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辨別全手工,半手工紫砂壺
一般全手工的紫砂壺都會有內壁章,主要大師的個人習慣。還有一種是薄胎的紫砂壺,這種紫砂壺有些不會刻意刻章。沒有圖片也分辨不了,你可以看看文章,對照來辨辨哦
如果是一把方器,那麼它的全手工成型方式就是泥片鑲接成型,我們今天就以最常見的圓器來說明,畢竟圓器是紫砂壺市場銷售的主力。
一、泥片接頭的拼接
1、全手工圓器都會有壺內接痕,無一例外
全手工做一把圓器紫砂壺,首先需要把泥條打成長方形或是扇形的厚度均勻的泥片,然後將泥片圍成一圈,再將泥片粘接起來,在粘接處,一定會留下一點痕跡,壺外面的痕跡可以通過工具處理得相對沒那麼明顯,但是裡面的痕跡一來很難處理,二來也沒有必要去處理,因此在泥片粘連的位置內部,一定會有一條接痕(接頭),這條接痕是任何一把全手工圓器都會有的,無一例外。
好茶,豈止於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B. 紫砂壺方器怎麼辨別全手工
看接痕,打個比方四方壺的身筒是於四片對接,所以身筒有四道接痕。當然壺底也有接痕。八方壺是於八片對接當然身筒就有八片接痕。以此類推。有的壺內也有蓋內章。像以下圖片這種樣子的方壺都是全手工的
以下這是全手工方壺壺內的圖片
這是全手工方壺壺內接痕的圖片不管幾方壺都有。
這張是全手工方壺的內章
C. 如何分辨純手工紫砂壺
分析如下:
1、純手工紫砂壺鑒別特徵一:手工接縫 下圖中央豎立的粗條就是拍泥條圍身桶的手工接縫。
(3)純手工紫砂壺蓋圖片擴展閱讀:
鑒定方法
紫砂壺從選泥、製作成壺坯等關鍵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製作十分精細。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澤取勝,只是在陶坯成型後,上面印刻的書畫詩文紋案都要用粉質顏料加填於輪廓中。這種自然本色和著色方式是紫砂陶壺的一個顯著特點。
在造型上,雖然每個制壺名家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但大體上還是可以分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種類型。
紫砂壺形態淳樸、色澤古雅、質地精密,而且使用的年代越久,經人手撫摩後越顯出其古雅光亮。
一般的紫砂壺並不名貴,紫砂壺中的珍品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明清時期,宜興地區出現了眾多的制壺高手,他們以其高超的技巧,獨特的風格將紫砂壺製作得巧妙至極,這些精巧的紫砂壺上,一般都落有他們的款識。
偽制的紫砂壺即系冒仿名家產品。作偽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或者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人的款識;或者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人的款識。
鑒定紫砂壺的真偽,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從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壺體重、色紫,因為長期為人手撫摩,上面呈現出汕潤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壺一般說來質地都比較疏鬆,顏色偏黃,有光亮的少,無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蠟打磨上去的。
再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都是用陽文,字體極為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摹仿或顯呆板,或筆劃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鑒別紫砂壺的好壞可以具體到六個方面:
1、泥料:壺體密度越高越好,要做得像岩石一樣。做到密度高,首先要泥好。
2、顏色:好壺顏色很講究。紫色高貴、神秘;紅色端莊、絢爛;黃色如綢緞一般典雅。單是顏色就讓人看不夠。
3、器型:壺身上看到的所有線條,包括輪廓線和壺面交界面的線條,要有彈性,如樹杈、竹枝一般,能立得住,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身筒要有膨脹感,有氣感,有空間的張力。
