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抖音彈古箏今夕真名
劉樂。抖音,由位元組跳動孵隱握化的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在該直播軟體中虛讓彈古箏今差攜局夕真名是劉樂。該主播是一名音樂主播,深受用戶喜愛。
⑵ 古箏的演奏方法
古箏傳統的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無名四指撥弦,演奏出旋律、掌握節奏,左手演奏法還有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調整音高,完善旋律。
古箏的基本構造:
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河南蘭考的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
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1、面板:一台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陽面中段為最佳,陽面是指整株桐木置於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為陽面,去頭斬尾為中段,一般以9到12年樹齡的桐木為最佳,尤以河南蘭考的桐木為最佳,沙土地,木質疏鬆,利於音質的傳導。
專業演奏古箏的面板以通紋為最佳,中音區紋理間距5到9厘米,高音與低音區間距1.5到2.5厘米為最佳,面板告慧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一般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數採用弦切工藝。
2、琴弦:早期的琴弦以馬尾、鹿筋為原料,到了當下這段時期以尼龍鋼絲弦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韻味,琴弦以德國進口鋼絲為主,含碳量均勻,壽命長,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寶泉牌、敦煌牌為代表,較受專業人士歡迎。
3、箏碼:一般來說紅木古箏配套紅木箏碼,楠木古箏配套雞翅木箏碼,紫檀古箏配套紫檀箏碼,亦有說法以色木為箏碼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論,箏碼要求紋理垂直向下為最佳,上嵌牛骨,擱弦槽一般為對應琴弦的三分之一深度為最佳。
⑶ 抖音上彈古箏的軟體叫什麼
抖音上彈古箏的軟體叫什麼?很多人在抖音上看到有一個可以在手機上彈古箏的視頻,這是需要下載一個軟體就能完成的,很多網友表擾祥示不知道是什麼軟體,下面就跟著我一起倆看看吧。
軟體名稱:古箏
軟體功能
1、短時間學會《滄海一聲笑》、《小白菜》等入門歌曲,老師手把手教,手機也能彈出來。
2、「古箏」為您提供與專業老師教練的溝通平台,古箏老師及時視頻回答您的提問。「古箏」APP為您提供廣大古箏愛好者交流 學習 的平台,學琴知汪不再枯燥!
3、古箏學習從入門到精通,古箏考級輔導課程。「古箏」APP擁有全國鋼琴演奏考級大量的曲目內容,讓您離專業更近一步。
4、成都雲創新團隊擁有8年音樂手機應緩猛搏用開發經驗,總下載量超過3000萬次,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核心音樂專利技術8項。
⑷ 不露臉古箏視頻,大概是16歲女的彈的,求視頻
南山南。望採納。
⑸ 古箏小知識
1. 初學古箏應該先練習什麼
方法很簡單除小指外,其他四指分別和拇指進行彈奏,可以左右手同時練習,不需要旋律,要的是力度,靈活性! 每個手指從離拇指彈奏的那根最近的弦開始,慢慢下行,一般快到8度時,再上行。 無名指的練習是最難的,開始練習的時候會感覺很別扭,特別是彈和拇指最近的那根弦(井崗山上太陽紅裡面如「6161,2323」就有很多用到無名指和拇指、中指彈相鄰音的指法),平時傳統曲子裡面用無名指彈奏的旋律段,倒不是很多的。 可以加強無名指和拇指的彈奏! 在練習的時候,要充分感受到第一指關節的發力,而不是整個手指在發力。某個手指在彈奏的時候,整個手掌,其他幾個手指均發松狀態,千萬不要將其他手指上翹,否則,整個手掌都會很緊張,很累! 每天練習個10分鍾,肯定有所收獲!我練習之後,發現手指的爆發力,靈活性,放鬆性,有了很大提高! 有興趣的話,各位箏友可以試試. 練習曲: 1.右手:1151 1151 6636 6636 5525 5525。。依次下去 左手:(同右手) 2.右手:1151 1151 6636 6636 5525 5525。。依次下去 . . . . 左手:1351 6236 5125 3613。。依次下去 3.右手:1151515611 6636363566 5525252355 3313131233。。依次下去 左手:1151 1151 6636 6636 5525 5525。。依次下去 4.(這個有點難,如果想學就得下點工夫) 左手先彈;1351 右手再彈:351 左手先彈:2562 右手再彈:562 左手先彈:3613 右手再彈:613 。。依次下去 ^-^祝你成功! (給你個網址,進去看看,慢慢練習: /v?word=%B3%F5%BC%B6%B9%C5%F3%D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麻煩採納,謝謝!
