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形容女人鏡前梳妝的詩句
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女兒喜,對鏡晨妝 顏色美;女兒樂,鞦韆架上春衫薄。
四月物語
山色空濛,水光瀲灧。蝴蝶翩遷,飛燕呢喃。楊柳青青,桃花漫漫。
她在從中笑。人面桃花相映紅。
那一年。陌上聽歌。弦歌雅意。誰的非卿不與情,誰的非君不嫁心。如此幽微,這般激越。
復一年。桃花依舊。忍把思念換了低吟淺唱在唇齒之間。相見亦無事,別來常思君。夢里花落知多少。
再一年。等待,過盡千帆皆不是。寂寥,雨打窗檯濕綾綃。噠噠的馬蹄是過客停車借問,不是歸人。為君消得人憔悴。
而今。靜啟明窗,對鏡梳妝。明眸皓齒,紅顏霓裳。暗香盈袖,歡喜無聲。
人間四月芳菲盡,落花時節又逢君。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自古薄情是男郎 情也悠悠 恨也悠悠 紅顏獨瘁對燭愁 一杯苦酒 一臉澀淚
匯成澀海自泛舟 怎識得秋至黃花落 對鏡梳妝不掩疲容 憶得往日歡愉時
輕嘆如今 愛已空空 人已空空
滿山楓葉換紅裝,
恰似女子嫁兒郎.
良辰美景月圓時,
冷宮伊人淚兩行.
孤守空闕獨守房,
對鏡梳妝聲聲嘆,
玉女依舊芳菲在,
絕世容顏誰人賞.
--丹韻.《秋娥》
Ⅱ 古代女子流行的發行、妝飾
發式是婦女頭部的重要裝飾,能增加其儀容的俊美。古代婦女發式造型的變化,極為富麗而多姿,歷代相承,不斷變化,從簡至繁,,又從繁復簡,往返交替,有關記載甚多,僅就《髻鬟品》記載就不下百餘種。這些發名皆是由發型與首飾寓意而命名,綽號雖多,按其編法與發式可概括為幾種基本類型,簡述於下:
1.結鬟式
這類發型,皆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發有限,往往加上『假發」,首飾,巍峨華麗。據記載: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仙女之發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①,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華麗高貴。這種高環發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貴的發式,多用來表示神話中之仙女,皇後貴妃與貴女流的發型(從八十七神仙圖卷與永樂宮壁畫的玉女等發式亦可見證)。未出室的少女也可採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發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以後各代多崇為仙女發型,名流仕女也有採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扎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2.擰旋式
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發式,據記載為甄後所刨,後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發式的編法是將頭發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後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後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後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①。
這種發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發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在古代仕女畫中尤為多見。造型時可靈活運用。
3.盤疊式
這種發式在唐代的繪畫、雕塑與墓壁畫皆可見到,唐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畫中,有很多盤疊的螺髻。據記載;唐長安的婦女好梳盤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聳而不走落,號為螺髻。在長安風靡一時,這種「螺髻」主要以盤疊形式作成,其法是將頭發用絲線分股攏結系起,然後採用編、盤、疊等手法,把發髻盤疊成螺狀,放置在頭頂或兩側或前額與腦後,也可隨意盤疊各種形式。
這種發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在王漁洋之詩贊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盤疊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樣的螺謦。在造型中可靈活運用。
4.反綰式
這類發式據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記有魏武帝宮中的宮妃梳反綰臀的記載,隋唐這種發式也甚為流行①,在《妝台記》中記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綰髻,分髫臀」。反綰是將頭發攏高翻綰而成,也屬於高髻的發式,其製法是將頭發往後攏結,用絲線結扎,再分若乾股,翻綰出各種式樣。有的梳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稱為「警鵠髻」,也有梳編成單刀或雙刀的樣子,稱為「翻刀髻」,也有將多股的頭發翻綰成花式,稱為「百花」。其形式與手法甚多,皆靠攏結翻綰或反綰而成。
