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美女文武雙全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美女文武雙全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4-21 01:34:58

Ⅰ 做一個文武雙全的女生是怎樣的體驗

一個文武雙全的女生其實是特別吃香的,因為一個女生只要他會文,那麼就會受到很多的關注,而且他會武的話,那她的安全性那就不用說了,根本不需要別人保護自己,就是一把武器完全可以保護自己。

Ⅱ 誰說女子不如男,歷史上文武雙全的女英雄有誰呢

“誰說女子不如男?”女人和男人一樣也可以馳騁疆場,也可以保家衛國,也可以建功立業。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九位女英雄絕對不輸男兒。

婦好是商代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很有打仗天賦的軍事將領。也正因如此所以商朝舉國上下的人都十分尊敬她。婦好曾經多次代替商王,集結士兵戍守疆土。根據史料記載,富豪曾經帶了1.3萬人親自攻打羌人,最後大獲全勝。後來婦好死後商王也非常傷心難過,還為她鑄造了莊重威嚴的青銅禮器。

樊梨花在唐朝及其後世的小說作品中一直都是一個深明大義,忍辱負重的形象。他不僅僅是薛丁山的妻子,她也是戰場上馳騁風雲的兵馬大元帥。唐太宗登基之初,還有很多的西涼小國動作不斷。樊梨花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被任派和薛仁貴,薛丁山等人一起出征。

Ⅲ 文武雙全可以形容女生嗎

文武雙全是一個褒義詞,說這個人不僅知識比較豐富,而且還懂得武術,形容女生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他只是比較多,然後還能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同伴,這樣的人都可以用文武雙全來形容,並不是說他非要會武術才是文武雙全,有時候也形容懂得保護自己,還品學兼優,這樣就可以用這個詞了

Ⅳ 古代四大美女哪個文武雙全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楊玉環、王昭君
其中,楊玉環與王昭君為歷史記載中真實存在的人物,西施出現在最早的志書《越絕書》中;只有貂蟬出現在《三國演義》中,是唯一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虛構人物,其真實情況尚待考究。

Ⅳ 動漫五大美女排行,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萌妹子

楪祈-罪惡王冠一面是網路偶像egoist樂隊的主唱,同時也是反抗組織葬儀社的一員的16歲女英雄。 原是謎一樣的三無少女,對集來說是憧憬的存在,與真名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血液和歌聲擁有抑制病變虛空的效果。後被證實是為了復活真名被創造出來的生命體

春日野穹-緣之空08年末,穹妹妹的出現無疑給妹控眾帶來了福音,這一刻,「妹萌」在穹妹妹身上得到充分燃燒,繼魯魯修,長瀨湊之後,將妹控狂潮再推頂峰。許多ACG人士開始轉向妹控,許多妹作也開始被發掘和創造

夏娜-灼眼的夏娜夏娜從小就居住在「天道宮」,跟著威爾艾米娜·卡梅爾、還有(小白)梅利希姆,在天道宮中為成為完美的火霧戰士而努力鍛煉,文武雙全的殺手。跟吉田一美算是情敵也算是好友

aber-fate zero第四次聖杯戰爭中由衛宮切嗣所召喚的從者(Servant),又第五次聖杯戰爭時與衛宮士郎訂下契約。不僅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斷力;而且,戰斗時也能夠發揮出無法想像的勇猛,在歷代聖杯戰爭的Saber中以擁有最出眾的實力自豪。真名為阿爾托莉雅,即不列顛傳說中的亞瑟王

C.C-反叛的魯魯修C.C.是日本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及《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R2》的第一女主角,貫穿整部作品。她賦予了魯路修GEASS能力,是整個故事開端的締造者,也是見證故事結束的記錄者,因為CODE的力量,被稱作「不老不死的魔女」。

Ⅵ 三國時期四大美女-八大統帥-十一武將排名,個人的分析和觀點!

