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1948年美女老照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1948年美女老照片

發布時間: 2022-07-29 05:08:39

Ⅰ 抗日戰爭時期最美的女人的名字叫什麼

  1.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別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她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 劉耀梅,河北阜平縣人。1921年出生。16歲開始從事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羅峪村婦救會主任。她為發展全村婦女參加抗日工作,編寫了通俗易懂的《婦女解放歌》。 1943年12月10日,劉耀梅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堅貞不屈。劉耀梅壯烈犧牲後,抗日軍民找到了她的遺體,人們含淚把她側翻過來,由八路軍晉察冀畫報攝影記者葉曼之拍攝了後來廣為人知的這幅照片《劉耀梅之死》。 現阜平縣平陽村樹有她的紀念碑。

  3. 趙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市將她戰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1962年4月9日,郭沫若為趙一曼題寫了一首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

  4. 成本華(1914年---1938年),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遭到和縣人民的武裝抵抗,成本華指揮戰斗,被日本侵略軍俘獲,她英勇不屈,視死如歸,被殘酷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Ⅱ 中國近代最好的女特工

1、沈安娜:卧底蔣介石身邊的女速記員
一張1948年國民黨六屆臨時全體會議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在主席台致辭的是蔣介石,主席台右側端坐著速記員沈安娜。
1938年,沈安娜奉周恩來指示,進入了國民黨中央黨部機要處。憑著每分鍾200字的記錄速度和一手好字,沈安娜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等重要會議的速記員。在國民黨中央黨、政、軍、特高層會議上,凡蔣介石主持會議,沈安娜便是速記的不二人選。
沈安娜曾說:「戰斗在敵人心臟里,要剋制六欲,壓抑七情,人的本性被壓抑是很痛苦的。」這是外人難以體會、也無法切身體會的。1946年6月,蔣介石在一次高級軍事會議上,講至絕密處,下意識地停頓,接著說:「下面的話不要記!」這時,全場都要停下筆來,沈安娜也不例外。這樣重要的情報,她只能將要點死死記在心裡,過後再偷偷記錄,她將所能搜集到的國民黨計劃、武器裝備等重要情報用各種方式傳遞給了延安。
沈安娜在蔣介石身邊卧底長達11年,為我黨搜集了大量重要情報。1979年12月,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花廳接見沈安娜時說:「你這個小速記,不是什麼官,作用可大了。」
八路軍接收的第一架飛機
抗戰時,潘漢年化名胡越明。1941年日美談判失敗後,隸屬潘漢年情報系統的日籍中共黨員中西功、西里龍夫和中共秘密黨員汪敬遠等最早發出警告:「日本艦隊將襲擊珍珠港!」
在潘漢年及其領導的情報人員老照片前,王館長介紹說,1943年,中共地下黨員徐楚光打入了南京汪偽軍委會,在他的協助下,1945年7月,汪偽空軍少尉飛行員黃哲夫找到了我黨蘇浙軍區司令部,將駕機起義的想法和汪偽空軍情況向粟裕司令員作了匯報。3天後,粟裕告訴黃哲夫,黨中央指示:「待機而動,配合反攻」。並確定自己化名「左如」以及在南京和揚州的聯絡人、聯絡地點。黃哲夫代號為「於飛」。此後,黃哲夫就用「於飛」這個名字同黨組織聯系。

Ⅲ 在歷史上,清朝格格的真實容貌是什麼樣的呢

很多人在看古裝劇的時候,都會有想穿越回去的沖動,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是再好不過的事,但如果你穿越回清朝,面對這樣的格格,不知是會哭還是會笑?

(一)格格之名

從小看到的的電視劇《還珠格格》,將我們對格格的印象定位在了古靈精怪的小燕子和知書達理的夏紫薇身上,認為她們的身份,應該是帝王之女。實際上,"格格"原為滿語的音譯,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姑娘”的意思,是清朝對於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一般來說,到了後金初年,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製。

