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當代美女俠士的圖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當代美女俠士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18 22:16:43

Ⅰ 古時候出現的俠士群體,是在哪種背景下出現的

春秋戰國,何為俠士精神?俠士群體產生的背景和原因是什麼?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士階層下沉成為骨幹

現當代著名的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用其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敘述以及瑰麗的想像描繪了一個豪氣干雲、義薄雲天的武俠世界;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人物大多被置於宋、明等封建王朝的背景下。尋求歷史典籍,我們可以知道: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便已經有俠士這一群體的存在,而結合春秋之際的時代背景,俠士群體之所以產生便也具有了其合理性。

春秋,四月丙子,吳國。平靜的朝堂之上,前任國君之子公子光正宴請吳王僚,王僚的諸多臣屬皆跪坐於兩旁;酒酣之際,一個庖廚裝扮的人端著一盤烤制魚肉進入;此時的吳王僚正享受著杯中醇釀,和臣下笑語連連;倏爾寒光一閃,魚腹中亮出一把匕首,“庖廚者”——專諸手起刀落;太史公司馬遷在敘寫這段歷史時,寫道:“王僚立死。”專諸也被誅於吳王左右。公子光帶上埋伏著的甲士一擁而入,盡數誅殺在場的王僚舊臣。其後,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

可見,俠士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也並非一人可為,其背後必有長期堅定的支持和高度實質的認同。如此,才構成了完整的俠士群體。

綜上所述

隨著時代的變化,俠士作為“群體”雖已消逝,但其“精神”和“情懷”卻成為了中國人骨血中桃花源般的存在,這也正是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前輩將俠士形象注入文學並進而取得空前反響的重要原因。

Ⅱ 河北省歷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1、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 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

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著有《紀文達公遺集》。

紀昀的仕宦生涯和學術活動展開在十八世紀中後期,正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樞紐時期。紀昀一直是官方學術工作的領導人,凡有編輯之役、修書之事,他必在其間。

他一生中領導和參與多部重要典籍編修。因此,紀昀是中國文化史上有重大貢獻的學者。一生悉付《四庫全書》,其《閱微草堂筆記》和《紀文達公遺集》傳世。

《四庫全書》的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開「四庫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關閉「四庫館」,共經歷了14個年頭。紀曉嵐始終擔任總纂一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共200卷,收正式入庫書3461種;存目書6819種,93500餘卷。

因《總目》卷帙浩繁,翻檢不便,又刪節編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其進獻之書有105種,入存目者41種。藏書鈐有「春帆校正」、「心與古人會」、「校書天祿」、「河間紀昀」、「瀛海紀氏閱微草堂藏書之印」等。

2、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縣(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歷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歷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為修訂歷法,郭守敬還改制、發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內的古渠,更立閘堰,使當地農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耗時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發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郭守敬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 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3、孫伏伽,隋朝開皇年間生於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唐初大臣,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

隋朝末年,孫伏伽便涉足官場,做了一名官職卑微的小吏,幾經升遷,至隋煬帝末年,成為京畿萬年縣(今陝西西安)的法曹,負責審理刑獄,督捕奸盜,查辦贓賂,是萬年縣頗有點要勢的官員。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舉甲榜第一名狀元及第,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

武德初年,針對隋朝滅亡的教訓,孫伏伽向唐高祖李淵進諫三策:

其一,「天子有爭臣,雖無道不失天下」。他認為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是「不聞其過」,因此勸告皇帝虛懷納諫,「開不諱之路」,選賢任能,勵精圖治。

其二,「百戲散樂,本非正聲」。他認為,隋末皇帝貪圖安逸享樂,官場淫風四起,是王朝滅亡的徵象,勸告皇帝不要沉迷於聲色犬馬,要雅正社會風氣。

其三,「性相近,習相遠」。他認為隋朝滅亡的另一個原因是皇帝身邊的人亂國,因此,他勸告皇帝慎重挑選皇太子及諸王身邊的人,防止身邊的人誤國壞事。孫伏伽指陳得失,無所迴避,慷慨至誠,使唐高祖深受感動。唐高祖認為孫伏伽「既懷涼直,宜處憲司」,遂任命他為治書侍御史。

4、孟知祥(874~934年),字保胤,邢州龍岡縣(今河北邢台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開國皇帝。

以姻親之故,深得晉王李克用賞識。李存勖嗣位,歷任中門使、馬步軍都虞候、北京留守。前蜀滅亡後,出任西川節度使。

後唐明宗統治後期,孟知祥漸生據蜀自立之心,不聽朝令,舉兵反叛。長興四年(933年),率軍吞並東川,盡占兩川之地,擊潰朝廷征伐部隊,拜成都尹,加封蜀王。

應順元年(934年)正月,正式稱帝,建立後蜀,改元明德。同年去世,終年六十一,廟號高祖,謚號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葬於和陵。

孟知祥稱帝後,任命趙季良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王處回為樞密使,李仁罕為衛聖諸軍馬步軍指揮使,趙廷隱為左匡聖步軍都指揮使,張業為右匡聖步軍都指揮使,張公鐸為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侯弘實為奉鑾肅衛指揮副使,毋昭裔為御史中丞,李昊、徐光溥為翰林學士。

5、宋璟(663年—737年),字廣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縣閻里鄉宋台)人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書宋弁七世孫。

博學多才,擅長文學。考中進士,授上黨縣尉,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開元十七年(729年),拜尚書右丞相、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五,追贈太尉,謚號文貞。

先後歷仕武後、唐中宗、唐睿宗、唐殤帝、唐玄宗五朝,一生為振興大唐勵精圖治,與姚崇同心協力,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並稱唐朝四大賢相。

宋璟同姚崇一樣,是唐代歷史上著名政治重臣。唐朝三百年間,素有「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之說。史書上一向姚宋並提,並有「崇善應變以成務,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贊詞。

玄宗和宋璟等重臣連續保持了穩定的關系,這不僅使得寒門士子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也使得整個社會表現出積極樂觀,剛健進取的人文氛圍。

朝野贊譽宋璟為「有腳陽春」。意言宋璟如一縷春風,趟到哪裡哪裡似春風煦物,倍感溫暖,不為自己爭名謀利;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均體現了他愛民恤物的高尚品德。

Ⅲ 當代著名女作家和代表作

1、瓊瑤:《窗外》。

《窗外》並不是瓊瑤寫作的第一部小說,但卻是她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在她的人生和她的作品中,都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

《窗外》寫作於1963年,瓊瑤正處於內憂外患,生命的考驗達到白熱化的激烈高峰,她的天才經過長時期的積累、整合、鑄造、砥礪,厚積薄發,正在尋找痛快淋漓的突破口,《窗外》的寫作正可謂適得其時。

2、三毛:《夢里花落知多少》。

這本書裡面三毛以自傳體的形式,記載了自己和她的老公荷西之間平凡而又美麗的愛情故事。

是2011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書中記錄了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結婚,白手成家的生活。而此時她的文學創作生涯也隨之開啟。

3、席慕蓉:《七里香》。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於四川,成長於台灣,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20世紀台灣著名的女作家席慕蓉寫作生涯中的第一首詩即名為《七里香》,詩人以七里香為背景,追憶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詩集《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

