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木雕樓蘭美女照片
擴展閱讀
美女健身跳河視頻 2023-08-31 22:08:21
西方貴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木雕樓蘭美女照片

發布時間: 2022-06-11 20:46:33

『壹』 什麼是樓蘭美女,為什麼叫樓蘭美女

在孔雀河下游的鐵板河三角洲,曾發現了一片墓地,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干屍,體膚指甲保存完好。她有一張瘦削的臉龐,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頭發披肩。她身上裹一塊羊皮,毛織的毯子,胸前毯邊用削尖的樹枝別住,下身裹一塊羊皮,腳上穿一雙翻皮毛制的鞋子,頭上戴氈帽,帽上還插了兩枝雁翎,被世人稱為「樓蘭美女」。經用她身上的羊皮殘皮做碳14鑒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屍。她是誰?為什麼會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就成為考古界的謎。

「樓蘭美女」是迄今為止新疆出土古屍年代最早的一具,距今約有4000年歷史。眼大窩深、鼻樑高窄、下巴尖翹的「樓蘭美女」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然而,關於此屍所代表的人群具體屬於何種種族類型以及他們生前是當地土著還是從他處遷徙而來等問題至今在考古界仍眾說紛紜。
清秀的娥眉,深邃凹陷的雙眼,薄唇輕抿,俊美而憂郁。

4月10日,又一幅樓蘭美女的形象,在素有「古人復原大師」之稱的趙成文教授筆下,穿越遠古的隧道展現在人們面前。
北京邂逅「樓蘭美女」
2005年4月4日,趙成文教授赴北京辦案,在北京從《樓蘭千年的傳奇和千年的謎》一書作者之一梁越手中,得到有關樓蘭美女的圖片資料。該資料上的「樓蘭美女」是舉世聞名的鐵板河女屍木乃伊,人稱「樓蘭美女」。
曾在2004年4月復原了一個「樓蘭美少女」的趙教授,在拿到圖片時非常激動,返回沈陽後,他立即帶領助手投入研究。
「樓蘭美女」俊美憂郁
據趙教授介紹,他首先將樓蘭美女的顱骨X光片掃描進電腦,然後根據繪畫中的「三庭五眼」理論,用4橫5縱的9條直線確定五官位置和大小。
之後,參考出土時為樓蘭美女屍體拍攝的照片,以及相關資料,將相關信息輸入趙成文教授自己研製的「警星cck-3型人像模擬組合系統」內,再按照人體解剖學和人類學原理,從這個系統的部件庫中尋找與樓蘭美女顱骨相匹配的五官部件。然後再運用美術、醫學等知識進行製作。
此次還原中,趙教授非常注重形象寫性:年齡35歲左右,是一個成熟的女人,眼睛深凹且有神,大眼睛,高鼻樑,鼻尖而翹,薄薄的紅唇,下頦較尖,顴骨略高。並把氈帽改成白色羊絨帽,帽上插有3根雁翎,頭發棕紅色,並增加了長度,身著粗線混紡上衣,側身姿勢,略左側,與右側頭發呼應。
這是中國刑警學院首席教授趙成文教授還原的第15具古人形象。 構圖形成後大家發現,這是一個十分俊美,卻帶有著濃重憂郁氣質的中年美女。
據了解,趙成文教授下一步准備再次赴新疆考察,將藉助一名守疆有功將軍的木乃伊來復制其形象。
之後他將已復原過的古人相關信息整理出版一本古屍復原的專著。

樓蘭(Kroraina),少女般的名字。

說到樓蘭就不得不說羅布泊。從考古推測的時斷時續的歷史再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探險事故,羅布泊—樓蘭一線留下了太多的故事。這是個神秘與恐怖的地帶。