由此觀之,古代格格們也是尋常人,只不過由於籠罩著一層皇親國戚的面紗,在外人看來就顯得比較神秘了。至於其真實容貌,自然也就有三六九等之分了。

Ⅳ 女演員趙玲琪長得像四川方言電視劇的中年女演員龔俐嬋嗎

還是有點像的,但也不是非常像

Ⅳ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著名女星究竟有哪些,她們當年的排名如何

周璇1920.8.1-1957.9.22) 原名:蘇璞 籍貫:江蘇常州 身份:中國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民國時期著名歌唱家 評價:一代歌後「周璇」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號稱「金嗓子」,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一副名副其實的好歌喉,不僅音色細嫩、音質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經過麥克風傳將出來更是委婉動人。就是不愛聽國語流行曲的人,也會對她那燕語鶯聲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加上電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涼的身世,因此深受大眾的青睞與關注。 生平: 童年被賣為 周家養女。 1931年 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後入新華歌舞社。主演1934年 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第二,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 金嗓子」。 1935年 從影,在天一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美人恩》中扮演角色。 1936年 入藝華影業公司,主演《喜臨門》、《滿園春色》等影片,新華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狂歡之夜》中扮演角色。 1937年 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紅,成功地塑造了在舊社會受盡侮辱和損害,但對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為其表演藝術的代表作。八一三事變後參加大型話劇《保衛蘆溝橋》的演出。後隨上海劇藝社赴菲律賓宣傳抗日救亡。 1938年 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 1943年 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 、《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並在文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影片《夜店》中扮演角色。 1950年 回上海,參加影片《和平鴿》的拍攝,因患病而未竟。 出演影片 : 1935(1):美人恩 1936(4):花燭之夜 化身姑娘 喜臨門 百寶圖 1937(4):馬路天使 滿園春色 三星伴月 女財神 1939(5):孟姜女 李三娘 新地獄 七重天 董小宛 1940(6):三笑 孟麗君 蘇三艷史 西廂記 黑天堂 天涯歌女 1941(5):夢斷關山 梅妃 夜深沉 解語花 惱人春色 1943(1):漁家女 1944(2):鸞鳳和鳴 紅樓夢 1945(1):鳳凰於飛 1946(2):長相思 各有千秋 1947(5):莫負青春 歌女之歌 花外流鶯 憶江南 夜店 1948(1):清宮秘史 周璇早年身世坎坷,從藝後生業輝煌,感情生活卻連遇挫折。出生年月有多種說法,有1918、1919、1920諸說,逝世於1957年9月22日,又說是20日。籍貫有常熟和上海兩說。 主要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來、陋巷之春、月圓花好、瘋狂世界、訴衷情、采檳榔等 李香蘭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貫:日本佐賀縣,生於沈陽 身份: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於日本一個漢學世家,祖父是一個漢學學者,父親受其影響早年到中國學習,後任職於「滿鐵」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時代留在腦海里的那片血紅讓她終生難忘———1932年,她親眼看到幾名被綁的中國人被日本憲兵當場槍殺,血肉模糊。後來她才知道那與平頂山慘案———3000名中國平民遭日軍屠殺的事件———有關。平頂山事件中,由於父親因「通敵」受到拘留,事後山口淑子一家遷居沈陽。13歲時,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當時的親日派沈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養父,她也因此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香蘭。 命運有時是在不經意之間改變的。李香蘭與白俄羅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這樣,那次相識使李香蘭有機會跟一位俄羅斯聲樂家學習聲樂,她的音樂天分得以發掘。這一時期,日本為推行「日滿親善」、「五族協和」的懷柔政策,開始在電台上播放「滿洲新歌曲」,既懂日語又會北京話的李香蘭於是作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歲時,李香蘭前往北京讀書。1937年,由「滿鐵」公司出資的電影公司「滿映」成立,李香蘭被聘為專職演員。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蜜月快車》奠定了她「懂日語的中國少女影星」的地位,後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和《白蘭之歌》等「大陸三部作」。1943年,因參演《萬世流芳》,李香蘭這個名字曾轟動一時。 山口淑子的「李香蘭時代」,正值日本侵華時期。《李香蘭》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彌說,「她在祖國日本和故國中國之間的夾縫中受到命運捉弄,度過了非常苦惱的青春歲月。」對此,山口淑子說有兩件事讓她終生難忘,至今想起來還覺得心酸。 1938年10月,18歲的李香蘭作為「日滿親善」代表首次回日本,興奮之中的她萬萬沒想到,當驗過護照剛要下船時,聽到官員兇狠地喝叫:「你還是日本人嗎?一等國民卻穿著支那服,不覺得羞恥嗎?」山口淑子說:「當時我都蒙了,不明白那個日本人為什麼說那種話,為此我十分苦惱。」後來在東京,當她身穿中式服裝演唱中國歌曲時,掌聲中不時傳來謾罵。這使她對祖國日本的幻想開始破滅,她感到可悲的,「不是為日本人錯把我當成中國人而歧視,而是祖國的日本人對我出生的中國———我母親之國的侮辱。」 1943年,李香蘭參與演出了描寫林則徐禁鴉片的歷史劇《萬世流芳》,她在劇中扮演了一位訴說鴉片之害的賣糖少女,唱過《賣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記者招待會後,有位年輕記者追上來問她:「李香蘭,你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演出《支那之夜》、《白蘭之歌》那樣侮辱中國的電影?你中國人的自豪感到哪裡去了?」面對責問,她道歉說:「那時我年輕不懂事,現在很後悔。在此向大家賠罪,再不幹那種事了。」不料這番話引起一陣掌聲。她回憶說:「實際上那時他們已經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謝罪。」 追憶往事,山口淑子說:「在那個戰爭年代,為了生存,我的確是拼足了力氣學唱歌」。她稱,對那些曾為軍國主義服務、歧視中國人的電影而感到內疚。因受不了「李香蘭」身份的重壓,她在1944年從「滿映」辭職,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被軍事法庭以「漢奸罪」嫌疑審訊,後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倖免。對自己以中國人的名義演出的《支那之夜》等電影,她說「雖因年輕但考慮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釋放回國。 告別了「李香蘭」的山口淑子,回國後跨入影壇,其間甚至想過要到好萊塢發展,後因故放棄。1958年,山口淑子與外交官大鷹弘墜入愛河,婚後改姓大鷹,並退出演藝界當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將50歲的大鷹淑子圓了記者夢,當起了富士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還前往越南、柬埔寨、中東等戰爭前線,采訪過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風雲人物。1974年,頻頻在電視上出鏡的大鷹淑子在田中角榮首相的勸說下出馬競選,從此當了18年的參議院議員…… 1975年,已是國會議員的大鷹淑子訪問平壤,路經北京時,受到廖承志會長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訪問了留下過青春足跡的北京、上海、哈爾濱和長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著淚水看了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實況轉播。 談及這段經歷時,山口淑子打開了畫冊,讓我看鄧小平先生在1978年訪日時與她在田中角榮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時,她唏噓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畫冊里她年輕時與周璇、白楊等中國演員的合影時,她變得愉快起來。她回憶起1978年作為日本環境訪華團團長訪問的情景,提到重訪長春電影製片廠時,她這位「金魚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鄭曉君、「妖艷美人」白玫、「活潑美人」夏佩傑和「永遠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歡迎。她說:「我有中國和日本兩個親人,中國是養育我的母親之國,日本是我的父親之國。中國是我的故鄉,所以去中國應說『回』中國。」 希望「父親之國」和「母親之國」友好相處 1992年,山口淑子從參議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後,她選擇了獨居。其間,她仍擔任著「亞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長(理事長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戰爭受害者、當年的從軍「慰安婦」道歉賠償。明年是二戰結束60周年,她向記者透露,日本一家電視台計劃拍一部以她的經歷為題材的電視片。劇本目前正在構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語的大眼睛演員擔綱。 對目前較「冷」的日中關系,山口淑子說,日中之間有些摩擦,但對此應該正視,不能使它積重難返。在談及接受專訪的初衷時,她表示希望中國的年輕人了解她的命運,藉此促進日中兩國關系的發展。「中國和日本是我的『母親之國』和『父親之國』,我最不希望見到兩國的友好關系出現問題。周恩來總理說過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日本人應該用自己的良知清算過去,兩國年輕人更應用全新的廣闊視野,認真考慮將來如何友好相處」。 代表作:《夜來香》、《恨不相逢未嫁時》、《小時候》、《賣糖歌》、《戒煙歌》、《海燕》、《何日君再來》、《蘇州夜曲》等。 白虹 (1919-1992) 原名:白麗珠 籍貫:北京 身份:中國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 評價:「北平三白」之一(其他兩位是白光、白楊),白虹一生在歌、影藝術上都有不俗的成就。 生平: 幼年的她非常喜歡音樂,13歲那年,明月歌舞團從上海到北京招募團員,她順利地被錄取了,從此以白虹的藝名步入上海的演藝圈。 30年代初期,白虹在明月社老闆黎錦輝的介紹下,出演過《人間仙子》和《國色天香》兩部電影,但她在歌壇的表現還是更為耀眼的歌唱事業為主。此時的白虹嗓音雖然甜美,但歌藝的成熟還是30年代後期的事情,歌曲《郎是春日風》是她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由於白虹的發音準確,每每能將感情與詞意融會貫通,令聆聽者更易領會歌詞的含義,因此她的演唱感染力很強,與周璇、龔秋霞齊名,被譽為「三大歌後」之一。1934年,在上海各家電台聯合舉辦歌星比賽中,白虹以領先二百多票的成績摘得桂冠,而位列次席的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金嗓子」周璇。 提到白虹,就不得不提到著名作曲家黎錦光,白虹早期的歌曲幾乎全部出自黎錦光之手,兩人更結為夫婦一時傳為佳話,被認為是美滿的歌壇伉儷,直到1950年倆人登報聲明離異。 40年代時白虹的事業鼎盛期,她開始演唱不同歌路的曲目,風格偏於輕松活潑的類型。其中,她最擅長的是演唱爵士風格的歌曲,如《得不到的愛情》、《惱人的秋雨》、《愛情與黃金》、《雨不灑花花不紅》等。 白虹的音域非常廣闊,有歌評家評她:「歌喉嘹亮就像陽光普照,能激發人們高遠的情懷。」她的《賣湯丸》至今教人琅琅上口,和嚴華合唱的《人海飄航》,是早期著名的探戈歌曲,《郎如春日風》更是代表作,後來也有不少歌星翻唱。 1992年白虹去世,享年73歲。而在時代樂壇上,她的光彩將永不褪色。 代表作:《莎莎再會吧》、《雨不灑花花不紅》、《郎是春日風》、《人海飄航》、《河上的月色》、《乘風破浪》、《浪花》、《我要回家》、《紡棉花》等。 白光 白光為中國四五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原名史永芬,1921年生於北平。因見電影院投射機的一道白光而得藝名「白光」。白光因演出:《盪婦心》、《一代妖姬》、《玫瑰花開》、而走紅,被稱為中國「一代妖姬」。除了演戲,白光還是一位極負盛名的歌星,以其磁性的低音風靡歌壇,感性纏綿,別樹一幟。她主唱過不少電影歌曲,其中以《嘆十聲》、《東山一把青》、《祝福》較為著名。其他歌曲如《魂縈舊夢》、《等著你回來》、《如果沒有你》均也膾炙人口,至今已成為國語時代曲的經典。白光在1950年代初退出歌影壇,隱居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白光因結腸癌在吉隆坡病逝,享年78歲。 評價 在40年代以妖艷的形像、慵懶的歌聲,被稱為一代妖姬,名氣不在周璇之下。她敢於向大牌歌星挑戰,演唱並出唱片,足見她的自信。她那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在大上海站住了腳。和周璇一樣,她也幾乎是每片必唱的,夢幻般的歌聲迷住了眾多聽眾, 白光唱歌演戲都有她獨特的個性。表演上豁得出去,襟懷也算坦誠。尤其是那把低沉柔又帶懶慵韻味的磁性嗓音確實教歌迷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標準的京片兒,咬字吐詞極富感情,更夾著一種放浪形骸的味道,教喜歡聽她的歌的人們永難忘懷。

