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宋代 的手工藝都有哪些
玳瑁盞,宋代飲茶用盞之一宋朝的工藝美術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又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北宋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局面,使中原地區得到了統一。社會相對穩定,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崛起及其生活需求和城鄉商品交流擴大及發展,對工藝美術生產和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消費市場,也給工藝美術在器物品種、造型及圖案紋樣、裝飾手法等方面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使其呈現出不同於前代的獨特風格。另外,遼、金、西夏及其他政權轄下的工藝美術,亦以其反映了本地區社會意識和民族生活的不同風貌,而獨具特色。
宋朝工藝美術-陶瓷工藝
宋代 玳瑁釉漏花碗宋代是中國古代陶瓷發展的重要時期。它在唐、五代「南青(瓷)北白(瓷)」的基礎上,受當時商品流通、城鄉庶民生活及宮廷御用的推動,產量激增,質量提高,在花色品種和紋飾圖案上也有所改進和創新,形成了自由奔放、簡練瀟灑的時代風格,並出現了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等五大名窯,而當時的磁州窯、耀州窯、吉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等名窯也以其清新質朴的瓷器聞名於世。
宋代陶瓷的突出成就,在於燒製成了定窯的白釉印花,耀州窯的青釉刻花和劃花,磁州窯的白釉釉下黑彩和白釉釉上劃花,鈞窯的乳光釉和焰紅釉,景德鎮窯的影青,龍泉窯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等。而黑釉的兔毫、油滴、玳瑁、剪紙漏花等新興品種和裝飾手法的出現,也標志著此一時期陶瓷工藝的巨大進步。它們相互爭勝斗奇,異彩紛呈。宮廷御用瓷器多由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禹縣八卦洞鈞官窯和浙江杭州修內司官窯燒制進貢。這幾處官窯的瓷器在青釉、乳光釉上有所創造,以醇厚典雅取勝,而有別於民窯的簡朴清新。
宋代陶瓷在燒制上採取了「火照」檢查並控制窯爐的溫度和氣氛,以及原缽和覆燒等先進技術和工藝,使瓷器的質量、產量得到進一步提高。這一時期瓷器的器形品種也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同一類器物又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新的器物品種不斷出現,主要有玉壺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洗口瓶、瓜棱瓶、琮式瓶、瓜棱壺、葫節式壺、注子、枕等。紋飾題材亦豐富多采,多為花鳥走獸,亦有人物、山水等圖案,均富有生活氣息和裝飾美。其中某些紋飾題材及其表現形式,與當時興起的文人水墨畫有一定的聯系。
遼代陶瓷主要依靠治下的原北宋窯工燒制。有就地取材燒造而成的仿定窯瓷器及三彩器物,還創造了有著契丹族特點的雞冠壺、雞腿壺、盤口壺和鳳首壺等器型。金代陶瓷繼遼、宋窯業而又有所發展,它推廣了耀州窯印花,並大量生產了白釉黑花瓷器。西夏的白釉高足器則與宋金瓷器不同,可能是本地所燒。
宋朝工藝美術-染織刺綉工藝
宋代的刺綉針法精細,用色典雅宋代對染織刺綉等紡織行業十分重視。在少府監設了文思院、綾錦院、染院、裁造院、文綉院等機構,負責生產並於地方建官辦織造出作坊。北宋絲織業十分發達,花樣品種和質量產量較之前代,有了明顯的提高和擴大,其主要產地有都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京洛陽(北魏)(今河南省洛陽市)、真定府(今河北省境內)、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和四川成都等地。至南宋為滿足軍需、捐輸、日常使用、外銷等,絲織業又有了進一步發展,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陽、福州、泉州、彰州(均在今福建省)、興化(今江蘇省興化市)等已成為此時絲織業的主要產區。宋代絲織的主要品種有錦、綾、紗、羅、綺、絹、緞、綢、緙絲等,以錦最為著名。其上織有各種花鳥、蟲魚、走獸、人物等優美生動的圖案紋飾,計有20餘個品種和名色,並採用鏤印、刷印、彩繪和銷金等十幾種加工方法。
