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朝時期的哪位美女,被慈禧太後耽誤一生
白發戴花君莫笑,歲月從不敗美人。若有詩書藏在心,擷來芳華成至真。自古以來就有英雄難過美人關,美女不管走到那裡都是受歡迎的,不過翻看大清舊照,似乎美在這里就有些一言難盡了。
慈禧死後,這才返回家中,可父親奕劻在1917年又去世了,家業都被幾個哥哥分走了,她一個孤苦伶仃在兄弟姐妹的接濟當中度過了一生。
⑵ 清朝的妃子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那為何留下的照片,個個都不是太好看
審美這個問題,每一個時代我們的審美都是不一樣的。要知道在歐洲中世紀的美人標准就是長得像男人,最好就是還有胡須,當時的第一美人是一個有著胡須長得像男人的一位公主,重要的是這位公主的追求者非常的多,被拒絕的男人中還有跳河的。唐朝的審美就是以胖為美,唐朝還出了我國的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所以清朝或許也是審美不一樣,我們現在看來丑,說不定就是當時的美人。
⑶ 傳奇女子秦淮八艷,她們都有著哪樣的人生呢
「秦淮八艷」,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故又稱「金陵八艷」。計有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她們八人所以聯名,因為有這樣幾個共同點:
美艷逼人,聲名遠播;多才多藝,能詩會畫;忠於愛情,堅貞不屈;氣節不俗,勝於須眉。這里單說她們的氣節,秦淮八艷除馬湘蘭外,其他人都經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的大動亂,表現了高於許多官宦士子的氣節,令七尺丈夫汗顏。
秦淮八艷
風流女俠寇白門
寇白門名湄,字白門,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艷之一。《板橋雜記》曰:白門娟娟靜美;跌寇白門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不能竟學。
正由於寇白門為人單純不圓滑,而決定了她在婚戀上的悲劇。寇氏歸金陵後,人稱之女俠,她「築園亭,結賓客,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亦自嘆美人之遲幕,嗟紅豆之飄零」。後又從揚州某孝廉,不得意復還金陵,最後流落樂籍病死。
當時文壇祭酒的東林領袖錢謙益作《寇白門》詩追悼曰:「寇家姊妹總芳菲,十八年來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紅淚一沾衣。叢殘紅粉念君恩,女俠誰知寇白門?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絕色吳女名門後,生不逢時淪青樓。
俠骨柔腸志高潔,一生飄零終無悔。
靈秀多才馬湘蘭
馬湘蘭(1548——1604)可以稱為明代的女詩人、女畫家。據《秦淮廣記》載,她 馬湘蘭
名守真,字湘蘭,小字玄兒,又字月嬌,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稱「四娘」。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故有「湘蘭」著稱。她相貌雖不出眾,「姿首如常人」,但「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
馬氏生長於南京,自幼不幸淪落風塵,但她為人曠達,性望輕俠,常揮金以濟少年。她的居處為秦淮勝處,慕名求訪者甚多,與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誼甚篤,她給王稚登的書信收藏在《歷代名媛書簡》中。在王稚登70大壽時,馬氏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前往蘇州置酒祝壽,「宴飲累月,歌舞達旦」,歸後一病不起,最後強撐沐浴以禮佛端坐而逝,年57歲。
馬湘蘭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卻像一朵幽蘭,暗自飲泣,暗自吐芳。馬氏死後葬在其宅第,今白鷺州洲公園的碧峰寺附近。
⑷ 中國古代10大美女排行!(最好有圖片並附介紹)
1、排行第一位:狐狸精美女妲己
幾乎中國古代每個王朝的滅亡,都或多或少的與美女有關,當然最著名的例子要算「妲己亡殷」了,妲己的狐媚另紂王言聽計從、魂不守舍,酒池肉林、挖人心肝,最後好端端的一個殷商毀了,難怪後世把小三兒叫做「狐狸精」,看來妲己確實有迷死人
2、排行第二位:傾城美女褒姒
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雖然不是為了褒姒所寫,但恰恰正是褒姒的寫照,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煙戲諸候,問世間還有哪個女子的微笑有這么大的威力?
