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漫美女 » 美女秧歌大賽視頻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美女秧歌大賽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5-01 04:27:51

Ⅰ 膠州秧歌的表演形式、藝術特點

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經多年相傳,不斷改進,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員10人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個行當,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鑔、手鑼等,唱腔曲牌有30餘個。1860年後,又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有35個劇本。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嗣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 「膠州秧歌」以其輝煌的藝術魅力蜚聲全國,並在2006年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膠州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樂曲牌和情節劇在中國秧歌群體中獨樹一幟。但膠州秧歌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 《青島文化志》說膠州大秧歌的發祥地是馬店東小屯,是闖關東的產物,形成年代為清末民初,筆者曾向該志供稿人提出過異議,後來該作者告訴我,在編寫《膠州文化志》徵集資料時發現,膠州籍咸豐九年(1859)進士宋觀煒十二首《秧歌詞》詩為七言絕句,分別對膠州秧歌六個行當(演員)作了全面描述,後來《膠州文化志》遂把膠州秧歌的形成年代訂正為咸豐三年(1853),其確鑿年代應在1854~1858年間。 筆者生長於膠州大沽河畔的秧歌之鄉,對秧歌的喜愛促使我在近20年間對膠州大秧歌之起源、發展、形式、內容作過較詳盡的考證、研究,提出下列幾點意見,供大家商榷。 一、單憑宋觀煒十二首詩的成詩年代為依據,沒有其它例證。 二、據乾隆版《膠州志》載:「上元,張燈火,陳雜劇,喧鬧竟夜」。該志成書於1752年,經查多種資料,膠州在1752年之前無任何雜劇。志中的「雜劇」,應該指的是膠州秧歌劇。 三、《膠州市文化志》載東小屯「馬、趙二姓,棄家闖關東。在逃荒路上,從乞討賣唱,後改為邊舞邊唱,逐漸形成了一些簡單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膠州地方色彩的小調,他們重返家鄉後,經過代代相傳,提煉加工,至清朝中期,逐漸成為定形的舞蹈秧歌,」此說忽略了關鍵問題「秧歌」一詞的由來。秧歌,起源於農業勞動,是南方勞動人民插秧所唱的勞動小曲。膠州所以有南方秧歌,是因為膠州在唐宋時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北宋時期作為北方唯一設置市舶司的碼頭,與江南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與南方商業貿易的往來,南方的文化藝術如秧歌等勞動小曲也隨之傳至北方。膠州秧歌應該是引進江南地方曲調,吸收了北方雜劇的精華,形成的新藝術形式。 膠州秧歌從藝術形式和類別上看,是一種戲劇,不是單純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劇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員有行當,是一種形式活潑的歌舞劇。這樣一個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的地方劇種,不可能形成於一個不足百戶的邊遠村莊,而應該是圍繞膠州海運文化應運而生。從其曲牌、行當等藝術因素分析,膠州秧歌的形成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它與南宋以來的雜劇、曲牌演唱有關,筆者根據膠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以及流傳地域文化特徵等因素推斷,膠州秧歌與元雜劇有著密切的關系,其起源的時間至少應在宋末元初。 