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手工牛面具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手工牛面具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26 05:35:08

⑴ 手工動物頭套怎麼做

手工動物頭套的做法如下:

1.第一步是准備好工具和原材料。

2.接下來就是裁剪原材料,剪出動物的樣子,也可以在一些廢舊的衣物上,把上面的卡通動物剪啟碧純下來。

3.然後用布條做成一個圈子,大小按孩子頭的大小做。

4.將動物頭飾用針線縫合在布圈的中間位置,一個簡單的動物頭飾就做好了。

5.布圈上也可以縫成死角可以可以弄上一個暗扣,可悄咐以調整大小的。或者換成以小塊松緊也行。

3、黃鼠狼面具。黃鼠狼面具也有毛茸茸的耳朵,戴上之後看起來很乖巧的樣子。黃鼠狼面具設計得非常精巧,日常搭配起來不容易特別突兀,比起來其他動物面具,更容易與不同的衣著風格「和諧相處」,慧棗尤其是配上白金斗篷,格外和諧。

4、螃蟹面具。螃蟹面具看起來完全不兇悍,反而有一種詼諧搞怪的感覺,是一款趣味性很強的面具。

⑵ 少數民族的手工作品

少數民族的手工作者慎早品如下:

民族手工藝品是指各個民族中首雀有孝喊特色的手工製品,它們是傳統文化的承載品,各民族將各自的文化、生活、生產以及一些民俗民風等賦予在其中,形成了鮮明的特色,這就是民族手工藝品。

民族手工藝品一: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是聚居在新疆,在廣闊的大草原上,那裡的飲食、文化、宗教信仰、風俗與漢族都有著很大不同,有著艾德萊斯綢、英吉沙小刀、新疆地毯、喀什土陶、花帽等非常有特色的手工藝品,特別是顏色豐富的花帽、是不可缺少的裝飾品,還是饋贈訪客的佳品。

民族手工藝品三:黎族

海南黎族以紡織品出名,特別是像黎錦、黎裙、筒裙、黎幕、頭巾、掛包、花帶等周邊更是受到不少人的喜愛,還點綴上一些雲母、貝殼、穿珠等海洋特色裝飾。白沙縣黎族的兩面彩綉,更是製作精工、多姿多彩。不可多得的手工藝品,可媲美蘇州的雙面綉。

⑶ 湖北恩施有哪些非遺產品

  1. 恩施的非遺文化比較多,列舉幾個:
  2. 儺戲

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擺手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擺手舞又名「舍巴」,整個活動以祭典舞蹈、唱歌等為表演形式,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跡為內容。祭禮儀式畢,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土人作戰前跳此舞以助長士氣。擺手舞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跳擺手舞擊大鼓、鳴大鑼,氣勢宏渾壯闊,動人心魄。舞蹈時雙手呈同邊擺動,踢腳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意境生動。擺手舞不僅是民間一種娛樂和健身性質的體育活動,亦是舞台上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正是「擺手堂前艷會多,攜手聯袂緩行歌。鼓鑼聲雜喃喃語,裊裊餘音嗬囈嗬。」

土家人喜愛的傳統大型舞蹈。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而生,舞隨歌而名。每年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七,一村一寨的男女老幼齊集擺手堂或土王祠,先由土老司手舉掃帚,唱起掃邪歌,然後擺手隊伍舉著龍鳳大旗,打著鎦子、圍鼓,吹著牛角、土號、嗩吶,燃放三眼炮和鞭炮,身著「西蘭卡普」,頭包花巾,扛著神棍,在一聲「喂嗬」中入場,翩翩起舞,熱鬧非凡。舞姿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粗獷豪放,生活氣息濃烈。擺手舞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大擺手在擺手堂進行,規模大,時間長。一般從正月初九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擺手隊伍一般以村寨為單位,參加者眾多。表演的具體內容主要有闖堂進駕、開頭闢地、人類起源、遷徙定居、耕作勞動、自衛抗敵、掃堂關架等八個部分,穿插打鎦子、唱山歌、吹冬冬喹、打花鼓、唱薅草鑼鼓歌,表現土家先民跋山涉水、遷徙繁衍、農事活動、日常生活、戰爭場面等。小擺手規模較小,時間較短,正月初九至十一日在各村寨所在的土王祠舉行。其內容為祭彭公爵王、打蚊子、牛打架、塞冰口、挖地、下種、插田、除草、收割,表示勞動豐收的喜悅歡樂之情。擺手舞有獨唱、領唱眾和、眾人齊唱等形式,曲調隨舞的內容而變換。竹枝詞記曰:「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⑷ 怎麼製作牛頭面具