1. 三國四大美女:

排第一的毫無疑問是貂蟬,人家都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行列了,其他人沒法比。

三國中其他有記載的美女還有:大小橋、甄氏、鄒氏、樊氏、劉備的甘夫人、孫權的步夫人、劉備的吳皇後等等。如果硬要選3個湊滿四大美女之數,我認為還是選大小橋和甄氏。

大小橋(後來被改為大小喬)一直被認為是孫策、周瑜的絕配,一時被傳為美談。《三國志 周瑜傳》也有這樣的記載:「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據說後來曹操也想在打下江東後得到大小橋,這並不是沒有依據,曹植的賦里就有這樣一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算是鐵證了。

至於甄氏,也是因為容貌美艷,相繼嫁給了袁熙和曹丕。曹植還一直對她念念不忘,在《洛神賦》中將她比作洛水之神。可見曹植文章寫得好,宣傳的力量是很大的,其他美女可惜了,沒有曹植的好賦替她們打廣告。

2. 八大統帥:

所謂軍事統帥,並非沖鋒陷陣的猛將,也不是運籌帷幄卻不率軍作戰的謀士,而是真正指揮千軍萬馬,統籌全局,負責大戰役的戰略家、軍事家、謀略家,正樣的人必須是軍事全才,懂得合理安排部隊行程,作戰單位協調、後勤保障、排兵布陣、安營紮寨以及士氣鼓舞等等。我列舉的八大統帥為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陸遜、孫策、孫堅、呂蒙。以下說明理由:

第一大統帥毫無疑問是曹操,曹操在群雄逐鹿的中原,從一個相對弱小的地方割據勢力,最終一統北方,實在是真正的兵法大家。他先後平定的割據大軍閥有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騰、張綉、陶謙等,曹操身經百戰而且他研究兵書,開創評注《孫子兵法》的先河,曹操的武功即便放在整個中華歷史,也是首屈一指的統帥,作為軍事戰略天才的毛澤東主席對其贊賞有嘉是有道理的。西晉只所以能統一中華,其基礎就是曹操打下的。

第二統帥我認為是周瑜,別的不說,赤壁之戰讓他名垂青史,只此一戰就足以讓他成為三國時期的著名軍事統帥。因為赤壁這一仗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就如同官渡之戰,奠定曹操占據三分之二天下的基礎一樣。

當時的曹操空前強大,若此戰勝利,則中國漢民族將極有可能結束分裂,完全統一,那樣將開始新一輪中國封建王朝的循環怪圈,而江南也將推遲其開發,大大落後中原生產力水平,無法馬上成為以後的漢族偏安政權的避難所。周瑜在此次決戰中指揮有方,調度得力,尤其能很好處理東吳指揮高層的內部分歧,最終挫敗強大的曹操軍團,為東吳的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第三大統帥個人認為是諸葛亮,國家教育局欽定教材《中國歷史綱要》談到三國歷史時,只提到了兩個人,一個是曹操,另一個就是「三國時期能與曹操相媲美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

諸葛亮真正活躍在軍事舞台上可謂生不逢時,當蜀漢國力膨脹,空前強大時,指揮千軍萬馬的是劉備、關羽。等到兩位兵敗身亡後,留下了一個「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爛攤子,但蜀漢國運能享四十年,全賴此人。

當「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時,內憂外患。當時吳蜀交惡,陸遜虎視永安;曹丕窺蜀,常掂量時刻先伐蜀,後取吳的問題;南方叢林中,少數民族叛亂,殺州官,掠百姓;亂臣趁先主新亡,聯合蠻夷反叛獨立;朝廷荊益派系紛爭等等。諸葛亮重振朝綱,然後北伐,可惜此時的蜀漢離強盛時期相去太遠,每次都是以少打多,加上先後對手都是一時之傑,如曹真、司馬懿、張郃等,所以不能全勝,但即便如此,也能進退自如,除一伐慘敗、二伐無功外,其餘均有小成。