1980年穆舜英發掘出一具女性干屍,始稱「樓蘭美女」。是迄今為止新疆出土古屍最早的一具,距今約有三千八百年的歷史。科學測定該女子死時為四十五歲左右,生前身高1.57米,現重10.1千克,血型為O型,出土時她仰卧在一座典型風蝕沙質土台中,墓穴頂部覆蓋樹枝、蘆葦、側置羊角、草簍等。古屍身著粗質毛織物和羊皮,足蹬粗線縫制的毛皮靴。發長一尺有餘,呈黃棕色,卷壓在尖頂氈帽內,帽插數支翎,膚色紅褐色富有彈性,眼大窩深,鼻樑高而窄,下巴尖翹,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

清秀的娥眉,深邃凹陷的雙眼,薄唇輕抿,俊美而憂郁。這是中國刑警學院首席教授趙成文教授還原的樓蘭美女。
樓蘭女屍雖然只有3800年屍齡,但是是在自然狀態下的保存,而且保存十分完好,也是足以創造世界記錄的。在出土的女屍身上,我們發現了干癟的臭蟲,在她那修長的金發內還找到了死去的虱子。虱子、臭蟲是"趨溫性"寄生昆蟲,居然未因人體死亡冷卻而離去,抑或它們對美麗的樓蘭姑娘也有一番深深的戀情?

『貳』 樓蘭女屍的事件經過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髏、被支解的軀體、隨時絆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織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打開棺木,嚴密的裹屍布一碰就風化成粉末了。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雙目緊閉,嘴角微翹,就像著了魔法剛剛睡去,臉上浮現著神秘會心的微笑。這就是傳說中的「樓蘭公主」或「羅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3800多年。她長發披肩,身材嬌小,身高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頂,有彩繪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柵欄,真人一樣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築)。專家認定,它絕不是為普通樓蘭人修建的,而是一處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專家力盡艱難險阻到達了羅布荒漠。他們意外地看到了一些類似廢棄的城牆的痕跡,無所遮掩地袒露於黃天之下。
1981年4月中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我國新疆羅布泊地區所發現的樓蘭少女古屍,死亡時距今3800年左右。
樓蘭是我國西漢時代西域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國名,又稱鄯善。在挖掘出來的古屍中,保持最完整的就是那幾具少女干屍。干屍是盛放在由兩塊掏空的樹干製成的棺木中,外面用羊皮包裹著。打開棺木,死者彷彿是在安睡中,頭戴尖頂氈帽,身裹毛線氈毯,腳穿補過的皮靴。外露的面容可以看出死者年齡比較年輕,臉龐姣小,鼻子高高,大大的雙眼,長長的眼睫毛,歷歷可數,濃密的金發,略呈捲曲,散垂在肩後。氈帽的尖頂兩旁,插著色彩斑斕的翎羽,帽邊飾紅色彩絨。頸部有的圍著毛茸茸的皮裘,既美觀又保暖。直觀她們的形象,彷彿和現今的塔吉克族少女相類似。
在一具保存很好的少女屍體上,考古工作者發現極感興趣的遺物,那就是女屍的金發內滿藏著乾的虱子,而且在身上還遺有癟的臭蟲。在顯微鏡下,可以說是世界上現存最古的生物標本了。虱子,研究寄生蟲學者從來都認為,它是一種「趨溫性」的寄生蟲,它在人體保持著一定的溫度時才能寄生於人體。而如今卻在死人身上大量見到它們的干屍,說明它們並沒有因人體冷卻而離去,這是很可值得寄生蟲研究者探討的課題。
從這些淺墓葬可以看出,古樓蘭人入葬時均裸體,通身包裹在毛線毯中,外露雙腳,穿皮靴,個別還在鞋幫上插入幾根禽毛。在一具男屍的腹部邊放著一呈三角狀的石鞭,長僅3厘米。由此證明,這些樓蘭古屍生前是處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狩獵生活中,同時,手工藝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水平。
樓蘭古屍所以能保存幾千年而不腐朽的原因在於當地氣候乾燥,棺木埋葬較淺,離沙土地面僅幾十厘米,即使偶有雨水,水分也易於從沙土中流失和蒸發,致腐細菌沒有生存繁殖的條件,才使屍體得以長期保存不朽;相反,埋葬較深,屍體便不易保存。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里?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為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發現了近10處古代人類遺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銅器碎片、三棱形帶翼銅鏃、獸骨、料珠等人類遺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蓋的黃土地表面。還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這清楚地顯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樓蘭,自新石器後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的確曾綠草萋萋,森林覆蓋率達到40%