Ⅵ 女子肖像被印1元紙幣上,她卻渾然不知,30多年後才知道是自己,她是誰

古人常用「巾幗不讓須眉」贊美女性能力不遜男子。而「巾幗」一詞出自於《魏氏春秋》:「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巾幗,意思就是說司馬懿就如同婦女,譏諷他閉門不出,不敢應戰。巾幗是指女性使用的頭巾和頭上戴的裝飾物,後來用來泛指女子。須眉就是胡須和眉毛,鬍子是男性的標志特徵,所以常用來表示男性。《紅樓夢》中,曹雪芹也曾借人物之口,說過「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

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巾幗英雄,就是花木蘭。有一身好武藝的花木蘭,雖然只是一個女兒身,但她不忍年邁的父親去從軍,就代軍從征。從此花木蘭的事跡就成就了一段佳話廣為流傳。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有女子的參與,女性開車更是司空見慣。但是回到60年代,能開拖拉機的女性還是屈指可數的,比如那名印在第三套人民幣1元紙幣上的女孩,她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第一位女拖拉機手。

▲梁軍老年照片

痊癒回家以後,梁軍還經常出門活動,和大家一起做公益,做對群眾社會有益的事。梁軍的經歷證明了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樣出色,可以突破很多莫須有的強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鎖。梁軍也證明了,唯有女性堅持自己的選擇,才能擁有這精彩的一生。

結語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婦女獲得解放,大膽地走出家門,步入社會,很多女性都在她們的崗位上發光發亮,用才幹向社會證明了她們的實力,用盡一生演繹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巾幗不讓須眉"。她們也成功地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Ⅶ 已故美國女明星,被譽為「性感明星」。

