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正月十四想去前門看花燈,這個時候前門有表演么還是非要等到正月十五呢
正月十五看花燈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了燈會上。「哇!這里是光的世界,燈的海洋,美極了!」媽媽沒有注意我說話,因為她已經被那些五顏六色、光彩奪目的花燈迷住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瞄上了「十二生肖」這組燈。「子鼠、丑牛、寅虎……」我脫口而出。只見那老黃牛「咚,咚,咚」敲著大鼓,蛇「咣,咣,咣!」的敲起了小鑼,動物們手中各執一種樂器,它們真實多才多藝呀!我和媽媽贊不絕口。
令我最投入的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一組燈,這組燈真是一絕呀!劉姥姥身穿鄉下手工織的粗布衣,帶著她那小孫子,正在觀看大觀園里的美景。那種目不暇接的樣子實在可笑!旁邊的小亭子里坐著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女,頭戴鳳冠,身穿錦裙,懷抱琵琶,彈奏著優美的樂曲。旁邊的樹上開著嬌艷無比的花朵。
還有那「八仙過海燈」鐵拐李、何仙姑、呂洞賓……「啊!媽媽,快看那邊!」我一把抓起了媽媽的手,擠進了人群簇擁的一組花燈前面,只見一位高貴、美麗的公主坐在寶座上,下面是一隻大白象,馱著這位公主。兩邊各有一隻開屏的孔雀,它那大尾巴上的花紋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那美麗的公主還不時地看看這邊,瞧瞧那邊。像自我陶醉似的。
我覺得接下來的這組燈是我們的驕傲,「神州七號燈」。飛船上的三位宇航員: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他們身穿宇航服,威風凜凜。媽媽對我說:「他們真是當今科技的先行者呀!」
還有一組燈是「牛郎織女燈」,牛郎挑著他們的一對兒女,他倆在喜鵲搭成的橋上,互相傾訴著惜別之情。多麼逼真,多麼感人的畫面啊!
❷ 廣西南寧2010年的元宵節,哪裡有花燈看吖~
【江南區】
時間:2月28日晚
地點:10+1商業大道
要說哪裡的花燈最漂亮,哪裡的花燈手藝人最多,那當屬南寧市江南區菠蘿嶺社區。從1990年起,菠蘿嶺社區就開展了元宵節鬧花燈活動,做花燈、展花燈成了該社區傳統民俗活動。
【西鄉塘區】
北大橋花燈展
趣味無窮
時間:2月23日—2月29日
地點:西鄉塘區北大橋南寧港
西鄉塘區政府牽頭辦的元宵花燈展已開幕,在北大橋南寧港,可以看煙花、賞花燈、猜燈謎、品美食……時間由2月23日晚上8時起,至2月29日止,各種賞玩項目全天開放,中華各色美食、民俗表演、時尚活動、特色商品展、
趣味游藝等活動將讓你吃得高興,玩得盡興。
【人民公園】
迎春元宵「虎燈」
持續一個月
時間:2月1日-2月28日
地點:人民公園內
今年賞花燈的最佳地點之一還有南寧人民公園。從2月1日起,南寧人民公園自籌資金舉辦了「2010年迎春燈展大型燈會」,燈會將持續到2月28日元宵節,喜歡賞燈的市民可免費觀看。
【青秀區金湖社區】
社區游園活動
獎品多多
時間:
2月25日上午9時—11時
地點:南寧市祥賓路居民二區
為了營造和諧喜慶的過節氣氛,南寧市青秀區南湖街道金湖社區於2月25日在祥賓路居民二區舉行「瑞虎呈祥鬧元宵」游園活動。
【民族廣場】
廣場化裝舞會
邀你參與
時間:2月28日晚8時
地點:南寧市民族廣場
南寧市文化局為了增加元宵節氣氛,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將於2月28日晚8時在南寧市民族廣場舉辦大型化裝舞會。據了解,此次元宵化裝舞會是廣場開放式舞會,不需報名不需門票,市民只要想參加,都可以參加。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穿上自己喜歡的服裝、戴上面罩,或者是自己化裝成特別的造型,參加化裝舞會。
【青秀區二塘社區】
元宵文藝晚會
內容豐富
時間:2月25日晚8時
地點:南寧市二塘煤礦生活區
由南寧市青秀區建政街道主辦、二塘社區承辦的「同樂元宵,共創和諧」晚會於2月25日晚8時在二塘煤礦生活區舉行。這台晚會是真正意義上的群眾文藝晚會,因為演員都是普通的居民和單位職工,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將上台表演有趣的舞蹈。
2月23日晚西鄉塘花燈節開幕,五彩繽紛的煙花,各式造型別致的花燈,羊肉泡饃等各種誘人的美食吸引眾多南寧市民和遊客參加。近日,從西鄉塘區了解到最新消息,花燈節期間(2月23日—3月1日),主辦方每天將為你准備和各種時尚活動、特色商品展、趣味游藝,讓你吃得盡興,玩得高興。另外,元宵節當天還將舉辦湯圓比賽,豐厚的獎品等你拿。
23日,在南寧江北大道南寧港口,南寧市民一撥一撥湧向花燈節現場。現場有不少造型新穎的花燈,有的上面還寫有花開富貴、吉祥如意、春意盎然、福字等字樣,每一盞精緻的花燈就是一件藝術品。此外,在花燈的中間,每50米擺放著壯鄉鼓和鑼。
據了解,西鄉塘花燈節各種賞玩項目全天開放。中華各色美食、民俗表演、時尚活動、特色商品展、
趣味游藝等活動讓你吃得盡興,玩得高興。正月十二,泰國美女為市民帶來精彩表演;正月十三上演驚險的民間絕技表演上刀山和龍獅爭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元宵節當天還將舉辦湯圓比賽。據介紹,湯圓比賽將以家庭為參賽單位,由男士或小孩為女性煮湯圓,看誰煮得快,看誰做得好看,看誰吃得快,從早到晚,比賽不間斷。優勝者家庭將獲得豐厚的獎品。
