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漫美女 » 苗族美女吃飯視頻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苗族美女吃飯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6-03 19:48:25

㈠ 苗族的生活習俗

一、苗族酸壇

居住在山區的苗族同胞,幾乎家家都備有酸壇,一頭生豬宰殺後。除少量鮮吃和贈送親友外,其餘拿一部分製作臘肉,大部分腌製成酸肉。

二、苗族的「偷婚」

苗族由於居住分散,多與其它民族雜居,在婚姻方面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在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婚姻有自主婚姻和包辦婚姻兩種,其中自主婚姻較為普通。在自主婚姻中又有偷婚、搶婚等多種形式。偷婚是青年男女通過採花或其它社交活動相愛後,由於女方家庭貧困辦不起酒席,讓男方悄悄領走姑娘。對外則說姑娘被人偷走了,女方叔伯兄弟假意追找姑娘,男方對追找者表示歉意,並付給追找姑娘的人適當的費用(即草鞋錢)。

另一種是姑娘相中了小夥子,小夥子對姑娘也滿意,在雙方情投意合的情況下,姑娘就隨著小夥子到其家裡居住。當女方父母發現姑娘「失蹤」後,就拜請舅舅去找.舅舅到了男方的家門時,假意徘徊於房前屋後,逢人便說,自己是來尋找失去的「牛」,男方主人知道後,便彬彬有禮地將其迎進屋內,殺雞款待。然後再提婚事。

三、苗族的「搶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苗區的「搶婚」存在著不同性質的兩種情況,一種是當地的權貴者不法之徒因女方不同意婚配而硬搶成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自願婚配,但因女方父母持有不同意見,或因男方經濟困難等原因,雙方便約定時間、地點,男方約幾個要好的夥伴到規定的地點把姑娘「搶」回家中,三天後再請媒人到女方家說合,根據媒人與女方父母協商的情況,男方應付給女方父母一定數量的經費,作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四、苗族的婚俗

苗族實行同姓不婚的習俗,他們認為,同姓則是同一祖先的後裔,所以禁止同姓結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苗族是不與異族通婚的,否則便認為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各民旅之間相互交往頻繁,傳統的通婚禁區被打破。他們不僅與本民族中的不同支系通婚,而且還和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通婚。

苗族姑娘出嫁這一天,除親屬陪行外,還有女伴伴送。這時,男方的家門口燒起一堆旺火,表示吉祥興旺。有時還在新娘進門處放一把篾篩,新娘踏篩而人,客人繞篩而過,以示區別。進房後,不拜天地,只是主人先給陪伴新娘的一位領頭女伴敬酒,再盛一碗酒由新郎新娘全飲。後由主婚人講一些吉樣的話,婚儀即告完畢。 夜幕降臨,新郎新娘就各自請出自己的歌手鬧夜。男方起歌,女方答歌,你唱我和.歌聲不絕。歌手們通過生動的比喻,豐富的聯想,抒發真情,往往對歌的男女到頭來也成眷屬。

新娘新郎在新婚之夜是不能人睡的,必須作為聽眾一直陪到天亮。到半夜時,主人要煮糯米甜酒招待客人,在場者都得一飲而盡。天亮歌罷,客人散去,婚禮即告結束。

五、苗族的分雞心和「聰明卡」

苗家以雞鴨為招待客人的佳餚,而雞心或鴨心又被看成是最貴重的部分。只要你為首族人民做了好事,逢年過節,或是遇到結婚造房,他們就把你請到家裡,殺雞宰鴨,款待一番。吃飯時,由家長成同族中最有威望者用筷子把雞、鴨心拈給你。但是,你不能馬上吃掉,必須按苗家的風俗習慣,同在席的老人分享。否則,你就失去了苗族人民的信任。

在苗寨,有時會看到一對對青年男女聚集在寨子門口、樹林溪邊或山坳旁,亮開嗓子對歌「盤歌」。於是,不用絆繩,也不要設攔路石,你就會被「卡」在那裡,這就是苗家有名的「聰明卡」。

你被「卡」了以後,就得以歌還歌,這一問一答,實際上是考你的聰慧、反應能力的。

六、苗族葬禮

一般情況下,老人病危將逝時。均有子女和其他親屬守護於身旁。老人一旦斷氣,便由這些守護者之一吹響牛角。吹牛角者必須一隻腳站在堂屋門坎里、一隻腳站在門坎外向前方使勁地連吹三次,使那低沉的聲音盡可能傳得遠些,意在告知村人.本家老人去逝了,請各位鄉親來幫助料理後事。

同時.有人給死者洗澡、穿新衣。新衣可多可少,視死者家庭經濟狀況而定,但必須是穿單不穿雙。然後,把一點金器或銀器放入死者口中。據說,一為避邪,二為讓死者到陰問後好早早「來世脫生」。

村人聽到牛角聲便相繼趕了來,眾人相幫著把死者抬到堂屋,平放於一塊木板之上。眾孝子和親屬們開始商量料理後事的具體內容,諸如派人去趕後家人,請人去采買東西,上山挖墳等等。後事商定下來之後,料理死者後事的序幕便拉開了。

先砍兩根兩米多長的青竹,用竹片將兩根青竹編聯成一副單架,在單架上橫放一小塊木板,用一塊很大的黃麻布平鋪於竹笆之上,再把死者抬放於單架上,頭枕著小木板,身體用麻布裹起來,用一塊紅布蓋在牆壁上。在死者頭的兩側,靠牆壁的一側.放一隻被硬憋死的不拔毛的大紅公雞。另一側放一隻葫蘆瓢。雞是後輩對前輩的祭物,葫蘆瓢用來接納親朋帶來的祭物。

把死者懸掛一牆壁之後,由一人在死者斷氣的地方唱斷氣調,大意是:誰能起意來抓你,閻王起意。誰能下病魔來害你?閻王下病魔。閻王派金差,左手拿鐵鏈,右手提麻繩,抓走了你的陰魂,你害了這病症,你被抓走了。

唱完,一個人從同一地點吹著蘆笙,走到懸掛死者的地方,孝子孝女及其他親屬晚輩緊跟其後,雙膝跪地。連連磕頭。完畢,再由一人唱指路調,大意為:

你到天槽去,共有3條路:一條是買賣牲畜的路,你不能走;二條是賣布紙的路你不能走;中間一條是找你祖先的路,你走這一條。放牧羊的,是你的公奶。他們同。誰送你來。你說,眼有酒杯大,腳有砧板大的人送我來。這人從石板上走來,從水中回去,你們找不到他的腳印。

唱完,給死者穿上草鞋。如此,把死者懸掛三天後才抬上山土葬。

那邊.有人早吹著蘆笙回死者的斷氣處。那八九人早已掛起了一面鼓,把鼓敲起來,蘆笙伴著歌聲,鼓聲低沉而蒼涼,蘆笙清晰又優揚,製造出一種歡快與悲傷同在.現實與遠古共溶的氛圍。吹者隨著樂曲的激越舒緩且吹且舞,很是歡快。就這樣。蘆笙鼓聲自響起之時至死者抬上山之前,除更換吹打者外。一刻也不能停止。

死者懸掛起來後,需有一死者直系親屬守護於身邊。這人苗語稱為「自叫郎」,任務是接待前來祭奠的遠近親朋。

祭奠的人來了,「自叫郎」起身磕頭,連續三次,然後給每人倒雙杯酒,來人報以同樣的禮儀,並把從家中帶來的祭物獻上。祭物一般是香三柱、紙錢三張、雞蛋炒飯一小包。「自叫郎」接過,打卦。卦為筆桿粗細的竹片破半而成。擲於地下,兩半竹片同為二皮朝上或同為二心朝上稱為逆卦,反之稱為順勢。順卦表示死者同意接受祭物。這時「自叫郎」可將香錢點燃,將小包雞蛋炒飯裝人死者頭旁的葫蘆瓢內。逆卦表示死者不願意接受祭物.還需重打.直至打得順勢為止。

在停放期間,每天早中晚要分別為死者獻飯。獻飯時要由三人唱早中晚夜飯調。一人吹響牛角,一人背著弓箭,一人挎著箭包,繞房順跑四圈,逆跑三圈。據傳,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大亂.戰事不絕。士兵們飢餓疲勞之極到處亂搶飯吃。為了防止祭飯被搶食,故吹響進功的號角,帶上待發的弓箭,以打退前來搶食的兵馬。

第三天東方破曉,人們殺豬宰羊,以祭奠死者、款待眾人,這天,前來幫忙吹芒笙敲鼓的人們要穿上花衣(花農具有苗族獨特的風格,是妻子婚前一針一線綉織出來的,它表示著妻子對丈夫真摯的愛情)。中午時分,死者親屬給這些人敬酒磕頭說:「我們家裡無人手,這么大的事全靠你們各位幫忙了。」這些人喝了酒便各吹一把蘆笙,從屋內至屋外且吹且舞。目的在於製造一種節日的喜慶氣氛,為老人的去逝增添光彩。

這天晚上還有一個儀式,即為第二天殺牛唱一支殺牛調,大意是:

鳥在世上,怕老鷹鷂子啄,人在世上怕症魔。××,你死了,留下兒女在世。人家砍的樹粗大,蓋的房屋明亮寬大,你留下的兒,砍的木料細小,建的房屋窄小。人家蓋得起四方瓦屋,有酒有肉吃。你的兒女蓋不起四方瓦屋沒有酒肉來招待親戚朋友,請娘親母舅心再心寬,明天殺牛招待親戚朋友。送你上山。

第四天吃過早飯,一陣激烈的鑼鼓聲敲過之後,便送死者上路了。鑼鼓敲起來.蘆笙吹響著在前面帶路,後面跟著的是抬死者的人,再後面是送葬的眾人。他們離開村寨,來到一塊寬闊的平地。在平地上順繞四圈逆繞三圈後將死者放在中間.折來棕葉遮蓋在死者的上方以擋陽光。在死者的近旁栽一根木樁,把鑼鼓掛在上面敲,吹蘆笙者依然吹又舞。

這時,有人牽來黃牛一頭,拴在廣場一角,用一根長長麻繩,一頭穿在牛鼻孔里,一頭握在死者的手上。意思是,要死者把牛帶到陰問去。有了牛,才不被別人欺負,才可犁田耙地,才有糧食吃。

人們開始給死者敬酒七次,均舉過頭頂潑於地上。燒香三次,燒紙錢不計其數。後打卦,若出現順卦,說明死者願牽著牛走。「自叫郎」打來一瓢清水灑在地上.高聲大喊道「殺牛」。

於是,從人群中走出二人,一人提一柄大斧,向牛頭猛擊數下,使牛倒地身亡。

這時,二人又一次背起弓箭,吹響牛角繞死者順跑四圈逆跑三圈,以示打退陰問前來搶牛的鬼魂,讓死者牽著牛順利去陰間。

那邊開始剝牛皮,就地架起一隻大鐵鍋煮牛肉。吃中午飯時唱一首中午飯調,大意是:

太陽要過山了,你的孝子端給你中午飯,左手端著七碗肉,右手端著七碗酒。中午飯吃完,左手牽牛繩,右手拿著趕牛棍,趕起牛來要起身,你上閻王殿,你轉回身來看看,你的兒女眼淚掉下來了。

唱完後吃飯。飯畢,送葬的人們則抬著死者幾乎是跑步向山中奔去,以便在太陽落讓山前將死者葬下。

孝子是必去的。下葬時,他必須把死者親自放人棺中說:「你安心去吧,若別的死鬼來搶你的東西,你就說所有的東西都是爛的。」說完,孝子親自蓋棺板,挖幾鋤土蓋棺,隨後才由眾人將土壘起,砌成墳堆。在下葬前,還得由一個人背一點墳地上的土回家,放在死者曾睡過的床腳。

