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平民百姓穿古裝的美女照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平民百姓穿古裝的美女照片

發布時間: 2022-07-08 22:19:46

❶ 那些驚艷了時光的古裝美女,哪個最讓你傾心

小的時候我們都看過劉亦菲的作品,例如仙劍奇俠傳里的趙靈兒、神鵰俠侶里的小龍女、天龍八部里的王語嫣。劉亦菲的古裝造型,真的給大家帶來無限多的驚喜,真真正正的小仙女。到現在她飾演的小龍女,依舊能給我的心中帶來許多連漪。

並且在那個時候沒有濾鏡的過濾一下,我們可以看見她的美,真的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大家公認的,一襲白衣的小龍女,真的是傾盡天下。那時候的劉亦菲滿臉的膠原蛋白,真的水靈靈的,晶瑩剔透的感覺與此同時,我現在還期待她以後會有別的古裝作品出現,這大概是所有人都會期待的事情吧。她在仙劍奇俠傳中飾演的趙靈兒這個角色也非常的有靈氣,而且也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意難平,大家對她的結局也是非常的惋惜,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出劉亦菲的古裝造型真的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童年回憶,同時也期待劉亦菲更多的作品。

❷ 盤點十位紅衣古裝美女,你覺得誰更好看

古裝劇中有很多紅衣美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紅衣顯得她們明艷張揚,有著獨特的韻味,讓她們在一眾美人中脫穎而出。接下來一起盤點下有哪些讓觀眾們印象深刻的明艷美人。

前面九個紅衣美人都很驚艷,不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得當屬劉詩詩在《綉春刀》飾演的「周曉彤」。劉詩詩學了很多年的舞蹈,氣質清麗演古裝得天獨厚,劇中她側卧在地,回眸看的那一眼可勾走了不少觀眾的魂。

❸ 古裝美女大PK 誰是你心目中的NO.1(組圖)

古裝劇向來是中國熒屏大熱的題材之一,熒屏上也不乏具有古典氣質之美的美女明星們,她們在劇中刻畫的人物造型堪稱經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這些古裝美女,看看誰才是你心目中的那個NO.1!圖為《後宮甄嬛傳》孫儷扮演的甄嬛。 趙雅芝 經典代表作:《新白娘子傳奇》《楚留香》《倚天屠龍記》。TVB70年代後期當家花旦,1978年TVB開拍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時23歲的她出演了「周芷若」一角,因為外形清麗脫俗而讓人過目難忘,隨後一些列的劇集讓她躍身成為「無線四大花旦」之首,成為當時當之無愧的一姐花旦。 翁美玲 經典代表作:《射鵰英雄傳》。TVB80年代前期當家花旦,可以為情所困最後魂歸天國,然而她銀屏上的精靈和扎實的演技讓人永難忘記。 鄧萃雯 經典代表作:《俠客行》《倚天屠龍記》。TVB80年代中後期當家花旦,出演過很多古裝劇的女一號。早期古裝扮相中的鄧萃雯多是俏麗清純的鄰家小女孩,所以她俏麗精靈的扮相也讓她贏得了「翁美玲接班人」的稱號。 周海媚 經典代表作:《怒劍嘯狂沙》《倚天屠龍記》。TVB80年代中後期當家花旦,當時記得看《怒劍嘯狂沙》,除了大漠風情和關禮傑很帥之外,最大的吸引就是周海媚風情萬種的眼神和美貌,特別是她一身異域風情的新娘裝讓人難忘。 曾華倩 經典代表作:《邊城浪子》《雪山飛狐》。TVB80年代中後期當家花旦,「五麗人」之一,早期的曾華倩扮相風華絕代,讓人驚嘆其美貌。 黎美嫻 經典代表作:《絕代雙驕》《倚天屠龍記》。TVB80年代中後期當家花旦,「五麗人」之一。她古裝扮相華美艷麗又不是清純俏麗一面,所以也有「古裝第一美人」之稱! 陳玉蓮 經典代表作:《神鵰俠侶》《天龍八部》。TVB80年代前期當家花旦,「五麗人」之一,當時最美麗的印象就是和劉德華合作的《神鵰俠侶》中的清麗脫俗的「小龍女」。 米雪 經典代表作:《霍元甲》《射鵰英雄傳》。TVB70年代後期當家花旦,讓80後難忘記的是在《霍元甲》中的表演,她美麗又端莊,讓人覺得米雪就是當時選擇女友的最佳人選。 陳曉旭 經典代表作:《紅樓夢》。1987年,中國電視最為轟動的事件莫過於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開播,「萬人空巷」這個成語恐怕是對當時播出盛況最為形象的描述。劇中由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這個角色更是深入人心,得到了億萬觀眾的認可與喜愛,直到今天,在很多觀眾心目中,她就是林黛玉。 張莉 經典代表作:《紅樓夢》。一

❹ 那些讓人們一眼萬年的古裝女明星有哪些

內娛美女千千萬,但是很少有人能夠駕馭得了古裝,古裝對於女明星的儀態和顏值都有很高的要求。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幾個古裝扮相非常優秀的女明星。

❺ 彭小苒白鹿都很美,劉詩詩讓人心動,你還知道哪些穿紅衣的古裝女子

劉亦菲呀!

