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團穿開襠褲跳舞,這就是韓流衰落的原因嗎
韓國女團穿開襠褲跳舞雖然非常的低俗,讓人看了後很反感,但是這並不是韓流衰落的原因,我個人覺得韓流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曾幾何時,許多中國人把韓國明星、韓國電視劇以及韓國的美女和型男,作為自己心儀的偶像和喜歡的明星。但現在韓流逐漸褪去,韓流在中國逐漸走向了蕭條。
韓流衰退原因是多方面的
綜上,韓國娛樂圈過度產業化導致丑聞不斷,沒有持續推出優秀的影視作品。與此同時,中國影視劇行業不斷發展壯大,高質量的影視劇不斷推出。各種因素影響下,韓劇不再在中國流行,韓流不再。
2. 古代女子穿什麼衣服
古代女子都是穿什麼衣服?怎麼形容?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唐人萬楚在《五月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庄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贈姬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描寫了那位彈琵琶的女子色藝驚人:「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釘羅裙翻酒污。」這「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
石榴裙流傳的時間很久遠,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詩中寫道:「梅花香滿石榴裙」。雖寫的是唐朝之事,即可看出當時現實生活中,此種款式的裙子仍為年輕女子所珍愛。
由於石榴裙經久不衰,於是俗語中說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鮮活地用著。
唐代的婦女,對裙子特別鍾情。除石榴裙外,還有許多別致的款式。初時,裙子窄而瘦長,穿者將裙子提得很靠上,甚至齊到胸乳,故唐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句子。到盛唐時,裙子的製作精美華麗,有的價格昂貴,主要式樣有間裙、百鳥裙、花籠裙等。間裙,即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的材料互相間隔和排列而做成的裙子,每一間隔叫作一「破」,有「六破」、「七破」和「十二破」之分,顏色有紅綠、紅黃、黃白諸種。百鳥裙,用多種飛禽的羽毛捻成線織成的裙子,因做工考究,故立體感強,「正視為一色,旁視為一色,目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穿上它「百鳥之狀皆見」(《新唐書》)。
花籠裙,是用輕軟細薄而又半透明的「單絲羅」織綉而成,上面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綉出花鳥等圖案。百鳥裙和花籠裙,都是穿在一般裙子外的套裙。此外,還有百疊裙、畫裙(在裙子上直接作畫)等。
揭秘古代女人穿什麼衣服:古代女人穿 *** 嗎
網上的原文,供參考
1、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的?
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樣法寶是:黛粉、妝粉和胭脂。「黛」是一種黑色礦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來畫眉。妝粉就是現在的粉餅。胭脂是古代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後也可當腮紅使用。
2、古人女人刮除體毛嗎?
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將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顏料畫眉。除此之外,古代女人們還流行「挽面」,就是用線除掉臉上的細毛……都說只有男人愛面子,看來並非如此。
3、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 *** 嗎?
古人說的衣裳,上半身為「衣」段鉛塌,下半身為「裳」。「裳」有點像裙子,說白了就是塊遮羞布。直到春秋時代,才有了褲子。後來,女性月經時會多穿一條舊褲子在內,避免弄臟外褲,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漸演變成今天穿的 *** 。
4、古代有女同性戀嗎?
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多稱為「磨鏡」,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握圓放置了一面鏡子,故稱「磨鏡」。古代女同性戀多發生在後宮,因為宮女們接觸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監,在男性不足的情況下,宮女只好自行「內部消化」。
5、古人女人如何避孕呢?
古代宮廷,皇帝如果不希望他的妃子懷孕,會命令太監把那女子倒掛起來,用藏紅花來清洗 *** 。過去的青樓女子也會服用一種含有麝香的「涼葯」來避孕。不過,效果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韋小寶八成就是他媽避孕措施沒做好才蹦出來的,甚至還有人喝劇毒水銀。當然,多數古人不會刻意避孕。
6、古代沒有衛生巾,女人來月經了怎麼辦?
古代婦女身上最長的東西,除了頭發、裹腳布,就數「月經布」了。月經布是一根長布條,用於「大姨媽」來時緊緊包裹 *** 。但是,由於古代婦女參加體力勞動比較頻繁,所以依然難免「見激芹紅」。此外,因為中國向來崇尚節儉,使用過的布條還是會經過清洗後重復使用。
7、古代女性宮刑是什麼?女性割哪裡?
女的受宮刑在法制史上還不是很具體,大多是拿木棒重擊小腹使其生殖器官破壞,失去性能力和生育功能。至於是什麼器官墜落,有人認為是子宮,有人認為是 *** 前壁,但這兩種脫垂並不能從根本上斷絕 *** 。
8、古代的嬰兒會喝羊奶或牛奶嗎?還是只喝母乳?
古人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紀才能喝動物奶。嬰兒還是以含有人類抗體的母乳為主,因為那時候動物奶還沒有現在的殺菌處理技術,嬰兒對細菌沒有抵抗力。若母親沒奶怎麼辦?只能「借乳」了,奶媽這一職業由此誕生。沒奶的窮人家,只能用米磨成適合吞咽的細漿來作替代品。
9、古人女人如何減肥?有豐胸的偏方嗎?