3、排行第三位:沉魚美女西施
西施位居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魚」之稱,北宋詩人蘇軾的一首詩中「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就是西施,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她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她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這樣看來,連生病的時候都這么漂亮,可見西施的美麗。
4、排行第四位:落雁美女王昭君
漢朝在立國之初,便與匈奴兵戎相見,烽煙蔽日,鼙鼓震天。自王昭君這個大美女出了塞和親後,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鑄刀劍為犁鋤,北方邊陲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看來一個美女能引發一場戰爭,也能阻止一場戰爭啊!
5、排行第五位:閉月美女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的「閉月」,古今中外,有權的男人大凡與絕色的美貌佳人攪和在一起,往往被美人弄得身敗名裂。但盡管如此,男人仍對美人趨之若鶩,貂蟬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說明,呂布為了這個女人把乾爹董卓都幹掉了,可見貂蟬美女的絕色!
6、排行第六位:羞花美女楊玉環
楊玉環這個肥姐姐如果到現在看,可能不算什麼美女,但是在唐玄宗眼裡,那可是能令「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美人兒,連荔枝都因為這位姐姐改名為妃子笑了,可以得出楊玉環的魅力所在。
7、排行第七位:瘦身美女趙飛燕
如果說楊玉環是胖美眉的代表,那趙飛燕就是瘦美眉的目標了,趙飛燕由於體態輕盈,據說能「掌上舞」,故稱「飛燕」。後來人稱的「燕瘦環肥」的「燕」就是趙飛燕,比喻體態瘦削輕盈的美女,在目前以瘦為美的時代,趙飛燕入選中國古代十大美女,是當人不讓的。
8、排行第八位:跨時代美女蕭皇後
歷史上風流一時、迷君傾國的紅顏女子不計其數,然而能像蕭皇後那樣數經改朝換代,總伴君王之側的女人卻是寥寥無幾,歷經隋煬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如果說蕭皇後不是大美女,那還有天理嗎?
9、排行第九位:蘇州名妓陳圓圓
陳圓圓能歌善舞,色藝冠時,為了這位美女,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就是這個美女,不僅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還大大推進了清朝定都北京和大清王朝的建立與崛起。
10、排行第十位:二奶美女李師師
李師師顯然是一個成功的二奶,寧當交際花也不當妃子,正是現代社會某些女性的人生觀,皇帝也好,宰相也好,就連水泊梁山的好漢也好,都被李師師睡過,可以看出這個二奶美女有多吸引人了!
這個圖片就不好找了!不好意思哦
⑸ 看了清朝女人裹小腳及其人的圖片後 表示相當惡心 心中美麗的古代賢惠女人頓時盪然無存.咋辦.悲催!
事實並非如此,根據該法(如下圖),清代的清裹足慚愧很快就有世界,女人必須裹足的要求,童鞋不悲催!