這種發型多為宮妃、名貴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後,稱為「燕尾,亦稱「分髫髻」。歷代的稱呼雖不相同,但其基本發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時,可靈活變化與參考。
5.結椎式
這類發式在古代婦女的發型中,最為普遍,採用最廣,歷代都有採用,延續最長,從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皆沿用。只是發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後等變化不同而已。這種發式的梳編法,是將頭發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後,在扎束後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捲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於頭頂或兩側。據記載:梁翼之妻孫壽將結椎置於頭側,並使其下墮,稱為「墮馬髻」,亦稱『梁氏新妝』,曾風行一時,趙合德入宮時將發卷高為椎,稱為「新興髻」。梁鴻之妻孟光好梳「椎臀」。①這些發式皆是結椎式的變化,掌握其梳編法,就可變化或創制各式各樣的椎髻,在造型時可靈活運 用。各式椎髻多為已婚少婦所用。
6.對稱式
這類發式從秦漢一直沿用下來,歷代皆有採用,其典型的發式是「雙丫髻」與「卯發」,「雙丫髻」主要是宮廷侍女、侍婢丫環的發式,據傳秦始皇令宮廷侍女梳雙丫髻,穿背子與衫,歷代沿繼襲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變。這種發式是將頭發從頂中分兩大股,往兩側乎梳,並系結於兩側,再挽結成兩大髻,使其對稱放置在兩側。也可對稱結鬟,使之垂下,為民間少女所好用。
「丱發」
這是一種童發,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其形制是將發分成兩大股,對稱系結成二椎,放置在左右兩側的頭頂上,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尾發使其自然垂下,最長可至肩,為歷代童發的主要發型。
蟬鬢、博鬢,這兩種不是發型,但是各種發型必需配備的兩種鬢式。
蟬鬢,據記載是魏文帝曹丕的宮人莫瓊樹所制①,它是兩鬢的裝飾,將兩鬢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蟬翼,故稱「蟬鬢』,古詩中形容婦女經常有「雲鬟霧鬢」之句,薄而透明的蟬鬢與厚而高實的發式結合與對比,使婦女的發型富於變化而別致。
博鬢,歷代僻L儀典0,《輿服志》皆規定宮中的後妃要博鬢,品貴夫人也須博鬢,博鬢即以鬢掩耳,或往後攏掩半耳,是一種禮儀的鬢式。
婦女最常見的發型,按其梳編規律分為以上六大類,在造型時,可依據各類的梳編法,採用髻、鬟,盤,綰、疊,擰,結等等手法,梳編出更多的發式,並根據朝代、身分、年齡,個性崇好等結合而運用,就能創制較好的婦女發式。
唐代婦女發式多姿多態。唐段成式在《髻鬟品》中寫道:「高祖宮中有半翻髻、反綰髻、樂游髻。明皇帝宮中,雙環望仙髻、回鶻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有歸順髻,又有鬧掃妝髻。長安城中有盤桓髻、驚鵠髻,又拋家髻及倭墮髻」。另外在《妝台記》,以及《新唐書》、《中華古今注》等書中,也有對唐代婦女發髻式樣的記述。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分別在唐代墓葬出土的陶俑,以及石槨線雕、壁畫中見到一些如古籍中描述的發髻式樣,但都沒有我發現的西安東郊唐長安平康坊、西郊醴泉坊三彩窯出土陶俑發式實物這么集中和多樣。現將我發現和收藏的唐長安三彩窯陶仕女俑及其發式分別予以介紹,以便從唐代婦女多姿的發式這一側面窺探唐代社會的興旺和開放程度。
公元1368年,名太祖朱元璋在應天稱帝,立國號明。明朝建國後,採取了一系列講求實效的措施,以利恢復生產。由於生產力獲得了提高,市場進一步擴大,新型工業不斷涌現,一些工業城於是隨之形成,統一後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明從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奪取政權後,注重對不符合漢族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採用和恢復了唐宋時期的制度和習俗。從所收集的資料看,明代婦女的發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本時代的一些特色。
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的發式,待嘉靖以後婦女的發式起了明顯的變化,「桃心髻」是當時較時興的發式,婦女的發髻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發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桃花髻」的變形發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及仿漢代的「墮馬髻」等。