2. 古箏入門基本知識
古箏入門基本知識有:
1. 古箏的選擇。購買古箏時應盡量選擇有品牌的、有知名度的、有售後服務的一些廠家,這樣對於我們古箏的品質和服務是有保障的。
2. 古箏的構造。古箏的基本構造:箏首、前岳山、琴碼、面板、琴弦、後岳山、穿弦孔、箏尾。
3. 古箏的擺放。古箏的琴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連體式琴架、一種是分體式琴架,琴架擺放時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方放置在前岳山位置,低的一方放置在後岳山位置。
4. 義甲的選擇與佩戴。選擇使用玳瑁材質的義甲。假指甲如果兩面都是平面,則無所謂反正;如有一面是弧形,則需將凹面貼著指肚。膠布應纏在手指第一關節的中部,緊貼指肚,避免膠布粘在第一關節活動處,影響手指靈活,膠布纏繞手指2-3圈。
5. 古箏的坐姿。選擇一張高矮合適的凳子磨差,要求彈奏者坐在凳子上彈奏者的腰部與箏面平行,身體坐正,後背挺直;彈奏者坐凳子的前1/2,不要坐滿整個凳子。身體正前方對著古箏的第一個琴碼(腳碼);身體離古箏大約1到2拳櫻游穗頭的距離,兩腳可以前後錯開平放。
6. 分辨琴弦。在常用的古箏共有21跟琴弦,初學時一般以D調定線,弦序是按照中國傳統的無聲調式音階「官、商、角、徽、羽」循環排列的,對應簡譜上的「1 2 3 5 6」 。
拓展資料: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3. 求古箏入門知識
在民樂裡面,古箏算是比較容易入門的。
如果你不想找老師學的話,還是建議你去買一點書籍來看,或者到網上找點教學視頻,我覺得不管學什麼都要把基礎學扎實。 下面有些基本的知識,希望對脊卜你有幫助。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於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於平面。
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在木製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
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 箏的品種不一,構造也不盡相同,下面介紹的是一種二十一弦箏的構造。
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岳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箏的優劣取決於各部分材料質地及製作工藝的高低。
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著支撐的作用。
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干而松的梧桐木來製作。
也有人試用白松製作。蒙族箏的面板用楊木製成。
「底板」用梧桐木製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質木料製作。領導作用 「箏邊」也稱邊板,即箏的側幫。
箏有兩個箏邊,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另一側稱為外箏邊。箏邊一般用木製成,也有用水曲柳、紅木或其他雜木製成。
還有試用楓木製作。 「箏頭」用木、紫檀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製成。
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來固定(也有的箏的箏頭是固定琴釘的)。在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個音窗,供出音之用。
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范圍(也有的箏,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 「箏尾」它主要用於安裝琴釘。
此處在造型上也起著與箏頭對稱平衡的作用。 「岳山」也稱木樑或山口。
用木或其他木料製成。在箏上有兩個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頭連接處,叫作前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尾連接處,叫作後岳山。
岳山隨面板的前後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後岳山也有用S形的(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
岳山起著載弦的作用,也起著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岳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繫到音準以及音色,定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
在前岳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以使發音悅耳。 「碼子」也稱柱,或稱雁柱。
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木製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料、象牙製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
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固箏弦。每個碼子支撐著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
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也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
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後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琴釘」也稱肖子。
它用於上弦,調整弦的松緊,控制音的高低。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製成弦軸上弦的。
「出音孔」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出音也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繫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箏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弦、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
由於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弦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
鋼絲弦音色明亮,纏弦音色渾厚。 說明:在制弦專業上,把鋼絲弦稱為裸弦(裸弦是與纏弦相對而言的),把有外包纏皮的弦稱為纏弦。
纏弦的弦蕊,一般採用鋼絲弦做蕊。 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