4、張曉風:《再生緣》。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張曉風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嘆人生的虛無,亦不沉溺於文字的晦澀,其字里行間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偉之氣,俠士之風,而又不乏女子雅緻、凄婉的纖細柔情。

《再生緣》本是一部彈詞體的小說,書成之後頗為風行《再生緣》描寫的是孟麗君女扮男裝當官的情節,與未婚夫婿皇甫少華和皇帝都有精彩的對手戲,劇情就在這種雌雄莫辨、撲朔迷離下展開。

5、畢淑敏:《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畢淑敏,1952年10月出生於新疆伊寧,中共黨員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注冊心理咨詢師。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是2009年5月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涵蓋了對親情、友情、愛情的感悟與傾述。

Ⅳ 影視劇里帥的不行的白衣飄飄的俠士你記得哪個

郭:謝謝,謝謝大家給我一個人的掌聲 於:兩個人表演給您一個人的掌聲 郭:再拍就是給你拍的了 於:哦?那謝謝吧 郭:謝謝各位施主 於;施主 郭:大夥兒是對我們太捧了 於:是這樣 郭:無以為報 於:恩 郭:咱們都是朋友 於:恩 郭:也都熟悉 於:對 郭:我跟於老師的關系也非同一般 於:都挺好 郭:這就如同是我親生的朋友 於:什麼話這叫 郭:啊?在一起待了十好幾年了,哥倆沒吵過嘴 於:沒紅過臉 郭:沒搬過杠 於:對 郭:為什麼呢?尊重這兩個字 於:這是基礎 郭:您記住了,人跟人之間就是這倆字 於:哦 郭:我們哥倆也是如此,我拿你當我的好朋友,在我心裡你不是一般的人 於:是嗎 郭:老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於:嘿 郭:但於老師是個完人 於:我還完人呢? 郭:他快完了的人 於:這 郭:快完美的人 於:哦,是完美 郭:這個人是個真正的君子 於:您過獎 郭:他從來不說謊,他是一個好人,心地非常的善良,對誰都是當成親人一樣 於:你先等一會,你先,您這是什麼意思呀? 郭:我來個避雷針 於:恩?誇我幹嘛來避雷針呢? 郭:說謊是要遭雷劈的 於:哎,這好, 郭:我們哥倆這些年這是患難與共 於:哎,這么過來的 郭:肝膽相照 於:是 郭:我平時朋友不多 於:哦 郭:因為我這人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於:你? 郭:你信了嗎? 於:我信不信,你說的是真事不是? 郭:哎,那當然了,除了上網,平時我也喜歡看看小說 於:哦,學習一下 郭:尤其是這段時間,我喜歡上穿越小說 於:穿越小說有什麼關系? 郭:哎呀,我一想起來我美得都不行了 於:有什麼可美的 郭:穿越的小說,穿越的電視劇,按說是一種藝術的手段 於:對 郭:從現在突然間哭嚓穿越到下一個地方去 於:哭嚓哭嚓的穿越呀您這個 郭:一個形容詞嘛是吧 於:啊 郭:現在比如說到清朝,哭嚓,過去了 於:您帶點臟東西過去不帶呀? 郭:哎?你這個說話很骯臟呀 於:廢話,怎麼哭嚓哭嚓的 郭:不是,我就是比如到什麼地方噗嗤我就過去 於:哎呀,行了行了,您就說穿越過去了就完了 郭:穿越、穿越,我都魔怔了 於:還魔怔了 郭:我覺得這裡面有無限的商機 於:有什麼商機呀? 郭:嘿,這我要研究成了,不管是誰,打算上哪兒去?說吧,我送你去,拿錢來, 於:不是,到那邊幹嘛去? 郭:幹嘛去都行,比如說來一幫人找我,求我,你想法也讓我們噗嗤一下吧,我們要穿越到秦朝於:哦,到秦朝 郭:秦始皇那會兒,穿越過去,來,花錢,走,過去,那邊, 於:都能有用? 郭:那要看你干什麼的了 於:那我問問您 郭:您說 於:你比如說現在的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到那過去干什麼? 郭:穿越過去,給皇上選秀女 於:人力資源 郭:哎,他研究這個,張三李四王五趙六,他設計的會非常好 於:是 郭:恩 於:那搞土木建設的? 郭:修長城去 於:霍 郭:哎,修長出去 於:那個醫生賣葯的 郭:國師,那會兒皇上最信這個,配點葯給皇上吃,挺好 於:搞文學的 郭:我建議搞文學的像秦朝你就不要去了 於:為什麼 郭:焚書坑儒,到那就埋了 於:好嘛,這要作死去了 郭:哎呀,都可以呀,單人也行,組團也行 於:還能組團呀 郭:來一百多人,我給你弄好了,咵,穿越到宋朝 於:幹嘛去 郭:直接上樑山 於:哎,這,好嘛,一百單八將 郭:我一直在研究這個事 於:哦 郭:怎麼能夠穿越成功呀 於:是呀 郭:吃飯時看著我那碗,我要穿越, 於:碗? 郭:我要穿越 於:霍 郭:沒成功 於:那是呀 郭:啊,夜裡面推開窗戶,對著外面,我要穿越 於:跟誰嚷呢 郭:沒成功 於:是 郭:沖著馬桶,我要穿越,我要穿越, 於:穿越呀 郭:越(二聲) 於:好嘛,那玩意兒老看也不成知道嗎? 郭:老看不成功,不成功 於:可不是嘛 郭:那天擱屋做著,外面下雨 於:恩 郭:靈感來了 於:是呀 郭:打雷,一個雷能把我劈過去 於:挨雷劈能穿越呀 郭:呵,站在我們那個樹底下,我要穿越,卡—— 於:怎麼樣? 郭:一個雷把我就劈了 於:哦? 郭:眼前一黑,成功了, 於:是嗎? 郭:穿越成功 於:哦? 郭:我再醒過來的時候 於:恩 郭:躺在醫院的床上 於:那就是劈死了唄那就是?那穿越那還能穿越到醫院床上去 郭:啊,我把那想法跟大夫一說,大夫說「你這個要不轉神經科看看吧」 於:就是神經病了您這個 郭:我們醫院治不了你這個,我說大夫,你們醫院都是學這個醫學科技的,怎麼能夠穿越? 於:還問人家呢 郭:天天問,大夫沒轍,你要實在不行,你就回家摸電門去吧 於:哎,對,這是奔死去了 郭:這一句話提醒了我 於:還真信呢? 郭:試一試 於:霍 郭:天下無難事,只要有心人 於:你瞧上心了 郭:我家裡邊有電門 於:誰家沒電門呀 郭:摸電門之前想一想我要到哪裡去 於:哦? 郭:對,要到清朝 於:到清朝? 郭:看那穿越的電視劇就是清朝的 於:是是是 郭:好了,我要穿越,當,哭嚓 於:聽這聲是成功了 郭:成功,我穿越了 於:真去了? 