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寫實素描怎麼畫
學習寫實素描,不得不提到素描的本質。關於素描的本質問題在很多書籍上都有表達,雖然說法不盡一致,但萬變不離其宗---形體,空間。對於寫實素描來說,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表現客觀對象的形體和空間,(同時也注入了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形體和空間的意識貫穿於作畫過程的始終。大凡比較優秀的寫實素描作品,作者無不在形體和空間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來說,在形體和空間的表現上個個都是高手,甚至對它們的研究提升到科學的高度,在他們的素描作品中雖然著筆不多,但是僅以線條就已經表現出了形體空間以及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線條的粗細、輕重、緩急和不同走向無不暗示了形體和空間。由於繪畫具有主體性,不同藝術創作主體對客體的感受不同,對形體空間的理解不同,從而對形體空間的處理上體現了不同的方法但他們的目的殊途同歸。在中國的寫實派畫家中,普遍都有著硬朗的素描功夫,並且大部分時間都致力於對素描形體空間的研究,靳尚誼先生是典型的代表,從他大量的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出靳先生所傾注的心血,在他看來形體和空間就是素描的靈魂。所以筆者認為,在寫實素描寫生中一定要抓住靈魂性的東西,本質性的東西,脫離本質的任何現象都是毫無存在價值的。不認識、不理解事物的本質,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現象,反而會被現象所迷惑,從而產生某種盲目性。 在寫實素描寫生中,首先充斥繪畫主體眼睛的是存在一定空間中的客觀形體,繼而才是對客體的感受,繪畫主體的情感是物化在對對象形體空間的表現中的,對於寫實素描來說,它處於從屬地位,形體空間才是本質的東西。形體和空間直接或間接地也體現在了其他造型藝術中,這就決定了寫實素描寫生的基礎性,素描造型能力是在寫生中訓練出來的。正如王華祥所說:「對於寫實的訓練,素描可以確切地告訴學習繪畫的人:如果你喜歡繪畫,那麼你一定要先練練素描,如果你喜歡寫實繪畫,那麼你一定要先學習素描。」(1)素描具有獨立的語言,它本身就是一種繪畫形式,有其獨立的審美價值。 1.2:素描中的美-----作品反映出的「真」 素描是一種繪畫形式,所以也就具備了獨立的審美價值,必然要提升到美的層面上去欣賞它。在繪畫中如果只注重畫面的形式,而不考慮所表達的內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欣賞者的眼球,但這只是暫時的,這種形式上的美是膚淺的,做作的,因為它沒有體現出藝術中的「真」,藝術中的「真」並不等於生活真實,而是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通過提煉和加工,使生活真實升華為藝術真實,也就是化「真」為美。我們在畫一片花瓣時,只看到它的外觀和顏色,而不傾注個人的真實感受,畫出的花瓣雖然很逼真、漂亮但它是匠氣的,僵死的,沒有生命力的。當我們真正投入的去研就它,感受它,我們會發現其本質的東西,即客觀對象的「真」這樣出現在我們畫面上的花是有生命力的,飽含水分的,是美的。在一幅寫實素描肖像中,如果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毫無表情的纖巧與矯偽自命為高雅的姿態,那麼這種作品是談不上美的。在一幅真正美的素描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融入的情感,可以了解到對象的生活閱歷和身份,更甚者可以感覺到模特跳動的脈搏和當時的心裡活動以及精神狀態,這樣的作品是成功的,是美的,它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它不僅流露出作者的真實感受同時也體現了畫面內容的「真」,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講過:「沒有一件藝術作品單靠線條或色調的勻稱,僅僅為了視覺滿足的作品,能夠打動人的」。(2) 「人們以為素描本身就是一種美,殊不知它的美全靠著它所傳達的「真理」與「情操」。人們贊美那些藝術家,因為他們苦心勾描輪廓,把他的人物安插得十分巧妙,人們對著並非從自然中研究出來的姿勢出神,稱之為「藝術的」,只因為這些姿勢可以令人回想起義大利模特兒所裝出來的嬌媚。人們所謂「美的素描」,其實只是娛樂庸眾的矯飾的技巧。素描之於藝術有如風格之於文學。凡是裝腔作勢,搔首弄姿以眩人的風格,必是最壞的;只有使讀者完全沉浸到文中所討論的問題中去,激動他們的感情而忘記文字的風格,才是上品。