葬後的第三天,孝子帶上三隻竹筒,一隻裝水,水中放一切燃著的火炭,一隻裝飯.再一隻裝菜,來到墳前祭奠死者。祭奠完,在墳的近旁折一根棍子,對棍子說:-我來帶你回家了。」帶出約二分之一的路程,將棍子插在地上,又說:「你在這兒等著,明天我來接你。」第二天便又來接,以同樣的方式走全程的三分之一路程,第三天便回到家中。進家門時,對棍子一說:「我接你進家了!」然後就可把棍子扔了。

自此.每天吃飯時,都在家堂上祭一碗飯,飯上插一雙筷子,表示請逝者同吃,這一禮俗直至對死者進行超度之後,才可解除。

在苗族的整個葬俗中,每一個禮俗的進行,都必須有酒相伴,酒伴著苗族葬俗的全過程。另外,辦喪事這幾天,無論農活闊忙,整個寨子的人都去幫助辦喪事而不出工,直到喪事結束為止。
一、苗族酸壇

居住在山區的苗族同胞,幾乎家家都備有酸壇,一頭生豬宰殺後。除少量鮮吃和贈送親友外,其餘拿一部分製作臘肉,大部分腌製成酸肉。

二、苗族的「偷婚」

苗族由於居住分散,多與其它民族雜居,在婚姻方面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在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婚姻有自主婚姻和包辦婚姻兩種,其中自主婚姻較為普通。在自主婚姻中又有偷婚、搶婚等多種形式。偷婚是青年男女通過採花或其它社交活動相愛後,由於女方家庭貧困辦不起酒席,讓男方悄悄領走姑娘。對外則說姑娘被人偷走了,女方叔伯兄弟假意追找姑娘,男方對追找者表示歉意,並付給追找姑娘的人適當的費用(即草鞋錢)。

另一種是姑娘相中了小夥子,小夥子對姑娘也滿意,在雙方情投意合的情況下,姑娘就隨著小夥子到其家裡居住。當女方父母發現姑娘「失蹤」後,就拜請舅舅去找.舅舅到了男方的家門時,假意徘徊於房前屋後,逢人便說,自己是來尋找失去的「牛」,男方主人知道後,便彬彬有禮地將其迎進屋內,殺雞款待。然後再提婚事。

三、苗族的「搶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苗區的「搶婚」存在著不同性質的兩種情況,一種是當地的權貴者不法之徒因女方不同意婚配而硬搶成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自願婚配,但因女方父母持有不同意見,或因男方經濟困難等原因,雙方便約定時間、地點,男方約幾個要好的夥伴到規定的地點把姑娘「搶」回家中,三天後再請媒人到女方家說合,根據媒人與女方父母協商的情況,男方應付給女方父母一定數量的經費,作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四、苗族的婚俗

苗族實行同姓不婚的習俗,他們認為,同姓則是同一祖先的後裔,所以禁止同姓結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苗族是不與異族通婚的,否則便認為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各民旅之間相互交往頻繁,傳統的通婚禁區被打破。他們不僅與本民族中的不同支系通婚,而且還和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通婚。

苗族姑娘出嫁這一天,除親屬陪行外,還有女伴伴送。這時,男方的家門口燒起一堆旺火,表示吉祥興旺。有時還在新娘進門處放一把篾篩,新娘踏篩而人,客人繞篩而過,以示區別。進房後,不拜天地,只是主人先給陪伴新娘的一位領頭女伴敬酒,再盛一碗酒由新郎新娘全飲。後由主婚人講一些吉樣的話,婚儀即告完畢。 夜幕降臨,新郎新娘就各自請出自己的歌手鬧夜。男方起歌,女方答歌,你唱我和.歌聲不絕。歌手們通過生動的比喻,豐富的聯想,抒發真情,往往對歌的男女到頭來也成眷屬。

新娘新郎在新婚之夜是不能人睡的,必須作為聽眾一直陪到天亮。到半夜時,主人要煮糯米甜酒招待客人,在場者都得一飲而盡。天亮歌罷,客人散去,婚禮即告結束。

五、苗族的分雞心和「聰明卡」

苗家以雞鴨為招待客人的佳餚,而雞心或鴨心又被看成是最貴重的部分。只要你為首族人民做了好事,逢年過節,或是遇到結婚造房,他們就把你請到家裡,殺雞宰鴨,款待一番。吃飯時,由家長成同族中最有威望者用筷子把雞、鴨心拈給你。但是,你不能馬上吃掉,必須按苗家的風俗習慣,同在席的老人分享。否則,你就失去了苗族人民的信任。

在苗寨,有時會看到一對對青年男女聚集在寨子門口、樹林溪邊或山坳旁,亮開嗓子對歌「盤歌」。於是,不用絆繩,也不要設攔路石,你就會被「卡」在那裡,這就是苗家有名的「聰明卡」。

你被「卡」了以後,就得以歌還歌,這一問一答,實際上是考你的聰慧、反應能力的。

六、苗族葬禮

一般情況下,老人病危將逝時。均有子女和其他親屬守護於身旁。老人一旦斷氣,便由這些守護者之一吹響牛角。吹牛角者必須一隻腳站在堂屋門坎里、一隻腳站在門坎外向前方使勁地連吹三次,使那低沉的聲音盡可能傳得遠些,意在告知村人.本家老人去逝了,請各位鄉親來幫助料理後事。

同時.有人給死者洗澡、穿新衣。新衣可多可少,視死者家庭經濟狀況而定,但必須是穿單不穿雙。然後,把一點金器或銀器放入死者口中。據說,一為避邪,二為讓死者到陰問後好早早「來世脫生」。

村人聽到牛角聲便相繼趕了來,眾人相幫著把死者抬到堂屋,平放於一塊木板之上。眾孝子和親屬們開始商量料理後事的具體內容,諸如派人去趕後家人,請人去采買東西,上山挖墳等等。後事商定下來之後,料理死者後事的序幕便拉開了。

先砍兩根兩米多長的青竹,用竹片將兩根青竹編聯成一副單架,在單架上橫放一小塊木板,用一塊很大的黃麻布平鋪於竹笆之上,再把死者抬放於單架上,頭枕著小木板,身體用麻布裹起來,用一塊紅布蓋在牆壁上。在死者頭的兩側,靠牆壁的一側.放一隻被硬憋死的不拔毛的大紅公雞。另一側放一隻葫蘆瓢。雞是後輩對前輩的祭物,葫蘆瓢用來接納親朋帶來的祭物。

把死者懸掛一牆壁之後,由一人在死者斷氣的地方唱斷氣調,大意是:誰能起意來抓你,閻王起意。誰能下病魔來害你?閻王下病魔。閻王派金差,左手拿鐵鏈,右手提麻繩,抓走了你的陰魂,你害了這病症,你被抓走了。

唱完,一個人從同一地點吹著蘆笙,走到懸掛死者的地方,孝子孝女及其他親屬晚輩緊跟其後,雙膝跪地。連連磕頭。完畢,再由一人唱指路調,大意為:

你到天槽去,共有3條路:一條是買賣牲畜的路,你不能走;二條是賣布紙的路你不能走;中間一條是找你祖先的路,你走這一條。放牧羊的,是你的公奶。他們同。誰送你來。你說,眼有酒杯大,腳有砧板大的人送我來。這人從石板上走來,從水中回去,你們找不到他的腳印。

唱完,給死者穿上草鞋。如此,把死者懸掛三天後才抬上山土葬。

那邊.有人早吹著蘆笙回死者的斷氣處。那八九人早已掛起了一面鼓,把鼓敲起來,蘆笙伴著歌聲,鼓聲低沉而蒼涼,蘆笙清晰又優揚,製造出一種歡快與悲傷同在.現實與遠古共溶的氛圍。吹者隨著樂曲的激越舒緩且吹且舞,很是歡快。就這樣。蘆笙鼓聲自響起之時至死者抬上山之前,除更換吹打者外。一刻也不能停止。

死者懸掛起來後,需有一死者直系親屬守護於身邊。這人苗語稱為「自叫郎」,任務是接待前來祭奠的遠近親朋。

祭奠的人來了,「自叫郎」起身磕頭,連續三次,然後給每人倒雙杯酒,來人報以同樣的禮儀,並把從家中帶來的祭物獻上。祭物一般是香三柱、紙錢三張、雞蛋炒飯一小包。「自叫郎」接過,打卦。卦為筆桿粗細的竹片破半而成。擲於地下,兩半竹片同為二皮朝上或同為二心朝上稱為逆卦,反之稱為順勢。順卦表示死者同意接受祭物。這時「自叫郎」可將香錢點燃,將小包雞蛋炒飯裝人死者頭旁的葫蘆瓢內。逆卦表示死者不願意接受祭物.還需重打.直至打得順勢為止。

在停放期間,每天早中晚要分別為死者獻飯。獻飯時要由三人唱早中晚夜飯調。一人吹響牛角,一人背著弓箭,一人挎著箭包,繞房順跑四圈,逆跑三圈。據傳,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大亂.戰事不絕。士兵們飢餓疲勞之極到處亂搶飯吃。為了防止祭飯被搶食,故吹響進功的號角,帶上待發的弓箭,以打退前來搶食的兵馬。

第三天東方破曉,人們殺豬宰羊,以祭奠死者、款待眾人,這天,前來幫忙吹芒笙敲鼓的人們要穿上花衣(花農具有苗族獨特的風格,是妻子婚前一針一線綉織出來的,它表示著妻子對丈夫真摯的愛情)。中午時分,死者親屬給這些人敬酒磕頭說:「我們家裡無人手,這么大的事全靠你們各位幫忙了。」這些人喝了酒便各吹一把蘆笙,從屋內至屋外且吹且舞。目的在於製造一種節日的喜慶氣氛,為老人的去逝增添光彩。

這天晚上還有一個儀式,即為第二天殺牛唱一支殺牛調,大意是:

鳥在世上,怕老鷹鷂子啄,人在世上怕症魔。××,你死了,留下兒女在世。人家砍的樹粗大,蓋的房屋明亮寬大,你留下的兒,砍的木料細小,建的房屋窄小。人家蓋得起四方瓦屋,有酒有肉吃。你的兒女蓋不起四方瓦屋沒有酒肉來招待親戚朋友,請娘親母舅心再心寬,明天殺牛招待親戚朋友。送你上山。

第四天吃過早飯,一陣激烈的鑼鼓聲敲過之後,便送死者上路了。鑼鼓敲起來.蘆笙吹響著在前面帶路,後面跟著的是抬死者的人,再後面是送葬的眾人。他們離開村寨,來到一塊寬闊的平地。在平地上順繞四圈逆繞三圈後將死者放在中間.折來棕葉遮蓋在死者的上方以擋陽光。在死者的近旁栽一根木樁,把鑼鼓掛在上面敲,吹蘆笙者依然吹又舞。

這時,有人牽來黃牛一頭,拴在廣場一角,用一根長長麻繩,一頭穿在牛鼻孔里,一頭握在死者的手上。意思是,要死者把牛帶到陰問去。有了牛,才不被別人欺負,才可犁田耙地,才有糧食吃。

人們開始給死者敬酒七次,均舉過頭頂潑於地上。燒香三次,燒紙錢不計其數。後打卦,若出現順卦,說明死者願牽著牛走。「自叫郎」打來一瓢清水灑在地上.高聲大喊道「殺牛」。

於是,從人群中走出二人,一人提一柄大斧,向牛頭猛擊數下,使牛倒地身亡。

這時,二人又一次背起弓箭,吹響牛角繞死者順跑四圈逆跑三圈,以示打退陰問前來搶牛的鬼魂,讓死者牽著牛順利去陰間。

那邊開始剝牛皮,就地架起一隻大鐵鍋煮牛肉。吃中午飯時唱一首中午飯調,大意是:

太陽要過山了,你的孝子端給你中午飯,左手端著七碗肉,右手端著七碗酒。中午飯吃完,左手牽牛繩,右手拿著趕牛棍,趕起牛來要起身,你上閻王殿,你轉回身來看看,你的兒女眼淚掉下來了。