4、比例:壺體造型要協調,遵循章法。
5、細節:壺裡面看不見的地方更要做好,無一處不認真。壺的氣孔不是一個簡單的眼,而是藝術作品裡面的一個元素,一看就覺得漂亮,而不只作為透氣用。
六、合理:符合壺理和自然規律,剛柔並濟,方圓並現,曲直相合。一把壺拿在手裡,要看出對比和變化,而不是一成不變。
D. 如何更快更穩區別手工紫砂壺和機制紫砂壺
手工紫砂壺和機制紫砂壺的區別有如下四個方面:
1、內壁光滑程度不同
全手的壺都是通過拍打泥片後直接通過拍打成型的,「受傷」的基本都是外壁,內壁基本上不受拍打的影響,其成型前的拍打紋理可以完整的保存下來了。而半手的基本上不會有,多是刮過的痕跡。
2、壺底痕跡不同
手工紫砂壺的底和壺壁是分開進行,但紫砂泥卻是同一時間調制的,這種時間差造成壺在經過火燒後,會在壺底形成一圈明顯的鑲嵌痕跡;如果是機制紫砂壺,在燒出來之後,後底蓋銜接處沒有明顯的痕跡。
3、接縫線數量不同
手工紫砂壺只有一道接頭,在壺內裝把處可見到一條不明顯的接縫線;機制紫砂壺在壺嘴和壺把內側各有一條比較明顯的接縫線。
4、印章不同
內章的看法根據壺型的不同,印章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無論圓型還是方型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印章都是泥片平鋪著的時候蓋上去的。看帖子里也有另外刻字在內壁的,當然這也是證明全手的一種方法,做全手壺的人用心可謂良苦呀。通常情況下,圓型的壺的內壁章一般都是有變化的
(4)純手工紫砂壺蓋圖片擴展閱讀:
紫砂壺的燒制工藝:
紫砂壺的捂灰燒制工藝是通過運用其他介質人為地對窯變現象的一種應用~,在燒成過程中使紫砂壺變色均勻的一種燒成工藝。
龍窯燒成時,因為茅柴未完全燃燒的殘留物和炭灰的堆積,特別是在下段底部位置形成局部混合還原氣氛,造成紫砂壺的變色現象。經過摸索、總結規律後,這種窯變現象逐漸授掌握運用。早期的捂灰是把紫砂壺裝入匣缽內,在其內外用礱糠等塞滿整個匣缽,遮蓋封閉後把匣缽裝在龍窯最底部位置進行燒制。
因不具備龍窯底部的混合還原氣氛,匣缽內一般採用細煤粉,木屑等碳性較強的燃料作為填充物,形成局部還原氣氛。並採用低溫(約1100-1150℃)燒制,以增加製品表面的碳素附著能力。
紫砂原料的吸附性很強,其本身又含有較多的有機物和碳素,在還原氣氛下,這些有機物和碳素不易燃盡,並且在400-600℃時有FeO的情況下,氧化碳分解反應強烈進行,反應所產生的碳素被吸附在胎體表面,這些碳素的氧化在還原氣氛中要推遲到燒成的末期及冷卻的初期才能燃盡,所以捂灰燒成時的溫度要低於實際的燒成溫度。
而密封匣缽中塞滿的碳性填充物,能減少燒成時匣缽內燃燒產物中游離氧的含量,並隔離壺體,使紫砂壺在良好的局部還原氣氛中燒成。由於碳性填充物中碳素的滲入,加強了紫砂壺的著色效果。各種紫砂原料由於其本身化學成分含量的差異,以及燒成時溫度和氣氛等因素,捂灰燒成後的紫砂壺會呈現多種青黑色調。
捂灰工藝
捂灰工藝主要是含鐵量較高的紫砂壺在還原氣氛下燒成,使原料中氧化鐵存在的形式發生改變。在正常燒成條件下,紫砂原科中氧化鐵的結晶形成大多數是赤鐵礦在還原氣氛中燒成,赤鐵礦被還原成了磁鐵礦晶體,故捂灰製品表面對磁鐵有一定的吸附性。
紫砂泥料中如綠泥類等一部分含鐵較低的泥料一般不適宜捂灰燒成(捂灰燒成後多呈淡灰墨色,色澤效果不佳)。捂灰燒成後的紫砂壺,如再在中性-氧化氣氛的窯爐中復燒,郾又會恢復到原來的顏色。
早在明代,紫砂工藝大師陳仲美就已使用調砂和鋪砂的方法,來增強紫砂器表面的裝飾效果。
調砂工藝
在加工好的泥料或粉料中,根據要求調入各種具有一定大小及比例的砂質顆粒,以提高顆粒密度。
鋪砂工藝
調入的顆粒和基泥屬於同一種礦料,稱為本色調砂;調入的顆粒和基泥不屬於同一種礦料,稱為異色調砂。
本色砂調入原泥中,由於泥料質性相同,燒成後胎質色澤不會產生較大變化,但基泥中的顆粒含量有所增加,主要起到增強坯體骨架的作用。對於一些質性較軟的顆粒,還需對顆粒進行600-800℃的素燒以增加強度,否則顆粒在成型過程中易被工具壓碎而造成器表拖尾現象。
如朱泥泥料大多收縮和變形率均比較大,不利於單獨製作大型作品,需憑借調砂的方法增加坯體強度,這樣的坯體燒成後整體收縮及變形減小,提高了燒成成品率。因此現代所見朱泥壺大多摻以粗砂顆粒或以熟料(熟料是將成品泥素燒後研磨成的粉料)支撐。
異色調砂因調入的顆粒和基泥色澤、質性等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色澤效果。若調入顆粒質性較硬時,燒成後器表顆粒凸顯,呈粗梨皮狀;當調入顆粒質性較軟時,燒成後器表會產生細微的凹點狀。顆粒質性越軟,凹點就越明顯,形成一種猶如桔皮狀的肌理效果。
