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部感人的愛情電視劇,片中有唱獨角戲,女主人好像叫什麼白雪、雪兒的,記得最後她了白血病!
1998年底至1999年初拍攝香港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我想嫁給你》
曹穎飾: 女主角 白雪
還有男主角藍天楓什麼的。
我想嫁給你
這是一個很美麗但又很凄涼的愛情故事。白雪一個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女孩。她的外婆和母親都在三十小歲左右死去,死於一種遺傳病。白雪也得了這種病,不知道會不會有奇跡發生在她的身上。
在大學舉行畢業典禮時,白雪向她的男朋友藍天楓提出分手,因為藍天楓心地善良,深愛著白雪,白雪覺得這份愛,她承擔不起。也許她也怕如果有一天她離開,天楓接受不了會隨她而去。
天楓用半年的時間漸漸忘了白雪,喜歡上了公司(這個公司是天楓母親一手創立,在天楓畢業後交給了他)里的一個職員——小翠。小翠卻喜歡的是振南集團董事長洪振南的兒子——**生,志生的確真心喜歡小翠,但因他往日風流,他的女秘書金彩燕依舊纏他,被小翠看見,和他分手,最終接受天楓,准備和他結婚。志生因小翠的離去心情很差到酒吧喝酒遇見在酒吧當酒保的白雪。白雪向志生推薦了一杯酒喝了就會入夢,志生不信,喝了果真睡去。這杯酒是白雪的父親發明,每當她的父親想她的母親的時候就會喝。酒保是白雪的兼職,白雪真正的工作是雜志社的記者。白雪因工作原因又和志生見面,她的采訪對象就是志生。志生和她說了很多自己童年的事
志生開始追求白雪。白雪終於要和志生結婚。沒有想到的是志生、白雪、天楓和小翠四人在同一酒店,同一時辰結婚。就在結婚當天,離婚禮還有兩個小時,志生去和商人簽約。金彩燕找來說一番話後在浴室自殺,白雪將她送到醫院,回來後無法面對婚禮,便一個人坐在酒店的游泳池邊。恰巧天楓因為小翠告訴他,她懷孕了,但是小孩不一定是他的而傷心地也來到池邊。不期而遇。天楓不小心掉進池裡,白雪為救他也掉進去。他倆回酒店房間,天楓卻來到白雪房裡,白雪留下了他。他們互相傾訴,最終決定完成婚禮,努力追求幸福。他們約定在天楓生日那天見面,告訴對方自己已經成功。與此同時小翠和志生也見面了。婚禮圓滿完成。當他們在婚禮上四目相對時,如果立即停止這段錯誤的選擇,也許他們就不會有後面不必要的痛苦。
一切都是天意。他們兩對人成了鄰居。天楓與白雪私下通信,說各自的情況。他們四個年輕人很快成了好朋友。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平安夜他們四人在白雪家過聖誕時,白雪親自將小孩迎接到這個世界上。經過dna檢驗小孩不是天楓的。天楓依然當著孩子的父親,替小孩取名晴雲,希望她象藍天中的白雲活潑快樂開朗。四人開誠不公地談了。志生認了自己的孩子。於是他們各自離了婚,重新組合。志生不顧父親反對和小翠終於生活在一起了。天楓卻不能忘記過去始終沒有牽白雪的手。白雪自從知道自己病以後,一直在爭取時間,追求理想,把握愛情。她做過很多兼職,拚命的趕時間,燃燒青春。不管什麼時候她都帶著燦爛的笑容。菜燒得好,酒調得好,工作努力。可是她的時間太少。她好不容易和天楓走到一起的時候,就在結婚的那個晚上,她卻靜靜地走了。可是她將永遠活在每一個人心中。她留給別人的是快樂,她使別人找到了真愛,找到了幸福。一向軟弱的天楓沒有哭.他的心很痛。要不是白雪要他好好活下去,他一定會去陪她。他要完成白雪的心願。晴雲五歲了。天楓、志生、小翠帶她到白雪五歲時媽媽帶她去的地方。小晴雲就象小白雪一樣,蹦蹦跳跳。滿山紅花開了,就象白雪重生。天楓又看見白雪。白雪雖然死了,但是她在有限的時間里找到了別人追求一輩子的東西。她一直堅強地生活,沒有怨言,憤怒。
劇情簡介
http://post..com/f?kz=69332541
Ⅱ 求一個視頻,開頭是一個女生趴在桌子上小聲對一個男生說了句我喜歡你,後面是純音樂
男人在愛情方面往往都會顯得很主動。他們喜歡一個女生的時候就會大方地去追求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一個男生真正對一個女生有好感的時候,說的不是「我喜歡你」,而是這些話。男生說這些話的時候才會更真切地表現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的真心。說明他是真心實意的想和這個女生在一起,而不只是隨口一說。或許「我喜歡你」這句話就會顯得太過於隨便。所以這點希望你能夠理解。