唱完後吃飯。飯畢,送葬的人們則抬著死者幾乎是跑步向山中奔去,以便在太陽落讓山前將死者葬下。

孝子是必去的。下葬時,他必須把死者親自放人棺中說:「你安心去吧,若別的死鬼來搶你的東西,你就說所有的東西都是爛的。」說完,孝子親自蓋棺板,挖幾鋤土蓋棺,隨後才由眾人將土壘起,砌成墳堆。在下葬前,還得由一個人背一點墳地上的土回家,放在死者曾睡過的床腳。

葬後的第三天,孝子帶上三隻竹筒,一隻裝水,水中放一切燃著的火炭,一隻裝飯.再一隻裝菜,來到墳前祭奠死者。祭奠完,在墳的近旁折一根棍子,對棍子說:-我來帶你回家了。」帶出約二分之一的路程,將棍子插在地上,又說:「你在這兒等著,明天我來接你。」第二天便又來接,以同樣的方式走全程的三分之一路程,第三天便回到家中。進家門時,對棍子一說:「我接你進家了!」然後就可把棍子扔了。

自此.每天吃飯時,都在家堂上祭一碗飯,飯上插一雙筷子,表示請逝者同吃,這一禮俗直至對死者進行超度之後,才可解除。

在苗族的整個葬俗中,每一個禮俗的進行,都必須有酒相伴,酒伴著苗族葬俗的全過程。另外,辦喪事這幾天,無論農活闊忙,整個寨子的人都去幫助辦喪事而不出工,直到喪事結束為止。
習俗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

婚俗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里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

「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根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的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 典型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㈡ 苗族為什麼被歷朝追殺,娶苗族姑娘要多少錢,苗族女

沒追殺,他們就是打敗仗遷徙了,沒有這么嚴重,古代封建王朝和現在不一樣,我來告訴你苗族的歷史吧。
苗族是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但苗族的歷史發展十分緩慢,在現代苗族的文化和習俗中仍保留了許多十分古老甚至原始的成分。在研究古代苗族的文化時,必然要聯繫到楚族文化的關系,並進而追溯苗、楚的淵源關系。對於古史傳說時代南方的各氏族或部落之間的淵源關系,歷來爭論不休,史籍記載也撲朔迷離,不易分辨。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這些氏族或部落的活動范圍大體相同,主要在殷周之世的荊蠻之地。荊蠻,乃以荊州的地名而得名,泛稱居其地之各部落的民族。共同的生活環境,使他們產生共同的文化特徵是不足為奇的。因此,荊蠻地區的楚民與長期生活在這一地區的苗族先民,在文化上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別是楚建國之後,成為我國南方各族融合中心,強盛時曾統轄南方綿亘千里的疆土,群蠻、百濮、粵、群舒、庸、糜以及夜郎。滇、吳、越等古代諸族,皆受其統治。在風俗習慣以及文化上相互影響。因此,我國南方的現代民族,特別是苗族中,尚有不少楚文化的特色遺留下來。

上古中華部落集團

在中國,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夏商周三代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生和發展時期。這三代的文明,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正當夏商周三代文明在黃河流域發生和發展時,長江中下游也發展起了農業文化,它同黃河流城一南一北,同時發展著我國的原始文化。而苗族的先民都是創造這一地區文化的始祖。

從考古學類型來說,楚文化與大溪文化、屈家嶺文以及相當於龍山文化階段的青龍泉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據考古發現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類型繁多,極其復雜,它表明在這一地區多民族居住的特點。同時也表現了文化上的創造和交流十分興旺以及在各古代民族形成自身的燦爛文化過程中互相滲透的現象。

開天闢地

苗族與楚國的文化遺跡

苗族與楚族先民的古代分布,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廣袤地區。據考古資料證明,長江流域存在不少農業部落遺址,如湖北鄖縣青龍泉、京山屈家嶺、巫山大溪等遺址,有大量的生產工具和稻種等出土,另外還石斧、石錛、石鑿、網墜、魚鉤、箭鏃、紡輪等漁獵工具。此外,新石器文化的湖南澧縣和常德西部白馬湖以及四川眷井溝和湖北宜昌楊家灣等地遺址,文化上與之有著密切關系。屈家嶺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祖」是一種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習俗的反映。屈家嶺文化與龍山文化相近,同屬父系氏族社會時代的遺址。與荊楚地區湖熟文化中用穿孔的龜甲保護男性生殖器的葬制,以及在苗族祖先崇拜的祭典中所表現的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系列活動等,都具有相同的文化特點。楚族、苗族的葬制多為土葬,但在山區亦有利用崖洞作墓葬的習慣。如1980年在江西貴溪縣滬溪河畔發現了一批戰國崖葬的楚墓。墓里有37具棺木和大批文物。崖葬墓在苗族居住的黔西北、黔東南,黔北等地也有發現。懸棺葬,多葬生前有影響的苗人。黔西北兩種葬式都有發現。有一座崖墓葬曾發現過十多具棺木的苗族墓,與瀘溪河畔戰國崖墓葬有類同之處。

苗族懸棺

苗族與楚國的兵器比較

苗族先民「不畏猛毒,出入持刀,負弩,農隙即以漁獵為事」。苗族的刀和弩是生產工具又是武器,很早就已自製。相傳,苗族人民當男嬰出世後三天,即稱其體重,並按重量將親友饋贈或早已儲備的生鐵冶煉後埋於土中。每年生辰之日取出再煉,年復一年,直到十五六歲時才將鐵打成佩刀帶在身上,謂之「苗刀」。因久煉成鋼,質地堅固。這種刀的外形與楚國出土的刀相似。苗族使用的弩,與楚國的弩也極相似。弩的產生,原出於楚。據說是出自孤父,後來傳至楚琴氏,再向外傳。在長沙發現很多弩機,可證楚地乃生產弩的基地。

貴陽地區苗族弓弩

苗族與楚國的鳳鳥圖騰崇拜

鳥圖騰崇拜,是楚與苗族先民的共同特徵。楚人崇敬鳳、鸞。有人認為鳳凰就是祝融的化身;《白虎通·五行》記載:祝融者……其精為鳥,離為鸞。也有人認為:驩兜也為鳥名,驩兜即驩頭,又作驩兜,也稱丹朱,古文作鴅熠。《尚書》注雲:鴅應為鵬。人面鳥喙而有翼」就已說明驩兜的鳥圖騰崇拜。圖騰的產生,一般與其始祖有關。原始人深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植物或無生物有親緣或其他特殊關系。該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或者是保護者的象徵,並受到全氏族的崇拜。苗族人民認為自己的始祖是洪水泛濫時兄妹婚配而繁衍的後代,其中又提出了卵生的始祖傳說。特別是在黔東南地區流行的《十二個蛋》、《楓香樹》、《妹榜妹留》或《蝴蝶媽媽》等古歌里,提到了巨鳥「科啼」、「樂啼」卵生天地和「繼尾」、 鵲宇」,或「基宇」孵卵繁衍苗民的經過。至今苗族在衣服,裝飾(頭飾、首飾)以及刺綉花紋等工藝造型上仍多以鳥為主題。

苗族錦雞舞

黔東南婦女盛裝戴各種頭飾或者其他飾物,其中有一種類似展開的孔雀式的銀角或鳥形頭飾,每根角端還綴上一束羽毛。男子多以羽為頭飾插在頭上。六枝的苗族男子用錦雞尾羽一束二三尺長插在頭上,一般用一根白色雞毛。現在,男子多短發,不戴頭帕對也將羽毛插在蘆笙上作為裝飾。鳥圖騰崇拜在服裝上也有不少跡象可尋,如黔中地區苗族婦女的飾物一一背牌,就有表示「雀鳥眼」和「鳥翅膀」的挑花圖紋,「鳥翅膀」正好在雙肩部位。黔東南和大苗山有用白色羽毛飾邊的「鳥衣」,以及各地苗族婦女的白褶裙,展開後就象孔雀開屏。苗族鳥圖騰崇拜在口耳相傳的古歌或民間故事中更是屢見不鮮,此處不再贅述。至於楚族的鳥圖騰崇拜,不少出土文物有所反映。

楚國服飾

江陵縣望山一號墓(戰國時代的楚墓)出土了彩繪木雕小座屏和木雕彩漆雙鳳虎座鼓,就有明顯的反映。小座屏全器長51.8厘米,高15厘米,厚僅3厘米,卻雕有蛇、蛙、鹿、雀(或鳳)等五十五個動物,構成一幅互相爭斗的畫面。圖象布局對稱,若從中間分開,兩側為相同畫面。圖象以背身向下俯沖呈啄蛇狀的鳥(或雀、鳳)為中心,下面有兩條蟠結成一團的蛇,蛇頭伸向兩面,咬住兩只奔武梅花鹿的前肢。兩邊各有兩復鳳,咀唧蛇,爪攫蛇。兩側匯合的雙風共唧一蛇,雙爪攫二蛇。座屏底座和兩側邊框上都有動物(主要是蛇)浮雕。有的蛇正伸頭咬住欲逃的蛙。整個圖象以鳥(或鳳或雀)為中心,它是唯一的勝利者。雙風虎座鼓是形象對稱的一對鳳凰足踏虎背。雙鳳的身上系著一個雙面鼓。雙鳳踩在虎背上仰首高嗚。得意非常,而猛虎卻馴服地卧在下面,任鳥在背上踩踏.從圖騰角度分析,兩件文物構成了鳥圖騰與蛇與虎圖騰爭斗的勝利。這是楚國強盛歷史的真實寫照。原始社會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很多,但在同一地區居住的氏族,同為鳥圖騰崇拜,其關系非同一般。

楚國鳳鳥鼓

苗族與楚國的巫文化

楚文化,一般指楚建國後之文化。但是,楚國的巫官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它繼承了九黎與三苗的巫教。古史傳說時代的顓頊可能是蚩尤部落的一個大巫或宗教主,在蚩尤戰敗後曾歸附於黃帝部落。當時,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於是,黃帝便命顓頊逼令其原九黎部落順從黃帝的教化。嗣後,三苗延續了九黎的巫教。據《呂刑》載: 「三苗昏亂,相尚聽於神」。楚人繼承了巫教,盛行巫風,祭祀鬼神。巫師行術,必用巫歌、唱禁咒辭。古藉上對荊楚地區祭鬼活動的記載甚多。在《楚辭》中也有不少記述。王逸《楚辭章句》:「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漢書·地理志》載:「楚地……信巫鬼,重淫祠」。《隋書·地理志》記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顧炎武也說:「湘楚之俗尚鬼,自古為然」。後來居住這一地區的苗族也是如此,據湘西《永綏廳志》記載:統計苗族祭鬼活動有七十堂之多。另記載:苗族在農暇時漁獵所得,也要先祭鬼而後食。苗族有謂36神,72鬼之說,但實際上認為鬼神無處不在,無所不有,信奉萬物皆有靈都可附有鬼神。更由於無力對抗疾病和災難,只有祈求於鬼神。苗族覡辭連巫師也不甚了了.可見覡神辭門類甚繁,多達百餘種,用對偶句唱述。與《楚辭》用於祭祀的《九歌》有相似之處。楚國的《九歌》是屈原把楚國民間祭祀時由主祭和巫師所唱的迎神和送神等祭歌加工改編而成的。苗族的一些覡辭可能就是屈原所作《九歌》的一部分原型。苗族覡神辭的內容有用於祭祀祖先的,如接龍、椎牛、椎豬、吃牯臟(鼓社)。有驅邪祛病的敕水咒以及盟誓洗心、早魃求雨、擇吉占卜、相命等。 《楚辭·招魂》與苗族的招魂巫辭也有相似之處。