膠州秧歌劇與雜劇有關的一個重要證據是膠州秧歌劇的表演形式。膠州大秧歌是廣場(街頭)四方連續的可視性表演形式,演員表演面對的是叫周觀眾。據考證,這種表演形式來自於早期的戲劇。顧學頡著《元明雜劇》:「近年在晉、陝、豫交界地區發現的宋遼金元時代的戲台遺址,不下十來處之多。其中最早的名為『舞亭』,是個建築在露台上而的亭子,可供四面觀眾觀看。」這說明中國戲劇的前身,是從民間廣場表演藝術發展而成的。膠州秧歌劇一直保留了廣場藝術(街頭)形式至解放初,後被文藝工作者在不斷借鑒其表演藝術形式的同時,把具有完整內容性的表演部分刪去戲劇部分,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就這樣被人們遺忘了,但惟一能夠窺見其古老形式的是演出前打場子的舞蹈部分。 膠州秧歌與雜劇有關的第二個重要證據是角色行當。 「元雜劇中演員的角色(行當),可分四大類別,即末、旦、凈(包括丑)、雜,而以末、旦二色為主,每類之中又各分許多細目(顧學頡著《元明雜劇》)。」膠州秧歌劇中演員也有角色(行當),其角色分別是:小嫚(花旦)、扇(花旦兼青衣)、翠花(青衣兼老旦)、棒槌(末,也就是現在的小生兼武生)、鼓子(老生兼丑)、膏葯客(雜)。元雜劇中演員的角色與膠州大秧歌劇中演員的角色驚人地相似,也非常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徵,這不是巧合,而是那個時代傳遞給我們的直接信息。王國維在《余論》中有過一個總括的說明:「我國戲劇,漢魏以來,與百戲合,至唐而分為歌舞戲及滑稽戲二種,宋時滑稽戲尤盛,又漸籍歌舞以緣飾故事,於是向之歌舞戲,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至元雜劇出而體遂定,南戲出而變化更多,於是我國始有純粹之戲曲。」這里基本上把我國戲曲的大體脈絡清晰地勾勒出來了。膠州秧歌劇演出形式的構成基本符合上述論斷。歌舞、滑稽、緣飾故事這三大要素,在斜溝崖、南庄村等秧歌劇表演形式中明顯地具備這個特點,看出這三大要素的存在。 膠州秧歌與元雜劇有關的第三個證據是曲牌和劇本的近似。 解放後,各級文藝工作者對膠州秧歌調查挖掘所得的曲牌主要有二類:嗩吶曲牌,主要包括得勝令、打灶、小浪音、小白馬、斗鵪鶉、八板、煽簸箕等。 唱腔曲牌,主要包括扣腔、鋸缸、打灶、疊斷橋、男西腔、女曲腔等。小戲劇本,包括大離別、小離別、想娘、五更等72出(本),現僅查到35出(本)。 根據上述曲牌和劇本對照元雜劇分析,膠州秧歌劇的嗩吶曲牌「得勝令」、「斗鵪鶉」在元雜劇《倩女離魂》、《趙氏孤兒》、《竇娥冤》等劇本中均有使用,特別是王實甫的《西廂記》,「斗鵪鶉」曲牌反復使用了七次,「得勝令」使用了五次,可是在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清初洪升寫的《長生殿》兩個劇本中均沒有用過上述兩曲牌。從這兩部經典性劇本中沒有使用這兩個曲牌,說明其在明代與清初已經被淡化。明末清初孔尚任所寫的《桃花扇》中雖然上述兩曲牌各用了一次。但孔尚任是山東曲阜人,他之所以繼續使用元雜劇的上述兩曲牌,很可能與其對北方元雜劇曲牌的熟悉有關,受家鄉傳統文化的遺傳特徵影響而形成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膠州秧歌劇與元雜劇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不是間接的,而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的統一產物。這一文化現象應該從中國文學發展史的高度來認識。 中國文學史上,有唐詩、宋詞、元雜劇、明清小說的說法。可見,元雜劇的地位是很高的。膠州秧歌劇具備這一特點,所以對於它的研究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元雜劇有著特殊的形式。在這以前,傳統的文學體裁是抒情的詩歌散文,而從此以後,文學作品的體裁出現了新的有情節、有人物、以敘事為主的戲劇和小說,因而詩歌和散文喪失了霸佔文壇的局面。」(溫真《簡說元雜劇》),膠州秧歌劇就是這一新體裁的主要組成部分。試證如下: 一、元雜劇的著名作者王實甫是元大都(今北京)人,他的創作活動主要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8~1307),他的《西廂記》反復使用和膠州秧歌劇一樣的曲牌,給我們傳遞的信息表明了膠州秧歌劇與《西廂記》是在同一個時期並存的藝術表演形式(那時膠州秧歌已經處在成熟期)。 二、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把我國戲曲的形成發展過程大體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從上古到五代,是我國戲曲的萌芽時期。