Ⅲ 江蘇懷孕6個月女子父親去世對視頻磕頭痛哭,看完後你會選擇遠嫁嗎
江蘇一個女子已經懷孕6個月了,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居家隔離。在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之後,女子不禁淚流滿面,卻沒有辦法回家送父親最後一程,只能對著視頻磕頭痛哭。就有網友說遠嫁真的非常的不好,沒有辦法及時的照顧自己的父母。也有一些女生說自己是不會遠嫁的,因為父母年齡比較大,需要一直陪在父母身邊。
總結
雖然說遠嫁很不好,但女生也可以有自己的主意,只要不後悔就行。
Ⅳ 跪求歌曲《父親》,大概歌詞是「望著你的背影,似看見你的眼神。。。。。。」
父親 (付笛生)
我長大了
你老了
老了老了啊我的父親
望著你的身影
似看到大山的堅韌
你用脊樑把一家支撐
一天天彎曲
是這付擔子太沉太沉
你挑著希望
挑著艱辛
挑回甘甜時你已勞傷滿身
勞傷滿身
看著你熱血耗盡的面影
我想長長地
我想長長地
喊一聲父親
望著你的背影
似看到階梯延伸
你用脊樑把兒女托起
一天天彎曲
我們已經長大成人
你抱著希望
滿懷信心
千囑托萬叮嚀
把我送出家門
把我送出家門
看著你消失在風中的背影
我想長長地
我想長長地
喊一聲父親
喊一聲父親
父親
Ⅳ 哪位女歌手唱著紀念父親的歌 有一段哭的唱不出來
應該是譚維維的(離去之前叫醒我) 在網路上可以搜到
Ⅵ 著名女作曲家韓婷婷寫的《父親的手》《孝道之歌》譜子在哪兒有是歌唱家劉和剛老師演唱的
戚建波用真情感動聽眾戚建波簡介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最後一場比賽中,選手劉和剛一曲盪氣回腸的《父親》,使他最終以197.44的高分,當之無愧地成為本屆青歌賽的冠軍。由於這首歌曲被演繹得聲情並茂、感人肺腑,讓評委席上的著名女歌手張也熱淚盈眶。張也在賽後接受采訪時說,這首歌唱出了一些很久以來我們遺忘了的東西,感謝詞曲作者,感謝選手的演唱。這首歌的曲作者,就是我們山東威海的業余作曲家——戚建波。說起戚建波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是說起他的作品,卻幾乎無人不曉。剛過不惑之年的戚建波自稱是一名「業余作曲家」,只是威海一中的一名普通教師;但是他的很多作品卻比很多專業作曲家更為老百姓喜聞樂見、廣為傳唱:《常回家看看》、《咱老百姓》、《好運來》、《兒行千里》……從1997年以來,戚建波已經陸續有16首作品入選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為全國觀眾送去歡樂和祝福。昨天下午,在欣然接受記者電話采訪的時候,戚建波正在北京進行專輯的錄音工作。這張正在錄制的名為《威海之戀》的專輯收錄了79首歌曲,是戚建波對自己創作生涯的一個總結。他說:「這些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每一首我都很喜歡。」從開始創作至今,戚建波前後共創作了近500首歌曲。這些作品大都是早年創作的,現在成名了,反倒減少了創作數量,「現在我一般控制在每年30首左右,創作需要投入,需要感情積累,寫一首就要爭取『活』一首,不能急功近利、粗製濫造。」從作品的題目就可以看出,戚建波的作品透露出一種濃濃的親情。親情作曲家,這正是廣大聽眾給予戚建波的親切稱呼。戚建波說,實際上自己的創作五花八門,不僅僅只有「親情」一種,只是因為這一類的作品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所以才更為人們所喜愛。「親情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東西,比如《父親》這首歌,其實創作於5年前,幾年前第一次錄音的時候,當時在場的十來個人全都流淚了。」戚建波的很多作品並不華麗完美,但就因為飽含真情實感,所以感人至深。