劉亦菲的顏值是屬於很古典的美麗,看著嫻靜又溫柔,在劇中也經常飾演仙氣飄渺的角色,比如小龍女趙靈兒等人物,衣服顏色也比較淺,但是其實劉亦菲身穿正紅色也是超好看的,她在《銅雀台》中的造型艷而不妖,美麗動人,仍然保持著她特有的氣質風格。

景甜在《大唐榮耀》中飾演的沈珍珠也是身穿紅衣,額間一朵花,景甜的沈珍珠的角色總感覺有團稚氣,但實際上這個角色是相當堅韌的。

還有很多穿紅衣很美的女子,比如楊冪、陳喬恩、范冰冰、佟麗婭等,各有各的特色,相同點嗾使非常美麗。

❻ 穿古裝衣服的美女圖片,像真人那種哦,就是這種的有嗎

❼ 7位穿白衣的古裝女演員,個個都很驚艷,你喜歡哪一位

楊蓉
楊蓉出演過很多的電視劇,但是就是沒演過女一號,不論是顏值還是演技都是很不錯的,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可能是時機不成熟吧,小編想她也缺少一個機會,期待更多的作品,在2002年《少年天子》中飾演佟臘月,而在2005年因飾演《少年包青天3》中的小風箏備受關注,2011年正式簽約工作室,2014年主演的電視劇《美人製造》火來起來,可想而知她會慢慢的大火的。
楊冪
楊冪出演過很多古裝劇,小編就覺著她飾演的四海八荒青丘第一美女白淺上神最美,其實楊冪外形可愛又同時帶點北京人的豪氣,遇事大而化之,作為85後的大冪冪一直在影視行業勤勞耕耘,現在是大老闆的楊冪更是忙的不易開交,粉絲們都稱為她「蜜蜂」,無論各種角色都表現的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比如在《神鵰俠侶》中飾演「小東邪」郭襄一角,表演的很細膩非常到位,並獲得了更多網友的認可
劉亦菲
她在200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金粉世家》從而踏入演藝圈,從那以後就備受網友的關注,2003年主演武俠劇《天龍八部》嶄露頭角,又憑借著《仙劍奇俠傳》趙靈兒一角色得到了高人氣,又在2005年飾演了《神鵰俠侶》小龍女受到了廣泛好評,近期又首播電影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飾演的白淺上神又仙了一回
趙麗穎
趙麗穎可謂是大紅大紫的女演員了,憑借著《花千骨》這部電視劇深受觀眾的喜愛,演藝生涯也很辛苦,在2006年在馮小剛指導的廣告片《跪族篇》中擔任女主角,在2001年因古裝劇《新還珠格格》中飾演晴兒一角被觀眾認識,又在2013年憑借著《陸貞傳奇》獲得了更多的觀眾,2014年10月在第10屆金鷹電視藝術節被選為"金鷹女神",12月份又一次憑借著《杉杉來了》獲得了第5屆國劇盛典內地最高人氣女演員獎,2018年趙麗穎和郭富城、馮紹峰共同主演的古裝神話愛情片《西遊記女兒國》上映,飾演聰穎清麗、善良痴情的女兒國國王,在2014年期間成立了海潤傳媒趙麗穎工作室
楊紫
楊紫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一枚漂亮的小童星,因出演《家有兒女》備受網友的喜愛,長大以後變得越來越漂亮了,在2012年憑借著驚悚片《守株人》獲得了第14屆中國電影藝術家金鳳凰獎新人獎,在2013年飾演的《花非花霧非霧》中有圈了不少粉,之後在2016年憑借著都市職場劇《歡樂頌》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被娛樂周刊評委「90後四小花旦」
劉詩詩
劉詩詩,原名劉詩施,在2004年因愛情劇《月影風荷》飾演女主角葉風荷踏入演藝圈,之後憑借著《仙劍奇俠傳三》受到更多關注,又在2011年因宮廷劇《步步驚心》飾演馬爾泰若曦贏得頗高人氣,在第十八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具人氣女演員獎等獎項,2016年憑借著古裝劇《女醫明妃傳》獲得了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最具有影響力演員
迪麗熱巴
她是新疆人,長得非常精緻漂亮,因2013年首部電視劇《阿娜爾罕》出道,2015年憑借著《克拉戀人》贏得高人氣,並獲得了國劇盛典最受歡迎新人女演員獎,2016年又出演了《麻辣變形計》有圈了一次粉,在2017年因在玄幻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飾演青丘白鳳九獲得了白玉蘭獎女配角提名,近期又和鄧論搭檔主演現代科幻片《一千零一夜》在劇中飾演的天真熱情,想法跳躍的女主角凌凌七,非常漂亮