而緙絲、刺綉等也以所緙綉山水、樓閣、人物、花草、鳥獸的真實生動,而與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北宋緙絲以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為主要產地,南宋以臨安的緙絲制為最佳。其著名緙絲家有朱克柔、沈子蕃、吳熙等人。其中以朱克柔最著名,她所緙的書畫作品,用針細如毫發,設色精妙,光彩絢麗,繢□精緻,形象生動傳神。絲織業的發達,也推動印染業的發展和提高。宋代印染已很普遍,絹綾布帛上亦多有山水、樓閣、人物、花鳥、走獸等圖案。
宋絲織遺物在新疆、山西、北京、江蘇、福建等地有所出土,其中近年來福建福州北郊南宋墓出土的緞組織絲織物,是一次重大發現,為研究宋代的絲織業提供了材料。
遼代絲織承唐宋制度,在其所轄地區也設官辦絲織機構,在繼承和借鑒唐宋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獲得很大的發展。遼應歷九年(959)的駙馬公主合葬墓中出土有絲織物,系遼代早期契丹貴族服用物品。遼寧法庫葉茂台遼代早期墓出土的緙絲屍衾和靴面是迄今發現遼代最早的緙絲實物。緙絲以平綉為主,兼用銷綉,針法嫻熟,形象生動。金代絲織是在宋代北方絲織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沿宋制設立少府監、文綉監,掌管綉造宮廷御用的服飾,織染署掌管織□染色。
山西省大同市西金代閻德源墓出土的24件絲織品,系以羅為主,有花素兩種。鶴氅、黃褐色羅地、鶴雲的綉工精細,針法熟練,風格典雅,堪稱金代刺綉工藝的精品。傳統的西夏織綉是毛紡業,產品有氆氌、毛褐、氈、毯及駝毛布等,除了滿足本地需要外,還向外輸出。皇家設絲絹院,由漢族工匠織□。西夏獻王墓出土的茂花閃色錦,色調層次豐富,絢麗多采,反映了西夏絲織業的發展水平。回紇定居新疆、河西之後,建立了自己的絲織,產品以緙絲、捻金線與織金錦為主。新疆阿拉爾出土的靈鷲窩錦袍是緯顯花的斜紋緯錦,經緯線均不加捻,反映了回紇絲織物的某些特點。
宋朝工藝美術-金屬工藝
南宋八卦紋銀杯宋代的金屬工藝是在唐五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已排除了來自波斯薩珊王朝的異國情調,適應城市平民生活的需要,製造了大量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金屬器皿。
宋代金銀器已非常發達。皇家所用的金銀皿由少府鑒、文思院掌造。據記載都城汴梁已有金銀鋪,南宋朝廷及王公貴族對金銀器的需求有增無減。從記載及考古發掘來看,宋代金銀製品多為酒器、茶具和裝飾品。1959年,在四川德陽出土了大量宋代銀器,除茶酒器具外,還有許多日用器皿。其中一隻銀盒上刻有雙孔雀,外飾纏枝花,精美可愛。南京幕府山北宋中期墓中出土的雞心形金飾,集鏤空、鏨刻、掐絲等技藝於一器,說明北宋江寧(今南京)金銀製品作工精細,技藝高超。衢州(今浙江省境內)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繩祖夫婦墓出土的八角形銀杯、八卦紋銀杯、銀梅瓶、銀絲盒等都是南宋銀器的嶄新造型。四川德陽出土的理宗淳□九年(1249)孝泉鎮銀鋪打造的銀梅瓶、□形器、執壺、尊、托杯、壺、刻花盒等器形,錘□工整,比例協調,有著恬靜舒暢的特點,反映了南宋城鎮金銀器普遍發展的趨勢。
宋代銅器繼唐局鑄和南唐官鑄,又有了一定的發展。日用器皿大量增加,主要有銚、瓶、熨斗、火鍬、火筋、火夾、沙鑼、匙筋、香爐、簾鉤及杯、盤、壺、罐、盒、爐等。造型大都簡潔洗練,注重實用性,部分器物的造型與瓷器相似,可能為相互影響的結果。另外,佛像、祭器、樂器等也有一定的生產。
宋代銅器工藝中重要的有仿古銅器和銅鏡兩類:①仿古銅器,在宋代主要充作禮樂和祭祀之器,北宋末年曾大量生產,其器物鑄造精工,忠於原器,造型敦樸古雅,對後世仿古器的生產有一定影響。②銅鏡,因需求量大而大量生產,成為銅器行業中的主要產品。宋代銅鏡注重實用,不崇華侈,器體輕薄,裝飾簡潔,形狀仍以圓形為主,亦有方形、亞字形、弧形、菱形、四方圓角式、菱角形及帶柄等多種形式。背面多鑄有花鳥、蟲魚、走獸、人物、故事、佛道、山水、樓閣、船舶、祥瑞、四靈、十二生肖、八卦、星象、摩竭、銘抨等圖案紋飾,亦有光素無紋者。圖案處理常採取隱起、陽線並用,以線的韻律、節奏來增強紋飾的起伏與重量,克服了因體薄而造成的輕浮單調的感覺。其中的動植物圖案,形象准確,姿態生動,構圖豐富多變。山水人物圖案的構圖處理富有繪畫效果。宋代銅鏡多產於湖州、臨安(在今浙江省)、饒州、吉州、撫州(在今江西省)、成都(今四川省)等地。