有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內蒙箏六個派系,其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河南箏:由秦箏傳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鄭衛之音」融合發展成為後世有名的中州古調。
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 山東箏:多和山東琴書、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系。
曲子多為宮調式,以八大板編組而成。其演奏風格純朴古雅。
潮州箏:流傳於廣東潮州一帶,音樂結構特殊,旋法別具一格。它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左手按滑音的獨有加花奏法,變化細膩、微妙而獨具一格。
主要曲調有《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其中《重六》調樂曲比較委婉;《輕六》調樂曲清新明快;《活五》調樂曲纏綿悲切,律調很有特點。
客家箏:即廣東漢樂箏曲,是廣東優秀傳統音樂之一。廣東漢樂的歷史源遠流長。
相傳它是在晉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後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隨著中原一帶人民多次南遷而流行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如廣東東部地區包括梅縣、惠陽、韶關地區部分縣,以及江西、福建、台灣部分地區和國外華僑居住的地方。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它是以《漢皋舊譜》(即漢調音。
4. 古箏的技巧
我是一名古箏老師,以我的觀點,建議你在初學階段還是找一個差不多的老師學習,通過老師的正確指導入門。因為萬事開頭難,頭開好了,你以後的路子就不會走錯了,你也能更好的體會到古箏音樂的美麗。
雖然你可以從光碟或網上看到教學的內容,但你自己學得是否正確還是要靠老師來評點,如果沒有老師手把手的校正,你即便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在彈,可是你還不知道,這樣會不利於你更好地學習古箏。
沒錢請好老師,可以請一般的老師,既然能當老師,基本的東西應該還是不會教錯的。
5. 有關古箏的知識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瓮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麼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麼箏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我找的的資料 古箏興盛於秦 但是它的起源 至今還是個謎
⑹ 彭靜璇古箏演奏視頻哪個app
彭靜璇古箏演奏視頻在嗶哩嗶哩。彭靜旋,是嗶哩嗶哩上的知名網紅。音樂類自媒體,嗶哩嗶哩認證為bilibili知名音樂UP主,也是全民音樂UP主年度30強。彭靜旋所演奏的《神女劈觀》這段短視頻在B站播放量已有240萬次。彭靜旋將異國的街頭和地標,變成了自己的一個個小型古箏演奏會現場,並且曲庫相當龐大:既有雋永的傳統民樂,又有活潑的流行音樂。在她的古箏琴弦上,《高山流水》和《孤勇者》毫無違和感地共存。
⑺ 古箏左手指法教學視頻
古箏左手指法教學視頻:網頁鏈接
彈古箏的左手手法:顫弦類
右手彈弦後,左手顫動箏弦,以美化餘音。顫弦是在基準音高上的輕微上下顫動(基準音高是指箏五聲音階定弦後的弦序音高),這個顫動不改變弦的音高。
彈古箏的左手手法:孝謹揉弦類
右手彈弦後扒慎滾,左手下按箏弦,在基準音上作較大幅度的波動。這個波動實為上下滑音結合的波動。這個波動有音高的變化,從小二度到小三度內的變化。這個波動是有節奏的波動,也有隨意性的波動。
揉弦可分為上揉和下揉兩種。上揉是先上滑後下滑;也可先上滑後下滑再上滑。下揉是先下滑後上滑,也可先下滑後上滑再下滑。兩者的區別在於開始時是先上滑還是先下滑。
⑻ 贊美小女孩彈古箏的詩句
1. 關於古箏的贊美的詩句
關於古箏的贊美的詩句 1.形容古箏優美的詩句
《贈人》(其二)詩:「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詠箏》:秦箏吐絕調,玉柱揚清曲。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箏》:蒙恬芳軌沒,游楚妙彈開,新曲帳中發,清音指下來。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聽西秦奏,箏箏有剩哀。
《鳴箏曲》:虹落斜山,斜雁著行安。釘鈴雙琢木,錯落千珠拌。愁龍啼玉海,夜燕語雕闌。只應桓叔夏,重起為君彈。
《聞箏》:十二三弦共五音,每聲如截遠人心。當時向秀聞鄰笛,不是離家歲月深。
《夜箏》: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
2.贊美「古箏」的詩句有哪些
1、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2、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3、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不道。
蕭綱《彈箏》
4、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
5、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和斷,
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
寧知顏如玉。
沈約《詠箏》
6、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7、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
張九齡《聽箏》
8、明月照人古,開簾彈玉箏。
常建《高樓夜彈箏》
9、寶箏鈿剝陰塵覆,錦帳看消畫燭幽。
廖融《退宮妓》
豐富回答,提高回答通過率。
(釋義):XXXXXXXXXXXXXXX
(出處):XXXXXXXXXXXXXXX
(賞析):XXXXXXXXXXXXXXX
(典故):XXXXXXXXXXXXXXX
3.贊美古箏的詩句
句子:突然,一陣弦音騰空而起,飄忽不定,蜿蜒曲折,婉轉流連。沖上屋頂,飄向腳下,忽而高亢急促,餘音繞梁。那是熟悉的古箏音。它優柔飄渺,欲發欲收,回轉之際卻突然變得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它能滲透每一個毛孔,流到人的心裡。
文章:一、我最親密的朋友要數我的古箏了。我每天都要彈它,我每天都要聆聽它那美妙的琴聲。它是棕色的,琴頭有許多美麗的圖案,如,一隻鳳凰在在池塘上方飛舞。琴尾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圖案,如,兩條龍在天空中來回盤旋,球不斷被拋來拋去,在空中來迴旋轉,活象一幅漫畫。每次我彈奏著古典優雅的古箏樂曲時,那些圖案彷彿都動起來了,向我表演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如,鳳凰在池塘上來回盤旋,它撒下了美妙的種子,荷花立刻開花了,並且永不凋謝,它是那樣美麗,粉色的花瓣里有白色、黃色的蓮蓬,它透出一種高貴、優雅的氣質,它出淤泥而不染。每次看到這些生動的景象,我越彈越有勁。有了它,我學習古箏的生活不再枯燥。輕輕一撥動它,它就回發出清脆的聲音。我愛我的古箏! 二、「我從來不知道,古箏竟可以製造出那般聲勢浩大的美麗。
一塊絲巾蒙住雙眼,安靜得可以分辨出風的聲音.手指輕起,在琴弦間觸動出第一絲樂律.