瑪麗蓮·夢露
[編輯本段]簡介
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
出生地:洛杉磯 加利福尼亞州 美國
星座:雙子座
血型:AB型
生日:1926年6月1日
祭日:1962年8月5日
身高:166CM
體重:53.2KG
三圍:89厘米-56厘米-89厘米
最愛喝的酒:香檳和伏特加
最喜歡唱的歌:鑽石是姑娘最好的朋友(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最喜歡的雕塑家:羅丹
擁有的汽車:黑色「雷鳥」跑車、 黑色卡迪拉克敞篷車
成名作品:《尼亞加拉》(1953年)
[編輯本段]生平
1926年6月1日瑪麗蓮·夢露出生於洛杉磯綜合醫院里,本名諾瑪·莫天森(Norma Jean Mortenson),諾瑪的身世坎坷,在她出生前,父親買了一輛摩托車,然後騎上它,直直地往北朝舊金山去,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留下家人與未出世的諾瑪,也因此在她心目中的父親形象永遠模糊。至於母親葛蕾蒂絲雖然生下了她,卻生而不養,不但男女關系復雜,還幾乎連孩子的父親是誰都搞不清。
葛蕾蒂絲曾在當時的大片廠當過電影剪接師,卻沒盡當母親的責任,九歲的時候,母親仍然接受不了父親離去的事實,被關進精神病院。1941年,小諾瑪到了加利福尼亞的「安娜姨媽」家。一年後,16歲的諾瑪與大自己四歲的詹姆斯多爾蒂結了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不過這是個沒有愛情的婚姻,二年後丈夫應征入伍,當時正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久丈夫以不滿諾瑪新職業為由提出了離婚,於是在她20歲時就結束這段婚姻。憑著姣好的外型,瑪麗蓮·夢露當起泳裝模特兒,她美麗的倩影四處流傳,最後傳到一代電影大亨霍華休斯手上,請她參加試鏡,她的經紀人卻建議她選擇更具規模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
1946年,諾瑪被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大老闆看中拍板僱用,從此有了這個藝名——瑪麗蓮·夢露。初期的工作並不順利,她只是在一些影片中跑跑堂,說幾句「Hello!」之類的台詞,為了可以賺得五十美元,並展現自己的藝術,瑪麗蓮開始拍裸體照,只為了汽車不被典當,成名後此消息被小報爆出,面對輿論瑪麗蓮卻沒有否認,使她反而得到大眾的同情。1950年約翰大膽啟用瑪麗蓮,讓她在《柏油叢林》擔任了一兩場重頭戲。緊接著瑪麗蓮與蓓蒂黛維斯等幾位大明星拍攝了《伊芙的底細》,出場時間雖然很短,但她那天真無邪,使人聽了渾陶陶的對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福克斯公司等影片一結束,便與她簽定續訂七年合同。
1947年瑪麗蓮·夢露拍了第一部電影「The Shocking Miss Pilgrim」,但她在片中只是小配角,之後的幾部片也不見起色,福克斯公司不願和她續新約,她只好重回模特兒一行,並開始上表演課。1949年她為《花花公子》雜志拍攝裸照,之後接了「彗星美人」(Al-lAbout Eve)、「夜闌人未靜「(The Asphalt Jungle)兩部影片,盡管片中的她仍舊是小角色,但已開始受到影迷注意。
進入1950年代,「飛瀑怒潮」(Niagara)、「妙葯春宵」(Monkey Business)、「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大江東去」(River Of No Return )、「七年之癢」(The Seven-Year Itch)等,一步步奠定她銀幕性感女神的形象。而她與棒球明星喬狄馬吉歐、現代劇作家阿瑟米勒結了又離的婚姻,加上與總統肯尼迪的緋聞,交織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情愛世界。
在53年之前,瑪麗蓮在影評界雖時獲贊譽,但電影公司總是把她拘囿於演「白痴美人」一類角色,為求發展,她上邁克爾契訶夫劇院聽戲劇課,排古典劇。這時,有位記者認出「金色之夢」月份牌上的裸體模特兒即為瑪麗蓮,消息透露出來,非但沒有毀掉她的前程,反而引起觀眾好奇,對她更為關注。1953年是瑪麗蓮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電影《尼亞加拉》里第一次擔任主角。影片以有名於世的大瀑布為背景,烘托瑪麗蓮優美的體態。該片上映以來,場場爆滿,她不僅一躍成為第一流的明星,而且成了好萊塢一手炮製的最了不起的神話。
1954年瑪麗蓮與棒球健將喬·迪·馬吉奧結婚,無奈這位球界巨人醋勁不小,對她限制極多,兩人最終分道揚鑣。她第二次婚姻只維持九個月,十月二十七日宣布離婚,十月六日的一場記者會,瑪麗蓮的律師以 ''事業上的沖突'' 解釋離婚的原因。
在電影里多次以花瓶角色演出後,瑪麗蓮開始想追求更進一步的演藝事業及擺脫她 ''淺薄金發美女'' 的形象。 一九五六年開始在紐約演員工作室Lee Strasberg 的教導下進修。 那一年瑪麗蓮與攝影師Milton Greene開創瑪麗蓮夢露電影製作公司。 後來製作出的《公共汽車站》(Bus Stop)(1956) 及《王子與舞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 )(1957) 是兩部展現瑪麗蓮高水準演出能力的電影。
1956年7月1日她又與劇作家阿瑟米勒另締良緣,他們是在1951年拍《青春常駐》一片時就認識的,1961年的The Misfits 是米勒寫給夢露,也是她最後完成的一部電影。瑪麗蓮的第三次婚姻結束於1961年的1月20日。
婚前瑪麗蓮的每部影片都超乎尋常的賣座,特別是在《七年之癢》這部片中她站在地鐵口的鏤空鐵板上,下面刮上來的風把她的裙子吹得鼓漲起來,成了她影片里最著名的鏡頭。不過夢露已經不滿足於傻瓜美人這種角色了,緊接著演出的《公共汽車站》里,她把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匯進人物身上,而且演戲才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片中,她出現在小酒吧時,真有光彩華艷、蓬蓽生輝之感。
1957年與勞倫斯奧立佛合作的《王子與舞女》遭受從未有過的失敗,淡出二年後,瑪麗蓮很小心地接下了這部《熱情似火》,影片拍攝很辛苦,她為此兩次小產,不過這一切都值得——《熱情似火》成為她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
1960年瑪麗蓮與克拉克蓋博合演了《不合時宜的人》,誰也不曾料這分別是他們倆的最後一部影片,停機沒幾天,克拉克蓋博因心臟病猝發而不治身死。同年十一月她與丈夫阿瑟米勒正式分開,這次離異造成的感情創傷始終未能平復。她神經衰弱嚴重起來,只得進精神病院作一短期療。一年後神采飛揚的瑪麗蓮接拍新片《瀕於崩潰》,這是她自那張雜志裸照以來,第一次同意在片中拍裸體鏡頭。
1962年6月1日,她在劇組攝影棚里,慶祝她三十六的生日。為了證明自己豐腴如初,風韻依然,瑪麗蓮在伯特斯特恩的攝影機前取一幅透明紗巾略事遮掩,拍下生平最後一組極有魅力的照片。八月四日一個周末的星期六,是夢露悲劇一生的高潮。這一天早晨,人們還看見她臉龐鮮艷。誰也沒有料到,這是臨終前的最後光彩。
1962年瑪麗蓮·夢露在工作與身體狀況都不佳情況下,為了拍「雙鳳奇緣」(Something's Got to Give)和電影公司鬧得不愉快,5月19日她竟然不顧工作徑自應邀為總統肯尼迪獻唱「生日快樂」。這一年8月5日她突然辭世,「雙」片未完成,反而留下一句經典的「Happy Birth-day Mr. President」在人間。
1962年8月5日清晨,瑪麗蓮的女管家發現她卧室的燈還亮著,她一絲不掛地躺在床上,在她在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剛購置的房中離開了人世。她的私人醫生斷定她死於凌晨3點40分。洛杉磯的驗屍官後來說,她的死是因為「過量用葯,是急性巴比妥酸鹽中毒」。夢露去世前幾天,她的醫生給她開了一種烈性的安眠葯巴比妥酸鹽。因為在這之前,她由於未能擔任一個電影角色而感到有些壓力,並且有點心神不安,但很快就恢復正常了。盡管她以前曾試圖自尋短見,但瑪麗蓮之死出現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使自殺之說令人生疑。
[編輯本段]影片年表

