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灌陽黃關手工面條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灌陽黃關手工面條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05 16:55:42

A. 怎樣做面塊好吃

跟著媽媽學的雞蛋面塊,自己動手做了一次,味道很棒哦!手工的比外面買的好吃太多了,一個人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這個正好!

用料

麵粉

雞蛋

酸菜

白菜

雞蛋面塊的做法

  • 麵粉按照自己的胃口決定多少

  • 麵粉里加入冷水和雞蛋,因為熱水容易把雞蛋燙熟

  • 用筷子順時針攪一會會,就用手揉,揉光滑了把面放一邊上面蓋上蓋子

  • 這時候燒水,水開了把白菜煮熟,因為酸菜和菜一起煮菜會變黃。煮好把菜盛出。不需要菜可以忽略。

  • 另外起鍋,倒一點油,油燒熱後下酸菜,姜蒜,翻炒出酸菜的香味,一般炒1到2分鍾。然後把剛才煮白菜的水倒進鍋里,小火煮開熬。

  • 這時候開始做面,把面揉成一條,用刀切成小坨小坨,然後用擀麵杖揉成面塊狀,揉一塊就往鍋里放一塊,鍋里一定是小火。

  • 全部面塊下鍋後大火煮以至最後的面塊煮熟,因為是手工的,前面多煮的面也不會爛的,放心。

  • 最後把蔥和白菜放入鍋里,攪一攪,關火,起鍋開吃!喜歡吃點辣可以往碗里加辣椒油!

  • 小貼士

    這種面不需要發多久,不過有時候可以發到30分鍾。裡面一定加整個雞蛋,顏色和口感都很好!

B. 面條的製作過程

【手工面條】(參考分量:2-3人份)

配料:中筋麵粉300克,水132克

製作過程:

1、首先我們將麵粉、水都倒入面條機的攪拌盆里。

2、面條機定時5分鍾,開1檔。等倒計時結束,面就和好了。

3、揉好以後,我們看一下面的狀態。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硬的面團,因此在和面鉤的強力攪拌下,面團會被扯碎,所以看上去比較碎的狀態是正常的。

4、把揉好的面取出來,捏成團,然後分成兩份,就可以進行壓面了。

5、壓面之前,先將面團用擀麵杖稍稍擀薄一點,壓起來會更輕松。

6、面條機裝好壓面器配件,第一次壓面要將壓面器的厚度設為8(最厚的一檔),將面團通過壓面器,壓成薄片。因為面團非常硬,所以第一次壓出來的面片可能會比較粗糙並且邊緣有鋸齒。我們可以將壓好的面片對折以後,反復多壓幾次。多壓幾次以後,面片就變得非常光滑了。

7、因為面片還要繼續壓薄,會變得太長了,所以我們在最後壓面之前,將面片切分成兩半來分別壓,操作起來會更順手。

8、這時候就可以選擇我們想要的厚度來進行最後的壓面了。選擇的數字越小,壓出來的面越薄,最後做出來的面條也會越細(我這里選擇的是3檔)。

9、將面條機的配件更換為細切面器。苗條機同樣用低速擋,將面片通過細切面器,切成細細的面條。

10、這樣,美味筋道的手工面條就做出來了!現做現煮最好哦,如果做太多吃不完,可以撒一些乾麵粉防粘,然後密封放入冰箱速凍,煮的時候不用解凍,直接下到沸水裡煮就行。或者撒上乾麵粉在太陽下晾曬,曬干後可以長期儲存。

11、除了白面條,我們還可以給面條變出更多花樣。比如用原汁機榨的胡蘿卜汁和菠菜汁,用它們來和面,可以製作顏色非常討喜的蔬菜面條。

12、胡蘿卜汁和麵粉混合以後,是這種粉粉的顏色哦。通常使用蔬菜汁的分量要比水稍微多一點(我用了142克),同樣請根據麵粉的吸水性酌情調整。

13、同樣的工序,就可以做成漂亮的胡蘿卜面條了。營養又新鮮,還擔心孩子不愛吃胡蘿卜?用好看的胡蘿卜面條征服TA吧!

14、而用菠菜汁做出來的菠菜面條,顏色鮮綠鮮綠的,是不是很亮眼呢?