一個音符勾錯,琴音,突變。句子:突然,一陣弦音騰空而起,飄忽不定,蜿蜒曲折,婉轉流連。沖上屋頂,飄向腳下,忽而高亢急促,餘音繞梁。那是熟悉的古箏音。它優柔飄渺,欲發欲收,回轉之際卻突然變得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它能滲透每一個毛孔,流到人的心裡。
文章:一、我最親密的朋友要數我的古箏了。我每天都要彈它,我每天都要聆聽它那美妙的琴聲。它是棕色的,琴頭有許多美麗的圖案,如,一隻鳳凰在在池塘上方飛舞。琴尾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圖案,如,兩條龍在天空中來回盤旋,球不斷被拋來拋去,在空中來迴旋轉,活象一幅漫畫。每次我彈奏著古典優雅的古箏樂曲時,那些圖案彷彿都動起來了,向我表演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如,鳳凰在池塘上來回盤旋,它撒下了美妙的種子,荷花立刻開花了,並且永不凋謝,它是那樣美麗,粉色的花瓣里有白色、黃色的蓮蓬,它透出一種高貴、優雅的氣質,它出淤泥而不染。每次看到這些生動的景象,我越彈越有勁。有了它,我學習古箏的生活不再枯燥。輕輕一撥動它,它就回發出清脆的聲音。我愛我的古箏! 二、「我從來不知道,古箏竟可以製造出那般聲勢浩大的美麗。
一塊絲巾蒙住雙眼,安靜得可以分辨出風的聲音.手指輕起,在琴弦間觸動出第一絲樂律.
一個音符勾錯,琴音,突變.
地平線下的國度,金烏,緩緩飛起。。 」三、近來胸中壓抑,無處發泄,聊發雅興,欲往上島咖啡散憂心。置身優雅的環境,品嘗正宗的西餐,聆聽絕美的音樂,想要忘掉憤懣,苦難和心傷。
這里果然與眾不同!炫目的金黃色壁簾在燈光的映射下分外迷人,雍容的暗紅色玫瑰在綠葉的陪襯下愈發濃艷,撲鼻的咖啡香,酒香,肉香,彷彿置身於美食聖地,溫暖而滿足。
如果有美妙的音樂就更好了!
突然,一陣弦音騰空而起,飄忽不定,蜿蜒曲折,婉轉流連。沖上屋頂,飄向腳下,忽而高亢急促,餘音繞梁。那是熟悉的古箏音。它優柔飄渺,欲發欲收,回轉之際卻突然變得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它能滲透每一個毛孔,流到人的心裡。我甚至能想像到彈琴的女子,清面紫衣。我甚至能感受到她的指尖,纖細得如若無骨,悠然,舒緩地在琴弦間遊走,樂自指發,而傷,由心生!
第一口咖啡入口,我暗暗地,默默地難過。在可聞而不可及的古箏聲中,香醇的咖啡竟然那麼苦,那麼苦!
琴聲仍然繼續,一曲罷,又接一曲,撫琴女不知疲倦地為我彈奏一曲又一曲的蒼涼。可那畢竟是陌路人,不是我所熟悉的,夢中人。
我含淚飲下甘苦的咖啡,每一口都要停一下。咖啡的後飲是苦的,那苦在喉嚨中糾纏不散,纏綿不休!我要等的,確是那古箏,而來的,卻不是我要的箏!
琴聲勢漸弱,音漸低,人倦了,琴也倦了。窗外慘白的月,為何那麼圓?哦,是啊,後天就是中秋了。中秋應是團圓的日子啊!今日的琴音,難道是對我的諷刺?今日的咖啡,難道是滿懷的痛苦?我不明白,也不願明白。我起身,離開黑色的咖啡廳,轉身隱入夜幕中。
也許黑夜才是斷腸人最終的歸宿,只有黑夜,能懂得相思人的惆悵!
