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漫美女 » 安踏美女鼓手視頻大全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安踏美女鼓手視頻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5-06 11:04:15

❶ 哪位大神看過這個視頻 知道這美女打鼓的音樂是什麼嗎 感覺好聽 想知道歌名

曲婉婷-Jar Of Love
美女鼓手A-YEON雅妍

❷ 網路視頻有個美女的在打架子鼓,那首英文歌叫什麼

應該是這首英文歌曲:

歌名:Jar of Love
原唱:曲婉婷
鼓手:雅妍

❸ 最近微信上很火一個女孩敲架子鼓的視頻,那女孩叫什麼名字

韓國韓國美女架子鼓手(雅妍) 歌曲 Jar Of Love

❹ 打架子鼓伸舌頭的那女生叫什麼名字就是這個女生

韓國Bebop樂隊☆美女鼓手A-Yeon(雅妍)

❺ 亞運會開幕式觀後感300-500字的 急急急急!!!

嚴定媛寫 經過兩年多精心准備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11月12日將正式在海心沙島上演,這場由眾多中外頂級藝術家打造的視聽文化大餐,精彩紛呈,除了主火炬塔的點燃儀式外,值得關注的亮點多多。
空中飛人·小蠻腰上盛開的焰火·海洋之舟·珠江上流趟的會徽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最值得關注的亮點

新華網廣州11月11日體育專電(記者汪涌、賈文軍)經過兩年多精心准備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11月12日將正式在海心沙島上演,這場由眾多中外頂級藝術家打造的視聽文化大餐,精彩紛呈,除了主火炬塔的點燃儀式外,值得關注的亮點多多。

亮點一:令現場觀眾感到窒息的「空中飛人」

一個人從近80米的樓頂俯沖而下的感覺刺激吧,180個人齊齊從80米的樓頂俯沖的感覺呢?《白雲之帆》就是這么一台由藝術家和河南塔溝武校的武林小子們聯手打造的驚險、刺激卻又浪漫、溫馨的九分鍾表演。節目中多次俯沖的場景,在綵排期間,就已場場令現場觀眾嘗到了緊張到幾乎窒息的感覺。

這場節目的音樂更是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浪漫抒情,大片《X戰警》《功夫熊貓》作曲約翰·鮑威爾和北京奧運會閉幕式音樂總監卞留念聯手譜寫和製作完成。

180名健兒,在地面1284名操作者和100名技術保障人員的配合下,從觀眾席正面高達80餘米四座八面帆屏上展開了動人心魄的立體表演。這是一次大膽創意、挑戰極限的全新嘗試,不僅對於亞洲,同樣適用於世界。他們在這獨特的空間中,或跨越、奔跑,或攀爬、俯沖,容納了沖浪、登山、游泳、跨欄等諸多體育元素……,展示了中華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精彩地詮釋了人類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最終,180餘名健兒化作了八隻巨大展翅翱翔的雄鷹。飛向藍天,沖刺未來。

亮點二:舞美大師打造的「海洋之舟」連雜技演員也一度退縮

200名漁家姑娘手提漁燈,佇立海邊,目送著男人們踏上漫漫海上「絲綢之路」。雄渾有力的號子聲中,600名弄潮兒齊心合力,手拉肩扛出一艘巨大的航船。像每一次出發,遼闊而又神秘的大海,給予他們的挑戰,讓生命迸發出一個民族的力量!

這艘長28·8米、寬8米、高18米的「巨船」,消塌是由世界頂尖的舞美大師馬克·菲舍爾和中國舞美大師苗培如共同打造的「海洋之舟」,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360度的翻滾旋轉。45名雜技演員和舞蹈演員扮演的「水手」,在一名船老大的帶領下,駛入大海,在驚濤駭浪中搏擊,在電閃雷鳴的波峰浪谷,「水手」們呼叫吶喊,前行的航船時而被拋上波峰,時而又陷入谷底,船在顛簸、在搖晃……「水手」們與海浪巨風展開殊死搏鬥。在翻騰搖滾的船這樣一個特殊的舞台上進行表演,難度之高超乎想像。 最終選擇在船桅桿等部分表演的是來自河南的雜技演員,但最初船的實物在去年12月底運抵廣州安裝後,第一次進行排練時,他們上到船上僅僅有些許的搖晃,就找不到重心,無法進行動作表演。整整一周時間,完全用來適應這艘極其「模擬」的船,這些身懷絕技的雜技高手,也有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最終克服「暈船」等困難,排練成型的「海洋之舟」,氣勢磅礴,成為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精彩的看點。