作為齊魯大地成長起來的作曲家,戚建波說,自己的作品無一例外都有真實的生活經歷,而這些生活根源大多來自山東,來自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本屆青歌賽上,獲得民族唱法第三名的歌手、北京電視台選送的陳莉莉,在團體賽中演唱的歌曲《紅旗頌》,同樣也出自戚建波的手筆。這首歌是一首主旋律中少有的精品。作曲大氣磅礴,旋律流暢,加上陳莉莉演繹得情感真摯,她憑此獲得了團體賽歌曲演唱的最高分。這是戚建波的追求,所有的作品都要有「真情」,即使是主旋律,也不是口號式的空喊。在戚建波看來,愛祖國也是一個人必須的、正常的感情,也是一個人的真情。作為一名「業余作曲家」,戚建波說:「我從來不認為創作有什麼專業和業余之分,哪怕你是工人、農民,只要寫出觀眾喜愛的作品,就是好的作曲家。」戚建波說,業余創作更好,沒壓力、沒任務,更容易出好作品。在戚建波眼中,親情、友情、愛情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真情,是戚建波創作永恆的主題。(濟南日報記者李雪萌)走近人物:親情大師戚建波戚建波的名字不如他的歌那麼知名,知道他的人也不很多,雖然他上過中央台《實話實說》節目。而《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大概沒有人不知道,沒有人不會哼兩句:「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啊,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戚建波就是這首歌的作曲者。在99年的春節前後,這首詞和曲都親切、簡單的歌迅速唱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唱出了每一個家庭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作曲家戚建波吧。·為親情、友情而感動一首歌的流行可能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一個作曲家闖出名堂來卻有很多必然的因素。在北京亞運村附近的一家飯店裡,我們見到了戚建波,他正在忙著和一個歌手談新歌。見面沒說幾句話,戚建波就感慨:「親情、友情的東西,在北京不好找。北京太大了,到哪兒都堵車。威海小,三轉兩轉就轉遍了。在威海,我早晚都是和朋友在一起,他們請你吃飯,他們高興。有時候,我一晚上連喝五頓酒,朋友太多了。」戚建波生長在山東海邊的威海小城,他喜歡小城市中那濃郁的親情、友情,現代化的北京無法留住他,他寧肯每年幾十趟往返於威海北京之間,也不想長留北京。的確,北京人每天忙忙碌碌,快速地進人商業社會,親情、友情的東西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並不是說北京這樣大城市裡的人就不想要親情,不想要友情,只是因為人們都太忙了。這就是為什麼戚建波的《常回家看看》在北京也非常流行。高大的戚建波,戴著一副精緻的白眼鏡,待人禮貌熱情,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大海的風吹給他的是寬廣的心胸和滾滾而來的創作靈感。他是個直率、厚道的人,他說他能對親情的東西產生共鳴,而對情啊愛啊的詞找不到感覺。他有一個和美的家庭,妻子賢惠,上初一的兒子調皮但討人喜歡。他的父母親一輩子和和睦睦,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大家共同照顧著這個大家。1998年1月,當他拿到詞作家車行的《常回家看看》這首歌詞的時候,看完詞就哭了,沖動之下一氣呵成寫完了曲子,從看到詞到動完筆,總共只用了七、八分鍾。看到這首歌詞,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家庭,母親就在面前,每一個家庭都是這樣。寫完曲子後,他經常在朋友們面前唱,每次唱他都要哭,聽歌的人也要哭。到後來,所有的人聽了後都說這首歌要是上了春節聯歡晚會,一定會火起來。後來果真如此,在99年春節前後,《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唱響了中國大地」,從農村到城市,大家都在唱這首歌。