『叄』 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樓蘭古城古道里發現了什麼

1989年,受中央電視台的邀請,新疆考古研究所組織了樓蘭考古隊,開始對樓蘭古城古道進行調查、考察。在通向樓蘭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隊發現了大批的古墓。其中幾座墓葬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是一層套一層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圓木,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面展開的列木。整個外形像一個大太陽,不由得讓人產生種種神秘的聯想。它的含義究竟是什麼,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木棺中還保存了幾具較為完好的樓蘭女屍。這些「樓蘭美女」臉龐不大,下頦尖圓,鼻樑高、眼睛大,雙眸微閉,體態安詳,她們的頭發濃密微卷,散披肩後,充滿了青春氣息。頭上戴有素色小氈帽,帽緣綴紅色毛線,帽邊插幾支色彩斑斕的雉翎。女屍裸體,周身裹毛織布毯,以骨針或木針連綴為扣,雙腳著短統皮靴。墓中出土木器、骨器、角器、石器、草編器等器物。木器有盆、碗、杯和鋸齒形刻木。有5件木雕半身人像,其中4件具有明顯的女性形象,雙乳豐隆,臀部肥大。這批墓葬標本,經C14測定其年代距今約4000年,相當於中原夏商時期,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樓蘭人墓地。

『肆』 歷經3800年而不腐的樓蘭美女,她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我們都知道埃及的木乃伊。那麼為什麼唯獨只有這具女屍保存下來呢?根據研究說明,每具屍體金剛不壞的原因都不一樣,死亡原因、下葬時間、以及當時的天氣狀況等等。

其實這樣看來,船棺和胡楊淚以及乳酪都是讓她保存完好的證據。千年不腐的主要原因還是新疆高溫乾燥,雨量稀少的獨特氣候加上西域的鹼性土壤。還有一些其他的未知,為什麼她的臉上面帶微笑呢?這神秘的微笑令人十分著迷,未來還有許多值得探索。

『伍』 中國出土3800年前的「樓蘭美女」,為何復原容貌後,人們再無法淡定

因為她的確是美麗動人,要比之前的人們好看,所以說人們會不淡定。

『陸』 樓蘭女屍的事

樓蘭女屍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髏、被支解的軀體、隨時絆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織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打開棺木,嚴密的裹屍布一碰就風化成粉末了。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雙目緊閉,嘴角微翹,就像著了魔法剛剛睡去,臉上浮現著神秘會心的微笑。這就是傳說中的「樓蘭公主」或「羅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3800多年。她長發披肩,身材嬌小,身高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頂,有彩繪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柵欄,真人一樣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築)。專家認定,它絕不是為普通樓蘭人修建的,而是一處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專家力盡艱難險阻到達了羅布荒漠。他們意外地看到了一些類似廢棄的城牆的痕跡,無所遮掩地袒露於黃天之下。

『柒』 樓蘭美女,實際上她只是一具3800年的干屍而已,為什麼被稱為「美女」

科學家經過復原後非常漂亮。聞名世界的樓蘭文化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它的出現不僅推動著中國歷史的發展,還給世界的發展帶來了神奇的一筆。早前的樓蘭古國是我國絲綢之路發展的重要之地。而後來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更是成為人們不解的謎團。憑空消失的樓蘭古國,在1979年出土了一具完好的樓蘭女屍給樓蘭文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更是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在一個船型木棺材中,有一位靜躺的女子,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雙眼緊閉著,嘴角微微上翹。她的身體用嚴密的裹屍布纏繞著,一碰紗布就風化成粉末了。他們發現的這具保存完好的樓蘭女屍,傳說是樓蘭公主。她的發現是在小河附近,人們也把她稱之為小河公主。