1、首先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紅色折紙。

⑸ 手工面具怎麼做

需要工具:卡紙、剪刀、畫筆

一、准備好需要的材料工具。

⑹ 三星堆遺址發現絕美黃金面具,你知道這個面具有什麼歷史意義嗎

三星堆現在是受到全世界的關注的,因為三星堆的出現簡直可以與古巴比倫,古埃及一較高下,但是更牛的一點就是,我們是唯一的可以看懂幾千年前文字的民族,並且傳承一直沒有中斷過。

但是很可惜的是,三星堆目前出土的所有文物里並沒有發現一個文字。

所以,現在三星堆在歷史上屬於哪個時期還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三,前人的智慧是重大的歷史意義。

是的,這些可是3000多年前的東西啊,也有可能更早,因為現在對於這些東西屬於哪個歷史時期沒有絕對的答案。可是幾千年前的人就可以完成如此精緻到不能再精緻的工藝了,可見古人並不輸現代人,而我們現代人太過於依賴機器了,如果沒衡慎搏有機器的話咐祥,應該很少有人可以做出這個樣子。

所以,前人的智慧遠遠在我們之上,只是我們走的是另一個支脈的傳承,才有了槍與炮,如果三星堆接著往下傳承的話,有可能我們今天用來千里傳音的就不是手機了,而是別的什麼。

⑺ 介紹一下你家鄉的年味美食,特色風俗

我的家鄉是徽州,地處黃山與天目山之間,風景秀美,美食也非常有名,下面介紹幾種家鄉過年招待親戚朋友的特產和你一起分享一下:

1、寸金糖


臭鱖魚是徽州經典名菜,已有200多年歷史。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臭」,一般初次嘗試者不一定能適應,如見榴槤般。但聞著臭,吃起來卻是酥香無比,臭鱖魚的做法也很講究,將鱖魚用腌漬七天後,使魚吸收了味道,同時也開始發臭。吃的時候放肉片、筍片、在油鍋煎炸一小下,讓湯汁慢慢吸收進去這樣子做出來的才是外皮焦脆,而肉卻細膩,回味無窮。

以上都是我們家鄉的年味美食哦!這里美食讓來我們徽州的你流連忘返,讓我們這些在外的遊子念念不忘,因為,那是家鄉的味道。希望所有來我們徽州的朋友盡情的品嘗以後返程前帶一些徽州美食送給你們親朋好友讓他們也分享一下。。。

⑻ 怎麼製作牛頭面具

1、准備好白紙板,畫上牛頭胡冊的褲遲宏圖案。

⑼ 大班手工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手工教案(精選1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手工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慣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己動手操作裝飾的快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

二、活動准備;

紙漿等

三、活動流程:

導入——演示——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把紙漿杯子,變成了漂亮的紙漿娃娃,那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可以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天啊。老師就教小朋友製作大獅子。

(二)演示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隻眼睛貼上去,然後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胡須用歡色的。最後,做獅子的頭發,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製作好了。

(三)操作師:你們也來嘗試著做一隻可愛的大獅子吧!

(四)欣賞師:小朋友都製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看誰製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師教小朋友製作另一個小動物。

大班手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手工製作的興趣。

2、讓幼兒體會手工製作成功的快樂。

3、鍛煉幼兒手眼並用,靈活使用剪刀。

活動准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剪刀。

2、幼兒用書《創意手工第四課》。

3、濕毛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喜歡你的家嗎?

1、幼兒討論、交流。

2、小結:今天我們來做手工《我愛我家》,看誰製作得最認真,來比一比吧!