TIPS:

1、首先我們必須要注意,不同的麵粉吸水性差異非常大。同樣做面條,同樣的300克麵粉,我試過超市裡的多種麵粉,有的只需要加120多克水,而有的則要加140多克水才能揉成硬度合適的面。所以大家第一次做的時候,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調整水量,如果面非常干、碎,完全無法成團,則需要多加一些水。而相反,如果面團太軟,則要多加一些麵粉。

2、做面條的面,一定是非常硬的。如果是軟面團,做出來的面條不僅口感不好,而且也非常容易粘連在一起。所以,面團是寧可硬也不要軟。哪怕是很硬很粗糙的面團也沒關系(只要能成團),用壓面器多壓幾次也就會變得很光滑了。

3、300克麵粉做出來的面條足夠兩個人吃。如果一次想多做些,可以按比例增加麵粉和水哈。但因為面團很硬,所以製作面條的面團,一次揉面不要超過500克乾麵粉,要做更多分量可以分次來揉。

C. 製作手工面條的方法與步驟

今天分享一個不用擀麵,做「手工面條」的方法

我們家人都喜歡吃面條,但是我又不想去擀麵,因為太麻煩了,大家都知道,做手擀麵,需要和面,擀麵,切面,特別的麻煩。外面賣的面條,有的商販為了保證良好的賣相,保存的時間能夠久一點,會在面條里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劑,給家人吃著也不放心,後來我從親戚家學到了一種不需要擀麵,就能做筋道的手工面條做法,把面塊瞬間變成面條,非常的簡單快速,下面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1、在盆中放300克的麵粉,加一勺鹽增加面的筋性!2、用150毫升的清水,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拌成絮狀之後,再用手揉成面團!3、剛揉好的面團不光滑,放在案板上,蓋上和面盆,餳面30分鍾!4、30分鍾之後,把面團再揉一下,這樣面團會變的很光滑!5、面團揉好之後,搓成長條,再切成小塊!6、把切好的小塊放在盆中,倒上涼水,浸泡10分鍾到20分鍾左右!7、浸泡過的面塊,延展性非常好,用拇指按壓,再輕輕的拉扯,會瞬間變成面條!8、把面條放入開水中,大火煮熟!9、鍋內的湯汁,我是用西紅柿翻炒後,倒入開水形成的西紅柿湯!10、煮2分鍾之後,加入適量的胡椒粉,一勺耗油,再加少許的鹽,淋入兩個雞蛋液,倒入適量的蔥花!11、用勺子攪拌均勻,美味即成!

D. 手工面條的做法

做法如下:

一、用料

麵粉 300克 、 水 140克 、 鹽 4克 、 玉米澱粉 適量

二、手工擀麵條的步驟

1、面,水,鹽,活在一起,揉成面團,醒面20分鍾左右,揉成光滑面團。面要和的硬一些。

拓展資料

面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地方特色極其豐富,又如慶祝生日時吃的長壽面以及國外的香濃義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E. 為什麼都說手工面比機器面好吃

凡是喜歡吃面條的人,差不多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即使用同一品種的麵粉,手擀的面條手工面就是比機制面條好吃。這手工面條富有彈性不說,口感也筋道。而機制面條大多口感差。我們來看看手工面與機器面有哪些區別:

手工面煮熟快

三、煮麵(手工面煮熟快)

我們食用的面條大多是用水煮製成熟,這點大家早就清楚。可還有不清楚的是,在水煮麵條的過程中,手擀麵條和機制面條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煮麵條時,水是良好的傳熱介質。當把水加熱至沸騰後下入面條,水會將溫度傳遞給面條,並促進面條成熟。於是,就出現了手工擀麵與機制面的差別,這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問題。

我們先以手擀麵條為例,分析一下水煮的過程。當面條放入沸水鍋後,因手工擀麵本身的含水量較多,而水又是良好的傳熱介質,所以外面的水溫通過面條中的水分,很容易傳遞到面條內部,當內部溫度達到100℃時,稍煮數分鍾面條就完全成熟了,撈出便成。但是,機制面條在煮制時,就是另外一番情形,尤其是經過干制的掛面條,缺點更為突出。由於機制面條本身所含的水分很少,特別是干制的掛面幾乎無水分,而面條又不能當理想的傳熱介質,所以,只能靠鍋中水分將面條逐漸浸濕後,才能傳熱並慢慢將面條制熟。據此,機制面條在水鍋中成熟的速度要慢得多。通常,煮機制面條的時間是煮手擀麵條時間的2倍以上。實踐證明:機制面條的煮制時間越長,面條的水解程度就越嚴重,最終會造成面條品質較差,也就是說,它絕沒有手擀麵條入口後的那種彈性和筋道感覺。

綜上所述,雖然說手工面與機器面的區別,但是已經是哲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了,工藝流程決定面條彈性,筋道,耐煮等好吃的因素,機器最主要沒有完全達到手工面的含水量,用力角度,內部結構破壞性等設計,自然就沒有手工面好吃。

愣娃是地道北方人,手工面也是經常製作,工藝流程比較熟悉,也是本人原創的做法和觀點,喜歡的多加關注愣娃,點贊,轉發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馬上行動起來,製作好吃的手工手撖面給家人。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給我,我會及時回復共同努力學習,多交流。

F. 做手工乾麵條主要要的方法!水和麵粉的多少做來才好吃還要加什麼東西

手工面條用麵粉300克加溫水120ml做出來軟硬適中,好吃,還要加雞蛋和鹽來增加口感和香味。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麵粉300g、雞蛋1個、鹽3g、溫開水120ml

製作步驟:

1、所有配料放進麵包機里,麵包機自定義揉面13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