遼代的金屬工藝,既受波斯薩珊王朝的影響,又繼承了唐代的傳統,並根據本民族的生活習性而創造了富有特徵的金屬工藝。如雞心壺、八角銅鏡及鎏金鳳冠等。金代的金銀器出土甚少,銅鏡有四手觀音雙面鏡、觀音紋陽燧鏡、雙獸連珠鏡、蓮花八乳鏡、雙魚鏡等。西夏對金屬工藝比較重視,設有專門機構掌管,西夏王陵出土有金銀器殘件以及鎏金銅卧牛等。
在金屬工藝發達的基礎上,金銀工藝也隨之發展,在部分銅鐵器物上按圖案陰槽,填以金、銀、絲、塊、圈、點等,構成優美的裝飾,與原器質地相映成輝,光彩閃爍。
宋朝工藝美術-漆器工藝
宋代漆器漆器的生產在宋代已很普遍。其漆器多為日用器皿,從考古發掘和傳世作品來看,其品種主要有碗、盤、盒、奩、缽、托、筒、幾、盆、盂、勺、筆床、紙鎮、畫軸、扇柄等。其器形式樣也豐富多變,同種類型的漆器各有多種不同的式樣。如盤就有圓、方、腰樣、四角、八角、絛角環樣、四角牡丹狀等形狀。其胎質有木胎和木胎糊兩種。
宋代漆器品種有:①金漆,分戧金和描金。前者是在硃色或黑色的漆器上用特製的工具戧刻圖案的陰紋,後再填以金粉或銀粉;後者則是直接用筆在漆器上描繪圖案。如江蘇武進林前宋墓出土的人物花卉奩,在蓋面戧刻兩高髻婦人挽臂漫步園中,立面戧刻折枝花卉;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的描金雕漆盒,其中在盒中心用描金繪出人物、波濤、火焰、散花等圖案紋樣。②犀皮,又稱虎皮漆、波羅漆等。系在塗有凹凸不平的稠厚色漆的器物上,以各種對比鮮明的色彩分層塗漆,形成色層豐富的漆層,最後用磨炭打磨,因漆層高低不同,故打磨後顯出各種不同的斑紋。③螺鈿,在器物表面上鑲嵌以各色螺片使器物具有典雅美的藝術效果。如江蘇蘇州瑞光寺塔出土的螺鈿漆器,通體(黑漆)嵌以較厚的螺鈿花卉。④雕漆,因其漆層顏色的不同,而分剔紅、剔黃、剔綠、剔黑等。另外又將紅黑色漆相間塗漆,雕刻花紋者稱剔犀,或稱烏間朱線。雕漆以江蘇鎮江金壇宋墓出土的團扇柄,與現藏日本的剔黑圓漆盒為代表。
遼代漆器分木胎和卷木糊□胎兩種,有黑光、朱紅、醬紅等色的素漆碗、盤、盆、勺、缽、奩、梳、枕等。金代漆器繼北宋漆業有所發展。山西大同金墓出土的剔犀奩,通身剔香草紋,平凸刻紋委婉回轉,陰溝顯出朱漆兩層,屬烏間朱漆類型,是迄今所見宋金時期最大的剔犀漆器。奩內有彩漆碗1件,在褐漆地上繪白梅朱枝、黃蝶、綠竹等,筆法嫻熟,具有沒骨畫法的韻致,亦屬罕見。
宋朝工藝美術-玉石工藝
宋代玉器直承五代風格,進一步市俗化宋代皇家用玉不減唐代。寶璽、冠服、玉輅、鞍具、刀劍等的飾件、祭祀等均使用玉器,多由文思院、修內司玉作負責碾。王公大臣和富豪商紳也都使用並收藏玉器,因而促使了玉器業的發達。當時臨安已開設「七寶社」,出售玉帶、玉碗、玉花瓶、玉束帶、玉勸盤、玉軫芝、玉絛環等。玉器的使用范圍和功能較之前代已有很大擴大。
宋代玉器的器形、圖案等花樣品種甚豐。人物、花鳥、走獸等器物,形神俱存,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情趣。其加工手段如隱起、起突的線面處理,極為熟練,同時又根據玉料色澤的紋理、形狀不同,而因循雕出各種相應的物象,著名者有玉雕子母貓、甘黃玉葵花杯等。
遼代玉器一部分是購買或掠奪而來,另一部分是反映本民族意識的自製玉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徵。金代玉器多用於禮制、祭祀和皇家貴族,平民禁止用玉。其玉器在與漢族逐步融合的過程中,形成了富有女真族生活特徵的春水玉和秋山玉。
宋、遼、金玉器擅用鏤空作工,玲瓏剔透,纖巧秀麗。形象處理,起伏自然,轉摺合度,簡潔准確,形神兼備。所表現的人物、故實、祥瑞、山水、禽獸、花草等題材,背景較為復雜,構圖多取三遠法,類似繪畫,對象的前後主次及形神的巧妙處理,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宋金的銘刻玉器有經文和詩詞兩種,所刻字小如芝麻粒,雙勾細如絲發,是微型銘刻玉器的典型代表。
宋朝工藝美術-文房四寶工藝
宋代印刷用紙大致有竹紙和皮紙兩類包括以筆、墨、紙、硯為主的書畫工具、材料及筆山、筆架、筆筒、墨床、水盂、勺、鎮尺、盒等附屬性器具。大約從漢代起,文房用具就受到皇家與文人的喜愛,製作中施加了一定的裝飾,促使其發展成為一種特殊的工藝美術品,至宋代隨著文學藝術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宋代毛筆仍以安徽宣城為中心產地,其筆以秋季紫毫為上,亦稱宣毫。制筆名家有陳氏和諸葛氏。另外,歙州、新安、黟州(均在今安徽省)等地也出現了制筆名匠。墨的產地仍以歙州為最。由於採用松煙、油煙制墨,提高了質量。張遇於熙寧、元豐年間,創用油煙制墨之法,以油煙入腦、麝、金箔等製成龍香劑貢御墨;潘谷是元□時的制墨名家。他們制的墨以其上乘的質量和多變的形狀、紋飾享譽於世,深受當時文人學士的歡迎。較之前代,宋墨形制增多,裝飾素雅,古色古香。