『捌』 千年古屍「樓蘭美女」復原照,到底有多美,專家看的如痴如醉

當時專家復原樓蘭美女後,非常激動,因為所復原的干屍是歷史相關有名的「樓蘭美女」。事實證明此女子的樣貌真的可以被稱為絕世美女。當時負責復原的教授都深深地被眼前所復原的圖像所打動,該復原的女子長著尖下巴,一雙濃眉大眼,面帶微笑,完全符合我們現代人評價美女的標准。

其實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問題的存在,才讓專家更加著迷,並帶著這些問題去破解樓蘭之謎。現在科學越來越發展,從此科學研究也會更加便利,現在能復原人的面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一定會像放映電影一樣,復原歷史。

我非常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到那個時候我們能與古人更加「親密」的接觸,從而更加深入地學習歷史文化。

『玖』 樓蘭現在還存在嗎

樓蘭早滅亡了
以下是關於樓蘭的資料

一、什麼是樓蘭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台上只活躍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說法不一。過了1500多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羅布人向導奧爾德克於1900年3月28日又將它重新發現,因而轟動世界,被稱之為「東方龐貝城」。百年來,樓蘭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探險家、史學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熱點。樓蘭美女、樓蘭古墓、樓蘭彩棺……一個又一個樓蘭之謎誘惑著所有的人們
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園」,有人口一萬四千餘,士兵近三千人,可謂是一個泱泱大國。古樓蘭又是古絲路上西出陽關的第一站,當年在這條交通線上是「使者相望於道」,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奇怪的是,聲名赫赫的樓蘭王國在繁榮興旺了五六百年以後,卻從4世紀之後,史不記載,傳不列名,突然消聲匿跡了。
7世紀時,唐玄奘西遊歸來,看到樓蘭國「城廓巋然,人煙斷絕」,其蕭條之景,使人頓生滄海桑田之感慨!
1901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當地向導的幫助下在羅布泊北發現了「樓蘭古城」,宣稱是「沙漠中龐貝城的再現」而轟動世界。中外學者相信,樓蘭古城是絲綢之路上繁盛一時的古樓蘭國目前被發現的最重要的歷史遺跡,它對研究新疆以至中亞的古代史、絲路之路的歷史變遷、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相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批的考古學家、地理、地質學者接踵而至。他們是:
1905年美國的亨廷頓探險隊;
1906年英國的斯坦因探險隊;
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超探險隊
1910--1911日本的大谷光瑞、枯瑞超第二次探險隊。
這些探險隊在樓蘭古城及羅布泊地區發掘出的文物其價值之大震驚世界,其數量之豐富難以數計。除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木器、陶器、銅器、玻璃製品、古錢幣等等,文物品種極其繁多。其中以晉代手抄《戰國策》和漢錦最為珍貴。這份手抄字紙,僅僅比蔡倫105年發明紙晚一二百年,比歐洲人最古的字紙要早六七百年。發掘出的漢錦,色彩絢麗,相當精緻。有的綉有「韓仁綉文丸(紈)者子孫無極(即子孫滿堂)」。有的綉「延年益壽」、「昌樂光明」或「延年益壽宜子孫」。製作年代在1--2世紀。另一重大發掘收獲是發現了當年任西晉西域長史的李柏給焉耆王的信件,即所謂「李柏文書」,根據李柏文書而發現了「海頭」故城,這為研究後期樓蘭帶走了大量古文物,撰寫發表了一系列研究羅布泊古樓蘭的專著,交口贊譽說樓蘭是一個埋藏在「沙漠中的寶地」,是歷史遺落下來的「博物館」,「東方的龐貝城」。 