鋪砂工藝
鋪砂是指紫砂坯體在製作過程中,把不同泥色的砂粒採用鋪、點、撒等方法,施於尚有一定濕度的坯體表面。再藉助工具將砂粒嵌入坯體表層。鋪砂主要起到點綴裝飾的作用,使燒成後的紫砂器表面鋪入的砂點和胎質色調形成鮮明的對比效果。
鋪砂顆粒的質性一般要求高於或等同於坯體顆粒的質性。如質性較軟,會造成製作時顆粒拖尾及燒成後因顆粒收縮較大而產生和胎質不相容的現象。
抽砂工藝
抽砂是在加工好的粉料或漿料中分離出某一部分規格的顆粒。在40目的粉料中抽離出60-80目的顆粒,使剩餘的顆粒與細料燒成後形成一種粗與細明顯的對比效果,產生新的質感。
紫砂壺的特點
第一、紫砂陶是從砂錘煉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第二、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茶銹」,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紫砂壺的特殊材質使得壺透氣性能好,泡茶不失原味,具有夏天越宿不餿的特點。
第四、便於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後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第五、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而且砂質傳熱緩慢,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
第六、紫砂陶質耐燒:冬天置於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當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也決非偶然。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
第七、宜興紫砂壺可塑性好;
第八、宜興紫砂壺乾燥收縮率小;
第九、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成品宜興紫砂壺陶中有雙重氣孔結構;
第十、宜興紫砂壺成型後不需要施釉。紫砂器內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純天然質地和肌理為美。紫砂茗壺的造型千姿百態,有朴實的實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異造型,但總括起來分為以下幾類:幾何型、自然型(花素器)、筋紋器及水平壺和茶器等。
E. 如何分辨是否是全手工宜興紫砂壺
一、有星光有熔點,砂色不單一。
二、熱水驗證透氣和吸水性,在紫砂壺內倒些熱水暖一下壺,在外面澆淋開水,能看到壺表有掛水並且吸收現象的,就說明具有紫砂壺的性質,是真手工紫砂料。
三、可以養出光滑的包漿。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鑒定特別小技巧:因為紫砂壺具有很好的透氣性,當我們用開水沖洗壺體的時候,水分會很快被吸收掉,而且壺體散發的水蒸氣會停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另外好的紫砂壺,當我們注入開水的時候,還能聽到「淅淅」的響聲。
F. 真正的全手工紫砂壺有哪些特徵
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手工製造的陶土工藝品,紫砂壺受到很多愛喝茶的人士的喜愛。紫砂壺既實用又有藝術性,全手工紫砂壺更是十分珍貴。但鑒別紫砂壺是否為手工的也有一定難度。全手工紫砂壺有以下幾個特點:有接底線和接頭線,內壁還會有些輕微變形,同時還有收縮紋,在全手工紫砂壺的壺口和壺底,還能看到隱隱約約的線圈,這些特點可以作為鑒別的依據。
紫砂壺作為一種有實用性的藝術品,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時,可以從它的實用性,藝術性和公益性三方面來考量。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壺型,在實用功能方面,關注紫砂壺的容積以及壺把是否便於拿握等,也是選擇的主要依據,適合自己的紫砂壺,使用起來才能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