亮點之三:全球規模最大的燈光群雕琢出的視覺奇觀

48歲的沙曉崗,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燈光總監。擔任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團隊燈光總監的沙曉嵐,把開幕式當晚的廣州夜空,用燈光的色彩和造型,雕琢成罕見的視覺奇觀,是不可多得的大師級的作品。

以「珠江為舞台、城市為背景」在海心沙島上舉辦的亞運會開幕式,給了沙曉嵐珠江兩岸七公里的空間,盡情展現他和他的團隊的才華。他們用2000多台探鎮衡照燈、2000多台電腦燈,共計5000多台專業燈具,打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燈光城市行為藝術。

在開幕式的序篇,隨著海心沙島地面水波的無限蔓延, 配合絢麗激光,開啟了世界上最大的噴泉陣列,波瀾壯闊地暈染出長170米、高38米的水景奇觀,如夢如幻。星空下拿旅圓,珠江上,觀眾席前四座八面80米高的視頻巨帆昂然升起。珠江兩岸焰火和探照燈將海心沙島打造成一艘史無前例的全光影水景塑造的亞洲「和諧號」巨輪,在中國南大門,珠江入海口,「亞運之夜」啟航。

開幕式進行到「綠色一分鍾」時,短短的六十秒里,燈光將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幻化成高聳入雲的綠色亞洲生命之樹。海心沙島周圍及珠江兩岸主要建築瞬間變綠。讓人們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找到綠色家園的感覺,同時,呼籲全城百姓在這一刻將家中的一盆花或一簇綠色植物搬至陽台及窗口,讓星空看見,讓世界看見。從海心沙島開始,主場地及珠江兩岸2000盞高倍LED探照燈變色成為綠波迴廊。這是難得的一次從視覺滲透進心中的燈光藝術展示。

亮點四:堪與「鳥巢」夢幻五環媲美的珠江江面流趟的亞運會徽

在海心沙島上進行的開幕式亮點頻現,在海心沙島附近珠江江面上,也有一個極具創意的展示。一張交替閃爍著亞奧理事會會徽和本屆亞運會會徽的巨大LED光網,流淌在珠江之上的海心沙水域,從珠江兩岸,尤其是在廣州的上空和周圍的高樓上,都能夠感受到江面會徽傳遞的體育精神和浪漫元素。

在確定本屆亞運會開幕式的創意元素以「水」為核心後,亞運會開閉幕式製作總監路建康先生腦中就誕生了「舒展一幅珠江畫卷」的構想,在開幕式當晚的珠江巡遊的表演環節,展示亞奧理事會徽和廣州亞運會會徽的海上光網和代表亞奧理事會大家庭的綵船共同完成了這幅巨型流動長卷。

將運動會會徽以高科技的舞台展示手段與運動會開幕式藝術表演相結合的手法,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將奧運會徽——五環形象,以LED光網的形式,出其不意地升起於「鳥巢」舞台之上時,那種浪漫唯美的感覺深深感動了觀眾。廣州亞運會開幕式選擇LED會徽光網順著珠江流淌到海心沙,同樣具有很強在可視性。據悉,為了打造這張水面光網,使用了50萬個LED光點,由500名熟練的技術人員耗費了5天時間,手工編織了長42米,寬48米,面積2000餘平米的LED光網。經過反復試驗的這張「水上會徽」不怕風浪、也不怕下雨。

