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捷克斯洛伐克美女照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捷克斯洛伐克美女照片

發布時間: 2022-05-08 15:22:53

❶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的人物關鍵字

新聞聚焦
當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21歲在溫布爾頓奪得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座冠軍獎杯時,邁克·布萊恩還是個剛出生不到3個月的孩子。且不說納芙拉蒂洛娃至今已經奪得讓人戰栗的299個冠軍獎杯,她以48歲的「高齡」竟然還能在溫網賽場上和「徒子徒孫」角逐,本身就是一大奇跡。這位「金剛鬥士」是一個活著的、沒有畫上休止符的網壇傳奇。她用自己無與倫比的天賦、率直的個性和對個人人性自由勇敢的追求,譜寫著一段離奇的、充滿爭議的叛逆人生。無論是賽場上,還是在賽場以外的生活中,這位公然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網球選手都是一個叛逆者。
外婆啟蒙網球「神童」
1956年10月18日,納芙拉蒂洛娃誕生在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3歲時父母離異,母親遠嫁給一位名叫納芙拉蒂爾的男子。她隨繼父改名為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此後,她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生身父親。受外祖母的影響,小瑪蒂娜4歲的時候就開始拿著小球拍對著水泥牆練習網球。外婆待她很好,並成為她的啟蒙教練。小瑪蒂娜開始有點羞澀,揮拍動作甚至有些笨拙。在訓練中,外婆要求她把自己想像成男孩去比賽。8歲時,瑪蒂娜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就打進了半決賽。她的天賦立刻引起了前捷克斯洛伐克體育部門的注意。於是,她被當作特殊人才培養。納芙拉蒂洛娃從小就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女孩。她不斷地抱怨政局,這讓當局感到不滿。他們威脅她:如果再不閉緊嘴巴,就別想拿到出國參賽的護照和簽證。 1975年,納芙拉蒂洛娃費盡周折拿到了赴美參加美國公開賽的護照和簽證。比賽期間的一個晚上,她跑到了紐約當地的移民局,請求政治避難。1個月後,她就拿到了美國綠卡。她的叛逃行為讓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感到憤怒。他們禁止國內媒體報道任何有關她的消息,聲稱她若膽敢回國,將被立即逮捕入獄。納芙拉蒂洛娃從此和家人失去聯系長達4年之久。初到美國,納芙拉蒂洛娃一度迷戀漢堡和熱狗等食品,體重因此急劇增加,狀態大不如前。不過,她馬上開始瘦身行動。她是網壇首位聘請專門體能教練的女選手,有自己嚴格的食譜,堅持像男子選手那樣訓練自己。
成名後陷生活「漩渦」
1978年,她的努力終於獲得回報。當年在溫布爾頓女單決賽中,她擊敗「宿敵」艾弗特,奪得第一個大滿貫比賽的冠軍,世界排名也首次升至第一。成名之後,納芙拉蒂洛娃的個人生活開始陷入爭論的「漩渦」。小報記者開始追蹤她的個人生活,沒費太大力氣就撈到了猛料:他們發現納芙拉蒂洛娃經常和著名的女同性戀者、作家裡塔·布朗成雙成對地出入各種場所。於是他們開始紛紛質疑納芙拉蒂洛娃的性趨向是否正統。納芙拉蒂洛娃隨後毫不隱諱地發表聲明:她是一位同性戀,她和布朗是「夫婦」。她的直率坦誠給她的聲譽和收入帶來了巨大損失,所有的贊助商都開始迴避她了。畢竟,當時同性戀還被認為是一種反社會、反自然的醜陋行為。納芙拉蒂洛娃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認為同性戀並非過錯。兩人的愛情維持了3年之久,1981年,兩人分道揚鑣。布朗隨後寫了一本名為《突然死亡》的小說來披露兩人的感情秘密,她因此大發橫財。 1982年,另一個女人走進她的生活。她名叫朱迪·內爾森,是位金發碧眼的白人美女,曾經當選得克薩斯州選美冠軍,也是一位作家。內爾森認識納芙拉蒂洛娃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是名醫生。當時,納芙拉蒂洛娃剛從溫布爾頓捧杯歸來,內爾森的兒子是納芙拉蒂洛娃的球童,他把母親引見給了納芙拉蒂洛娃。內爾森後來在一本書中描述了她和納芙拉蒂洛娃的最初交往。「我的兒子埃迪說,我應該見見她,因為她實在『太酷了』。我和她共進午餐,感覺她的確非同凡響。回家的路上我心跳得厲害。那是我接近男孩時的感覺。我們剛開始像朋友一樣交往,後來我發現我們關系已經超出了一般朋友的范圍。」
內爾森拋棄了丈夫和孩子,陪伴納芙拉蒂洛娃周遊世界參加比賽,兩人在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交換了訂婚戒指。納芙拉蒂洛娃每年付她9萬美元。納芙拉蒂洛娃和內爾森共同生活了7年。1991年兩人關系破裂。內爾森上告法庭要求納芙拉蒂洛娃支付她後半生的生活費。納芙拉蒂洛娃剛開始堅決不同意,但內爾森拿出了證據。那是她們「熱戀」時,納芙拉蒂洛娃寫給內爾森的一個字據,答應把自己的一半財產送給內爾森。最後,納芙拉蒂洛娃被迫付給她200萬美元。內爾森隨後寫了好幾本書來披露她和納芙拉蒂洛娃的感情交往經歷,這些書一度暢銷無比。
網壇「金剛」書寫傳奇
在人們的飛短流長之中,她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巔峰,成為無所匹敵的網壇霸主。1982年,她橫掃網壇,一共奪得29個冠軍,因此成為首位年度比賽獎金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女運動員。納芙拉蒂洛娃是在球速較慢的紅土場上學打網球的,但她更喜歡發球上網的攻擊性打法。1982年~1987年,她前無古人地連續6次奪得溫網單打冠軍,世界排名也一直保持第一,直到1987年來自德國的格拉芙在網壇崛起。不同尋常的感情生活,帶來的代價是巨大的。納芙拉蒂洛娃狀態開始下跌。這時網壇已經迎來一個新的時代。格拉芙、塞萊斯、桑切斯等已經開始鯨吞蠶食她占據的領地。1994年,她在溫網單打決賽中輸給了西班牙人馬丁內斯。當年11月15日,在年終總決賽中輸給阿根廷選手薩巴蒂尼後,納芙拉蒂洛娃宣布退役。這時,她在職業生涯中已先後奪得167個單打冠軍———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世界紀錄。
1995年,美國一家電視台邀請納芙拉蒂洛娃來溫布爾頓當轉播顧問。這時,她突然發現自己在這里還留下一些缺憾。她從來沒在這里奪得過混雙冠軍,而比利·金還把持著20個溫網冠軍的紀錄。納芙拉蒂洛娃決定要彌補這些缺憾。2000年,44歲的納芙拉蒂洛娃宣布正式復出。如今她的「晚輩」格拉芙、桑切斯等都已退役,以選手名字命名的瑞士天才辛吉斯也早已淡出網壇,她卻如願以償地捧走自己的第20個溫網冠軍。而她顯然沒有就此罷手的意思,因為她要打破金夫人創造的紀錄,一定要奪得自己的第21座溫網冠軍獎杯。這個網壇傳奇仍在繼續。