楚國壁畫

苗人與楚人的尚武精神

楚人與苗族同有尚武精神。楚人認為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恥辱,死後見不得祖先。因此有楚好戰之說。這與古代蚩尤「尚利好殺」嗣後被人們視為「戰神』』的傳說不無關系。與苗族的「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也有些相象。苗族尚武,一是傳統文化影響,一是出於自衛。歷史上千百次的征討和反抗,促使苗族人民世代相傳習武之術,其中不乏楚之遺風。武術,又稱國術,是中華民族健身護體之術。歷史上各民族間的爭斗,加強了武術之發展。現在很難區分那些套術創始於哪個民族。但現今苗族的武術,仍具有自己的特點。

芭莎苗族

苗人與楚人的神話傳說

楚國奉女媧為開天闢地之神。苗族則傳說伏羲女媧是兄妹,為洪水泛濫後僅有的倖存者,人類就是由他們兄妹繁衍而來。有關女媧的事,殷周時尚不多聞。到了戰國時期,也就是楚國強大時期,廣為流傳,大概是由於楚國的擴張而廣泛傳播,成為後來漢族和其他許鄉少數民族的人類起源故事。有關伏羲的傳說最早載於《易系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包犧氏即伏羲。名字的稱呼形式與苗族相同。苗族稱男人時前面常常加一個「p044」(黔東南舟溪話),或「p035」(養蒿話,音譯為「包」或「膊」,意為兄或哥)。苗族至今還存有祭祀祖先時使用的始祖兄妹的木雕像,雖然各地苗族對兄妹的名字稱呼有伏哥伏妹、伏羲女媧、姜央兄妹、央公央婆、兩相兩芒(葫蘆兄妹)、儺公儺母等各有不同,但皆指同一始祖先。

伏羲女媧圖

苗族文學與楚國文學

楚人的文學與苗族的民間文學也有共同之處,特別是格式上有共同點。楚辭《離騷》用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屈原的《離騷》是「述已之始生,以至壯卜大,迄於將終……稱古帝、懷神山、呼龍虯」,放言遐想。有人說,屈原在沅湘之間九年,行吟澤畔,《離騷》之作是篇千古奇文,是他的代表作。楚辭體的詩歌,傳統稱為「騷體」,其特點是喜用古代神話和傳說,創作上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時常用楚國方言並運用了楚語的雙聲疊韻和重疊字。騷體詩較多地運用「兮」字來調節詩句的節奏或用作語助詞。運些風格特點與苗族口耳相傳的古歌幾乎完全相同。苗族韻《加》(最古老的一種詩歌),是苗族神話、史歌和故事匯集的結晶。《加》長達一萬多行,詩句中常有提問或回答,從開天闢地開始,人類起源,各種種自然現象的產生,民族遷徙和發展……內容豐富,活潑動人。在其內容方面,則與楚辭《天問》有相似之處。《加》的開頭便提出「哪個生來最早啊?」慢慢追間到苗族傳說的姜央、修紐、火耐、剖帕、府方等,一直唱到「霧罩生白泥,白泥變成天,霧罩生黑泥,黑泥變成地」。「天和地相粘,地和天相連。兩塊厚東東啊,相連在一起 ….」

楚國服飾

《天問》全篇長三百七十四句。主要內容是針對宇宙未形成以前和形成以後天地之間的各種自然現象,神話傳說、歷史事實等提出一百七十二個疑問。先從宇宙問起,然後就天上的日、月、星、辰發問,再就地理知識發問。從古代的傳說和歷史一直問到楚國。全篇層次、條理非常清楚。苗族的《加》與之有相似之處,可能是其原始素材之一。楚辭的《九章》,屈原被放逐時的作品,也有不同認識,若按舊的排列則為《惜誦》、 《涉江》、 《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頌》、《悲回風》,其中《涉江》一說為屈原被放逐,過長江、洞庭湖到漵浦路上所作。從鄂渚(武昌)到漵浦時,而舍舟陸行,從枉渚到辰陽,叉復東至漵浦。一路之上,除重敘詩人的政治理想,還描寫了一些景物,用楚國方言、地名,如鄂渚、沅、湘、方林,枉渚、辰陽、漵浦等。楚方言如「運」即轉, 「長鋏』』即長劍, 「辛夷」即木筆,「壇」即中庭等。其中還有些楚方言,如「亂曰」苗語意為』「論」或「論是非」,《離騷》與《九章·涉江》等篇都有「亂曰」 作詩句的結語,譯成白話文時一般譯成「尾聲」,可能不妥。按苗語的含意應譯成「論日」、「按道 理說」較妥。

屈原

又如《懷沙》的「沙」用漢語解很難通,但用苗語譯成「歌」 (湘西苗語「沙』』為「歌」),《懷沙》即 抒發心中索掛懷念之歌。除此之外,楚辭的《九歌》,應 該是楚國的民間宗教舞歌,王逸在楚辭章句里說: 「九歌 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佶鬼而 好祀,其祀必作歌樂鼓舞以乘諸神。屈原放逐,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此作九歌之曲」。朱熹在楚辭集注中說: 「原既放逐,見而感 之,故頗為更定其詞,去其泰甚」。王逸或朱熹的注釋,都說明《九歌》是集民間祭祀歌之精華。苗族先民的祭祀歌中,除祭祀祖先和對世界萬物溯源外,有一些內容是表示人 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嚮往,或對愛情的追求,戀愛中的歡樂與痛營等等與生活結合緊密的事物。在祭典或歡宴時,多由巫師主唱,有的稱為「酒歌」,邊喝酒邊唱歌,或者邊舞邊歌。《尚書·伊訓》稱九歌「恆舞於歌,酣歌於室」。《詩經》載: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九歌雖是巫歌,但其內容不全是歌頌神明的,還有不少人世間的故事,既和祭神有關,又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與神之間,由既歌且舞的巫覡來溝通。這些都與現今仍盛行於苗誒地區的祭祀活動相同。

百鳥衣

苗語與楚語的異同點

在楚辭與楚方言中,我們可以找到與苗語音義相似的詞彙。在《方言》一書中,揚雄對楚國荊揚之鄙稱呼兄為「膊」的原因未詳。其實,苗語對兄的稱呼就是「膊」或「包」「荊揚之鄙」乃苗族先民曾居住過的地區,此稱謂乃苗語無疑。此外,還有不少意義相同或相似的詞彙,如楚方言的「革「、」耆」 (音垢,意為老者),「孀」(音游)「惕」(音羊,意為遊玩),「戾」(音雷,意為到達), 」泄、戲」 (意為休息)「陂」 (音比,意為山), 「繳」(意為多)等,與苗語的音義皆相同。

苗族鳥形步搖

諸民族節日各不相同,有的經過互相影響逐漸統一,但有的則仍是某一民族固有的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的端陽節,本來是荊楚人的浴蘭節. 《大戴禮記》日:「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曰:「沐蘭湯兮沐芳華」,故謂之沐蘭節。又謂之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草懸於門上以解毒氣。這一天,競渡和競采雜葯。後來,成為紀念屈原投汨羅江,並以投粽子祭祀。苗族至今以五月五日為節,舉行儀式,喝酒踩鼓舞,龍舟競賽,向江水中投食等活動。現在幾乎全國都過端午節,有的以龍舟競賽作為主題了。此外,荊楚人於四月八為節,此日諸寺設齋,以五包香湯浴佛,有的迎八字之佛於金城,設幡幢鼓吹,以為法樂。是日,有求子者向寺閣供奉薄餅以祈子。苗族亦以四月八日為一大的節日,據說是紀念一位民族英雄,但也有其他說法。以湘西與黔中地區的活動最為隆重,有唱歌、跳蘆笙,鼓舞、體育活動等。四月八作為節日,古有荊楚,今有苗人慶之,只是度節原因各說不一。

苗族龍舟節

根據以上的論述,可以推想苗族先民不「楚族先民是遠時代同一部落聯盟的兩個部落。由於長期的共同生,產生了彼此相似的始祖傳說、圖騰崇拜和文化、習俗。後來楚族日益強盛,尤其在建國以後,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輝煌的楚文化,其中不少是中華古代文化中的精華。近年出土的楚文物甚至使今人都贊嘆不絕。但是,苗族先民卻經歷了極大的歷史坎坷,不斷遷徙,對苗族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影響很大,居住地區極其分散,不能形成統一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由於苗族社會發展極為緩慢,至今尚保存著不少原始文化的殘跡。使我們得以藉此與楚族文化比較,探尋數千年前楚、苗先民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

㈢ 苗族人的服飾,飲食,民居。

服飾特色

苗族少女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網路全書的原因。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蝴蝶探花、丹鳳朝陽、百鳥朝鳳、游魚戲水苗族銀飾

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由於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築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苗家人喜歡木製建築,一般為三層構建,第一層一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一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系。苗族房屋

苗家整個村寨都使用木材作為建築材料,被現代建築學家們譽為最具生態的建築方式,木製桿欄式建築既解決了山地建築平地少的問題,也解決了農家雜物堆放及牲畜的圈養問題。苗族村寨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西江千戶苗寨

南州州府凱里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60km。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統計,在清朝咸豐年間(1729年)西江千戶苗寨有600多戶,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為1040戶,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戶,1997年為1115戶。據2005年的最新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有住戶1258戶,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佔99.5%。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苗寨的主體位於河流東北側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苗族同胞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在苗寨上游地區開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濃郁的農耕文化與優美的田園風光。由於受耕地資源的限制,生活在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這里的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吊腳樓,上千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這里的苗族居民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習俗,在每個村寨的坡頭都種植了成片的楓樹林作為護寨樹,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景觀之一。西江苗族是黔東南苗族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擁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積淀,這里的苗族建築、服飾、銀飾、語言、飲食、傳統習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較好。西江苗族過去穿長袍,包頭巾頭帕,顏色都是黑色的,故稱「黑苗」,也稱「長裙苗」。西江苗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這里現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漢語言文字,盡管漢語言是西江苗族與外界交流的必備語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間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語。在清雍正開辟「新疆六廳」以前,西江基本處於化外之地,地方事務多由自然領袖管理,與漢族地區有顯著差別,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西江苗族的自然領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頭」、「鼓藏頭」、「活路頭」等,不同性質的自然領袖其職責也不同,相互之間具有分工協作的性質,共同維護苗寨的安全與利益。「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領袖,每個自然地方下轄若干相互有密切聯系的村寨,「寨老」是每個苗寨的最高領袖,「族老」則是某一家族的領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眾、學識豐富的人擔任,主要負責民間糾紛的調解、裁斷,「榔頭」主要負責刑罰,維持地方治安,「鼓藏頭」負責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動,「活路頭」則主持安排農業生產。其中,鼓藏頭和活路頭是世襲的,而其他自然領袖一般是群眾選舉出來的。「議榔」是苗族社會為了維護地方治安和社會秩序,由方老、寨老、榔頭等組織的群眾議事會,以對內部的各種重要糾紛和外敵入侵進行商議、決斷。議榔大會一般每年舉行一次,如果社會安定,無爭無議,也可兩、三年舉行一次,遇外敵來犯時則臨時召開。西江的議榔一般是分頭在各寨子的風景林中舉行。清政府在苗疆實施「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方老、寨老等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祭祀和生產的鼓藏頭與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

