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苗族節日
1、苗年節:苗年節盛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不盡相同,但都是在收穀子進倉以後,即分別為農歷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
2、春節:這是以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傳統節日。在黔東南的苗族,把春節叫做「漢年」(niangx diel)與傳統的「苗年」(niangx hmub)並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歡度,尤其是那些不過苗年的苗族地區。
3、龍船節:這是苗族的一種水面劃船比賽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的台江、施秉兩縣交界處的清水江兩岸,和注入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兩岸,黔東苗語稱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
4、四月八: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發展而來的。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
5、吃新節:主要流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每年農歷六七月間,當田裡稻穀抽穗的時候,苗族村寨家家戶戶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歡度「吃新節」。
6、蘆笙節:流行於貴州的凱里、麻江、丹寨各縣交界的舟溪一帶。各地的節期不統一,一般在農歷的正、二或三月;個別地區選在七月舉行。主要是祭祀祖先,慶祝豐收。
7、花山節:此節又名「踩花山」、「跳花場」、「踩場」、「踩山」等,流行於貴州黔西北苗族地區。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場,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場,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場。
8、遊方節:「遊方」又稱「友方」,是凱里市境內的苗族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娛樂的一種形式。苗族小夥子和姑娘們往往通過這種活動結識朋友、物色對象或傾吐愛情。
(1)苗族美女生日視頻擴展閱讀:
苗族的風俗習慣:
1、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子、燕麥等主食。
2、各地區苗族婦女服飾差異較大,式樣約幾十種之多,但大多數地區婦女穿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腿根,僅七、八寸長。
3、苗族的吊腳樓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裝上穿枋和橫梁,與土台平行。吊腳樓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佔地十二三個平方米。
⑵ 苗族的民風民俗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節慶 :踩花山是境內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桿,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桿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斗畫眉、爬花桿。
打背節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沖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
苗族服飾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作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
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建築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區各自的特點,房屋多系木結構,以瓦、杉皮或茅草等蓋頂,黔中或黔西地區有用薄石板蓋頂。山區多為吊腳樓;海南島和雲南昭通等地則住長形茅草房或以樹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帶則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住房多以樹柵為牆,削樹皮為壁,編時為瓦,或以士善牆,竹片或木片做瓦,內分卧室、廚房和畜廄,擺設簡單。部分苗族居住在壩區,住房亦有水土結構的瓦房,內分三室,左右室各設一側門,中室設大門,亦即正門。
(2)苗族美女生日視頻擴展閱讀: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
⑶ 第一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演唱的苗族歌唱家是誰
宋祖英,2003年11月,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舉辦個人演唱會,成為第一位在這個著名音樂殿堂放歌的中國歌唱家。
阿幼朵,參加了2005年1月3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中國新春音樂會」。從而她成為繼宋祖英之後第二位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的中國苗族女歌唱家.
姓名:宋祖英
生日:1966.08.13(農歷:1966.06.27)
屬相:馬
星座:獅子座
身高:168cm
血型:B型
婚姻狀況:已婚
民族:苗族
籍貫: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縣
學歷:中央民族學院音樂舞蹈系(大專),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研究生院(研究生)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1999年入中國共產黨)