諸葛亮和曹操一樣,也注寫兵書,部分流傳於世,尤其是如何管理軍隊方面的理論很有實際價值。諸葛亮擅長治軍,他的軍隊戰術素養很高,而且士氣高昂,令行禁止。其對手司馬懿看過他的營寨後嘆道「天下奇才」。

第四大統帥是司馬懿,司馬懿在軍隊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擅長閃電戰,克日擒孟達便是例證。司馬懿能比較靈活的處理軍務大事,而且能韜光養晦,後發制人。

司馬懿一生最光輝的軍事成就是在隴西、關中戰場。他忍辱負重,以堅守策略使諸葛亮北伐不能有大的進展,最終拖死對手,為曹魏除去心腹大患,同時也摧毀了蜀漢立國的棟梁,使其日益腐敗疲弱,成為三國中最早亡國的政權。司馬懿為荊州都督時,也讓陸遜、諸葛瑾等東吳大將軍的軍事沒有進展,實在是一個難纏的對手,同時也是一位能屈能伸的軍事統帥。

第五大統帥我覺得是陸遜。三國後期,吳國的安危全系陸遜一身,正值壯年的陸遜配合呂蒙完成了對荊州關羽的偷襲,最終讓呂蒙成其全功,擊殺了關羽;在劉備為報關羽之仇,准備復奪荊州而御駕親征時,陸遜給久經戰陣的劉備予迎頭痛擊,讓劉備最終遺恨永安宮,最終確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抵抗曹魏進攻江南的作戰中,能固守天塹,是其指揮藝術水平的體現。他的欲退先進之策,也讓魏人自嘆不如。

但陸遜在指揮進攻攻堅戰方面幾無戰果,似乎存在不足,不過瑕不掩瑜,陸遜不愧為三國後期的軍事統帥。

第六大統帥是孫策,孫策是猛將不錯,但同時他也是著名的軍事統帥,他能夠在短短五六年的時間內就打下江東,做到了別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實在不是軍事將領能做到的。而且當時周瑜只是跟隨孫策作戰,到孫策死後才獨立統軍。

孫策能夠迅速占據江東,與他不計前嫌、重用降將也有很大關系,根據《三國志 太史慈傳》記載,太史慈當年曾在神亭與孫策搏戰,後來被孫策擒獲。孫策解其束縛,拉著他的手問:「寧識神亭時邪?若卿爾時得我雲何?」太史慈坦言:「末可量也 。」孫策大笑:「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後來,孫策還曾派遣太史慈去安撫劉繇部下,對太史慈深信不疑。

孫策起兵前是跟隨袁術的,而他起兵的基本人馬也來自袁術。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很是喜歡他,曾嘆息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但是,袁術一旦自立為帝,孫策馬上和他斷絕關系,聯合曹操討伐袁術成功。這說明他在政見上有遠慮,非鼠目寸光的楚霸王可比,也不像他父親孫堅那樣盲從袁術。

所以,《三國志》對他的評價是:「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也就是說,吳國的基礎,實際上是孫策奠定的。

第七大統帥,我認為是孫堅。孫堅在演義中被羅貫中大大削弱了,其實這不是歷史上的孫堅。歷史上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大多「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只有曹操和孫堅真正為國作戰。曹操失敗了,被迫退回去。孫堅則不同,他從長沙一路向北,一往無前,所有阻擋他的力量都被他擊潰,演義中說他差點被華雄殺死,事實上正是他殺死了華雄,震懾了董卓。後來他又數次擊敗董卓的部隊,董卓被迫遷都長安,以避孫堅,孫堅單獨進兵洛陽。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是智勇兼資,可惜打仗喜歡沖在最前面,最後也因為輕入重地而死。