郭:再一睜眼,我真到了清朝了 於:你瞧 郭:在一個大花園里,這擺一桌子啊,一桌子菜 於:哦? 郭:我跟那坐著 於:恩 郭:頂戴花翎 於:當官了? 郭:一個清朝的大官 於:嘿 郭:兩旁邊各種的美女圍著我 於:哎呀 郭:廚子上菜,滿桌子都是菜 於:霍 郭:丫鬟們還勸我了,吃呀 於:吃吧 郭:吃呀,吃什麼吃,我還沒發微博呢 於:嗨,這誰聽得懂呢 郭:拍完了發微博才能吃呢 於:那聽不懂 郭:突然間我得問問 於:恩 郭:我是誰呀? 於:對呀 郭:丫鬟們告訴我,呦,您怎麼了這是? 於:您是 郭:剛才去一趟廁所回來都不認識自己了 於:上那去了 郭:您是和珅和大人 於:和中堂了 郭:活活的美死 於:哎呦這是個有錢的官 郭:哎呀,我沒想到呀,我來到大清了,我是和珅吶 於:是 郭:富可敵國呀 於:真有錢呀 郭:珍饈,美味 於:是 郭:嬌妻美妾 於:恩 郭:買賣家都是我的 於:呵 郭:高興 於:了不得了 郭:正高興,打那邊來一太監 於:哦? 郭:和大人,乾隆皇上駕崩了 於:乾隆爺死了 郭:我突然間想起來我看過歷史 於:是 郭:乾隆爺死了,我就死了 於:就轉天的事 郭:啊,他那兒子給我送了一白繩子 於:對呀 郭:把自個兒勒死的 於:賜白綾 郭:我再一回頭,後面來幾個小太監 於:哎呦 郭:托著白綾子 於:霍 郭:(學西遊記插曲豬八戒背媳婦) 於:幹嘛?這敲豬來了是怎麼著 郭:什麼話這叫 於:廢話,什麼音樂這是 郭:人家給我送這白綾子讓我死 於:這就是賜死呀 郭:說話到跟前了 於:啊 郭:你們是讓我死嗎是,奉皇上口諭,請和大人升天 於:哎呀 郭:我說好,歷史是不可以扭轉的 於:那倒是 郭:但是死之前我有我的要求 於:您 郭:想我做到這個位置,我這叫位極人臣呀 於:哦 郭:所以我死之後一定要厚葬於我 於:那是 郭:我的棺材要頂配 於:是怎麼頂配? 郭:我要天窗、真皮座椅、自動檔 於:這都沒人聽得懂 郭:這幫太監都傻了 於:那是 郭:霍——(驚訝)什麼意思 於:就是 郭:我說你們想,你們想啊,我活動活動,我這那是活動呀, 於:活動活動 郭:我那是活動呀,我趕緊跑吧 於:這早就該跑了 郭:這可怎麼辦呀 於:啊 郭:來的時候能摸電門,回去怎麼辦呀 於:回不去呀 郭:大清沒有電門呀 於:是呀 郭:哎呀,我的個天呀 於:怎麼辦 郭:往回跑 於:跑 郭:圍著花園這通跑 於:啊 郭:花園有牆,無意中,咣 於:撞牆 郭:撞牆上,再一睜眼,在我自個的家 於:回來了 郭:啊~哈 於:你瞧 郭:掌握這個竅門了 於:恩 郭:想穿越,摸電門,想回來,撞牆 於:哎,好,他總結出規律來了 郭:這回再穿越不能去清朝了 於:那您去哪呀? 郭:民國 於:更近一點了 郭:民國有電門,隨時能回來呀 於:對對對 郭:對吧,我要到民國,去做一個了不起的人,當,哭嚓 於:又去了 郭:火車行進的聲音,哭嚓哭嚓哭嚓哭嚓 於:火車行進也沒有這聲呀 郭:我坐在火車上 於:哦 郭:拄著一戰刀 於:哦? 郭:穿著一身軍裝 於:呵 郭:留著鬍子,帶著大元帥的帽子 於:哎呦 郭:哎呀,哎,我怎麼這樣穿衣裳呢?(東北音) 於:像東北味的 郭:一張嘴東北話 於:啊 郭:跟前站著好多的兵啊,在火車上伺候我 於:霍 郭:來人呀,我是誰呀(東北音) 於:還得問問這個 郭:報告大帥,您是張作霖 於:霍 郭:東北王,張作霖 於:那是呀 郭:太好了。哎呀媽呀, 於:哎呀 郭:那東三省都是我的呀(東北音) 於:這全是您的了 郭:哎呀(東北音) 於:全是您的了,全是您的了 郭:太好了,穿越成功了 於:這就成功了 郭:來人呀,現在到哪了?(東北音) 於:問問 郭:報告大帥,到皇姑屯了。咣—— 於:哎呀,這巧勁的 郭:看過歷史都知道,張大帥坐著火車皇姑屯炸了 於:對呀,炸死了 郭:一分鍾都沒當夠,把我給轟回來了 一睜眼又站在屋裡了 於:霍,敢情炸死也能回來 郭:死也能回來,你想,撞一下都能回來,死了不更能回來嗎 於:對 郭:哎呀,這不行呀這個,啊,英雄夢沒有實現 於:對呀 郭:突然間想起來,現如今我是可以為所欲為了 於:怎麼了 郭:我為什麼就不能當一個武俠小說裡面的英雄? 於:哎,那個不容易死 郭:長發飄飄 於:對呀 郭:白衣如雪,來去如飛,那個英雄多好 於:對 郭:穿越 於:到哪兒? 郭:沙漠 於:哦? 郭:往那一站,哎呀,我這個狀態對呀, 於:是嗎? 郭:跟電視劇里的一樣,穿著個白色的衣服,系著腰帶,微風飄來,這個帶跟著飄著 於:白衣飄飄 郭:頭發也跟著飄著,長得特別地英俊,這手拿著一根綉花針,這手拿著《葵花寶典》 於:東方不敗呀 郭:哎呀,我太不幸了 於:哎 郭:這什麼時候是一站呀 於:就說是呀 郭:我趕緊喊,我要當一個真正的英雄 於:是呀 郭:這針一調個一紮自己 於:恩 郭:死了就能穿越了 於:哎,對呀 郭:chua(一聲) 於:這回行了 郭:坐在馬上,小白臉的將軍 於:這好 郭:我自個都覺得我怎麼這么好看 於:哦,漂亮 郭:白盔白甲騎著白龍馬,手裡拿著亮銀槍 於:呵 郭:兩軍陣前,英勇非常呀,敵將們看著我沾著死碰著亡 於:厲害 郭:當當當當當,最後往那一站,呵,端著我的槍,所有的兵都跪在我跟前「花木蘭將軍萬歲」 於:女的了,好傢伙,你還不如東方不敗呢你這個 郭:可能是打東方不敗過來之後就是花木蘭 於:哎,沒聽說過 郭:又一想你還別說,我還真沒當過女的 於:哦 郭:真變一大美女也挺好 於:其實也不錯呀 郭:是不是,甭管是皇上的妃子也好,還是誰的妻子也好,大夥兒寵著我也不錯 於:就是 郭:我要穿越成一個美女 於:行嗎 郭:chua(一聲) 於:怎麼樣 郭:面前出現一個鏡子 於:哦? 郭:哎呀,鏡子里有一美女這個好看吶 於:嘿 郭:拿著粉撲自己撲點粉 於:還化妝呢 郭:抹口紅,啊,正看著呢,咵,房簾一挑 於:誰呀 郭:進來一大個兒,手裡攥著刀,嫂嫂,武松有話說, 於:哎,潘金蓮,好傢伙,要報仇呀這是 郭:我這個命實在是太慘了 於:哎對,想點別的招吧 郭:刀奔心尖來,我一把就抱住他的手了,武松 於:怎麼著? 郭:死之前我還有一個願望 於:你說 郭:我已經做了女的了,我要在穿越一定做一個權傾朝野的女人chua(一聲) 於:又走了 郭:再一睜眼,我又到了大清了 於:又到清朝了 郭:坐在金鑾殿上 於:霍 郭:面前擺了好多的小珠簾子,頭里邊坐著一小皇上,我突然明白了, 於:您是 郭:我是慈禧太後 於:老佛爺 郭:哼,小李子 於:哦? 郭:小李子是誰呀? 於:是? 郭:大太監李蓮英 於:對了 郭:小李子 於:恩 郭:回頭一看小李子我樂了 於:怎麼了 郭:於謙 於:哎沒聽說過