宋代造紙工藝有了顯著提高,竹紙已名冠天下,優質寬幅的皮料紙也已出現,產量增加。對紙的再加工在當時尤為盛行,成為宋代造紙業的一大特徵。四川謝公箋與唐代薛箋齊名,共有紅、黃、青、綠等10色,亦稱十樣蠻箋。砑花紙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山林、林木、折枝花果、獅鳳、魚蟲、壽星、八仙、鍾鼎文等圖案。此時還有仿唐的薛濤箋和仿南唐的澄心堂紙等名紙。另外,金粟山藏經紙,系桑皮紙,以其內外皆臘,表面光瑩,專用於印製大藏經而知名。宋硯仍以端、歙為兩大名硯,也有銅、鐵、陶、瓷、澄泥、古磚瓦製成的硯。而各地就地取材製成硯,也不乏佳品,如紅絲石硯、紫金石硯等。另外,其他文具也隨著文房四寶的發展,也在產量、質量、形制、裝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為宋代文學藝術的全面繁榮和取得高度成就,提供必不可少的器具材料。
宋朝工藝美術-其他工藝
宋代玻璃器宋代與阿拉伯各國有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往來,從阿拉伯地區輸入了大量的玻璃器,多為皇家貴族達官豪商所收貯使用。受其影響,宋代玻璃器業也有一定的進展。但因在生產上仍沿襲傳統配方,就地取材,因而妨礙了玻璃工藝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宋代自製玻璃器的產量很大,產地較廣,品種較多,主要有缸、瓶、盆、葫蘆、葡萄、燈、鳥形、釧杵、耳環、簪、珠等。經化驗表明,多數屬高鉛玻璃。玻璃器的成型工藝有兩種:①實心玻璃器,有珠、簪、墜等,其中玻璃珠的形制和色彩最為豐富,以單色珠為主,亦有少量變色珠,如藍地孔雀藍點珠等。②空心玻璃器以瓶為主。
宋、遼、金自製玻璃器,器形往往雷同,可能為同一地所產,後銷往各處。此時大理國玻璃器僅見各色不同形式的珠子。回紇自製玻璃器產於新疆若羌瓦石峽,其燒造工藝可能受到中亞玻璃工藝的影響。
另外,宋代牙角竹木工藝也很發達。象牙、犀角系珍貴材料,一向從海外輸入。皇家用於製作象輅、牙簽、帶板、印章及書畫軸頭等,作工頗精良考究。傳世作品有犀角花盆。竹雕以南方為主。高宗時詹成擅用竹片刻宮室、人物、花鳥等圖案,纖毫俱備,極為工細。西夏8號帝陵出土有雕有庭院、山巒、樹木、花卉人物的竹片,頗富繪畫趣味。竹編、藤作也較普遍,出現了許多地方名產。如揚州莞席、袁州竹鞋、泉州白藤箱等。傢具工藝因生活習慣的改變,而獲得極大的提高和變化。人們由唐以前的席地而坐,已發展為此時垂足而坐。因此使桌椅幾案等傢具有了巨大的發展。皇家傢具工精料良,裝飾精緻,比例和諧,茶肆酒樓、醫丞布店及一般民用傢具,則單純朴實,注重實用,不作過多的華飾。開明式傢具之先河。
從總體來看,宋代工藝美術較之唐代的華麗繁縟,顯得質朴清新大方。部分器物在注意實用性的同時,重視器物的形式美,用料考究、作工精良,而又不失其新質朴的時代特徵。
⑵ 中國陶瓷花瓶有哪些造型如「美人瓶」,還有哪些最好有圖片直觀介紹。
搖鈴尊清康熙年間的流行器式。其特點為小口,細長頸,豐肩,弧形或筒式腹,淺圈足,平底,形似帶把的搖鈴而得名,以青花釉里紅製品為多。由於此類器型罕見,存世量稀少,歷來身價不菲,備受關注
⑶ 古代陶瓷瓶分類
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紅陶質,手工製作。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對稱的雙系,用以穿繩。器表有多繩紋。燒結程度較好,質地堅實。汲水時由於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及馬家窯文化遺存中發現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廟底溝類型的尖底瓶為雙唇,小口,器身瘦長,肩腹部無系。馬家窯文化的尖低瓶為侈口,直頸,折肩,腹有雙系以細泥橙黃陶製成,器表塗淺紅色陶衣,以黑彩繪旋紋,紋飾充滿動感,製作精細。
傳瓶
流行於隋唐時期的器形,即單口,雙腹並聯的雙縭尊,自銘「傳瓶」。目前僅發現兩件,分別收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後者出土於西安郊區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
葫蘆瓶