古人用喝茶來減肥。不過,古代的老百姓難得大魚大肉,一天到晚都得干又重又累的活,哪兒還胖得起來?古人豐胸的方法比較自然,比如運用紅豆和黃豆等食補的方法來達到豐胸的效果。此外,古人認為穴道 *** 也能助長胸部洶涌。
10、古代皇帝後宮嬪妃真有3000人嗎?
有,絕對有,而且3000嬪妃,也只能算是一個保守的數字。古代皇帝在女色方面上的追求可謂孜孜不倦,如著名的昏君隋煬帝,就曾下詔廣征天下美女,更是選了3000童貞女子入宮供他「消遣」。隋煬帝在另一個皇帝面前那真不算什麼了,排行榜冠軍的唐玄宗,你別看電視劇、古書中把他和楊貴妃的愛情寫得驚天地、泣鬼神,可他的後宮人數可是高達四萬人的……嗯,一天一個,也得100多年才能用完。...
古希臘古代女人穿什麼衣服
基同
古希臘人的服裝,在性別、年齡上區別不大,通常由幾塊布料圍住身體,再以胸針或扣結系固,形式簡便。他們特色服裝的整體,被稱作'基同'。
由於不同地區的基同和穿著方法存在差異,可分為陶立克式和愛奧尼亞式兩種。陶立克式用一整塊面料構成,是一種長至膝蓋的短袖束腰外衣,呈矩形,其長邊大於著裝者的高度,寬為伸直手臂、指尖到指尖的兩倍。它用軟羊皮製成,多為紫色、紅色或藍色。穿著時,將長余的部分向上折迭,使矩形對折,並圍繞身體褶襇垂披於左邊,將腰部與胸部用扣針固定於肩,胸部用腰帶稍加懸吊,兩側各留穿孔以便雙臂伸出。由於腰帶上部將其拉出縮短了衣長,從而形成了一個寬大的罩衫。手臂 *** ,右邊散開並未加連接,為的是便於活動。它與貫口式的服裝不同,不是在布料的中央挖洞,而是充分發揮別針的固定作用。它將對折線放在一側,另一側則任憑它敞開著,稍有微風就可將它吹拂起來。愛奧尼亞式是一種長至膝蓋的短袖束腰外衣,基同的上身沒有向外面的翻折,只是用腰帶將寬松的長衣隨意系扎一下既可。兩肩系結處不止一個別針,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狀。別針多為金屬,體積較小,式樣繁多,加式精細,本身就是一件絕好的工藝裝飾品。也有將陶立克式和愛奧尼亞式兩者結合起來,或露出腰帶,以顯示健美的形體;或系扎兩條腰帶,一條系於乳下或腰間,一條系於腰下胯部,使兩條腰帶之間的布料膨鬆,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變化;或是盡量將衣服上提,以縮短衣服的長度,便於活動;有些男性穿基同時,將布料斜在胸部系扎,即一端在肩上,一端在另一臂的腋下,這樣更顯出幾分英武和灑脫。
古希臘服飾以優雅、飄逸見長。古希臘人創造了希臘風格的服飾,給古希臘男女的人體美注入了不同尋常的活力。
古代女子穿的衣服叫什麼
你問哪個朝代的?漢朝還是唐朝?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呼~~~
你可以去:z./question/?si=2
應該比較詳細~~~~
西漢:曲裾深衣、襦裙
東漢:直裾深衣
唐代:襦裙(分為高腰襦裙,交領襦裙,對襟襦裙)
明代:襦裙
清代:旗裝
我知道的就這么多了,其實除了清代,統稱漢服也可以!