《危險的年代》(Dangerous Years)(1948年)(配角)
《斯庫達,呼!斯庫達,嘿》Scudda-hoo!Scudd-hay)(配角)
《夏日閃電》(The summe's lightning)(1948年)(配角)
《歌舞團的女人們》(Laddies of Chorus)(1949年)
《去托馬霍克的票》(ATicket toTomahawk) (1950年)
《幸福的愛情》(Love Happy) (1950年)
《柏油叢林》(The Asphalt Jungle)(1950年)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年)
《干勁十足的人》(1950年)
《正確的穿越》(又名《罪有應得》)(RightCross) (1950年)
《家鄉的故事》(HometownStory) (1951年)
《青春常駐》(又名《豆蔻年華》)( As Young As You Feel )(1951年)
《愛巢》(Love Nest) (1951年)
《讓我們使它合法化》(又名《讓我們堂堂正正結婚吧》)(Let's Make it Legal )(1951年)
《夜闌人未靜》(Clash By Night) (1952年)
《我們沒有結婚》(We Are Not Married) (1952年)
《無需敲門》(Don't Bother to Knock) (1952年)
《惡作劇》(又名《猴兒乾的好事》《妙葯春宵》(Monkey Business) (1952年)
《歐-亨利的客滿》(O.Henry's Full House) (1952年)
《尼亞加拉》(Niagara) (1953年)
《紳士愛金發女郎》(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1953年)
《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 (1953年)
《大江東去》》(River of No Return) (1954年)
《沒有像娛樂業那樣的事業》(又名《輕歌曼舞好營生》)(There i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 (1954年)
《七年之癢》(The Seven-Years Itch) (1955年)
劇情簡介:一個結婚7年的有賊心而沒賊膽的出版商,在妻兒外出度假時,對樓上新來的美貌廣告小明星想入非非,而在想像的過程中,他的道德觀念和自己的賊心不斷發生沖撞,最後他作出決定:拒絕誘惑,立刻趕去妻兒所在的度假地。
比利懷德執導的喜劇精品《七年之癢》,堪稱夢露演藝生涯中的里程碑,她在片中飾演一名風姿撩人的都會女郎,在無意間賣弄性感之餘卻令到住在樓下的中年知識分子心猿意馬,心癢難熬,將住家男人在婚姻束縛下的出軌暇想刻劃得淋漓盡致。夢露站在地下鐵通風口上讓風將她的白色大蓬裙掀起一朵浪花的經典鏡頭,已成為象徵性感場面的代表性標志!
《公共汽車站》(Bus Stop) (1956年)
《王子與舞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 (1957年)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年)
《讓我們相愛吧》 (Let's Make Love ) (1960年)
《不合時宜的人》 (The Misfits) (1961年)
《瀕於崩潰》(Something Got To Give) (1962年)
[編輯本段]瑪麗蓮·夢露之死
雖然世界上存在著幾百本關於夢露和夢露之死的書,但是有關她的資料本身都已消失不見或隨她一起被埋葬了。而在2005年8月,86歲的洛杉磯退休法醫約翰·麥納來到《洛杉磯時報》記者福傑·貝克萊特的辦公室。他帶來夢露死前給心理醫生格林遜的錄音帶。
夢露死去的兩天後,格林遜就交給朋友麥納兩盤夢露死前一天寄來的磁帶。麥納答應格林遜不把它們交給警方,直到43年後,他經濟陷入困境,才不得已將磁帶賣給記者。許多塵封的關於夢露的往事又再度被揭開。
如果我們把膠片重新倒回到1960年1月,我們就會看到當時夢露到格林遜辦公室時的情景。那時,夢露已經歷過三任心理醫生,外界風傳她有「憂鬱症」。事實上,當時的夢露常常神志不清,整個劇組不得不等她清醒過來。為了不拖延影片的進度,有人找到了和好萊塢關系密切的心理醫生拉爾夫·格林遜,他的病人包括彼得·洛(《北非諜影》的導演)、費雯·麗。「這是一個處於極度慌亂中的女人,一個大量吸毒和服葯而可能自毀的女人。」那個人在給格林遜介紹他未來的病人時這樣說。
許多有關格林遜和夢露的膠片就此展開,它們大多是通過心理傾訴的方式顯現的,斷斷續續、甚至混亂:一個從小被母親拋棄,父親又不知去向的女孩,流落在一個個寄養家庭里,幼年時受過性侵害和繼父的騷擾;孩提時代的精神創傷讓她長大成人後無法自我尊重,總是擔心被人拋棄;這個34歲的女人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被人遺棄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她竭力讓自己吸引人,而獨處時,卻完全忽略自己,她用拍照來抵禦焦慮,卻在面對電影鏡頭時經常性口吃;童年的創傷和好萊塢顛狂的環境復加在一起,而她的抵禦方式是每天服用20片巴比妥,吞下很多鎮靜葯,甚至被人送進精神科封閉病房……
格林遜曾試圖用「移情」療法來治癒夢露,他把她帶進他的家庭,讓她感受家的溫暖,參與到她的工作和生活中,還為居無定所的她圈定了合適的房子。就在他以為她的病情將要好轉的時候,她的生命卻戛然而止了。
雖然在《夢露的最後歲月》中,有關她死亡的真相都隱匿在那些斷續的黑色片段里,但我看到的瑪莉蓮,在踏進好萊塢的那一刻,已然死去。
她被好萊塢塑造成一個虛假形象、聲音、性格,甚至走路姿態的性感偶像,這種不真實讓她時常需要對著鏡子發呆上幾個小時,以分清鏡子里的人是誰。這個從小缺乏被愛的女人,如果沒有踏進好萊塢,或許只需要普通女人那樣的一點運氣和智慧,找到一個愛她又可以給她安定的男人,建立家庭,生兩個孩子,就能彌補深心裡最大的那個缺口。但命運讓她踏進了好萊塢——這座放大著殘酷,外表五光十色、內里卻千瘡百孔的空城。
聚光燈內,她是白色的女王,聚光燈外,她被愛人拋棄、被朋友出賣,男人們有些因為她是夢露而離開她,有些卻因為她不是「夢露」而離開她;她被所有人瓜分,每個人都從她身上截取一塊作交換,連死後被解剖挖去內臟的身體,也被高價賣給記者拍照。葬禮上依然美麗的她,事實上只是個身體里填充著塑料的「布娃娃」,她在萬眾矚目里落下了自己的最後一幕,也許只有這最徹底的告別,才可以把夢露重新還給她自己。
這是一本有些悲愴甚至殘忍的書,因為它袒露了太多的真相,也是一本珍貴的書,因為它把夢露生前沒有得到的真實,還給了她。
瑪麗蓮夢露身世凄慘,母親曾經16歲時被人強奸。而當夢露在奮斗後成為性感女神後,她開創了潮流,夢露英年早逝,在人生中她抑鬱了,她這樣說道:「有些人很不友善,如果我說我想成長成一位女演員,有人就會審視我的身材,如果我說我想提高,學習提高演技,他們就會大笑不止,他們其實並不認為我會對自己的表演認真。」有人說這可能就是名利的代價,它美妙,卻也帶來遺憾,深陷其中的人都無法逃避。後世從貓王的女兒麗莎到麥當娜再到安吉麗娜朱莉都模仿夢露那驕傲的神情,他們也成名了,不過也深陷名利之中,因為沒人好好讀透了夢露的話,模仿一個人,讀透一個人,你會發現她的失敗之處,進而超越前人。
[編輯本段]純真的性感女神
也許沒聽說過她的名字、沒在電視、電影中見過她的人很少。公認的「性感女神」,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未有人超越。
看著她的照片一直都覺得在煙視媚行、朱唇半啟的性感之中夾雜著孩童般的純真。
作為養女,為了不想再搬家,不到16歲的時候就嫁給了自己的鄰居。後來為雜志拍攝的全裸照片使她逐步成為「性感」的代名詞。
但是性感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為了突出黃蜂細腰而去掉幾根肋骨,為了原來稀疏的牙齒變得美觀整潔,臉上的斑點被淡去了…導演們願意讓跟在她的身後鏡頭給她的「夢露步態」幾分鍾的特寫,卻吝於給她機會讓她有成長演技的機會。在他們的心中,只要她在鏡頭前搔首弄姿一下就足矣,何必冒風險,有誰會願意看她表演演技呢。她死後,她的一任前夫曾說過是好萊塢害了夢露。
她有兩個偶像:林肯和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但是她的前夫阿瑟米勒為她作的最後的劇本<the Misfits>卻要了蓋博的命(在拍攝過程中賣力演出,不用替身,剛排完片就因為心臟病而去世)
對她印象最深的是:她嫁給棒球明星迪馬喬之後隨夫到日本,當時在朝鮮作戰的馬克阿瑟聞訊後邀請她到朝鮮進行慰問演出,她欣然接受邀請,在零下幾十度的冰天雪地穿著有跟沒有差不多的緊身衣為戰士們表演,回日本後就發了高燒。讓人敬佩的女演員!(再想想現在某些明星,不提也罷。我當然知道當時美國和誰在作戰,只是為她的敬業和愛國精神感動罷了。)
至於她的作品較為有名的就是《七年之癢》、《熱情似火》、《紳士愛金發女郎》、《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王子與舞女》。《七年之癢》中在地鐵口笑著捂緊飛揚的裙子的鏡頭被後來的電影、電視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抄襲、再現,但是個人認為這個電影除了這個鏡頭,除了她的搔首弄姿,其他就沒什麼了。而《熱情似火》就很值得一看,雖然最出彩的不是她演的Sugar,而是Jack Lemon,但是已是她最好的表演之一了。
她的逝世、她和肯尼迪兄弟二人的關系,都成了難解的謎,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編輯本段]【世界名畫】瑪麗蓮夢露雙聯畫
這幅圖是沃霍爾的《瑪麗蓮 夢露雙聯畫》,它是波普藝術的代表性作品。波普藝術又稱「流行藝術」,這些藝術家以流行的【世界名畫】瑪麗蓮夢露雙聯畫商業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為題材,比如廢棄的啤酒罐、廣告畫、明星照以及商標、卡通漫畫等作為對象,採用重復拼貼,或者大幅度的絲網印刷等方式進行常做的流行藝術。
1962年,就在《二百個坎貝爾濃湯罐》系列主題展結束的那一天,美國著名性感明星瑪麗蓮 夢露神秘自殺,一向很喜歡她的沃霍爾也和許多人一樣極為震驚和傷心,忘懷不了她一手壓著被風吹起的裙子,一手獻出飛吻那可愛又撩人的模樣。因此他拿出收藏許久的劇照,於是就創作了這幅獨具個性的畫作。畫面上沃霍爾把十幾張的瑪麗蓮 夢露的形象進行了重復的排列。並且右邊是重復排列的黑白形象,左邊是重復排列的彩色形象。沃霍爾是採取絲網印刷的技術,大量製作出這一相同的形象的。在製作過程中,他有意識套版不準確,造成色彩濃淡不均勻、模糊不清以及色彩錯位等效果,使畫面看上去質地低劣,大眾化、粗俗化嚴重。這種對比形式的反復排列,似乎是要讓形形色色的人們去記住這位自殺的謎樣的性感女明星,也是一種反復的、不厭其煩的、千篇一律的紀念或追憶的形式表達。也有人解釋為這些略有些細微差別的重復形象,表現了瑪麗蓮 夢露孤獨和寂寞的內心世界,雖然她萬眾矚目,但是內心仍然是孤獨的,最終也無法逃脫毀滅的命運。由於畫家採用了絲網印刷的技術,使畫象可以大量生產,藝術品也成了可以大量生產的商品,作為藝術品本身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卻沒有了。正如沃霍爾本人說的那樣:「我要讓自己變成一台機器。」他的工作室也以「工廠」聞名。以後他一相同的方式,創作了大量的「社會畫像」。
20世紀產生了許多頗有影響的波普藝術家,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波普藝術品,雖然這一藝術形式備受爭議,但是它對現代藝術所產生的影響卻是廣泛的、深遠的。