雙螺髻:明代雙螺髻,其狀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螺髻。時稱「把子」,是江南女子偏愛的一種簡便大方的發式,尤其是丫環梳理此髻者較多,其髻式豐富、多變,且流行於民間女子。
假髻:又稱鬏髻,為明代宮中侍女、婦人所仲愛。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此類假髻形式大多仿古,製法為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發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時興,在一些首飾店鋪,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頭箍:又名「額帕」。明代無論老婦、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說頭箍是從原「包頭」演變而來,最初以粽絲編結而成為網住頭發而已,初時尚寬而後行窄,其實用性為束發用,並兼之裝飾性,取窄小一條扎在額眉之上。此裝飾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頭:高髻的一種,蘇州流行此式,後逐漸傳到北方。尤侗詩:「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人說其重者幾至不能舉首,形容其發式高大,實際約七寸,鬢蓬鬆而髻光潤,髻後施雙綹發尾。此種發式,一般均充假發加以襯墊。
明代宮女髻發式、戴蓮花冠、簪花
清朝發型解析
清代的祖先,為原先居住在中國東北部的滿族。明末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滿族貴族乘虛而入,於1644年在北京建立清王朝,自此至1911年清滅,這 237年間,清王朝經歷了三個階段。前期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獲得了鞏固,中期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末期步入封建社會制度的衰落和瓦解。
清統治者在關內建立政權以後,強令漢族遵循滿族習俗,剃發留辮是其中之一。清初婦女發式及妝飾還各自保留本民族的特點,以後逐步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發髻上的裝飾物,不用金銀,而多用珠翠,這是崇禎年間的特點。中期崇尚高髻,如模仿滿族宮女的發式,是將頭發均分成兩把,謂「叉子頭」,在腦後垂下的一綹發尾,修剪成兩個尖角,稱「燕尾」。此後又流行平頭,謂之「平三套」或「蘇州撅」。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風俗。頭發裝飾亦有特色,「冠子」即是一例,老年婦女多好之。還有「一字頭」豪華奢侈,高如牌樓,皇室偏愛的大拉翅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
高髻:清代高髻都以假發摻和襯墊梳理而成,如康熙、乾隆年間流行的牡丹頭、荷花頭、缽盂頭即屬此類。其樣式豪華,高高聳立達七寸余,猶如盛開的牡丹、荷花。腦後梳理成扁平的三層盤狀,並以簪或釵相固定,髻後作燕尾狀,缽盂頭則形如覆盂,因此類髻發梳理繁雜,故待到清末剪發風盛行時,就逐漸趨於淘汰了。
大拉翅:又名「旗髻」,是清代滿族女子最具特色的、集發式造型與妝飾於一體的著名發式。其梳理方式特別繁復,是受漢族婦女「如意頭」影響而演變而成的,為清宮廷貴婦所鍾愛。
冠子、纂:清代老年婦女多在髻上加罩一硬紙和黑色綢緞製成的飾物,綉以吉祥紋樣、壽字等,用簪扦於髻上。中年婦女則多戴用鬃麻編成、再裱以綢緞的 「纂」,然後飾以鮮花等,更顯其秀美與華麗之色。纂的形狀象一隻鞋幫,僅有二壁,以後又演變為不直接用纂,謂之「真纂」,實際就是在頭上盤一元髻而已。
婦人之愛妝飾,自古而然。
由常識而論,美容既費錢財,又耗時光,非二者兼備,不能細心刻化。
我國古代女子妝飾,登峰造極者當首推唐代。而唐代之代表,當首推皇室。當時女子妝飾,必創始於宮廷,而民間效之;流播所及,北里群花之官妓女子又效之。但娼妓對於唇、眉、面、發的化妝術,在繼承一般化妝的特點中,比較更為革新。茲分述如下:
一、發式 古代女子發式的美醜,與容貌的姣好大有關系。前人贊美女子的語言,有「秀發如雲」、「長發委地」;發式也呈諸多名目,分曰「高髻」「墮馬髻」兩大類。前者取向上的形式,高如聳立之層雲,我們從影視中看唐代宮女或更看公主們的頭飾便知。後者向下低垂,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灘最時髦的女性大多如此。
二、眉 有個成語叫「眉目傳情」,可知眉與目的同等重要,也是女子面部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漢代張敞畫眉是有名的故事,這位擔任過京城長官的男子就曾為他的市長夫人描畫眉毛。這件事在當時傳為美談,還居然寫進了《漢書·張敞傳》。
眉毛的化妝也是兩種。一種細而長,一種寬而廣。具體畫法當然有些講究,總之要好看才是。據說有所謂「西蜀十眉圖」。
三、唇 唐有烏膏注唇的風尚。白樂天《時事妝》詩:「烏膏注唇唇似泥。」《唐書·五行志》:「元和之末,奇異化妝流行,不施朱粉,唯以烏膏注唇。」