❷ 西歐所有國家和東歐所有國家有哪些國家是盛產美女的

歐洲有44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
南歐指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附近島嶼,包括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西歐狹義上指歐洲西部瀕大西洋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中歐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北歐指歐洲北部的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帶。包括冰島、法羅群島(丹)、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東歐指歐洲東部地區,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

❸ 看看特朗普與老婆舊照:三任嬌妻風姿卓約,果然還是她最漂亮,是誰

三位模特,三位妻子,特朗普的紅顏之路,然而他最驕傲還是伊萬卡

特朗普

特朗普在1968年獲得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隨後任職於父親的房地產公司,在工作幾年後與1971接管了公司,此後特朗普的商業才能逐漸展示出來並通過了各種手段賺了不少錢,賺了不少錢的特朗普當然要開始發揮自己的男人本色了。

為了找到更多的美女,特朗普花費了重金建立了選美俱樂部,還贊助了不少選美比賽。而特朗普也喜歡被美女包圍的感覺。

結語

可以說特朗普的成功離不開這幾位妻子的幫助,每一位妻子都是非常漂亮而且特別有才華,對特朗普的幫助都特別大,這對特朗普的事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特朗普花心,但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如今這三位妻子都還是非常好的朋友,家庭和睦。為何特朗普能做到這樣,這與她選擇的妻子的品格,才華等非常重要,你想要是選了一個潑婦,還能做到如此和諧嗎?

雖然特朗普這樣做是極其不道德的,但我們從側面也可以看出,特朗普還是有一定能力的,至少來說吸引女人的能力是不錯的。

❹ 這個模特是誰

Hana Soukupova 哈娜·索庫波娃
生日:12/18/1985
出生地:Karlovy vary, Czech Republic 捷克斯洛伐克
身高:181 cm
三圍: 33-24-34 胸圍:84 cm 腰圍:60 cm 臀圍:88 cm
發色:金色
眼睛顏色:藍色
現居住地:New York, NY
經紀公司:IMG Hana Soukupova & Drew Aaron
聞名界內:My eyes, my legs
婚姻:21歲時嫁給Drew Aaron——Aaron集團的繼承人
業內朋友:Behati Prinsloo, Doutzen Kroes, Elise Crombez, Jessica Miller, Julia Stegner, Lindsay Ellingson, Natasha Poly
愛好:Pottery, working out, basketball, shopping at Whole Foods
主要合作雜志:《VOGUE》(美國版、英國版、義大利版、法國版、西班牙版、俄羅斯版、日本版)
主要合作品牌:gucci、Dior、versace、CAROLINA HERRERA
她標準的模特身材符合設計師推崇的「九頭身」,身高182cm,非常骨感.
Hana具有如同公爵夫人般的高貴氣質,讓她演繹奢華的服裝最為適合不過。每當她沿著T台走近的時候,幾乎能夠感覺到那股不容侵犯的氣場籠罩在她周身。
與其合作的著名時尚攝影師STEVEN MIESEL將其譽為「個人創作的靈感泉源——繆斯女神」。與此同時,她的形象也為各大品牌所認同,順利晉級為gucci這一國際著名品牌的御用模特,作為首席模特獲得了時尚界的一致認同。
投身模特行業後一直活躍於東京T台的她,2002年初次亮相於紐約、巴黎和米蘭既獲得了絕佳的反響,成動躋身於世界頂尖超模的行列。
現今的HANA SOUKUPOVA,她的身影活躍在紐約、巴黎、東京各大知名品牌和設計名家的發布會,是全球超模之中的代表人物。
Hana,是hanna soukupova的簡稱。與kk年齡相差不大,85年生人。hana最紅的是2004年,作為新人能夠成為Gucci的代言人,並接連代言Versace、Escada、Maxmara、Bvlgari各大一線品牌一時間風光無限,聲勢之盛絕對不低於席捲全球的娃娃臉風潮。
hana是我一眼就喜歡上的模特,就是那張Gucci的Envy me香水廣告,彷彿籠罩著金黃色細沙的畫面中,半露香肩膀,回頭凝視鏡頭的一刻,雙唇輕啟,眼神難以捉摸,似笑非笑,彷彿若有所思,謎樣表情。
hana的眼睛很具亞洲人的特點,形狀細長,眼梢向後翹起,鼻樑很高,嘴唇輕薄小巧。臉型是她最大的瑕疵,非常可惜是較長的上窄下寬型,所以通常拍廣告時會放下長發遮擋小半部分的臉,或者運用角度側開正臉以迴避這個弱點。hana的身材那可是非常非常的標准,俗稱的九頭身美女,1米82的高度絕對在模特圈中也算是比較高的。跟kk的凹凸有致不同,性感模特通常以世人的眼光定義胸臀是否有看點,而hana的好身材完全是設計師喜歡的,受到專業人士的肯定。簡單說來,應該算是不折不扣的「衣架子」。
當然以上這些還不全是我喜歡她的理由。在定義hana的氣質時我考慮了良久,因為她不是那種個人特徵鮮明的那類模特。很難用諸如冷艷高貴、甜美可愛、精靈古怪這些詞來形容她。走秀的時候她體態輕盈,姿勢優美,在後台的時候她不吵不鬧地坐著等待。她身上也許沒有光芒耀眼的明星氣質,但給人的感覺是恬淡的溫婉的,安靜而不張揚。她的美是18歲女孩的美,不那麼孩子氣,反像是「楊家有女初長成」的純凈秀麗,有那麼一點女人的韻味,但更多的是介於女孩和女人之間的地帶。不過她確實已經是女人了啊,哈哈,都有孩子了呢
看一段模特的電視采訪主題是最喜歡的鞋,問到的模特有近10位,其中有Heather、Snejana、Doutzen,Heather回答時帶著調侃的腔調不時向鏡頭拋眉眼,Snejana一如既往慢吞吞地作答,Doutzen本人真是漂亮得沒話說但舉止有些不自然。最後回答的是hana,她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Miumiu是她最喜歡的鞋子,她微笑答道,並且非常不好意思地展示了她腳上的那雙鞋。說話的時候低垂眼簾,聲音溫柔,她的不勝害羞多像一隻需要被人保護的白鴿啊。