我國科學家到樓蘭考察,開始於1927年。當年隨中瑞(典)西北科學考察團來樓蘭的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和地理學家陳宗器,曾先後數次到達羅布泊北岸考察,發掘遺址,出土了70多枚寫有明確的西漢紀年的漢文木簡,發掘了漢代烽燧遺址,還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銅器、鐵器、漆器、木器和骨、石、陶器,以及絲、麻織品殘片。黃文弼就他在羅布泊地區的考古工作,發表了專著《羅布泊爾考古記》,樓蘭地區的古代文明在中國學者的手中揭開了新的一頁。黃文弼是我國解放前唯一到過羅布泊地區進行考察工作的中國考古學家。
新中國的樓蘭探險熱潮,再次轟動了國際。響應最積極的是日本。日本著名史學家澤和俊先生撰寫的《樓蘭王國》一書已經兩版,在日本小學生讀物中,就有關於樓蘭古城的介紹,樓蘭在日本可以說已經是家喻戶曉。
70年代末,日本NHK電視台與中央電視台聯合攝制電視片《絲綢之路》。當時的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被邀請協助拍攝電視片。他們組織隊伍克服重重困難三次深入羅布泊地區,再次獲得了魏晉時期的漢文木簡、文書(包括少量的法盧文)及大量的古錢、毛織物、絲織品、皮革製品、漆器等珍貴文物。軍區測繪大隊配合考察隊深入樓蘭勘測繪制了樓蘭古城地形圖。經精確測量,判定古樓蘭城位於東經89度55分12秒,北緯40度30分57秒。古城佔地12萬平方米,略成正方形,邊長約330米,用泥土、蘆葦、樹枝相間修築的城牆、至今仍依稀可辨。一條大約呈西北--東南走向的古河道貫穿城中,城內現殘存的主要房子依然保存完好,除房頂不翼而飛外,別的部位,如門、窗歷歷可辨。古城內,蓋房用的木樑、檁條、椽子,比比皆是,滿目狼藉。這些胡楊木的建築材料,有的還鑿了眼,甚至刻上了花紋,顯示出相當的工藝水平,格外引人注目,為研究古建築提供了珍貴的材料。此外,這里還有古烽火台、糧倉等建築遺跡。至於陶片、氈片、古銅錢、絲綢碎片等文物,只需在地表和地下稍稍尋找的挖掘,就能讓「古董」重見天日。
日本人將1988年稱作「樓蘭年」,發起了以樓蘭探察為中心內容的紀念活動:如組織百人考察團、舉辦《斯文赫定與樓蘭王國》大型展覽、舉辦報告會、樓蘭攝影展覽、樓蘭在中國,可見樓蘭的研究早已進入世界。</P>
二、樓蘭國的遺址
1、樓蘭古城
1)官衙
「三間房」是並排的三間房子,是樓蘭城中兩座土坯建築之一,是城中規格最高的建築,可能是當時的官衙。自從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並在三間房的牆角下發掘出大量珍貴的文書以後,來自日本的橘瑞超、英國的斯坦英都曾在這里大肆挖掘,並將文物帶運出國。這些文物後來被博物館收藏,由專家進行研究,並在國際上興起了『樓蘭學』的熱潮。」
(2)民居
由紅柳、蘆葦搭建而成,如今屋頂、四壁不存,但從殘留的牆根可以看出當時的布局。
(3)佛塔</P>
大約10米高的佛塔,是樓蘭城中最高的建築。
2、海頭古城
1988年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組織的羅布泊文物隊伍在部隊的配合協助下,經過32天的奮戰,在樓蘭古城西南找到了「海頭」(被斯坦因編號為LK古城)等兩座古城並測繪了國內第一張該兩座古城的地形圖,採集了一批珍貴文物標本,進一步填補了羅布泊地區考古的空白。
3、米蘭遺址
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區域,遺址中主要包括米蘭城郭、兩座佛寺及墓地。在沿城牆、佛寺的牆基處,東一個西一個刨挖的大坑隨處可見。米蘭,屬古樓蘭國的地域,中國漢代曾在這里屯田,一種有爭議的說法認為這里是樓蘭國遷都後的新國都。這里曾發現過「印度文化特徵的絕妙壁畫」——帶翼天使,以及公元8-9世紀的吐蕃藏文木牘;這里是揭示樓蘭古國神秘興衰的重要史跡,是佛教東傳由新疆進入內地的重要地域,也是史記中少見的吐蕃與西域交流的證明。
4、瓦石峽古城
5、小河墓地
1934年5月,一支探險隊在樓蘭庫姆河邊紮下營地。他們要尋找隱藏在庫姆河流域的一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兩個月中,羅布「獵駝人」奧爾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尋都勞而無功。就連奧爾得克本人都猜測,古墓已讓十幾年間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給淹沒了,或者是被某次強烈的黑風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險隊向更靠近羅布荒原西南的綠洲帶挺進。