第八大統帥,應該是呂蒙。呂蒙原本只是文化層次較低的將領,後來聽從孫權的建議,開始讀書,進步很快,讓魯肅不得不刮目相看。他後來成為文武兼備的軍事統帥,拒曹操於濡須、速下皖城,可以看出他的功底。最能體現他軍事指揮才能的還是襲取荊州一戰,一舉奪下荊州這一戰略要地,改變了當時的格局,使得江東勢力在長江上游有了穩固的軍事據點,改善了吳國的防禦形勢。呂蒙對後來吳國的長期穩定是有很大功勞的。

PS: 其他將領還有很多,比如魏國的五子良將、鄧艾、鍾會等,蜀國的姜維、魏延等,吳國的徐盛、丁奉等,我覺得他們大多數被稱為大將比較合適,比統帥的層次稍低。

3. 十一武將:

樓主這里說的武將,是著重於他們的武力嗎?如果是,那麼我覺得是:呂布、趙雲、馬超、顏良、文丑、張飛、典韋、許褚、龐德、關羽、黃忠。其他張遼、徐晃、張郃、甘寧、太史慈、孫策、孫堅、華雄等備選。

Ⅶ 中國歷代美女

蔡琰:即蔡文姬,東漢蔡邕之女。 作《胡笳十八拍》: 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雙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X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卓文君:漢 司馬相如之妻。
謝道韞:謝安侄女,「詠絮才」典出於斯人
侯夫人

隋煬帝在位期間廣造高樓,並網羅天下美女數千名納於迷樓中幽閉,侯夫人就是這幾千名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隋煬帝的宮女之一,侯夫人最後自縊而死,一個美麗的才女,就這樣被白白死去了,身後只留下了幾首詠物寄意的空靈飄逸的小詩,讓後人讀來輒用傷懷。

衛子夫 以一頭烏黑靚麗的秀發,而聞名天下... 得寵於漢武帝--劉徹

陳圓圓 沖冠一怒為紅顏!
李師師 宋徽宗的私愛..