Ⅳ 《海賊王》為什麼能夠在全世界取得這么大的成功

這部動漫的優點太多,我覺得可以從幾點來說吧,一方面是日本漫改的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了,從漫畫到動畫,到動畫電影再到相關的周邊以及宣傳活動可以讓這部漫畫的內容完全發揮出來,同時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這部動漫也可以在世界各地銷量以及播出,他的影響力自然非常巨大,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也不小了。

這部動漫還有著精彩的戰斗戲份,這也讓這部動漫增色不少,作為一部熱血漫,裡面有著惡魔果實這樣的設定,所以打鬥也是眼花繚亂,這些都是動漫成功的因素。

Ⅵ 金庸小說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論金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嘗試描述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的三個基本特徵,由此對金庸小說中反復出現的一男多女、眾星捧月的愛情模式展開分析,並探求這一模式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揭示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沒有真正獲得獨立人格這一事實的緣由。最後就新派武俠小說在兩性關系問題上的困境進行初步思考。

金庸的十二部長篇、兩部中部、一部短篇小說,除短篇《越女劍》和中篇《白馬嘯西風》外,主人公全部是男性,女性形象的數量、深度、厚度都遠遠不及男性形象。然而金庸仍然創造出了一系列呼之欲出、各具神韻的女性形象,這就為本文提供了合適的分析對象。

和其它文學種類相比,武俠小說是典型的男性寫給男性看的書。在近年來越來越深入扎實的金庸小說研究中,探討兩性關系、愛情、女性的文章不多。最有收獲的是三方面:一是探討俠義進取精神和金庸小說對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重塑;二是反思正統文學史對金庸和武俠小說的偏見,進而就「雅俗之辨」進行思考;三是歸納和評價金庸小說的藝術特色和創作手法。

第一方面的研究收獲最豐。陳墨在《金庸小說與漢民族的文化批判》巧妙地指出金庸,「往往不自覺地褒揚少數民族,貶抑中原漢人」,從早期「狹隘的民族主義立場中跳出來」,批判漢族文化中虛偽、柔弱的方面。嚴家炎的《論金庸小說的現代精神》指出,和傳統武俠小說相比,其現代精神表現在否認「快意恩仇」、濫殺無辜;超越狹隘的民族觀念,用平等開放的態度處理民族問題;放棄正邪兩分觀念,「以大多數群眾的利益考察各派斗爭」;人生觀兼顧「社會責任與個性自由」;特別可貴的是「潛藏獨立批判意識」,尤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冷成金認為金庸小說「以充沛的現代意識為主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梳理和闡揚」,「暗合了我們民族重塑文化本體的百年祈盼」。與此相似,周寧發現眾多男主人公的父親「缺失」,他們的「身世之謎是民族命運的象徵」,而「武俠小說創作和閱讀使華人在幻想中完成文化認同式」。嚴偉英詳細梳理了《金庸創作的思想歷程》,順時間考察金庸的生活經歷與思想感情變化,推測寫《俠客行》前金庸經歷了骨肉慘劇,而李敖在《我的自白書》中提到金庸曾夭折一子,大慟——筆者佩服嚴偉英敏銳。

第二類題目有林煥平的《關於文壇重排座次問題》、孔慶東《金庸小說的文化品味》、劉炳澤《金庸的末班車與文學觀念的變革》、陳墨的《金庸的產生及其意義》。總的來說,金庸小說的價值和地位正在得到越來越明確的肯定,傳統的「學院研究」對金庸和整個通俗文學採取了越來越開放、理智的態度。

第三類題目數量較少,宗源把金庸與英國間諜偵探小說家勒卡雷進行比較,側重藝術手法,認為二者都達到了「雅俗共賞」的高境界。《淺談金庸古龍的創作方法和風格》側重求二者之同,沒有指出二人各自的特點。嚴家炎從金庸小說為什麼吸引人切入,總結其情節上的繼承、借鑒與創新。馮其庸借《論〈書劍恩仇錄〉》,指出金庸小說的風格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現實主義基礎上的浪漫主義精神,大寫意的手法,重在塑造人物的精神氣質。」作為紅學專家、著名學者,馮先生著文本身就是對金庸小說的褒揚,證明學術界對金庸小說的接納與肯定——當然,仍有不同意見,但不改變總的態度。

特別突出的是陳墨的金庸研究系列著作,《金庸賞評》、《金庸小說賞析》、《金庸小說之謎》、《金庸小說人話》、《金庸小說藝術論》和《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共近200萬字的書稿」。此外金庸的散文和評論亦散見各處,如《韋小寶這傢伙》,深入淺出論述了韋小寶和中國人的性格,《金庸論俠》是他在北大回答學生提問的記錄。金庸一手寫小說一手寫政論,想來他的政論在大陸出版應該不會遙遠,這將成為金庸小說研究的重要材料。

和本文一樣專門論述女性形象、兩性關系的專題文章甚少,主要散見於第一類論述「小說——文化」的文章之中。陳墨在《金庸小說中的愛情觀》里指出,金庸筆下愛情的特點是「廣泛性多樣性」和「深刻性獨創性」,寫出了「愛與人性、命運、道德、倫理」的關系。古代的郭靖、楊過和張無忌的形象中,實際上注入了現代意識。他舉陳家洛、石清不敢愛「女強人」的故事為例,指出金庸揭穿了「男人強大的神話」,「寫出了某種真相」。韋小寶娶了七個老婆則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男女關系的文化景觀」。

嚴偉英緊密結合作品指出《神鵰俠侶》的愛情描寫表明當時金庸的「寫作思想處於重要轉折階段」。師徒相戀、女方失身兩個關鍵情節的設計有很強的叛逆傾向。胡一刀夫人的形象標志著1959年其「言情創作步入成熟」。嚴偉英獨具慧眼地指出,在古代男人多妻,實際生活中丐幫幫主完全可能嫖妓,婚姻常常有金錢考慮等等,而金庸一概抹去這些「世俗特徵,維護愛情童話的純潔性,維護童話人物的更高尊嚴」。孔慶東指出「金庸寫情不遜於任何人,廣度、深度、力度均為大師級,是言情又超言情」。馮其庸一針見血地批判陳家洛獻出香香公主「既無情又無義」,「表面上是陳家洛自己作出了犧牲,實際上是污辱了喀絲麗」,對才智武功兼備的美人霍青桐一掬同情淚。