崇德虎7月奉誡有效地裹足他的國家,車騎入罪。順治乙酉,禁止裹足。康熙甲辰禁止裹足。戊申日,禮部題為恭敬的自由裁量權復舊章趙正德事情都察院左都楀師王檄稀疏的開放:順治十八歲前,女兒的民間不禁止裹足康熙三,必須遵守的法令,下屆政府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官員會議的女兒出生後的第一年,禁止裹腳,它的法律所禁止,署建議,因為今年的第一個月內,部長的標題:第一年後,女兒出生後,如果非法的裹足,他的父親,有關人員支付的官員,士兵在兩次會議上,兵刑部,負責40塊板,流離失所的10家長不要曠日持久的警察,連枷月,責任40板;管基督,提出以下的文職官員知道那些迷失在聽官員的疏忽,士兵兩次會議,檢查立法的情況下出生的第一年,以前的過於嚴格,或混合,捏第一跳第一一年後,錯誤地牽連了無辜的,也是未知的,無相應的禁止。 「裹足自撤廢禁止。
---」清稗類鈔
⑹ 滿清入關第一任皇後,也是首個改嫁皇後,嫁給小10歲的表弟,這個女人是誰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帝,那麼他的第一位妻子也就是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後,這個女人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後,也是首個改嫁皇後,嫁給小十歲的表弟,這個女人是誰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順治帝的第一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
孟古青也算長得漂亮動人,但是順治帝就是不喜歡,兩個人也不明不白的在一起了,所以註定是不會有一個好結局的,果然結婚不到兩年,順治帝便和她分開住了,不久後,順治帝便提出要廢後,這也引起了群臣的強烈反對,但依然沒有阻止順治帝要廢後的決心,順治十年八月二十六日,順治帝正式發出諭旨廢掉皇後,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⑺ 一個因為魅力而改變歷史進程的女人,陳圓圓究竟有多美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蟬、楊玉環、王昭君。但其實呢,歷史上還有著很多長得漂亮的女人,這些美人也因為自己的美貌而流傳至今。但有這么一位女子,因為自己的美貌而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這就是吳三桂“沖冠怒發為紅顏”也要得到的女子—陳圓圓。
失勢的田畹想要結交吳三桂,於是田畹便把陳圓圓當做禮物給了吳三桂。這一轉贈,陳圓圓和吳三桂的命運都發生了變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吳三桂見到陳圓圓第一面的時候就愛上這位女子。吳三桂也因為陳圓圓改變自己的仕途,在當時,吳三桂本有意投靠明軍,但是就因為他的美人陳圓圓被劉宗敏覬覦,吳三桂可謂是非常是生氣,最後吳三桂沒有辦法就決定改變自己的初心,轉而投降清軍。吳三桂這樣的改變,可謂是加速了清軍入關的步伐。陳圓圓的美貌雖然沒有四大美女出名,但是她也傾到了吳三桂和劉宗敏,更讓吳三桂改變了自己的初心,把大清入關的步伐提早了十幾年,可算是改變了歷史。
⑻ 清朝除選秀以外還有別的制度選出皇帝的妃嬪么介紹一下康熙年間選秀流程還有各種旗都是什麼意思
平妃(17世紀-1696年),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後的妹妹,領侍衛內大臣一等承恩公葛布喇女,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自幼待年宮中,始終沒有封號。
她的姐姐孝誠仁皇後早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就已逝世。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廿六,她生下了皇子胤禨,當時康熙皇帝虛歲三十八。同年三月初一胤禨夭折,只活了一個多月。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赫舍里氏病死,當月追贈為平妃。