《清異錄》說:「僖、昭時,唐代都中倡家,竟尚妝唇,婦女以此分妍否(美醜)。其點注之工,名字差繁,其略有胭脂暈品、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全紅、聖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工巧、落兒殷、淡淡心、朱龍格、雙唐媚、花奴樣子。」可見唐末倡家唇的化妝術,非同一般。
風氣所及,又反過來影響主流社會。至後來,良家婦女漸漸有效仿娼妓妝飾的習慣,為正統人家所鄙夷不屑。
《敘小志》說:「唐崔樞夫人治家整肅,不許群妾作時世妝。」對流行的娼家時髦妝飾是厭惡禁止的。但除非運用權力嚴令約束,否則這種干預往往收效甚微。
明談遷《棗林雜俎》引安陽人「張氏風范」說:「弘治、正德初,良家妝飾,恥類娼妓。自劉長史更仰心效之,漸漸因襲,士大夫不能止。近時冶容猶勝於妓,不能辨焉。風俗之衰也。」嘆息歸嘆息,流風之不可遏制,卻是無可奈何的事實。
引文中「近時冶容猶勝於妓,不能辨焉」,則女性之妝飾,在明代中後期已比妓女更勝一籌。具體情形,不妨看今日某些演藝明星及時裝模特,便可略知一二。
其實元、明兩朝,對娼妓、樂人的服色,有著特別的規定。
據《元典章》:「至元五年中書省札,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兒,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元史·輿服志》說:「仁宗延佑元年定服色等第(等級)詔:娼家出入,只服皂褙子,不得乘坐車馬。」
《明史·輿服志》也有類似規定:「教坊司冠服,洪武三年定。……樂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許與民妻同……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之服。」但從實際操作看,恐怕不免形同虛文吧。
以妓女的職業特點,當是賣笑為生,想要博取嫖客好感,妝飾是不能不刻意追求的。這刻意追求的結果,便是拿了小腳去迎合心理變態的嫖客。
娼妓裹足之風,宋、元以後最盛。古代女子施朱敷粉外,又塗額之黃,畫眉以黛,大抵注重唇妝、眉妝、額妝、面妝,及鬟髻妝。以「纏足」為一般婦女妝飾品的,則自宋以後,卻有可征。《侯鯖錄》說:「京師婦女妝飾與腳,皆天下所不及。」《輟耕錄》說:「元豐(宋神宗年號)以前猶少裹足,宋末遂以大腳為恥。」
凡事形成風氣,便不可療救了。
娼妓裹足,大約亦始於宋代。作俑者良家,而娼妓仿效。《藝林伐山》說:「諺言杭州腳者,行都妓女,皆穿窄襪弓鞋如良人。」這就是明白的證據。
元代伊世珍《琅環記》說:「吾聞聖人立女而使之不輕舉也,是以裹其足。所居不過閨閣之內,欲出則有帷車之載,是以無事於足也。」
中國專有一類爛污文人,憑此卑劣心腸立身處世,將原本醜陋之舉,附會為經典學說聖人理論。這位伊世珍便是代表。
且看另一位元代文人的說法。白珽湛《淵靜語》說:「伊川六代孫(程)淮咸淳間為安慶倅。明道年五十四卒,二子相繼早逝,無後。淮之族尚繁衍,居池陽。婦人不纏足,不貫耳,至今守之。」蓋當時纏足已成天經地義,伊川族人中的女性不肯隨俗,白珽湛所以特別記錄這一樁事實。白氏提及的這位伊川先生許多人未必知道,但影響中國近千年的「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類封建禮教,就是這位伊川先生創立的道統思想,俗稱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程頤,與朱熹齊名。
伊川先生要別人家的女子中規中矩,即使做了寡婦也不得改嫁,可他家的女性卻拒不纏足,其兄程明道的兩個兒子相繼早逝,兒媳也曾改嫁他人。這答案說來只有兩種,要麼是我們把聖人的理論理解錯了,要麼是聖人的理論只合要求別人,自己則可以例外。但凡讀懂了這點,你就是聖人,愚民政策對你無用。
中國的事情就很古怪,照理美容是能增加女人魅力的手段,無可指責。問題在於居然無聊到拿了腳來痛下功夫,實在無法理喻。當初是良家女仿效宮廷,繼而娼妓門中也興起纏足之風,因為嫖客喜歡。
其間更有政治的壓力參與其中,明沈德符《野獲篇》說:「明時浙東丐戶,男不許讀書,女不許裹足。」是裹足成為貴族婦人專有妝飾品,賤民階級女子,則政府以法令禁止。如是一來,纏足便成為一種地位,一種身份,一種不可或缺的光榮。導致民間女子,便要競相追逐,哪怕窮得癟著肚子,也要品嘗貴族階級的虛榮。嫖客花錢買笑,雖說不能企盼宮女接待,卻可以讓妓女也學宮女姿態。政治的壓力反而促成社會的廣泛響應,法律遂成空文而無法貫徹。
市場需求使妓女纏足比民間女子表現積極,而且越小越受歡迎。歷史上有位叫楊鐵崖的著名嫖客,《輟耕錄》上說他「耽好聲色,每於筵間,見歌兒舞女有纏足纖小者,則脫其鞋襪,盞以行酒,謂之金蓮杯」。
金蓮杯這樣的醜行並非楊鐵崖首創,宋代便已有之,至明代更大行其道。徐紈《本事詩》說:「何元朗至閶門攜榼(酒器)夜集,元朗袖中帶南院妓女王賽玉鞋一隻,醉中出以行酒,蓋王足甚小。禮部諸公亦嘗以金蓮為戲。王鳳洲樂甚,次日即以扇書長歌雲:『手持此物行客酒,欲客齒頰生蓮花。』元朗擊節嘆賞,一時傳為佳話。」兩嫖客因金蓮而互為知音。又唐子畏《詠纖足排歌》雲:「第一嬌娃,金蓮最佳,看鳳頭一對堪誇。新荷脫瓣,月生芽,尖瘦幫柔綉滿花。從別後,不見他。雙鳧何日再交加,腰邊摟,肩上架,背兒擎住手兒拿。」照此看來,小腳對於性交亦有特別快感,無怪乎一般坊間妓女,大家都裹三寸金蓮,以為獻媚嫖客的工具。有足稍長大者,則被譏誚為「大腳」,文人墨客中的嫖妓者,就要形諸筆墨寫詩嘲諷。你叫當時娼妓,為博得嫖客歡心,如何不以纏小腳為推銷自己的妝飾品。
中國的文人嫖客,實在要對折磨女人的纏足歷史,負相當的責任
Ⅲ 有沒有人去廣西忻城旅遊過去過的可以詳細的告訴我去忻城旅遊的感受嗎