正月十六,南寧市民將能看到著名變臉大師彭登懷的弟子現場演藝神秘的變臉絕技和來自雲南的民間藝人將燃燒的火把放在口中,將口中含住白酒噴向燃燒的火把上。
❸ 花燈戲是我國哪個地方的戲曲
概述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其突出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形式。在流行過程中因受當地方言、民歌、習俗等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
花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最早記載花燈藝術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隸州志》,說「城市弱男童崽飾為女子裝,群手提花籃燈,假為採茶女,以燈作茶筐,每至一處,輒繞庭而唱《十二月採茶》之歌」。這里記載的是遵義的玩燈習俗。而貴陽的玩燈習俗則見之於康熙年間田雯編輯的《黔書》,其中無名氏的《春燈詞》有「椎髻花鈴唱採茶」、「串作花燈蹀躞行」句。寫貴陽近郊白納、烏蒙少數民族春節玩燈的情景。詩中「採茶」即《十二月採茶歌》。
花燈戲是湖南的一種民間小戲劇種。是由民間歌舞花燈、茶燈、地花鼓和「調子」發展而成。主要包括湘西花燈戲、以平江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北花燈戲和以嘉禾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南花燈戲。
花燈、茶燈、地花鼓等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明、清兩代地方誌書有許多記載。其演出形式大體為兩種: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劇唱」,被稱為地花鼓、竹馬燈、打對子和對子花燈等;二是「聯臂踏歌」的集體歌舞,習慣稱為「擺燈」和「跳燈」。這些地花鼓、花燈等民歌舞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有的吸收戲曲的程式規律,逐漸發展成花鼓戲;有的則較多地保持著花燈的歌舞特點,搬演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和「花燈戲」。由於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於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盡相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花燈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各地特色
1、湘西花燈戲
流行於湘西。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保靖花燈等,都是同陽戲、儺戲相結合發展成的花燈戲。 湘西花燈戲前身花燈,因脫胎於燈節賽會而得名。吉首叫「調花燈」,桑植叫「打花燈」,永順叫「地花燈」等。
花燈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後,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湘西花燈戲初步形成,並首先出現在今鳳凰、麻陽一帶,是在清咸豐、同治年間。 當時,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給花燈一定的影響,於是以歌舞演唱為主的花燈在內容上有了新的發展,即將民間故事和其它劇種的劇目改編為花燈戲演唱,如《香蓮闖宮》、《山伯訪友》等。湘西花燈戲的唱腔曲調,多源於民歌、小調。對子花燈和花燈小戲的唱腔多半套用燈調,曲調保持民歌的結構特點,戲曲化程度不同。由於題材的不斷擴大,行當增多,唱腔曲調則廣采博納,融陽戲、儺戲、曲藝、高腔以及其他戲劇劇種曲牌於一爐而綜合發展。
2、平江的花燈戲
原名「燈戲」,外地也有稱之為「平江花鼓戲」的,是湘北花燈的代表。湘北花燈戲的特徵:一是帶有即興發揮性的表演。二是仍具有花燈表演的痕跡。三是吸收了說唱藝術的說和做。四是從民間歌舞中汲取表演技巧。平江花燈戲,流行於平江縣境及瀏陽東鄉一帶,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戲劇形式演出則稱花燈戲,即平江花燈戲。平江花燈戲的劇目有100多個。大多與花鼓戲相同。
3、嘉禾花燈戲
也就是湘南花燈戲,流行於舂陵河兩岸。 桂陽叫「對子調」,郴縣稱「地花鼓」,嘉禾叫「花燈」。 嘉禾花燈戲的劇目有100多個,其中有輕松活潑的農村生活小戲,如《看花》、《打鳥》等,更多的則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間故事的整本戲,如《苦茶記》、《金釧會》、《打鐵》、《劉海戲蟾》等等。