不久,他們發現了一條流向東南的河流。它有20米寬,總長約120公里,水流遲滯,一串串小湖沼被蘆葦、紅柳環繞。它是庫姆河復甦後出現的新河,歷史不足10年。在他們沿這條河流進入沙漠前,臨時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小河」。「小河」東岸4-5公里,有一個渾圓的小山丘。遠遠看去山丘頂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極近,一株連著一株,互相支撐著。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髏、被支解的軀體、隨時絆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織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打開棺木,嚴密的裹屍布一碰就風化成粉末了。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雙目緊閉,嘴角微翹,就像著了魔法剛剛睡去,臉上浮現著神秘會心的微笑。這就是傳說中的「樓蘭公主」或「羅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長發披肩,身材嬌小,身高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頂,有彩繪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柵欄,真人一樣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築)。專家認定,它絕不是為普通樓蘭人修建的,而是一處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專家力盡艱難險阻到達了羅布荒漠。他們意外地看到了一些類似廢棄的城牆的痕跡,無所遮掩地袒露於黃天之下。在一個百歲羅布老人的指引下,證實這是一個已成為廢墟的羅布人的村莊。 小河也許是一個樓蘭古遺址———古城居民們的公共墓地。經過近百年來探險家、考古家們的忙碌,已在羅布荒漠發現了許多大規模的墓葬及隨葬物品。那麼,在沉寂了千年的樓蘭荒漠里,會不會隱藏著類似秦始皇陵兵馬俑那樣世間少有的曠世傑作或未被發現的奇跡
6、「太陽墓」</P>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里?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為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發現了近10處古代人類遺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銅器碎片、三棱形帶翼銅鏃、獸骨、料珠等人類遺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蓋的黃土地表面。還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這清楚地顯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樓蘭,自新石器後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的確曾綠草萋萋,森林覆蓋率達到40%。</P>
三、樓蘭究竟是怎麼消失的?
樓蘭一直是為中外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們憧憬的神秘之地。
二千年前,那裡是絲綢之路上的南北貫通、東西交匯的重要交通樞紐;我國古代西部對外開放最繁華的商城。這里的居民也種植小麥、飼養牛羊。他們的日常用品是胡楊木、獸角、草編類製品。這個顯赫一時的古代商城為何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呢?