本文試圖在考察上述論述的基礎上對金庸小說的女性形象做相對集中全面的分析,分析對象以十二部篇的女主人公為主,她們是:《書劍恩仇錄》——霍青桐、喀絲麗;《碧血劍》——夏青青;《射鵰英雄傳》——黃蓉;《神鵰俠侶》——小龍女;《雪山飛狐》——-苗若蘭;《飛狐外傳》——袁紫衣、程靈素;《倚天屠龍記》——趙敏、周芷若;《連城訣》——戚芳、水笙、凌霜華;《天龍八部》——阿朱、王語嫣;《俠客行》——阿綉;《笑傲江湖》——任盈盈、岳靈珊;《鹿鼎記》例外,七個女子都不能算女主人公。

金庸賦與這些人物青春、美貌、聰敏和善良,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共同特徵,真正的特徵必須是人物的靈魂精髓和人格核心,是全書情節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性格基礎」,滲透在人物的一切言行中,而且對全書思想寓義的最終形成不可或缺。按此標准,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具有如下特徵:她們是「愛情動物」,有「仙化」傾向,以她們清純的性情反襯男性世界的污濁。

愛情動物:「愛情動物」可以概括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最核心特點。

不但上述十餘人,包括書中的大小配角,幾乎無一例外。她們在書中最主要乃至唯一的功能是作為男主人公的追求者、追求對象、戀人或妻子。金庸筆下的母親形象少而單薄。男主人公的母親里,著墨最多的是張無忌之母殷素素。《倚天屠龍記》里前十回她實際上擔任了女一號的任務,但她在書中主要是「張翠山的戀人、妻子」,而非「張無忌的母親」。

她在張翠山自刎後毫不遲疑地殉情,當時張無忌只有十歲。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胡夫人,她殉情時胡斐尚在襁褓之中。刀白鳳並沒有為獨子段譽選擇生存。

這些「母親」在男女愛情和母子親情間傾向於前者,更加弱化了她們的「母親」角色。《俠客行》後記中金庸稱這部書中「我所想寫的,主要是石清夫婦愛憐兒子的感情。」但閔柔是否石破天之母不能完全斷定,即使假定是,金庸對其母子之情的描寫仍然很單純,沒有寫出深厚的層次感來。

女性在小說可能擔任的兩種最常見角色其中的一種淡化得近於無,使得她們在愛情中的表現更加突出。離開愛情故事的框架,她們的美麗與善良無人能賞;她們的勇敢與多情也將失去「用武之地」;她們的才藝點綴在自己的愛情里,更點綴在書中。尤其是她們的去留行止緊緊追隨意中人,並且常常是女性主動相隨,這在古代的真實生活中不能發生,卻在金庸小說中多次出現:《書劍恩仇錄》中總兵千金李沅芷「霍霍青霜萬里行」,仗劍追趕余魚同;《射鵰英雄傳》里穆念慈一路偷偷追隨楊康,只為在窗外偷偷看他一會兒;《天龍八部》里王語嫣這個標准閨秀竟跟著慕容復萬里遠赴西夏,鍾靈離家尋找段譽竟至臉上微有風霜之色;《倚天屠龍記》里趙敏多次尾隨張無忌,關鍵時刻就冒出來;《笑傲江湖》里儀琳和父親不戒和尚下恆山上華山找令狐沖,而聖姑任盈盈以未嫁之身背一個青年男子到少林寺治傷,在中國古代簡直匪夷所思。

為什麼這種歷史上乃至當代都有罕有的情形在武俠小說中並不讓人感受到突兀和虛假?

誠如華羅庚所言,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武林(江湖)這一特定的、虛構的世界,固然非古代社會所能比,甚至也比當代社會自由。在這個亦真亦幻的世界裡,作者和讀者達成默契,對許多社會規范和現實限制忽略不計。然而言行自由度的超現實不等於人物性格和知、情、意的超現實。「霍霍青霜萬里行」令人信服,不僅因為李餘二人身在江湖,更由於它符合人性的真實。在古代里可以找到許多女子願意隨戀人、丈夫遠行而不得的例子。李白的《長相思》:「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杜甫的《新婚別》:「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倉皇。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正是有這種深沉熱烈的感情做基礎,金庸筆下女性形象種種驚世駭俗追求愛情的言行,雖然違背歷史的真實,卻達到了人性的真實。

金庸筆下的男性形象不乏有情人,他們同樣為愛情付出真誠和執著。

郭靖專一、楊過不羈於世俗只求真情實現、丁典的執著、段譽在愛情中的痴迷與無私……絲毫不比女性在愛情中的表現遜色。但男性形象在愛情之外還蘊含著國家政治、民族關系、社會規范與個性自由、理想人格、人生價值等等多層次、多方面的角色功能。女性形象顯然遠不如男性形象內容豐富。她們的整個身心投入愛情之中,她們的命運系於愛情中,她們的形象在愛情和婚姻中完成。如果可以粗略地把一個人物的結局歸入「悲劇」或「喜劇」,那麼女性形象不必考慮是否有事業、國家、人生等其它層面,她們只有愛情,兩情相悅、得成佳偶便是「喜劇」,相思無望、遇人不淑便是「悲劇」。男性形象顯然遠不止此。《射鵰英雄傳》結尾:「兩人一路上但見白骨散處長草之間,不由得感慨不己,心想二人鴛盟雖諧,可稱無憾,但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對國家命運的擔心主要來自郭靖,而非黃蓉。《倚天屠龍記》結尾時,張無忌事業的失落、人格的大缺憾、他關心的百姓命運,一系列問題都沒有答案,心滿意足的只能是趙敏而非張無忌,更不是讀者。所以,同是有情人,同在為情苦,女性形象的核心特徵是「愛情動物」,男性形象則不是。

與善良純情的女主人公們不同的是另一類型的女性:怨婦。《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俠客行》中的梅芳姑,《天龍八部》中的葉二娘、秦紅棉、王夫人、康敏,《笑傲江湖》中儀琳之母啞婆婆。愛情的失敗使她們變得乖戾、暴躁、自私,甚至狠毒。表面上的強悍獨立,恰恰源於一種深刻的依賴心理和狹隘的人生境界。她們認為應該供自己依賴、欣賞自己、照顧自己的男性讓自己失望了,所以她們有權不負責任、報復社會。菟絲草依附大樹未遂,便變成了毒藤,終其一生也沒能長成一棵樹。

縱觀金庸小說主要女性形象,唯一一個不能歸入以上兩類的例外,是《笑傲江湖》中的恆山派掌門人定閑師太。這位是得道高尼,胸懷寬廣、勘破生死,堅持正義而又不拘泥禮俗,臨死前將掌門人之位傳給當時「聲名狼藉」的令狐沖。這一驚世賅俗的選擇意味著定閑師太超越了三重觀念:一是門戶之見——令狐沖不是恆山派弟子;二是正邪之分——令狐沖早已走上「邪路」;三是男女之別——讓這個青年男子領導和管理一群尼姑。更難得的是做出這一選擇時她是那麼從容、自然,既無疑慮,也不自得。同為「反封建禮教先行者」,和楊過之「狂」、黃葯師之「邪」相比,定閑師太無視禮教而不以為意,俯視人生而不以為傲,境界更高。囿於史實,金庸未能給定閑師太更高的聲望和地位,但她的精神光輝完全不遜於《天龍八部》里的灰衣僧和《倚天屠龍記》里的張三豐。這一女性形象是罕有的不以愛情為生命的特例,她代表的人生境界和哲理寓意超越了日常生活層面,已經極少性別色彩。