清代的後宮,上至皇後,下到宮女,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出來的。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創立了八旗制度,清入主中原後,旗人又有八旗和內務府包衣三旗的區別。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共二十四旗,這是清政權賴以統治的主要支柱;內務府包衣三旗則是清皇室的奴隸,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盡管清初將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稱為秀女,但挑選的方法和她們在宮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選一次,由戶部主持,可備皇後妃嬪之選,或者賜婚近支(即三代以內、血緣關系比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選一次,由內務府主持,其中雖然也有一些人最終被逐漸升為妃嬪,但承擔後宮雜役的,都是內務府包衣之女。
准備程序每到准備挑選秀女的時候,先由戶部奏報皇帝,奉旨允准後,立即行文八旗都統衙門,由八旗的各級基層長官逐層將適齡女子花名冊呈報上來,到八旗都統衙門匯總,最後由戶部上報皇帝,皇帝決定選閱日期。因為有病、殘疾、相貌醜陋而仿中中確實不能入選者,也必須經過逐層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統咨行戶部,戶部奏明皇帝,獲得允准後才能免去應選的義務,聽其自行婚嫁。
背景條件各旗選送的秀女,要用騾車提前送到京城。由於眾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車輛,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車乘坐。因此,乾隆時規定:「引看女子,無論大小官員、兵丁女子,每人賞銀一兩,以為雇車之需。……此項銀兩,……著動用戶部庫銀。」秀女們抵達京城後,在入宮應選的前一天,坐在騾車上,由本旗的參領、領催等安排次序,稱為「排車」,根據滿、蒙、漢排列先後的次序。最前面是宮中後妃的親戚,其次是以前被選中留了牌子、這次復選的女子,最後是本次新選送的秀女,分別依年齡為序排列,魚貫銜尾而行,車樹雙燈,上有「某旗某佐領某某人之女」的標識。日落時分發車,入夜時進入地安門,到神武門外等待宮門開啟後下車,在宮中太監的引導下,按順序進入順貞門。秀女們乘坐的騾車則從神武門夾道東行而南,出東華門,由崇文門大街北行,經北街市,然後再經地安門來到神武門外,這時,已是第二天中午了。初選完畢的秀女們在神武門外依次登上她們來時所乘坐的騾車,各歸其家。這種井然有序的排車法,是嘉慶年間的一位名叫丹巴多爾濟的額駙發明的。
選擇程序當應選的秀女們在神武門外走下騾車後,先由戶部司官維持秩序,再由太監引入宮中。御花園、體元殿、靜怡軒等處,都曾是閱培慎選秀女的場所。一般每天只閱看兩個旗,根據各旗參選秀女人數的多少進行搭配。通常是五六人一排,供皇帝或太後選閱,但有時也有三四人一排,甚至一人一排的。如有被看中者,就留下她的名牌,這叫做留牌子;沒有選中的,就撂牌子。然後,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復選,復選而未留者,也稱為撂牌子。經復選再度被選中的秀女,還有兩種命運:一是賜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於皇宮之中,隨侍皇帝左右,成為後妃的候選人。如果成為後妃的候選人備山,手續會更為復雜,初次「引閱」之後,屢屢「復看」,有「記名」的,這是被選中留牌子的;有「上記名」的,這是皇帝親自選中留牌子的。最後,還要經過「留宮住宿」進行考察,在留宮住宿的秀女中選定數人,其餘的都撂牌子。
皇帝一死,風華正茂的後妃們就要搬出原來居住的東西十二宮,住進專為皇帝遺孀安排的「寡婦院」。
從此,這里的座座佛堂和裊裊輕煙,就是她們未來日子的主要內容了。
選擇標准當「秀女」二字映入人們的眼簾時,人們的直覺是秀女應有沉魚落雁之貌,然而,秀女中有靚麗容貌的實在不多。從一張張清末應選秀女的照片上,似乎很難將這些面孔與任何一個表述美貌的詞彙聯系起來。清皇室公開的兩條選秀的標准,一是品行,二是門第。清代冊封皇後、妃、嬪的冊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寬仁」、「孝慈」、「溫恭」、「淑慎」,以及「誕育名門」、「祥鍾華閥」等等字眼。其中,門第又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光緒皇帝的皇後隆裕,相貌奇醜,但她是慈禧皇太後的侄女,因此,她最終也當上了皇後。