樓蘭在毀滅的過程中,生態環境的破壞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樓蘭曾是個河網遍布、生機勃勃的綠洲。然而聲勢浩大的「太陽墓葬」卻為樓蘭的毀滅埋下了隱患。
「太陽墓」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的是一層套一層的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圓木。木樁由內而外,粗細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面展開的列木,井然不亂,蔚為壯觀,整個外形酷似一個太陽,很容易讓人產生各種神秘的聯想。「太陽墓」的盛行,大量樹木被砍伐,使樓蘭人在不知不覺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園。據已發現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圓木達一萬多根,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生態的破壞也不能僅僅歸結於「太陽墓」,各種因素的合成力量必然會導致生態的失衡。樓蘭地處內陸,氣候乾燥,久而久之,原來芳草遍地的綠洲再也留不住一片綠色。在出土的漢文簡牘中,可以了解到樓蘭士兵口糧減少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樓蘭環境惡化後的困頓。
另外,戰爭直接導致樓蘭古國的消亡也是完全可能的。在海上貿易時代之前,東西方貿易只有一條漫長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尤其是塔里木南邊的鄯善,就成了周邊列強掠奪的重要對象。 人類利益的驅動,也是一個導致環境改變的重要力量。公元4世紀時,樓蘭逐漸廢棄。其主要原因是:公元4世紀後,自敦煌進入西域的古道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通過伊州(今哈密)一途外,還有新開拓、交通更為方便的大海道。交通路線變更,立即使樓蘭喪失了在絲綢之路上的地位。
四、樓蘭的環境
1、氣候
這里氣候惡劣,一年中8級以上大風天氣有100多天,夏季高溫可達50多度,冬季寒冷可至零下30多度。
2、地貌</P>
樓蘭古城周圍是廣闊的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種長期強烈風蝕和水蝕形成的像海中礁石一樣的土堆群,地表溝壑縱橫,起伏不平,汽車很難行駛。
五、樓蘭人到底源於何處
曾經是誰在樓蘭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誰的聰穎才智創造了燦爛奪目的綠洲文明?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一直都是引人入勝,撲朔迷離。
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說:「樓蘭人使用中亞去盧文作為官方文字,而樓蘭本族語言卻是一種印歐語系的語言,學術界稱作『吐火羅語』。」「樓蘭人類學研究的結論和樓蘭語言學研究結果再一次提醒我們,在遙遠的古代,有一支印歐人部落生活在遠離歐洲的樓蘭。」因而,此書的觀點認為,樓蘭人是「漂泊東方的印歐人古部落」。
然而,「樓蘭人到底源於何處」這一問題並沒有取得一致的觀點。有一種觀點認為樓蘭人屬於雅利安人。社科院樓蘭考古專家楊連告訴記者,80年代,他去樓蘭,他見到過一位30多歲男子,身材很高,有2米左右。他特地為他拍了一張照片,和他站在一起的男孩才到他的胸部
據近期我國某人類學家從基因學、器物學的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樓蘭人更接近於古代阿富汗人,這又是一個全新的論點。<br/>
那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淺色頭發,眉弓發育,鼻骨挺直的形象,明顯具有高加索人種特徵。這與人類學家對墓地出土人骨進行體質人類學測量的結果完全吻合。到了漢代樓蘭王國時期,樓蘭居民的種族構成又有了新的發展。他們與高加索人種共生,其中還有蒙古人種的存在。亞歐舊大陸上的古代居民都曾把這片並非綠草如茵的土地作為過自己的駐腳點,希望能夠在此營造美好的家園!