第二,宋金二代,為我國戲劇的形成時期。第三,元代雜劇的形成,標志著我國戲劇的正式成熟。第四,元明南戲較之元雜劇變化更多,中國戲曲有了新的發展。」 在王國維上述第二階段中有這樣的論述:宋金兩代的雜劇院本,還「非盡純正之劇,而兼有競技游戲在其中……其結構與後世戲劇迥異。」第四階段論述:「至唐分為歌舞及滑稽戲二種,宋時滑稽戲尤盛,又漸藉歌舞以緣故事,於是向之歌舞戲,又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根據王國維的論證,膠州大秧歌劇的表演形式無一不與其論述相符合。特別是膠州秧歌劇中「鼓子、棒槌」,「競技游戲」是秧歌劇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而「上跤」、「滾綉球」用高難度武術動作形式表演打各式「棒槌」,女性表演的「扭斷腰」、「三道彎」等非常富有代表性。「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秧歌劇的演出是以本戲為主,秧歌劇的演出有自己的「演奏曲牌」、「唱腔曲牌」,又有自己的「劇目」,更具有自己獨特的表演形式。不同的歷史時期,戲劇藝術的發展應該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徵。膠州秧歌劇的這一藝術形式,其劇目、服飾、道具、色調、人物的動態、神韻等,都體現出宋元時期的審美習慣、審美心理、社會習俗以及民族精神。 膠州秧歌的原初形態已經大部分消失,這是歷史的原因,我們只能從多方面印證查考,爭取恢復原本的面貌。 唐宋時期膠州碼頭經濟發展至鼎盛,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孕育了膠州秧歌劇。膠州與大江南北的通商,進一步豐富了秧歌劇的表演形式及內容。江南唱腔曲牌中的「南鑼」均帶有南方地域特色。膠州秧歌劇女性演員的服飾色調為桃紅和草綠色,「鼓子」服飾為咖啡色,「翠花」和「扇女」用的道具均是摺扇。從上述色調的服飾與摺扇的道具看受朝鮮影響較大。據宋代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的記載,摺扇是宋代人從朝鮮傳入我國,膠州是當時對朝通商的最大碼頭之一,摺扇從朝鮮傳到膠州是順理成章的,外來文化與膠州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和文化氛圍的有機結合,促進了膠州秧歌劇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南北文化的交流,外來文化的借鑒等幾大要件對膠州秧歌的形成和發展缺一不可。 膠州秧歌劇早在宋元時期就形成了中國戲劇摺子戲的雛形藝術形式。為什麼流傳至解放初期也沒有很大的變化?其中原因有三:一是喜愛膠州秧歌這種藝術形式的群體基本穩定居住在膠州一帶,沒有很大的離散和遷徒,使膠州秧歌能夠長期固著在膠州這塊土地上。二是膠州港自明以後因為海退,港口逐漸遠離膠州城區,港口貿易衰落,對外國際交流、交往職能消失,成為膠州灣內循環使用的地域性小港,城市商業地位下降,市民文化失去活力,成為民間節慶藝術。這種封閉的形態,使膠州秧歌很少受外界的影響,得以保存其原汁原味。三是膠州秧歌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產生質的流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膠州雖然經濟發達,但它不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不是文人薈萃的地方,所以,它很少受到文人們的參與和改造,而保留了只有這塊土地才蘊涵著的傳統精神,所以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保留了「非盡純之劇,而兼有競技游戲在其中」的宋金至元的演變過程中的「古劇」(王國維稱)。 還有一點需要辨明的是,「膠州秧歌」和「膠州大秧歌」不是一種藝術形式,「膠州秧歌」是咱們通常見到的四步舞秧歌,是通常一般的歌舞;而「膠州大秧歌」則是秧歌劇,也就是「膠州秧歌劇」,其女性舞步是三步舞。這兩個秧歌有質上的區別。因為不了解這兩種表演形式的差別,所以膠州秧歌和膠州大秧歌就常常被一些人混淆,從而使膠州秧歌失卻了本來應有的歷史面貌。 膠州秧歌劇現存的曲牌、劇本和民間表演的四方連續形式的演出形式,是研究中國戲劇從宋遼金至元雜劇演變過程的活標本,這些形式在我國其它地區已不存在了。這些珍貴的藝術形式已超過膠州秧歌劇本身的價值,膠州秧歌劇的存在,應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現存最早的戲劇雛形表演形式之一。