亮點五:以廣州塔「小蠻腰」為核心展現的世界頂級大師的絢麗焰火

開幕式當晚,由世界頂級焰火大師克里斯托夫和中國頂尖煙火專家劉琳組成的中外團隊,圍繞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小蠻腰」精心打造的絢麗焰火奇觀將盡情展示,為廣州市民和遊客提供難得的欣賞機遇。

擔任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外方煙火總設計的法國著名焰火大師克里斯托夫,先後設計過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焰火表演、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焰火表演和迪拜塔焰火表演。54歲的劉琳擔任亞運會開閉幕式焰火中方總設計,他是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焰火主管和現場指揮、國慶六十周年焰火指揮部技術統籌專家。

他們精心設計了以廣州塔、海心沙島和珠江上的橋梁為核心,圍繞開幕式主題,在亞運城廣州的夜空中燃放一場浪漫無比、精彩震撼的絢麗焰火。倒計時環節以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為主要載體進行55秒的展示最為精彩,焰火線條勾勒出的「紅棉花開」,堪與北京奧運會的「大腳印」相媲美。

章子怡與郎朗聯袂 180少林小子 廣州日報

1

男孩高空唱

《落雨大》

開幕式第一個亮點莫過於童聲演唱的廣東童謠《落雨大》。表演者坐在十幾層樓高的芭蕉葉上,從上而下,從右往左,或飄浮或停歇,序幕的視聽效果引人入勝。此外,開幕式中不止一次出現《落雨大》,雖兩度出現,但感覺完全不一樣。

2

180少林小子

巨大帆屏飛天3

章子怡與郎朗

獻演歌曲《時光》

在《白雲之帆》篇章中,音樂才子郎朗與章子怡兩位俊男美女將聯袂演出歌曲《時光》。

4

花船帆船大船

悉數靚麗亮相

花船巡遊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有兩艘特別的船,其一是在演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帆屏,LED帆屏一展開,海心沙就變成了一艘大船,另一個是艘巨大的道具帆船。

5

近600青年

敲響「獵德鼓」

「獵德鼓」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很多人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在開幕式上,觀眾可以看到近600名青年敲擊有廣州特色的「獵德鼓」。

6

全球觀眾參與

綠色一分鍾

綠色一分鍾這個環節是亞運開幕式中唯一全民參與的部分,這也是一種跨越時空、無國界的行為藝術。屆時,所有觀眾可以身體力行,把綠色植物捧出陽台,參與這一綠色行動。

7

運動員走雨幕

星光大道入場 運動員入場儀式將打破傳統,沿著水舞台中軸線的星光大道進場,而且星光大道兩側配合著水幕翻飛,如夢如幻。

8

主火炬點燃

儀式好神秘

亞運火炬是如何點燃的?在水上、陸地還是空中?這一直被視為一級機密。

9

聖火盆從舞台

「圓心」升騰

通常,我們都會在開幕式主會場看到早已搭建好的亞運聖火盆,但是目前我們白天在舞台上沒看到任何聖火盆的蹤影,到底藏在哪裡?答案就是在海心沙的「心臟」。在開幕式最後部分,水舞台會變成一個原點廣場,你會看到聖火盆從地下向上升騰。

在聖火盆出現後,你會看到一個神聖的「匯水」儀式。來自亞洲四面八方的45位聖水女子,手持的器皿中盛滿取自於亞洲各大水系的文明之水到達場地中央,集體將聖水倒入聖火盆中,完成儀式。

10

廣州塔現

焰火巨字你會看到獵德橋上出現全世界最大的焰火畫面,還會在廣州塔上看到焰火組成的巨大漢字。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相關新聞:廣州亞運總投入是北京50倍 東方早報

總投入 25億:1226億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是新中國第一次承辦大型國際性綜合運動會。1985年4月,北京亞組委成立。次年,包括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員村在內的亞運會工程,在北京中軸線北端上百公頃的莊稼地上破土動工。與此同時,一批配套工程紛紛上馬,北四環大部分路段於亞運會前建成,比四環路全線貫通(2001年)提早10多年,中軸路從鼓樓外大街延伸至北四環,最初於1960年代開始建設的首條環城快速路二環路亦加快建設步伐,最終於1992年全線貫通。歷時4年、投資25個億,這是北京繼1950年代興建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以來的又一次大規模建設。