❽ 找大量古裝美女圖片和幾張美男圖片

這個是我積累的圖片,我也喜歡古典美女

❾ 古裝女圖片



不過沒有喇叭花

❿ 古代平民百姓女子如何打扮

漢朝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是在漢朝確立的。漢代的染織工藝、剌綉工藝和金屬工藝發展較快,推動了服裝裝飾的變化。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右圖:漢代縐紗被子)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皇後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服飾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禪衣裡面有中衣、深衣,其形與禪衣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左圖:「信期綉」茶黃羅綺綿袍——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實物)。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右圖:漢代大袖)。漢代女子著衣有五個特點:1、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3、袖寬為一尺二寸;4、衫無袖;5、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左上圖:襦裙)。

唐朝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為主,這時卻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右圖:蹀躞帶服飾)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以紗羅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色,尤其是不穿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右下圖:鈿釵禮衣)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下圖:襦裙)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宋朝女子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後、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左圖:靈鷲蛷路紋錦袍球)。宋裝繼承唐裝,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絕大部分是直領對襟式,無帶無扣,頸部外緣縫制著護領。服式採用衣袖相連的裁剪方式。有的限於面料的幅寬,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採用接縫和貼邊裝飾。單夾衣有前身短後身長的式樣,也有無袖的大背心式樣。出土的衣服都在領邊、袖邊、大襟邊、腰部和下擺部位分別鑲邊或綉有裝飾圖案,採用印金、刺綉和彩繪工藝,飾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婦女通常穿的服飾,包括貴族婦女平時的衣服,大多上身穿襖、襦、杉、背子、半袖等,下身束著裙子、褲,為最普遍的穿著。除了北宋曾一度流行大袖的衫襦,肥闊的裙褲外,窄、瘦、長、奇便是宋代婦女服飾主要的特色。宋代貴族婦女的禮服是寬衣大袖,長裙,頭梳高髻,衣服非常華麗;便裝時興瘦、細、長,衣服色調淡雅、文靜,合理地運用了高級中性灰色調,衣飾花紋生動、活潑、自然。一般平民女子,尤其以勞動婦女或奴俾,仍是穿窄袖衫襦,顏色以白色為主,裙褲也較瘦短,顏色以青、白為常。 皇後在受皇帝冊封或祭祀等重大典禮時穿著褘衣,其制仍然沿襲《周禮》,以深色的「織衣」編織而成,領、袖、襟、裾都用紅色衣料鑲邊,穿著這種服裝,頭上必須戴鳳冠,內穿青紗中單,腰飾深色蔽膝。大袖原是皇後嬪妃的常服,因其兩袖寬大,故名之,以後傳到民間,成為貴族婦女的禮服,普通婦女不能穿著大袖,只能以背子代替(左圖:背子)。這種大袖的服飾,在敦煌莫高窟壁畫、永樂宮三清殿壁畫等畫跡中有具體反映(右上圖:宋朝皇後服飾)。近年,在福州地區的南宋墓中,也出土了這種服飾。背子是一種便服,在宋代婦女中比較流行。其制以對襟為多,衣襟部分敞開,不用鈕扣或繩帶系連,任其露出裏衣。衣長大多過膝,有的與裙子齊。在河南禹縣白沙的宋墓壁畫上,繪有一裙侍女,正端水捧奩,為貴婦人妝梳,她們中間就有不少穿著背子,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彩塑宮女中,也有不少穿著背子者。在福州的南宋貴婦墓中,還有大量的實物出土。襦是一種短衣,最早時一般作為褻衣,也就是內衣。在唐代,短襦曾一度成為婦女主要服飾,宋代因襲不改,仍用婦女的便服。由於其式樣緊小,便於作事,故在下層婦女中普遍穿著。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的彩塑宮女,就有不少穿著襦裙(上圖:宋代襦裙)。

明朝時服飾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另外理學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裝風格。明裝與唐裝相比,在於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左上圖:圓領大袖衫)。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露裙二、三寸。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綉,冬季鑲貂狐皮。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右圖:明朝裙裝)。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綉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明代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於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這種帔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得此名。到宋代將它列入禮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較為普遍,它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每條霞帔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服用時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由於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因此越發顯得高貴。有一種出自元代的無領對襟馬甲,又稱"比甲",是宮廷中皇後的專用服式(左上圖:明朝皇後裝)。後來逐漸傳入民間,擴大了服用范圍。比甲盛行於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婦女的偏愛。從形式上看與隋唐時期的半臂有淵源關系,後來清代出現的馬甲,就是這種比甲的變形。明式服裝的另一個特色是襟上佩佳飾物,並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種飾物。其中垂掛在胸前的叫"墜領";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來有響聲的叫"禁步",這些佩飾統稱"雜佩"。另有一種特別的佩飾,是在一條金鏈上,以環相連掛著四件小物件:即鑷子、牙簽、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婦女的生活實用品。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婦女服飾,是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製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飾所無法具備的特殊效果,簡單而別致,所以在明、清婦女中間贏得普遍喜愛。據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拼制衣服。

清朝 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中原地區。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滿族八旗兵的進關而遭到破壞。可以說這種變革,是中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飛躍,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旗裝以它用料節省,製作簡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復,這是後人易於接受的主要原因。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突破了幾千年來飄逸的塔形衣冠。時至今日,它對現代服裝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修長秀麗的旗袍,已經形成了漢民族的服飾代表,顯示了東方女性的溫柔與內涵,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族婦女不纏足、不穿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族婦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