仙化:金庸筆下女性形象的第二特點是「仙化」。

黑格爾認為:「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最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里和推廣成為愛情。」和第一個特徵「愛情動物」相適應,金庸筆下的女子普遍美麗、健康、善良、純潔,在刀光劍影、血腥權詐之中讀來,更覺清新爽目。實際生活中女性的小器、自私、虛榮、乖戾,金庸很少寫到。略有一點放到年輕女子身上,也都在可諒、可解、可憐甚至可愛的范圍之內。黃蓉的小器刁蠻使人覺得是出於對郭靖的深愛;溫青青吃醋吃得有些過頭,但她因為自己是私生女一定很自卑,也可以理解;小龍女願意幫蒙古人,因為他們贊成自己和楊過的婚事,有些人覺得是「不識大體」,有些人卻恰恰愛她「不食人間煙火」;戚芳意志不堅,沒能一直忠於對狄雲的愛情,但她一生善良、命運不幸,讓人嘆她憐她不忍責怪她。

在對女性形象普遍進行「凈化」之外,金庸營造了一系列情景交融的「美人出場」意境。每逢寫到這里,文字如詞賦般文雅典麗。

黃蓉第一次以女兒身出場是在梅林邊的湖上,四周冰雪瑩然。《天龍八部》里鍾靈、木婉清、阿碧、阿朱、王語嫣,更是「美」不勝收。阿碧出場,緊接在鳩智摩和段譽的性命相博之後,氣氛為之一緩。阿碧渾身上下散發著吳越文化的氣息,人品與方言、山水、民俗高度濃縮在阿碧出場的這一段文字里。沒有對家鄉文化的深徹了解和深切眷戀,阿碧的出場不會這么精彩。《倚天屠龍記》里趙敏出場神秘而幻麗,旅途之中突然把男主人邀到秀麗的園林中喝酒。金庸此處寫趙敏重在寫神韻,她身上各種氣質混雜,每一種氣質都預示看這個人物形象的一個側面。

仙化傾向最集中的表現在兩部書的女主人公形象上。她們幾乎被塑造成仙女,具有絕俗的美貌和風姿、內心純潔天真、不知世事,心地和身上的衣服一樣潔白無瑕。一是《書劍恩仇錄》中的香香公主,一是《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

香香公主的美被金庸用浪漫手法大加渲染,「那少女的至美之中,似乎蘊含著一股極大的力量,教人為她粉身碎骨,死而無悔。」香香公主的眼淚能讓清軍士兵愧疚自殺,讓殘忍鷙刻的清朝統帥兆惠「心腸竟也軟了」。她的美被賦與了凈化靈魂的力量,近於仙子。

香香公主的美來自她極端的純真、善良,小龍女的美則來自她極端的沖虛、寧靜。香香公主更多現實生活的氣息,她有親情關系,有政治立場,深刻地捲入了全書主要矛盾,即反清復明的紅花會與清政府的矛盾。小龍女這一形象則顯然是受《莊子》啟發而創造出來的。「藐射姑之山,有神人居焉」。她沒有親人,與古墓外的世界沒有任何利害關系和感情聯系。她唯一「有所求」的,是與楊過的愛情。正因為沒有其它任何東西可為之分心,她的愛情特別強烈執著。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會如此「仙化」?首先,武俠小說的主要閱讀對象是男性,而且是通俗作品。與高雅文學相對,通俗文學主要是追求普遍性而非精英氣質,追求閱讀中的認同感受而非獨特的個人體驗,追求對現存文化的認同而非對現有文化的反思(當然,金庸小說在許多地方已經達到了雅俗共賞進而溶解「雅俗之分」的境界。不過在「仙化」女性形象這一現象上,金庸更多地傾向於通俗)。不論男性讀者的文化層次、生活經歷、氣質性格如何千差萬別,對異性美的欣賞和嚮往卻不會相差太多。美麗的女性形象為書中的主人公,更為讀者,在緊張的生活和巨大的「事業壓力」之外提供了使他們愉悅、放鬆的審美對象。金庸採取通俗的姿態把女人美化,但不墮入庸俗。寫女性和情愛時絕不涉及色情,即使在香香公主裸浴、小龍女被姦汙這樣「有機可乘」的情節上,作家的分寸拿捏得仍然很准。這與金庸的家世和修養關系很深。海寧查家在清代號稱「一門七進士,叔侄兩翰林」,進入本世紀,海寧查家仍然俊彥輩出。文學上有詩人、翻譯家查良錚(穆旦),小說家、政論家查良鏞(金庸),音樂上有歌唱家蔣英(錢學森的夫人、金庸的表姐),政界有查濟民先生。金庸的作品是傳統文化中誕生的奇跡,他本人亦是幾百年傳統家學熏陶出的「寧馨兒」。

和金庸恰恰相反,古龍把中華傳統文化中和現代西方觀念中女性觀的糟粕「兼容並包」,他筆下的女性風塵氣重,他精心渲染的「林仙兒」恰恰毫無仙氣。嚴偉英《輝煌掩不住的陰暗》對古龍小說兩性觀念的「惡俗」剖析得針針見血,不用我再廢話。

金庸「仙化」女性的第二層原因是他在女性形象身上自覺或不自覺地寄託著他對理想人性、對「人應該過什麼樣一種生活」的憧憬和設想。香香公主是生長於大漠的回族少女,小龍女是古墓里長大的孤兒。她們與現實生活、與漢族文化、與俗世中的「主流意識形態」相隔絕,保存著一片純潔心田。這正折射出作者對自己所處的文化深刻的批判,對男性處境地的無可奈何——書中的男性很難擺脫兩種選擇:或失其本心成為「壞蛋」,或堅持真心成為「倒霉的好人」。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沒有仙化的男性形象?為什麼金庸關於理想生存狀況的設想沒有寄託在著墨更多的男主人公身上?

