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四大美女中西施的圖片
⑵ 唐朝美女西施的資料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漢族,今浙江薴蘿村人(薴蘿村位於現蕭山臨浦薴蘿村,原薴蘿鄉西施里;一說在諸暨城南)。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 沉魚 傳說西施在古越國浣紗溪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驚艷容貌,都感到自愧不如沉入江底。 落雁 傳說「昭君出塞」時,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閉月 傳說貂蟬在花園中拜月時,有雲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後王允就對人說貂禪比月亮還漂亮,稱為「閉月」。 羞花 傳說楊玉環在花園中賞花時悲嘆自己的命運,用手撫花,也許是含羞草,也許是別的原因,花瓣收縮,花葉垂下。被宮女看見,就說楊貴妃與花兒比美,花兒都羞得低下了頭。 「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四大美女還有一說是褒姒,西施,妲己,楊玉環。並成為:「笑褒姒 病西施 狠妲己 醉楊妃」。 其實西施的美貌我們誰也沒見過,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貴妃,其實據考證,她們都有缺陷。 西施的缺陷就是腳比較大。西施是大腳,發明了遮腳裙。貂蟬是一眼大一眼小,應該是比較明顯,雖然每個人都有大小眼,但如果不明顯也看不出來,但貂蟬的估計是挺明顯的。王昭君是溜肩,故發明了墊肩。楊貴妃倒還好,表面上都挺正常,很符合唐朝審美觀,那就是胖,身高只有1米64,但是我想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楊貴妃有狐臭,所以她特別的喜歡沐浴。 關於四大美人的缺陷還有另一個版本。傳說西施耳朵生得較小,便請匠人製作了耳環,戴上後拉長了耳輪,彌補了缺陷。王昭君兩腳生得較大,便請裁縫裁製很長的裙子,長裙拖地,裊娜多姿,把腳大的缺點遮掩了。貂蟬身上有股難聞的異味,便命丫環從後花園中采來鮮花,加工製成香料拭擦全身,頓時芳香襲人,更加迷人了。楊貴妃走起路來步履沉重,鞋聲咯咯,使人生厭,便在身上佩戴銅鈴、玉器,姍姍行走時,金玉相撞,叮叮當當,別有風韻,刺耳的步履聲消失在悅耳動聽的金玉聲中了。
⑶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是哪個時期的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貂蟬山西並州(今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王昭君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山西永濟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⑷ 歷史上真的有西施這個人嗎
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是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別以為西施只有美貌和才藝,她還是一位巾幗英雄。在越國被滅之後,她在越王勾踐的游說下,決意幫助勾踐復國。為了恢復越國,西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用自己的美色,使得吳王夫差沉迷酒色,並放鬆了對勾踐的警惕。
四大美女在歷史上名氣很大,每一位都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容貌。西施作為最早的一位美人,她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傳奇。本是一位弱女子,只因背負了國仇,便舍棄了自己的愛情和好身體,義無反顧加入了復國大計。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都有其過人之處。每一位身上,都有很多傳奇故事存在。