雲南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於雲南的地方戲曲。在流行過程中因受各地語音、民歌小曲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雲南花燈戲有昆明花燈戲、玉溪花燈戲和姚安花燈戲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燈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劇目最多,伴奏樂器以胡琴為主;姚安花燈民歌色彩濃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燈革新最早,所以被稱為「新燈」,其劇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劇的影響較大。
4、雲南花燈戲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燈小戲,後受滇戲等大戲影響,花燈戲藝人在改進情節比較曲折復雜的劇目時,也吸收相關曲調加以變化、拓展和翻新,創立了花燈戲新調。新編的燈調採用曲調連接的編曲方式,具有板腔音樂的某些特點,適合演出傳統大戲。除此以外,雲南花燈戲的曲調還有各種民歌小調,在整個劇種中佔有重要地位。花燈戲演出很注重舞蹈,雲南花燈舞蹈的基本特徵是「崴」,民間有「無崴不成燈」的說法。「崴步」都有手部動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種種變化是其具體表現。花燈戲中的歌舞有利於烘托情節和豐富人物性格。
雲南花燈戲最繁榮的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此時不僅涌現了史寶鳳、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燈戲演員,還出現了《探乾妹》、《鬧渡》、《劉成看菜》、《三訪親》等享譽雲南戲曲舞台的劇目。熊介臣是最早把農村曬場演出的「簸箕燈」搬上舞台的前輩藝人之一,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訪友》中的梁山伯、《白蛇傳》中的許仙聞名,表演具有濃郁的雲南玉溪鄉土風味。
近年來,各地的花燈戲都面臨著與其他傳統戲曲藝術同樣的困境,劇場演出日益減少,劇團經費短缺,新劇目編排上演困難,年輕一代的編創演出人員後繼乏人,急需採取措施對花燈戲這一地方特色劇種進行搶救、保護。
5、貴州花燈戲
清末民初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初,花燈叫採花燈,只有歌舞,後在歌舞中加入小戲,再以後受外來戲曲影響,發展為演出本戲。貴州花燈戲主要流行於獨山、遵義、畢節、安順、銅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稱謂。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台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戲」或「花燈戲」。最初的花燈戲演出形式簡單,以演民間小戲為主,題材多取農村生活和民間故事,有《拜年》、《姐妹觀花》、《三訪親》、《劉三妹挑水》、《放牛攔妻》等劇目。其表演以「扭」為特點,演員常用摺扇與手帕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雞步、梭步、碎米步、矮樁步、婦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蓋扇、差扇、撲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黃龍纏腰、海底撈月、雪花蓋頂、岩鷹展翅等。貴州花燈戲的曲調有的戲劇性較強,也有的源於抒情性的民歌小調,其中「綉荷包」最為聞名。貴州花燈戲在流行過程中逐漸打破了「燈、扇、帕」的歌舞程式,腳色行當也不再局限於「二小」、「三小」,而有了凈、末、老旦、彩旦等的劃分。其樂曲腔調在原有曲調基礎上也出現了擴展變化,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調】、【行程調】、【路調】、【數板】、【罵板】、【哭板】、【一字調】、【出馬門】、【陰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調】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調】、【送夫調】、【巧梳妝】、【白牡丹】、【比古調】、【送茶調】、【觀花調】、【雪花飄】等。在表現情節刻畫人物時,板腔與曲調綜合使用,形成了絲弦燈調系、台燈燈調系和鑼鼓燈調系,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思南土家花燈戲融入本民族儺戲和擺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轉動人的優美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燈戲兼容的獨特民族風格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
[編輯本段]特點