男性主人公中人格高尚健全的不乏其人,但他們都很坎坷、艱難,甚至極為不幸。實際上仙化女性恰恰表明小說作者沒能更深入地了解和剖析女性。金庸對男性的人格、男性的成長、男性在社會中的處境、男性的內心世界,顯然遠遠比對女性把握得更准,體會得更透,思考得更多。這很自然,每個個體了解人類的心靈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體察自已的心靈。作家筆下的每一種情感和情境,都是他在心中經歷過的。我們永遠不會說出自已從未想過的言語。

小說史上一號主人公與小說家幾乎總是同性別的,佳作更罕有例外。

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有幻想的空白。古今中外男性作家創造「完美的女性」,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不能像了解男性一樣徹底地了解女性。神秘和無知成正比。他們總傾向於塑造女性形象來寄託和代表光明、愛、和平、智慧這些「圓滿」的意象,大約是他們對男性、對自已失望之餘,於是以為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可以開發的品種——女人。但丁的貝阿特麗采、歌德的「永恆之女性」、里爾克詩歌中潛藏的智慧沉靜的女性聽眾,莫不如此。

反觀女性作家,她們筆下女性的可笑、可鄙、可憐、可惡、可恨大多比男作家入木三分。當然女性作家也一直不斷地重造人格美好的女性形象,但夏洛蒂.伯朗特的簡.愛、簡.奧斯汀的伊麗莎白和愛瑪、弗吉尼亞.伍爾芙的拉姆奇太太、喬治.桑的雅典娜、狄金森詩中的抒情主體,仍然是塵世凡人。她們除了明顯的人格缺陷外,更和殘酷紛繁的現實有著極緊密的聯系。她們和男性一樣在掙扎、在艱難地尋求、在被壓迫、在妥協,絕不是生來完美、纖塵不染。女性比男性更清醒地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仙女。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香香公主魔法般的魅力在男性世界裡不論回漢、長幼、正邪都所向批麾,可到駱冰、李沅芷、周綺、關明梅眼中,她的光環消失了,還原成一個極漂亮的少女而已。周綺看不慣她,為霍青桐打抱不平,關明梅本來准備殺她,她們都認為香香公主違背了道德准則。金庸或許沒有明確意識到兩性眼中的「仙女」何其不同,不過他忠於生活,透露出部分實情——對女性形象的仙化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天然的兩性吸引和男性對女性的無知。其實,男性的惡德和弱點,女性一樣不少。

人性與性別沒有聯系,性別只不過和時代、地域、年齡、民族一樣,使人性呈現出表面的多樣性。仙化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男性慾望和幻想的投射,而不是女性本身。

「清女」與「濁男」: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的第三個基本特徵是她們組成的至情至真的女性群體與權利熏心的男性世界形成鮮明對照。

男女愛情為人類諸多感情中最強烈、最豐富、最有詩意的一種,它產生在人最敏感、最有活力的青春歲月,一直被作家們作為人類真性、真情、真心的代表和象徵。文學中「愛情」的內涵幾乎總是遠遠大於現實中的愛情。以「愛情動物」為人格核心的女性群體自然可能構成「至情至性」的載體。恰如曹雪芹把他的理想寄託在大觀園里、女兒國中。

第一個特徵「愛情動物」符合歷史現實和中國女性的客觀狀況;第二個特徵「仙化」則代表了作者對女性人格的主觀評價。在這兩個特徵的基礎上,運用比較的方法一看,我驚奇地發現金庸小說中「女清」「男濁」竟如此分明。

金庸揭露人性丑惡的代表作是《笑傲江湖》、《連城訣》。兩部書都是寓言。《連城訣》寫奪財,《笑傲江湖》寫爭權。人性的貪婪、自私、陰險、奸詐、兇殘、虛偽集體亮相。然而,在這兩個群魔亂舞的世界裡,竟然找不到一個女性是姦邪之徒。《連城訣》里較重要的男性角色,除了狄雲和丁典,全都是貪婪控制的魔鬼。書中女性形象很少:戚芳、凌霜華、水笙。

她們的家庭背景和武功學識各異,但不約而同地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中保持著純朴的心。 在未知人世險惡前,她們的純潔善良不足為奇,動人的是在遭受邪惡欺騙和暴力迫害之後,知道了人世險惡仍然堅持著人性中美好的東西。最具有震撼力的情節是戚芳在馬上就可以和狄雲逃走前一刻,出於夫妻恩情去救丈夫,被泯滅天良的丈夫匕首刺胸而死。

戚芳缺乏趙敏、任盈盈那樣的識人慧眼,也缺乏黃蓉、阿朱面臨困難和障礙時的堅定意志,然而這個純朴的鄉下姑娘卻用生命證明了她是多麼無心機。《笑傲江湖》人物更多,規模更大,嚴偉英在《金庸創作的思想歷程》中推測「幾年後創作的《笑傲江湖》,基本框架就彷彿從《連城訣》脫化而來」。和《連城訣》一樣,《笑傲江湖》也沒有「壞女人」。書中有姓名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任盈盈、岳靈珊、儀琳、曲非煙、寧中則、定靜師太、定閑師太、定逸師太、藍鳳凰、老不死、啞婆婆、王夫人。她們不爭名利,不施陰謀,不害人。岳靈珊移情別戀也許讓一些讀者忿恨,然而金庸在書中安排了足夠有力的理由,沒有寫明而已。

一、餘人彥調戲扮成酒家女的岳靈珊,林平之仗義誤殺了他,表面上這條人命成為林家滅門的緣由,但岳靈珊焉能不感激林平之?欽佩林平之?

二、令狐沖在林平之入華山門下之前已經結交「採花大盜」田伯光,中間夾進另一個美貌少女儀琳,這不可能不影響岳靈珊對令狐沖的印象。

三、岳靈珊負責直接指導林平之練劍,朝夕相處。恰恰此時令狐沖在山頂面壁一年。請注意:這兩件事都是岳不群安排的。從後文岳不群使「沖靈劍法」誘勸令狐沖重歸華山看來,他當時完全了解獨生女與大弟子的感情進度。岳靈珊是岳不群手上的一顆棋子,用好了,全盤皆活。她若和林平之成親,岳不群則可以父親和師父的雙重身份享有他早已垂涎的《辟邪劍譜》。後來令狐沖身價飈升,他又可以把已經與林平之訂婚的女兒當作最有效的誘餌來釣令狐沖。

完全可以設想令狐沖面壁那一年,心思如此縝密的岳不群不會對岳靈珊和林平之的關系無所作為。所以岳靈珊實在是一枚可憐又可悲的棋子。這枚棋子至死痴情不改,一支福建山歌伴著她走向毀滅。

「男濁女清」的對比除了體現在對財富名利權勢的不同態度上,也體現在男女對待愛情、兩性關系的不同態度上。

金庸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觀都很純潔、很現代化,男主人公愛情觀高出傳統才子佳人小說和舊武俠小說之處,陳墨在《金庸的產生及其意義》中歸為四點:愛情關系一對一;美女不再是給英雄的獎賞,英雄一樣經歷愛情的磨難;女性及其愛情故事在書中占據中心地位;將女性、愛情、婚姻視為人生重要內容。

然而金庸的浪漫精神並未阻礙他揭露男性在兩性觀念上的陰暗面。小說中有三處情節頗耐人尋味。

一是《笑傲江湖》中嶽不群與藍鳳凰在船上會面。藍鳳凰爽朗大方、霽月光風,正是「人」該有的樣子,反而引得「君子劍「和弟子們心神不寧。我以為這里的假道學可以與魯迅的《肥皂》對比著讀。

二是《連城訣》中汪嘯風決意拋棄水笙的心理過程。最初他考慮過接納被血刀老祖「玷污」的水笙——實際上未成事實。這代表了傳統道德對男性「高標准、嚴要求」的一面,要求他們承擔一切,其中也不無自視甚高的成分。然而隨即另一種想法佔了上風,娶一個失貞女子豈不顏面掃地?前後兩種觀念完全相反,然而都不是叛經離道、荒謬絕倫,它們都在正統思想、「主流意識形態」允許范圍之內。

汪嘯風對水笙的拋棄含有一個前提:水笙不是人。推理如下:財產和物品沒有知情意識,拋棄破損的財產不會使它們憤怒、恐懼或屈辱→拋棄水笙時不必考慮她的反應,水笙不具有知情意識→知情意識是人特有的→水笙不是人。社會道德體系很復雜,不同的標准和不同的層次適用於不同的范圍,達成和平共處。尤其要注意,默許的而不是宣講的、不成文的而不是成文的、下意識的而不是理智選擇的道德規范,實際上在的生活中更有力地支配著我們的行動。一種規范、一種價值觀如果常常被學者掛在嘴上,寫入文章中,刊在頭版頭條,恰恰證明它尚未真正溶化成為支配社會的精神力量。幾曾見過有人著文號召《我們中國人要講面子》?