職業:國家一級演員,民族歌唱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工作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歌舞團
歷任、現任社會職務: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全國婦女聯合會執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國家郵政局任命的「中國首任集郵大使」、丹麥首相任命的中國安徒生大使
歌曲代表作:《小背簍》、《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愛我中華》、《大地飛歌》等
參演歌劇,音樂劇:《傷逝》、《紅珊瑚》、《綠葉紅花》、《赤道雨》
參演電視劇:《婉君》
出版專輯:
磁帶:
參看CD專輯
CD專輯:
《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宋祖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
《兵哥哥》湖南金鋒音像出版社
《等你來》湖南金鋒音像出版社
《無限感激》(&呂繼宏)中國唱片廣州公司
《月亮花兒開》上海聲像出版社
《好日子 風採集》廣州出版社,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
《永遠跟你走》中國美亞音像製品有限公司
《踏歌起舞》廣州音像出版社
《十送紅軍》廣西民族音像出版社
《宋祖英悉尼歌劇院個人獨唱音樂會》遼寧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
《宋祖英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天藝音像製品有限公司
VCD製品:
《好日子 風採集》廣州出版社,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
《宋祖英悉尼歌劇院個人獨唱音樂會》遼寧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
《宋祖英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天藝音像製品有限公司
DVD製品:
《大地飛歌》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
《宋祖英悉尼歌劇院個人獨唱音樂會》遼寧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
《宋祖英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天藝音像製品有限公司
人生重要經歷詳列:
1981年:8月進入古丈縣歌舞團
1984年:12月進入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歌舞團
1985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學院音樂舞蹈系,師從周本慶老師
1989年:進入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師從金鐵霖老師
1990年:以一曲《小背簍》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中嶄露頭角
1991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歌舞團任獨唱演員
1992年:哈哈,結婚啦
1995年:推出《辣妹子》單曲,從此歌壇掀起「祖英熱」
1998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1998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攻讀研究生
199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1年:從中國音樂學院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畢業
2001年:9月21日被國家郵政局任命為「中國首任集郵大使」
2002年:5月首次擔任歌唱比賽評委,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業余組民族唱法評委
2002年:放歌韓日足球世界盃
2002年:12月20日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成功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3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2003年:11月23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3年:12月24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首度出演音樂劇《赤道雨》
2004年:7月擔任第十一屆青歌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評委。
歷年重要獎項獲獎情況一覽表:
1987年:以一曲《今日苗山歌最多》獲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聲樂大賽金獎
1988年:第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獲熒屏獎
1988年:10月以一曲帶有瑤族風味的《阿哥你莫走》捧得中國音協主辦的「金龍杯」全國歌手邀請賽民族唱法專業組的金獎
1990年:第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獲專業組民族唱法三等獎
1996年:獲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民族唱法第一名
1997年:獲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民族唱法第一名
1998年1月2日:獲《軍營文化天地》舉辦的「戰士最喜愛的十大明星」稱號並榮登榜首
1998年:《辣妹子》獲第十六屆電視金鷹獎最佳音樂電視
1998年:獲CCTV—MTV音樂盛典內地民歌推進獎
1998年:獲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民族唱法第一名
1998年12月:《好日子》、《獻出你的愛》獲得第五屆康佳杯中國音樂電視大賽的兩個金獎,本人還榮獲最佳演唱獎