古代女孩兒一般穿什麼冷顏色的衣服
什麼顏色都可以穿啊,不過有忌諱。
比如明朝官員穿紅色,平民穿冷色調為主的顏色,紅色只在婚嫁是穿,皇帝特有的是金黃色,代表至高的權利,除皇帝外任何人都不能穿帶有黃色的衣服,不然則視為謀反,處以極刑,
除百姓中也就忌諱孝服了,穿白色的衣服,家裡老人會很忌諱的。
古代女性熱天怎麼穿衣服
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女性服飾「禁與放」等爭論。比如,有人認為漢代的「窮袴」是為限制性自由;再如,唐高宗針對「露乳裝」曾頒發過「禁露」令……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深衣《虢國夫人游春圖》中虢國夫人著袒胸裝酒泉丁家閘魏晉時期壁畫墓中穿裙子的採桑女敦煌石窟第329窟壁畫中的唐代女性畫像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嗎? 「勞毋袒暑毋褰裳」 傳統印象中,古代中國女性似乎不懂時尚,都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連手都掩藏在長長的袖子里。這種印象,可能來自於中國最傳統服裝「深衣」。深衣,是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此後演繹出了長衫和旗袍。 穿深衣時,裡面多會穿脛衣,脛衣就是褲子的最原始雛形。那麼,「漢代女性穿開襠褲」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早期中國人是 *** 褲子的,所謂的脛衣僅具今長筒襪的功能,只有兩只褲管,褲口較肥大,沒有褲腰,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這種褲子自然是沒有襠的,或說開襠的。可見,「漢代女性穿開襠褲」一說並非捕風捉影。事實上,在秦漢時不只女性穿開襠褲,男性也這樣,更有人裡面連開襠褲也 *** 。 中國古人真的是穿開襠褲上街?從史料來看,這是現代人想當然。因為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即圍裙狀服飾。 雖然開襠褲外面有下裳罩著,但這樣著裝仍很容易露出 *** ,導致「走光」。所以在當時的「公民行為准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除非過河時,否則便是失禮,屬「不敬」。《禮記·曲禮》中所謂「勞毋袒,暑毋褰裳」,就是此意思: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窮袴」的出現是為限制性自由? 「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 但是,當時也並非沒有有襠褲,有襠的叫「縵襠」,乃「胡服」之一種,最早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裝,便於騎射出行。胡服在戰國時期為中原人普遍接受,並結合脛衣的款式,將其發展為「褌」,成為士兵和勞動者的服裝。夏天穿的褌較短,俗稱「犢鼻褌」,實際就是今三角短褲,當年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酤酒」,所穿便是這種三角褲。 一直到漢代,上層人物都不喜歡著褌,漢昭帝以前後宮嬪妃日常都穿開襠褲。開襠褲給皇帝隨時隨地寵幸,帶來了極度方便,這或許也是皇宮佳麗愛穿開襠褲心照不宣的原因之一。 漢武帝劉徹死後,其年僅8歲的少子劉弗陵(漢昭帝)當了皇帝,朝廷輔臣霍光年僅6歲的外孫女成為皇後。霍光看到開襠褲充滿誘惑,容易讓皇帝放縱自己,為了保證外孫女得到專寵,早點懷孕,便禁止嬪妃穿開襠褲,連宮女也不允許,只能穿將襠縫起來的「窮袴」。此即《漢書·外戚傳》中所謂,「光欲皇後擅寵有子……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窮袴」實際上還是開襠褲,與脛褲不同的是,它上達於股,在兩股之間連接成襠。但襠不縫合,用布條系住,不系仍開襠,與現代褲子的拉鏈一樣,方便私溺,所以霍光要求後宮穿窮袴的同時,還要求系緊帶子,窮袴因此又叫「縛帶褲」,在唐代則稱「緄襠褲」。 霍光此舉實是變相限制漢昭帝的性自由,想不到由此帶來中國服裝史上的一場大變革,與現代褲子功能接近的有襠褲廣泛流行,著外裝時多了一種穿褲子選擇。 唐代女性熱衷「袒胸裝」? 「半袖裙襦」為「東宮女史」之服 薄、透、露,這似乎是現代前衛女性的一種著裝元素,也是大家對夏季女裝的感覺。事實上,不論是「薄」,還是「透」,現代中國女性都沒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會穿衣服,有特點的,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袖,通俗來說,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稱半臂,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在當時相當前衛,是著裝上......
古代女孩子穿什麼衣服?
貴族女性穿絲綢, 普通女性穿麻布衣服。
古代時候人們穿什麼衣服
原始時期,穿獸皮和樹葉。
黃帝時期,發明了麻布和絲綢。
唐宋時期,引入了棉花並發明了棉布。
具體款式,可以看漢服。
中國古代女人死後都穿什麼衣服
據說有穿金縷玉衣的0-0不過這方面我不是專家
古代女子穿著講究什麼?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為了講究禮節,而不是為了展示自身的嫵媚和俏麗。中國古代對於女子的言談舉止以及裝束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女子在家裡一般都穿黑顏色的裙子,其樣式以褶襇裙為多。當時,對於裙幅的數量也很有講究,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
