美了!與普通的畫相比,皮畫有如下特點:1、色彩艷麗沒有經過染色的真皮是淡黃色的,有些略微泛紅,在上色的過程中真皮本身對顏料特殊的融合使得原本的色彩更加鮮明。2、生動逼真經過立體裝裱後的面圖案線條進行了雕刻,產生了特有的浮雕效果,並且畫面隨內容需要跌宕起浮,與艷麗的色彩相配合,使得造型生動逼真。3、質感強烈皮畫精選牛皮等上等全皮(未經過分層)製成,皮質細膩柔軟,色調柔和,視覺舒適,質感無與倫比。4、高貴典雅立體皮畫為室內裝飾極品,盡顯主人的高貴氣質與非凡藝術品位。畫中濃縮的草原風情,讓您在欣賞時能感受到濃郁的草原氣息,置於家中,盡顯您的高貴與品位
皮雕名片
皮雕:以皮革為雕刻材料分類的一種雕刻工藝。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天然皮革進創作,也有部分人造皮革製品。
目錄
起源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詳解
用料
生產方式
雕刻步驟起源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詳解
用料
生產方式
雕刻步驟
展開編輯本段起源
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
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皮雕藝術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歐洲中世紀時期,就有利用皮革的延展性來做浮雕式圖案的器具。皮雕作品雕刻精美,工藝細致,在歐洲中世紀之後一度是皇宮貴族身份和名望的象徵。這種皮雕工藝長期的私下傳授,並沒有公開和流行。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同時皮雕由西班牙傳入美洲。一直到20世紀以後,皮雕才成為美洲人的喜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佔領軍傳入日本,近幾年才傳入中國。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詳解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得遠溯至古老而遙遠的史前時代。西元前1450年左右在埃及的浮雕物上發現了皮革加工的情形。現存最古老的皮革製品-皮帶鞋(涼鞋)是從古墳里發現的。此乃當時神、王所使用最高級的飾物之一。古希臘羅馬時代以後,由探測羅馬文明而得到的線索顯示:在著名的義大利古都龐貝城的廢墟遺跡中,發現有皮革工廠已大量地製造衣料、武器、鞋等日常用品,而且裝飾技巧已相當發達。到了中世紀,歐洲的公會制度發達起來。皮革製造業者也產生了同業公會。業者有了保障,於是技術進步而生產亦更加地興盛起來。刻花和壓擦的技巧,這時已經被使用了,皮革也被使用於書本的裝訂,人們把文字寫在羊皮上,稱為羊皮紙,而書的裝訂最有名的是基督教的僧院。當時華麗的作品,大多數被保存在歐洲各地的博物館,11至15世紀,中國與波斯即已發明很復雜的皮革藝術,其中不乏壓印與雕刻的製作。此手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各國。之後,16世紀起至17世紀以義大利為中心興起的文藝復興時期,皮革工藝里被融入了繪畫的裝飾,做出了美麗的書冊等。18世紀產業革命興起,產生了皮革製造科學的研究,開啟了工廠提高生產量的方法。尤其到了19世紀發明了鉻皮,也改良了機械類,奠定今天皮革工業的基礎。另一方面,美國的印地安人依其獨特的製革技術,製作了馬具、衣物等物。西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同時,歐洲文化傳入美洲,而皮革工藝也經由西班牙人傳入。正統的歐洲風格的皮革工藝,因為採用了新大陸的嬌嫩植物加入藤蔓花紋圖案而產生變化,各種技巧也逐漸地應運而生,成了西部牛仔的馬具和皮帶的裝飾。將美麗的圖案雕刻在皮革上的皮雕藝術,即西部式[Western]皮藝技法,在西部開拓時代可說是已開花而極優美的皮革工藝。但是這種皮雕技術被長期的私下傳授,並沒有公開,一直到20世紀以後,皮雕才成為美洲男性間的喜好。日本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佔領軍將Western的技法傳入日本,達到目前的流行。我國則在近年間亦逐漸萌芽了。所謂皮雕,就是以旋轉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刻劃、敲擊、推拉、擠壓,從事創作,以製作出各種表情、深淺、遠近等感覺及效果,或是平面山水畫或綴以裝飾圖案的形物,使圖案紋樣在皮革表層雕琢出凹凸的層次及紋飾;因此,在皮革上雕出凹凸不同層次的平面作品,統稱皮雕。運用的技巧與竹雕、木雕等技法類似。最早皮革工藝是由歐洲傳到美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引進日本。而台灣的皮雕工藝,不論是材料、使用工具,甚至是相關資訊皆來自於日本。這門技藝大約是50年代傳入台灣,由於當時台灣經濟起飛,生活品質提升,因而帶動藝術風潮,皮雕也因此而蓬勃發展。
編輯本段用料
皮雕時,皮質的選用相當重要,不同的皮革將能展現風格回異的魅力。一般而言,羊皮柔軟細致,多半用作皮包或服飾配件的素材;豬皮堅厚,常用作手提袋及一般皮件;而牛皮具有細致的紋理和毛細孔,其柔軟及強韌的特性,是皮雕材質之最佳選擇。
編輯本段生產方式
皮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種是使用雕刻刀直接在皮革上雕出圖案紋樣;另一種則是將圖案紋樣製成鋼模,將鋼模直接敲印在濕潤的皮革上,直接印壓出圖案紋樣;此種方式可以大量生產皮雕作品。
編輯本段雕刻步驟
皮雕首重雕工之美,其基本步驟如下:1.選用適當大小的皮革材料,在雕刻前用水適度濕潤皮革,使其膨脹變軟,增加皮革的可塑性。當濕潤的皮革幾乎恢復原來的顏色時,便可開始圖案轉繪。必須注意的是皮革若過於乾燥,就不易切割;若是過於濕潤,則不易留下切割的痕跡。2.設計雕刻的圖案紋樣,並將圖案描繪在透明紙上。3.將圖案紋樣運用圓頭鐵筆依圖案紋樣線條,轉繪到濕潤的皮革上。先描出其輪廓,再描繪其他細部圖樣,運筆要堅定、有力,如此便能將圖案紋樣完美的描繪在皮革上,必須隨時檢查線條有無遺漏。4.順著皮革上轉繪圖案紋樣的痕跡,使用旋轉刻刀劃出彎曲的圖案輪廓線條。使用旋轉刻刀時,刀刃面向執刀者,刀身向外傾斜約45~60度,切入大約皮革1/2~1/3的深度,向執刀者面前刻劃線條,一次刻劃完成較佳。有時左手要拉住皮革的一端,配合曲度旋轉,才能刻出理想之曲線。5.使用打敲工具及印花工具,在圖案紋樣上敲打出基本輪廓及陰影,並依設計敲打背景紋樣,製造出圖案紋樣的立體感。6.利用旋轉刻刀刻劃裝飾線條,將皮雕作品再次修飾,讓畫面豐富生動。7.依設計選用染色方法,使圖案紋樣栩栩如生。常見的皮革染色法有油染法、糊染法、防染法、水晶染法、乾擦法、蠟染法、壓克力染等。若不上色的話,經過表面處理後,更可保持皮革本身的特性。8.待圖案雕刻、染色製作完成後,確認無塵埃附著後,使用皮革亮油以劃圈方式輕輕在皮革表面擦拭,增加光澤,塗上一層後不要再重復擦拭。皮革亮油有保持皮革品質、外觀及保護皮革的功能。9.完成作品。利用皮革絕佳的可塑性,每一件皮雕作品均可融入作者的視覺美感及創意巧思,因此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我也是在網路找到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呵呵
⑤ 紙皮能製作什麼手工作品
1、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