❺ 紅色處女軍最後怎樣了

全部戰死。

紅色處女軍是8世紀捷克斯洛伐克一支聞名遐邇的娘子軍,其主要人員都是尚未結婚的處女,她們的首領是威震朝野的維拉尼•普拉斯妲。普拉斯妲是捷克斯洛伐克中世紀早期歷史上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

後來國王親自率領部隊對維多夫萊山區進行了突然襲擊,殺死了一百多名桀驁不馴的處女軍戰士。在迪爾文城堡的普拉斯妲聞訊後,親手扼死十幾名俘虜,並率領自己的女兵進行了殊死抵抗。據說,普拉斯妲最後扔下了手中的盾牌,脫光了身上的衣服,僅僅拿著一把利劍,赤身裸體的與皇家部隊進行了拼殺。最後城堡中所有的處女軍戰士統統被殺死在戰場上,沒有一個逃命投降的。

❻ 世界歷史傳奇女性

聖女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被稱為「奧爾良的少女」,是法國的民族英雄、軍事家,天主教會的聖女。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時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貢獻。最終被俘,被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
伊莎貝拉一世
今天大多數人們只知道伊莎貝拉一世是資助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的女皇,實際上她是個精力充沛、才幹非凡的君主。她做出過一套完整的關鍵性決策,這些決策在好幾個世紀中都對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有著深刻的影響,至今對更多的人仍有著間接的影響。
她的丈夫是亞拉岡的裴迪南,他機智敏銳,才幹與她不相上下。她的大多數決策都是通過與他商議後才做出的,而且是通過與他的密切合作才得到貫徹執行。因此在本書中把他們倆編入同一篇章似乎不無道理。但是本章的標題是伊莎貝拉的名字而不是兩者的名字,因為他們的大多數重要決策通常是根據她的建議而做出的。
伊莎貝拉於1451年出生於卡斯提爾王國(現在是西班牙的一部分)的牧歌鎮。她小時候受過嚴格的宗教訓練,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天主教教徒。她的同父異母長兄亨利四世從1454年到1474年死去時一直就任卡斯提爾國王。那時候還沒有西班牙王國,而西班牙現在的領土主要分為幾個王國:卡斯提爾、亞拉岡、萊昂、格拉那達、那瓦爾等。卡斯提爾的面積最大,亞拉同位於今日西班牙東北部,格拉那達位於南部,那瓦爾在北方。
十五世紀六十年代末期,伊莎貝拉是繼承卡斯提爾王位的候選人,又是歐洲最富有的女子,因此許多王子都向她求愛。她的同父異母兄長亨利四世希望她嫁給葡萄牙國王。但是1469年年滿十八歲的伊莎貝拉逃出家門,不顧亨利國王的反對,與亞拉岡王位的繼承人裴迪南結了婚。伊莎貝拉這一違命舉動激怒了亨利,他於是便指定他的女兒胡安娜為他的繼承人。但是1474年當亨利死去時,伊莎貝拉宣布登坐卡斯提爾王位,這遭到胡安娜支持者的反對,於是爆發了一場內戰。1479年2月,伊莎貝拉的武裝力量取得了勝利。同年亞拉岡國王約翰二世死去,裴迪南成為亞拉岡國王稱斐迪南二世。從此裴迪南和伊莎貝拉共同統治卡斯提利亞和阿拉貢的大片江山。
從表面上來看,亞拉岡和卡斯提爾兩個王國仍是各自獨立,兩國的大多行政機構也仍然各自保持獨立。但是實際上裴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所有的決策都是倆人共同制定的,夫妻倆皆盡全力,默契配合,共當(西班牙)君主。在他倆共同統治的二十五年中,其基本政策是要創建一個統一的西班牙王國,這個王國由一個強大的君主政體統治。他倆的首要目標之一是征服格拉那達——伊伯利亞半島上仍受伊斯蘭教統治的唯一地區。征服戰於1481年開始,到1492年2月結束,裴迪南和伊莎貝拉取得了徹底勝利。征服了格拉那達等國,西班牙占據的領土就幾乎和它今日的領土一樣多。納瓦爾小王國在伊莎貝拉死後,於1521年被裴迪南吞並。
裴迪南和伊莎貝拉在其統治初期創建了西班牙宗教法庭。該法庭融法官、陪審團、起訴律師和警方調查人的權力為一體,以其刑罰手段凶暴殘忍和審理程序粗糙不平而臭名遠揚。嫌疑犯很少有機會或者根本沒有機會反駁對自己的控告。他們無法知道控告自己的全部證據,甚至連原告人的名字也無法知道。嫌疑犯若否認對自己的指控常常要遭到酷刑拷打,直到承認為止。根據一項保守的估計,至少有兩千人被燒死在火柱刑上,受到刑罰比這輕的人數要比這個數目多許多倍。
西班牙宗教法庭的頭目是一個極端狂熱的僧侶托馬斯·湯戈馬達,他是伊莎貝拉的私人仟悔神父。宗教法庭雖然得到了教皇的認可,但是實際上是在西班牙國王的控制之下,宗教法庭一是用來建立宗教統一,二是用來鎮壓國王的政敵。在英國,封建領主總是保持足夠的勢力以限制國王的權力。西班牙的封建主也曾經有權有勢;但是西班牙國王現在可以利用宗教法庭為武器來鎮壓公然反抗的封建主,由此來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主國,也可以利用它來進一步控制西班牙牧師。
但是宗教法庭的主要對象是在宗教上有離經叛道行徑的嫌疑分子,特別是一些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他們名義上已經改信天主教,但在暗地裡卻在繼續奉行自己先前的宗教。
起初宗教法庭並沒有把矛頭指向那些把自己的信仰公開出來的猶太教徒,但是1492年在狂熱的湯戈馬達的極力主張下,裴迪南和伊莎貝拉簽署了一項布告,命令所有西班牙的猶太教徒如果不改信基督教,就在四個月內離開西班牙,並且不允許攜帶財產出境。這道驅逐令對大約二十萬猶太教徒是一個大災難,許多人未來得及找到一個安全的避難之所便橫遭殺身之禍。西班牙國中很大一部分最勤勞、最精明的商人和手藝人流離失所,因此西班牙在經濟上遭受了一次嚴重的打擊。
當拉格納達投降時,雙方簽訂的和平協議規定居住在西班牙的伊斯蘭教徒可以繼續奉行自己的宗教。但是在事實上,西班牙政府不久便踐踏了這項協議。因此摩爾人奮起反抗,但卻遭致失敗。1502年所有住在西班牙的伊斯蘭教徒都被迫做出選擇,不是改信基督教就是流亡國外,同樣的選擇在十年前就擺在了猶太教徒面前。
伊莎貝拉雖然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卻從來不允許讓她的正統觀念干擾她的西班牙民族主義。為了確保西班牙天主教在西班牙君主制而不是教皇的控制之下,她和裴迪南努力斗爭,取得了成功。這就是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在西班牙未取得任何進展的理由之一。
當然,在伊莎貝拉統治期間最著名的事件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這個事件也發生在極不平凡的1492年。哥倫布探險是由卡斯提爾王國資助的,但是有關伊莎貝拉不得不典當她的珠寶來資助這次探險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伊莎貝拉於1504年去世。她一生有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胡安於1479年早夭。她的四個女兒中最著名的是胡安娜(瘋女胡安娜)。裴迪南和伊莎貝拉把胡安娜許配給菲利普一世(美男子),他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帝之子,也是勃艮地王國的王位繼承人。這兩位不尋常的王朝聯姻,使得伊莎貝拉的外孫查爾斯五世皇帝繼承了歐洲歷史上最大帝國之一的帝位,他還被當選為神聖羅馬皇帝,是當時財富最多、勢力最大的歐洲帝王。他在名義上或實際上統治過的領土包括現今的(西班牙、德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瑞士、大部分義大利、部分法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此外還有西半球的一個很大地區。查爾斯五世和菲利普二世都是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們在長年的統治期間,靠掠奪大陸的財富來資助反對北歐新教國家的戰爭。因此由裴迪南和伊莎貝拉一年安排的王朝聯姻幾乎在她倆死後一百年當中都對歐洲的歷史產生著影響。
現在我們來概括一下裴迪南和伊莎貝拉的成就和影響。他倆經過共同努力,成功地創建了一個統一的西班牙王國,其當時的邊界和西班牙在過去五個世紀中所保持的邊界基本上相同;他們在西班牙創建了一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政體;驅逐摩爾人和猶太人對被驅逐者及西班牙本身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倆持有的宗教偏見和創立的宗教法庭對西班牙整個未來的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上述最後一點應該加以討論。人們可能會十分簡單地認為宗教法庭給西班牙穿上了一件文化緊身夾克。在1492年以後的幾個世紀里,大多數西歐國家出現了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繁榮昌盛的局面,但是西班牙卻並非如此。在一發表離經叛道思想就會遭到宗教法庭逮捕之險的社會里,缺乏開拓和創造精神是不足為奇的;在其它歐洲國家中允許發表某些不同的言論。在西班牙,宗教只允許一種完全正統的天主教存在。1700年和西歐其它國家相比,西班牙在思想文化方面是一潭死水,毫無生氣。雖然自從裴迪南和伊莎貝拉初建西班牙宗教法庭至今幾乎已有五個世紀了,雖然自從它被徹底消滅之日起至今也已有一百四十多年了,但是西班牙還沒有從它的影響下真正恢復過來。