坡腳寨

坡腳寨位於都勻市東部壩固鎮境內,距市區36公里,全寨300多戶1000多人均為苗族。坡腳寨因位於坡腳寨

坡腳而得名,全寨民居一律採用「平欄式」建築——吊腳樓樣式,房屋沿著山坡地勢自下而上排列,層層迭迭,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走進坡腳寨,首先要過一道「山門」。過了山門,放眼遠望,頓覺眼睛不夠用。原來作家描寫的「世外桃園」!群山環抱,萬木蔥籠,寨後的群山青翠欲滴,生機勃勃。清風吹來,山下的竹海隨風起舞,苗家女孩用醇香的米酒迎客坡腳以如此獨特的禮節歡迎著遠方的客人。坡腳寨仍保留古樸濃郁的苗族風情。熱情好客的苗家人以18響鐵炮迎賓,用自家釀造的米酒敬攔門酒,奉送迎賓彩蛋和花帶,客人進寨前,有三道「攔門酒」迎客;進寨後,可領略蘆笙舞、銅鼓舞、情侶對歌等民族歌舞,其間穿插充滿情趣的打花臉游戲。可品嘗原法原味的苗族農家飯菜,還可購買「連心帶」、背帶、圍腰、鞋墊、毪子、銀飾等做工精美、風格獨特的苗族工藝品。在坡腳寨,有兩樣東西是可以讓攝影人動心的,一個是傍山而居冒著縷縷炊煙青瓦迭交的吊腳樓群;一個是當地苗族同胞保留的較為豐富淳樸的苗族文化活動。每當有遊客光臨這塊土地,熱情好客的苗族同胞會身著盛裝夾道歡迎,苗族姑娘分別站在三道攔門寨口,手持自家釀造的米酒,唱起美妙動聽的敬酒歌一位一位敬獻,讓遊客和攝影人一道一道「過關」,以示隆重。苗家漢子則吹響大號、牛角號、芒筒,吹奏歡快的蘆笙,敲起振憾人的銅鼓,同時鳴放12響禮炮,迎客人寨。待坐定後,苗家人會獻上傳統民族文化活動。有歡快的苗家舞蹈,蘆笙、銅鼓表演等:遊客可參與饒有興趣的打糍粑活動,蘸著黃豆面品嘗熱乎香糯的糍粑;活動中,苗家小伙還將表演民間絕技上刀山、下火海、口噴烈火、鋼針穿喉等驚險刺激的技藝;隨後,苗家人會為每一位遊客送上一份代表幸福美好之意的彩蛋,和遊客一起做打花臉游戲。活動場外,勤勞智能的苗家姑娘還將現場演示苗族刺綉、紡紗、織布。都勻市壩固鎮坡腳寨自1995年定為黔南州民族旅遊村以來,已接待了不少慕名而來的中外來客和中央電視台各欄目組、香港鳳凰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在國內外廣為傳播。

南花苗寨

南花苗寨位於貴州凱里市三棵樹鎮,地處美麗的巴拉河畔。村寨依山而建,吊腳樓層層疊疊,鱗次櫛比,掩映在蒼翠茂密的林木之中。以秀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而聞名。南花苗寨

南花,苗語稱NANGLHFIB,意為歐花河下方。苗語稱烏燒河為歐花,南花因處於烏燒河下游,即歐花河下游右岸山塝而得名南花,距凱里市18公里的巴拉河畔苗族村寨南花,為巴拉河鄉村旅遊八個村寨之一。山寨東依山,西與老鴉寨隔河相望,南距展遠1.3公里,北為巴拉河,可謂依山塝水,山水人家。寨中古木參天,木房瓦頂,分上下兩點聚落呈點狀,寨前有爐(山)榕(江)公路沿河右岸隔河而過。昔日靠劃船度河入寨,近年新修南花大橋跨河入寨,實際上成了一座嶄新的苗族花橋,從寨前南北跨河入寨,將順巴拉河而來的「金銀財寶」、沿爐榕公路運至的「金銀財寶」,均「載入」苗寨,使苗寨「富上加富」的民間傳統習俗再現。更為苗寨風光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為苗族傳統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頁,更為遊客到南花觀光提供了方便。

大簸箕苗寨

大簸箕苗寨位於貴州省丹寨縣南皋鄉境內,因為形狀像半邊的簸箕而得名。寨子里居住著九十二大簸箕苗寨

戶人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這個簸箕寨里。紡車悠悠,歲月悠悠,古老的山歌在這里傳唱了幾百年,無論現代文明如何點綴這個古老的村寨,這里依然上演著,男耕女織安詳平靜的田園生活。吊腳樓是苗家人的傑作,在大簸箕寨一棟棟桿欄式的吊腳樓依山而建,一層使用來圈養牲畜的,二層是用來生活起居的,三層是用來儲存糧食的。有些地方建在用鵝卵石壘砌的石基上,寨子里青石板鋪的小路也因山勢的起伏而起伏。平時寨子里顯得很寧靜,只有在節日或有客人到來的時候,小板凳一敲,整個山寨就沸騰起來了。板凳舞過去是在生孩子的時候跳的,生了小孩以後婆家要挑著穀子、酒,去女婿家跳板凳舞,一般是在滿月酒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婆家挨家挨戶地請寨子里的人吃飯喝酒,當酒喝得高興後就會跳起板凳舞。

格多苗寨

格多寨背山面水,依山而建,寨腳有一條清清河水流過,下游就是美麗的清水江。格多寨分為大寨和小寨,大小寨間現只是幾塊田相隔。寨中現有230多戶人家,總人口1200人。格多苗寨

格多寨幾百年來一直沿襲著古老的民族傳統,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里,生活著一個勤勞的民族、一個熱愛生活的民族、一個倔強而不屈的民族。伴隨著時代的足跡,在不同的時代里格多苗寨涌現出多個苗王,在黔南頗有名氣。格多寨祖先原為江西朱家巷,後遷徙入貴州,先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江沿岸.此後部分苗族又沿江而上來到了王司格多寨定居下來.至明朝洪武初年,苗寨開始建立,以後雖歷經滄桑,但村民的住房仍然是獨特的木質結構吊腳樓。現寨子日常交流語言還是苗語。寨子里是單一的姓氏--盧姓,這與別的苗寨比很有個性。民居多為吊腳樓,從山腳修到山腰,鱗次櫛比,具有典型的苗寨風格。寨頂有兩棵六個成年人才能合抱的「保寨樹」,鬱郁蔥蔥,氣概不凡。來到格多苗寨,少不了的東西,那就是「酒」。在苗家醉酒,這是真誠的表現,主人也因你醉酒而受到寨子人的羨慕。如果迎接遠道而來的貴賓,格多寨的苗族同胞們常常還會在寨門前擺上一道攔路酒,讓身穿盛裝的苗家少女給客人敬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這是最隆重的禮儀,也是在苗家最高規格的接待方式。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節。格多寨苗族節日甚多,最為著名的就是「六月六」,還有吃新節、」七月半」.過六月六是格多寨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格多寨還有一個最有個性的苗族活動:「祭天神」.格多寨「祭天神」有三個特徵:一是程序性特徵:事前一個月請祭師,關田魚,烤酒封壇;事前准備各種祭品、食品及長壽竹;祭器在室內、室外放置;祭祀開始,祭祀按程序進行,結束後主人忌三天錢、米、物不要外借,所借用的器具三天後歸還。二是傳承性特徵:祭師為世代相傳.程序為世代流傳;咒語(祭語)全部先人編寫,至今沿用。三是唯一性特徵:貴州其他苗族聚居的地方沒有祭天神活動,僅在都勻王司格多苗寨這一支苗族有。格多苗族「祭天神」程序嚴整、過程完整、行為規范、氣氛莊重、色彩神秘、內容豐富,具有重要的民族學、民俗學、原始宗教學等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格多苗族的歌舞是苗族歷史的紀錄和再現。在黔南格多寨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譽。州府都勻市每次舉辦大型活動都有格多苗寨的歌舞助興。

㈣ 苗族的民風民俗

  1.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2. 苗族節慶 :踩花山是境內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桿,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桿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斗畫眉、爬花桿。

  3. 打背節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沖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

  4. 苗族服飾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作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

  5. 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6. 苗族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7.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8.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9.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10.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11.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12. 苗族建築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區各自的特點,房屋多系木結構,以瓦、杉皮或茅草等蓋頂,黔中或黔西地區有用薄石板蓋頂。山區多為吊腳樓;海南島和雲南昭通等地則住長形茅草房或以樹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帶則為石屋。

  13.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住房多以樹柵為牆,削樹皮為壁,編時為瓦,或以士善牆,竹片或木片做瓦,內分卧室、廚房和畜廄,擺設簡單。部分苗族居住在壩區,住房亦有水土結構的瓦房,內分三室,左右室各設一側門,中室設大門,亦即正門。

(4)苗族美女吃飯視頻擴展閱讀: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

㈤ 苗族結婚習俗

相見先問姓為苗族交際習俗。青年男女之間第一次見面,按規矩首先應問清對方的 姓。若雙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稱,以禮相待,不能戲謔、對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戲謔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慮向對方求愛,末修眉才可用 言語歌聲探情示愛。打轉也是苗族交社會俗。苗族男子喜歡佩刀。生下男孩後,父母和親友要准備 一塊與孩子體重相等的鐵埋於地下。以後,男孩的每年生日,將鐵挖起來 鍛打一次。孩子長到16歲時,將此鐵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苗族婦女大多佩戴手鐲、耳環,胸前有大項圈及銀鎖,有的在項圈與銀鎖上還垂下長短不同的銀質珠穗,顯得華貴富麗。