相比北京亞運會資金方面的捉襟見肘,廣州亞運會在投入方面並不「吝嗇」。「為了辦好亞運會,比賽運行和場館投入共136億元,其餘的1090億元是2005至2010年六年間廣州在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傑明解釋了大約1226億元財政投入的大致分布情況,「1090億元分為四個部分,其中僅新開通五條地鐵線就花了547億元,另外還有185億元的道路橋梁建設費、190億元的環境綜合整治費和168億元的治水費用。」

贊助商 2:53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共需資金25億元,可國家財力有限不能全部撥給,尚有6億元的缺口。當時全國有1億多人次捐款、捐物,捐了2.7億元,全國個體戶協會共捐款2050萬元。除了普通百姓的捐款,健力寶、安踏成為北京亞運會少有的贊助商,尤其是健力寶,在1990年4月28日以600萬元人民幣被定為第11屆北京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專用運動飲料,加之提供實物以及贊助火炬接力活動,健力寶的總贊助金額達到了1600萬元。

時隔20年,通過改革開放以及經濟體制改革,廣州亞運會贊助商達到53家,贊助金額超過30億元,本屆廣州亞運會的贊助商數量和贊助金額都創下了歷屆亞運會之最:贊助金額是多哈亞運會的5倍、韓國釜山亞運會的3.5倍。贊助商中的廣汽集團的贊助費達到創紀錄的6億元,三星電子、361°的贊助費用也在2億元以上。

額外增加值

在成功舉辦北京亞運會之後,亞運村地塊在歷次房市的起伏中都成為了風向標,如今亞運村地塊的房價對於20年前的人而言絕對是個天價。

廣州亞運會的召開也被外界一致認為將給廣州這座城市帶來更大的綜合效應。根據廣州市社科院的研究,亞運會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1032.4億元,亞運會間接投資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7120億元。

廣州亞運會來了
我們的祖國真是盛事連連,隨著北京奧運會的閉幕,上海世博會的開幕,又迎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好消息:第16屆亞運會將於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們廣州進行,作為一名廣東人,我感到很自豪,心情非常激動。
廣東省在中國的南方,氣候適宜,雖然沒有北京的壯觀雄偉,沒有香港的經濟繁榮,但是只要你的到來,相信我們的嶺南佳果、廣東美食、清山綠水將讓你流年往返往,不信試目以待。據我了解這次亞運會將設41項比賽項目,是亞運會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同時本屆亞運會後還將舉辦第十屆殘疾人亞運會,可謂盛事多多。
在喜迎亞運的時刻,作為東道主,從現在起我將以實際行動為亞運的成功舉辦而努力,歡迎你們的到來。一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亞運宣傳積極份子,你們如果想了解更多……歡迎來信;二是注意講究環境衛生,號召大家講文明、講禮貌,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衛生,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三是以運動員拼搏的精神,好好學習,長大了為國爭光。
2010年,對我們廣東來說是特別的一年,我們期盼你們的到來「廣東歡迎你」,讓一起來分享這激動人心,而快樂的時刻吧,朋友們。

❻ 2010廣州亞運會觀後感。

剛剛在家裡陽台看完亞運會開幕式。

我們把電視機扭向陽台方向,坐在陽台邊看電視邊看現場--我們的視野幾乎覆蓋整個六百多米高的電視塔「小蠻腰」和四百多米高的現代寫字樓西塔,還放眼好幾公里長激光四射色彩斑斕的風情珠江兩岸,如夢如幻的都市風景盡收眼底。