忻城是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縣,是廣西重要的蔗糖、桑蠶、金銀花生產基地。金銀花、珍珠糯玉米、乳鴿酒等特色農副產品在區內外享有名氣。梅花牌白蠶絲出口商檢質量達到3A、4A等級,產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香港及歐洲各地。「莫土司衙署」是全國僅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有「壯鄉故宮」之美譽;以莫土司為原形創作的劉三姐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風景名勝/度假區有
1、莫土司衙署
土司衙署位於忻城縣城關鎮西寧街翠屏山北麓,座南朝北,是一座規模宏大,布局合理,結構嚴謹,造型典雅、別致,具有宮庭侯門氣派的古代建築群,佔地總面積2.1萬平方米。衙署於明代萬曆十年(1582)始建,至今經歷了420多年的歷史。它是廣西乃至全國現存古建築保存最完整、歷史最長的土司衙署。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座衙署由中軸線(衙署)、東軸線(祠堂)、西軸線(代理土司官邸)及大夫第、參軍第、禮房、卡房等建築組成。
主體建築由照壁、大門、牢房、兵舍、正堂(即頭堂)、長廊(亦稱花郎)、東花廳、西花廳、二堂、東廂房、西廂房、三堂、後苑(即閨房)等組成,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照壁長25米、高5米。照壁前為小廣場,面積270平方米。照壁與大門之間為街道,有兩座跨街轅門,東轅門門楣浮雕「粵西邊隅」(已毀);西轅門書「慶南要地」。
大門左右兩側各鐫一尊1.7米的石獅和一對石鼓。大門廊上立兩根格木柱子,柱上懸掛一副雕刻楹聯。聯語雲:「守斯土蒞斯民,十六堡群黎誰非赤子/辟
其疆治其賦,三百里區域盡隸黃封」。跨入大門即儀門,儀門平時不開,走兩邊過道,唯逢喜慶節日或上峰頭面人物到來方開。儀門後是院落,中有一條龜背青磚路
直通正堂。東面是牢房,分前後兩棟。牢房有男女之分,輕重之別,內設鐵鐐、木枷等刑具。西面是兵舍,亦分前後兩棟,內駐士兵,負責保衛衙署安全和看守犯
人。
沿院中道路上四級台階即為一寬80平方米月台。月台上置有鐵炮四門,地炮三門,為土官出巡或慶賀時鳴放。接月台即正堂,為三開間,共有18根
柱子支撐天面,兩側山牆只起擋風作用。前面寬敞明亮,是土官審案或進行政治活動的場所。堂正中置公案,案上置有驚堂木塊及令牌、筆、墨硯等,案桌後是活動
屏風,上懸有「明鏡高懸」巨匾,左右分別置大鼓、大鑼各一面,各種兵器羅列有序,「迴避」、「肅靜」大牌字高聳,顯得氣氛森嚴恐怖。
轉過屏風出正堂為一廊,廊東為東花廳,西為西花廳,互相對稱。東花廳是土官專為達官貴人舉行宴會而造,廳內陳設高雅華貴,內有一副楹聯曰:「隱幾看青山,坐嘯行吟眼底似無一事/垂簾當白白晝,鵑啼鵲噪意中恐有勞人。」西花廳是土官對犯人初審、用刑的地方,內懸有楹聯道:「如得其情哀矜勿喜/期於無訟訊讞惟公。」長廊盡頭即二堂,亦為三開間,左右均有屏風隔開,左間是土官處理日常事務之處,內置文房四寶;中間是議事廳,置有案桌和太師椅等;右間是師爺卧室兼書房。前窗皆鏤空花窗,花鳥圖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二堂之後即三堂。二堂與三堂之間為四合院,院西東各有8間廂房,為土官男孩寢室。廂房盡頭是三堂,建築結構與二堂相似,唯鏤空花窗為壯錦圖案,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且富麗堂皇。它是土官夫婦的卧室。穿過三堂即後苑。後苑依山而起,類似別墅山莊,是土官女孩的閨房,小巧玲瓏,典雅別致,環境優美。
東軸線建築群是莫氏祠堂,為清乾隆年間營建,由照壁、大門、一進(正廳)、二進(寢堂)、三進(祭堂)等單體建築組成,建築結構、風格與衙署大同小異。寢堂前的鏤空花窗為為花鳥、壯錦圖案,雕工更為精緻美觀。
西軸線建築群是代理土司官邸,為清光緒年間代理土官莫傳經所建,由頭堂、二堂、後苑等單座建築及三個天井構成。建築形式與規格略遜於衙署。
附屬建築群有大夫第、參軍第、官族府第、三清閣、漢堂邸、後花園、禮房、卡房、練武場、官塘、關帝廟、城隍廟、花婆廟、伴雲亭、東、西、北三個城門、土司陵園等。這些與主體建築構成龐大的建築群,佔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
衙署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山牆為青磚,梁均為珍材製作,屋架穿斗安榫接合。主體建築硬脊飛檐,正脊中部一律浮雕「福、祿、壽」圖案,翹角飾龍頭鰲身和「吉祥如意」卷草,美觀大方。柱基雕刻鹿、梅等動植物,朱漆樑柱,氣宇軒昂。
由於兵燹等原因,部份建築被毀後按原樣重建。也曾分別於1605年、年、1830年進行過3次較大的維修。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對莫土司衙署的保護。196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局撥專款對主體建築進行大面積維修;中共十一屆國家文物局、自治區文物處撥專款累計達55.50萬元,對其進行了維修並按原樣重建了東花廳、三堂、廂房和後苑閨房,使莫土司衙署基本恢復了原貌。
1963年2月,忻城莫土司衙署被列入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2月,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文文物管理所,1987年改稱忻城土司博物館。目前館藏文物主要有金器、玉器、骨器、青銅器、石器、蚌貝器、經書、石刻拓片、土司服飾等500多件,對研究我國土司制度、古建築藝術及民族史等具有珍貴的科學價值。也為民族風俗的研究以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影視事業、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2、三界廟