Ⅷ 看過一張老照片,上面有大概20幾個美女,有年輕時的林青霞和王祖賢等,誰記得

那張沒找到。。。只找到了這張。。。。

Ⅸ 錢學森的發妻蔣英長得真的很漂亮嗎

世人常說:在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會有個優秀的女人。這句話放在「兩彈元勛」錢學森的身上一點也不假。作為一代偉人,錢學森可以說是相當的有成就,在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上,發揮了強有力的作用;而在錢學森背後的那個女人——蔣英,也是一個極為優秀的女子,在錢學森的成功背後一直默默付出。

蔣英出生在一個很好的家庭,父親蔣萬里在當時是一個極為有名的軍事戰略家和軍事教育家。蔣英是家中的第3個孩子,從老照片中我們便可以看到,她從小就生得美麗動人,甚是可愛。


老年的蔣英,依舊是很有氣質的,老照片中的她已經70多歲,但是依舊不減當年的風采,看起來極為地優雅慈祥,也可以看出,她臉上洋溢著的幸福。和錢學森相愛一生,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很多人艷羨的。他們彼此之間相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看完蔣英的這些老照片,不得不感嘆,蔣英,確實是位驚艷了時光的美人啊!

老照片就像是一個個歷史的講述者,它們不曾言語,卻將歷史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我們眼前。在《你一定要知道的老照片》這本書中,整整4冊的老照片,搭配著背後的歷史和故事,將近現代的很多大事都一一進行了介紹。那些我們不曾經歷過的歷史,親眼見一見,便又是更為戳心的感受。

Ⅹ 民國時期北大有哪些才女

民國時期北大才女有不少,其中著名的有凌叔華、謝婉瑩(冰心)、林徽因。

民國北大才女之凌叔華:
凌叔華(1900年-1990年),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文學家,畫家。她所就讀的燕京大學在中國高等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被撤消,資產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後被整並,文科、理科多並入北京大學,工科並入清華大學,法科、社會學系並入北京政法學院(已更名中國政法大學)。所以也可以屬於北京大學。
凌叔華生於北京的一個仕宦與書畫世家。凌叔華的父親凌福彭,出身翰苑,光緒十九年中舉人,與康有為同榜進士,歷任清朝天津知府、保定知府、直隸布政使等職。他精於詞章、酷愛繪畫,曾與齊白石、王夢伯、陳半丁、陳寅恪等著名畫家過從甚密。這種家庭,使她從小便受到文學藝術的陶冶。自小她就拜了著名的女藝術家、慈禧太後的畫師繆素筠為師,還受到文化界一代怪傑辜鴻銘的教育。在七八歲時,曾拜著名山水蘭竹畫家王竹林為師,後又從女畫家郝漱玉習畫,這使她的繪畫技術有了堅實的基礎。當她在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的時候,她的寫作才華像第一枝出水的芙蓉,文采超眾,引人注目,其作文常在校刊上發表。1922年二十二歲那年,她考入燕京大學,與謝婉瑩為同學,翌年升入本科外文系,主修英文、法文和日文。
1928年凌叔華與丈夫陳西瀅(常州府無錫縣人)到武漢大學當教授。此時,凌叔華與蘇雪林、袁昌英結為好友,三個人在文學創作上盛極一時,有「珞珈三傑」之譽。凌叔華才貌雙全,氣質高雅,令世人歆羨。凌叔華為人親和力極強,她與胡適、徐志摩等一批名士情誼頗厚。凌叔華將繪畫當作事業來追求,她一生舉辦過許多次畫展,大學剛畢業,她的畫作便參加了國際畫展,五十年代後,她在巴黎、倫敦、波士頓、新加坡等地舉辦過多次畫展。
凌叔華的性格,不像林徽因那樣虛榮任性,也不像謝婉瑩(冰心)矜持理性。她溫順隨和,但又摻入一絲心機和俗氣。她的小說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獨放異彩,經久耐讀,隨著社會前進讀者將與日俱增。但日後的「八寶箱」事件和「太太的客廳」事件,使得凌叔華、林徽因、謝婉瑩這三位才女在糾葛中暴露了各自弱點,可謂三敗俱傷,充分展示了她們爭風吃醋、心胸狹隘、爭名奪利的灰暗一面。而真正受到傷害的另一位才女陸小曼則顯得大度坦然、從容自信、淡薄名利。
多情的徐志摩與凌叔華也有著情感的糾葛。徐志摩的「八寶箱」曾兩次寄存於凌叔華。第一次就是1925年徐志摩外出旅行那一次,當時他與陸小曼的戀情引來滿城風雨,徐志摩打算去歐洲避避風頭。行前要將裝有日記文稿和陸小曼的兩本初戀日記的小提箱、即所謂「八寶箱」交予自己最信賴的人保管。因當時陸小曼處境同樣不好,而且箱內有「不宜陸小曼看」的東西,於是便交到了凌叔華手中。據凌叔華證實,那裡面有不少牽涉是非處,其中也有一些陸小曼批評林徽因的話語,也有關於胡適和張歆海的閑話。除了陸小曼的這兩本日記和徐志摩1925年由歐洲返國、坐西伯利亞鐵路途經俄國時寫的幾篇稿件之外,「八寶箱」里新添的什物還有徐志摩寫於1925年和1926年間的兩本日記及他兩次歐游期間寫給陸小曼的大量情書——大部分是英文的,文筆極其優美。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喪生,有關這個小箱子的秘密也被宣揚了出去。徐志摩一生風流,對他的私人日記及他和女友們往來的書信,很多人都充滿了極大的興趣,紛紛打起了這個「八寶箱」的主意。當然,最想得到這個小箱子的兩個人還是陸小曼和林徽因。照理說這個「八寶箱」當然歸徐志摩的遺孀陸小曼所有,但「愛忠誠,愛自己的家勝過一切」的虛偽的林徽因不知何故,似乎比陸小曼更想得到這個箱子。林徽因於是親自登門到史家胡同凌叔華的寓所向凌叔華索取,不料遭凌叔華婉拒。只好轉而求胡適幫忙。胡適以編輯委員會的名義鄭重其事地寫信給凌叔華,要凌叔華交出「八寶箱」。凌叔華很勉強地把「八寶箱」交給胡適差來的信使。但胡適從凌叔華手中接過了這個小箱子,並沒有送給陸小曼,而是送給林徽因。在得到「八寶箱」18天後,胡適又緊接著寫信給凌叔華,責備她把徐志摩的兩冊英文日記藏為「私有秘寶」,並指出她的這一做法開了私藏徐志摩書信的先例,會影響到全集的編纂工作。「八寶箱」公案也因此在凌叔華和胡適、林徽因等幾位朋友的關繫上投下了一層陰影。凌叔華最後發現胡適把日記交給了林徽因,而非陸小曼,感到很對不起徐志摩。凌叔華曾寫信給胡適說:「前天聽說此箱已落入林徽因處,很是著急,因為內有陸小曼初戀時日記兩本,牽涉是非不少,這正如從前不宜給陸小曼看一樣不妥」。
陸小曼曾不無幽怨地說,「其他日記倒還有幾本,可惜不在我處,別人不肯拿出來,我也沒有辦法,不然倒可以比這幾本精彩得多」。「別人」是誰,陸小曼既不便明說,其實知道得也不很確切,不過總不外乎林徽因和凌叔華兩人。然而,林徽因否認私存了些日記,凌叔華也否認自己私藏了「八寶箱」內的任何東西。本來還算得上是朋友的凌叔華與林徽因、陸小曼卻因為「八寶箱」事件而交惡,三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如今,與「八寶箱」有關的所有人都已作古,這段由一個箱子引發的迷案,也慢慢成為歷史長河中又一個再也不可能解開的謎團。
「八寶箱」案,皆源於眾才女們都想擁有編纂《徐志摩全集》的專利。除了陸小曼名正言順和大度坦然之外,林徽因和凌叔華還幻想著徐志摩的戀愛史中有她們的重要地位,都想把本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佔為己有,所以名利和虛榮真是害人啊,哪怕是曠世才女也不例外。