⑸ 解密:美女西施真實存在過嗎
西施是春秋末期吳越戰爭中的一個美女,又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此頗受後人關注。從有關史料記載看,西施姓施,名夷光,因居薴蘿西村,故被稱為西施。她雖然是個賣柴的小女孩,但貌若天仙,美中不足的是西施有胃病,以致皺著眉頭抗擊病痛。就是這般病態之美,也是另有一番風韻。村東醜女盲目模仿,從而引出「東施效顰」的故事,使得西施的艷名越傳越遠。那麼,西施長得有多美呢?運用古今詞彙很難確切形容,不妨看一看以下事實:公元前485年,這位賣薪女孩被選入越國都城,勾踐以厚禮相待,真是越看越愛。而越中士民也想一睹芳容,據說當時誰想看一眼這位美女,須「先輸金錢一文",勾踐為此發了一筆小財。後來,她又學習了三年舞蹈,更加艷麗照人。大詩人李白對西施之美也曾詩興大發,贊寫的《浣紗記》。劇情以越國大夫范蠡與西施姑娘的愛情為線索,表現了吳越之戰中的一段凄美故事:
解密:美女西施真實存在過嗎
這天,范蠡到諸暨薴蘿山下的若耶溪訪問,遇見了正在浣紗的西施,被她的美貌所傾倒,即以浣紗為表記訂下百年之好。不久,吳王夫差領兵打進越國,越王勾踐夫婦做了俘虜。范蠡作為人質也到吳國為奴,他和西施的婚事就耽擱下來。轉眼就是三年,吳王夫差放回勾踐夫婦和范蠡。勾踐回國以後,卧薪嘗膽,決心報仇雪恨。為了瓦解吳王夫差鬥志,范蠡定下「美人計",西施為此到了吳國,以其絕色贏得吳王寵愛,使其鬆懈了防範之心。勾踐經過十年的時間,悄悄壯大了力量,終於把吳國滅掉。功成之日,范蠡激流勇退,接來西施,泛舟於太湖之上,改名隱居去了。
西施作為越國「美人計"的主角,為了國家利益,自甘屈身事吳,在洗雪國恥中做出了特殊貢獻,其勇氣和膽識絲毫不讓須眉。有關西施的種種傳說、故事和戲劇情節是美好的,西施姑娘的姿容和德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可是歷史上真有西施這個人嗎?自古以來就都有著很大的爭論。
一種意見認為西施是編造出來的美女,歷史上並無其人。
春秋末期,吳越兩國曾經反復交戰,這段歷史國人都很清楚。在吳越戰爭中確實有范蠡這個人,但根本沒有他的情人西施。范蠡,是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楚國宛人,字少伯,初與宛令文種友善,其後隨其入越,被越王勾踐任為謀臣。越國戰敗之後,他隨勾踐入吳為臣僕三年,回國後與文種幫助勾踐刻苦圖強,待機復仇。勾踐十五年(公元前482年),乘吳王夫差率師北上爭霸之機,乘虛攻破吳都。滅吳之後,他知道勾踐可以同苦而不能同樂,他來到了齊國,化名鴟夷子皮。後再改名為陶朱公,以經商而成巨富。歷史上的范蠡大名鼎鼎,而西施只是為他杜撰出來的一位美麗女友。
不錯,在吳越爭斗的過程中,越國確實使用了「美人計」。傳說中,西施是獻給吳王夫差的,奇怪的是,在記載春秋歷史最詳細、最古老的文獻如《國語》和《左傳》等史書中,隻字沒提西施,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如果說這些史料共同遺忘或忽視了為越國雪恥而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西施,司馬遷在寫《史記·越世家》時該作一補充,至少給這位可傾國傾城的美人捎帶一筆,可是他也隻字未提西施其人其事。司馬遷記載了范蠡去齊國經商時,居陶時又有妻室兒女,也沒半字說到西施,可見歷史上沒有這位非凡的美女。
吳越戰爭中雖然沒有西施其人,然而那時卻有「西施」之說。不過,此「西施」不是彼「西施」也。早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就可常常見到「西施」。如《管子·小仲篇》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其作者管仲(?一公元前645年)系春秋初年人,比勾踐時期要早一百多年。這個善用計謀的越王,怎麼會把一個一百多歲的老嫗獻給吳王夫差呢?顯然沒有這段史實。這位「西施」也比勾踐復仇時早了一百多年。由此可見,「西施」是古代對於美女的通稱,不是指哪一名美女。如同「姬」是古代對於女子的美稱,「西施」也可通.用於漂亮的女人。
既然如此,西施怎樣跑上吳越戰爭的前線,又是怎樣成為勾踐「美人計」中主角的呢?