以素描為裝點的藝術家想使人稱譽他的風格的文人,正如穿了軍裝在街上高視闊步而不肯上戰場的兵士,與整天摩擦著犁鏵而不去耕田的農夫一樣。真正美的素描與風格是令人為它所表現的內容所吸引,而無暇稱頌它們本身。人們嘆賞拉斐爾的素描,那是應該的,但足以嘆賞的並非素描本身,並非幾條巧妙地勾勒的均衡的線條,而是它所包含的意義,是拉斐爾眼裡所看到的,手中所表現出的柔美的精神,是從心底流出的對於自然的愛。我們應該嘆賞米開朗琪羅的素描,但也並不是嘆賞幾條線的本身,並不是他的大膽的省略與解剖,而是這巨人的悲號與失望的熱情。」(3) 在素描寫生中用樸素的眼光去觀察客觀對象,以樸素的感覺去描繪它的真實,讓我們真實的感受注入其中,使之與客觀對象的真實相交融,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這樣作品流露出的情感才是真實的,感人的,這樣的作品才能上升到美的層面。 第二章:素描寫生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2.1:要注重整體意識的培養 整體意識貫穿於作畫過程的始終,從起稿到深入直到作品的完成,都處於主導地位。對形體的整體特徵、整體效果、整體美、整體氣質、趣味、意境,氣韻等的感受能力、判斷能力、把握能力和表現能力,體現出畫家的一種整體意識素質。整體有兩層含義,即觀念上的整體和操作上的整體(整體方法或步驟)。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觀念上的整體是操作上整體的前提和先導,而後者則是前者的深化和驗證,是前者實現的基礎。 一幅作品的成敗,整體意識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在觀察客觀物象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對象整體的形狀和整體感覺,在深入的過程中要整體進行,不要死盯著局部畫,否則畫面會出現灰、花等毛病,甚至支離破碎,這樣的作品是談不上美感的。這種整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技法的訓練和學習都應以整體意識的強化為前提,否則技法很可能變成死板的、瑣碎的、缺乏感情色彩和乏味的東西。把握好整體首先要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整體由局部構成,整體離不開局部,局部受整體的制約,它們是辨證統一關系。在沒有整體特徵的情況下,局部特徵即使再准確也會失去存在的意義,局部特徵失調,也會影響整體形象。任何形象的根本特徵首先來自它的整體和全貌,局部特徵只是處於從屬的地位。比如在畫一幅肖像素描時,我們首先要注意模特頭部的基本形,是偏長的,是偏短的,還是偏圓的以及方的等,這樣在我們腦海中就有了模特整體的特徵,進而把握住模特的局部特徵,逐漸在深入中充實整體特徵。如果把握不住整體特徵,即使局部再象模特也是毫無意義,因為我們要的是整體特徵的貼切,而不是只要一隻眼睛或一個鼻子等,正如安格爾所說:「塑造人物不要只摳細部,要同時兼顧全局,正如人們所正確指出的畫的是整體。」(4)拿一幅色彩作品來說,我們要的是整體的色彩效果和氣氛,而不是局部的某一塊顏色,沒有整體色調的色彩作品,哪怕局部顏色再漂亮也毫無價值可言,顯然這樣的作品是失敗的。對於一幅繪畫作品來說,我們首先要注意局部的刻畫和整體效果的完美統一,不能顧此失彼,尤其不能只顧局部效果的表現而忽略整體效果的完美。例如有的素描其背景畫得十分充分、完整、細致,而主體形象卻顯得軟弱無力或不夠充分,若減弱背景的刻畫,效果會更好一些。又如,有的素描把人物的服裝畫得很具體,質感也很強,人物面部形象卻不夠深入,缺乏分量,若減弱服裝的刻畫程度,效果也會更好。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缺乏整體意識的緣故。 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可以改善整體意識,但整體意識的養成和加強還有賴於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的提高。由於觀察的正確、深刻,畫者能把客觀形象畫得准確、細致,但這不一定意味著畫者的整體意識一定很強。整體意識並非只靠單純的直觀和一絲不苟的平鋪直敘的表現所能取得和體現的。 在素描學習的高級階段,畫者的整體意識在作畫之前以及作畫的始終都應處於主導地位。素描的內容、形式、效果、風格等等,應在整體意識的支配下熱情奔放地呈現於畫面之上。這時畫者所追求的已不再是簡單的客觀再現,而是感覺上的准確與生動。對於造型藝術來說,感覺上的准確與生動是藝術表現的最佳境界。 2.2:造型不等於照抄客觀對象的形 造型並不是照抄客觀對象的形。表現在畫面上的造型,是在尊重客觀對象的基礎上,畫家根據自己的感受提煉加工創造出來的形象,它的精準是藝術化了的視覺上的舒服,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美,是一種藝術化了的形象。