民國北大才女之謝婉瑩:
謝婉瑩(1900年─1999年),福建福州長樂縣人,兒童文學作家、詩人、翻譯家。
《小菊燈》,這篇收錄在中學語文教材里的文章就是出自冰心之手,文筆清新婉約。謝婉瑩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自取筆名為「冰心」,被稱為「世紀老人」。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謝婉瑩出生於福州一個具有愛國和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她父親謝葆璋參加了甲午戰爭,抗擊過日本侵略軍,後在煙台創辦海軍學校並出任校長。1913年謝婉瑩隨父遷居北京,1918年升入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

北京華北女子協和大學是北大的一支。燕京大學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教會大學之一,成立於1919年,它本來是由華北地區的幾所教會大學合並而成的,包括北京匯文大學、通州華北協和大學、北京華北女子協和大學,分別由美國長老會、美以美會、美國女公會、公理會、英國倫敦會等合辦,初期名為「北京大學」。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五四運動的爆發,謝婉瑩被推選為大學學生會文書,在愛國學生運動的激盪之下,她於1919年8月的《晨報》上,發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後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這個筆名。由於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會問題,很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之後所寫的《斯人獨憔悴》、《去國》、《秋風秋雨愁煞人》等「問題小說」。其間,協和女子大學並入燕京大學。謝婉瑩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她的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題,構築了冰心思想內核——以愛為本。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繁星》、《春水》等。
1923年,謝婉瑩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26年謝婉瑩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先後在燕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1929年6月15日,謝婉瑩與學成歸國的吳文藻博士在燕京大學舉行婚禮,司徒雷登主持了他們的婚禮。成家後的謝婉瑩,仍然創作不輟,作品盡情地贊美母愛、童心、大自然,同時還反映了對社會不平等現象和不同階層生活的細致觀察,純情、雋永的筆致也抒發著含蓄的嘲諷。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兒姑娘》,散文優秀作品是1933年的《南歸──獻給母親的在天之靈》等。1932年,出版《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說、散文、詩歌各一卷)。
冰心、廬隱與林徽因並稱為「福州三大才女」。其中謝婉瑩(冰心)與林徽因從世交到仇敵,倒有著一段有趣的經歷,這就是「太太的客廳」事件。
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搬到北總布胡同的四合院後,由於夫婦二人所具有的影響力,再加上林徽因的美貌風騷,很快圍聚了一批圈子裡的文化精英,如與林徽因曖昧不清的詩人徐志摩、因林徽因終身不娶的哲學家金岳霖、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國際政治問題專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社會學家陶孟和、考古學家李濟、多情種子文化領袖胡適、美學家朱光潛、作家沈從文和蕭乾等等。這些文化精英通常在星期六下午,陸續來到梁家,指點江山、坐論天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響越來越大,漸成氣候,形成了20世紀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時人稱之為「太太的客廳」。
但還有一些學者精英,特別是所有的女性精英,不但不把林徽因放在眼裡,還對此予以嘲諷。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主要是林徽因缺乏婦女的幽嫻品德,愛慕虛榮,而且林徽因的美貌與才華也被過於誇大。沒有梁思成,林徽因不過是一個「嚮往資產階級自由化生活方式的受過高等教育的愛嘩眾取寵的主婦」而已。謝婉瑩在1933年10月發表了一篇著名的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的這篇小說發表後,引起全國文化界的高度關注。作品中,無論是「我們的太太」,還是詩人、哲學家、畫家、科學家、外國的風流寡婦,都有一種明顯的虛偽、虛榮與虛幻的鮮明色彩,這「三虛」人物的出現,對社會、對愛情、對己、對人都是一股頹廢情調和萎縮的濁流。謝婉瑩以溫婉伴著調侃的筆觸,對此做了深刻的諷刺與抨擊。金岳霖後來曾說過:這篇小說也有別的意思,這是指 30年代的中國少奶奶們在亡國危機環境中還熱衷於虛榮和攀比,而林徽因將這種虛榮發揮到了極致。謝婉瑩的丈夫著名學者吳文藻(常州府江陰縣人)與梁思成同為清華1923級畢業生,且二人在同一寢室,屬於真正的鐵同窗。而謝婉瑩林徽因皆福建同鄉,都受教於陳衡哲教授,應該說早年謝婉瑩與林徽因應該是情同手足。她們還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生活照。從照片上看,幾個人正在泉水邊野炊,謝婉瑩著白色圍裙,手握切刀正在切菜,而林徽因則在冰心的背後,微笑著面對鏡頭。但自從謝婉瑩的《我們太太的客廳》出版後,林徽因再派人送給謝婉瑩一壇子山西老醋之後,二人便成為了仇敵。
謝婉瑩曾解釋說:「《我們太太的客廳》寫的並不是林徽因,其實是陸小曼,客廳里掛的全是她的照片」。但後來的學者研究認為,謝婉瑩說「太太的客廳」是指陸小曼尤顯荒唐。小說寫作的背景是北平,而陸小曼當時遠住上海,陸小曼的客廳多是社會名流與名媛,與小說描述的客廳里是文化精英與學者不符。還有,陸小曼並無子女,倒是林徽因有一個小名叫冰冰的女兒,而小說中的女兒名曰「彬彬」。而且《我們太太的客廳》小說中有這么一段有趣的文字:「這幫名流鴻儒在太太的客廳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盡情揮灑各自的情感之後星散而去。那位一直等到最後渴望與我們的太太攜手並肩外出看戲的白臉薄唇高鼻子詩人,但隨著太太那個滿身疲憊、神情萎靡並有些窩囊的先生的歸來與太太臨陣退縮,詩人只好無趣地告別客廳,悄然消失在門外逼人的夜色中,整個太太客廳的故事到此結束。」這段刻薄有趣的嘲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誰。心胸狹隘、心高氣傲的林徽因當然咽不下這口氣,當即派人送了一壇山西老醋給了謝婉瑩,謝婉瑩的自尊心大受打擊,謝婉瑩和林徽因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繼「八寶箱」事件大受打擊之後,「太太的客廳」陸小曼又備受牽連,到底這個客廳是陸小曼的還是林徽因的,還真有疑點。因為陸小曼的前夫王庚和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的確都屬於整天疲憊萎靡而且有些窩囊的類型,而且她們的客廳都是名流如潮,在陸小曼還沒和王庚離婚之前,白臉高鼻子詩人徐志摩也曾在她的客廳等到花都謝了的夜晚。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到底是哪位太太的客廳?誰也說不清。謝婉瑩暗地裡嘲諷林徽因,明著栽贓陸小曼,其心計可見一般,而林徽因的送醋可以看出她任性和狹隘,陸小曼則因徐志摩的離世而對凡塵俗事表現出了一種超然的態度。

