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馬種類怎麼區別。
海馬屬我國傳統名貴動物類中葯材,其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結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陽痿,遺尿,腎虛作喘,症瘕積聚,跌撲損傷等症;外治癰腫疔瘡。海馬在我國資源豐富,種類較多,被《中國葯典》收載的品種也有5種,鑒別方法如下:
1、性狀鑒別
(1)線紋海馬 線紋海馬呈扁長形而彎曲,體長約30cm。表面黃白色。頭略似馬頭,有冠狀突起,具管狀長吻,口小,無牙,兩眼深陷。軀幹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漸細捲曲,體上有瓦楞形的節紋並具短棘。體輕,骨質,堅硬。氣微腥,味微咸。
(2)大海馬 大海馬體長20~30cm。黑褐色。頭冠較低,頂端有5個短鈍粗棘,吻管長,吻長恰等於眶後頭長。頭部及體環與尾環的小棘均不明顯,頭部及體側有細小暗褐色斑點。
(3)刺海馬 刺海馬體長15~20cm。頭冠不高,尖端具4~5細而尖銳的小棘。吻細長,呈管狀,吻長於或等於眶後的頭長。體上各骨環接結處及頭部的刺棘明顯,僅後部尾環的小鰭不甚明顯,這是刺海馬的特徵。體淡黃褐色,背鰭近尖端具一縱裂斑點,體上小棘尖端黑色。
(4)三斑海馬 三斑海馬體長10~l7cm。背鰭20~2l,胸鰭17~18。頭冠短小,頂端有5個短小突棘。吻管較短,不及頭長的二分之一,背部結節呈隆起狀嵴,背側方棘亦較其他種為大。體黃褐色或黑褐色。體側背部第1、4、7節小棘基部有三個大黑斑,為三斑海馬的明顯特徵。
(5)小海馬 小海馬又名日本海馬。體形小,長7~10cm。黑褐色,節紋及短棘均較細小。生活於海中藻類繁茂的地方。靜止時,利用尾部具有捲曲的能力,纏附於海藻的莖枝上。游泳時,頭部向上,體稍斜,直立於水中,依靠背鰭進行運動。食小型甲殼動物。
2、快速鑒別
(1)線紋海馬體呈長棱方性,彎曲,體長30~34cm。頭似馬頭,吻長、呈管狀,腹扁、尾四方形,盤卷。全體有堅硬、骨質棱。故有「馬頭蛇尾瓦楞身」之諺。
(2)大海馬體長20~33cm。體黑褐色,頭部及體側有細暗黑色斑點。
(3)刺海馬體上及頭部的刺棘明顯,故名刺海馬。
(4)三斑海馬體側背部1、4、7節小棘基部有三個大黑斑,為三斑海馬的明顯特徵。
(5)海咀(即小海馬)形似海馬而小。
(1)海馬好看圖片擴展閱讀:
海馬的生存狀況
海馬正面臨極大的危機,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海馬被捕撈以製成傳統中葯使用為主,或供水族館飼養。加上人類為了經濟發展大量破壞海草區、紅樹林及珊瑚礁等海馬的天然棲息地,影響尤其深遠。
截至到2013年,市面上的海馬基本還是是野生的,人工飼養難度高,海馬對陽光,溫度,飼料的要求非常高。截至到2013年,還未出現能大規模人工飼養成功的案例。中國各產地相關單位正極力推動海馬養殖。 由於是野生資源,人工飼養難度高,再加上海馬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市場對海馬的價值認可逐漸升高。
所以,海馬的市場價格逐步上揚。以具有銷售資格的相關葯店2013年價格為參照,每克價格根據品種、單只重量的不同價格在30-50元/每克不等。
海馬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根據《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只有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的企業或個人才能合法收購與銷售。如須對海馬進行加工處理,須獲得國家葯准字批文才能生產。
② 海龍還有海馬的圖片
海龍屬於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Steichthyes)、海龍目(Syngnathiformes)、海龍科(Syngnathidae)。海龍科動物全世界共有36屬170多種,我國沿海有12屬20多種猜轎咐。 海龍屬於魚類,體長形,具稜角或側扁,尾細長,全體具有皮性骨板形成的骨環。頭細長,常具有突出的管狀物,口小,前位,無牙,鰓蓋與頭部癒合,留有鰓孔很小,位於頭側後方,鰓4個,完全分離,假鰓發達。背鰭一個,無棘,通常與小型的臀鰭相對,一般具胸鰭,無腹鰭。雄性身體腹面有育兒囊,卵或幼魚於囊中孵化或撫育。 海馬隸屬海龍目、海龍亞目、海龍科、海馬屬,為近陸淺海中的小型魚類,種類較多,分布在我國海區的有冠海馬、刺海馬、管海馬、斑穗純海馬、日本海馬、克氏海馬6種。 海馬體側扁,頭部似馬頭,腹帆輪部明顯突出。軀干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尾較長漸細並向腹面捲曲,用以捲住海藻等作棲息用。吻細長,呈管狀,口甚小,位於近頭側背方。頭與驅幹部成直角。海馬全身無鱗片,完全由骨環所包被。雄魚尾部腹面具有一個特殊的袋狀育兒囊,雌海馬在雄海馬的育兒囊中產卵受精,受精卵在育兒囊內發育形成小海馬,由雄魚的育兒囊中產出。 左圖為海龍,右圖為海馬。