二、教師示範操作過程

1、第一步用剪刀沿圖的邊線剪下兩個正方形。

2、提問:表示什麼〔表示塗膠水的位置(用於圖之間的粘貼)〕。

3、第二步把兩個正方形粘貼成房門和在屋裡的樣子。

4、剪下梯形,粘貼在門上,做成房子的屋頂。

5、畫上屋裡的人,裝飾房子的屋頂和外牆。

三、幼兒製作

1、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把剪刀對著自己和小朋友,不要剪到手。

2、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四、評價作品

1、給製作認真的幼兒進行獎勵。

3、小結:今天,小朋友們都大膽嘗試製作,都能認真完成手工活動,當一回小小建築師,真棒!

活動延伸:

將作品展示在手工區,供幼兒欣賞。

大班手工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知搖擺裝入不同物品的瓶子會發出不同聲音的效果。

2、嘗試用撕、畫、貼等方法裝飾瓶子。

3、自製各種的瓶子樂器,並演奏簡單的樂曲。

二、活動准備

1、自製裝有豆子、石頭、沙子樂器各一個。

2、收集各種飲料瓶(塑料)。

3、各種豆子、石頭、沙子和工具若干。

4、即時貼條、形狀若干。

5、音樂一段、指揮棒一根、頭飾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猜猜瓶子裡面有什麼?

教師搖擺裝入不同物品的瓶子,讓幼兒猜測瓶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提問:

A、為什麼我的瓶子會"唱歌"?(幼兒自由討論)

B、你們想不想要一個和老師一樣的會唱歌的瓶子呢?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製瓶子樂器。(教師先示範)

A、將豆子、沙子、石頭放入瓶子中。(不能裝太多的物品、小心不要弄如到口鼻眼中、蓋子需擰緊。)

B、把即時貼條狀裝飾,並貼上眼睛、嘴巴。(大拇指和食指慢慢的撕、圓形當眼睛、嘴巴。)

2、感知瓶子發出的聲音,並與常用的樂器進行比較、匹配。

提問:你覺得的樂器發出的是什麼樂器的聲音?(請個別幼兒說)

(三)結束部分

1、用自製的樂器演奏樂曲。

指導語:我們可以用這些樂器做什麼?我們一起來演奏吧!(分成三組)

A、教師講解示範。

B、(放音樂)幼兒自己為曲子伴奏一次或兩次。

2、結束語:今天我們用飲料瓶製作了樂器,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製作樂器呢?(紙箱、牛奶瓶、鐵盒)真棒!那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用我們剛剛說的那些廢舊材料做做看,聽聽發出來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好嗎?好了,現在我們去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奏一曲吧!

課前准備

1、熟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2、打擊樂器的經驗。

3、場地設置。

大班手工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造型並運用秋天的農作物果實採用多種方式有規律地來裝飾瓶子,激發幼兒對製作活動的興趣。

2、能合理利用周圍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來美化生活,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各種罐頭、飲料瓶,橡皮泥,黑豆、黃豆、綠豆、玉米、紅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花瓶。 談話:小朋友,你們見過花瓶嗎?花瓶是什麼樣子的?老師帶來了幾幅花瓶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 我們也來做小小設計師來設計花瓶上的圖案。

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歸納規律

1)主題式的裝飾

2)瓶口、瓶底對應的裝飾

3、觀察裝飾好的花瓶,激發製作慾望。

「它們是用什麼材料裝飾的?運用了上面的哪種方法?」

4、出示課件,幼兒觀察製作過程,了解製作方法

5、幼兒動手嘗試製作。

1)鼓勵幼兒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2)幫助能力強的幼兒富有個性的創作。

5、共同布置花瓶展,相互欣賞、評價。

「你是用哪種方法來裝飾的?你喜歡哪個花瓶?為什麼?」

大班手工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看看、摸摸、做做中探索皮影的特點,並初步嘗試製作簡略的皮影,從而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傳統皮影。

2、在活動中,積極地看、說、做,培養幼兒的觀察、探索、動手、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圖釘、訂書針、吸管、雙面膠、剪刀、墊板和活動圖每人一張、皮影、皮影台、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皮影戲

1、說明為什麼製作皮影的原因:平常玩皮影的時候,覺得很好玩,很想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所以老師想了一個辦法,學做皮影。

2、了解皮影好玩的特點:身體各部位會活動。

(二)、分組觀察皮影

提問:1、皮影為什麼會活動?它是怎麼製作的?皮影都是什麼部位在動?

