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做毽子
現將幾種製作毽子的方法介紹如下:
1、鵰翎毽
材料:長約20厘米,寬0.7厘米的較重的布條一根,直徑2.8厘米,厚0.1厘米的銅板一塊(如沒有銅板,可用鐵板或其他眼錢代替),長約12厘米至15厘米的雕、鷹等猛禽的柔軟羽毛一根,長30厘米的棉線一根,漿糊少許。
工具:剪刀一把,手搖鑽一把
做法:用剪刀在布條的中線上,順布長的方向剪一小口(如圖127),
試毽:毽子做好後還要用增、減眼錢(圖三)的數量或質量、改變皮托直徑大小,來進一步甚至多次調整,直到翻轉和穩定性都達到滿意為止 ,多數的毽子重量在9—15克之間。
可見製作一隻稱心如意的毽子也非件易事。因此在毽界有「踩毽子一腳比踩我一腳都心疼」的戲言。郭七正在「踢毽子」一書中提到「觀其所用的毽子優劣,便可知技術如何」,製作毽子的技術是隨踢毽子技藝而共同增長的。
毽子的大小、輕重,與其踢法和各地的習俗有很大關系。此種底托製法,是北京目前流行的製作方法,毽子美觀、大方,彈性適中,穩定性好,適於踢各種花樣和表演,也適於雞毛等其它毽毛。
❷ 毽子的製作方法
毽子的製作方法如芹賀蘆下:
1、將塑料袋提手剪下來,准備三個干凈的塑料袋,將三個塑料袋都重疊在一起,先用剪刀將這個塑料袋的提手部分給全部剪下來。
毽子,又稱毽球,古稱拋足戲具,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製成的游戲器具。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體育活動之一,毽子起源於漢代,古代蹴鞠發展而來。盛行於南北朝和隋唐,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作為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深受拍蠢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尤其是少年女子。
毽子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戲器具。踢毽子中國民間體育游戲。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運動,它不需要任何專門的場地和設備運動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於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有助於身體的全面發展,增強健康。
由於踢毽運動的娛樂性和靈活性,使它在深受國人青睞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所喜愛嫌帶。歐洲、亞洲的許多國家都開展了中國的毽球運動。
❸ 手工毽子怎麼做最方便最簡便
傳統手工製作毽子材料:塑膠袋一個,一元硬幣一個,橡皮筋一條,剪刀。
1.長,寬小於30公分的塑膠袋,摺找出中心點——橫向對摺後再縱向對摺,即可找出塑膠袋上畫+的中心點.
2.塑膠袋分別二端摺幾摺,如圖2,方便剪成條狀.
3.將硬幣放在中心點「+」上.
4.抓起塑膠袋包好硬幣,另一隻手拿起橡皮筋,
套在硬幣下方的抓握點上,一直繞到橡皮筋無法再纏繞.
雞毛毽製作方法
材料:剪刀,鴨毛管,銅板,雞毛
1.將鴨毛管頭,尾剪去,留下中間中空部份
3公分長,再將鴨毛管用剪刀剪成四等分,其長度不超過二分之一,並將它撥開.
2.准備三塊直徑約3.5公分的圓布,一塊中間打洞,將鴨毛管穿進打洞的圓布,放置一邊.
3.另兩塊圓布中間夾放一枚銅板或硬幣,黏好後上層塗黏膠,將有鴨毛管的布於上面黏妥,再修剪底部.
4.將選好的雞毛一一插入鴨毛管中.
紙毽製作方法
材料:剪刀,紙,銅幣,毛線
1、先將紙剪成十八公分至二十公分正方形。
2、把方形的紙從中間對折,用剪刀把紙剪開,長度不超過七公分,中間留下三至三點五公分。
3、把一元或五元的銅錢包在紙中央,兩邊相等,再捲起來用線扎緊並將紙條弄鬆即可。
4、請注意紙張宜選棉紙,或輕而有韌性的各式紙張。
1、選擇厚一點的塑料袋,剪出邊長20厘米的正方形塑料片。
2、塑料片中間位置,用彩筆或貼紙標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