進而言之,伊莎貝拉資助哥倫布探險,又使南美和中美大部分地區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這意味著在西半球的一個廣大地區建立起來了西班牙的文化及其機構——包括宗教法庭。因此,如同西班牙在思想文化方面和多數西歐國家相比是落後的一樣,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比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落後,這不足為奇。
給伊莎貝拉在本冊中排名次,要考慮一個因素,那就是假如沒有她是否也會大體上出現同樣的事件。從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從伊斯蘭教徒手中收復伊伯利亞半島的長達七百年的斗爭,西班牙已經有了很強的十字軍精神。但是當這場斗爭在1492年勝利結束時,西班牙要朝著哪個方面發展有了一個選擇的機會。是裴迪南和伊莎貝拉——特別是伊莎貝拉——把西班牙引向了毫無妥協的宗教正統的方向。沒有她的影響,西班牙象是完全有可能一直都是一個通常有多宗教信仰的社會。
也許人們自然會把伊莎貝拉一世和更著名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相比較。至少伊麗莎白的才幹可以和伊莎貝拉相媲美;而且由於她的政策比較有仁愛和寬容精神,她似乎是一個更加令人羨慕的君主。但是她比伊莎貝拉缺乏開拓精神,她的事跡中沒有哪一個的影響有伊莎貝拉創建宗教法庭那樣深刻。雖然伊莎貝拉有些政策令人深惡痛絕,但是歷史上沒有幾個帝王的影響能象她那樣深遠
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王國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葉卡捷琳娜
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1684年—1727年,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女皇,立陶宛農民塞繆爾·斯卡烏龍斯基之女。
葉卡捷琳娜一世皈依東正教前的名字是瑪爾塔。北方戰爭中,在馬里恩波爾附近成為俄軍的俘虜,不久為彼得一世所寵。丈夫死後,得到近衛軍的支持,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但是不太參與國政,實權被緬希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遺囑建立俄羅斯科學院(1726年),創立最高樞密院。臨死前數日,在傳位給彼得二世的遺詔上簽名。
Екатерина II 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俄國女皇(1762—1796年在位)
葉卡捷琳娜原名索非亞,出身於一個德國小公爵家庭,自小曾隨其母游歷過歐洲許多城市,並到過不少德國諸侯的宮廷,但她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744年,這一年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為她的繼承人彼得(即後來的彼得三世)挑選妻子,葉卡捷琳娜作為候選人被邀請到俄國宮廷之中。
當葉卡捷琳娜與其母的馬車賓士在東歐平原的驛道上時,可能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當從小熟悉宮廷傾軋的她,對未來將要面對的復雜的宮廷生活顯然也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到莫斯科之後,葉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為皇儲的配偶,但接下來的18年對她來說並不輕松。葉麗薩維塔女皇對她時冷時熱,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個身體羸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寵愛自己的情婦,經常羞辱葉卡捷琳娜。在這期間,葉卡捷琳娜自稱「無時沒有書本,無時沒有痛苦,但永遠沒有快樂」,在書本中積累知識,同時偷偷組織了一個小團體,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奧爾洛夫五兄弟為首的近衛軍青年軍官,成為支持她的鐵腕力量。1762年,女皇葉麗薩維塔去世,正在懷孕的葉卡捷琳娜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看著她的丈夫兼死敵彼得登上了皇位,成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後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動,終於將自己逼上了絕路。他下令在「七年戰爭」中形勢大好,勝利在望的俄羅斯軍隊停止戰斗,退出所佔的普魯士土地,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簽訂和約,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還准備「親自率領一部分軍隊,聽從腓特烈二世的指揮」。在國內,他要俄羅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東正教的人為異教徒,沒收東正教會的財產。結果,自然是人心思變。在奧爾洛夫兄弟和哥薩克首領拉祖莫夫斯基的幫助下,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成功奪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幾天後,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經過18年的忍辱負重,葉卡捷琳娜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大帝國的主人。
相傳彼得三世死在葉卡捷琳娜寵臣阿列克賽·奧爾洛夫的手上,彼得三世死的當晚,他神色慌張,頭發凌亂,衣服也被撕破了,也許是他親手處置了彼得三世。話說回來,其實葉卡捷琳娜完全可以將殺死彼得的兇手繩之以法,從而洗刷掉自己的嫌疑,還能留下一個好名聲,但是,她沒有這樣做,沒有為了自己的名聲而將為她奪取帝位立下汗馬功勞的阿列克賽·奧爾洛夫等人犧牲在政治舞台上。這似乎也體現了葉卡捷琳娜性格的另一面,那就是擁有男人般的胸襟和豪情,她根本不屑這種行為。既然這些人為她賣命,她就有義務去保護他們、提拔他們,和他們同享勝利的果實。也許這就是一介異鄉女子能登上沙皇寶座的原因吧!葉卡捷琳娜二世最大的成就在俄國的對外侵略擴張上,這也是她對歷史的主要影響。包括三次瓜分波蘭,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和一次對瑞典的戰爭。
在波蘭問題上,葉卡捷琳娜採用循序漸進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縱波蘭選王會議,將她的情夫波尼亞托夫斯基扶上波蘭王位。1772年,俄國與普魯士、奧地利第一次瓜分波蘭,得到了白俄羅斯和拉脫維亞的一部分。波蘭愛國人士進行了滅亡前的反抗,1791年,愛國黨通過了《五三憲法》,宣布廢除自由選王制和自由否決權,結果遭到俄普兩國的聯合打壓。葉卡捷琳娜的軍隊攻佔華沙,宣布《五三憲法》無效,並與普魯士一起簽訂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議,得到西烏克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葉卡捷琳娜軍隊的刺刀下,1793年波蘭的最後一次議會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過了這個被宰割的協約。葉卡捷琳娜本來可能想為她的情夫保留一個傀儡王國,但1794年波蘭救亡起義風起雲涌,在聯合普奧兩國鎮壓了波蘭起義後,為免夜長夢多,決定第三次瓜分波蘭,使這個國家徹底從地圖上消失。三次瓜分波蘭,貪婪的北極熊共分得4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時期沒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願望,土耳其始終是沙俄的頭號死對頭。但葉卡捷琳娜時代對土耳其的戰爭進行得出人意料的順利。1768年,在俄國挑逗下,土耳其對俄宣戰,本來被認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卻呈現出俄國一邊倒的優勢,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愛琴海四條戰線大獲全勝,在1774年的和約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賠款之外,還承認克里木汗國獨立,並承認俄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俄都在備戰。1787年兩國戰爭再次爆發。這一次,俄在蘇沃洛夫率領,伊茲梅爾一戰中殲敵2萬多。土耳其再次簽約,割讓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土地,克里木地區被迫割讓給沙俄。曾經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淪為任人宰割的西亞病夫的過程中,葉卡捷琳娜是最大的催化劑。