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比較簡單, 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編輯本段]劇目
劇目方面,幾種花燈戲也各有特點。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湘北花燈戲的劇目比較多,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湘南花燈戲隨著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劇目也不斷增多。歷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此外,花燈戲在湘南乃至粵北一帶流傳,與其它劇種在交流吸收移植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花燈戲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戲傳統劇目約有130多個,其中大戲59個,中型戲33個,小戲劇目40餘個。此外,還有對子調節目40個。
花燈戲的劇目多取材於舊小說、民間故事和民間小調等。傳統劇目有《劉三妹挑水》(獲1956年貴州省第一屆工農業余藝術匯演二等獎)、《拜年》、《放牛攔妻》、《替嫁》、《王二編誆》、《洗褲玩燈》、《幺爹勸賭》、《姊妹觀花》、《上茶山》、《楊三送妹》、《萬三掏菜》、《巧英曬鞋》、《蘇幺妹挑郎》、《盤查》等三百多出。從戲曲改編的劇目有《柳蔭記》、《玉簪記》、《武二殺嫂》、《蒙正趕齋》、《殺狗勸夫》、《平貴回窯》、《仁貴投軍》、《風亭趕子》、《轅門斬子》、《陳姑趕潘》、《石秀殺嫂》、《五台會兄》、《玉蜻蜓》、《槐蔭記》、《三擊掌》、《王彥章擺渡》等數十齣。根據民間唱本改編的條綱戲劇目有《紅燈記》、《二度梅》、《八仙圖》、《蟒蛇記》、《滴水珠》、《昭君和番》、《琵琶記》、《白鶴傳》等數十齣。
[編輯本段]音樂
音樂方面,湘西花燈戲聲腔主要來源是燈調,同時,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為戲中的唱腔。本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專業劇團的相繼建立,劇目空前豐富,音樂也從主要為曲牌體發展為曲牌體、板腔體和綜合體三者並存的音樂體制,吸收豐富了打擊樂,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戲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湘北花燈戲聲腔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另還有一種古老的尺調,僅一支曲子。伴奏樂器分為文、武場面,有大琴、套胡、戰鼓等。湘南花燈戲音樂源於當地民歌、小調及其他民間歌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和融化風俗音樂和外來的曲調。湘南花燈戲的過場音樂可分為吹打曲碑和絲弦曲牌兩種。湘南花燈戲的打擊樂,源於當地民間的打擊樂,隨著花燈戲藝術發展,引用和變化了一些祁劇的鑼鼓點子。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在表演藝術、腳色行當、舞台美術方面,這三種花燈戲也各呈特色。湘西花燈戲在表演藝術上繼承了花燈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態的扇法、幽默風趣的矮樁身段。 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把各種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的不同動態,經過提煉加工,藝術地體現在這些「套子」和「圈子」中。新中國成立之後,花燈戲得到新生和發展。湘南花燈戲對傳統劇目和音樂進行了收集整理,並創作了一批新劇目,不斷提高了演出質量,涌現出了《劃線》、《十月花》、《張木匠和妻》、《十月小春》等一批優秀的劇目,參加省、地級會演。湘北湘西花燈戲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在最近的十幾年裡,湖南花燈戲又有了許多的發展。不少專業和業余劇團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創作出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編劇目和挖掘整理出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內容的傳統劇目,湖南 為湖南花燈戲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編輯本段]組織
花燈戲的組織叫花燈班,或花燈會,有的還置辦了會產,以保證演出。清末貴陽著名的花燈生角有「南門李二公」、「小碧寨王應堂」等。1960年貴州省花燈劇團還聘請王應堂(時有91歲)來傳授花燈曲調和花戲《姊妹觀燈》。王應堂的師傅就是李二公。
❹ 2011年南寧元宵節哪裡有花燈會或別的好玩節目啊~~
【江南區】
時間:2月28日晚
地點:10+1商業大道
要說哪裡的花燈最漂亮,哪裡的花燈手藝人最多,那當屬南寧市江南區菠蘿嶺社區。從1990年起,菠蘿嶺社區就