Ⅱ 膠州秧歌的風格特點是什麼

1、表演形式風格特點

膠州秧歌的人物行當之間的關系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行政組織方式。民族民間舞是植根於民間生活的自娛性歌舞藝術。膠州秧歌有火爆紅火、粗獷豪放、爽朗潑辣、詼諧幽默的藝
術風格,秧歌演員們大方開朗、熱情潑辣的表演,歡樂喧鬧的音樂伴奏,宣洩了勞動人民緊張的思想情緒,表達了
人們祈盼幸福和慶祝豐收的美好願望,表達了對天地神靈、聖人祖先的敬畏之情。

2、音樂風格特點

膠州秧歌作為北方民族民間舞,其音樂形式基本是地域性的民間小調曲牌。膠州秧歌的音樂曲牌很豐富,吸收
了兄弟藝術元素的曲牌。一般分為唱腔曲牌與伴奏曲牌。
膠州秧歌是主要以民族吹打樂器作為器樂伴奏的民間歌舞。

膠州秧歌的伴奏樂器主要由兩只嗩吶、一個堂鼓、
一面大鑼、一副鐃鈸、小鑔、一個手鑼和一副小鑼組成。
嗩吶、大鼓、鑼、鑔、大鈸、小鈸等民族吹打樂,一般音色都是特別響亮,再加上演員們豐富的表演,打造出
秧歌舞濃烈歡樂的藝術氛圍。

3、舞蹈動作風格特點

在膠州秧歌中,女性形象的特點尤為突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膠州秧歌的風格主要提取了膠州秧歌中小
嫚、扇女、翠花三種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動態性格,可以用「抬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來形容它的特徵
與風韻,加以歸納總結出「扭、擰、碾、抻、韌」五個元素的動律特點。體現膠州秧歌堅韌、挺拔、舒展的視覺美感。

(2)美女秧歌大賽視頻擴展閱讀:

膠州秧歌其最顯寶貴的內涵是詩、舞、樂、戲的綜合性藝術共融於一體。從它身上能夠窺探到農耕文明、海運文化
和齊魯文化的諸多身影。應當充分認識到它的珍貴性和稀缺性,並對其加強保護力度。

要利用好它的形式,當代人的價值觀和主流意識才可以在傳統的膠州秧歌中得到體現,使得膠州秧歌更加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在繼承傳
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展現它自身的藝術魅力和價值。