形似葫蘆的瓶式。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為明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時,因皇帝好黃老之道,此器尤為盛行並多有變化;除傳統器形外,又有上圓下方式,蘊含天圓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時,成為外銷瓷品種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並出現三節或四節式葫蘆瓶。雍正以後,創制一孔葫蘆瓶,嗣後變化多端,其中器口內斂,卧足,飾對稱如意綬帶耳者又演化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國,兩晉時的古倉罐演變而來。造型為上小下大弧形台階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級裝飾多個垂直或斜直的圓錐角。吳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帶民間取其「五穀豐登」吉祥之意。
盤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淺盤而得名。流行於唐,宋時期。
凈瓶
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遊方時可隨身攜帶以儲水或凈手。他淵源於佛國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日本,朝鮮及南洋群島諸國。梵語音為「捃雅迦」,「君遲」,「軍持」,中譯為瓶或澡瓶。瓷質凈瓶流行於唐,宋,遼時期。造型為管狀細長瓶,頸中部突出如圓盤,長圓腹,圈足,肩部上翹的短流多作瑞獸首形。元, 明以後多稱「軍持」。器身多扁圓,頸較短,流肥碩。入清以後,這一器形為皇家壟斷,演變為直頸,豐肩,斂腹,高圈足外撇如蓋展開,無流,成為清朝朝廷賜給西藏高級僧侶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稱「藏草壺」。
玉壺春瓶
北宋時創燒的一種瓶式,呈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由宋人詩句中「玉壺先春」一詞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窯口燒制。入元以後,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諸窯, 並且出現八方形與器身鏤雕裝飾。明,清兩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並成為傳統器形一直延續至清末。
梅瓶
北宋創燒的一種瓶式,因口之小僅容梅枝而得名。又稱「經瓶」。造型為小口,短頸,豐肩,斂腹,瓶體修長。磁州窯造器上有開光黑彩書「清潔美酒」,「醉鄉酒海」等文字,可知其為酒具;但遼墓壁畫中所見用來插花,可見又系陳設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長秀麗。元代呈平口,短頸上細下粗,器形雄偉。明以後多唇口,器身也隨各朝審美情趣變化略有不同。
貫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宋代。器形仿漢代投壺式樣,直徑較長,腹部扁圓,圈足,頸部兩側對稱貼豎直的管狀貫耳。哥窯,官窯,龍泉窯等多有燒制。清代亦有仿製。
弦紋瓶
又稱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體環繞一道道凸弦紋作裝飾而得名。宋代定窯,官窯,哥窯,龍泉窯等多有燒制。
多管瓶
又稱牛角罐。冥器。流行於宋的一種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棱形或圓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紐蓋,瓶身有圓管式和多級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與瓶不通。龍泉窯燒制數量較大,此外溫州,磁州窯,均有燒制,北方磁州窯製品,瓶體較肥碩,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淺洗而得名。流行於宋,以龍泉窯燒制量最大。南北各窯場所燒制的洗口瓶,歸納起來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洗口,直頸,折肩,筒式腹,淺圈足;另一種是洗口,長頸,扁圓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時代玉琮造型的一種瓶。圓口,短頸,方柱形長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橫線裝飾。最早的瓷質琮式瓶見於南宋官窯與龍泉窯器。明代石灣窯此類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後,器身橫線裝飾演變為八卦紋,故後期又稱為「八卦瓶」。