隨後到來的是鋪天蓋地的盜版盤。戚建波自己發現的盜版品種就有70多種。聽戚建波談話,很多的家庭生活,媽媽如何一輩子含辛茹苦,把好吃的都留給孩子們,父親如何真誠做人,一輩子規矩守法,姐姐如何謙讓弟弟們,不會爭家產。這樣的家庭很有傳統的美德,培養出來的孩子心理平衡,很會和睦共處。戚建波認為,父母親的愛是無私的,愛情什麼的,都存在一種自私。說是回家看看,看看老人,不是你想老人,是老人想你,是父母想你們。他說親情的市場特別大,但親情的東西不好寫。愛情的靈感隨時都能找到,但親情的東西你捕捉不到,只有生活的氛圍足夠了的時候才能夠寫好。親情的歌詞讓他很快地產生靈感。創作當中,他的腦子很沖動,下什麼筆、什麼調,不是有意識地想要寫,是下意識地寫,就寫出了那麼一個歌的旋律,出了好的靈感,他是在下意識中創作。他能夠隨口說出自己剛剛譜曲的歌,比如新近推出的《母親》:「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你身在那他鄉有人在牽掛;你回到家裡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掉眼淚;你露出了笑容時有人樂開花;這個人是娘,這個人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不管你走多遠,不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不管你多富有,不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媽。」關於家,關於親人,他還吟出了另一首歌,都是讓他感動的詞,說老人都老了,你就別幹了,「爺爺那年才十八,奶奶的花轎抬回家。娶親那天我沒趕上,爹爹也不知在幹啥。那天爺爺喝醉了,奶奶哭啞了。後來就有了爹爹,爹爹娶了媽,再後來就有了我們這群娃,像瓜藤上結滿了一串瓜……爺爺套上犁,奶奶前邊拉,後來就跑來了爹,爹又喊來了媽。再後來我們這群後生就長大了,艱苦中創下了這個家。爺爺今年78,奶奶的頭發也變白了。如今趕上這好日子,你們就好好享福吧。告訴老人別太操心啦,有我們在。也告訴孩子,老人老了,別讓他們操心了,我們干什麼的!」戚建波追求「要寫好歌,先做好人」,他認為你告訴別人孝順父母,你做不到,你就寫不出這種感覺。他父親今年初去世,當時戚建波正要乘飛機從北京回威海,在機場上聽到家裡打來的電話,他當時就哭了。他是個家庭觀念特別強的人,每次出差,母親都會打電話給他,他有了困難,也是想向家人傾訴,向妻子訴說。親人給他力量繼續進行他的工作。友情也是讓戚建波感動的一種東西。在威海,他的知名度很高,朋友也多。每當朋友在電視上聽到了他的歌,都會打電話給他。朋友見面,都會問他最近有什麼新歌誕生。朋友的這些關心和幫助促使他不斷地創作,只有不斷地創作新歌,他才能夠面對朋友。有一個朋友的名字常常被他提起,這就是張俊以,一個成功的文化商人,戚建波的幾首歌都是他作詞,他對威建波的物質幫助也很大,戚建波每次來北京,都有張俊以接待,有張俊以的幫助。關於朋友,戚建波吟出了張俊以做詞的一首歌:「並不在意你回報我什麼,只求你別以為我太傻。我是心裡明白不想說。只想告訴你,友情不是承諾,說出的話最好去做。咱一起流淚,一起唱歌,別讓友情在旅途中失落。」戚建波說這首歌也代表了他自己的心聲,他說總有人以為自己最了不起,其實別人比你行,比你行得多,自己要有平常心。不管你有多大的成績,都不要自以為是。「羊圈裡出了個驢」說到自己的成名,戚建波說有人認為是「羊圈裡出了個驢」,別人感覺他很神秘,因為威海一個文化團體都沒有。從80年代初師范畢業以後,戚建波一直就在威海一中教學,現在是學校的副校長。他非常感謝威海,說一個中學養著一個作曲家,這在全中國都沒有。所以,任何地方讓他去,他都不去。威海給了他很多榮譽,他是威海市拔尖人才,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環翠區政協副主席。實際上,威海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每年5月23日都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群眾性歌詠活動。十多年來,戚海波是這個活動的熱情參與者,他為歌詠會寫歌,歌會上指揮。