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襇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月華裙是一種色彩繽紛的裙子,彷彿月華一般動人心弦,而且高雅鮮麗,深受當時女子的青睞。
到了清末,有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女子不能隨意穿紅裙子。民國時期的作家包天笑在他的《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一文中說:
「紅裙子要夫婦雙全才可以穿。
3. 漢朝的宮廷女子,她們為何都要穿開襠褲
我知道古代女子出嫁的時候有個閨房必備品,其中有一樣令人難以啟齒的就是婚褲,因為古人害羞,所以第一次夫妻雙方嘿嘿嘿的時候女子就穿上開檔的婚褲,從而避免兩個人的尷尬。但是,漢朝的宮廷女子,居然開始在宮里堂而皇之地穿起了開襠褲。是漢朝的民風如此開放了嗎?事實上,只是她們當時的皇帝會玩而已。要知道,天下都是皇帝的,在宮里的宮女,更是直接聽皇帝的命令,畢竟是在天子眼前嘛。那這么會玩的皇帝,是漢朝的哪位呢?我介紹一下,他是東漢漢靈帝劉宏。
不過事實證明,真的不要縱欲,縱欲不好,這不,這位皇帝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就被掏空了身子,英年早逝。
4. 中國古代女性夏天怎麼穿著
近幾天來,上海地鐵二運官網發的一條「上海地鐵請女乘客自重」的微博,引發了人們對夏日女性究竟該如何著裝以及著「暴露裝」到底是不是容易招致「性騷擾」等話題的熱議。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女性服飾「禁與放」等爭論。比如,有人認為漢代的「窮袴」是為限制性自由;再如,唐高宗針對「露乳裝」曾頒發過「禁露」令……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嗎? 「勞毋袒暑毋褰裳」 傳統印象中,古代中國女性似乎不懂時尚,都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連手都掩藏在長長的袖子里。這種印象,可能來自於中國最傳統服裝「深衣」。深衣,是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此後演繹出了長衫和旗袍。 穿深衣時,裡面多會穿脛衣,脛衣就是褲子的最原始雛形。那麼,「漢代女性穿開襠褲」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早期中國人是不穿褲子的,所謂的脛衣僅具今長筒襪的功能,只有兩只褲管,褲口較肥大,沒有褲腰,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這種褲子自然是沒有襠的,或說開襠的。可見,「漢代女性穿開襠褲」一說並非捕風捉影。事實上,在秦漢時不只女性穿開襠褲,男性也這樣,更有人裡面連開襠褲也不穿。 中國古人真的是穿開襠褲上街?從史料來看,這是現代人想當然。因為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即圍裙狀服飾。 雖然開襠褲外面有下裳罩著,但這樣著裝仍很容易露出下體,導致「走光」。所以在當時的「公民行為准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除非過河時,否則便是失禮,屬「不敬」。《禮記·曲禮》中所謂「勞毋袒,暑毋褰裳」,就是此意思: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窮袴」的出現是為限制性自由? 「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 但是,當時也並非沒有有襠褲,有襠的叫「縵襠」,乃「胡服」之一種,最早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裝,便於騎射出行。胡服在戰國時期為中原人普遍接受,並結合脛衣的款式,將其發展為「褌」,成為士兵和勞動者的服裝。夏天穿的褌較短,俗稱「犢鼻褌」,實際就是今三角短褲,當年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酤酒」,所穿便是這種三角褲。 一直到漢代,上層人物都不喜歡著褌,漢昭帝以前後宮嬪妃日常都穿開襠褲。開襠褲給皇帝隨時隨地寵幸,帶來了極度方便,這或許也是皇宮佳麗愛穿開襠褲心照不宣的原因之一。 漢武帝劉徹死後,其年僅8歲的少子劉弗陵(漢昭帝)當了皇帝,朝廷輔臣霍光年僅6歲的外孫女成為皇後。霍光看到開襠褲充滿誘惑,容易讓皇帝放縱自己,為了保證外孫女得到專寵,早點懷孕,便禁止嬪妃穿開襠褲,連宮女也不允許,只能穿將襠縫起來的「窮袴」。此即《漢書·外戚傳》中所謂,「光欲皇後擅寵有子……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窮袴」實際上還是開襠褲,與脛褲不同的是,它上達於股,在兩股之間連接成襠。但襠不縫合,用布條系住,不系仍開襠,與現代褲子的拉鏈一樣,方便私溺,所以霍光要求後宮穿窮袴的同時,還要求系緊帶子,窮袴因此又叫「縛帶褲」,在唐代則稱「緄襠褲」。 霍光此舉實是變相限制漢昭帝的性自由,想不到由此帶來中國服裝史上的一場大變革,與現代褲子功能接近的有襠褲廣泛流行,著外裝時多了一種穿褲子選擇。 唐代女性熱衷「袒胸裝」? 「半袖裙襦」為「東宮女史」之服 薄、透、露,這似乎是現代前衛女性的一種著裝元素,也是大家對夏季女裝的感覺。事實上,不論是「薄」,還是「透」,現代中國女性都沒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會穿衣服,有特點的,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袖,通俗來說,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稱半臂,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在當時相當前衛,是著裝上的一種突破。