③ 海馬是什麼顏色
海馬是褐色。海馬屬頭側扁,頭每側有2個鼻孔。
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魚體粗側扁,完全包於骨環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張合,吸食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物,眼睛可以分別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後轉動。
胸腹部凸出,軀幹部由10-12節骨環組成,一般體長15-30厘米左右;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能捲曲握,常呈捲曲狀;頭部彎曲,與軀幹部成一大鈍角或直角,頂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狀。
(3)海馬好看圖片擴展閱讀
在自然海域中,海馬通常喜歡生活在珊瑚礁的緩流中,因為它們不善於游水,故而經常用它那適宜抓握的尾部緊緊勾勒住珊瑚的枝節、海藻的葉片上將身體固定。
而大多數種類的海龍生長在河口與海的交界處,因而,它們能適應不同濃度的海水區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海馬和海龍的嘴很小,只宜覓食活餌,不善於游水的它們又不能迅捷地捕食。
海馬因其擬態適應特性,習性也較特殊,喜棲於藻叢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帶海區。常以捲曲的尾部纏附於海藻的莖枝之上,有時也倒掛於漂浮著的海藻或其他物體上。
即使為了攝食或其他原因暫時離開纏附物,游泳一段距離,又找到其他物體附著之上。海馬的游泳姿勢十分優美,魚體直立水中,賴以背鰭和胸鰭高頻率地作波狀擺動而作緩慢的游動(每分鍾僅達1~3米)。
④ 海馬的眼睛可以獨立活動嗎
可以。
海馬(拉丁學名:hippocampus),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厘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歷雹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眼可以各自獨立活動。
運動方式
海馬尾部的構造和功能與其他魚類迥異。棲止時的海馬,利用尾部具有捲曲的能力,使尾端得以纏附在海藻的莖春爛纖枝上。故海馬多棲息在深海藻類繁茂之處。游泳的扒仿姿態也很特別,頭部向上,體稍斜直立於水中,完全依靠背鰭和胸鰭來進行運動,扇形的背鰭起著波動推進的作用。
⑤ 海馬長什麼樣
外貌特徵:
海馬屬頭側扁,頭每側有2個鼻孔,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魚體粗側扁,完全包於骨環中;
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張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物,眼睛可以分別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後轉動;
胸腹部凸出,軀幹部由10-2節骨環組成,一般體長15-30厘米左右;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能捲曲握,常呈捲曲狀;頭部彎曲,與軀幹部成一大鈍角或直角,頂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狀;口小,端位;鰓孔小;
全身完全由膜骨片包裹,有一無刺的背鰭,無腹鰭和尾鰭。背鰭位於軀干及尾部之間;臀鰭短小;胸鰭發達;無尾鰭;它的鰭用肉眼是不太容易看出來的。
⑥ 海馬怎麼畫最簡單最好看
如下 :
第一步,用鉛筆起稿畫出海馬的輪廓及頭頂線。
第二步,勾線筆描邊,畫出海馬的頭和身體,再在頭部畫出小海馬的頭發。
4、隨後畫出海馬肚子與鰭,將海馬的身體塗上藍色。塗色的時候要塗均勻。
5、最終將肚子塗上全深藍色,頭頂部的鰭用深藍色塗上,一隻十分可愛呆萌的海馬就畫好了。
海馬(拉丁學名:hippocampus),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厘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眼可以各自獨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