在陽台上我們不經意地發現,我們總是比全亞洲的電視觀眾早幾秒鍾看到現場怒放的煙花,這下切實體會到了先睹為快的感覺,我越發感嘆我家陽台的景觀、我家的風水有多麼的好!每次從電視上得知准備放煙花的時候我就趕緊提前打開錄像機錄像,把美景和家人的歡笑聲保留起來。

電視里的開幕式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北京奧運會還深刻,也許因為我是廣州人,也許廣州亞運會確實有她哪種不可復制的特點,還有堪稱世界水平的創意。

水滴、水霧、水花、水浪,水上舞蹈、水上音樂、水上煙火、珠江巡遊,不停地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水舞台、水元素、水文化應該就是本屆亞運會突出的亮點和特點吧。

嶺南文化也很濃郁、突出。廣東童謠《落雨大》的出現讓我們感到精神一振,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看來我們真成了地道的老廣了。聖火點燃的方式出乎意料,居然是用炮仗來點燃的,很簡單、很傳統,回味一下馬上又覺得很溫馨、很人性化,這其實也體現了廣州這座城市的特點,和諧、很有人情味,廣州人應該能夠切實感受到亞運會給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天變藍了,水變清了,地變綠了,房變靚了,還有不斷新增的地鐵、城市BRT、APM等等各種城市交通系統。

9點鍾左右全體市民把房間里的綠色花卉放到陽台、露台、窗檯、天面上,這個全民參與的1分鍾城市綠色行為藝術很有創意,很有意義,廣大市民不但是亞運開幕式的觀眾,同時還是亞運節目的參與者,我相信很多人會難以忘記的。

在技術創意上,最大的亮點無疑就是那四塊巨型的風帆立面舞台了,我從來未曾見過這種立面舞台,前段時間我去過3次現場,都沒想到演員會在豎起來的屏幕上面表演,今晚可真是大開眼界了,看著屏幕下面的演員拉著鋼絲繩,真擔心萬一脫手屏幕上面的演員會怎麼樣,這恐怕是世界首創、是最新吉尼斯世界紀錄吧。

最能體現廣州人文精神的就是聖水盆到聖火盆的轉化了。45位少女將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聖水」緩緩注入聖水盆,聖水被吸收後,聖水盆緩緩升起,最後融合45個國家和地區亞運精神的「聖火」就在這里熊熊燃起,這是一種和平和諧的願望,也巧妙地表達了廣州人水火都能交融的包容胸懷。

❼ 抖音德國樂隊女鼓手是誰

抖音德國樂隊女鼓手是MiaKayleigh-Awakening。抖音德國美女鼓手MiaKayleigh-Awakening,前幾年出現的德國女鼓手AnikaNilles(阿妮卡)這幾年名揚世界鼓壇,現在這位德國女鼓手也不是省油的燈,MiaKayleigh的節奏感太強悍了。

❽ 提問,求一個歐美搖滾組合,三男一女,全是白人,女的是主唱,黃色卷發。兩個男吉他手,一個男鼓手。

Paramore?線索太少,我就挑了這個最可能中的。

❾ 求這個女的這個視頻

美女天團Bebop 主唱兼鼓手Ayeon( 雅妍)

❿ 安踏廣告里的背景音樂是哪首很經典.....

皇後樂隊的 We Are The Champions
,「皇後」樂隊(Queen)的經典名曲《我們是冠軍》(We Are The Champions)

[mp3]http://www.ikill.net/images/music/we%20are%20the%20champion-queen.mp3[/mp3]

We are the Champions
I've paid my es
Time after time
I've done my sentence
But committed no crime
And bad mistakes
I've made a few
I've had my share of sand kicked in my face
But I've come through
We are the champions - my friends
And we'll keep on fighting - till the end
We are the champions
We are the champions
No time for losers
'Cause we are the champions - of the world
I've taken my bows

And my curtain calls
You brought me fame and fortune
And everything that goes with it
I thank you all
But it's been no bed of roses
No pleasure cruise
I consider it a challenge before the whole human race
And I ain't gonna lose
Won and won and won
We are the champions - my friends
And we'll keep on fighting - till the end
We are the champions
We are the champions
No time for losers
'Cause we are the champions - of the world