開展了元宵節鬧花燈活動,做花燈、展花燈成了該社區傳統民俗活動。
【西鄉塘區】
北大橋花燈展
趣味無窮
時間:2月23日—2月29日
地點:西鄉塘區北大橋南寧港
西鄉塘區政府牽頭辦的元宵花燈展已開幕,在北大橋南寧港,可以看煙花、賞花燈、猜燈謎、品美食……時間由
2月23日晚上8時起,至2月29日止,各種賞玩項目全天開放,中華各色美食、民俗表演、時尚活動、特色商品展
、 趣味游藝等活動將讓你吃得高興,玩得盡興。
【人民公園】
迎春元宵「虎燈」
持續一個月
時間:2月1日-2月28日
地點:人民公園內
今年賞花燈的最佳地點之一還有南寧人民公園。從2月1日起,南寧人民公園自籌資金舉辦了「2010年迎春燈展大
型燈會」,燈會將持續到2月28日元宵節,喜歡賞燈的市民可免費觀看。
【青秀區金湖社區】
社區游園活動
獎品多多
時間: 2月25日上午9時—11時
地點:南寧市祥賓路居民二區
為了營造和諧喜慶的過節氣氛,南寧市青秀區南湖街道金湖社區於2月25日在祥賓路居民二區舉行「瑞虎呈祥鬧
元宵」游園活動。
【民族廣場】
廣場化裝舞會
邀你參與
時間:2月28日晚8時
地點:南寧市民族廣場
南寧市文化局為了增加元宵節氣氛,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將於2月28日晚8時在南寧市民族廣場舉辦大型化裝舞會
。據了解,此次元宵化裝舞會是廣場開放式舞會,不需報名不需門票,市民只要想參加,都可以參加。市民可以
根據自己的喜好,穿上自己喜歡的服裝、戴上面罩,或者是自己化裝成特別的造型,參加化裝舞會。
【青秀區二塘社區】
元宵文藝晚會
內容豐富
時間:2月25日晚8時
地點:南寧市二塘煤礦生活區
由南寧市青秀區建政街道主辦、二塘社區承辦的「同樂元宵,共創和諧」晚會於2月25日晚8時在二塘煤礦生活區
舉行。這台晚會是真正意義上的群眾文藝晚會,因為演員都是普通的居民和單位職工,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將上台
表演有趣的舞蹈。
2月23日晚西鄉塘花燈節開幕,五彩繽紛的煙花,各式造型別致的花燈,羊肉泡饃等各種誘人的美食吸引眾多南
寧市民和遊客參加。近日,從西鄉塘區了解到最新消息,花燈節期間(2月23日—3月1日),主辦方每天將為你
准備和各種時尚活動、特色商品展、趣味游藝,讓你吃得盡興,玩得高興。另外,元宵節當天還將舉辦湯圓比賽
,豐厚的獎品等你拿。
23日,在南寧江北大道南寧港口,南寧市民一撥一撥湧向花燈節現場。現場有不少造型新穎的花燈,有的上
面還寫有花開富貴、吉祥如意、春意盎然、福字等字樣,每一盞精緻的花燈就是一件藝術品。此外,在花燈的中
間,每50米擺放著壯鄉鼓和鑼。
據了解,西鄉塘花燈節各種賞玩項目全天開放。中華各色美食、民俗表演、時尚活動、特色商品展、 趣味
游藝等活動讓你吃得盡興,玩得高興。正月十二,泰國美女為市民帶來精彩表演;正月十三上演驚險的民間絕技
表演上刀山和龍獅爭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元宵節當天還將舉辦湯圓比賽。據介紹,湯圓比賽將以家庭為參賽單位,由男士或小孩
為女性煮湯圓,看誰煮得快,看誰做得好看,看誰吃得快,從早到晚,比賽不間斷。優勝者家庭將獲得豐厚的獎
品。
正月十六,南寧市民將能看到著名變臉大師彭登懷的弟子現場演藝神秘的變臉絕技和來自雲南的民間藝人將
燃燒的火把放在口中,將口中含住白酒噴向燃燒的火把上。
❺ 花燈是什麼地方的戲曲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的江西、廣西、浙江、湖南、湖北、雲南、貴州、重慶、
[1]
四川,以及陝西等地,是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屬於民間小戲劇種。花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
❻ 源於民間花燈歌舞的是什麼戲
花燈戲。
其突出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形式。在流行過程中因受當地方言、民歌、習俗等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
傳統劇目:
劇目方面,幾種花燈戲也各有特點。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湘北花燈戲的劇目比較多,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
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湘南花燈戲隨著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劇目也不斷增多。歷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
此外,花燈戲在湘南乃至粵北一帶流傳,與其它劇種在交流吸收移植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花燈戲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戲傳統劇目約有130多個,其中大戲59個,中型戲33個,小戲劇目40餘個。此外,還有對子調節目40個。
❼ 我的家鄉戲(雲南花燈戲)
是想了解一下花燈戲嗎?