一、關於「許婚」。
串對子:是苗族青年男女雙方戀愛談婚的一種方式,每年初一至初五,苗族要過「花山節」,苗族青年男女串花山互相對歌,跳舞,找到對象的叫做串「對子」,花山節的最後一天,串好的「對子」私自定下終身,各自回家告訴自己的父母。
提親:小夥子將自己找好的對象的事說給父母後,由男方請媒人在三日或七日後前往女方家提親。
定婚:媒人提著相應物品做見面禮去女方家,與女方父母就雙方結婚事宜達成一致後,確定結婚日子,一般不直出半年。
結婚:婚期確定後,女方自己准備嫁妝等待出嫁。
二、關於「拉婚」。
「拉婚」又叫「搶婚」,「拖姑娘」或「搶妹子」,這種強拉硬要的婚俗,與現代文明的社會不相適應,逐漸被淘汰。
苗族男青年路頭路腦遇到苗族姑娘,若是姑娘被看上,無論姑娘是否願意,小夥子可以把姑娘搶回自己的家中,請媒人在三天至七天前往姑娘家提親,定婚期吃喜酒即成,姑娘從被搶之日就是小夥子的媳婦了。
三、關於「認婚」。
苗族山寨,哪家生孩子,全村都知道,生兒子的父親或母親在鄰居家生孩子時跑到人家門外,若鄰居家是「生姑娘」就大聲說「」我家兒子認著啦!」從此這兩個孩子就等於算認了婚約,小姑娘在娘家長到三歲,就被男方接到自家養起來,與男孩一起長大,直到十八歲,雙方結婚,辦喜酒,送「禮銀」認親。
四、關於「說婚」。
納雍縣境內的苗族婚俗,「說婚」較為普遍,「說婚」比其「拉婚」、「認婚」較為繁鎖復雜,包括提親、訂准、給婚、結婚四個過程。
提親:苗族青年經「花山」、「趕街」、開會、上山、下田等社交活動相互認識,進而相戀,一旦戀愛成熟變稟吸父母,由男家請媒人陪小夥子的叔叔攜酒往女家說親。如女有有意,當即飲酒表示「可」,並約來媒人共同商討禮銀、婚期、嫁妝等,禮銀包括身價銀、奶水錢、屎尿布、酒、肉等。
訂准:如果女方家願意與男方結親,按說親時商討的日期,就會由男方家出酒送豬到女方家,由女方家請客吃飯,完成吃「訂准」,也就是訂婚。
給婚:男方家如果要討媳婦,媒人必須提前兩個月到女方家去商訂,女方家要辦酒席來決定給婚的日子。
迎親:由男家擇定吉日,於兩日前媒人通知女家做好迎新生准備。迎親日,小夥子的叔叔用雀籠挑著兩只雞,帶上禮銀,率領新郎,陪郎及一對家庭美滿的夫妻,兩個挑晌午的小夥子在媒人的陪同下前往女家迎親。到了女家住上一宿,待新郎、陪郎拜過堂後,新郎的叔叔將禮銀交給新娘的叔叔轉交其父母。次日,叔叔將帶來的雞一隻交女家,一隻帶回,認為是新娘有魂連同新娘一同帶往男家轉姓傳代去了。這時女家送親九人伴隨親人一同送往男家,中途(兩家等距離)晌午後再走。到了男家,攔門設席三張,各置豬肝、豬內,豆腐、香煙各一盤。迎送諸人居中,新人在左,媒人在右,各據一席,進餐後入室,列坐中堂,煙茶接待。待拜過堂後,迎送諸人一新人圍坐舉行隆重的交接儀式,交接儀式由雙方「長老」以對歌形式唱交接調表達兩空的心願。唱完,新娘才算正式交給男家了。晚間,室內點燃篝火,親友及迎親諸人圍坐火邊談家常基對歌或獨唱,盡情戲娛。唯迎親送親之人不得擅自離開,必須相伴至天明,待過早餐方將送親失送走。
回門:苗族;回門日期不拘,中要在生孩子之前即行。這日,男方父母或哥嫂務辦紅糖一合。炒麵一升,白酒二斤帶領新人到女家回門。在女家住上幾天。女家攜帶女兒用的圍腰,女婿的鞋、帽隨親家到男家認門。經男家殺雞款待之後從此來往不絕。
苗族的拜堂禮是由新郎、陪郎舉行,新娘不參加。規矩是長輩居中正坐,同輩列坐左右。新郎、陪郎按長幼一一跪拜敬酒,禮畢入席就餐。
苗族寡婦可以再嫁,但隨嫁子女如要改隨父姓,必須經前夫同族許可,並給雞一隻拿去做改姓儀式後方得改姓。
苗族婚俗
多數苗族地區婚姻自主程度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擇偶為主要目的的傳統的自由社交活動形式。湘西叫做「趕邊邊場」或「會姑娘」,黔東南苗族則稱為「遊方」,廣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稱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稱為「跳花」、「跳場」等等。在這類社交活動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單獨地、公開地或悄悄地對歌和交談。以對歌的形式談戀愛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於民族色彩的風俗。一些苗族社區還有專供青年們談戀愛的場所,如黔東南的遊方坪、滇東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擇偶不重財產和家境,更看重個人才華和品性。
找到合適的戀人後雙方即可交換定情物。結婚,一般情況下需徵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數苗族地區,青年自主婚姻與父母包辦婚姻並存,這兩種情況不一定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只看哪種傾向更重。一般來說,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徵求意見,強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會習俗允許並維護青年人的自由選擇。因此更多的情況是自由戀愛後由父母主持婚姻。具體步驟是,青年人談好了,男方徵求父母的意見後請媒人到女方家說親。正常情況,女方父母不會反對,有時須用雞卜來決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經說媒定親,雙方即商談結婚日期和聘禮。結婚前,男方必須為女孩的舅家送一筆錢或其他財物,稱「舅爺錢」。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尋求親屬或社會力量的支持,時間長了,父母也就承認既成事實了。當然也有聽從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數因父母包辦釀成感情悲劇的。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搶婚或類似搶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過自由戀愛,願作終身伴侶的,男方在某天夜裡,邀約幾個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帶到或「搶」到家裡來,即成婚姻。三天之後,才請個「全福」的老人帶只雞去給女方父母「報親」,請他們認可這門婚事。然後雙方商定「回門」(回娘家)辦婚禮的日期和具體事宜。

苗族青年結婚的年齡一般在16~20歲之間,也有早婚的現象,大約在十四五歲,早婚夫妻通常要到雙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選擇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優先,不同輩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間也基本上不通婚。 許多地區苗族有結婚當日夫妻不同房的習俗,新娘與送親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辦婚禮是主要在女方家。黔東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習俗,即新娘回門後即長住娘家,僅在逢年過節或農忙時經召喚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懷孕後才長住夫家。坐家時間長達一兩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後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離婚。一般地,提出離婚方須向對方賠禮賠錢。寡婦可以改嫁,也有地方有轉房習俗,一般是同輩轉房,但不帶有強制性。 苗族均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幹家庭為苗族社會主要的家庭結構。女子與男子不管婚前婚後地位比較平等,在家庭事務中婦女有一定的發言權,但總體上還是男權社會。子女的血統從父,世系依父系計算,家庭財產按父系繼承。苗族有父子連名制,現以黔東南為典型,其他地區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現在大多已通用漢姓。

㈥ 苗族的傳統習俗

苗族傳統婚姻模式----苗族婚姻是苗族「男女兩性結合而成的一種特定的社會生活的組織形式,這種形式形成了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夫妻關系。」在苗族婚姻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經歷過血緣婚、對偶婚等制度,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苗族的婚姻逐步從對偶婚轉變為一夫一妻制。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女子對於夫妻居住地的變化,因習慣的惰性決不是那麼適應,於是有了舉行婚禮後,新娘即返回娘家居住,只有逢年過節或農忙之時才到夫家小住幾天,直到懷孕臨產才到夫家長住的「坐家」的習俗(「坐家」指夫妻結婚後,女方即與丈夫共同生活在一起,湘西、貴州的苗族在歷史上大都不坐家)。
戀愛
苗族戀愛時機多選擇在一年一度的「踩花山」(後來成為一種健康的娛樂和集會場所),這是苗族青年男女戀愛尋偶的美好時機。苗族青年男女通過在一起對歌、跳舞,小夥子和姑娘得以相互認識、了解,當男女雙方相中了合意人,便向對方傾吐愛情。一日相愛,男方以花裹腳和花圍腰帶贈送女方,而女方也拿出自己千針萬線綉制的花帕、包頭回贈。有的姑娘手裡拿著作為苗族青年男女初次定情信物的小圓鏡,在花山場卜找到她心中所愛之人後,就以鏡為憑iI『下終身,或約定來年相會。凡參加踩花山的男女青年,不論已婚未婚,都可以自由選擇對歌,他人不得干預和阻止,但山歌的內容應該是健康的,尤其是已婚男女,不能在對歌時貶低白己和對方的配偶,以免影響家庭關系。除踩花山外,橫簫和響蔑也是苗族青年男女戀愛的媒介,頭不便表達愛情的男女青年,通過橫簫和響蔑傳情,知音的男女一聽到橫簫響,就知道是什麼人吹的,送情的是什麼人。姑娘只要聽到簫音,便知對方約自己在某時某地約會。
一般礙於啟齒的姑娘,也可以通過響蔑的音調把白己的意思傳遞給情人。另外還有對歌,盡管互相不熟悉,只要對上一次歌,便知對方的清,多數苗族男女通過對歌而結成夫妻。對歌有兩種形式,一是面對面對歌;一是隔山對歌(用豬尿泡綳緊筒底的竹筒,中間牽上長長的線,兩方各持一頭,線拉伸後可通話,因此,也叫「土電話」。凡已婚的女子,其夫一般都不允許對歌。
在苗族傳統婚姻中,說親是促使男女走向婚配的重要手段(即使是自由戀愛也這樣)。說親的形式有以下幾種:男女雙方互不認識的,先由叔伯帶著男方去向女方求婚,女方答應後,再托媒前去說親;屬男女雙方白己交往認識,彼此情投意合的,直接由媒人和叔伯帶著男子前去說親;男女自願結為伴侶,且女子已到男子家中居住的,只需媒人和叔伯去女方家說親就行r。
苗族的媒人均由男子擔任,稱為「媒公」(夫妻雙全,有兒有女,能說會道的正派人)。一樁親事需請兩個媒人,稱為「大媒公」、「二媒公」,女方也要相應托請合適的媒人與之對話。由媒公、叔伯帶著男方去說親時,一般要帶兩壺酒、兩斤肉、一定的香煙和幾百元錢,還有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說親時間 一般在晚上,待大家坐定後,男方卜動向女方父母敬煙,若女方父母接煙就表示這門親事有進展,有希望;若女方父母不接煙,就說明女方父母不同意。女方父母接過煙後,男青年用碗將自己帶去的酒倒給女方父母和白己的媒公、叔伯每人一碗。雙方一邊談,邊喝酒,媒人表明來意,介紹男方的姓名、年齡、家境、為人等基本情況,徵求女方父母、叔嬸、哥嫂的意見。若同意就叫女子出來,徵求她的意見,男子要趁機向女子求婚,女子若同意,這門親事就算定了。此後,雙方媒人就可商議酒席和送彩禮事宜(可當場商議,也可另約時間。)商議時,男方蝶人要在房屋中間擺一張桌子,在桌上放6個斟了酒的小碗,然後邀請女方媒人和叔伯入席,男方媒人坐E:席,女方媒人坐}子席,雙方叔伯在左右側坐,女方父母和
其他人不人席。經過一番周折,一切事宜經雙方商量妥當後,男方媒公就可以帶著男方家人離開女方家,路近的連夜趕回,路遠的可去親戚朋友家住夜,第二天再走,絕不可在女方家過夜。
婚禮
苗族的傳統婚姻有父母包辦和自由戀愛兩種形式。包辦婚姻,通常是女大男小,男女雙方又多為親戚關系,在姑娘還未成年之時,男方父母就送給姑娘衣裙等物品即為定婚,待姑娘長大後再正式結婚。成婚之時,男方家要向女方付一定銀錢作為身份錢,女方家也要給女兒一定的嫁妝,比如以一頭牛或一頭豬作為女兒的嫁妝等。