很少有樂隊能象QUEEN那樣徹底地體現70年代世界搖滾舞台的豐富多彩。QUEEN就象一個綜藝大廳一樣,完美將華麗搖滾、前衛搖滾、古典音樂及重金屬熔為一爐。這個來自英國的四人樂隊致力於發掘華麗和誇張(並帶有同性戀傾向)的藝術風格,創造出一種帶有濃厚歌劇色彩的搖滾樂形式,主唱性感而如同唱詩班的嗓音,層層鋪墊的鍵盤和絢爛花哨的吉他solo是他們的標志。QUEEN的音樂具有非凡的想像力,雄壯而帶有一絲詭異,而且風格變化多端,你可以從他們的音樂中聽到幾乎所有歐洲音樂形式(傳統和現代)的影子。不過,QUEEN如此博大的音樂居然全部是用傳統的搖滾方式表達出來的,多年來,他們的專輯一直宣稱「從未使用過合成器」,這忠誠地保留著LED ZEPPELIN時期硬搖滾樂隊的特點,盡管到80年代,樂隊也開始嘗試了更多的鍵盤,但始終沒有碰過電子樂,因為電子樂正是那些「真正的搖滾」樂隊所不屑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主唱Freddie Mercury是一個徹底的同性戀者,致使樂隊的整體風格偏於奢華,編曲經常仿造古典音樂的那種華麗氛圍,這集中體現於他們的名曲Bohemian Rhapsody。Mercury是一個花哨的同性戀者,他總是在洗手間里從事不雅之舉,直到他1992年因艾滋病去世。他的性態度充分體現在QUEEN的音樂中,這點可以從他們那朦朧的歌詞森坦中看出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QUEEN那首關於同性戀的贊歌We Are The Champions卻成了弘揚體育精神和奧運冠軍的經典慶賀曲目,直到現在在各種體侍春仿育盛會上我們還能時常聽到這首歌——不過這也得歸功於Mercury那富有傳奇色彩的生平和歌劇色彩濃厚的舞台表演方老纖式,他使得QUEEN在70年代中期成為最廣為人知的樂隊之一。在英國,直到90年代中期,QUEEN仍是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僅次於BEATLES的搖滾樂隊。
盡管QUEEN的名聲很響亮,但他們似乎很少得到樂評和媒體的好評。不斷的批評並沒有削減QUEEN的知名度,甚至一直到80年代末,QUEEN仍然擁有除了美國之外的大量歌迷。在美國,樂隊的巔峰時期是在80年代初期,也就是在他們在上一個十年裡發行了一系列相當成功的專輯之後的一段時間里,雖然這些唱片在當時無一受到好評,但它們的銷量卻大的驚人。QUEEN的音樂影響深遠,在20年來的幾代硬搖滾/重金屬樂隊身上都能找到影子,從METALLICA到SMASHING PUMPKINS。
QUEEN最初是由迷幻硬搖滾樂隊SMILE演變而來。1967年,吉他手Brian May和鼓手Roger Taylor加入了SMILE樂隊,當樂隊的主唱Tim Staffell於1971年離隊後,May和Taylor與來自前WRECKAGE樂隊的主唱Freddie Mercury成立了這支叫做QUEEN的樂隊。過了幾個月後,貝司手John Deacon加入了近來,於是樂隊開始進行一些排練。大約兩年過後,當樂隊的四個人都從大學畢業後,他們就抓緊時間進行創作、排練和演出。1973年,他們發行了由Roy Thomas Baker擔綱製作的第一張專輯Queen(皇後),並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巡演。Queen(皇後)中的音樂都是一些很直接的硬搖滾/重金屬,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過多的注意。
1974年發行的專輯Queen II卻在英國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專輯發行前,樂隊在英國電視台著名的音樂節目Top Of The Pops中表演了歌曲Seven Seas Of Rhye,歌曲本身和表演都非常出色,不久後這支曲子就沖到了排行榜的前10名,並使Queen II專輯上升到了排行榜的第五名。為了配合專輯的發行,QUEEN開始著手在美國進行巡演,主要是為MOTT THE HOOPLE作暖場。QUEEN那種花哨而帶有迷幻氣息的舞台表演無疑也贏得了美國觀眾的認可,專輯在美國排行榜上也達到了43位的好成績。