首先提到這件事的是東漢袁康的《越絕書》:大概因為書中所描繪的西施事跡比較感人,這位勇於獻身的美女知名度才漸漸高了起來。袁康的記載可不可信呢?從《辭海》對《越絕書》的介紹來看,此書記載的多是吳越二國歷史,而且採用的是傳聞和異說。這樣看來,西施事跡的可信程度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比較有名的作品有:唐代詩人宋之問的《浣紗》、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范蠡》、明代文學家楊慎的《歷代詩話》,還有明代戲劇作家梁辰魚的傳統劇《浣紗記》,他們都繪聲繪色地寫了西施這位並不存在的美女。經過這么多名人一層又一層地渲染,西施變得愈加可敬可愛,儼然是一位以色相救國的「女英雄」了。
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認為,歷史上實有西施其人,不容輕易否定。其理由也很充分:
第一,從史料記載看,早有關於西施的記載。如《孟子·離婁下》篇、《淮南子·修務訓》篇、《越絕書》、《吳越春秋》等史料都明確說實有西施其人,不能因為《國語》、《史記》中不載西施其名,就否定其他史料的記載。況且在這些典籍中也有勾踐實施「美人計」的記載,誰敢保證這些美女裡面一定沒有西施呢?
第二,從出土文物看,證明勾踐時代確有美女西施。王士倫先生《浙江出土銅鏡選集》收錄有兩面紹興出土的漢代銅鏡,鏡背均有吳越人物畫像。畫像內容與題款分別是吳王、伍子胥、越王、范蠡和「越王二女」等。其畫像故事內容與史書所載完全相合。「越王二女」均著寬袖長裙,身材修長,面容清秀,風度瀟灑,應該是西施、鄭旦二女無疑。由此也可說明,至遲在漢代前期西施故事就已十分流行,袁康等人只是作了收集整理工作,不能說自東漢以後才有西施故事。
第三,從歷史遺跡來看,不宜輕易否定西施其人。據《吳越春秋》卷五記載,當年西施、鄭旦這兩個山村姑娘人選越都後,勾踐恐怕這兩個村姑不懂得禮儀章法,特地在城東北小山上修造了土城和美人宮,為兩名美女搞特殊的培訓。在土城山及念佛橋一帶屢有春秋時期印紋陶、原始青瓷及青銅器出土,還有水井遺跡,足以證明史書所載無誤。又據《吳地誌》、《姑蘇志》等記載,吳王夫差得西施後寵愛之至,特擇虞山北麓築石瓮城為其游樂之所。建姑蘇台,橫亘五里,高見二百丈。又在靈岩山建館娃宮以消夏,現今山上還遺留有西施洞、館娃閣、梳妝台、琴台、玩月池等與西施有關的古跡。這些建築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不能一概說是偽造古跡。
總之,西施確有其人,確有其事,確有其美,對此不宜輕易持懷疑或虛無態度。
倘若歷史上真有西施其人,她又為越國做出了卓越貢獻,這位大美女的結局自然又成了後人關心的問題。有關西施的下落歷來有三種說法:
一說被越王沉江淹死。最早提出這種說法的是《墨子·親士》篇:意思是西施之所以被沉人江中淹死,就因為她因美貌給他帶來的災禍。宋代李日方《太平御覽》引《吳越春秋》說:「吳滅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這里的「鴟夷」就是皮袋,意思是吳國滅亡之後,越王把西施裝進皮袋,沉入江中。
二說西施隨范蠡隱居外地。唐代詩人李白也持這種看法,他在《西施》詩中寫道:「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另一位詩人杜牧在《杜秋娘詩》中也說:「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這里的「鴟夷」不是皮袋,而是范蠡到齊國後自取的名號。
三說失足落水而死。初唐詩人宋之問有《浣紗》詩:「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人松夢,魚沉畏荷花。」是說吳亡之後西施回到自己的故鄉若耶溪邊,在一次浣紗時不小心落水淹死。這種說法似乎是西施最理想的結局,讓人覺得可惜,又有懷想的餘地。這些說法只是文藝作品,沒有任何佐證,也很少有人附和此說,恐怕只是詩人的一種美好願望或設想。
其實,西施有也好,無也罷,有關這位美女的傳說已有兩千多年,她在中國民間的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究竟怎樣評價西施,也有明顯不同意見。
有的對她極其推崇,極力頌揚,說她為了國家利益,毅然割捨與范蠡的愛情,勇敢擔當起「美人計」的重任。有的認為西施的可敬處不僅在於她是「美人計」的主角,更欽佩她的高超斗爭藝術,不如此,吳國難以很快滅亡,她是挽救越國的第一位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