(三)、集體討論皮影的特點

1、將皮影放在投影儀上,讓幼兒觀察,教師記錄幼兒的觀察結果。

2、討論:皮影為什麼會活動?(是用線穿上的.,未固定住;而且是用鐵絲穿上,進行操作)皮影都是什麼部位在動?是手的哪裡啊?(身體各部位的關節處)

(四)、探索皮影的製作

師:我們把皮影身上的特點都找了出來,這個皮影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難了,接下來我們學做這個皮影。

1、觀察材料,在投影儀上示範活動處的製作方法。

2、幼兒探索製作皮影,重點指導訂書針的使用。

(五)、用自己製作的皮影進行合作表演,體驗成功感。

大班手工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從課題入手,激發幼兒製作慾望,鼓勵幼兒動手操作。

2、圍繞主課題,引導幼兒大膽實踐,提高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

1、廢舊材料:飲料瓶、玻璃珠、光碟、彩繩等

2、背景圖:草地、樹。

3、製作蝸牛的流程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禮物盒子

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猜猜是什麼?

(幼兒自由猜猜裡面的禮物請2——3名幼兒)

師:我打開來看看哦,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

(打開禮物)

師:哦~~~,原來是一個蝸牛轉珠的玩具。瞧,裡面還有一顆珠子,我拿出來,誰來玩一下。

(請1名幼兒嘗試玩)

A:師:還有沒有不一樣的玩法。(剛剛的幼兒玩的方法不正確,在請一位幼兒)

B:這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想)可是李老師只有一個,給誰玩好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呢?(自己做)

二、幼兒探索蝸牛轉珠的方法。

師:嗯,這到是一個好辦法,那我們先來看看蝸牛轉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請幼兒說,幼兒說一樣教師出示一樣材料)

師:有了這些材料,我們該怎麼做呢?誰來說說我們可以先做什麼?在做什麼?

(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幼兒猜測製作的過程,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測出示流程圖。

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認為做蝸牛的殼,有的認為先做身體……你們的想法都可以,但是老師做下來發現這樣做是比較順的:先裝飾蝸牛的殼,在剪瓶子,然後把蝸牛的殼和瓶子固定在一起,再做蝸牛的身體,最後把身體固定在殼上面。

大班手工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並欣賞賀年卡漂亮的外表、精美的圖案和文字,能使用剪貼、折疊、圖畫裝飾等方法製作賀年卡。

2、了解賀卡在人與人交往中的作用以及賀卡所蘊含的情感。

3、能正確使用剪刀,有及時收納的意識,保持良好的手工製作習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收集一些賀卡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

2、各種造型、圖案的賀卡實物、圖片。

3、彩筆、剪刀、色卡紙、卡通圖案、即時貼、雙面膠等製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馬上要到什麼節日了嗎?

在這樣的節日里人們會做些什麼呢?

大家為什麼要互相贈送賀卡呢?

總結:在節日里送賀卡可以表達自己對別人的祝福,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二、欣賞感知

1、欣賞感知,學習製作。

每到這個時候,大象伯伯總能收到許多朋友們送來的賀卡。新年快到了,大象伯伯也准備許多賀卡想送給朋友們呢!(出示賀卡)

重點指導:

愛心:一顆顆愛心表達了大象伯伯對好朋友的喜愛之情。

聖誕樹:這棵聖誕樹是怎麼做的呢?

上面還有什麼?猜一猜大象伯伯會對好朋友說些什麼呢?

大象伯伯用剪和貼的方法做了一棵聖誕樹,還寫上自己的祝福,朋友收到一定很開心。

紐扣:用漂亮的紐扣變成邊框,中間畫上一盆鮮花,一張美麗的賀卡就完成了。

教師賀卡:

你們看上面還有文字呢,寫的是什麼?哦,原來大象伯伯還有朋友是老師呢。他為什麼要送這么漂亮的賀卡給老師呢?老師收到這張漂亮的賀卡心情會怎麼樣呢?