接著樂隊發表了專輯Sheer Heart Attack(突發心臟病),其中的單曲Killer Queen很快成為英國排行榜的亞軍,而專輯本身也在排行榜上達到了同樣的位置。這張專輯在美國的成績也頗為不俗,為1975年的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礎。
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院之夜)是QUEEN樂隊最為經典的專輯,樂隊為這張專輯的製作耗費了巨大的精力,有報道稱這是搖滾樂史上製作費用最高的一張專輯。其中著名的單曲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成了QUEEN的招牌曲目,在酷似歌劇唱詩般的華麗配樂中不斷加入大段的重金屬吉他riff和solo,這正是QUEEN的典型風格。歌曲的製作過程也體現了QUEEN那種典型的精益求精的態度,他們用了3個星期的時間來進行錄制工作,而且在歌曲的音軌上加入了大量的背景配音,以至於在錄制完成後,母帶的有些地方磁粉已經薄到可以看穿的地步。QUEEN在Bohemian Rhapsody的錄影帶中首次嘗試了概念化的方法,並孤注一擲地在其中投入了巨額資金,不過QUEEN得到的回報也是相當可觀的:這首單曲在英國排行榜上迅速升到冠軍的位置,並且在這個位置上停留了足有9個星期,並最終打破了英國單曲排行榜上冠軍停留時間最長的記錄。在美國,這首歌和整張專輯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進入了排行榜前10位並同時成為白金單曲和白金專輯。甚至在十多年後的1992年,這首Bohemian Rhapsody還在美國單曲排行榜上獲得過數周的亞軍成績。
在A Night At The Opera之後,QUEEN嘗到了什麼是超級巨星的滋味,他們也得到了這種地位所能帶來的一切好處,他們無休無止的舞會和窮奢極侈的生活方式成為搖滾樂壇永遠的傳奇。然而這一切並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前進的步伐和高效率的工作。在1976年夏天,QUEEN在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了一場免費音樂會,觀眾的到場人數創造了新的記錄。幾個月後他們發行了熱門單曲Somebody To Love,收錄在專輯A Day At The Races(競技場之日)中。這張專輯可以說是A Night At The Opera的一個克隆產品,不過仍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英國排行榜上成為冠軍,並在美國升到了第五名的位置。
接下來的五年中,不知疲倦的QUEEN打造了成打的熱門單曲和數張白金唱片。由於在全世界贏得了如此多歌迷的喜歡和崇拜,他們遭到了某些評論家的抵觸,尤其是當他們表示出對待朋克運動的那種極端惡劣的保守態度之時。 不過歌迷對QUEEN的專輯還是照買不誤,囊括了兩首Top 5單曲We Are The Champions和We Will Rock You的專輯News Of The World(世界新聞)在1977年成為排行榜前10位的專輯。1978年的專輯Jazz(爵士樂)幾乎重復了同樣的成功,其中的單曲Fat Bottomed Girls和Bicycle Race成了國際熱門單曲,盡管公眾對樂隊舉辦的一個女性裸體自行車賽的花招表示了極大的不滿。
在80年代初,QUEEN仍然保持著相當受歡迎的地位,1980年他們發表了專輯The Game(游戲),音樂風格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們加入了更多柔性慢歌和輕快討巧的歌曲,已經離開重金屬頗有一段距離了。單曲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和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的再次成功使The Game專輯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冠軍寶座,這對於QUEEN來說是一次突破性的成功。