位於該縣城關鎮中和街南巷翠屏山下,坐南朝北,由五座古建築物構成。第一座是前堂,大門廊檐有兩根方形石柱,各高5.6米,柱腳為青石盤,盤高0.62米。大門寬1.74米,高2.65米,兩扇門昔分別繪有宋將楊宗保和穆桂英像。入大門,為三開間,上層鑲木板樓,樓高1.67米,作演戲台。屋頂鯨鰲雕龍脊,青磚砌牆,泥瓦覆之,建築面積為144平方米。戲台下為四方院落,可供觀眾看戲。院落南面是正堂大殿,建築面積為168平方米。殿中央有神台,置三公等神像。神台前面是行香祭祀活動場所。種植的松柏、石榴已有300多歲。大殿東面連接是貫通另一建築為300平方米的方丈住所。東、南、北三面建有廂房,為道士住所。方丈住所後還有王一排10間廂房,為雜役住房。整座三界廟佔地3畝。
三界廟的前身是三清觀(又名三清閣),明萬曆十年(1582)第七任土官莫鎮威興建,光緒十一年(1885)土知縣莫繩武重修。1945年改為忠烈祠,內列抗日陣亡烈士牌位。解放後曾作機關辦公用房和住宿,1980年以後回收修葺,已復舊觀。三界廟已於2003年重新對外開放,香客眾多,香火極為興旺。
3、忻城翠屏山
翠屏山位於縣城南部,為莫氏土司衙署後龍山。山勢東西走向,長約600米,寬約300米,三峰列陣,主峰海拔289米。南面山崖陡峻,猿猱難攀,為天然屏障,芝江汩汩潺流,環繞山腳;北面略緩,象一把交椅,平地開闊,莫氏土司衙署倚 在交椅中央。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參天,風景秀麗。乾隆九年(1744)年《莫氏宗譜》記雲:「翠屏山在縣署後,頂上有小池,方圓三尺許,水冬夏不絕。路甚崎險難登。鎮威築亭、鐫石獅二隻,立於池岸,兩首各東西異向。土人常攀藤附葛而上,往視其跡,至今猶然。」道光八年(1828)《慶遠府志.山川》亦記曰:「翠屏山,縣署後,林木蔥青。邑人樵牧利焉。上有窟,涌水不竭,夜中常有鳥來浴,鳴如鳳聲,觸之立斃。土知縣莫元相有《翠屏山賦》。」今人亦有詩贊道:
蓋地濃蔭翠欲流,天然美景媲杭州。
蓬蓬仙境雲間盡,忻邑風光世上留。
石徑通幽登月殿,屏山滴翠疊春秋。
搜奇攬勝桃源地,此處妖嬈宜賞游。
登上山頂,放目四周,山水田園,亭台樓閣,村舍炊煙,盡收眼底。1984年,縣人民政府決定將其辟公園,取名翠屏山公園。已築有山道、石徑和涼亭等設施,供遊人游覽,小憩、並設有專門機構,負責開發和管理。
4、樂灘(惡灘)水電站紅水河庫區風光
樂灘(惡灘)水電站紅水河庫區波
瀾壯闊、氣勢磅礴、一瀉千里的紅水河源出雲南省沾益縣的南盤江,經貴州流入廣西,是廣西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的母親河、太陽河。紅水河河水洶涌澎湃,奔
騰於深山險谷之中,兩岸陡峻,滾滾濁流沖擊礁石,濁浪徘空,咆叫著向遠山沖去。紅水河是我國少有的水電資源。正在擴建中的樂灘(惡灘)水電站預算投資39.7億元,裝機容量為6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為35億千瓦時。
在樂灘水電站庫區內,桀驁的紅水河變得馴服。庫區里山水相連,水波瀲灧。河灣靈秀嫵媚,水和岸相連之處,奇石神韻;兩岸林木蔥蘢,青山奇形異狀,變換莫測;村莊倒影在水中;近山水色濃綠,被綠油油的桑園所浸潤。縱覽整個景區,河面或開闊、或彎折,每每有「峰迴水轉疑無路,船到山開又一天」的感觸,乘船置身於河面,彷彿處在與塵世隔絕的仙境,純凈的空氣、宜人的風景,使人陶醉,讓人釋懷。
5、通天岩
該岩穿山而過,南北相通。洞頂直通山巔,宛若天窗。洞內明亮寬敞,通風涼爽,能容納數百餘人;洞中有洞,連環相通,變化莫測。洞內千奇百怪的鍾乳石,巧奪
天工,結成各景緻,或人物山川,或樹木禽獸,千姿百態,不可勝數。最惹人注目的是洞內岩左高崖上有兩尊神態逼真的鍾乳石「壽星台」、「觀音坐蓮」,栩栩如
生。如今,這里辟為佛教聖地,通天寺內香火盛旺,香客如雲。
6、思練八景優,鴛鴦湖光美
位於忻城縣東部思練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八景,它們分別為:美女梳妝、玉屏聳翠、雙拱搖波、梅嶺煙雨、猛虎追駒、仙女曬花、鴛鴦戲水。這些景色早在清朝已
聞名遐邇,素有「思練八景優」之稱;過去這里是莫土官和達官貴人們游覽觀光的地方,也是文人騷客們詠詩贊美的自然景觀。現在的思練八景更加絢麗多彩,它既是周邊村落群眾茶餘飯後散步的好去處,也是廣大師生春遊飽嘗大自然美景的地方。這里就是思練的鴛鴦湖,它像一顆明珠鑲在八景之中,熠熠發光。該湖因湖中有兩座綠島,形似鴛鴦而得名。全湖面積約150公頃,蓄水量約500萬立方米,人們可在湖裡駕船游覽,環視四周景色。站在湖島上,浩瀚無邊,山光水色,盡收眼底,美不勝收。那湖面波光粼粼,水鳥、白鷺、灰鷺等鳥類成群結隊,飛來此湖,繁衍後代。駕船游覽我們就看見這些鳥兒或掠過湖面飛起,或騰空盤旋飛翔,給鴛鴦湖增添了無窮的趣味。
這里的湖水清澈,湖中魚類繁多,加上島上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每逢節假日,千餘人聚集島上垂釣,他們大多是外地慕名而來,島上客房或水飄住宿爆滿,白天或是夜釣者均有,有的一家老少全來垂釣,他們還能在島上餐廳里品嘗自己的勝利果實,度過令人難忘而有趣的假期。
7、馬泗楓洞聚龍山莊
馬泗楓洞聚龍山莊位於忻城馬泗鄉龍圖村,距馬泗鄉政府3公里,佔地600多畝,三面環山,風景宜人。山莊置有游泳池,釣魚池,果園,羽毛球場,涼亭,豪華木樓,會議室,提供吃、住、娛一條龍服務。陽春三月,桃花怒放,滿山奼紫嫣紅,這里是踏青賞花的最好去處。