自由婚姻,各地苗族的鳳俗不一。當今馬關、麻栗坡兩縣的苗族青年男女利用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以對山歌的形式選擇配偶。《馬關縣志·風俗志》載,每當正月踩花山時,「眾苗女遙立場外作羞澀不前態,有苗男子以油脂塗於長繩,兩人拉其端圍之,故作欲污女衣之狀,諸苗女乃被迫r上場,或三或五相聚而立,任憑苗男選擇。」倘若某男青年看中某姑娘,小伙一子便撐開一把花傘,罩住這個姑娘,並首先主動唱求愛的歌。「如姑娘也有情意,便以唱歌回答,如不同意,以沉默拒絕或從傘底下溜走。經對歌,雙方情投意合,男方便察告父母,尋找蝶人到女方家提親。對於男女自願締結婚姻,父母又不同意的,則女隨男奔。男的把女的藏在親戚家,然後找媒人告訴女方父母。」
苗族結婚形式除男家方迎娶,女方家陪送外,在馬關的「紅苗」、麻栗坡的「自苗」中,偶爾還有搶婚習俗。搶婚有兩種,一種是男女雙方戀愛成熟之後的一種象徵性的儀式,具體是由男方事先約幾個親戚到女方村莊旁等姑娘出門,把姑娘「搶走」。女方兄長一旦發現,便邀人假裝追趕,一直追到男方家,讓男方家以酒飯款待或贈給若干銀錢禮物。「姑娘被搶到男方家後,男方家用一把傘將她罩住,在事先為她安排好的住處,由男方伯母或其他應約的女性長者用一隻活公雞在姑娘頭上繞三圈,謂之『捉魂』。姑娘便可正式成為男方家成員。待二三日後,男方家才正式聘請媒人去女方家說明情況並求婚。這時,女方父母要做些形式上的吵罵,最終才答應男方,然後商議禮金,擇吉日舉行婚禮。女方父母一旦答應婚事,男方就必須將搶來的姑娘送回娘家。」另一種搶婚,則是真正的搶劫,即由男子約上兒個同輩到女子所住的村莊旁等候,一見姑娘出村,便強行搶到男家,在他們看來,姑娘一旦被搶到男方家,便喪失了再回到娘家的權利,日後,男方仍然需要派媒人到女方家說親,待姑娘和其父母都同意後,方可舉行婚禮。婚禮一般選擇在十月、冬月或臘月(這期間是農閑,有糧食,且無雷聲)。
苗族娶親很隆重,也很熱鬧。迎親的隊伍有媒人、新郎、陪郎、叔嬸、弟妹、親戚、單日去雙日回(迎親的人數也是單數去雙數回)。迎親隊伍到女方家後,要經過擺場、清禮、認親、猜調,攔路這五道關卡,才可以把姑娘娶走。擺場關是女方家設在家門前方的關卡,此關有一個守關人,當迎親的隊伍到來時,女方的守關人就起身相迎,或遞煙或敬茶,並以此為題,展開對歌比賽。清禮關是女方家在清點禮金、禮品時設的難關,此關過不去,迎親人就不能享用晚餐。認親關是男方為報答女方家對女兒的養育之恩和感謝女方家的熱情款待而向女方父母、叔伯、兄嫂、弟妹所舉行的跪拜禮。猜調關是賽歌關卡。攔路關是在迎親隊伍返回時,女方的若幹人給迎親隊伍敬酒送別的儀式(名為敬酒送客,實則以酒醉人,從中取樂)。這五關,是考驗男方媒人的聰明才智,檢驗男方家庭經濟實力,衡量迎親人酒量,作為一種形式,當然也是考驗男方是否真誠的方法。
認親中的跪拜禮,是在娶親進程中新郎伴郎應向親友重復跪拜四次,以考驗男方對婚事是否執著。第一次跪拜是在訂親時,由媒人帶著新郎和伴郎去認識女方的爺奶、公婆、父母、哥嫂、弟妹等親屬,新郎和伴郎向女方的親屬敬兩杯酒,就地跪拜行禮。第二次跪拜是新郎到女方家娶新娘的當天晚上,在女方的家人、親屬和幫忙的人全部到場以後,在堂前鋪上一張草席,由男方媒人主持,讓新郎和伴郎首先拜祖堂,二拜爺奶公婆,三拜父母叔伯,四拜媒人管事,五拜廚官飯匠,六拜哥嫂弟妹,七拜幫忙弟兄,八拜雙方娶送親之人。行跪拜禮要求很嚴格,新郎和伴郎不僅要雙膝卜跪,還必須雙掌觸地叩首兩次。第三次跪拜是在娶親隊伍出發之前,女方家堂前鋪上草席,新郎和陪郎得向女方父母、媒人和娶親的幫手跪拜。新郎把新娘娶回家後,當晚還得舉行第四次跪拜。其程序和氣氛與第二次跪拜相同,由新郎和伴郎向男方的親屬和幫手跪拜。每一次跪拜,新娘都不參與。
新娘被迎娶至男方家的路上,由小姑陪伴步行,途中要吃一頓晌午,不管從新娘家到新郎家路程遠近,都必須在傍晚時進家(如新娘、新郎住同一寨子,新人也要到野外走一走,在野地里吃頓晌午,到傍晚才能回到新郎家。正如俗語所說:「苗族討老婆,不黑不進窩」。新人(指新娘)到達新郎家門前,必須舉行進門禮,然後才進入洞房,晚上不鬧新房,「當晚新娘新郎不能同床」。這是因為大多數苗族認為,婚禮期間有客人在,影響不好。新娘由送親女伴陪宿,第二天或第三天新娘在丈夫陪同下再返回娘家(俗稱「回門」)。在新婚後的三年內,夫妻倆每次回到女方家,進門時都要鳴放火槍或放鞭炮。這三年中,每年的正月初二,男方都要帶著肉、雞、半巴把等食物到岳父岳母、叔伯嬸娘家拜年。在文山州內,苗族的婚姻在各地、各支系又略有不同。馬關縣夾寒著「紅苗」(孟卑)男女婚姻基本上是自願結合,由男子偷偷將女子帶到自己家中,然後向女方家求婚。苗語中「伯之」,實際上是「搶婚」(但以現在人的眼光來看,實際上是自由戀愛,也叫「悄悄地走」。)的一種,兩三天後,男方派兩個媒人帶著酒向女方父母及其親友倒酒賠禮。倒賠禮酒之後,還要向女方父母支付一定的禮金,並准備數十斤甚至幾百斤肉,幾卜碗酒,宴請女方親友。男子將女子帶走時,如女方兄弟知道,要追趕,甚至追趕到男方家,男方家招待吃一頓酒飯,有時還要贈送追趕者一定禮金,方可將追趕者打發回去。除「伯之」外,也有由父母請媒人訂婚的。夾寒答的「紅苗」盛行「轉房」,即兄弟死了,哥哥或弟弟均可娶其妻,死者的兄弟如拒絕,可以轉給堂兄弟,若堂兄弟也拒絕,才能轉嫁於外家男子。江坡腳阿得上寨(馬坊上寨)「青苗」(孟斯),盛行姑母與舅父的子女通婚,並且多早婚,由父母包辦,訂婚時男方要支付禮金。在訂婚當天,男女雙方家人和親友共吃檳榔,以象徵團結和友好。麻栗坡縣塘子邊「白苗」(蒙豆),解放前流行姑舅婚和轉房制,「據26對夫婦調查材料看,行姑舅婚的有7對,弟娶其嫂和兄娶其弟妻的2對。有多妻現象,在26對中有4對是多妻。」馬街瑤人旁的「白苗」,則盛行搶婚風俗。男方事先派兩名男青年到女方住的村子旁等候,姑娘出來就搶。把姑娘搶到男方家後,在姑娘的房前,先用一把傘將其象徵性地罩住,再由一老婦人捉只公雞,在姑娘的頭[繞三圈,即「捉魂」,經過這一儀式,姑娘便正式成為家庭成員,無論是自願被「搶」來的或真被搶來的,都不能離開男方家,在搶後三天,男家派兩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媒人去時要帶些煙酒,招待女方父母。經過求婚、交禮金後,另擇吉日正式接親。但在接親前夕,須將搶來的姑娘送回娘家。
苗族在締結婚姻和舉行禮儀過程中有不少禁忌。如忌打雷下雨時接新娘,認為不吉利,今後孩子長不好;婦女不能在長輩面前走過,要繞到他的座位後過去;不是當家的婦女不能樓;媳婦只能同丈夫和婆母同桌吃飯,不能同公公同桌吃飯等。
婚姻選擇限制
長期以來,苗族與其他民族包括漢族很少通婚。歷史上造成的一些隔閡以外,風俗習慣、語言不同,給彼此間的通婚帶來了很大困難。另外,苗族長期以來實行的族內婚制(婚姻是在同一部落的兩個或幾個氏族之間進行)也造成了苗族與其他民族不易通婚。在一些苗族地區,出嫁姐妹所生子女不能通婚。因為姐妹之丈夫按習慣,無論同姓與異性,都以兄弟相稱,姐之夫稱兄,妹之夫稱弟,所生子女相互的稱呼與親兄弟姐妹間的稱呼無異。在苗民看來,兄弟與姐妹禁止通婚同樣適用於姨表兄弟姐妹。
受流放的影響,在婚姻選擇上,與漢族接觸比較多的苗區,受生辰八字的制約,苗族男女要選擇互相匹配的生辰八字。如屬虎的不能和屬豬的相配,屬狗的不能和屬鼠的相配。有的地方服飾不同不能通婚,輩分不同也不能通婚。另外,苗族有嚴格的婚姻限制,即同姓不能通婚。
離婚
相對而言,苗族的婚姻是較牢固的,但也有極個別的離婚現象,一般因為家庭困難、不能生育以及其他。文山的苗族偶有離婚者,按傳統方式手續極其簡便。如果是男方提出離婚,男方就負責賠償女方的損失;若女方提出離婚,女方就負責賠償男方的損失,但雙方須請「證人」作證。證人一般是村子或本族內有威望的人。「有的地方,作證時,證人拿一根竹竿,·分為二,表示一刀兩斷。男女各拿一節,背向而行,永不反悔。」離婚儀式便這樣完成了。有的則是通過朋友勸說,若再無效,則各自離開。
生活習俗----主要節日有踩山節、趕秋節等。重婚喪禮 俗,通行土葬。女性服飾絢麗多彩,蠟染技藝高超。民間文學內容豐富。喜愛吹笙 和歌,捧笙而舞。川東南苗區流行陽戲。以農業為主,兼及畜牧和林業。主食玉米, 長於豆腐製作。民居川東為干欄式,川南為平房。服飾
苗族服飾反映了苗族歷史悠久、居住分散風俗多樣的特點,苗族支系與支系、縣與縣,易於寨與寨之間在服飾上都有嚴格區別。其服裝的主要色調亦不盡一致,所謂「白苗」、「黑苗」、「花苗」、「漢苗」等就是依據所著服色或服式而來的自稱或他稱,也有根據婦女的裙樣,稱為「長裙苗」和「短裙苗」的。 其實,同一種稱呼之嚴,不同地域的婦女服飾也各各不同。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帶的人,上著圓領開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鑲襯,內著白色衣,領圍胸襟露出白衣,額部以白巾交叉而纏,白巾上又纏黑巾,黑白分明;而鎮雄、威信一帶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長衣,下著縐褶花裙,凡領邊、袖口、圍腰都以五色絲線鑲綉,以寬約五寸,長達丈余的青黑布纏頭,突出的白色在於裹白布綁腿。 苗族服裝大多遍施圖案,刺綉、挑花、蠟染、編織、鑲襯等多種方式並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繚亂。苗族婦女大多佩戴手鐲、耳環,胸前有大項圈及銀鎖,有的在項圈與銀鎖上還垂下長短不同的銀質珠穗,顯得華貴富麗。
生活
相見先問姓為苗族交際習俗。青年男女之間第一次見面,按規矩首先應問清對方的 姓。若雙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稱,以禮相待,不能戲謔、對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戲謔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慮向對方求愛,末修眉才可用 言語歌聲探情示愛。打轉也是苗族交社會俗。苗族男子喜歡佩刀。生下男孩後,父母和親友要准備 一塊與孩子體重相等的鐵埋於地下。以後,男孩的每年生日,將鐵挖起來 鍛打一次。孩子長到16歲時,將此鐵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節日

趕苗場

為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敘永、古藺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舉行兩次。關於趕苗場的起源,相傳是苗族人在一次起義失敗後形成的。官府不讓他們聯聚會。人們便以到場壩吹蘆笙娛樂為名,秘密聯系,後來逐漸演變為固定的節日。

贈帶節

流行於敘永縣下東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初五日舉行。屆時,方圓數十里的青年男女。如雙方中意,便可互贈腰帶,作為訂婚禮物。事後反悔者,可索回腰帶,解除關系。

羊馬節

流行於秀山縣龍池、石堤一帶。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舉行。屆時,人們殺豬宰羊,請客送禮,隆重慶祝節日。

趕秋節

流傳天秀山縣。每年立秋日舉行。屆時,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向集會地點,參加和觀看打鞦韆、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關於趕伙節的起源,傳說是古時候一個聰明的小夥子,為民尋找心愛的姑娘,便將一人坐的鞦韆改製成八人坐的鞦韆,吸引遠近的人們都來盪鞦韆。在鞦韆場上,他終於找到了心愛的姑娘。從那以後,每年秋天人們都要聚到一起盪鞦韆。年復一年,便形成為趕秋。

除夕洗腳

也是苗族節日習俗。每年除夕,各家去溪邊河畔挖來幾株葉片逆水的菖蒲,扯一些烏泡葉、桃花葉枝,晚上將它們放進鼎罐中煨一罐水。水熱後倒入盆中洗腳。

㈦ 苗族的生活習慣及風俗有那些

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

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習俗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婚俗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穀曬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現舂現吃,每次舂3—5斤。現在不少地方已用電力、水力碾米了。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黃豆浸泡後,打成漿狀,再把打好的稠漿舀入鐵皮製成的模具內放入滾油中炸,呈金黃色即可。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狗肉性熱,有暖腹健胃,強食滋補的作用。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

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住在高寒山區的苗族,喜歡用白水將蔬菜煮成淡菜吃。四川的苗族還把豆漿做成豆花,用以待客。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夏天在黔東南,客人進門,主人總先送上酸湯,喝罷頓覺酸涼解渴。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咂酒別具一格,飲時用竹管插入瓮內,飲者沿酒瓮圍成一圈,由長者先飲,然後再由左而右,依次輪轉。酒汁吸完後可再沖入飲用水,直至淡而無味時止。咂酒一經開壇,剩酒無論濃淡,均不復再用。