順治帝 的 董小宛
風塵三俠之 張紅拂 , 李靖愛妻
還有褒姒,蘇妲己啊

Ⅷ 中國歷史上最美的100個女人

1、花皇武則天:千古一帝。 2、花王慈禧太後:晚清五十年,盡在此女手中,幾令國將不國。 3、花仙陳圓圓:秦淮八艷之一,蕙心紈質、淡秀天然,令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 4、花神楊玉環:四大美人之羞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其天生麗質,釀成安史之亂,使大唐由盛轉衰。 5、花魁李清照:兩宋第一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 6、花姿西施:四大美人之沉魚,華夏第一女間諜。 7、花妃貂禪:四大美人之閉月,又一著名的女間諜。 8、花惡呂雉:漢高祖後,殘暴的國母。 9、花君賽金花:清末名妓,狀元洪鈞之妻,曾被德皇後譽為「東方第一美人」。八國聯軍入侵時,使北京免於屠城之劫。 10、花妖妲己:商紂王妃,千年狐媚。 11、花魂王昭君:四大美人之落雁。嫁於匈奴呼韓邪單於,以絕世之容貌,換中原之安寧。 12、花合文成公主:唐太宗之女,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之妻,漢藏聯姻,千古佳話。 13、花後孝庄皇後:輔佐三代清帝,賢良卓識、才華出眾、功垂青史的傑出女政治家。 14、花魔褒姒:為博一笑,烽火戲諸侯,西周由此而亡。 15、花精妹喜:夏帝姒履癸妃,顛覆了華夏第一個歷史王朝的女人。 16、花媛李師師:北宋第一名妓。 17、花嬪趙飛燕:漢成帝後,「楚腰纖細掌中輕」。 18、花靈蔡文姬:三國時第一才女,著有《胡笳十八拍》。 19、花絕柳如是:秦淮八艷之一,美艷絕代、才氣過人。 20、花狂馮太後:北魏文成帝後,著名的女政治改革家。 21、花帝蕭燕燕:遼景宗之妻,聖宗之母,促進民族和解的著名女政治家、軍事家。 22、花婆黃道婆:元代棉紡織革新家。 23、花禍客氏:明熹宗的乳母,魏忠賢的爪牙。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24、花賢班昭:東漢才女,班彪女,班固妹,增修《漢書》。 25、花幽薛濤:八歲即出口成章,為唐一朝第一才女,晚年創薛濤箋。 26、花慧謝道韞:東晉女詩人,謝安侄女,出口成章。 27、花儀長孫皇後:唐太宗後,賢淑皇後的典型。 28、花烈秋瑾:清末巾幗英雄,同盟會、光復會成員,革命烈士。 29、花媚夏姬:鄭穆公之女,媚艷萬千的妖嬈女人。 30、花形趙姬:秦始皇嬴政母,以呂易嬴。 31、花刁賈南風:西晉惠帝司馬衷後,歷史上著名的「黑皮悍後」。 32、花巧董小宛:秦淮八艷之一,天姿巧慧、容貌娟妍。 33、花姝趙合德:漢成帝妃,飛燕之妹,與乃姐齊名,一對淫盪的姊妹花。 34、花悍獨孤後:隋文帝楊堅後,與夫並稱「二聖」,「懼內」一詞,由此而來。 35、花冤嚴蕊:南宋初年天台營妓,著名才女,色藝冠絕一時,寫有「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之句。 36、花悲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詞人,曲曲斷人腸。 37、花魅萬貞兒:明憲宗愛妃,大皇帝一十九歲,依然寵冠後宮。 38、花芳董鄂妃:清順治帝妃,國色天香,順治帝的紅粉知己。 39、花憐蘇小小:「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南齊著名詩妓。 40、花淚虞姬:項羽寵妃,號「虞美人」。 41、花飄李香君:秦淮八艷之一,豪爽俠氣、俏麗生輝 42、花仁馬皇後:明太祖後,寬容仁慈。 43、花德陰麗華:光武帝後,「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44、花惜魚玄機:唐之名妓,姿色傾國,天性聰慧,後因妒喪命。 45、花淫文姜:魯桓公夫人,淫盪與美艷的化身。 46、花愛張麗華:南朝陳後主妃,發長七尺,光可鑒人,眉目如畫,玉樹後庭花。 47、花影馮小青:明朝著名女詩人,秀麗端雅,聰穎伶俐。 48、花豪孔四貞:清朝唯一一位漢族的公主,文武雙全。 49、花俠呂四娘:清朝著名女劍客。 