1999年:獲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民族唱法第一名
1999年:五首歌曲獲得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
2000年:《愛我中華》獲第十八屆電視金鷹獎最佳音樂電視獎(唯一的音樂類最佳獎)
⑷ 苗族過什麼節傳統節日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有苗年、春節、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歷史性的節日外,絕大多數在秋收之後或春耕大忙之前的農閑季節舉行。但由於自然因素、社會和宗族差異的影響,苗族傳統節日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他們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根據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苗族不僅有自己的語言,還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那麼,苗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有哪些呢?一般來說苗族的節日分為五大類,分別是:農事活動節慶、質交流節慶、男女社交戀愛和擇偶節慶、祭祀性節慶、紀念性和慶賀性節慶等。下面為大家苗族節日盤點一下,他們在一年12個月中,每個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日。
1、社會制度。苗族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苗族的社會制度主要為鼓社制、議榔制、理老制等。一般來說鼓社制就是一個同宗,或者是數個自然村寨組成的組織。議榔制是指不同宗的家族,組成的地域性村寨組織。理老制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領袖,一般由德高望重的人擔任。
2、飲食。苗族人最有特色的飲食習慣,就是非常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各種酸湯酸菜。
3、禁忌。在苗族有一種很奇特的產忌,就是忌諱孕婦與孕婦會面,也忌諱孕婦去別的產婦家,否則會被認為延長產期。還有就是關於農事的忌諱,在田間的適合忌諱提到老鼠,因為怕它們聽到來糟蹋莊稼。
⑸ 2011快女付夢妮
付夢妮,中國大陸新生代女藝人,1989年06月25日出生於貴州貴陽市,畢業於四川大學工藝美術專業,被媒體和網友稱之為「萌版angelababy」、「漫畫美少女」,是「QQ幻想世界」魅力天使代言人,也是騰訊游戲《地下城與勇士》第九章DNF女郎代言人,更是第一個被送上2011湖南衛視《快樂女聲》杭州十強全國60強席位的快女;2011年《快樂女聲》全國總決賽12強選手之一。
她是新一章的DNFGIRL;她喜歡動漫、喜歡游戲,從小上的是舞蹈學校,夢想是上北舞,只因一次偶然的意外,無緣舞蹈殿堂,但是她依然沒有放棄夢想,朝著另一個幸福的方向奮斗著。
姓名:付夢妮
英文:Minis昵稱:妮妮、萌妮、迷你、妮子、Mini公主、Mini大廚。性別:女血型:B民族:苗族星座:巨蟹座生日:1989年06月25日身高:160CM體重:43kg籍貫: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出生: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現居:上海市、靜安區職業:平面模特、歌手、演員愛好:動漫、繪畫、設計、舞蹈、游戲、唱歌、攝影、表演等學歷:四川大學工藝美術專業
家庭成員:父母、自己經紀公司:天娛傳媒最喜歡的女歌手:張韶涵、何潔最喜歡的男歌手:張傑、王力宏最喜歡的女演員:寧靜、林心如最喜歡的男演員:聶遠、言承旭粉絲應援色:橙色
「淘寶一姐」、「可愛公主」,付夢妮有很多稱呼,她漫畫人物一樣的造型也很有
人緣。看她的樣子,很容易將她劃歸到可愛的類型中去,事實上她也的確很可愛,不過她的可愛不是那種「乖乖女」的類型。她絕對不像你們想的那麼「萌」。
⑹ 苗族有哪些節日
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
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歷史性的節日外,絕大多數在秋收之後或春耕大忙之前的農閑季節舉行。但由於自然因素、社會和宗族差異的影響,苗族傳統節日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
苗年
盛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聚居區。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不盡相同,但都是在收穀子進倉以後,即分別為農歷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過苗年的頭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把房子打掃干凈,積極准備年貨,如:打糯米粑、釀米酒、打豆腐、發豆芽,一般還要殺豬或買豬肉等等。
富裕的人家,還要做香腸和血豆腐,為家人縫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飯,守歲到午夜才打開大門放鞭炮,表示迎接龍進家。在天剛拂曉時,每家都由長輩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後,中青年男子便上鄰居家拜年,苗語稱為「對仰」(donfniangx),表示祝賀新年快樂。
在新年的頭兩天,家裡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掃地;婦女不做針線活;有的地區,婦女不做飯,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糞等等。苗鄉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選在過苗年的時間。從第四天開始。
一些老年男女也紛紛挑著酒、肉、糯米粑等等走親訪友,或者在家忙於接待來賓;一些年輕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裡吹笙跳舞,或跳銅鼓舞、鬥牛;或者小夥子去別的村子遊方場「遊方」,男女丁互對歌,傾吐愛慕之情。前後活動,歷時9天左右才能結束。這是苗族民間最隆重的節日。
龍船節