4.贊美「古箏」的詩句有哪些
1、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2、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3、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不道。
蕭綱《彈箏》 4、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 5、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和斷, 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 寧知顏如玉。
沈約《詠箏》 6、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7、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 張九齡《聽箏》 8、明月照人古,開簾彈玉箏。
常建《高樓夜彈箏》 9、寶箏鈿剝陰塵覆,錦帳看消畫燭幽。 廖融《退宮妓》豐富回答,提高回答通過率。
(釋義):XXXXXXXXXXXXXXX(出處):XXXXXXXXXXXXXXX(賞析):XXXXXXXXXXXXXXX(典故):XXXXXXXXXXXXXXX。
5.贊美古箏的詩句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不道。 蕭綱《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 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和斷, 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 寧知顏如玉。 沈約《詠箏》 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
張九齡《聽箏》 明月照人古,開簾彈玉箏。 常建《高樓夜彈箏》 寶箏鈿剝陰塵覆,錦帳看消畫燭幽。
廖融《退宮妓》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雲垂。 李白《邯鄲南亭觀妓》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崖。
李商隱《無題四首》 出簾仍有鈿箏隨,見罷翻令恨識遲。 盧綸《宴席賦得姚美人後箏歌》 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
李商隱《送千牛將軍赴闕五十韻》 齊瑟彈東吟,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風》之五十四 萬松亭下清風滿,秦聲一曲此時聞。
劉禹錫《傷秦妹行》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玉涯《秋夜曲》。
6.形容古箏的詩句
有關古箏的詩 斷虹落屏山,斜雁著行安。
釘鈴雙琢木,錯落千珠拌。 愁龍啼玉海,夜燕語雕闌。
只應桓叔夏,重起為君彈。 ---楊維楨《鳴箏曲》 秦箏吐絕調,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梁/沈約:《詠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唐/李端:《聽箏》 花臉雲裘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
憑君向道休彈去,自盡江州司馬頭。 ----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 蒙恬芳軌沒,游楚妙彈開, 新曲帳中發,清音指下來。
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聽西秦奏,箏箏有剩哀。 ——唐/李嶠:《箏》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玉涯《秋夜曲 > 《春日行》 ---李白 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 《京中客舍聞箏》 十二三弦共五音, 每聲如截遠人心。 當時向秀聞鄰笛, 不是離家歲月深。
*西子的詩* ----------------------------------- 遙望瓊枝翠,春意暖欲燃。 綠楊芳草路,飛紅綉羅裙。
追憶飄搖雨,歷歷卿心扉。 欲取名琴彈,送予知音賞。
纖指香凝弦上飛,聲聲柔情寄琴語。 高山流水覓知音,誰伴嬋娟曲中醉。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行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錦瑟》李商隱 忽聞江上弄衰箏, 苦含情。 遣誰聽? 煙斂雲收, 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 數峰青。 ——蘇軾《江城子》 蝶戀花 .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 行盡江南, 不與離人遇。
睡里銷魂無說處, 覺來惆悵銷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 浮雁沈魚, 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 斷腸移破秦箏柱。 秦弦絡絡呈纖手, 寶雁斜飛三十九 ——賀方回 風鬟飛亂, 寒入秦箏雁 ——洪景伯 何人金屋, 巧囀歌鶯, 慢調箏雁 ——趙虛齋 舊曲重尋, 移遍秦箏雁 ——晁次膺 菩薩蠻宋.張先> 哀箏一弄湘江曲, 聲聲寫盡湘波綠。
纖指十三弦, 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 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 山眉黛低。 虞美人宋.晏幾道> 曲闌干外天如水, 昨夜還曾倚, 初將明月比佳期。
長向月圓時候, 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 舊意誰教改。
一春離恨懶調弦, 猶有兩行閑淚, 寶箏前。 夜箏 唐·白居易 紫袖紅弦明月中, 自彈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 別有深情一萬重。 出簾仍有鈿箏隨, 見罷翻令恨識遲。