歷史文化古跡
1、忻城周安永吉橋
永吉橋位於古蓬鎮舊鎮屯西南面滂江河上,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原屬慶遠府通往賓州古道的重要橋梁之一。橋身長72.6米,高6.8米,共6礅7孔,每孔跨度6米。橋面寬3.6米,兩側以石柱挾住長方形石板為護欄,高0.6米,在2、3孔與5、6孔上方各飾一條石雕大鰲魚,頭向滂江上游,尾朝下游,造型美觀,形象逼真。橋礅橋拱均用精細加工的方形料石干砌而成,砌面平整,接縫緊密,無灰漿勾縫,釘插難入。礅腳上大下小,最小處寬度僅0.4米。工藝精巧,在古石拱橋建造中極為罕見。1984年此橋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忻城思練雙拱橋
雙拱橋位於思練鎮牌坊村頭的練江上,始建於明萬曆年十一年(1583),土官莫鎮威建。久坍塌,乾隆十六年(1751年),土知縣莫景隆按原樣重建。該橋用青石方料干砌,無灰漿勾縫。一礅雙拱,上鋪石板和條石欄桿,造型古。橋長36米,呈階梯形,兩頭各有石階10餘級,橋面寬3.3米,是思練西部村民趕思練街必經之處。民國初年,橋又坍塌。民國14年,鄉紳劉聯輝等發起捐款,按原樣再次重建,仍保持明代橋梁建築風格。橋下流水清澈,橋拱倒影,波光搖曳,故有「雙拱搖波」之美稱,為思練八景之一。1984年此橋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忻城周安卧仙岩石刻
卧仙岩位於古蓬鎮周安街西0.5公里處的白虎山西麓。岩高10米,寬6米。相傳昔有遊仙羅隱居此讀書,夜卧石榻,故名。岩口上方鐫刻有「卧仙岩」三個大篆字,兩側鐫有明清文人墨客詩文11面,其中有明徵蠻副總兵張任等鎮壓八寨農民起義紀實。六、七十年代,因採石修水渠,岩內石榻被毀,有三塊石刻已毀,岩左側的天然石拱門出被炸爛。1984年此岩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思練美女梳妝
美女梳妝又名玉女捧盤、石女山。位於忻城縣思練街東北約5華里的大板荒村前。
傳統習俗
1、民間傳統活動項目
有對歌、唱山歌、舞龍舞獅、盪鞦韆、密陀螺、舞花槍、跳猴鼓舞、勘腳歌、絲玄戲、唱採茶、穿木板鞋等。
2、戲劇
有絲弦戲、桂戲、彩調劇、師公戲等。
3、舞蹈
有二合舞、三元舞、四帥舞、招兵舞、踩燈舞、祭喪舞、踩幡舞等。
4、民族競技
有舞龍、舞獅、上刀山、下火海。
道路交通
忻城縣位於廣西中部,東臨來賓,西依都安,北連宜州,距柳州市117公里,與首府南寧僅有206公里,處在旅遊出行最佳的里程之內。
賓館酒店
忻城有可供接待旅遊者的賓館飯店9家,其中相當於三星級飯店4家,客房102間,床位160張;一般招待所5家,客房420間,床位658張。凱西大酒店2004年5月定為旅遊接待飯店,內設有停車場、豪華客房、餐廳、茶莊。
忻城特色餐飲
忻城地方特色飲食豐富多彩,如米粉、米糕、糍粑、粽子、元霄、湯圓、八寶飯、彩色糯米飯、黃香飯、雞蛋糕、綠豆糕、艾饃、竹筒飯、烤紅薯、烤玉米、豆腐餚、南瓜扣、竹筍粉絲等。特別是用玉米做成的食品,如玉米粥、飯、饃、粽、粉、糕、糖、糊、酒、甜酒等。
Ⅳ 女人如何化妝步驟視頻
工具/原料:BB霜、粉撲、蜜粉、眉筆、眉刷、眼影、眼影刷、眼線液、睫毛夾、睫毛膏、唇蜜、腮紅。
1、首先,在全臉點塗BB霜以用掌心推開的方式上妝,如下圖所示。
Ⅳ 宋代女子用以淡妝濃抹的化妝盒該是什麼式樣呢
好在宋詞與宋畫中給我們提供了不少信息,才華橫溢的女詞人李清照南渡以後,丈夫趙明誠去世,心情憂郁,她的一首《鳳凰台上憶吹簫》中有「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賀鑄詞:「銷黯、銷黯,門共寶奩長掩。」與李詞相似。
由此推知宋代上層婦女閨樓中所備的梳妝盒,該稱為「奩」。這種奩盒也見於宋人畫卷中,有一幅《半閑秋興圖》,圖中有一條幾,上面放著一件大漆奩及一些梳妝用品,中間擺鏡架,置菱花形銅鏡,鏡中映出仕女面容。宋詞與宋畫有聲有色地展示了宋代漆奩形象。
Ⅵ 。。古代女人用的化妝盒叫什麼。。
中國各朝代妝奩
中國的妝奩文化歷史可謂久矣,遠古人已知用「止水鑒容,流水沐浴」,穿貝殼獸牙飾以頸項。「晨起對鏡奩,曉妝點絳唇」。唐朱慶餘詩曰:「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女為悅己者容,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
鏡奩同妝奩文化是一對與生俱來的孿生姐妹,也是妝奩文化的重要內涵,鏡奩,俗稱梳妝箱,舊時寧紹一帶也有叫梳頭婆的。若要探尋妝奩文化,遠可追溯到殷商之前的新石器時代,1924年甘肅齊家坪曾出土一面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銅鏡,乃是中國最早的鑒容器具,而山東大汶口遺址曾發現一把迴旋紋透雕象牙梳子竟有五千歲的高齡。
春秋戰國時期,漆器製作已有相當水平,至漢更臻完美。江蘇邗江出土的漢代九子方漆奩,外黑里紅,周有三道鎏金銅箍,蓋為銅皮平脫柿蒂紋,內藏絲織物包裹鐵鏡,下有九子小盒,分藏梳篦、銅刷、毛筆、胭脂、首飾等用品,精美絕倫,充分體現了古代工匠對妝奩文化的理解和卓越的設計才能。
古代的銅奩陶奩多呈圓筒形,直壁、並帶有博山式蓋子,一般器腹較深,底有三足,旁有獸銜耳環,盛行於秦漢。其實古代的銅奩陶奩既是梳妝用具,同時還兼作貯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這讓當代人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古奩在晉唐後漸漸演化,東晉大家顧愷之在《女史箴圖卷》中畫有兩位正在梳妝的仕女,身旁除有四個奩盒外,又多了一具形似蠟台的鏡架,銅鏡插掛在架頂上。