Ⅲ 我與膠州大秧歌的故事

「綠楊城廓杏花村,迭臂挨肩集比鄰,扇影衣香人慾醉,笙歌圍住一團青。」這是清朝咸豐年間進士宋觀煒描寫當年人們摩肩接踵、爭睹膠州大秧歌的一首絕句,今天讀來,依然還睹「扇影」,猶聞「衣香」。
膠州大秧歌300多年前發源於山東膠州市馬店鎮東小屯村,與海陽秧歌、商河鼓子並稱為山東三大秧歌。據《膠州志》乾隆版載:「上元,張燈火,陳雜劇,喧闐竟夜……」據考察,「雜劇」系指膠州秧歌。傳統的膠州大秧歌有10名演員,5對角色,分為小嫚(少女)、翠花(婆子)、扇女(少婦)、棒槌(小夥子)、鼓子(老頭)。秧歌內容分為跑場、戲劇兩部分。跑場部分有十字梅、大擺隊、剪子骨、四門斗、挖心、繩子頭、兩扇門7場。戲劇部分又有本戲和移植戲之分,本戲有《大離別》、《小離別》、《關東指書》、《拉磨》、《打水》、《鬧學》等70多種傳統劇目,並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秧歌多為左右擺動式,膠州秧歌則是螺旋式舞姿。女角婀娜多姿,上身前傾、後仰、兩邊彎,有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舞姿,俗稱「三道彎」、「扭斷腰」;男角動作大方、瀟灑、剽悍、粗獷。音樂用嗩吶、鑼鼓等,曲牌有得勝令、隔止曲、木浪音、小白馬、句句雙等。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多次挖掘、整理、創新,膠州秧歌被賦予了新的內容。1951年晉京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贊譽。改革開放後,膠州市組織大批文藝工作者對膠州大秧歌進行了反復整理、挖掘,系統編寫了秧歌的音樂、造型、服飾、道具、動作說明等詳細材料,並在每年正月十五舉辦一年一度的秧歌會,先後吸引了中央和全國29個省、自治區、市和解放軍的150多個文藝團體,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外國藝術家、學者來膠州訪問學習和研究挖掘。1990年,膠州秧歌全國性研討會在膠州舉行。1991年,膠州大秧歌參加全國優秀秧歌大賽榮獲優秀表演獎。1998年膠州大秧歌赴韓國大邱市參加「達句伐」祝祀活動,火爆大邱,數萬韓國人為之傾倒。

Ⅳ 秧歌大賽宣傳片解說詞

範文,參考下

聽,

喜慶的旋律響起來了,

這悠揚的歌聲讓我們想起春天,

勾起我們對未來的憧憬。

看,

熱鬧的秧歌跳起來了,

這是青春的舞步,

點燃了校園的沸騰。

紅綢飛舞,

多像熊熊的火焰

讓我們激情澎湃

彩扇翻飛

這是流連的蜂蝶

迷醉在花團錦簇之中

這一朵朵鮮花啊

多像青春的笑臉在春風中綻放

這阻隔不斷的枝枝葉葉

正是我們三中人手牽著手、萬眾一心的象徵

一波浪,又一波浪

前進的途中

有多少艱難險阻

一個躍進,又一個躍進

在校領導的帶領下

我們正披荊斬棘,風雨兼程

你聽

燕語呢喃

春芽在風中萌動

你看

奼紫嫣紅

那是我們三中明天的圖景

歌舞盛世

花開太平

祝我們的祖國繁榮

願我們的三中昌盛

Ⅳ 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經多年相傳,不斷改進,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員10人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個行當,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鑔、手鑼等,唱腔曲牌有30餘個。1860年後,又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有35個劇本。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嗣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 「膠州秧歌」以其輝煌的藝術魅力蜚聲全國,並在2006年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膠州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樂曲牌和情節劇在中國秧歌群體中獨樹一幟。但膠州秧歌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

Ⅵ 賀升亮唱四大美女秧歌歌詞

歌名:看秧歌(東北民歌)
歌手:合唱
所屬專輯:中國純美民間小調集4 太陽出來喜洋洋
歌詞:
正月里來是嘛新年啊
村裡村外鑼鼓喧天啊
小佳人房中巧打扮啊
時興頭戴金簪
瓜子臉賽粉團
通紅的胭脂點唇邊
身上穿小花衫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
嘴說是看秧歌
哼其實是會情郎
王呀嘛王海山啊哎嗨呀
打扮起來多麼苗條
歡天喜地人群里躦
大秧歌扭得真熱鬧哇
耍龍燈跑旱船
扭秧歌那個踩高蹺
龍燈盤玉柱船象水不漂
秧歌辮蒜辮高蹺打飛腳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吆號
那邊的獅子還會抖摟毛啊哎嗨呀
喇叭吹來鑼鼓也是敲
大人小孩拍著手笑
狠心的情郎哥為啥還不到哇
我翹著腳也看不著
凈看人家的後腦勺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
埋怨自己個個頭不夠高哇哎嗨呀
猛瞧見情郎哥擺手把我叫哇
樂得我心亂跳臉兒發燒
有心喊他怕別人聽到哇
我擺擺手叫他等著
擠擠擦擦往外躦
一隻烏拉腳呦呦踩得我火燎
一隻鞋踩丟了
光腳丫多難瞧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
情郎哥看到
我的小臉往搞哇哎嗨呀