戚建波還有一個專長,他寫了大量的行業歌曲。在全國行業歌曲比賽中,他創作的歌曲全部獲獎。關於創作的靈感,戚建波說靈感來自生活,是生活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說自己看書很少,基本上沒有看過一本完整的小說,但是喜歡看報紙,特別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新聞。中國、國際上的大事、焦點問題喜歡看。他是個電視迷,就是在北京錄音,半夜三點鍾回飯店,他也要看電視,一直看到眼睛睜不開了,什麼時候睡著了不知道。他認為音樂創作畢竟不是文字的東西,而是抽象的,這些對他來說都是生活的積累。戚建波77年高中畢業,第一屆高考,考上了蓬萊師范。蓬萊師范什麼都有,有四門主課,器樂、聲樂、舞蹈、樂理。他考試時彈的是三弦,跟他小時候村裡的老師學的,老師現在是威海音樂家協會的主席。他小時候學過二胡、京胡、三弦。那個時候,老師就覺得他悟性特別好,他從小學一年級起一直當班長,學習特別好。後來改學黃帥了,學習就下來了。到了蓬萊師范以後,器樂上和樂理上他是尖子。那時條件很艱苦,他們一個班四、五十個人,只有7架小手風琴,都是文革以前留下的。老師給他開小灶,一架破鋼琴,就一把鑰匙,老師把鑰匙給了他,倒不是希望他將來當鋼琴家,最起碼能夠好好學吧。後來又拉手風琴,他拉三個月就比老師拉得好。2年後畢業,是班裡的尖子。分配到威海七中,當時最大的收獲是找到了現在的妻子。半年後調入威海一中。8l年,戚建波寫了第一個作品《老師的目光》,發表在上海的《兒童歌聲》上,得了7塊錢的稿費。在國家的刊物上發表作品,他激動得就像是過年。這件事給了他很大鼓勵,從此,他成了業余作曲者,一個月總有幾首歌發表,作品參加威海匯演,84年,他是威海第一個參加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的會員。以今天的心情看過去,他已經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但那個時候他高興得不得了。來自老百姓戚建波說自己來自老百姓,一生可能都是業余作曲者。能把業余做好最幸福,把業余當成專業干最累。戚建波說自己的作品面向老百姓,作品中有朴實的美而沒有花哨,當然也要有時代感,要與時代一起往前走。他創作歌曲都是在很沖動的情況下,自己先被感動。要想感動別人,自己先要被感動。他作曲時從來不用琴,想到就寫下來。他還喜歡自己演唱自己的歌,認為站在創作者的角度,才有能力最好地演繹自己的歌。而每個歌唱演員都有自己的風格,唱出的歌不像作曲者想像的。創作出《一個中國》時,他遇到兩個台灣的小夥子,他們也不希望台獨,聽了戚建波的歌,他們哭了。戚建波用5000年的事實感動他們。他說他不喜歡做太正經的、拍馬屁的作品,他的作品都是給人向上的、積極的力量。一個人不愛父母不是人,不愛國也不算人。開始時,他想不通那些去外國生活的人。現在想通了,就是你入了外國籍,也是中國人,你的根在中國,改變不了。如果中國人和美國人踢足球,你就是入了美國籍也會打中國旗。他認為自己的歌多少會給人一些啟迪,純消遣、純娛樂的東西他寫得比較少。他的歌中總會有民族感,有一些愛國愛家的東西。戚建波的成名之作應該算97年春節晚會上的《中國娃》。這首歌96年下半年寫成,先後寫了四稿,定稿後先在山東省內引起了轟動,這時候,戚建波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帶著這首歌來到北京,見到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的導演,導演聽了歌後,當即拍板通過了。這首歌後來獲得春節晚會的二等獎。由於這首歌的曲調有些東北風格,所以它在東北很火,每個學校排舞蹈都排中國娃。這個作品對於戚建波來說,非常重要,把他推進了一個層次,老百姓都知道了。但是隨後的一年中,戚建波感到的就是壓力,如果只有一首歌懸在空中,很快就會掉下來。好在幸運的星沒有離開他的頭頂,98年他創作的第一首歌就是《常回家看看》,而這首唱遍中國大地的歌把他推上了更高的層次。現在他進人了創作的良性循環,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相信自己會不斷地寫出好歌。