其形制為對襟,袖不掩肘,長與腰齊。若與襦裙配套穿著,稱為「半袖裙襦」,隋煬帝楊廣後宮女性多穿這種半袖裝。 到了唐代,半袖仍為宮廷女性喜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半袖裙襦者,東宮女史常供奉之服也。」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古代女性流行「襦裙套裝」? 「緗綺下裙」「紫綺上襦」 在所有穿著中,古代中國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還是裙子。裙子,也是最傳統的女性服裝之一,古代中國女性也最喜歡穿裙子,穿出了很多經典的裙子。 古代中國女性最經典的著裝方法,是「襦裙套裝」。襦裙本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流行的一種服裝款式。襦,是一種短上衣,長至腰間,緊身窄袖;裙,即裙子,由多幅布製成,上面多織有方格花紋,常與襦配穿。這種短衣長裙的一種搭配服式,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大,現代女孩子都喜歡這種搭配。 不同的朝代都有自己的款式。在漢代,普通人穿的裙子不用任何紋飾,不加邊緣,因此又名「無緣裙」。無緣裙是當年農家女孩子眼中最漂亮的夏季服裝,長及膝部,外罩圍裙蔽膝。漢樂府詩《陌上桑》中描寫的採桑女孩秦羅敷穿的,就是這樣:「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宋代女性喜歡細密褶疊的裙子。最時髦的裙子叫「旋裙」,前後身開胯,便於騎馬乘驢。據說本是京城青樓女子的「招牌裙」,因為既美觀,又實用,遂為宋代女性青睞。 明代女性裙子花樣更多,如「月華裙」、「鳳尾裙」、「合歡裙」以及用整幅緞料折成的「百褶裙」。這種裙前面平展無褶,周圍加有裝飾的花邊,裡面填以彩綉花紋,左右兩邊打細褶,最多的有一百五六十褶。 唐高宗頒發過「禁露」令? 「二八花鈿」「胸前如雪」 袒胸頗為養眼,唐代風流文人多有筆墨:「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方干)、「漆點雙眸鬢繞蟬,長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描寫的都是著裝暴露的唐代美女。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了詩人所見不虛。1971年發掘的懿德太子墓中,石槨上刻繪的宮裝女子身穿寬領短衫,領口開敞,雙乳裸露,乳溝畢現。而之前1958年發現的唐韋泂墓壁畫上,一個少女身穿輕羅衫,也是半裸胸部。 「露乳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么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 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沖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如在敦煌壁畫329窟中,有一個執花跽坐的少婦,其身著羅衫,兩乳隱然可見。 「拜倒在石榴裙下」 典出楊貴妃? 「血色羅裙」「妒殺石榴花」 在中國服裝史上最出名的裙子有三條: 最為傳奇的一條叫「留仙裙」,為漢代趙飛燕所穿。此裙是一種有皺褶的款式,傳說有一天,身著雲英紫裙的趙飛燕與漢成帝劉驁同乘千人舟,同游太液池。翩翩起舞之時湖上突起狂風,把趙飛燕吹上了天。宮女及時拽住她裙子,結果那條漂亮的裙子被拽出了許多皺褶。意外的是,裙子反而更好看,「留仙裙」從此出名。上述是漢伶玄在《趙飛燕外傳》中的文學演繹,卻成就了一條名裙。 最值錢的一條叫「百鳥裙」,為唐中宗女兒安樂公主所穿。此裙又叫「毛裙」,用百鳥的羽毛製成,「工費巨萬」,是名副其實的天價裙子。據《新唐書·五行志一》記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裙子會呈現不同顏色,還能顯出百鳥的形態。當時僅織出了兩條百鳥裙。此後,富貴人家女性紛紛仿效,一時間把奇禽異獸的羽毛都拔光了。 最為風流的一條叫「石榴裙」,南朝時已有,上窄底寬,顏色鮮紅,對比強烈,白居易稱之為「血色羅裙」,當時娛樂圈女星甚是喜歡,時詩人萬楚在《五日觀妓》所記藝伎穿的便是石榴裙:「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楊貴妃愛穿石榴裙,唐玄宗甚至規定,臣僚見到楊貴妃要行跪拜之禮,「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5. 中國古代女性夏天怎麼穿著
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女性服飾「禁與放」等爭論。比如,有人認為漢代的「窮袴」是為限制性自由;再如,唐高宗針對「露乳裝」曾頒發過「禁露」令……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深衣《虢國夫人游春圖》中虢國夫人著袒胸裝酒泉丁家閘魏晉時期壁畫墓中穿裙子的採桑女敦煌石窟第329窟壁畫中的唐代女性畫像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嗎? 「勞毋袒暑毋褰裳」 傳統印象中,古代中國女性似乎不懂時尚,都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連手都掩藏在長長的袖子里。這種印象,可能來自於中國最傳統服裝「深衣」。深衣,是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此後演繹出了長衫和旗袍。 穿深衣時,裡面多會穿脛衣,脛衣就是褲子的最原始雛形。