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除茶外,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節慶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如:吃鴨節、吃新節、殺魚節、採茶節等。過節除備酒肉外,還要必備節令食品。

苗年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個卯日,歷時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戶都要備豐盛的年食,除殺豬、宰羊(牛)外,還要備足糯米酒。年飯豐盛,講究「七色皆備」、「五味俱全」,並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請饋贈。

殺魚節多在江邊,由婦女帶上飯、臘肉、香腸等酒菜,只要捉到魚,即燃起篝火,架鍋煮魚直到盡興方歸。

「祭鼓節」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糯米飯是苗族節慶、社交活動中的必備食品,許多地區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湯圓,也作為節日期間的一種食品。無論婚喪嫁娶必須備有酒、酸肉、酸魚,否則視為失禮。
蘆笙文化

金色的秋天,是苗家製作蘆笙的大好時節。每到此時,苗族小夥子便從山上砍回金黃的笙竹,開始削竹、制簧、安箍。於是一把把大小不同的蘆笙隨著一代新的蘆笙手製造出來,並奏出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曲調,引來姑娘的笑聲和青睞。

蘆笙是苗族傳統的簧管樂器,在苗族地區廣為流傳。據文獻記載,蘆笙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宮廷就有了蘆笙的演奏。當時蘆笙被稱為「瓢笙」。清人陸次雲在《峒溪纖志》一書中,對蘆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時演奏蘆笙的情景作了具體的描繪:「(男)執蘆笙。笙六管,作二尺。……笙節參差,吹且歌,手則翔矣,足則揚矣,睞轉肢回,旋神盪矣。初則欲接還離,少且酣飛揚舞,交馳迅速逐矣。」由此看出蘆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現在蘆笙的形制已發生了很大變革,分大、中、小等多種類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構成。常用的蘆笙管6根,外側開有接音孔,下端裝置銅簧,插入一長形木頭葫蘆內,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為共鳴管。小蘆笙的管長十幾公分,大蘆笙長四、五米不等。低音蘆笙類中,有在大竹筒內裝一細竹管,發音者稱為「蘆笙筒」。現經改革,笙管數增至20餘根,每管上端均套用薄銅皮製作的共鳴管,音域可達兩個八度又五度。蘆笙音色明亮渾厚,男女均可吹奏。每當過年,婚嫁喜事,起房蓋屋,人們總要手捧蘆笙,載歌載舞,以此抒發自己的歡樂和感情。

自古以來,蘆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邊吹邊舞。不過根據各地區習俗的不同,蘆笙的演奏也有所差異。貴州黔東南苗族地區的「踩蘆笙」,規模宏偉,蘆笙高大,蘆笙隊伍演奏的蘆笙,音樂豐富,樂聲雄厚,氣勢磅礴,動人心魄。蘆笙手們一邊吹,一邊熟練地做出倒立、滾翻、吊掛、倒背、爬竿、疊羅漢等高難動作。有的地區則以蘆笙獨舞和雙人舞見常,旋律明快,節奏自由,技巧嫻熟,引人入勝。有的地區蘆笙較小,男吹女舞,節奏平穩舒緩,耐人尋味。這些不同風俗的蘆笙技藝,匯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奇葩,代代相傳,永不衰退。

另外,蘆笙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民族樂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過它能使豆蔻年華的青年,互相了解,產生愛慕,結為伉儷。每當風清月夜,有情的小夥子手捧心愛的蘆笙吹一首婉轉悠揚的愛情曲,姑娘們聞聲,就心領神會,以清脆的歌聲相對,這種戀愛方式,外行人是聽不懂的,內行人,一聽自明。因此,蘆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聖的,珍貴的,家家離不開它。

花衣銀裝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牯臟節

苗族節日很多,一年之間各地共有數百次,比較普遍的有年節、吃新(谷)節、蘆笙節、四月八節、趕秋節、吃姊妹飯節、龍船節等。然而最古老最神奇的是幾年不遇的牯臟節。

牯臟節又稱鼓社節、拉鼓節、祭鼓節,是苗族地區盛大的傳統祭祀節日。各地節日的周期不盡相同,有3年、5年、7年、9年、11年、13年舉行一次的,也有30年舉行一次的。因耗資巨大,多數是11年或13年舉行一次。節期一般在農歷九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

全國最大的苗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每13年過一次牯臟節,最近的一次是1986年(虎年)農歷九月二十二日開始舉行的。在節前的前兩年同一氏族的村寨聯合選出鼓主,俗稱牯臟頭,由德高望重,兒孫滿堂的老人擔任。鼓主主持籌備祭鼓用品,首先是選祭牛,好好喂養,不得役用。農歷八月選吉日將上屆用的鼓從藏鼓岩洞中抬回村寨,置於鼓場,稱為「醒鼓」。然後伐大楠木鑿造新鼓,並將新鼓抬入藏鼓洞,宣布啟用新鼓,舊鼓廢棄。到了牯臟節,於鼓場殺牛祭鼓,牛犄角連同頭額骨一起,是主祭品。13天後,歡聚在一起的三、四萬各族群眾,要踩蘆笙7至9天。平時不許啟用的祭祀重器銅鼓,也要抬出來為歌舞伴奏,謂之跳銅鼓。

節日里殺豬要說「親吻大官」;拿刀來要說「拿葉子來」;用稻草燒豬,要說成「拿被子給官蓋」;吃飽了,說是「滿倉滿庫」;開豬腦說是「開倉門」。總之,說話要取富貴吉祥。

跳銅鼓和踩蘆笙同時進行。銅鼓場上中老年人居多,蘆笙場上,多為男女青年,吹蘆笙的小夥子要輪流為姑娘們領舞,姑娘們花衣銀裝,里三層外三層地圍成大圈,踏步擺手起舞,小夥子在踩蘆笙的最後兩天,可向看中的姑娘討花帶。姑娘們甚至會把貴重的銀項圈、手錶等當信物掛到意中人的蘆笙芒筒上,每有此情,全場歡呼,衷心祝賀。銅鼓場中央擺著兩大缸米酒,兩個小夥子捧著盛滿酒的大牛角杯,以竹棍敲著牛角,在舞者中選擇敬酒對象。被選中者要傾杯而飲,不能用手接杯,否則就得從新來過。這種飲酒法叫作「喂牛」,因為牛是極受尊重的。

「牯臟節」因隔年較長,一般不輕易舉行。因此,每當節日來臨,人們異常興奮,為了觀看這一神奇的傳統節日,牯臟場上往往出現人山人海的盛況。

苗山斗馬

廣西融水大苗山連綿疊障,巍峨秀麗,在山腳下一塊開闊的壩子里,人們歡呼雀躍正在觀看獨特的斗馬比賽。

斗馬是廣西苗族的一項民間文娛活動,每年12月26日舉行,歷時3日。

頭1日,人們忙著到田裡放水捉魚,煮鮮魚粥嘗新;還蒸糯米飯、釀甜酒、宰雞殺鴨,招待來自遠方的親友。

第2日斗馬,第3日賽馬,斗馬是一項引人入勝的比賽。上午10時許,在一排「過山沖」土槍響過之後,蘆笙高奏,舞獅舞龍上下翻騰,後面跟著威武雄壯的馬隊,雄赳赳地進入斗馬場。身著盛裝的苗、瑤、侗族姑娘手持綵帶在蘆笙手外面形成圓圈,踏著蘆笙的節奏翩翩起舞。斗馬場上,駿馬雲集,幾十匹精選出的好馬個個膘肥體壯,在場邊躍躍欲試,等待上場。當裁判一宣布斗馬上場名單,兩列馬隊各牽出一馬,解開繩子,兩馬即向對方猛撲過來,雙腳騰空相峙,互相撕咬,或突然轉身翹起後腳,猛踢對方。緊張激烈和有趣的格鬥場面不時引起四周觀眾的陣陣喝采和歡呼。經過幾個回合的決斗,賽場上煙塵滾滾,泥沙飛濺,一匹馬倒地或敗走便分出勝負。接著又牽另兩匹馬進場。互相循環決斗,最後確定獲勝的前三名。這時人們圍攏前來,觀賞著滿身汗水的獲勝馬匹,嘖嘖稱贊。勝馬的主人也滿面笑容地接受人們的祝賀。組織者在群眾的簇擁下給勝馬披紅掛彩,給馬的主人發獎。

賽馬是對騎手們勇敢和技藝的嚴峻考驗,苗族山區,嶺高路陡,羊腸小道,崎嶇不平。它要求競賽者膽大心細,騎術嫻熟。競賽開始,騎手們在五六米遠之外,急步前跑,騰空上馬。馬背無鞍,騎者雙腿夾緊馬身,馬兒在盤山小路上向前飛奔,驚心動魄的場面,令人注目神怡。最先到達終點的騎手得到贊揚和獎勵。

斗馬的那幾天,小夥子和姑娘們非常活躍。他們集中在山坡上,開展賽蘆笙,「踩堂」等活動。從貴州以及附近村寨前來參加斗馬盛會的各族群眾,多達兩萬人以上,不少人還帶來香菇,木耳、獸皮、葯材、干筍等土特產交換,增添了熱烈的氣氛。

㈧ 苗族的禮儀有那些

苗族人接待客人時,主人會穿上節日盛裝。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臨。有時甚至還擺下酒席。客人到家門口時,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門,告知女主人貴客已經臨門,女主人唱著歌開門迎客。苗家以雞、鴨為待客的佳餚,而且視其心、肝最為珍貴。苗族人忌食狗肉。苗族祖先神位所在的地方不讓人坐,也不許人們在家裡或在夜間吹口哨。

㈨ 有沒有關於苗族的特有食品、服裝、民居、和節日的民風民俗資料啊要資料!

苗族: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初一起得最早的是白族小孩,起床開自己的「財門」;然後找還沒有開門的人家幫忙開「財門」。在小孩開「財門」的時候,各家主人爭打第一桶井水;回家後燒泡米花茶喝。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苗族族稱古老,最早見於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苗族的自稱,在湘西地區的苗族稱「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區稱「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東南苗語意為「樹心」,傳說楓樹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媽媽),「妹榜妹留」才生苗族遠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稱。局部地區稱為「嘎鬧」,意為烏,或許是古代烏氏族圖騰的遺跡。歷史上,曾按其服飾、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稱。1949年以後,統稱為苗族。? 關於苗族族源,與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系。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系。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系。有人則認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盤瓠蠻說、武陵蠻說等。 近年來,有人提出傳說時代的蚩尤、唐虞夏時代的三苗、殷周時代的髳、春秋戰國時代的荊蠻、秦漢時代的黔中蠻或武陵蠻,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是苗族先民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不同名稱。 總之,根據史籍記載和傳說,苗族先民殷周時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帶生息。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定居,小部分繼續遷徙到黔東南都柳江流域。嗣後,由於戰爭、飢饉、疾病流行、生育繁密、農田丟荒等原因而不斷遷徙。
編輯本段苗族的禁忌
產忌:產婦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誤入者,出門時須洗腳,並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將產婦的奶水"踩干"。產婦忌吃老母黃牛肉、母豬肉、公雞肉、小魚、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區,忌孕婦與孕婦會面,亦忌去別的產婦家,否則會被認為延長產期。 農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裡送糞歸來時忌見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時若見秧田有魚時忌說魚,否則魚會吃秧根。有些村寨,收獲小米時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問及,忌說"不要了",要說"它們未長大",否則以後小米因傷心而拒絕再長。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聽到前來糟蹋莊稼,只能以"他們父子"來代稱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後,凡遇戊日忌動土挑水。 喪葬禁忌: 有些苗族地區,忌男性死於白天,女性死於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念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內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塗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是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才。在些苗族地區,村寨死人當天,可上勞動,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入葬後1月內,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苗族的禁忌,據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