由於繪畫具有主體性,所以不同的繪畫主體對對象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表現出的形象在感覺上是有差異的。我們在畫對象大的基本形和感受時,要切記徐悲鴻先生提出的「寧過勿不及」這一觀點。例如,對象是胖的我們可以畫的更胖一些,對象是傾斜的我們可以畫的更傾斜一些,這樣我們才能把對象大的感覺畫足,畫到位。所以在畫模特形象的時候作出適當的誇張是有必要的,首先是在尊重對象的基礎上,目的是畫出我們心中的形象。 2.3:正確看待深入 深入的過程是逐漸完善客觀物象的過程,充分表達出對對象感受的過程,它是一個反復調整的過程。它不是一個終結的點,而是一個接近接近再接近的過程。深入首先要整體著眼,然後局部刻畫,我們要把對象帶給我們的感受畫足畫到位。它不是照抄對象,往畫面上一遍遍的加調子,這樣的畫面很容易畫的越來越黑(這是初學者經常犯的錯誤,但是好多畫了很多年畫的人不理解深入是怎麼回事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正確的深入應該是找對比,找變化,完善客觀對象,之所以它不是一個終結的點,是因為光線始終在變,對象的狀態始終在變,同時繪畫主體的感覺也在變,所以不可能真正把一幅畫畫完,只是在保持整體的前提下相對的完整。例如,我們畫一幅寫實素描頭像,深入時我們要把對象的形體空間做的越來越充分,形象越來越完善,把明暗層次拉開,亮部和暗部的灰顏色變化找出來(尤其是亮部灰顏色的變化),亮部的高光區分開,臉上橫向和縱向的灰顏色變化找充分(當然要根據時間的長短來處理畫面)。在另一層面上我們還要把模特臉的局部之間的質感區別開,把模特的感覺畫的越來越貼切(做到這一點一定要仔細的觀察模特,注意每一個小細節的變化,例如眼皮的弧度,眼角、嘴角、鼻孔等),只有這樣才能畫出一幅生動的全因素素描。同時深入的過程又是一個反復調整的過程。當然培養這種深入的能力也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和量的積累。 在另一個層面,從哲學的角度看,筆者認為深入的過程是辯證法中矛盾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相結合的過程,是這兩種規律促使主體進行深入的,由於我在這方面知識的欠缺,所以只能淺層解釋它們的作用。例如當我們在畫面上畫第一筆的時候,就已經打破了整張白紙的和諧,這就促使我們去解決這個矛盾,我們所做的是要給這張紙創造另一種和諧,這種和諧就是一幅完成的畫,我們是不斷的製造著矛盾,促使我們不斷地去解決它。在剛開始畫的形我們認為它是對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繪畫主體感覺的變化,會發現剛開始畫的形象不太符合自己的感覺,這就促使我們去調整它,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要在一定程度上去調整它,讓它符合自己的感覺,這樣在深入過程中就經歷了從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矛盾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體現了深入的完整隻是相對的完整,深入是一個接近接近再接近的過程,是一個反復調整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終結的點。 2.4:正確理解寫實素描的「細」 素描畫的細不細不等於調子塗的細不細,他的精到和細致在於繪畫主體對客體的對比關系做的到位不到位,形象刻畫得貼切不貼切,感受表達的充分不充分。在我大學期間,很多學生認為調子排的勻一些,磨的光滑一些就是細,這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只看到了表面,沒有把握住一幅好畫本質的東西,如果我們這樣欣賞一幅素描作品的話,那麼眼光和普通人是沒有區別的。我們應該用藝術家的眼光來欣賞作品,去發現作品本質的東西,有品位有講究的東西。一幅刻畫得比較精到的素描作品是對比關系和感受做得比較充分的作品,包括灰顏色的豐富性,質感的對比,虛實強弱的對比等等。這和調子上的細不細是沒有本質上的關系的,調子塗的再細,如果沒有這些對比關系也只是照抄對象的亂塗。基於這一點,筆者認為眼光的提高是有必要的,對於一個搞藝術的人來說,要想畫出好作品,必須要會欣賞好的作品,要知道它好在哪裡,為什麼好,哪些東西是美的,哪些東西是有講究的等,歸根結底是要知道什麼樣的畫是一幅好畫,否則就算我們畫出好東西我們也不會注意到它,反而會被我們無知的蓋掉或去除。 第三章:向真正的藝術家邁進 3.1:從質變到量變,從必然到自由 藝術的道路是無止境的。