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白褲瑤是瑤族,組成的一個部分
一、白褲瑤是瑤族四大支系一個分系,它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步形成的,隨著社會發展,各支系瑤族在稱謂,風俗習慣,經濟生活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自信風格與特色,白褲瑤自稱布諾,他的名稱是因為男子穿齊膝白褲而得的,他是一個被聯合國科教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是人類文明的活化石,是一個原始社會生活形態直接跨入現代社會生活形態的民族。
他們的服飾圖案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感情,這是一種奇特的藝術形成,樸素典雅的色彩反映了少數民族服飾的精髓。
2. 里湖瑤族鄉的白褲瑤文化
里湖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白褲瑤民族聞名遐邇,里湖素有「中國白褲瑤之鄉」美稱,白褲瑤民憨厚、朴實、勤勞、勇敢,民風淳樸,文化底蘊豐厚,白褲瑤文化是整個瑤族乃至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世界民族文化的「奇葩」,原始、奇特的婚俗文化、葬俗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銅鼓文化、陀螺文化以及狩獵、斗鳥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倍受世人關注,是廣西少數民族文化中的「精品」。
文化節
由南丹縣里湖瑤族鄉黨委政府舉辦的首屆白褲瑤民俗文化節,將於2月19日-20日在里湖瑤族鄉政府舉行。屆時,遊客將欣賞到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白褲瑤民俗傳統文化。
在此次民俗文化節期間,觀眾將看到白褲瑤族人敲響千面銅鼓、千隻陀螺爭霸賽、百支鳥槍集中鳴放、800套服飾大展示及可供500人同時落座的長宴席等壯觀景象。同時,還可欣賞到白褲織布、臘染刺綉的全過程。此外,難得一聽的白褲瑤細話歌,難得一見的吹牛角、吹喇利、敲竹銅鼓,以及白褲瑤的扭扁擔、拋擔上肩、頂杠等民俗比賽也閃亮登場,讓蒞臨現場的觀眾大飽眼福。
白褲瑤族是因男子一律穿及膝粗布白褲子而得名,為瑤族的一個支系,人口不足3萬人,目前主要居住在南丹縣八圩、里湖兩個瑤族鄉的深山弄場里。2003年2月16日,里湖瑤族鄉黨委政府曾成功舉辦影響深遠的首屆白褲瑤陀螺節。飛速旋轉的陀螺,引得看熱鬧的山外遊客紛至沓來。
3. 白褲瑤族女可以嫁外族嗎
南丹的各鄉的白褲瑤依然保持著男不外娶、女不外嫁。
在廣西南丹有一個村莊,是白褲瑤聚集區,離縣城36公里,全部是坑坑窪窪的山路,進出縣城得花好幾個小時車程。路非常不好走,我一個人背起行囊一大早出發,一路顛簸著,班車擠得不能再擠。短短數十公里居然行進三個半小時。
村莊屬於四面環山,很小,跟很多農村一樣。但這里的人們給我的感覺友善,淳樸,我的鏡頭對著他們時,總是微笑著,向你點頭。
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因男士都穿白褲而得名。女性是否成婚以包頭為區別,而服裝沒有什麼變化,上衣前片不綉任何東西,後片則綉有顏色艷麗、非常精美的圖案,下身則是絢麗的百褶裙。
村莊里,就算是年輕人也很少有出去務工的,對他們來說:背井離鄉是一件非常讓人難以接受的事。
家裡的男女老少的衣服全是家庭主婦手工織、染的,據說一個家庭主婦做一套衣服最少需要一年的時間,特別是用粘高樹脂來畫衣裙是白褲瑤服飾文化的一絕。
每逢的3、6、9日是他們趕集的日子,碰巧今天他們趕集,村莊里並沒有多少人,於是跟著大部隊又返回縣城,順便去湊湊熱鬧!路上不時見到行人挑著自家養的農產品,趕往縣城去賣。
白天的集市熱鬧非凡,白褲瑤同胞們穿著色彩艷麗的服裝做買賣。而到了夜間,集市上能見到成雙成對的白褲瑤男女對歌!
在南丹的各鄉的白褲瑤依然保持著男不外娶、女不外嫁,不與外族人通婚的習俗,白褲瑤的寨居文化、陀螺文化、銅鼓文化是白褲瑤民族文化的代表。
瑤族男子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通常結婚三年後就開始留長發,並且頭發不用洗發水洗,而是用釀酒時所剩的淘米水洗。對於白褲瑤來說,酒是生活中必須的,幾乎家家都釀酒!
在一路邊小攤上:一對百歲老夫妻,兩碗米飯,一碗豬血肉湯,倆人都只夾豬血,把肉留給對方,這就是平凡而又偉大的愛情!
幾個老人路過賣碟片的攤前,看見電視上播著歡快的歌聲,於是,停下來觀看!
瑤族人是很隨性,懂得享受生活,在集市上你會隨處可見喝酒,溜鳥,大塊剁肉的人們!
遛鳥,養鳥,逗鳥是他們樂此不疲的愛好,當地男子幾乎都有這一愛好!
呆了一個小時轉了兩圈不得不要離開。汽車啟動那一刻,感覺這趟太匆忙了,不免有些遺憾,真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去。
4. 白褲瑤族的女性為什麼不穿內衣
白褲瑤族被社會學家稱作為氏族社會的「活化石」,她們這個民族對於女性的生殖器官十分崇拜,然後這種崇拜慢慢衍生出其他的崇拜,比如說是對女性乳房的崇拜,她們認為女性的乳房是她們哺育後代的典型特徵,這種現象慢慢隨著時間的流逝完整地傳承下來。她們女性夏天的衣服就是前後各一塊布,很隨意地搭在肩膀上,而裡面什麼都不穿,乳房若隱若現。
正面看到白褲瑤族女性上身一襲黑衣,不過,當從側面看過去時,就會覺得真是柳暗花明啊,裡面是別有洞天,猶如一幅美輪美奐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