是的啊!這真是一張特別的賀卡,上面有鮮花和愛心圖案,還有對老師的祝福,小小賀卡表達了大象伯伯對老師的尊敬和喜愛,老師收到這張賀卡心裡就會像蜜一樣的甜,也會把它滿滿的愛送給它的朋友們。

楓葉:兩片美麗的楓葉配上幾顆可愛的星星就做成了一張精緻的賀卡,大象伯伯的祝福像美麗的楓葉隨著風兒飄向遠方,送給了可愛的朋友。

一束花:上面的鮮花代表什麼樣的祝福呢?

氣球:這些五顏六色的氣球載著大象伯伯的祝福飛到小動物的身邊。

總結:大象伯伯做的賀卡可真漂亮,每張賀卡上的圖案都很特別,代表了不同的祝福,有的在封面上,有的藏在裡面,有的圍在四邊,有的在中間。這些賀卡上還有文字呢,它代表了大象伯伯對朋友的祝福。

2、學習製作

新年快到了,大象伯伯想把這些賀卡送給他的朋友們,但是數量好像不夠,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幫忙吧!

要把一張彩色的卡紙變成一張漂亮的賀卡先要做什麼呢?·畫圖案

我們可以用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的方法裝飾出漂亮的圖案,表達自己的祝福。

寫祝福

打開之後我們在裡面除了可以畫畫還要做什麼?還要寫上祝福的話,如果小朋友不會寫字可以畫一些標記來代替,當然也可以找老師來幫忙。

三、自由創作,表達創意。

1、啟發構思

你想設計什麼特別的圖案,表達什麼樣的祝福呢。

2、自由創作

今天大象伯伯在後面的桌子上為你們准備了油畫棒、彩色卡紙、雙面膠、剪刀、紐扣等小飾品,待會兒每個人到後面找一個座位,用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的方法製作一張美麗的賀卡,不要忘記幫大象伯伯的祝福哦!

小朋友在製作的過程中要小心使用剪刀,廢紙要放在桌上的小簍子里。

四、展示交流,分享快樂。

1、展示作品

小朋友們,賀卡做好了,送到大象伯伯這兒來吧。

2、交流感受

這么多漂亮的賀卡,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表達了什麼樣的新年祝福呢?

小朋友們的手真巧,幫大象伯伯做了這么多漂亮的賀卡。新年快到了,我們下次再做些,把祝福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吧。

大班手工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利用製作好的紙漿模型進行創造性的自由組合成娃娃。

2.在裝飾中體驗快樂。

二、活動准備:

美工紙、固體膠、雙面膠、剪刀、鉛筆、及時貼、毛線等。

三、活動流程:

導入、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製作了很多的紙漿作品,但是還需要我們進行裝飾,簡單的塗色裝飾,我們小朋友裝飾的很好,那我們還可以用這些紙漿作品製作點什麼呢?

(幼兒討論)小結:我們除了單獨的裝飾以外,我們還可以進行組合裝飾,今天我們就來進行組合裝飾可愛的娃娃。

(二)操作:幼兒操作,設計裝飾,教師巡迴指導。

1.操作要求

1)利用我們製作的紙漿作品進行組合,變成一個可愛的娃娃。如:用杯子做娃娃的臉,用紙漿盤子做娃娃的帽子等等。

2)選好組合時需要的紙漿作品,再進行塗色、粘貼、裝飾。

2.教師指導

1)給能力強的幼兒提出一定難度的裝飾要求。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設計裝飾的物品,講解裝飾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三)欣賞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作品,並請幼兒講解自己作品的裝飾過程,體驗製作的快樂,互相分享,交流經驗。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

大班手工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紙杯娃娃的基本構造;

2、 初步掌握分割、組合等基本製作方法;

3、 能設計自己喜歡的娃娃,並能按照設想製作。

過程與方法

能在設計、製作過程中相互評價、反思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行適當的改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計製作,享受製作的樂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和樂趣,體驗創造魅力;