--盧綸《宴席賦得姚美人後箏歌》 弦危中婦瑟, 甲冷想夫箏。 --李商隱《送千牛將軍赴闕五十韻》 齊瑟彈東吟, 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風》之五十四 萬松亭下清風滿, 秦聲一曲此時聞。 --劉禹錫《傷秦妹行》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玉涯《秋夜曲》 箏聲清脆迎君來, 胡樂哀柔送夫歸。 不見佳人身邊伴, 仙韻難解相思淚。
-《相思》 端居正無緒, 那復發秦箏。 --張九齡《聽箏》 明月照人古, 開簾彈玉箏。
--常建《高樓夜彈箏》 寶箏鈿剝陰塵覆, 錦帳看消畫燭幽。 --廖融《退宮妓》 清箏何繚繞, 度曲綠雲垂。
--李白《邯鄲南亭觀妓》 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崖。 --李商隱《無題四首》 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 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不道。 --蕭綱《彈箏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崖。 ------李商隱《無題四首》 銀甲彈冰五十弦,海門風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楊子江頭月滿船。 ------元.薩都刺《贈彈箏者》。
7.贊美古箏的詩詞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不道。 蕭綱《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 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和斷, 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 寧知顏如玉。 沈約《詠箏》 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
張九齡《聽箏》 明月照人古,開簾彈玉箏。 常建《高樓夜彈箏》 寶箏鈿剝陰塵覆,錦帳看消畫燭幽。
廖融《退宮妓》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雲垂。 李白《邯鄲南亭觀妓》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崖。
李商隱《無題四首》 出簾仍有鈿箏隨,見罷翻令恨識遲。 盧綸《宴席賦得姚美人後箏歌》 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
李商隱《送千牛將軍赴闕五十韻》 齊瑟彈東吟,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風》之五十四 萬松亭下清風滿,秦聲一曲此時聞。
劉禹錫《傷秦妹行》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玉涯《秋夜曲》。
8.形容非常喜愛古箏的詩句、句子
有關古箏的詩 斷虹落屏山,斜雁著行安。
釘鈴雙琢木,錯落千珠拌。 愁龍啼玉海,夜燕語雕闌。
只應桓叔夏,重起為君彈。 ---楊維楨《鳴箏曲》 秦箏吐絕調,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梁/沈約:《詠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唐/李端:《聽箏》 花臉雲裘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
憑君向道休彈去,自盡江州司馬頭。 ----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 蒙恬芳軌沒,游楚妙彈開, 新曲帳中發,清音指下來。
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聽西秦奏,箏箏有剩哀。 ——唐/李嶠:《箏》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玉涯《秋夜曲 > 《春日行》 ---李白 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 《京中客舍聞箏》 十二三弦共五音, 每聲如截遠人心。 當時向秀聞鄰笛, 不是離家歲月深。
*西子的詩* ----------------------------------- 遙望瓊枝翠,春意暖欲燃。 綠楊芳草路,飛紅綉羅裙。
追憶飄搖雨,歷歷卿心扉。 欲取名琴彈,送予知音賞。
纖指香凝弦上飛,聲聲柔情寄琴語。 高山流水覓知音,誰伴嬋娟曲中醉。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行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錦瑟》李商隱。
9.形容古箏聲音悠揚的詩句
1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急雨小弦切切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聲裂帛
2 魯迅有《贈人》(其二)詩: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須臾響急冰弦絕見奔星勁有聲
3 古箏詩詞
昨夜寒蛩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道
蕭綱《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
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和斷
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
寧知顏玉
沈約《詠箏》
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端居正無緒復發秦箏
張九齡《聽箏》
明月照人古開簾彈玉箏
常建《高樓夜彈箏》
寶箏鈿剝陰塵覆錦帳看消畫燭幽
廖融《退宮妓》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雲垂