素描作為一種獨立的繪畫形式來說,對它的研究和學習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做學生的時間又是短暫的,所以一定要珍惜學生時代,踏踏實實的去研究素描,大量的進行素描寫生,這對我們以後的創作大有益處(當然不同藝術追求的人另當別論)。要正確對待繪畫過程的不同時期和不同時期出現的問題,例如在剛接觸人體素描的時候感覺難度很大,經過一定量的訓練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這個過程進步的空間很大,不過要達到另一個高度就很難了,可能還會出現徘徊期,這個時期可能會很長,也可能很痛苦,這個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正確審視自己,要堅信有量的積累一定會有新的突破。初次接觸人體素描時,可能感覺駕御不了畫面,總是被對象牽著走,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過經過眼光的提高和整體意識的加強以及量的積累,就會逐漸地變被動為主動,能夠駕御畫面,達到一種自由的狀態。 3.2:激發個性,形成自己的風格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或者稱作個性。個性的形成既有天賦的因素,也有環境的影響,受教育的程度,個人的經歷等客觀的因素。對於藝術,個性往往能體現各個人對美的理解和追求,如強烈、柔和、優美、粗獷、樸素、富麗、繁縟等等。藝術樣式或格調反映了作者本身的個性特徵,換句話說,個性能決定一個人對藝術樣式的選擇,這是一。其二,由此也就產生了相應的表現方法,對於繪畫來說,就是各種繪畫技法的選擇乃至創造。所謂繪畫技法,即造型、色彩構圖等一切描繪手段。樣式與格調是繪畫手段造成的感覺,如果說後者為實的話,則前者為虛,一虛一實構成了繪畫作品的全貌,當然不能說這個面貌是由個性直接決定的,因為要變成一個美術家需要有一個相當長的學藝過程,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某個人喜歡強烈的效果,某個人喜歡柔和的效果,各取所愛,就會出現不同的畫面效果,有時出於種種原因,個人的喜愛也可能轉變或轉移,變與不變都有個性的作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個性和作品面貌的關系。 藝術需要多種多樣,這是由生活的豐富性和人們的要求所決定的,對於繪畫,千姿百態的畫面正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所以個性和藝術創作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一般來說藝術創作的風格取決於個性,但是個性不等於風格,藝術個性是形成藝術風格的萌芽,藝術風格的成熟需要經歷艱苦、曲折,甚至是漫長的歷程,初學者往往對風格缺乏深刻的認識,誤以為畫面中的個性表現就是風格,這種淺薄的認識往往會導致浮誇,是學習的大敵。 隨著對畫面控制能力的提高,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作品中潛在的個性因素,從而萌發追求自己藝術風格的意識。廣義地說,風格是每個人認識事物和反映事物的總和,由於個性上的差別,會產生不同的格調,也會產生各自的風格,但是有了風格的作品不見得都是好作品,因為風格本身是有雅俗之分的。所以風格被認為是藝術家成熟的標志,所謂成熟,必須有較高的審美修養和藝術造詣,沒有這樣的基礎就形成不了真正的風格,因此所有學畫的人不能全都成為有風格的畫家,在整個畫壇中,成了畫家卻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是常有的事。由此可見風格又是藝術家成就的標志。 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要認識到過程的長期性和曲折性,在深刻掌握程式化的基礎上,同時也要激發自己的個性,認清藝術個性與藝術風格的關系。努力提高自己的審美修養和藝術造詣,形成自己真正的風格,想真正的藝術家邁進。 結束語: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是先輩藝術家長期藝術實踐獲得成功的經驗之說。學素描,是藝術門類之一,所有藝術門類都具有較強的技術性。要學好一門藝術光靠口頭上說說是不行的,必須長期下苦功去學習,去磨練,否則是難學出名堂的。學素描同樣要付出辛勤勞動的代價,才可能達到熟練的地步。所以我們要刻苦努力,多練多畫,積累實踐,不斷提高專業水平。總而言之,素描是一門造型藝術的基礎學科,有其嚴密的系統的學習內容和一套嚴格的作畫方法,我們務必認真對待。把握好素描的本質和素描中的美,正確對待素描寫生中的各種問題,練好本領,為美術創作打下牢固的專業基礎,使自己的藝術道路走的更加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