50、花婢馮小憐:北齊後主高緯妃,玉體橫陳,天生尤物。 51、花徑紅拂:唐初著名俠妓,風塵三俠之一,慧眼識李靖。 52、花容卞玉京:秦淮八艷之一,風枝裊娜、詩琴書畫無所不能。 53、花孝緹縈:緹縈救父,至孝之舉,須眉不如。 54、花敗洪宣嬌:太平天國女領袖。 55、花慈孟母:孟母教子,居必擇鄉。 56、花骨梁紅玉:南宋名將韓世忠夫人,助夫抗敵,擊鼓退金兵。 57、花奴潘玉奴:南朝齊廢帝妃,一雙美足,步步生蓮花。 58、花幸杜秋娘:唐之名妓,美慧無雙,寫有「花開堪折直須折」一詩,為唐詩三百首,壓卷之作。 59、花真卓文君:司馬相如,鳳求凰,郎才女貌,當壚賣酒,千古美談。 60、花憂唐婉:陸游表妹,千秋哀怨化作一曲《釵頭鳳》。 61、花飛王聰兒:清後期,白蓮教起義領袖。 62、花惠岳母:岳母刺字,又一個賢惠偉大的母親。 63、花嫻金城公主:唐中宗之女,吐蕃贊普赤德祖贊之妻,美而嫻。 64、花芝李季蘭:唐之名妓,著名女詩人。天資聰穎,容貌艷麗絕倫。 65、花秀馬湘蘭:秦淮八艷之一,秉性靈秀、能詩善畫。 66、花心夏侯光姬:西晉琅琊恭王妃,與府中小吏牛金私通,生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此為歷史上著名的「牛繼馬後」。 67、花相上官婉兒:無丞相之名,有丞相之實,為千古第一女相。 68、花舞公孫大娘: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舞蹈家。 69、花丑鍾無鹽:齊宣王後,為華夏四大醜女之一,醜陋與才華皆舉世無雙。 70、花妾綠珠:西晉名妓,石崇愛妾。 71、花剛太平公主:武則天之女,做事有乃母之風,誅二張,誅韋後及婉兒,終敗於李隆基之手。 72、花痴關盼盼:唐之名妓,白居易有詩贊到:「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 73、花聰傅善祥:南京才女,太平天國女科狀元。 74、花雅顧眉生:秦淮八艷之一,庄妍靚雅、風度超群。 75、花妓田倩:中國最早的名妓,後為管仲之妾。 76、花師衛夫人: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中國第一女書法家。 77、花劫蕭皇後:命犯桃花劫,先後為隋煬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及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 78、花毒韋後:唐中宗李顯後,毒殺親夫,心狠手辣。 79、花艷寇白門:秦淮八艷之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 80、花貪胡充華:北魏宣武帝元恪後,薄情寡義的權力女人。 81、花羞花見羞:後唐明宗李嗣源妃,五代第一美女。 82、花貌花蕊夫人:後蜀主孟昶妃,艷絕塵寰。 83、花嘆霍氏:張巡妾,睢陽被圍,糧盡,霍氏主動殺身餉士,千古一嘆。 84、花亂息媯:息候之妻,後為楚文王所擄,息國為之而亡。 85、花獨冼太夫人:南北朝時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政治領袖。 86、花將穆桂英:楊門女將。 87、花殘趙鉤弋:漢武帝妃,充滿傳奇色彩的「拳夫人」。 88、花姑徐昭佩:梁元帝蕭繹妃,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89、花奸胡太後:北齊武成帝後,先當皇後,後當妓女,自雲:「當後何如當妓樂?」。 90、花柔陳阿嬌:漢武帝後,長門一賦,脈脈此情誰訴。 91、花墨黃月英:諸葛亮妻,四大醜女之一,才德兼備。 92、花凋衛子夫:漢武帝之後,衛青之姐。 93、花閑竇漪:漢文帝後,最後一位崇尚無為而治的國母。 94、花愁甄氏:魏文帝妃,曹植為之譜寫《洛神賦》。 95、花賤山陰公主:南朝宋廢帝劉子業之姐,最淫盪的公主。 96、花極鄧綏:東漢和帝後,知書達理,知人善任,執東漢政權二十年,死後卻禍及九族。 97、花傷嘉敏:南唐後主李煜的紅顏知己,人稱「小周後」。 98、花煞安樂公主:毒殺親父。 99、花嬌伊帕爾汗:清乾隆帝妃,絕世的香香公主。 100、花伴朝雲:東坡愛妾。