那麼,「漢代女性穿開襠褲」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早期中國人是不穿褲子的,所謂的脛衣僅具今長筒襪的功能,只有兩只褲管,褲口較肥大,沒有褲腰,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這種褲子自然是沒有襠的,或說開襠的。可見,「漢代女性穿開襠褲」一說並非捕風捉影。事實上,在秦漢時不只女性穿開襠褲,男性也這樣,更有人裡面連開襠褲也不穿。 中國古人真的是穿開襠褲上街?從史料來看,這是現代人想當然。因為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即圍裙狀服飾。 雖然開襠褲外面有下裳罩著,但這樣著裝仍很容易露出下體,導致「走光」。所以在當時的「公民行為准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除非過河時,否則便是失禮,屬「不敬」。《禮記·曲禮》中所謂「勞毋袒,暑毋褰裳」,就是此意思: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窮袴」的出現是為限制性自由? 「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 但是,當時也並非沒有有襠褲,有襠的叫「縵襠」,乃「胡服」之一種,最早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裝,便於騎射出行。胡服在戰國時期為中原人普遍接受,並結合脛衣的款式,將其發展為「褌」,成為士兵和勞動者的服裝。夏天穿的褌較短,俗稱「犢鼻褌」,實際就是今三角短褲,當年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酤酒」,所穿便是這種三角褲。 一直到漢代,上層人物都不喜歡著褌,漢昭帝以前後宮嬪妃日常都穿開襠褲。開襠褲給皇帝隨時隨地寵幸,帶來了極度方便,這或許也是皇宮佳麗愛穿開襠褲心照不宣的原因之一。 漢武帝劉徹死後,其年僅8歲的少子劉弗陵(漢昭帝)當了皇帝,朝廷輔臣霍光年僅6歲的外孫女成為皇後。霍光看到開襠褲充滿誘惑,容易讓皇帝放縱自己,為了保證外孫女得到專寵,早點懷孕,便禁止嬪妃穿開襠褲,連宮女也不允許,只能穿將襠縫起來的「窮袴」。此即《漢書·外戚傳》中所謂,「光欲皇後擅寵有子……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窮袴」實際上還是開襠褲,與脛褲不同的是,它上達於股,在兩股之間連接成襠。但襠不縫合,用布條系住,不系仍開襠,與現代褲子的拉鏈一樣,方便私溺,所以霍光要求後宮穿窮袴的同時,還要求系緊帶子,窮袴因此又叫「縛帶褲」,在唐代則稱「緄襠褲」。 霍光此舉實是變相限制漢昭帝的性自由,想不到由此帶來中國服裝史上的一場大變革,與現代褲子功能接近的有襠褲廣泛流行,著外裝時多了一種穿褲子選擇。 唐代女性熱衷「袒胸裝」? 「半袖裙襦」為「東宮女史」之服 薄、透、露,這似乎是現代前衛女性的一種著裝元素,也是大家對夏季女裝的感覺。事實上,不論是「薄」,還是「透」,現代中國女性都沒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會穿衣服,有特點的,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袖,通俗來說,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稱半臂,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在當時相當前衛,是著裝上的一種突破。其形制為對襟,袖不掩肘,長與腰齊。若與襦裙配套穿著,稱為「半袖裙襦」,隋煬帝楊廣後宮女性多穿這種半袖裝。 到了唐代,半袖仍為宮廷女性喜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半袖裙襦者,東宮女史常供奉之服也。」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古代女性流行「襦裙套裝」? 「緗綺下裙」「紫綺上襦」 在所有穿著中,古代中國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還是裙子。裙子,也是最傳統的女性服裝之一,古代中國女性也最喜歡穿裙子,穿出了很多經典的裙子。 古代中國女性最經典的著裝方法,是「襦裙套裝」。襦裙本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流行的一種服裝款式。襦,是一種短上衣,長至腰間,緊身窄袖;裙,即裙子,由多幅布製成,上面多織有方格花紋,常與襦配穿。這種短衣長裙的一種搭配服式,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大,現代女孩子都喜歡這種搭配。 不同的朝代都有自己的款式。在漢代,普通人穿的裙子不用任何紋飾,不加邊緣,因此又名「無緣裙」。無緣裙是當年農家女孩子眼中最漂亮的夏季服裝,長及膝部,外罩圍裙蔽膝。漢樂府詩《陌上桑》中描寫的採桑女孩秦羅敷穿的,就是這樣:「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宋代女性喜歡細密褶疊的裙子。最時髦的裙子叫「旋裙」,前後身開胯,便於騎馬乘驢。據說本是京城青樓女子的「招牌裙」,因為既美觀,又實用,遂為宋代女性青睞。 明代女性裙子花樣更多,如「月華裙」、「鳳尾裙」、「合歡裙」以及用整幅緞料折成的「百褶裙」。這種裙前面平展無褶,周圍加有裝飾的花邊,裡面填以彩綉花紋,左右兩邊打細褶,最多的有一百五六十褶。 唐高宗頒發過「禁露」令? 「二八花鈿」「胸前如雪」 袒胸頗為養眼,唐代風流文人多有筆墨:「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方干)、「漆點雙眸鬢繞蟬,長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描寫的都是著裝暴露的唐代美女。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了詩人所見不虛。