在第二次俄土戰爭中還有個小插曲,瑞典「演員國王」古斯塔夫想乘機偷襲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結果大敗而歸。瑞典、波蘭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國在歐洲擴張的三個主要對象,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取得全勝。
望著大大擴張了的俄國版圖,葉卡捷琳娜豪情萬丈地說:「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
葉卡捷琳娜早年曾讀過許多西歐啟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開明專制」的時代,她也使自己成為這一時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後與伏爾泰有過密切的書信聯系,還曾資助過「網路全書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羅。她興辦各類學校,提倡文學創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採取鼓勵的政策,取消對貿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這個專制主義寶座上坐熱之後,她的思想逐漸改變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持續了一年多就被鎮壓了下去,而且未佔領過戰略意義重要的大城市,但還是使她感受到巨大威脅。她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如改「省,州,縣」三級制為「省,縣」二級制,並給予貴族更多更大的權力,1787年頒布的《俄國貴族、自由和特權詔書》是集中體現,她也因此被稱為「貴族女皇」。對此,雖然短期內有利於鞏固統治,但從長期來看加劇了貴族農奴主和農奴兩個階級的矛盾對立,農奴所受的剝削和壓迫進一步加深。農奴制一直是俄國社會的一大痼疾,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劇了它並將這個棘手的難題推給她的後代去解決。
另一方面,由於給予了貴族更多的自由,使其中的先進分子能夠充分接觸西歐的自由主義思想,為俄國的現代化打開了一道門縫。俄國推翻沙皇專制和農奴制的第一聲吶喊就是從進步貴族中發出的。
葉卡捷琳娜據說很風流,她的情夫之中著名的有格里哥利??奧爾洛夫、波將金、波尼亞托夫斯基,不過她自己不承認自己荒淫無恥。
總而言之,葉卡捷琳娜二世對歷史的影響主要還是體現在使版圖的變化。她使波蘭滅亡和土耳其迅速衰落的同時,使俄國強大,統治力量進一步逼近歐洲心臟地帶。
武則天
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漢族。中國正統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民間起義,曾出現一個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繼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705年退位。
武氏真名稱「曌」,起於她稱帝前夕。是她的堂外甥,鳳閣侍郎宗秦客所獻的12個新字中的第一個字。這個新造的「曌」字,盡管意思與「照」字相同,但結構特殊,能使人聯想到日月當空,光芒萬丈這一磅礴景象,這也可能是武則天獨鍾情於它,並選做自己名字的主要原因。則天二字是後世對她的稱謂。即因武則天當年是在則天門上宣布改唐為周的,更因「則天」二字有「效法於天帝法則」的含義。到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編撰《則天實錄》一書時,特用「則天」二字,來稱呼這位既是皇後,又當過皇帝的非凡女性。這是武則天這個特殊名字最早的出現。而武則天這一名稱,則是在近代對她的評價逐漸升高以後才隨之流行的。
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武則天這位祖籍山西文水,生於四川利州(今廣元市)。本名不詳,14歲入後宮為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賜名媚,人稱「武媚娘」。高宗時上尊號為「天後」。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後,臨朝稱制後改名曌。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改尊為「則天順聖皇後」。武氏另有廢除的尊號「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聖神皇帝、則天大聖皇帝、則天大聖皇後」等。後世通常稱武氏為「武則天」或「武後」。
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啞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特斯開母比亞。她在19個月的時候被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並從中得到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海倫認為視力和聽力喪失的悲劇往往發生在那些因貧困而無法給予孩子及時治療的家庭。為了消除社會不平等引發的罪惡現象,海倫加入了美國國家社會黨(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國際產業工人協會IWW(In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成為一名激進的社會主義者。曾著有《我是怎樣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的》[1]和《我為什麼要加入 IWW》[2]兩篇文章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但西方歷史教科書往往褒揚海倫·凱勒早年與疾病抗爭的故事,而其成年後作為一名社會主義者的事實被故意忽略了。在《老師告訴我的那些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犯下的錯誤》[3]一書中曾提到這一點。
海倫·凱勒的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4]、《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海倫·凱勒一生一共寫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處女作。作品一發表;立即在美國引起了轟動,被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出版的版本超過百餘種,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書由海倫·凱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許多文字還是第一次與中國讀者見面。《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8課,也是試用本六年級下冊第九課。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裡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盲聾女作家和演講者,她憑借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人類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半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得總統自由勛章。