多年前河南鄭州宋墓的壁畫中曾發現畫有鏡台,宋《魏武雜物疏》載:「鏡奩之大者,鏡台出魏宮中」,《法書要錄》亦記有:「恆書如插花美女,舞笑鏡台。」之句,可見鏡台在宋時已很普遍。
1977年武進出土了一具南宋朱漆錢金鏈瓣式漆奩,奩盒上的人物服飾和園林布局成為專家研究南宋習俗和歷史的重要資料。無獨有偶,後來離其不遠的蘇州盤門外又發現一架元末吳王張士誠為其母曹太妃打制的純銀鏡架,架上整鏨的龍須、鳳翼、雀羽、兔毫、花心、葉脈,細如發絲,纖毫畢現,堪稱鬼斧神工,成為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鏡奩經明清兩代演繹派生出繁多款樣,有鏡台、鏡架、鏡箱、鏡袋、官皮箱等等,其做工之精,用材之優,前所未有。雕刻鑲嵌包銅綴玉,玲瓏可愛,極具藝術觀賞性,成為明清婦女閨房小姐的終日伴侶,有的甚至用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木材來製作,故宮嬪妃寢室里陳列著一具長高約40×30厘米的滿地浮雕象牙鏡箱,可以設想它的原材料,必定是一根長達幾米的巨型象牙,令人嘆為觀止。
提起官皮箱,人多以為乃官府所用皮箱,其實官皮箱並非官用,亦不是皮製,乃是尺半高前有兩扇門,里置抽屜數只,上有空蓋內藏銅鏡支架的木製梳妝箱。
Ⅶ 古代美女是用什麼化妝的
先說一下,下面都是手打,求原諒俺啰嗦……
古代化妝品其實有很多的,我覺得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與肌膚接觸,就是樓主上面提到的那些。
一類就是熏香有點SPA的感覺,就是用花椒,蘭花等薰成的,感覺古人的品味很奇怪啊,喜歡拿花椒來薰。在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就有提到。
肌膚接觸類的,除了樓主說的那些,還有原始點的豬油,會使皮膚表面上看上去更光滑。
點痣也是其中不可或少的一部分,多是用黑油,或者是其他有顏色的粉末勾勒痣的樣子。
以前看電視上說,慈禧太後很喜歡用東珠磨成的粉進行美容,東珠就是大珍珠,現在沒得賣了,珍珠粉倒是滿街都是……網上看了一下,發現在宋朝就有人使用珍珠粉了。
至於花鈿額黃那些外在飾品,我就不多說了,多是金銀製品,說白了就是首飾。
古人最重要得還是在於一個塗粉。
有細栗米做的,也有白石頭磨成的灰,總之古人塗在臉上進行裝扮,無非是粉與動物的脂肪。
不過目前我見過的只有豬油……
至於樓上說的胭脂水粉,大家都知道哈!
二是外在化妝的熏香。
椒蘭無疑是最著名的熏香類化妝品。
此外還有紫檀,沉香等香料,都是比較著名的。
古人也有用桑葚汁液進行美容的。那個黑黑的東西,倒是不錯。
至於樓主說的那個紙……
就是樓主所說的唇脂,唇紅的一種……
只是後來比較普遍罷了……古時候的還是塗油……
嗯,對了,還有鉛……
甚至在晉朝時候五石散也被視作一種美容聖品。
內服的……不過是毒品。
Ⅷ 古代的女子化裝工具叫什麼
1、鏡台:是古代女子的梳妝台,鏡台的下方還備有小抽屜,用以放置胭脂、妝粉、眉筆等化妝工具,外形大方,實用。也是女子出嫁的必備嫁妝,如同妝奩。
2、妝奩:是原指女子梳妝打扮時所用的鏡匣,是古人盛放梳妝用品的器具,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並流行開來,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歷史十分悠久。
在戰國秦漢時期,多為漆器妝奩,是名望貴族才能享有的。經過唐宋變革進入宋代平民社會以後,人們在追逐器物精美的同時,更加註重器物的實用性,這使曾經昌盛一時、適合席地起居的漢式漆奩逐漸演變成適合垂足而坐的多層套奩。隨著明式傢具的大發展,妝奩最終演變成了大型梳妝台和攜帶型梳妝匣。
3、花鈿: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等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4、胭脂盒:是女子用來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是古代女性閨房必備之物。漢代,當時女性不僅對胭脂製作方法、使用規范、香味成色有一整套嚴格流程,更對胭脂盒有著近乎偏執的審美趣味。正是在此時,開始出現了專門用來盛放胭脂水粉的玉石、琉璃胭脂盒。
唐代以後,胭脂盒的材質和製作工藝開始出現了豐富多彩的轉變,除了瓷器以外,鎏金錯銀珠玉螺鈿,雕鏤鑲嵌,各領風騷。明清胭脂盒可謂數千年胭脂盒歷史的巔峰,特別是貴族階層對盛放脂粉的器皿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這在《紅樓夢》中有所佐證。
5、螺黛:又叫「 螺子黛 」。是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螺子黛出波斯國 ,每顆值十金。
Ⅸ 很多日本女性化妝時都比較擅長遮瑕,她們到底是怎麼做的
美妝教程給出來的產品使用流程只是一個大概的框架,你自己要根據自己的皮膚情況和喜好從中調整。化妝,可以指濃妝艷抹,如果你不用粉底液,很難讓後續的彩妝呈現好的效果。妝前+粉底就相當於把你的臉調整成一張完美的畫布,用後續的彩妝來增彩。化妝也可以指淡妝,眉毛+簡單的眼影+一個口紅,提亮一下氣色,這種用素顏霜打底是完全夠的。我之前的回答對素顏霜的態度並不好,是因為我不認可素顏霜這種產品。底妝類的產品有很多都可以替代它,但是它沒法兒替代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