這是苗族的一種水面劃船比賽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的台江、施秉兩縣交界處的清水江兩岸,和注入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兩岸,黔東苗語稱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個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兩條劃船比賽用的龍船。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這五天,居住在河兩岸的苗族群眾輪流舉行盛大而隆重的龍舟競賽。在湖南湘西的鳳凰、瀘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劃龍船,而且分男隊、女隊、男女混合隊比賽,場面非常熱鬧。苗族的龍船節,雖是以賽龍船為主要內容的節日,但同時也是民族文化娛樂和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活動,中老年人探親訪友、交談年景和生產經驗的節日。
四月八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發展而來的。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過四月八節。
吃新節
主要流行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廣西融水苗自治縣地區。每年農歷六七月間,當田裡稻穀抽穗的時候,苗族村寨家家戶戶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歡度「吃新節」。
到時,每家都煮好糯米飯、一碗魚,一碗肉等,都擺在地上(也有的擺在桌上),並在自己的稻田裡採摘7—9根稻苞來放在糯米飯碗邊上,然後燒香、紙,由長者掐一丁點魚肉和糯米飯拋在地上,並滴幾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禱豐收,然後把摘來的稻苞撕開,掛兩根在神龕上,其餘給小孩撕開來吃,全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共進美餐。
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紛紛穿著新衣來觀看蘆笙會,參加跳蘆笙會,參加跳蘆笙舞;有的拉馬來跑馬場賽馬,有的牽水牯牛來鬥牛場鬥牛,節期一般2天。
蘆笙節
流行於貴州的凱里、麻江、丹寨各縣交界的舟溪一帶。各地的節期不統一,一般在農歷的正、二或三月;個別地區選在七月舉行。主要是祭祀祖先,慶祝豐收。一般在節日之前要舉行儀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
與此同時,各家各戶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隨後各村各寨的姑娘穿著盛裝,佩戴銀花銀飾,小夥子們都各自帶著蘆笙,從四方八面向蘆笙場地涌來,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圍成圓圈,吹笙跳舞,持續四五天,氣氛十分熱烈,是一種融歌、舞、樂於一體的群眾性的文藝活動。
⑺ 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呀
[苗族節日]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苗族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薪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夏至日,陰旦? 冢��?個午日為七巧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婚喪習俗]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服飾特色]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苗族半數以上居住在貴州,其餘分布在湖南、雲南、廣西、四川等地。苗族人食物以大米為主,輔以包穀、小米、高粱、小麥和薯類等雜糧。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類、豆類、蔬菜以及作為佐料的辣椒、蔥、蒜等。肉類有豬、牛、羊、雞、鴨及魚類。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餚主要是酸辣味湯菜。酸菜味鮮可口,製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時吃新鮮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摻些酸菜或酸湯。令人增加食慾。此外,苗家的酸湯煮魚是風味名菜,做法是將酸湯加水、食鹽煮沸,取鮮活魚去苦膽,入酸湯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湯鮮,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臘肉、腌肉、腌魚、魚干、香腸等.其中腌魚是苗族的傳統佳餚。方法是將鮮魚剖開,去內臟,抹上鹽、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後人壇密封.食時取出蒸熟。此魚具有骨酥,咸辣適度,清香可口的特點。
苗族人還喜歡製作豆腐、豆豉,加工豬灌腸、血豆腐等。愛吃火鍋。苗家男女都喜歡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釀酒。他們自製酒秈,用土產的糯米、包穀、高粱等釀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燒酒、窖酒等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民族、中華民族、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民族傳統
⑻ 苗族的傳統節日苗年是如何度過
一、過苗年
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紀,各地方的苗年時間很不一致,多數地區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或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過春節,但苗族的風俗習慣仍然保持不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准備豐富的食品,如殺年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的冬天 初一到初十五都要休息。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年」,「跳月」,「吃排家飯」等。湘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鞦韆、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二、百獅會