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本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1968年,海倫89歲去世,她把所有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莎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希望。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並且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總統自由勛章。她的事跡曾兩次被拍成電影。

居里夫人
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波蘭文:Mabya Sklodowska)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11.7—1934.7.4),出生於波蘭,是法國波蘭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斗的生命歷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她的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利,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國王於1965年授予該組織的諾貝爾和平獎。

❼ 為什麼感覺東歐更盛產美女

那是因為你根本沒有能力去東歐實地考察,道聽途說,人雲亦雲,再加上洋奴心理做怪,才產生這種感覺

❽ 10 大美女間諜

一、為了隱蔽自己身分殺死丈夫 獻身自己的身體報效祖國

公元19世紀,一名荷蘭籍女子叫瑪葛莉莎·奇亞屈葉德·茱拉,1873年出生在荷蘭弗立斯蘭州。她曾是當地夜總會的一位艷名四噪的紅舞女,風靡歐洲。後來,命運之神令她成為一名雙重間諜,一戰時期被她勾引的德法軍隊中的高級軍官不在少數。她將情報交替互換送給對方,使雙方造成慘重的損失。1917年她的行動終被法國情報部門察覺,並在倫敦把她逮捕,押返法國後不久在巴黎郊區的溫森尼村將之處決。瑪葛莉莎曾與丈夫居住在荷蘭屬地東印度群島。丈夫是位軍官。然而為了隱蔽自己身分,其導演了一次神秘的車禍,將自己的愛人殺死。因為兩日之後她即匆匆趕赴歐洲,從事新職———不足為外人所知道的諜報工作。1996年荷蘭政府突然宣布了一項新的措施,在瑪葛莉莎家鄉為她籌建一個紀念堂,徹底恢復了她的名譽。紀念堂的負責人解釋說:瑪葛莉莎利用她的雙重身份周旋於德法兩國,暗地裡為荷蘭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她為了使自己對國家有所建樹,不惜忍辱負重,獻出了個人的一切。

二、蛤蟆吃上天鵝肉 誘出外交部里的女間諜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59年冬天的一個星期六的傍晚,聯邦德國的首都波恩從事外交秘書工作—利奧諾爾·海因小姐在其寓所里收拾好她獨自食用過的晚餐桌後,就到電視機前來消磨時間。突然,她的門鈴響了。打開門後,她看到一個手拿一大把玫瑰的身材男子站在她面前。那個男子很有禮貌地說:「對不起,打擾您了,我是來找紐曼小姐的。」海因小姐回答說,「你找錯了,這里沒有什麼紐曼小姐。」這個男子說:「對不起!」,隨後,他把紅玫瑰伸向海因小姐,「由於我打擾了您,您該接受這些花才是。如果讓它們枯死,那就太可惜了。」面對這種慷慨大方的表示,孤獨的海因小姐將那個男子請進她的寓所,並把花泡到水裡。接著這個男子開始自我介紹,說他是個攝影師,愛好廣泛。這個男子叫謝特林,幾天後又請海因小姐吃晚餐,以至後來採取送鮮花、買戲票、聽音樂、旅遊等方式,向海因小姐表達他的愛。1960年12月,海因小姐在這名男子的甜言密語的誘惑下,使他們倆很快結成了夫妻。一天,謝特林讓自己的妻子從外交部帶一些文件回家。開始,海因小姐感到震驚。最後,在其丈夫的反復督促下,海因小姐暗中將外部交文件偷偷地帶回家。謝特林利用有利時機,偷偷地把文件拍攝下來,而後把文件放回原處。原來,謝特林是被克格勃收買的間諜,按照莫斯科的指示,導演了這一場愛情悲懼。在這五年中,他們夫妻兩人向蘇聯人提供了將近三千份外交部文件。當他們被捕後,這位曾經沉醉於愛情美夢的年輕女子,在牢房裡用自己的睡衣上吊自殺了。