Ⅸ 「休言女子非英雄,一襲紅衣盡風華」,女英雄秋瑾有著怎樣傳奇的一生

秋瑾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偉人,她從小文武雙全,雖然是一個女子,但是她敢於對封建社會說不,敢於以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封建思想。

秋瑾從小就很聰明,並且文武雙全,當她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知道仰慕英雄豪傑,而她小小年紀就曾經寫下「古今爭傳女狀頭,紅顏誰說不封侯」等有膽有識有抱負的詩句,而這只是秋瑾的故事裡的小小片段而已。

秋瑾的一生是傳奇的,她是一位民族英雄,為了革命英勇就義,她的光榮事跡流傳至今,成為近代中國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幟。

Ⅹ 中國古代有哪些文武雙全的女子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古代巾幗英雄的故事,如花木蘭、平陽公主、樊梨花、楊門女將、梁紅玉等。但這些人要麼是民歌或演義中的人物,要麼就是其身份並非正式的將軍。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被明朝崇禎皇帝詩贊「鴛鴦袖時握兵符」的女將軍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貞素。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

《明史》·秦良玉本傳記載到:「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秦良玉一生戎馬40餘年,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女子。郭沫若曾撰文贊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宣武門四川營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門上刻「蜀女界偉人秦少保駐兵遺址」十二大字)。

根據重慶官方對秦良玉所遺留下來的衣物等遺物測定,其身高約1米86左右。(據藏於重慶博物館的秦良玉藍緞平金綉蟒袍,此袍長171cm,袖長96.5cm)
[編輯本段]【良玉年譜】
萬曆二年(1574年)正月初二申時,良玉出生於一個歲貢生的家庭。她自幼深受封建家庭「執干戈以衛社稷」的思想影響,從其父秦葵操練武藝,演習陣法,顯露出一般女子所難企及的軍事才能,素以「饒膽智、善騎射、熟韜略、工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稱著於世。幼年時代秦良玉就樹立了一顆掌軍掛帥的雄心。秦葵曾對她說:「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她答道:「使兒掌兵柄,夫人城,娘子軍不足道也」。


巾幗英雄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嫁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為妻,她激勵其夫並幫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肅然」為遠近所憚的"白桿兵"。史料載道:「(良玉)間語千乘曰:『今天下多故,石砫界黔、楚、蜀交,不可不練兵為保境計。且男兒當立功萬里,繼先高祖新息侯家聲,何區區固吾圉為?』千乘唯唯。與侯同治兵,每號令必商之侯。其下皆畏敬侯,至不敢仰視。而侯實溫文嫻雅,士樂為之用。此皆侯如事,舊史並無記載。」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與其夫千乘到播州(今遵義)參加平定楊應龍叛亂之戰,扼賊鄧坎。《明史》載道:「明年正月二日,賊乘官軍宴,夜襲。良玉夫婦首擊敗之,追入賊境,連破金築等七寨。已,偕酉陽諸軍直取桑木關,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功第一。賊平,良玉不言功」。「女將軍」稱號遂傳開。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川貴總督王象乾疏言:「……八路皆三萬為率,七路擒斬多者五六千,少者不下三四千,王[土]司中如冉御龍兵八千,擒斬不止八百,馬千乘兵三千,擒斬八百七十五名顆,千乘之妻秦氏報效不支餉,兵五百,擒斬一百一十七名顆,而二家且口奪桑木、大灘等險關,意不言功,何其勇且順也……」。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馬千乘因開礦事得罪太監邱乘雲,瘐死雲陽獄中。按土司夫死子襲,子幼則妻襲之制,秦良玉襲任石砫宣撫使。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後金兵入侵遼東,朝廷詔令徵兵援遼。良玉遣其兄邦屏、弟民屏率五千白桿兵先行,接著自統精卒三千與子祥麟趕赴遼東戰場。邦屏、民屏率兵抵遼陽後奉命鎮守沈陽西南渾河附近。

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後金兵圍困沈陽。邦屏等奉命馳援,兵至渾河,悉沈陽失守,眾軍同仇敵愾,「白桿兵」一馬當先,勇渡渾河。在橋北結營未緒,即遭敵四面襲擊,與友軍以萬餘人抵敵數萬人,殺敵數千人。惡戰中敵主力趕到,明軍寡不敵眾,邦屏率部英勇拼殺,和士兵千餘捐軀沙場,民屏身負重傷突圍脫險。史載此次血戰為「遼左用兵以來的第一血戰」,兵部尚書張鶴鳴奏稱:「渾河血戰,首功數千,實石砫、酉陽二土司功。」

同年(1621年),四月,秦良玉親統精卒三千北上,鎮守榆關(今山海關),在附近與後金兵遭遇,激戰中,祥麟目中箭,尤拔矢逐賊,斬獲如故,敵驚退,被軍中譽為「趙子龍」、「小馬超」。朝廷聞報,熹宗御賜「忠義可嘉」匾額,並賜良玉誥命夫人,進二品服,並命良玉回川再徵兵二千赴援。