不過,當人們發現這不過是一張乖巧討好的專輯時,他們開始失去了對QUEEN的興趣,樂隊原本忠實的擁護者不少都改弦易幟,尤其是在美國,其直接後果就是他們在同年晚些時候為電影Flash Gordan錄制的純器樂配樂專輯得到的反應異常的冷淡。1981年,在David Bowie的幫助下,QUEEN成功在新浪潮音樂的洶涌波濤中站穩了腳跟,單曲Under Pressure登上了英國排行榜的冠軍位置,這也是他們繼Bohemian Rhapsody以來的另一首冠軍單曲,收錄在1981年出版的精選專輯Greatest Hits以及1982年的專輯Hot Space(白熱地帶)中。不過Hot Space專輯並沒有引起人們多大的熱情,因為這仍是一張輕松取巧的專輯,既不那麼流行又不那麼高雅。1984年的專輯The Works(作品)中表現出更多的搖滾成分,不過人們對它的反映仍舊不溫不火,專輯中只有單曲Radio Ga Ga獲得了一定的成功。這些不成功的經歷使他們決定離開Elektra公司而轉簽Capitol公司。
眼見自己在美國的市場日漸萎縮,在英國也是獨木難支,QUEEN決定打開另外的市場,他們把目標放在了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而這些地方潛在的巨大市場往往是搖滾樂隊所忽視的。1985年,由於在援救非洲難民的Live Aid巡演中表現出眾,QUEEN再次走進了英國觀眾的視線,次年,QUEEN發行了新專輯Kind Of Magic(一種魔力),但是專輯對美國市場的沖擊以失敗而告終。1989年的專輯The Miracle(奇跡)在美國也遭到了同樣的打擊,雖然這張專輯中的搖滾成分已經有所增加,但仍然缺乏真正的力量。不過1991年的Innuendo(譏諷)終於一炮打響,為樂隊在美國贏得了名譽,在達到金唱片的同時進入了排行榜的前30名,當然,這比之他們在歐洲的成功還是小的多,在英國,他們輕而易舉地取得了排行榜冠軍的寶座。這張豐富多彩的專輯重新拾回了QUEEN當年的風采,既有力道十足的重金屬之作,又有典型QUEEN風格的歌劇式搖滾。不過這張出色的專輯現在被認為是樂隊迴光返照的作品,因為巨大的陰影正在逐漸籠罩著這支不凡的樂隊。
1991年,QUEEN不再象以往那樣活躍,而這時關於主唱Freddie Mercury身體狀況的謠言也是漫天亂飛,在11月22日,他終於向外界證實,他染上了艾滋病。兩天後,Freddie去世了。
1992年春天,樂隊餘下的成員在溫布利體育場舉辦了一場紀念音樂會。這場向全世界直播的現場音樂會的觀眾數目達到了一億以上,演出的陣容除了QUEEN的三個成員外,還包括了David Bowie,Elton John,Annie Lennox,DEF LEPPARD和GUNS 'N ROSES,這場演出為Freddie生前設立的基金會募到了數百萬美圓,這些錢都將用於艾滋病的研究。這場演出也使1975年的單曲Bohemian Rhapsody再次風光,升到了美國排行榜亞軍的位置。
Freddie死後,樂隊成員保持了一段時間的沉寂,1993年,Brian May發行了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Back To The Light,距離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已經有十年了。Roger Taylor在THE CROSS樂隊發表了一些作品,而John Deacon則決定洗手不幹了。但三名成員在1994年還是重新聚到一起共同錄制合成Freddie的遺作,這些歌的主唱部分都是Freddie在病床上錄制完成的。1995年,這張名為Made In Heaven(天堂製造)的專輯得以發行,由於它特殊的紀念意義,這張專輯在全球范圍尤其是歐洲引起了搶購狂潮,毋庸置疑,這已經是QUEEN的最後一張錄音室作品了。
QUEEN對於八、九十年代的重金屬樂隊有著一定的影響,它獨特的歌劇式搖滾為後來的前衛金屬指引了方向。他們華麗的舞台表演和奢侈的生活方式也常為後人所效仿。不過樂隊最後的悲劇也是一道令人震撼的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