我給您簡單介紹一下喲
現在所說的花燈戲,是對雲南、貴州各地花燈戲的統稱,流傳在雲南全省、貴州思南、四川會理一帶。
花燈戲小知識
民間花燈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燈歌舞發展成花燈戲的年代,尚無確鑿資料可考。辛亥革命之前的花燈,被稱為老燈,有兩種藝術形式,一種是歌舞,一種是戲劇情很簡單的歌舞小戲,後來玉溪花燈歌舞開始發生了變化。從唱本、善書里取材,改編了許多大本戲,引進了若干新曲調味,並吸收滇劇的一些表演程式。使花燈在戲劇化上邁進了一步。當時人們叫做新燈,1946年,昆明出現了第一個專演花燈的劇場慶雲茶室,花燈的專業班子也正式組成。花燈藝人大量移植滇劇及京劇的劇目,吸收它們的表演手法及服裝、化妝,用花燈曲調演唱,形成燈夾戲。觀眾把花燈稱為「燈」,把滇劇稱為「戲」,燈夾戲就是指花燈在某種程度上的滇劇化。
花燈劇目約200個,分為3類,即1、花燈歌舞,有《小邑拉花)等;2、花燈大戲,有《打魚》、《打花鼓》、《紅寶回門》等;3、花燈大戲,有《蟒蛇記》、《白白扇記》等。經過整理的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有《探乾妹》、《游春》、《劉成看萊》、《鬧渡》等。
花燈戲長期流傳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濃部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雲南花燈戲演出團體還曾到緬甸和非洲一些國家演出。
這些都是我在中國花燈交易網上看到的,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❽ 2016重慶節日/重慶元宵花燈廟會有哪些精彩的節目表演
2016年巴南 巴文化電影公園舉辦的花燈廟會
看 特色花燈 傳統表演
特色的巴文化特色花燈和傳統表 演陪您過一個快樂的年
玩 互動親子活動 非遺技藝傳授玩
做花燈
剪窗花
涅泥人
非遺傳承人現場教授製作技藝,與家 人和孩子一起做吉祥物
吃 傳統美食應有盡有
您可以——
與愛人在幸福牆下許下永恆誓言
與孩子一起做一個吉祥的花燈
為父母點一盞許願花燈
與親朋一起做一碗熱騰騰的元宵
向非遺傳承人學做泥塑、剪窗花、寫對聯 …… 濃濃的年味,讓這個「年」更溫暖
❾ 源於民間花燈歌舞的
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曲藝。其突出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
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形式。在流行過程中因受當地方言、民歌、習俗等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
(9)花燈美女表演視頻擴展閱讀
雲南花燈
雲南花燈戲淵源於明代或更早一些時候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流行於全省各地和四川、貴州個別地區。由於各地語音有別和藝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區的花燈又接受了不同的曲種、劇種或民歌小調的影響。
故雲南花燈又分有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祿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等九個支派。雲南花燈戲演出的許多劇目,都具有樸素單純、健康明朗的民間藝術特色,充滿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
❿ 魅力四射的花燈有哪些
花燈,又名「彩燈」,起源自漢代懸掛在廳堂樑上的照明燈具。傳說,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為慶賀這一功業,在宮廷里張燈結綵,大擺宴席,盞盞宮燈,各呈艷姿。後來,宮燈的製作工藝傳人民間。「宮燈」之名,因此而生。隋煬帝大業元年(605)正月十五,在洛陽陳設百戲,遍布宮燈,飲宴暢游,全城張燈結綵,半月不息。到唐朝時因社會昇平,經濟富庶,花燈更是大放異彩,盛極一時,活動規模相當浩大。元宵佳節,華燈初上,男女老幼,傾城而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外出賞燈。數里長街,鼓樂齊鳴,燭火沖天,到處人山人海。唐以後花燈便成為元宵節的重要標志。