蒜頭瓶
瓶式之一。仿秦漢時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頭形而得名。瓷質蒜頭瓶宋代始燒,流行於明,清時期。基本形狀為口部作蒜頭形,長頸,圓腹,圈足。明,清時瓶的腹部多有變化,蒜頭形口因大小而異。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宋,遼時期。特徵是瓶的腹部均勻分布著縱貫的凸凹弧線,將瓶體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頸,長圓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鎮燒制的品種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開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於宋、金時期,唐代已有燒制。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丁道剛作瓶大好"銘花口瓶,瓶口似蓮花瓣形,細頸,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與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鎮、磁州、耀州等窯都燒制花口瓶,基本形式為花口,細頸,圓腹,撇足。北方窯場宋、金兩代花口瓶的區別在於足部變化,宋代撇足較矮,金代撇足高度幾乎與瓶頸相等。皈依瓶 俗稱魂瓶,冥器。常見於江南地區宋、元、明時期的墓葬中。瓶體修長,頸部堆塑日、月、雲、龍、虎、龜、蛇、鳥、雞、犬、鹿、馬、人物等,蓋鈕為立鳥狀。也有依據瓶體上堆塑的主要紋飾稱其為龍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與宋代相比,瓶體高,堆塑紋飾繁縟。從皈依瓶出土情況看,多為成雙使用,少數瓶的頸部有「東倉」、「西庫」銘文,瓶內裝有炭化的穀物,說明皈依瓶用途是給亡人陪葬的谷倉。也有人認為,它是亡魂的歸依之所,故稱之為皈依瓶。
盤口長頸瓶
遼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淺盤口,細長頸,溜肩,斂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劃有「官」字款。同樣這種器身,肩、腹飾貫耳者,稱為"盤口穿帶耳背壺";肩側有注流者,稱為"盤口長頸注壺"。裝飾方法有素麵黑陶壓光、白釉、黑釉、褐釉、黃釉、綠釉等釉色或刻花。
雞腿瓶
又稱雞腿壇,遼、金時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長形如雞腿,故名。粗壯者又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葉末釉為裝飾,大多由肩至底飾有凸凹弦紋,少數肩部刻有漢字楷書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於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區遼、金墓葬中常有出土,遼代壁畫中有契丹人背負細長雞腿壇的畫面,說明此類器皿多為游牧民族所用。
鳳首瓶
遼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亞金銀器影響而創制的獨特形制。鳳首張目,曲喙銜珠,首頂荷葉狀花口為冠,細長頸多飾弦紋,豐肩,斂腹修長,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圖案。
連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體與瓶座連為一體而得名。流行於元代。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樞府釉連座瓶,盤口,細頸,垂腹,鼎式三足,下連六角形鏤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鈞窯連座雙耳瓶,花瓣形口,細長頸,豐肩,腹下部內收,瓶底連有鏤空座,堪稱連座瓶代表作。