1971年發掘的懿德太子墓中,石槨上刻繪的宮裝女子身穿寬領短衫,領口開敞,雙乳裸露,乳溝畢現。而之前1958年發現的唐韋泂墓壁畫上,一個少女身穿輕羅衫,也是半裸胸部。 「露乳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么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 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沖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如在敦煌壁畫329窟中,有一個執花跽坐的少婦,其身著羅衫,兩乳隱然可見。 「拜倒在石榴裙下」 典出楊貴妃? 「血色羅裙」「妒殺石榴花」 在中國服裝史上最出名的裙子有三條: 最為傳奇的一條叫「留仙裙」,為漢代趙飛燕所穿。此裙是一種有皺褶的款式,傳說有一天,身著雲英紫裙的趙飛燕與漢成帝劉驁同乘千人舟,同游太液池。翩翩起舞之時湖上突起狂風,把趙飛燕吹上了天。宮女及時拽住她裙子,結果那條漂亮的裙子被拽出了許多皺褶。意外的是,裙子反而更好看,「留仙裙」從此出名。上述是漢伶玄在《趙飛燕外傳》中的文學演繹,卻成就了一條名裙。 最值錢的一條叫「百鳥裙」,為唐中宗女兒安樂公主所穿。此裙又叫「毛裙」,用百鳥的羽毛製成,「工費巨萬」,是名副其實的天價裙子。據《新唐書·五行志一》記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裙子會呈現不同顏色,還能顯出百鳥的形態。當時僅織出了兩條百鳥裙。此後,富貴人家女性紛紛仿效,一時間把奇禽異獸的羽毛都拔光了。 最為風流的一條叫「石榴裙」,南朝時已有,上窄底寬,顏色鮮紅,對比強烈,白居易稱之為「血色羅裙」,當時娛樂圈女星甚是喜歡,時詩人萬楚在《五日觀妓》所記藝伎穿的便是石榴裙:「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楊貴妃愛穿石榴裙,唐玄宗甚至規定,臣僚見到楊貴妃要行跪拜之禮,「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6. 中國古代女性夏天怎麼穿著
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女性服飾「禁與放」等爭論。比如,有人認為漢代的「窮袴」是為限制性自由;再如,唐高宗針對「露乳裝」曾頒發過「禁露」令……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深衣《虢國夫人游春圖》中虢國夫人著袒胸裝酒泉丁家閘魏晉時期壁畫墓中穿裙子的採桑女敦煌石窟第329窟壁畫中的唐代女性畫像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嗎? 「勞毋袒暑毋褰裳」 傳統印象中,古代中國女性似乎不懂時尚,都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連手都掩藏在長長的袖子里。這種印象,可能來自於中國最傳統服裝「深衣」。深衣,是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此後演繹出了長衫和旗袍。 穿深衣時,裡面多會穿脛衣,脛衣就是褲子的最原始雛形。那麼,「漢代女性穿開襠褲」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早期中國人是不穿褲子的,所謂的脛衣僅具今長筒襪的功能,只有兩只褲管,褲口較肥大,沒有褲腰,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這種褲子自然是沒有襠的,或說開襠的。可見,「漢代女性穿開襠褲」一說並非捕風捉影。事實上,在秦漢時不只女性穿開襠褲,男性也這樣,更有人裡面連開襠褲也不穿。 中國古人真的是穿開襠褲上街?從史料來看,這是現代人想當然。因為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即圍裙狀服飾。 雖然開襠褲外面有下裳罩著,但這樣著裝仍很容易露出下體,導致「走光」。所以在當時的「公民行為准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除非過河時,否則便是失禮,屬「不敬」。《禮記·曲禮》中所謂「勞毋袒,暑毋褰裳」,就是此意思: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窮袴」的出現是為限制性自由? 「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 但是,當時也並非沒有有襠褲,有襠的叫「縵襠」,乃「胡服」之一種,最早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裝,便於騎射出行。胡服在戰國時期為中原人普遍接受,並結合脛衣的款式,將其發展為「褌」,成為士兵和勞動者的服裝。夏天穿的褌較短,俗稱「犢鼻褌」,實際就是今三角短褲,當年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壚酤酒」,所穿便是這種三角褲。 一直到漢代,上層人物都不喜歡著褌,漢昭帝以前後宮嬪妃日常都穿開襠褲。開襠褲給皇帝隨時隨地寵幸,帶來了極度方便,這或許也是皇宮佳麗愛穿開襠褲心照不宣的原因之一。 漢武帝劉徹死後,其年僅8歲的少子劉弗陵(漢昭帝)當了皇帝,朝廷輔臣霍光年僅6歲的外孫女成為皇後。霍光看到開襠褲充滿誘惑,容易讓皇帝放縱自己,為了保證外孫女得到專寵,早點懷孕,便禁止嬪妃穿開襠褲,連宮女也不允許,只能穿將襠縫起來的「窮袴」。此即《漢書·外戚傳》中所謂,「光欲皇後擅寵有子……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窮袴」實際上還是開襠褲,與脛褲不同的是,它上達於股,在兩股之間連接成襠。但襠不縫合,用布條系住,不系仍開襠,與現代褲子的拉鏈一樣,方便私溺,所以霍光要求後宮穿窮袴的同時,還要求系緊帶子,窮袴因此又叫「縛帶褲」,在唐代則稱「緄襠褲」。 