2、通過廢棄紙杯再利用滲透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

3、通過對作品的評價交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紙杯娃娃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分割、組合等基本的製作技巧並有所創新。

教學准備:

調查表、幾個一次性紙杯、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課題

1、師:上周老師布置大家去收集廢棄的紙杯並調查了家裡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處理方法的情況,現在請大家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師隨機評價,補充資料(課件出示)

3、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師:我也帶來了一個大紙杯,(出示實物)它哭了,哭得可傷心了,為什麼呢?原來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後,說它沒用處就把它扔了。同學們,難道它只能被扔掉或賣掉,真的沒用處了嗎?趕快想個辦法幫幫它吧!

(2) 學生出主意,開闊思路,教師隨機評價。

(3) 揭示課題:

師:原來只要動動腦,動動手,紙杯能做出這么多東西啊!這節課我們就學慣用紙杯做個娃娃。老師從書上、網上找了幾個紙杯娃娃,你瞧:(出示課件)

二、表達交流,自主設計

1、師示範:老師看了這些圖片,也想用這些紙杯來個超級變變變,看清楚了,我要變了。

2、自主設計娃娃的樣子。

3、表達交流

三、討論製作,合作加工

師:(過渡)接下來請同學們發揮你的聰敏才智,發揮你的想像力,利用這些廢舊紙杯創造出更多漂亮精緻的娃娃。不過,動手之前看看友情提示。

1、友情提示

(1)先設計後製作;

(2)組內進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後,給作品起一個名稱,寫在評價表上;

(4)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操作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當心別把手弄破;

(5)老師這里有一個廢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類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進行資源共享。

2、分組活動:

(1)教師一同參與,要注意到後面幾組的同學,適當指導,提醒學生要注意多交流,積極嘗試,及時鼓勵敢於創新的學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老師看到大多同學都已經完成,就組織參觀作品。

四、反思評價,延伸拓展

師:同學們的手真靈巧,都已經做好了。

1、組織學生評價

師:接下來,我們請每組選派代表上來介紹作品,介紹時要把作品名稱和作品特色說清楚。其他同學當評委評一評:設計上,製作上等。

相機鼓勵:不錯!你們的作品很有創意!你們合作得很好!相信下一次你們會有更好的作品。你們的作品真精緻啊!你說得多好呀!今後繼續努力!

2、整理課桌,回收廢品

出示眉開眼笑的大紙杯:你們看,這個紙杯有什麼變化?為什麼?(能被再次利用)

3、組織學生評估

師:(過渡)剛才大家在製作過程中表現都很好,下面請你們完成評估表。

4、拓展延伸

1、做好後,這些娃娃還可以怎樣進行美化,改進?

2、小結:今天這堂課,同學們利用一些廢舊紙杯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製作出了精美的小製作。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廢棄物都潛藏著被再塑造的條件,只要通過大家的慧思巧手,它們都可以化腐朽為神氣。(出示廢品製作的作品的圖片),課後去試試看,用你的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家。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設計了「交流信息、引入課題——表達設想、自主設計——討論製作、合作加工——反思評價、延伸拓展」等教學環節,並力求突出以下幾點:

1、培養學生多渠道收集信息能力。

2、充分利用交流評議,實現互動學習,促進技術思維。

具體包括:

(1) 設計圖的交流評議

(2) 作品的交流評議

(3)問題和體會、發現的交流評議

3、多途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3) 通過課前調查、作品展示拓展學生思路

(4) 設計過程中鼓勵創新

(5) 作品交流注重特色介紹

(4)課尾的拓展延伸

大班手工教案 篇10

設計思路:

本活動選自大班下冊主題十一《什麼變了》,在幼兒初步掌握揉、搓、團、捏等基本手法基礎上,結合幼兒愛動手愛探索的特點,通過體驗親自製作面點這一過程,鍛煉幼兒的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體驗勞動過程中的快樂,培養孩子分組合作能力,同時讓幼兒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製作面點的興趣,感受動手勞動的快樂。

2、 培養幼兒耐心細致地做事態度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導幼兒學習製作面點的技巧,感知面製成面點的變化過程。