扁腹綬帶葫蘆瓶
一種瓶式。器形似扁葫蘆,頸部有對稱雙系,因腹圓若滿月,又稱"抱月瓶"或"寶月瓶",為受西亞文化影響出現的器形。此式瓶始見於明代洪武御窯器,盛行於永樂、宣布德兩朝,此後至明末不復出現。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窯有仿製品或略加變化,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亞文化影響的器形。口微侈,直頸,球腹,平底。始見於明永樂朝,宣德器較永樂略顯粗放,此後明代各朝未出現。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風盛行,天球瓶則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時較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時期景德鎮御器廠創制的磨器形。形狀為唇式口微侈,直頸兩側貼塑獸耳,方形腹的每個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變為八棱錘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窯廠仿品造型與宣德器相比,瓶體較大,且書有雍正官窯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較矮,獸耳小。明末清初時無款仿品有的可達亂真程度。
壁瓶
專為懸於壁上或掛於轎中設計的瓶式,又稱「掛瓶」或「轎瓶」,始見於明代宣德朝。瓶體均為整體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繩懸掛。初掛於鳥籠之中。萬曆時大興,有蓮花、葫蘆、瓜棱、膽式等多種形制,清代乾隆官窯多有生產,造型規整,工藝精巧,品種豐富,並多附衘題詩句。
活環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雙耳上套有可活動的環而得名。裝飾活環是明嘉靖以來流行的一種造型。嘉靖時期活環造型為唇沿外撇,束頸,長腹下垂,足部較高且外撇,平底,頸部貼塑雙獸耳,並套有可活動的圓環。此類瓶式清康熙及民國時期均有燒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為侈口,短頸,溜肩,長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見於明代萬曆朝,在清初順治、康熙兩朝被賦予"大清天下一統"的寓意,從而成為民窯中最為流行的器物。
膽式瓶
一種瓶式。長頸,溜肩,垂腹,形若懸垂的動物膽囊。造型近似錐把瓶,不同之處在於頸部較為短粗。始見於明萬曆朝,留行於清代。
六方瓶
又稱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體作六稜柱形而得名。
橄欖瓶
鼓腹,口足內斂,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欖。有素身與瓜棱式之分。為清代流行器形,始創於順治朝,雍正、乾隆時最為常見。
荸薺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直頸較粗,有撇口與直口之分,器腹均為扁圓,形如荸薺,圈足。清代康熙時首創,多為直頸。晚清同治、光緒時,官窯又流行這一造型,但均為粗短錐頸,荸薺形扁圓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鮮有變化。
錐把瓶
形如錐把的一種瓶式。小口,長頸上細下粗,溜肩,鼓腹,淺圈足。創於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頗為流行。
油錘瓶