Ⅶ 桃李杯舞蹈大賽里,女子獨舞的膠州秧歌和東北秧歌劇目有哪些

說情書(廣東舞蹈學校 膠州秧歌)水中草、曉春三月(海陽秧歌)

Ⅷ 有沒有第四屆CCTV舞蹈大賽的節目名單

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電視直播時間表及節目單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19日 19:30分 秧歌專場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0日 21:15分 群眾創作舞蹈專場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1日 19:30分 街舞專場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2日 19:30分 國標專場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3日 19:30分 綜合場(一)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4日 19:30分 綜合場(二)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5日 19:30分 綜合場(三)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6日 19:30分 綜合場(四)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7日 21:15分 綜合場(五)

舞蹈大賽節目預告:4月28日 19:30分 頒獎晚會

1、 秧歌:南國雄獅攀高峰

選送:廣東東莞洪梅鎮宣傳辦公室

2、 秧歌:撫順地秧歌

選送:撫順市群眾藝術館

撫順市順城區文化體育局

3、 秧歌:山東鼓子秧歌《齊風魯鼓》

選送:山東省舞蹈家協會、濟陽縣文化體育局

表演單位:山東省濟陽縣仁鳳鎮農民鼓子秧歌藝術團

4、 秧歌:河北拉花

選送:河北石家莊礦區

5、 秧歌:京西太平鼓(原名:太平謠)

選送:門頭溝文化委員會

6、 秧歌:長穗花鼓 (原名:勝利花鼓)

選送:大連東方美藝術團

7、 秧歌:花挑

選送:河南省信陽市文化局、河南省信陽師范學院、河南省固始縣文化局 8、 秧歌:膠州秧歌

選送:膠州市文化局

9、 秧歌:潮陽英歌舞

選送:中共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委宣傳部

10、秧歌:開封盤鼓

選送:開封市豫劇藝術團

11、秧歌:翼城花鼓

選送:山西

12、秧歌:海陽大秧歌

選送:山東省海陽市文化局

13、秧歌:海城高蹺秧歌

選送:中共海城市委宣傳部

14、秧歌:火火秧歌情

選送:榆林市群眾藝術館

15、秧歌:鼓鄉情韻

選送:安徽省泗州戲劇院花鼓燈藝術團 ····太多了,自己去看

Ⅸ 膠州秧歌都有什麼風格特徵

膠州秧歌是不上蹺的純秧歌會,與高蹺秧歌大體一致。膠州秧歌有其獨特的角色結構和表演形式。一共有十餘個人物,除了文凡、吳凡、漁夫、樵夫,其他都是雙份的(頭陀,二弟兩個,鑼鼓四個)。整個演出分「堆山子」、「走場」、「別籬笆」、「逗場」和「演唱」五部分。

膠州秧歌是一種戲曲,不是一種簡單的歌舞藝術形式和范疇。它有劇本,道具,曲牌,演員和職業。這是一種活潑的音樂劇。這種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的地方戲曲不能形成在一個人口不足100戶的偏僻村落里,而應該是圍繞膠州海洋文化。

從其曲牌、行當等藝術因素分析,膠州秧歌的形成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與南宋以來雜劇和曲牌唱法有關。根據膠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和地域文化特點,推測膠州秧歌與元雜劇有著密切的關系,其起源時間至少應在宋元末。



(9)美女秧歌大賽視頻擴展閱讀:

1860年後,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之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

膠州秧歌音樂的調式特點,是以民族調式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的運用出現。同時,打擊樂演奏是膠州秧歌音樂的又一特色。膠州秧歌的擊樂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開場鑼鼓和掂倉扭子外,還有一個包括四個扭子的秧歌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