殿試清朝後宮制度可分為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分級。清代的後妃制度是在明代後妃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到了康熙以後,後宮的位號就有了具體的規定:一共分了八個等級,其中皇後一名,皇貴妃一名,貴妃兩名,妃四名、嬪六名,另外,地位比較低的貴人、常在、答應等不限人數。清朝選秀女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從八旗女子中挑選出中意的少女作為內廷的後妃,順治皇帝的這一作法從此代代相傳,成為清宮的一個制度。八旗選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戶部主持,選中的秀女就作為皇後、妃嬪的候選人,或者選配給王公貴族。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選一次,由內務府主持。這些人中雖然也有一部分後來升為妃嬪,但絕大部分都成為後宮妃嬪的使女。 參選的秀女要成為清宮後妃,要想住進這金碧輝煌的宮殿,必須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考察和挑選。首先,要嚴格審查她們屬於哪個旗,年齡有多大。因殘疾而不能入選的,由族長層層上報到都統,也就是這個旗的旗長,說明原因,報戶部上奏皇帝後,才可以免除應選,自行婚嫁。如果違犯了這一規矩,就要被追查治罪。在選秀女之前,先由戶部奏報皇帝,獲得
批准後,由八旗的各級基層長官,逐級將適齡女子的花名冊呈報上來,到八旗都統衙門匯總。最後戶部上報皇帝,由皇帝決定選閱日期。各旗選送的秀女,要提前送到京城。在選秀女的前一天,她們乘坐的騾車由本旗的基層長官參領和領催排定次序。日落時騾車開始出發,入夜時分進入地安門,停在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的外面,等待宮門開啟以後,選送的秀女,仍然按照上車前排好的次序下車,然後由宮中的太監領著她們進入順貞門。皇宮的御花園、體元殿、靜怡軒等處都曾是選秀女的場所。選秀女時,通常是五六個秀女站成一排,由皇帝、太後親臨現場挑選。如果看中了誰,就留下她的名牌,叫做留牌子,沒選上的將名牌丟棄,就叫撂牌子。 這是因為,清朝明確規定,八旗秀女接受選閱時,必須穿旗人服裝,嚴禁穿時裝。並且,按照中國的傳統觀念,萬惡淫為首,「好色」是極不名譽也不道德的。所以,清朝統治者公開的兩條選秀標准,一是品德,二是門第。 初選 中的里邊還有絕大部分人要被淘汰,也就是所謂的撂牌子。
清宮選秀
從旗人中「選秀」清朝獨有
都說帝王妻妾成群,「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據史記載,我國從商王武丁即有妻妾婦好、婦任、婦妹等四十餘人,而中國的後妃體制起源於西周,形成於秦漢。據悉,秦始皇統一全國,盡收六國女子,後宮人數更是突破萬人,到了明代後妃體制逐漸簡化而明確,時至清代因入選女子皆是旗人而不同於以往歷代封建王朝,旗人是清朝獨有的,因此,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後宮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獨有的。
歷代後宮女子入宮大致有三種情形,一種是禮聘和采選,一種是進獻,一種是劫奪和藉沒。據苑洪琪介紹,清宮「選秀」分為兩種,一種是三年舉行一次、並由禮部主持的采選活動,入選的都是八旗女子,首先是滿旗女子,蒙旗其次,有一定功勛的漢旗則排在最後。另一種,則是由內務府支持的一年舉行一次的選秀,選秀范圍則來源於官職比較普通家庭的女子,中選女子並不作為嬪妃之備,而是留在宮中作為宮女和侍女,在宮中年齡達到25歲方可出宮嫁人。
據介紹,按照規定,各旗一般要將本旗13至17歲的女子造冊上報,而根據清宮檔案,到清末光緒年間,參選最小的是十一歲,大的可達二十歲。選秀期間送至神武門,每五人左右為一組,由皇太後、皇帝進行選擇,合意的留下姓名牌子,牌子上表明出身、年歲。「與時下流行的各種選秀相比,這個過程有點類似第一輪的海選。」苑洪琪稱,經過初選之後,還有復選,而復選的時候,就要入選女子展示各種技藝,還要考察女子的儀行,而沒有選中的則被送出宮,這被稱為「撂牌子」。據介紹,在清朝初期,清宮「選秀」制度還比較混亂,往往出現姑姑、侄女同嫁一個皇帝的情況,後來為了避免亂倫情況的發生,規定太後、皇後的姐妹,兄弟姐妹之女,乳母之女可免予參選,而除此之外,其他凡符合條件的女子如果在17歲之前未參加「選秀」,或選中留牌子的秀女久未復選,那麼這個女子就只能終身不嫁了。
順治帝奠定清宮「選秀」基礎
說起清宮獨特的「選秀」制度,首先是皇帝為自己挑選後妃,順便也為皇子、皇孫和血緣關系密切的宗室「賜婚」,我們在《大清會典》中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選秀女,順治年間定。」清宮為什麼採用選秀女這種方法充實後宮?又如何起源於順治呢?