一種瓶式。小口,細長頸,鼓腹,平底,形似舊時油坊匏制之油錘,故名。器形與錐把瓶或膽式瓶相近,其不同之處為頸部比二者更細長,且上下粗細基本一致。腹部呈圓形。僅流行於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舊時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為清康熙民所燒。棒錘瓶又分圓、方、軟。圓棒槌又稱硬棒槌,造型為盤口,直頸較短,圓折肩,筒形長腹,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達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稱方瓶,器形為撇口,短頸,平肩微折,方形長腹,腹部略為上寬下窄,方形寬足,凹底施釉。軟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燒制的一種器形,是與硬棒槌相對而言,造型不及後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頸,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緒及民國時期對方棒槌仿造較多。然仿品胎體比較厚重,口邊較薄且不規整。
紙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紙槌而得名。多見於清康熙。造型為小口,細長頸,豐肩,圓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製品較為多見。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為撇口,長頸,溜肩,斂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為飾。為清代康熙朝獨特器形之一。
柳葉瓶
一種瓶式,為清代康熙官窯獨特器形之一。侈口,細頸,斂腹修長,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雋秀典雅,若懸垂的柳葉,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稱。
觀音瓶
又稱「觀音尊」,瓶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康熙一朝景德鎮窯燒制的瓶式很多,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凡口小腹大的均稱為瓶。觀音瓶特徵是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流暢。
燈籠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長圓形燈籠而得名。流行於清雍正、乾隆時期,造型為直口,短頸,豐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稱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為西藏僧侶燒制用於插草供佛的特別器皿,故稱藏草瓶。雍正時已有燒制,乾隆時期製品為圓唇口,直頸有凸弦紋,豐肩,腹下部漸收,束脛,足部外撇。這類瓶式不書款識,一般多認作乾隆製品。
賞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創造型,一直延續至清末宣統朝,成為官窯傳統器形。瓶呈撇口,長頸,圓腹,圈足,多以青花纏枝蓮為飾,取其「清廉」諧音,專用於皇帝賞賜臣下,意在令其「為政清廉」。同治以後又增添粉彩與單色釉描金等品種,並改稱「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器腹中段鏤雕成如意頭形,套鉤回紋或倒、正T形。瓶體上下於紋飾間相互鉤套、連為一體,可以活動卻不能分開,寓意「天地交泰」,為清代乾隆早期御窯廠督陶官唐英和催總老格刻意製作專供乾隆皇帝玩賞的佳器。
轉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清朝乾隆時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體由內瓶、外瓶、底座分別燒制組成。內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狀,上有裝飾繪畫,瓶底有內凹的軸碗。一般外瓶鏤空,形狀似燈籠,內、外瓶套合後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軸嵌入軸碗,手持瓶口轉動,內瓶可隨之旋轉。瓶體上的圖案如走馬燈般可通過外瓶鏤空處看到。清末民國時期有仿清乾隆時期的製品。
雙聯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因兩瓶聯成一體而得名。通常是兩瓶的腹部粘連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體相連。市場上出現的仿製品中,有書「大明萬曆年制」楷書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