霍光此舉實是變相限制漢昭帝的性自由,想不到由此帶來中國服裝史上的一場大變革,與現代褲子功能接近的有襠褲廣泛流行,著外裝時多了一種穿褲子選擇。 唐代女性熱衷「袒胸裝」? 「半袖裙襦」為「東宮女史」之服 薄、透、露,這似乎是現代前衛女性的一種著裝元素,也是大家對夏季女裝的感覺。事實上,不論是「薄」,還是「透」,現代中國女性都沒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會穿衣服,有特點的,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袖,通俗來說,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稱半臂,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在當時相當前衛,是著裝上的一種突破。其形制為對襟,袖不掩肘,長與腰齊。若與襦裙配套穿著,稱為「半袖裙襦」,隋煬帝楊廣後宮女性多穿這種半袖裝。 到了唐代,半袖仍為宮廷女性喜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半袖裙襦者,東宮女史常供奉之服也。」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古代女性流行「襦裙套裝」? 「緗綺下裙」「紫綺上襦」 在所有穿著中,古代中國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還是裙子。裙子,也是最傳統的女性服裝之一,古代中國女性也最喜歡穿裙子,穿出了很多經典的裙子。 古代中國女性最經典的著裝方法,是「襦裙套裝」。襦裙本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流行的一種服裝款式。襦,是一種短上衣,長至腰間,緊身窄袖;裙,即裙子,由多幅布製成,上面多織有方格花紋,常與襦配穿。這種短衣長裙的一種搭配服式,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大,現代女孩子都喜歡這種搭配。 不同的朝代都有自己的款式。在漢代,普通人穿的裙子不用任何紋飾,不加邊緣,因此又名「無緣裙」。無緣裙是當年農家女孩子眼中最漂亮的夏季服裝,長及膝部,外罩圍裙蔽膝。漢樂府詩《陌上桑》中描寫的採桑女孩秦羅敷穿的,就是這樣:「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宋代女性喜歡細密褶疊的裙子。最時髦的裙子叫「旋裙」,前後身開胯,便於騎馬乘驢。據說本是京城青樓女子的「招牌裙」,因為既美觀,又實用,遂為宋代女性青睞。 明代女性裙子花樣更多,如「月華裙」、「鳳尾裙」、「合歡裙」以及用整幅緞料折成的「百褶裙」。這種裙前面平展無褶,周圍加有裝飾的花邊,裡面填以彩綉花紋,左右兩邊打細褶,最多的有一百五六十褶。 唐高宗頒發過「禁露」令? 「二八花鈿」「胸前如雪」 袒胸頗為養眼,唐代風流文人多有筆墨:「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方干)、「漆點雙眸鬢繞蟬,長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描寫的都是著裝暴露的唐代美女。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了詩人所見不虛。1971年發掘的懿德太子墓中,石槨上刻繪的宮裝女子身穿寬領短衫,領口開敞,雙乳裸露,乳溝畢現。而之前1958年發現的唐韋泂墓壁畫上,一個少女身穿輕羅衫,也是半裸胸部。 「露乳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么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 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沖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如在敦煌壁畫329窟中,有一個執花跽坐的少婦,其身著羅衫,兩乳隱然可見。 「拜倒在石榴裙下」 典出楊貴妃? 「血色羅裙」「妒殺石榴花」 在中國服裝史上最出名的裙子有三條: 最為傳奇的一條叫「留仙裙」,為漢代趙飛燕所穿。此裙是一種有皺褶的款式,傳說有一天,身著雲英紫裙的趙飛燕與漢成帝劉驁同乘千人舟,同游太液池。翩翩起舞之時湖上突起狂風,把趙飛燕吹上了天。宮女及時拽住她裙子,結果那條漂亮的裙子被拽出了許多皺褶。意外的是,裙子反而更好看,「留仙裙」從此出名。上述是漢伶玄在《趙飛燕外傳》中的文學演繹,卻成就了一條名裙。 最值錢的一條叫「百鳥裙」,為唐中宗女兒安樂公主所穿。此裙又叫「毛裙」,用百鳥的羽毛製成,「工費巨萬」,是名副其實的天價裙子。據《新唐書·五行志一》記載,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裙子會呈現不同顏色,還能顯出百鳥的形態。當時僅織出了兩條百鳥裙。此後,富貴人家女性紛紛仿效,一時間把奇禽異獸的羽毛都拔光了。 最為風流的一條叫「石榴裙」,南朝時已有,上窄底寬,顏色鮮紅,對比強烈,白居易稱之為「血色羅裙」,當時娛樂圈女星甚是喜歡,時詩人萬楚在《五日觀妓》所記藝伎穿的便是石榴裙:「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楊貴妃愛穿石榴裙,唐玄宗甚至規定,臣僚見到楊貴妃要行跪拜之禮,「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7. 漢朝皇帝為何讓後宮女子全部穿開襠褲
漢以前中國人不穿內褲,也沒有內褲發明,就是外面裹著裙裾的,漢朝時中國人開始穿開襠褲,就是當內褲用的,但是只有兩只褲腳,襠部是開的,因為便於脫衣後大小解,至少到唐宋之後中國人才習慣穿內褲,也就是不開襠的!!所以漢朝時不論男女都是在穿開襠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