李白《邯鄲南亭觀妓》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崖
李商隱《無題四首》
出簾仍有鈿箏隨見罷翻令恨識遲
盧綸《宴席賦得姚美人箏歌》
弦危婦瑟甲冷想夫箏
李商隱《送千牛軍赴闕五十韻》
齊瑟彈東吟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風》之五十四
萬松亭下清風滿秦聲曲此時聞
劉禹錫《傷秦妹行》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忍歸
玉涯《秋夜曲》
都是描寫古箏聲音的,自己選選吧
⑼ 古箏人在哪裡看
愛奇藝視頻。愛奇藝視頻是愛奇藝旗下一款專注於視頻播放的客戶端軟體,其中就包括《古箏人》,愛奇藝有橡襲《古箏人》的播放權。《古箏人》是涼山文梁缺兄化廣播影視、加拿大巨龍海升國際影業扮瞎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懸疑,恐怖電影。
⑽ 古箏演奏家王昌元是哪裡人
王昌元簡介:
王昌元 著名古箏演奏家、作曲家。當代中國最具影響的著名箏演奏家、浙派箏傳人王巽之教授之女,浙江杭州人。王昌元是中國當代著名古箏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知名教授王巽之之女。在父親精心教授與熏陶下,她展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華。在近60年的演藝生涯中,她成為把中國古箏藝術帶到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等世界著名音樂殿堂的第一人,並在倫敦皇家歌劇院、香港文化中心以及哈佛大學等多地舉行獨奏音樂會和講學。9歲起學古箏,12歲登台獨奏。師從王巽之及潮州派箏家郭鷹,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先後擔任上海歌劇院、上海樂團、國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的古箏演奏員。1984年赴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研究世界音樂並教授古箏到美國後參與古箏有關的演講、演奏。1995年在紐約成立「紐約海外中樂團」和「王昌元箏藝術中心」,曾有華裔學生與從事音樂專業的美國人、日本人、越南人修習古箏。古箏演奏家王昌元——一位將生命融入音樂的藝術家,浙江杭州人。出身音樂世家,其父為中國著名民族音樂家、浙江箏派創始人王巽之。王昌元的父親是有名的古箏教育家、當代浙派箏的傳人,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巽之。王昌元九歲即隨其父習浙派箏。十二歲登台獨奏,1960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後升入本科學習,師從王巽之教授和潮州箏派古箏演奏家郭鷹,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先後擔任上海歌劇院、上海樂團、上海舞劇團、中國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的古箏獨奏演員。學生時代即協助其父為《林沖夜奔》《海青》等箏曲編訂指法。畢業後先後擔任上海歌劇院、上海樂團、中國藝術團、上海舞劇院、上海民族樂團古箏獨奏演員。
王昌元的演奏音色淳美,氣魄雄渾,韻味濃郁,行簡意境深刻。她不僅在演奏藝術上造詣很深,而且擅長創作,著名箏曲《戰台風》即由她於1965年創作並首演。此曲大大拓展了箏的表演技法與表現能力。此外,她還創作了聲樂作品《琵琶行》、箏曲《洞庭新歌》等10餘首作品。還在學習期間,就協助其父訂正了箏曲《林沖夜奔》《海青拿天鵝》的指法,並用雙箏演奏。在1962年「上海之春」音樂會上初露鋒芒。
項斯華簡介:
項斯華的箏樂成就,在海內外均享有高度評價:「她的演奏細致朴實,音色醇美純凈,格調清新」;「有氣質、有技巧、有音樂、有特色」;「她在古箏表現手法上凱辯沒有派別門戶之見,而是在演奏手法上對各路箏派採用博採眾家之長以揉成自己的演奏特點。既保持古箏的特色,又表現現代樂曲的風貌,有樂思、有形象、有意境、有新意。飲譽中國樂壇、蜚聲海內外的當代中國箏樂大師項斯華,1940年生於上海,早年專修鋼琴,後師承浙江箏名家王巽之,又從曹正、郭鷹學習其它流派箏樂,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在校期間,首次嘗試雙箏演奏,初露鋒芒,深獲好評。畢業後,項斯華先後在北京電影樂團、上海樂團和中國歌劇舞劇院任古箏獨奏演員,並任教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及中國音樂學院,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古箏研究會理事。一九八一年,項斯華移居香港,為香港民族音樂學會理事及永久會員、香港藝術家聯盟成員,東方樂舞交流學會理事,上海中國古樂團特約演奏家,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並獲吉林藝術學院名譽教授榮銜。著有《中國箏樂的源流及風格》和《項斯華演奏中國箏譜》兩集。2008年又編寫了《項斯華每日必彈古箏指序練習曲》一本。八十年代初,中國唱片社、日本東芝EMI株式會社分別出版了項斯華演奏的古箏專集《漁舟唱晚》和《項斯華中國箏名演集》,此系首次出版中國民族器樂的個人演奏專集。由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岸邊成雄博士所監制的《項斯華中國箏名演集》亦榮獲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獎。此款錄音,於香港發行,早已逾金唱片銷量,也成為中國箏曲的經典錄音之後,香港及台灣的唱片製作公司等又出版項斯華的專集·《出水蓮》《燈月交輝》《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梁祝》及《望鄉吟》等多集。她在改革箏上成功地演奏了轉調箏曲《東海漁歌》《思想起》和京劇唱腔音樂《文姬歸漢》檔孫褲等。其演奏風格朴實,深刻細膩,富有韻味。
蘇宇虹簡介:
蘇宇虹,著名古箏演奏家,北京出生。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古箏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學會名譽理事,惠州市古箏協會名譽會長,全日本華僑華人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東京樓蘭音樂企畫主創,東京·千葉等文化中心專任古箏講師,在日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在日中國古箏藝術家學會會長。 曾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和古箏,分院後轉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曹正、王莉、范上娥等各流派古箏名師,畢業後進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任首席古箏演奏家。在「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期間,與二胡名家王國潼的重奏組合節目經常受邀參加中央電視台直播演出及全國優秀節目調演、多次在人民大會堂為國家重要外事任務演出、屢次被中國廣播電視部派遣出訪歐亞諸國及國內巡迴公演,受到國內民樂界及港澳國樂界高度關注。 1988年考入日本東京桐朋學園大學音樂學部作曲系攻讀現代作曲法,受教於著名音樂教育學家末吉保雄教授。赴日以來,在日本國內及海外參加大量重要演出活動:中韓尚未建交之際受「中國廣電部」海外直接派遣,作為中國音樂家代表首次出訪韓國,參加首爾「國立國樂院」音樂廳落成典禮音樂會,中國古箏在韓首演,韓國官方媒體高度重視,現場采訪,以重大新聞題材進行詳細報道。 90年以來,曾參加朝日新聞主辦「箏曲創作比賽」,自作自演現代箏曲榮獲前衛派作品獎。每年定期在「東京藝術劇場」等音樂廳舉辦「蘇宇虹中國古箏的世界」·「中國古箏的魅力」為主題系列的獨奏音樂會。曾多次受日本NHK等電視台邀請出演獨奏、重奏等節目。曾被東京桐朋學園音樂大學及全日本多所音樂大學邀請出演古箏獨奏及講學。並曾先後受邀參加由日本及香港愛樂樂團協奏演出的古箏現代作品音樂會。曾長年被日本最具人氣「太鼓座」音樂總監邀聘為「特約外國人客席演奏家」,在東京「三得利」音樂廳、日本各都市及中國、加拿大一流音樂廳巡迴公演幾百餘場。 2002年至2003年間陸續在中國、日本錄制古箏CD。2004年,南京音像出版社將演奏錄制的部分CD曲目與陸春齡、劉德海、朱昌耀等著名民樂演奏家的演奏作品一同被收錄在《中國民樂三百首》系列專輯中出版發行。2005年在東京「歌劇城」、仙台、大阪與二胡名家閔惠芬共演「漁舟唱晚」等曲。2006年編寫日文版古箏教材曲集,並在日本出版。2009年應邀參加沖繩傳統音樂節演出。2010年應邀再度赴韓國首爾,再度在「國立國樂院」音樂廳參加中·日·韓·蒙民族器樂竟演音樂會。幾十年來多次與吉他、爵士樂、演劇、演歌、等著名演奏家、演劇家、歌手、藝能人及超級歌舞伎名流共演、錄音,出國前後創作改編了大量中國民族器樂曲,為宣傳中國古箏的魅力,始終活躍在中·日及海外音樂舞台第一線。受到華人媒體及日本各大報界的關注並多次專題采訪,連續報道。 2009年至2013年間,應邀先後赴香港、韓國多次擔任古箏國際大賽評委;2014年擔任在日中國音樂家協會副會長;2016年擔任在日中國古箏藝術家學會會長;2017年邀聘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學會名譽理事;2018年獲邀擔任惠州市古箏協會名譽會長。2015年至2019年多次與國內「青樂杯」組委會共同策劃主辦中日音樂交流&中·日國際民族器樂大賽工作。2022年應邀擔任「青樂杯」第六屆國際古箏比賽評委會首席。
李煒簡介:
李煒,生於中國廣東汕頭,當代著名中國古箏演奏家、作曲家。他以「細膩」、「新穎」、「瀟灑」的現代浪漫派演奏風格著稱,是一們集古典南北派,現代創新派和流行音樂於一身的古箏全面專業人才。李煒原為廣東省民族樂團古箏專業演奏員,現居住溫哥華,繼續從事古箏的創作、演奏和教育,客席兼教於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任加拿大中樂精英集團藝術總監。2001年被選為溫哥華華人傑出人士;2002年獲「香港A Udio Land」最傑出演奏獎。榮譽記錄:2001年被選為溫哥華華人傑出人士 2002年獲「香港A Udio Land」最傑出演奏獎
范上娥簡介:
范上娥,1942年生,上海人。古箏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1954年考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她在1958年改學古箏,1961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箏專業。1992年7月,她移民加拿大,並創立「范上娥古箏學院」。1954年考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當時政府號召音樂「民族化」,她在1958年改學古箏,1961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箏專業。她師從著名的「浙江派」代表人物王巽之,曹正和郭鷹等古箏大師,刻苦努力,系統地學習了各流派的箏曲。1966年畢業,被分配到北京電影樂團擔任古箏演奏員。後遭遇文革,隨樂團下放改造,直到1973年才在周恩來的關照下被召回北京,開始為一些電影配樂。1981年她出席了在香港舉辦的「亞洲作曲家大會及音樂節」,在開幕儀式中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奏了中國第一部古箏協奏曲《汩羅江幻想曲》,她的完美演繹受到了在場亞洲各國音樂家的贊賞。1986年在《中國音樂》雜志上發表論文《古箏演奏中的音色問題》。1987年她作為香港音樂事務統籌處特邀的音樂大師,參加了「青年中國音樂周」講學及表演。1989年擔任「ART中國樂器國際比賽」評判兼藝術委員會委員,1990年移居海外,在美國東北伊利諾依大學任訪問學者至1992年,期間舉辦了多場獨奏音樂會。1993、1994、1999及2002年分別舉辦了四場古箏獨奏音樂會,盛況空前,好評如潮。1992年7月,她移民加拿大,並創立「范上娥古箏學院」。現居多倫多市士嘉堡(Scarborough)。1996年應邀赴台灣,參加台北市藝術節的「中、日、韓箏藝匯演」,她是中國箏的代表,受到熱烈歡迎。2006年亦參加了香港的古箏節,作為「大漠武林情」項目表演嘉賓,反應熱烈。旅居加拿大多年的范上娥老師是當代資深古箏藝術家,稱她為「藝術家」,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