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圖片 » 章字草書怎麼寫好看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章字草書怎麼寫好看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8-14 06:25:52

1. 怎樣寫草書好看,拿筆的姿勢要詳細點

針對當今草書的現狀,來談談學習草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草法的嚴格性

草書的草法是很嚴格的,所以寫草書猶如「戴著鐐銬跳舞」。草法,是千年書法歷史約定俗成的,最早追溯到章草,以及《十七帖》。學習草書比學習其他書體要多一道功課:字的特定性,要求結構准確,不能任筆為體。初學者可以多看看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以及《書譜》《十七帖》等,這些長篇的草書經典,有助於掌握草法。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比草書慢,又因為比草書相對容易辨認,相對於楷書又較靈活,所以實用價值較高。

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的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軾《黃州寒食帖》都是行書,未見有草字夾在其中,而張旭、懷素遺存的經典草書樣本,則無一不是純粹的草書體。

所以我們還應從歷史的角度去正本清源,以學術理論為依據,切實提高對書法的認識度,只有明確目標,才能在專業道路上越走越遠。

結語

在近年的各類全國書法大展中,草書的投稿是最多的,說明草書在當代有著眾多的愛好者,已不是曲高和寡的書體了。而且,草書的影響甚至越過書法,跨越至其他藝術門類甚至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

我曾經在一部故事片中任美術設計師,外國導演在一個武打動作的鏡頭中,就要求我在背景上以草書來展現:在一個牆面的草書映襯下,兩位演員在打鬥,動與動的結合,從立體到平面完全展現了動態的藝術升華,通過轉動的鏡頭也將草書藝術更為廣泛地傳播出去。


黃庭堅花氣熏人帖

草書作為特定的符號,也廣泛運用於書籍裝幀中;也有設計師選取草書印在T恤上,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有的將草書刻於木板上,製作成彰顯品位的裝飾畫;有的讓草書「爬」到牆紙上,成了家裝的一抹亮色……

從稿書到藝術書體,草書完成了歷史性的身份轉變,而如今,我們也將就草書的藝術性反復揣摩,放下浮躁的人心,不斷地探索、研究,以達到物我相忘的書法最高境界。

2. 情況屬實這4個字的草書怎麼寫

情況屬實這4個字的草書如圖所示,這是懷素的草書字體。可以按照下圖臨摹練習。

懷素(737-799,一說725-785),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2)章字草書怎麼寫好看圖片擴展閱讀:

從草書的發展來看:草書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

《說文解字》成書於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年),許慎在《敘》里說「漢興有草書」,是以草書為一種書體之始。

東漢末期,張芝其同時以及稍晚的鍾繇等名家輩出,各成流派。當時趙壹有《非草書》之文,蔡邕有類似之議,以維護正體字的地位,這反映出草書已極一時之盛。

漢末直到唐代,草書從帶有隸書筆意的章草發展成韻秀宛轉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羈、氣勢萬千的狂草。

章草起於西漢,盛於東漢,字體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歷代對章草的名稱有不同的說解。

有見漢末以來《急就章》有草書寫本而說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為無稽。有以章帝愛好草書或曾令用草書作奏章,甚至說章帝創造草書的,都屬臆測。有以章法之章與章程書、章楷的章同義,符合早期草書略存八分筆意,字與字不相牽連,筆畫省變有章法可循的事實,近人多信此說。

今草起於何時,又有漢末張芝和東晉王羲之、王洽兩種說法。從傳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漢簡、漢磚看,在漢末以八分書為正體字的同時,已經出現近似真書的寫法。草書也會隨之變異。

略晚於張芝的草書家崔瑗作《草書勢》,對草書有「狀似連珠,絕而不離」、「絕筆收勢,餘綖糾結」、「頭沒尾垂」、「機微要妙,臨時從宜」的描述,可見漢末的草書筆勢流暢,已不拘於章法。書體演變本來沒有截然的劃分。

說今草起於張芝是從新體的萌芽看;說今草起於二王,是著眼於典型的形成。唐代以來真書沿襲至今。

草書在唐代出現了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狂草,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文斷碑》、《古詩四道》,懷素僧《自敘帖》等等,,張旭史稱「草聖」,孫過庭《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接,而筆意活潑、秀媚。

「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

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雲: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

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

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發之」,故學張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