我國歷代花燈的製作十分考究,種類繁多,名稱別致,有流蘇燈、霓虹燈、宮燈、蓮花燈、紗燈、吊燈,還有滿天星、俏媳婦、一朵花、蒺藜球、金鯉魚……千姿百態,五彩斑斕。從造型上看,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玩賞的走馬燈。中國的花燈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綉、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製作而成。
宮燈
宮燈起源自宮廷,是中國彩燈獨具特色的手工藝品之一。它以雍容華貴、充滿宮廷氣息而聞名於世。因為長期為宮廷使用,除去照明外,還要配以精細復雜的裝飾,以體現帝王的富貴和奢華。正統的宮燈造型為八角、四角、六角形,各面花屏圖案內容多為龍風呈祥、福壽延年、吉祥如意等。宮燈用料特別考究,大多是紅木、紫檀木、花梨木、楠木等貴重木。
材,甚至以昂貴的金銀裝飾,製作要求精細,雕、鏤、刻、畫缺一不可。
宮燈種類繁多,主要有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
走馬燈
走馬燈又稱跑馬燈、串馬燈。外形呈宮燈狀。在走馬燈內中主軸上端裝一風火輪。風輪周圍或貼人物故事,或用線吊起騎馬之類的剪紙。當燈籠內燈燭點燃後,熱氣上升,形成氣流,因而推動葉輪旋轉,於是剪紙隨輪軸旋轉。它們的影子投射到燈籠紙罩上,燈屏上便出現人馬追逐、物換景移的影像,故名走馬燈。
走馬燈雖是個玩具,但與近代燃氣輪機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是中國古人的一項重要發明。
無骨花燈
無骨花燈起源於唐朝,當時人稱無骨花燈為「唐燈」,也叫「神燈」。
相傳,唐開元年間,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被一仙女所救,並贈他「神燈」一盞。此燈造型另0致,工藝獨特,製作精美,小巧玲瓏。更神奇的是,燈身沒有骨架,全部是用一種「水上漂」的綉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且輕巧能飛。它引領秀才安全返家。秀才回家後,為了紀念這一奇遇,按「神燈」的模樣進行仿製,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前。人們見後都深感驚嘆,紛紛進行仿製。此後,這盞「神燈」的製作工藝便流傳於民間。
無骨燈是由刺有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因此製作時,首先要繪畫好底樣,然後在需要的紙片上針刺圖案,再把做好的紙片粘貼起來,最後用水質的顏料上色、裝飾。
龍燈
在我國城鄉,特別是南方地區,均有舞龍燈的習俗,為節日添加了喜慶氛圍。龍燈的形象各有特點,多用竹、木、布、紙等紮成。龍身每節長一米五左右,每一節稱一檔。組成龍身的節都是單數,如九節、十一節和十三節。表演的形式上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南方各地夜間舞龍燈,在每節上均點起燈,舞動時巨龍翻飛,氣勢不凡。
面燈
面燈,就是用面做的燈。正月十五前,家家用各種麵食製作燈彩,用豆面做的叫「銀燈」,用玉米面做的叫「金燈」,用蕎麥面做的叫「鐵燈」。
面燈凹處放油插捻點燃,節日過後吃掉。
面燈的形狀多種,有碗燈、龍燈、勺子燈、屬相燈、動物燈等。一般面燈要做成碗狀,稱為碗燈。勺子燈,是孩童們最喜歡的,是大人專門為孩子製作的燈。勺子燈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狀,並捏一個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人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纏上棉花,而後把棉花浸濕了油後點燃,寄託著長輩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殷切祝福。
常見的動物燈有狗、雞、魚、龍、豬等。按傳統習俗,它們被擺放在相應的地方。點亮的狗形面燈要放在家門口,使它保家護院;點亮的雞形面燈放在雞柵邊,祝願家雞們不生病、多下蛋;魚燈要放在水缸上,祝願合家幸福、財源順水來;豬燈被放在豬圈旁,祝願家畜興旺;龍燈要放在糧食囤上,祝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河燈
亦稱放水燈,是一種流傳於全國的習俗,大多在上元、中元和中秋進行,有超度亡魂、祈福娛樂等多重含義。河燈普遍做成荷花狀,固定在木板上,入夜在河中施放。每年農歷七月三十日晚,江蘇等地的群眾用各色彩紙做精巧玲瓏的船形燈,裝上蠟燭或少許豆油、燈草,由老者架小船燃放。河燈漂浮水面,隨波逐流,五光十色,十分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