三是陳家洛在霍青桐,喀絲麗兩姐妹之間陷入矛盾時的心理活動:「『——唉,難道我的內心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麼?』想到此處,矍然心驚,輕輕說道:『陳家洛,陳家洛,你的胸襟竟是這般小么?』」另一方面

Ⅶ 河北省都有那些歷史名人

1、劉秉忠

劉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劉侃,法名子聰,字仲晦,號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祖籍瑞州。元代初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作為大元帝國的總設計師,在蒙元初期政壇,在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

元世祖即位,拜為光祿大夫、太保,領導中書省政事。劉秉忠逝世後,元世祖特別傷心,追贈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推誠協謀同德翊運功臣,封趙國公,謚號文貞。元成宗即位,追贈太師,謚號文正。元仁宗時,進封常山王。

Ⅷ 聽說金庸的《俠客行》有兩個版本的

沒有,只有一個版本,只是出版商不同而已,結局都一樣。《俠客行》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5年首次連載於《東南亞周刊》。

《俠客行》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該書有許多耐人尋思之處,潛隱著許多「玄機」,體現著金庸對於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體驗。

《俠客行》

舊版:張三李四來自龍木島。

新版:張三李四是從俠客島出來的。

新新版:

1、回目的更改:第一章,由「燒餅餡子」代替「玄鐵令」 ;第二章,由「荒唐無恥」取代「少年闖大禍」;第三章,由「不求人」替代「摩天崖」;第四章,由「搶了他老婆」改換「長樂幫幫主」;第六章,由「腿上的劍疤」頂替「傷疤」。

第十章,由「太陽出來了」換取「金烏刀法」;第十一章,由「毒酒與義兄」替換「葯酒」;第十三章,由「變的忠厚老實了」抵換「舐犢之情」;第十五章,由「真假幫主」換掉「真相」;

2、長樂前任幫主司徒橫的外號,由「八爪金龍」改為「快馬」;

3、侍劍並沒有被叮當所殺,只是被點了穴,後為石破天所救;

4、紫煙島上,石破天與阿綉多了些卿卿我我,石破天竟會對阿綉說出「你是我的心肝寶貝」等肉麻情話。

我之見:紫煙島一段,富有情趣!但對於石破天的性格描寫就似乎是前後矛盾了。該慶幸的是侍劍並沒有遇害,那麼好的小丫頭,我見憂憐,感謝金大師的憐香惜玉之情。

(8)當代美女俠士的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65年,當《天龍八部》還在《明報》連載時,《俠客行》就已開始在《明報》每周贈送的《東南亞周刊》上連載。1977年7月該書修訂完稿,金庸寫了該書的後記。

這部小說的書名是由詩人李白的同名古言詩而來,小說的內容也與那首詩作密切相關;不過,小說的情節並非是對李白詩作的演繹和注釋,而是對這一詩作作了出人意料的安排。

作品主題

「我是誰?」的疑問和「機關算盡太聰明」的隱喻,可以說是《俠客行》的真正旨歸,也是它的全部精華所在。

小說創造了石破天這個奇異的人物形象,長樂幫為擋「銅牌之難。而奉一少年石破天為其幫主,此事或不足為奇。然在石破天逃遁之後又尋找到一位與之十分相似的少年來冒名頂替,乃至於使其情人、仇家、父母都無法辨認,這就奇也怪哉。

這是小說的最為表面的一個層次:故事或傳奇層次。再則,小說中的主人公,可算是一位少有的奇人,他連「我是誰」也弄不清楚,被母親——其實未必是他的真母親——稱之為「狗雜種」,被謝煙客稱之為。

小叫花」,被用海石等人稱為石破天,被阿綉稱為「大粽子」,被史小翠取名為史億刀」,然而所有的這些名字,顯然都並非他的真正的名字。或許,他乃是石清、閡栗的次予——當年被梅芳姑搶去,但並未弄死——石中堅,亦即是石中玉之胞弟了,難怪他與石中玉如此相像。

但此事確實與否,尚不得而知。少年一直糊塗,但並不愚笨,冒名頂替之苦,可想而知。

俠客島得名於島上有一排洞窟,窟中刻著李白之詩《俠客行》。其中包藏了一套絕世的神功。而這《俠客行》的武功,果然是一種極為獨特的「奇功」:多少武林高手,才智之士如少林寺妙諦方丈,武當山愚茶道長等英才,加之如神人一般的龍、木兩位島主,寓數百人之智與數十半之功都不能「破譯」。

卻恰恰被一位目不識丁的少年早一舉破解並練成神功。其實在人類求知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各種牽強附會的注釋往往會損害原著的本意,反而造成嚴重的人為的障礙。如佛教大乘般若經以及龍樹的中觀之學,都極力破斥煩瑣的名相戲論,認為各種知識見解,徒然令修學者心中產生虛妄念頭,有礙見道,因此強調「無著」、「無住」、「無作」、「無願」。

《金剛經》雲:「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法尚應含,何況非法」,「看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如此等等都是這個意思。而這個意思,則可說是此《俠客行》的最深層的「意思」了。

總之,從《俠客行》書名著手,亦可把握這部小說的「玄妙」之處。一層是「俠客島之行」,這是全書的故事梗概;再進一層則是「俠客行武學」,這便是書中的「內核」了。

一來是若無俠客行為的武學,俠客島也就不復存在,小說中的俠客之行的故事也就不復存在了。

二來此俠客島之行,其目的及其寓意也盡在有關「俠客行」武學的寓言之中。更深的一層是——最深的一層或者可謂「返樸歸真」——「俠客之行」,亦即敘述一位無知的少年,如何成為一位真正的俠客,這不僅只是說他的武藝高強或奇遇迭至,而是說他心性仁厚,無私無我,大智大愚,為真正的至高無尚的「俠客」的典範與楷模,其他俠客或多或少地總有藏和或做作之處。

而此中少年則完全是至性至情,人所不及。此小說主人公的人生經歷與遭遇,可謂是極其不幸、苦不堪言的。然而幸與不幸、乃至苦與不苦,全然有乎一心之辨,如此少年並不以一己之苦為苦、一己之幸為幸,實為至人至俠。

這樣的人物,既可以從具體的形象與性格中去觀照,同時也可作其抽象與象徵的意義上去把握。——書中少年是一位真正的典範的俠;他所經歷的人生道路與歷程,亦正是真正的俠客之路以及「俠客之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