我們都知道,清入關前,滿族統治者主要通過與相鄰民族或部落通婚,特別是與蒙古通婚的方式,達到鞏固和擴大自己勢力范圍的目的。順治是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清王朝定鼎中原後的第一位皇帝,也正是順治帝將滿洲官員和外藩王公大臣家的女子納入選擇皇後的范圍,擴大了聯姻的范圍。據史記載,順治六歲登基,剛滿14歲便迎娶了他的第一位新娘––博爾濟吉特氏,然而好景不長,三年後,順治帝就以幼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其事上御下淑善難期的理由將皇後降為靜妃,改居側室。
據《清世祖實錄》記載,兩個月後,順治帝以諭旨的形式布告天下:「選立皇後,作范中宮,敬稽典禮,應於內滿洲官員之女,在外蒙古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選擇。」而這次以選皇後為由進行的選拔,部分改變了滿族統治者的婚姻方式,也逐步確立了清宮「選秀」制度的基礎,而此制度歷經康熙、乾隆、嘉慶等朝的多次修訂,逐漸成為定式,直到光緒末年。據苑洪琪介紹,幼年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皇帝都直接通過選閱秀女組成他們的後宮,成年以後登基的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五位皇帝,則多是即位後,將做皇子時的嫡福晉冊立為皇後,這些福晉是皇子的祖父、父親選秀女時為他們選定的。
清宮選秀絕非選美
在清宮圖片資料庫中,記者看到一張清朝應選秀女在神武門一字排開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女子年齡之小首先令記者瞠目,此外,應選女子也並非我們通常所想像皆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這不僅令記者心生疑惑,在我們印象里一向美女如雲的皇家後宮究竟是什麼樣呢?秀女選拔標准又究竟如何?苑洪琪的回答解釋了記者的疑惑,「清宮嬪妃的地位以及入選標准,首先是政治勢力,其次是德行,最後才是姿色。」
據悉,清朝明確規定,八旗秀女閱看時,必須著旗裝,嚴禁時裝。而且,「美女禍國」從來都是帝王和他們的大臣們翻雲覆雨的護身符,因而「好色」也是極不名譽的。清代冊封皇後、妃、嬪的冊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寬仁、孝慈、溫恭、淑慎,「誕育名門」、「祥鍾華閥」等等。而這其中,門第又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光緒皇帝的皇後隆裕的相貌奇醜,但她是慈禧皇太後的侄女,因此,她成了皇後。被光緒皇帝視為紅顏知己的珍妃入選時,她的父親是侍郎長敘,祖父是曾任總督的裕泰,伯父是廣州將軍長善,長善又是大學士桂良的女婿,是恭親王奕的連襟,因此姐妹雙雙入選為珍、瑾二嬪。在清宮檔案中我們看到這樣的記載,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敬事房傳旨:原任公爵之女著封為妃,將軍之女著封為妃,知府之女著封為嬪,員外郎之女著封為嬪。細心之下就會發現,記載中並沒有入選女子自身的姓名,而只有說明其門第的稱號,這就更加說明了秀女的門第,不僅關繫到秀女本人是否入選,而且將來還關繫到其入選後在宮中的地位。
⑼ 歷史上真實的陳圓圓在滿清入關後,她最後的結局怎樣
歷史上關於陳圓圓的下落,在滿清王朝入主之後,有著不同的說法!而且總的來看,說法有三種,一種是跟隨吳三桂而去,另外一種是跟他的一位情人離開了明朝。還有最後一種就是被清軍所殺害。
與明朝將領逃跑
還有第3種關於陳圓圓下落的說法,那就是陳圓圓與明朝的高級將領逃跑,因為陳圓圓本身在吳三桂進入明朝之前,就已經跟吳三桂斷絕了關系,因此陳圓圓的一位舊情人,也就是明朝的一位高級將領,便帶著他逃亡了,而且在清軍入關之前,他們就已經逃亡數周!但是此種說法被大多數人認為是虛假的,因為當時的清軍入關速度非常快,明朝的很多高級將領都被生擒甚至被殺害!所以他們根本沒有逃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