『拾』 樓蘭女屍出土時的情況詳細一點

樓蘭女屍 1934年5月,一支探險隊在樓蘭庫姆河邊紮下營地。他們要尋找隱藏在庫姆河流域的一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兩個月中,羅布「獵駝人」奧爾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尋都勞而無功。就連奧爾得克本人都猜測,古墓已讓十幾年間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給淹沒了,或者是被某次強烈的黑風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險隊向更靠近羅布荒原西南的綠洲帶挺進。 不久,他們發現了一條流向東南的河流。它有20米寬,總長約120公里,水流遲滯,一串串小湖沼被蘆葦、紅柳環繞。它是庫姆河復甦後出現的新河,歷史不足10年。在他們沿這條河流進入沙漠前,臨時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小河」。「小河」東岸4-5公里,有一個渾圓的小山丘。遠遠看去山丘頂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極近,一株連著一株,互相支撐著。 樓蘭女屍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髏、被支解的軀體、隨時絆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織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打開棺木,嚴密的裹屍布一碰就風化成粉末了。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雙目緊閉,嘴角微翹,就像著了魔法剛剛睡去,臉上浮現著神秘會心的微笑。這就是傳說中的「樓蘭公主」或「羅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長發披肩,身材嬌小,身高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頂,有彩繪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柵欄,真人一樣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築)。專家認定,它絕不是為普通樓蘭人修建的,而是一處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專家力盡艱難險阻到達了羅布荒漠。他們意外地看到了一些類似廢棄的城牆的痕跡,無所遮掩地袒露於黃天之下。 擴展 1981年4月中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我國新疆羅布泊地區所發現的樓蘭少女古屍,死亡時距今2000年左右。 樓蘭是我國西漢時代西域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國名,又稱鄯善。在挖掘出來的古屍中,保持最完整的就是那幾具少女干屍。干屍是盛放在由兩塊掏空的樹干製成的棺木中,外面用羊皮包裹著。打開棺木,死者彷彿是在安睡中,頭戴尖頂氈帽,身裹毛線氈毯,腳穿補過的皮靴。外露的面容可以看出死者年齡比較年輕,臉龐姣小,鼻子高高,大大的雙眼,長長的眼睫毛,歷歷可數,濃密的金發,略呈捲曲,散垂在肩後。氈帽的尖頂兩旁,插著色彩斑斕的翎羽,帽邊飾紅色彩絨。頸部有的圍著毛茸茸的皮裘,既美觀又保暖。直觀她們的形象,彷彿和現今的塔吉克族少女相類似。 在一具保存很好的少女屍體上,考古工作者發現極感興趣的遺物,那就是女屍的金發內滿藏著乾的虱子,而且在身上還遺有癟的臭蟲。在顯微鏡下,可以說是世界上現存最古的生物標本了。虱子,研究寄生蟲學者從來都認為,它是一種「趨溫性」的寄生蟲,它在人體保持著一定的溫度時才能寄生於人體。而現在卻在死人身上大量見到它們的干屍,說明它們並沒有因人體冷卻而離去,這是很可值得寄生蟲研究者探討的課題。 從這些淺墓葬可以看出,古樓蘭人入葬時均裸體,通身包裹在毛線毯中,外露雙腳,穿皮靴,個別還在鞋幫上插入幾根禽毛。在一具男屍的腹部邊放著一呈三角狀的石鞭,長僅3厘米。由此證明,這些樓蘭古屍生前是處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狩獵生活中,同時,手工藝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水平。 樓蘭古屍所以能保存幾千年而不腐朽的原因在於當地氣候乾燥,棺木埋葬較淺,離沙土地面僅幾十厘米,即使偶有雨水,水分也易於從沙土中流失和蒸發,致腐細菌沒有生存繁殖的條件,才使屍體得以長期保存不朽;相反,埋葬較深,屍體便不易保存。 樓蘭女屍復原相貌圖 在一個百歲羅布老人的指引下,證實這是一個已成為廢墟的羅布人的村莊。 小河也許是一個樓蘭古遺址———古城居民們的公共墓地。經過近百年來探險家、考古家們的忙碌,已在羅布荒漠發現了許多大規模的墓葬及隨葬物品。那麼,在沉寂了千年的樓蘭荒漠里,會不會隱藏著類似秦始皇陵兵馬俑那樣世間少有的曠世傑作或未被發現的奇跡? 6、「太陽墓」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里?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為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發現了近10處古代人類遺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銅器碎片、三棱形帶翼銅鏃、獸骨、料珠等人類遺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蓋的黃土地表面。還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這清楚地顯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樓蘭,自新石器後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的確曾綠草萋萋,森林覆蓋率達到40% 席慕容寫的《樓蘭新娘》 (看中視「六十分鍾」介紹羅布泊,裡面有考古學者掘出千年前的木乃伊一具,據說發間插有鳥羽,埋葬時應是新娘。 昨天新聞報導一位孕婦遇難讓我想起席慕容的這首哀傷的詩。 那曾悲傷留淚的愛人早已離去,剩她一個弱女子來承受這千年的相思,還能有誰將她擁入懷中、擦去滾落的淚珠、輕輕的吻她那迷人的雙眼,再也沒有了,她是知道的。也許她唯一的歸宿還是那亘古的黑暗,伴隨著亘古的甜蜜與悲凄,繼續她那千年的舊夢……) http://ke..com/view/1493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