民國北大才女之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福建省福州閩侯縣人,是中國第一個女建築學。
林徽因祖父林孝恂是清朝進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林徽因生於杭州,1912年隨父林長民由杭州遷往上海,1916年全家遷居北京。1920年7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到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旅行,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倫敦聖瑪利女院學習。1921年回國在培華女中讀書。1922年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戀愛。1923年6月與梁思成同去美國留學,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1928年3月與梁思成赴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1929年在東北大學建築系講授《雕塑史》,林徽因精通英文,也教授專業英語。張學良出獎金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中獎。194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工作,1951年為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設計紋飾和浮雕圖案。林徽因除建築論文外,還創作大量文學作品,有《九十九度中》等。
1931年,她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在此後數年中,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築,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築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作家的文學氣質揉合得渾然一體。她的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不僅有嚴謹的科學內容,而且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和贊美祖國古建築在技術和藝術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而在文學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築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詩中,就以古塔檐邊無數風鈴轉動的聲音,比喻笑聲的清脆悅耳,直上雲天,既貼切,又新穎,別具一格。由於她兼通文理,在建築學和文學創作上都顯露出驚人的才華,所以在30年代林徽因與冰心、廬隱並成為「福州三大才女」。
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復發。在病榻上,她通讀了廿四史中有關建築的部分,為寫《中國建築史》搜集資料,經常工作到深夜。幾年中,她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寫的《中國建築史圖錄》稿,初步實現了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懷有的心願。抗戰勝利後,林徽因全家於1946年8月回到北平。1948年5月清華大學所在的北平郊區解放了。解放軍包圍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婦想到城內無數巍峨壯觀、雕梁畫棟的古建築也許將毀於戰火,憂心如焚,寢食不安。1949年初,東北野戰軍軍部突然造訪,攤開北平軍用地圖,要求他們用紅筆圈出一切重要文物古跡的位置,以便萬一大軍被迫攻城時盡可能予以保護,這使梁思成和林徽因十分感動。他們立即應解放軍的請求,編寫《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此書後來演變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目錄》。新中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編錄和保護工作就是從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而始。
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唯美的復古主義建築思想」和「保護北京古城規劃」多次遭到批判。這場大批判中,意識形態是罪魁禍首,郭沫若等人則是受人指使的劊子手。在拆毀明北京古城牆時,梁思成和林徽因撫磚痛哭。
1950年,她被任命為北京計畫委員會委員,對首都城建總體規劃提出了有遠見的意見。她以極大的科學勇氣和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反對拆毀城牆、城樓和某些重要古建築物的錯誤主張,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並提出修建「城牆公園」這個既能保存古文物又可供人民憩息的新設想。1953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城樓和牌坊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擔起了拆除城牆的工作,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毀於一旦,梁思成與吳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由於吳晗的言論,梁思成被氣得當場失聲痛哭。其後不久,林徽因與吳晗也發生了一次正面的激烈沖突。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回憶道:「她(指林徽因)指著吳晗的鼻子,咆哮般地大聲譴責。雖然那時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與氣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樓今日早已隨著文化浩劫一同煙消雲散,但林徽因當日的河東獅吼,必將永遠環繞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國學者心頭。在這樣的一種心境下,林徽因的病情急劇惡化,最後拒絕吃葯救治,於1955年憤然吐血離世。而吳晗最終也在文革中因《海瑞罷官》事件而受到四人幫的迫害而吐血自殺,正所謂「出來混終究還是要還的」。
「太太的客廳」里作為中心人物被愛慕者如眾星捧月般包圍的是她;窮鄉僻壤、荒寺古廟中不顧重病、不憚艱辛與梁思成考察古建築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門出身經歷繁華,被眾人稱羨的是她,解放後繁華落盡困居農庄,親自提瓶上街打醬油的還是她;愛慕虛榮、嚮往「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生活方式的是她,中年時一貧如洗疾病纏身仍執意要留在祖國的又是她;與眾才女們爭風吃醋和與眾才子們風花雪月,卻又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就是這樣的林徽因,已經無法有語言來描述其身上的美麗和信念。
在此說一些多餘的話,在我心目中才貌雙全的完美才女只有兩位,一位是陸小曼、一位是林徽因。因為只有她們兩人,才能把美貌、才華、良知、堅強、性情演繹得如此完美。陸小曼與林徽因都是紅顏薄命,雖然前半生她們都愛慕虛榮、熱衷被追捧,但在她們的後半生都窮困潦倒一貧如洗,其實她們只要學學郭沫若、謝婉瑩等文人取巧於權勢,服務於政治,她們的處境馬上可以改觀。陸小曼精通英法德三國語言,陸小曼在給顧維均做翻譯時其愛國而得體外交方式而被列入外交翻譯的教材。陸小曼在徐志摩離世後,獨自編纂《徐志摩全集》,在寂寞和冷清的作畫中度過餘生,與浮華靚麗的前半生形成鮮明的對照,改變一種生活方式是如此地艱難,何況是從天堂落到人間,後來的陸小曼曾多次拒絕胡適等人的誘惑和資助,獨善其身。而林徽因更是不畏強權,窩囊的老公被氣得痛哭流涕,自己則挺身而出河東獅吼,最終吐血而亡。可惜的是,兩位曠世才女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而交惡,最終老死不相往來,實則為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