他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來稿,他不會匆忙動筆,只會選擇那些能讓自己找到感覺的詞。戚建波成名以前和以後都是很隨和的人,沒有架子。但是社會上的世態炎涼他還是體會很深。他說,說心裡話,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成名前,他也來北京,那時住在廣電招待所,看不到前途的時候,他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就會流下眼淚,不知自己為什麼遠離家人來到北京。他打電話回家給妻子,希望她能理解支持。他不會找領導,不會走門路,只有靠作品贏得大家的信任。他還記得歌手們對他的反應。以前,寫出作品找歌手唱,歌手都會推託忙,沒時間看。後來,聽說他是《中國娃》的作者,歌手就會說,把歌傳真過來吧。再後來,知道他是《常回家看看》的作曲者,聽說他有新歌,歌手都會親自上門來討歌。成名對某些人可能是推動力,對某些人可能是危險,有人成名後就忘乎所以了。戚建波在這一點上很明智,他認為一個人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心態很重要,性格很重要。他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不和任何人爭什麼。人的不正常心態是人沒有滿足感,有了滿足感心態就正常了。戚建波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打動老百姓的心,但是,他有時也擔心這種土的東西大家會不會認可。盡管有些擔心,他還是認為,中國畢竟是中國,不管能不能沖向世界,你首先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中國人有他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生活節奏,在這一點上,戚建波感覺不要太洋化的東西。他也寫了一些很洋的東西,但是找不到感覺。戚建波找到了親情這個市場,這個市場很大。人們聽了他的歌,無論哭了還是笑了,總是有所感動,有一種東西觸動了人們。戚建波認為也許他這一生中再也出不了《常回家看看》這種作品了,但他相信他仍會寫出好作品不會比它差。(完)作者:何平《華人文化世界》戚建波和他的「親情」音樂1999年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剛一結束,由戚建波作曲的《常回家看看》便不脛而走,不但立時唱紅了中華大地,更在世界上凡有華人的地方迅速蔓延。戚建波這顆「新星」此時已整整四十歲了;盡管他已以許多優秀的作品在樂壇上摔打了二十來個年頭,並且,就在兩年前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由他作曲的《中國娃》也曾一炮走紅,但他卻仍處在隨時被淘汰的危機中。而只有在寫出了《常回家看看》這樣的音樂作品後,戚建波這個名字,才楔子般打進了人們的印象中。我和戚建波生活在威海這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圈子中,不算太密切的交往卻能使人對他輕易地產生認同。他是一個渾身充滿快樂細胞的人。而這種快樂在他通常總是以嘎小子的角色來演繹的,盡管兩年前他成了威海市政協的副主席,並能在大會主席台上坐出一副莊重來,而一旦溜回房間,或平時在其他場合,他便會在調侃玩鬧中,盡情地釋放天性中頑劣的機智,演示他潤滑劑般說費話的語言能力。而一旦碰上更強的對手時,則會一臉憨態地接受別人的戲謔。但在品評他新的創作錄音作品時,他又是另外的一副模樣:一旦音響剛剛關閉,還沒等到別人表示什麼,他便陡然站起,慷慨激昂地自我闡述,似乎此時在他的血脈中,嗩吶在更尖歷地吹,鼓槌在更響亮地砸。闡述到關鍵處,他甚至眼含淚光,一副至純至真的熱血青年模樣。我喜歡一個藝術家的這樣兩副表情。如果說,在日常生活中,庄嚴是頭腦有缺陷的表現;那麼,在藝術創作中的不能慷慨,則是身心俱廢的象徵。而正是他的這樣兩副表情,使我對他那盤20多年心血灌注其中的《平安頌》,產生了更深一層的體認和共鳴。