過苗年最有趣的民間活動莫過於百獅會了,周鄰四鄉苗胞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簡直要把天地翻過來。百獅會的名堂蠻多,有迎獅,有盤獅,考獅,搶獅,獅子登高等內容,土裡土氣,苗味十足,藏著厚實的文化底蘊。
苗族喜愛舞獅跟遠古的傳說和圖拜相關聯,相傳洪荒時代,妖魔橫行,為害苗山。一群從森林奔出的金獅趕走了吞食牛羊、莊稼的惡魔,使苗家重享太平。後來,狡猾的魔王想出了一條毒計,譴魔女用五彩綉球把群獅誘入波濤洶涌的東海。勇敢的苗家後生亞果為救鄉親們出苦海,不畏千辛萬苦,翻山涉水,終撈起了飄浮在海浪上的綉球,把吉祥的獅群重新引回苗山,盪平了作惡的妖魔鬼怪。苗民們歡天喜地、敲鑼打鼓涌到寨頭迎接吉祥的金獅們,從此,苗鄉就有了「百獅會」。
神話是生活折射。原始荒蠻的陽光穿越歷史的雲層,照射當今。「百獅會」的其實是苗族遠古的大遷徒。《遷徒謠》唱道:「我們的祖先在東海,翻過九十九道溪,浩浩盪盪走過……」那些妖魔鬼怪指的是一路遇的自然災害。
百獅會舉辦的時間多在春節正月初三後,百獅狂舞,挨家挨戶給苗家拜年。
獅子進屋,聰明的主人家依照風俗:在門口擱上一張小方桌,擺洗臉盆一個、白毛巾一條,既迎獅,又考獅,看它是否聰明、靈活。獅子當然明悟主人家的賢惠,新年大節,先洗去一路風塵再拜年。拋綉球的笑眯羅漢主動拿起白毛巾替獅子「洗臉」。主人家樂了,這才撤走方桌、臉盤,任獅子騰躍進屋。有的苗家板眼更足;堂屋前的三扇門同時敞開,堂屋正畫一隻大烏龜,家先牌位下的八仙桌上,喝下中間的一碗酒,剩下的兩碗,一碗敬天,一碗奠地。一口氣利索的做完這些套路,獅子方可倚桌而立,縱身躍起咬下懸在天花板的「紅封兒」,搖頭擺尾給主人家作揖拜年。然後退出大門,另覓別家。
「盤獅」的苗味兒更濃。主人家中門洞開,蠟光搖是,堂前懸紅綢,擱「封兒」。男主人腰纏絲帕,打綁腿,攔門而立。當昂頭擺尾的獅子蹦跳入時,他狂吼一聲,揪住獅子的胡須,提起獅子頭高聲盤問:「獅子你從哪裡來」?「獅子」當然靈活,迅速答道:「獅子我從東方來!」主人還不罷休,繼續盤考:「東方來,走的是水路,還是陸路?」這難不倒獅子,它頭一甩,從主人家裡掙脫吼道:「獅子我騰雲駕霧來」!主人見難不倒獅子,急了又問:「獅子你帶什麼來「?獅子笑答:「我帶大吉在利來!」主人臉呈喜色接著問:「獅子你到哪裡去」?「獅子」自然回答:「我往西方去」。主人追問「獅子你帶什麼去」?「獅子」回答得很乾脆:「我帶災難瘟疫去」!吉祥的祝福喜得主人眉飛色舞,閃連呼:「瑪汝!瑪汝!」(苗語是好!)獅子此時趁機躍入堂屋,取下紅綢封兒,給主人柏拜年,敏捷離去。在苗鄉,舞獅子的若無超凡的武功,不僅拿不到封賞,還會倍受奚落,因為獅子拜年要跳火圈,躍桌子,騰空而立,缺乏過硬的本事是絕對拿不到封賞的。
和獅子凳高比起來,躍桌取封賞可算小巫見大巫了。曠坪上重疊起三十六張八仙桌,恰似一座陡峭的小山。最頂上的一張小方桌四腳朝天,倒扣的小方桌照例是少不了的。喧天的鑼鼓聲中,扣人心弦的舞獅開始了,騰躍的雄獅尾隨耍寶的拳手敏捷地穿桌孔,躍桌子。獅子爬到「桌塔」的最高層時,拳師吹響了牛角號。「雄獅」抖擻精神踩小方桌倒立的四腳,懸空轉圈表演驚險的絕技,先是獅子頭舞東西南北四方,拜天拜地。接著,躍上立起的木杠巔「雄鷹展翅」;或舞獅人用頭頂住鋼刃口倒立「熬魚撐天」。最精彩的一招叫「鯉魚標灘」。獅子大吼數聲,從「桌塔尖」騰躍而下,穩穩落在土坪上,不是武功精湛的舞獅者是不敢輕易嘗試這一招的。
三、接龍
苗家接龍可分為大型的村寨接龍和家庭接龍。兩種活動僅是規模大小有別,其過程基本相同。 「接龍」多在黎明時分進行,儀典隆重而熱鬧,新居的堂屋燃滿燈燭,一鋪開大竹簟,擺好紅、黃、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紙,閃亮的
四、吃排家飯
過苗年最有趣的還有「吃排家飯」。苗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千百年來,苗族人民都遵守這樣一條規矩:即同一村寨里,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之,盡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請,也不必帶什幺禮品,直到每家每戶都吃到了,方能告別回家。苗族人把自己的這種待客方式叫作「農列壤」,直譯為漢語叫「吃排家飯」。誰個村寨的戶數多、留客吃「排家飯」的時間長,誰個村寨的聲譽就高。不但說話有人聽,做事多人幫,就是小夥子找對象也比別村容易得多。
凡讀過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人,無不深深地被其中這樣的一段描述所吸引:「見魚人,便邀之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由於這種特殊的待客方式,使得那位「漁人」不得不在桃花源里「居數日」而後才「辭去」。
欲遂當年漁人願,苗山就是桃花源!
…
四、苗家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風習,每當趕年場或重大民俗節日,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桿,桿上鑿開三十六把鋼刀,鋼刀長一尺五寸、刀背厚零點五至一厘米,刀刃鋒利,刀口向上,裝成刀梯,加閂固緊。一尺一梯為三十六刀梯。樁桿四周拉線固定,刀梯上端系多種彩布小旗,象徵希望和勝利。上刀梯者,必有膽識、技巧和武功。從第一級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鋒利,爬至梯頂頭發往刀上一擱,即斷成兩截。登梯者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掛金鉤、大鵬展翅、觀音坐蓮、古樹盤根等節目,旋展全身本領。上刀梯是驚心動的表演,是英雄所為,是苗族人民過去生活的顯現,有血有汗,有甜有美。觀者無不驚嘆。
⑼ 在苗族,姑娘送親手織的手帕給男人,代表什麼意思
這是苗族姑娘的定情信物苗綉,他們在適婚年齡遇到喜歡的男人,就會主動的給心上人苗綉,你要是接了就代表你喜歡她,想跟她在一起,但一定對她感情忠誠,不能背叛,要是有女朋友的人或有家事的人,千萬別招惹她們因為這些事或別的事背叛她,她就會下蠱咬你,會讓你感到生不如死,甚至會出人命的,我是漢族的,鄰居是苗族的,所以有些習俗、禁忌、婚俗知道,小夥子在最後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