三、窈窕女郎以打情罵俏、挑逗調笑手段,從危險中逃出情網

伊麗莎白·奎恩是1988年參加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當時她25歲。伊麗莎白擅長五國語言,在當時美國諜報部門顯然是頗有才華的人物,備受美國中央情報局青睞。1992年她被派往巴黎潛伏下來。伊麗莎白是個褐發褐眼、體態勻稱、別有風韻的窈窕女郎,而且以擅長打情罵俏、挑逗調笑聞名。為了適應巴黎的任務,伊麗莎白將頭發染成迷人的金黃色,這樣更利於吸引獵物———一位不便公開姓名的法國高級商務官員。伊麗莎白隨身帶著全套偽造證件,利用各種機會,施展魅力與之接近,終於在1994年與他建立親密的私誼,使之身陷情網不能自拔。不久伊麗莎白搞到不少特別豐富、具有參考價值的情報。不過此時的伊麗莎白卻也假戲真做,犯了中央情報局的天條———真的愛上獵物。本來總部下達了立即終止伊麗莎白任務的指令,但分部頭頭狄克·荷姆認為伊麗莎白提供的情報對政府制訂外貿對策,作用不可小視,應該讓她繼續工作下去。孰料老謀深算的狄克陰溝翻船,作出了錯誤的決斷。1995年,伊麗莎白與獵物兼心上人在一個明媚春光里駕車郊遊,伊麗莎白大膽地向心上人吐露真情,現出廬山真面目,企圖用愛的魅力來打動心上人共同為美國政府效力。這位法國官員大吃一驚,表面上應承,找個借口抽身離去,趕忙向上級機關徹底交代。這邊久等不見情人,伊麗莎白頓悟情況有變,在法國政府發出通緝之前,中央情報局已暗中護送她偷渡出境。

四、美女以「雲雨之術」,用肉體換取高科技資料情報

33歲的瑪莉伊姆·拉希達是馬爾地夫的間諜,曾以從印度竊取火箭技術的絕密設計圖紙受到褒獎。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100個小島組成的小國。據外界猜測,本來馬爾地夫的軍事力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瑪莉伊姆竊取高科技情報資料只不過是受雇於巴基斯坦。因為印度近年來已掌握不少世界最先進的宇航技術,發展了一系列火箭系統的軍事工業,發射過好幾顆通訊衛星,這使得處於鄰邦的巴基斯坦坐立不安,擔心印度火箭技術有朝一日會被用作軍事攻擊手段,因為其火箭射程可達 2414公里,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正好在這射程之內。而一旦事成後,巴基斯坦應允將協助馬爾地夫加強防禦設備和建立火箭製造工業。印度媒體曾做過報道:她勾引了印度航天署年已55歲的副署長戴富·薩錫可馬林和其同僚印度高級火箭燃料工程師奈姆比·那雷耶倫,他們提供情報,她提供「服務」,這宗色情交易居然進行得異常順當,兩人先後數次與瑪莉伊姆發生關系,瑪莉伊姆總共獲得5000餘份絕密圖紙和資料以及為數可觀的電腦軟盤。而且當地新聞界還認為:以印度的審美標准評價瑪莉伊姆還算不上是美人。推斷她能取得如此輝煌「業績」,估計是「雲雨之術」上很有一手。

五、老牛吃嫩草 科學家屢中美人計

在美國,一些著名的科學家,特別是核子原料科學家們,只要他們到任何地方,都有娼妓主動前來搭訕誘惑。如果他們赴國外出差時,曾經多次碰到當地來自一個敏感國家的女性的性誘惑,並跟她們發生性關系,當中包括妓女、女侍以及在參觀設施工作的女職員。有的科學家雖然年過半百,但是色心不死,喜歡招花逗草,時常被一些有姿色的美女間諜誘惑上床,成為美女間諜的俘虜,無意中把核機密透露給女間諜。

六、克格勃風流女郎 使美國要員神魂顛倒

有一位任何人都會一看見傾心的南非姑娘詹尼弗在古巴旅行時,由於一次在古巴紀念革命勝利9周年的集會上聽古巴總統—卡斯特羅講演而對其一見傾心,因此她開始崇拜他,決心不惜為國家效力。克格勃發現她具有非凡的從事特工活動的能力,而且她迷人的身材是一個極大優勢,因此授予古巴情報總局,對她進行培訓。最後,她被派到美國,主要任務是接觸華盛頓的決策人物。但是,她很快就被聯邦調查局特工盯上了,事情完全出於偶然。一天,她發出第二封密報,按照要求把信放在紐約一所公寓牆下面的牆縫里,但是一個公寓里的花匠在給牆上花草修枝時,剪刀失手掉在地上。當他彎腰去檢剪刀時,卻意外發現了牆縫里的那個黑色布包。由於好奇,他打開了布包一看,信里的一些外交官員的名字,使他決定將布包交給聯邦調查局。聯邦調查局根據信的內容和署名,很快懷疑上了詹尼弗。通過監視,聯邦調查局發現她跟許多政府官員交往甚密,其中幾個人已成為她的情人。然而,她巧妙的行動使聯邦調查局特工不能找出破綻,只好警告各國政府官員要小心。 1969年,聯邦調查局同南非情報部門取得聯系,南非情報人員對她開始調查,結束了她的間諜生涯。
七、英雄睡美人 美女間諜巧取絕密圖

1917年月10月15日,在法國巴黎效外的一片小樹林中,一排槍聲過後,「女間諜」瑪·哈麗倒在血泊之中。事情原因要從1915年3月說起。那年,隱藏在聯軍上層的德國間諜得知,有一份英國19型坦克設計圖藏在法軍統帥部高級機要官莫爾根將軍家的絕密金庫中。德軍為了搞到這份圖,派出了長期混跡於巴黎的上流社交圈瑪塔·哈麗。她當時是紅得發紫的脫衣舞女,其嬌美的容貌和亭亭玉立的身材震動了法國各界。因此,德國情報人員找到她,採取金錢收買的手段,最終迫使她受領任務。瑪麗著眼莫爾根夫人去世,一直孤身的特點,決定舉辦一次家庭舞會,其名義是為了老情人法軍海軍部長慶賀生日。由海軍部長邀請莫爾根參加。這天晚上,瑪塔·哈麗打扮得花枝招展,顯出端莊高貴純潔。舞會開始後,她與幾位以前相識的將軍要員跳過幾回合之後,說出與初次見面的莫爾根跳上一曲。莫爾根摟著這位風靡巴黎的美女,真是有點神魂顛倒的樣子。這次舞會結束後,莫爾根魂不守舍,日夜思念,整天地惦念著瑪麗,希望能與她重溫舊夢。有一天晚上,他們終於見面,在聽完幾曲音樂後,瑪麗覺得天氣很熱,就脫掉了外套。莫爾根凝視著眼前的用輕沙裹著的胴體,禁不住心亂神迷,沖動地把她摟在自己的懷里狂熱地親吻之後,把她帶回自己的卧室。一夜銷魂之後,他們倆同居了。瑪麗每天利用收拾完後房間的機會尋找存放金庫的位置,但卻一無所獲。有一天,她在轉椅上坐著,無意當中觸碰了眼前的油畫,使她驚訝的是油畫後面的牆是金庫,庫門上有一個號碼撥盤,是一個密碼鎖。她開了幾下打不開,怎麼辦,她向四周望去,發現有一個掛鍾顯示9時35分15秒,但此時卻是黎明時分,她靈機一動這不是密碼嗎,93515,然而還是打不開,後來她請示上級得知是6 位數,她又想起9點不就是21點嗎,密碼就213515,終天打開,拿走絕密圖。