這是一盤以「親情」主題集合成的音樂作品集:從凡俗的平民親情,諸如《親情電話》、《咱老百姓》、《爺爺奶奶和我們》、《親朋好友》、《常回家看看》、《兒行千里》,到熱血男兒的祖國民族之情,諸如《開門紅》、《歡天喜地》、《祖國萬歲》、《中國志氣》、《祖國永遠是我的家》,再到祈祝世界和平的人類之情,諸如《平安頌》。從這樣一條線索中,我們似乎能看到他從一個音樂青年到一個音樂藝術家的從容步履;看到他從生養自己的土地出發,一步步地走向人類理想的縱深和遼遠。而從這些作品的音樂元素構成以及情境營造上來說,則顯示著一個成熟的作曲家專業意義上胸臆宏廓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比如《中國娃》一開始由叮口當清亮的銅鈴散豆成兵般地搖出一群歡快的兒童,繼而由擊打樂烘托起他們成年的豪邁,再到板胡奏鳴中歡樂的民間生機;而《爺爺奶奶和我們》由東北二人轉風格傳達的風趣與詼諧,《歡天喜地》借西南民樂「阿哩哩」表現的輕松與歡快等等,表明戚建波創作中的音樂元素構成,已從原先以山東的傳統民樂為主,而進入到對中國各地民間音樂的有機融合。與這種民間音樂元素形成強烈反差的,則是《祖國萬歲》中東方吐曙、洪波湧起中,中年美聲從容傾訴的深情與宏闊;是《中國志氣》序曲部分鼓鈸轟鳴中元帥升帳式的堂皇與豪邁。而《平安頌》則又以西方聖誕夜和兒童頌詩班的虔敬、吉祥、聖潔意境,在我們的幻覺中栽滿靜謐的白蠟燭,傳達出祈祝人類永遠和平的情懷。然而,這一切的多樣性,都是戚建波音樂主體根基上的幻變和散發。變化是重要的,但沒有自己的根基,一個藝術家就失去了立足之本。而他的根基,就是中國民間的厚土和當代都市的脈搏。所以他的音樂語匯和器樂配置,大都是以鋼鼓擊打中都市的現代搖滾風尚為背景,繼而以中國鼓、二胡、嗩吶等民間器樂演繹民間情懷中的絲絲縷縷,方方面面。一位將軍在聽了戚建波的許多音樂作品後,稱他為「平民音樂家」。的確,這是他的根基。而其他的社會人群,也許會從中聽到其他的東西。因為他的作品已獲具了更深廣的藝術涵蓋力。因之,我們不難想像,他的這盤光碟將在海內外華夏子孫的家庭中,被用以慰藉心願、啟迪子女而珍藏、流傳的情景。大約很少有人能知道戚建波出生成長的那個村莊,它有一個頗為耐人琢磨的名字——威海神道口村。當然,村中的父老也不會想到,1959年出生的這個小子,曾在「神道」上獲得了什麼,最後就出息成了那麼樣的一個人物,以至整日里把他的音樂灌滿了大家的耳朵。新民樂作曲家戚建波來源:綠土地作者:文壇采編說起《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幾乎無人不曉,它的創作者是威海市第一中學音樂老師、威海市政協副主席戚建波。1997年起至今,他連續有《中國娃》、《好男兒》、《咱老百姓》、《常回家看看》等10首歌曲打入萬眾矚目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僅今年春節期間,央視、文化部、公安部等四大春節聯歡晚會上,就有他的《讓世界聯網》等6件作品。日前,戚建波的首張音樂作品專輯《平安頌》在北京首發,記者采訪了他。「親情」的溫柔擊中遊子的「軟肋」面對記者的發問,這位透著書生氣的作曲家竟然有些難為情起來:「比起別人,我並非更有才華。要說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我都不好意思,感覺自己像個投機商。」見眾人疑惑不解的樣子,戚建波不慌不忙地解釋起來:「你只要瞧一瞧音樂人的處境,就能咂摸出我要表達的意思。因為當代流行樂壇的興奮神經是由時尚文化來牽動的,可以說,這個樂壇既是時尚文化的主要載體,又是時尚文化最密切的追隨者和迎合者.
Ⅶ 聽一聽,歌曲父親
每次聽這首歌的時候,心情都無比激動,好像這首歌專門為自己的父親所寫,每個詞句都那麼真切,朴實無華,父親的形象活生生地浮現在眼前,每當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就勾起我兒時那美好的回憶,家是港灣,爸是靠山,如今我的靠山沒有了,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我要用自己微弱的肩膀支撐起這個家,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央求您啊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