活動准備

1、叉子、勺子、瓶蓋、硬幣、安全剪刀、安全小刀、筷子、果脯(葡萄乾、芝麻、花生、瓜子若干自選)和好的面團每小組一份,已製作好的點心樣品、大面板、牙簽。

2、 根據所制面點的需要做好其他物質准備:盛面點用的盤子人手一個、微波爐、圍裙、廚師帽每人一套、保溫桶、臉盆、毛巾。

3、 課件:各種點心的圖片、輕柔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面點師的身份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今天繫上圍裙戴上帽子知道我們要做什麼嗎?今天老師跟小朋友一起當一次面點師。

2、教師介紹各種面點的名稱及方法

(1)出示面點及圖片,引導幼兒欣賞並說出各種面點的不同。

(2)教師講述和面的方法,並簡單介紹幾種不同材料做成的面團。

3、帶領幼兒按順序洗手。

4、教師帶領幼兒動手製作面點(輕柔音樂)

(1)鼓勵幼兒用揉、搓、捏等技能製作面點,並啟發幼兒創作性的製作面點如動物形狀、各種器械的形狀,或自選輔助食品。

(2)鼓勵幼兒用不同工具製作面點。

5、加工成熟

(1)幼兒製作完畢送到微波爐蒸熟(引導幼兒討論還可以用什麼工具製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清理衛生,把剩餘的面和輔助食品送到指定的地方。

(3)洗手

6、品嘗面點: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烤製成熟的面點,分享勞動成果。

五、活動延伸:

製作單餅,包水餃等。

大班手工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學慣用進退針的方法,用毛線綉簡單的圖案。

2.喜歡編織活動,對編織活動感興趣。

活動准備:

編織網、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毛線:這是什麼?它有什麼本領?幼兒說一說。

2.今天,我要讓你們用這根毛線來和你們玩游戲,你們想不想和它玩?玩游戲的時候還要請出它的好朋友——編織網。

二、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1.教師演示用進退針的方法在蠶網上進行編織。

2.剛才你們看到了我是怎麼玩的?

3.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歸納總結。

4.你們想學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慣用進退針的方法綉有趣的線條。

三、教師再次示範

1.先將毛線的一頭打上死結,然後用毛線進兩針退一針,使線條變得長長的,曲里拐彎的也可以。看清楚了嗎?誰想來試試看?

2.個別幼兒上前嘗試,教師給予肯定。

四、集體操作

1.向幼兒提出操作要求:

1)編的時候要有耐心、要認真。

2)遇到困難可以互相幫忙,也可找老師幫忙。

2.幼兒集體操作,師巡視。

五、展示作品,集體交流。

1.展示幼兒作品。你們覺得誰編的好?你覺得那裡好?

2.我們下次要向他們學習,再來用這種方法進行編織,好嗎?

3.材料收拾。

大班手工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通過製作小船,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活動准備

泡沫盒蓋、長竹簽、長短不同的橡筋、大水盆等。

活動過程

看一看橡筋小船。

在泡沫快餐盒蓋一端的中間剪出一個小矩形,套上一根橡筋,在橡筋中夾一片小木片,旋轉小木片後放入水中,小船就會前進了。 解決的問題:怎樣製作一隻雙槳小船?

幼兒討論。

(1)在小船的兩側安上兩個木槳。

(2)在小船的前後都安上槳。

(3)在小船的前面安上兩個小槳。 我來做雙槳小船。

(1)將兩根長竹簽插入快餐盒蓋前後兩端,在竹簽的兩端各套上一根橡筋圈,在橡筋圈中夾上木片,雙槳小船就做好了。

(2)用四根竹簽交叉插進快餐盒蓋呈菱形狀,在兩個分叉口的外側分別套上橡筋圈,再在橡筋圈中插上木片。

畫一畫我設計的方案。 說一說我的體驗。

(1)小船前後有兩個槳,跑得真快。

(2)我的小船偏航,可能是兩邊橡筋圈轉的圈數不一樣造成的。

(3)我做的小船能向前行駛,但不是很快。修改調整我的小船,使我的小船行駛得更快。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