八、軍情六處(M16)的「美女」間諜 才色傑出

軍情六處(即英國秘密情報局,代號為M16)自從柏林牆倒塌以來,重新強調招募間諜的重要性,認為女性更適合這項職業。在軍情六處的1900名工作人員中,婦女已佔了大多數。她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市場營銷人員、教師、資金籌措者、海外援助工作者、學者和記者。一大批活力四射的女性情報人員,已經在英、美、俄等國的諜報機構里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由於婦女的心理素質比男性強,而且處事比男性更謹慎,因此在某些需要從不合作的人口中獲取情報的情況下,她們能言善辯的本領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如:吉莉恩在軍情六處設在漢普郡的訓練基地接受培訓,其中包括使用輕型武器及各種從事間諜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吉莉恩最初被安排在軍情六處總部工作,但很快就被派往海外。最近,由於吉莉恩在被派駐的兩個國家的工作成績出色,她得到了上司的褒獎並被派往阿富汗接受更為艱巨的任務。

九、 貌若天仙的女學生 用美色誘殺自己的校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國民黨中央軍委少將參議員丁默村從昆明逃往上海日本佔領區,組建了汪偽政權的特務機構,自任76號特工總部主任,與國民黨的軍統對抗。因為丁默村是國民黨特務出身,對中統與軍統的內部機構及活動規律一清二楚,因此在特工戰中,中統與軍統常常遭到致命的打擊。重慶的國民黨當局命令其特務機關抓緊時間,不惜一切代價幹掉丁默村。中統上海潛伏組織負責人是陳果夫的侄子陳寶驊,他決定抓住丁默村的致命弱點,選派一個年輕漂亮善交際的女特務去施展美人計,誘殺丁默村。入選美女是中統上海區的情報員、中日混血兒鄭蘋如。鄭蘋如在上海讀中學時,丁默村曾任過她的校長。抓住這一便利條件,中統派出鄭蘋如去實施美人計。丁默村對自己的學生、貌若天仙的鄭蘋如十分信任。這個老色鬼以為鄭蘋如是貪圖他現在的權勢,愈發得意,在她身上花錢如流水,事事依從,形影難分。他哪裡知道這個貌似涉世不深、貪圖金錢的妙齡少女正把自己引向中統特務的槍口。

十、好色之徒被拉下水 成為吃里趴外的間諜

1984年,奧爾德里奇·埃姆斯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具體負責策反蘇聯、東歐國家官員重任的反間諜主任,主要是與蘇聯駐美使館打交道。當時,蘇聯人早已知道他的身份,並掌握了他的詳細個人檔案。特別是知道他在1981年到墨西哥城招募間諜時,因為貪色,把一名美女凱瑟絲發展為一名中央情報局特工。1982 年,埃姆斯因公來到蘇聯駐美使館,蘇聯駐美使館人員召來美艷誘人的正在赴美演出的舞蹈演員柳嘉姑娘作陪喝酒。醉醺醺的埃姆斯喝醉之後一覺醒來,方才知道夢里不知身是客,發現自己一絲不掛與柳嘉睡在一張床上。從此,他與蘇聯人交上了朋友,提供給蘇聯克格勃的第一份最有價值的情報,就是關於蘇聯間諜尤爾琴科判逃美國的詳情及對蘇聯間諜網破壞的程度估計。1994年4月28日,美國聯邦法院以間諜罪判處埃姆斯終身監禁。

反例:一見鍾情 墮入情網的女間諜

1969年,蘇聯紅軍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從而破壞了美國在該國的間諜網。當時,從事美國間諜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保安部門的首腦之一,化名為吉里娜和維拉的美國間諜。為了徹底粉碎捷克人反抗的夢想,蘇聯人在各級行政機構進行了大規模清洗。吉里娜和維拉都面臨著被免職甚至投入監獄的命運。維拉被蘇聯人傳去談話了,與其談話的是一位神色嚴峻的上校。由於維拉曾被美國情報部門派到莫斯科的馬克思恩格斯學院進修兩年之後,又在蘇聯工作了三年。這樣一來,她與上校有許多共同語言,可以說是無話不說,最後上校當天晚上請維拉去布拉格最豪華的飯店。吃完飯後,上校驅車去了維拉的住宅。當時,維拉認為上校想與她上床,她迫於壓力也不好拒絕。然而上校卻沒有這樣做,反而臨走時送給她一個禮物—讓她擔任她原來上司的職務。在這事件之後,讓人奇怪的是維拉不但對上校產生了好感,而且還產生了愛意,剛好上校還沒有結婚。自此之後,維拉天天想上校,甚至在夢里也會夢想他。後來,維拉終於向上校表達了愛,得到了上校同意,最終發展到床上。愛情的火焰一經點燃,就越燒越旺,維拉與上校如膠似漆,一天也不能分離。上校臨走時,把住址和通訊地址都留給她。納拉向美國情報機構匯報了她與上校的一段情緣,最後美情報機構決定發展上校為美國間諜。上校走後兩個月,維拉到了莫斯科,回到上校身邊。隨著愛情的發展,維拉向上校表達了自己內心世界,說出了自己是美國間諜,上校也沒有指責她。後來,他們為了過上平安的愛情生活,先後到了美國某一個小鎮,隱姓埋名,結束了間諜生涯,過著平民的生活。

❾ 世界上藍眼睛的姑娘有哪些國家

歐美地區的人的眼睛都是藍色的:
具體國家如下
北美國家: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在中美洲, 不算是北美的。

歐洲有44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南歐指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附近島嶼,包括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西歐狹義上指歐洲西部瀕大西洋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中歐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北歐指歐洲北部的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帶。包括冰島、法羅群島(丹)、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東歐指歐洲東部地區,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