同年(1621年),九月,永寧宣撫奢崇明叛,適逢良玉回川,奢遣使結盟,良玉斬使留銀,轉戰重慶、成都和瀘州等地,收復新都。

天啟二年(1622年),白桿兵解成都之圍。回師克二郎關、佛圖關,復重慶。命封夫人,賜誥命,復授都督僉事,充總兵官。

天啟三年(1623年),秦良玉打敗永寧奢崇明軍,平定全川;同年平定「松藩叛亂」。

崇禎三年(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輔震動,詔天下勤王,各方將領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獨秦良玉慷慨誓眾,率翼明捐資濟餉、裹糧率師,晝夜兼程,再次馳援京師。崇禎皇帝優詔褒美,晉封都督同知,掛鎮東將軍印。召見平台,賜彩帛羊酒,並賦四詩旌其功。

崇禎四年(1631年),秦良玉在保衛大凌河築城戰斗中,再建「首功」。

崇禎六年(1633年),良玉自京師還,專防川東。馬祥麟、張鳳儀、秦翼明留守京師

崇禎七年(1634年),張獻忠入川,秦良玉與正好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在夔州(奉節)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

崇禎十三年(1640年),羅汝才犯四川,秦良玉領兵至,汝才不戰而逃,秦良玉率白桿兵追擊,在巫山和夔州重創羅汝才農民軍。並奪其大纛。擒其渠副塌天。

崇禎十七年(1644年),督師楊嗣昌盡驅賊入川。 張獻忠、羅汝才聯軍再犯四川,殺老將張令,秦良玉馳援夔州,然不敵聯軍,因川撫邵捷春不用其計,以致全川淪陷,秦良玉退回石柱。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攻佔北京,大舉南侵,秦良玉已年七十三歲,毅然接受隆武政權賜封太子太保、忠貞侯封號以及「太子太保總鎮關防」官印,繼續高舉扶明抗清的旗幟,准備前往福建抗清,然鄭芝龍叛變,隆武帝被捉,未能成行。

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在西南的永曆皇帝派人加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討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傑,聞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詔,感泣道:「老婦人朽骨餘生,實先皇帝(崇禎)恩賜,定當負弩前驅,以報皇恩!」使者大喜,即刻回朝復命,可惜的是,幾日之後,秦良玉就因病重抱恨而終。

清順治五年 (1648年)五月二十一日,秦良玉薨於大都督府玉音樓,葬於石柱縣東3公里處、龍河北岸的回龍山(今石柱縣大河鄉鴨樁村),享年75歲。

中國古代的四大巾幗英雄:花木蘭、穆桂英、樊梨花、梁紅玉

花木蘭

花木蘭: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子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穆桂英:
傳說故事人物。生長於山東穆柯寨,寨主木羽之 女,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因在陣前自招楊宗保為婿,歸於宋營。在抗擊遼的入侵時,她颯爽英姿,躍馬橫刀,與楊家諸將領一道,所向披靡,屢建戰功。宗保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死去後,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征西時,她已五十歲,但她銳氣不減,仍掛先鋒印,一馬當先,力戰番將。是古代流傳的巾幗英雄形象,深為群眾所喜愛。民間以「穆桂英掛帥」 、「大破天門陣」等故事流傳最廣。

樊梨花:
「薛家將」中人物。原為寒江關關主樊洪之女。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富於反抗精神,武藝高強,神通廣大的女英雄。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他索性辭去官職,與梁紅玉白頭偕老度過餘生。 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4-30 11:20 梁紅玉

梁紅玉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後方臘被韓世忠所捉。
平定方臘後,在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戰爭度過。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
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的自由,隆裕太後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並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採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術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淮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有奸細向金兀術獻了一計: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燒毀韓世忠戰船。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策以少勝多,圍困敵軍近五十天,使金軍不敢隨便渡江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