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大撕心裂肺唢呐曲
1、《哀乐》
《哀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他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
‘贰’ 唢呐一响顺口溜是什么
唢呐一响顺口溜如下:
1、千年琵笆,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棺中人。黄泉路上人消沉,望乡台上忆前尘。孟婆一汤忘今生,奈何桥上渡残魂,来生再做华夏人。
2、百般乐器,唢呐为百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度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3、棺一抬,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鞭炮响,唢呐吹,前面抬,后面追,初闻不知唢呐意,再闻已是棺中人。知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蹦黄泉迪,一路嗨到阎王殿,从此人间不留恋。
(2)山东美女唢呐王大全扩展阅读
唢呐经典曲目:
1、《百鸟朝凤》
这首曲子在1953年的时候受到了热烈欢迎,后来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将曲子进行了改版,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使人们在听曲子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景象。
2、《凤阳歌绞八板》
这是一首着名的鲁西南鼓吹乐曲,这首曲子的引子旋律开阔悠扬,起伏较大,表现山东人的热情朴实、豪爽泼辣的性格特征。
‘叁’ 中国唢呐演奏家有哪些
1,任同祥
着名唢呐演奏家。他演奏(自己创编)的《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婚礼曲》、《驻云飞》等等许多唢呐名曲。
2,杜杏栓
杜杏栓,男,杜杏栓八音队主班,生于山西静乐县双路村一个文艺家庭。祖籍朔州市峙峪村,祖父杜增为民间艺人,擅长戏剧文武场多种乐器,尤其精通唢呐的演奏。
3,侯彦秋
侯彦秋,青年唢呐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6岁开始学习唢呐,师从河南着名唢呐演奏家郝玉岐先生,12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又先后师从我国着名唢呐演奏家赵春峰、胡海泉、宋保才先生等。
4,石海彬
石海彬(1975—),当代着名唢呐演奏家 、文学硕士。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5,沈建晖
沈建晖,青年唢呐演奏家,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管乐委员会副会长、副秘书长。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当代着名唢呐演奏家石海彬先生。
‘肆’ 唢呐丧事出殡专用曲有哪些
唢呐丧事出殡专用曲:
1、唢呐独奏《一江风》
2、唢呐曲《黄河情》
3、唢呐独奏豫剧《秦雪梅吊孝》
4、唢呐母亲
5、唢呐父亲
6、哀乐
7、唢呐悲调曲
8、唢呐哭皇天
9、唢呐悲曲
10、唢呐独奏朝阳沟
唢呐使用环境:
在民间,唢呐有着深厚的根基,一般百姓家举办婚丧寿庆、乔迁新居、过年过节时都要请几个唢呐手来庆贺热闹一番,发展到今天,送子参军,开张剪彩也要请唢呐乐队,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伍’ 我要看王立华唢呐视频
你在手机,电视上搜索就能看王立华唢呐视频。很好看的。
‘陆’ 唢呐为王的前一句是什么
唢呐为王的前一句是百般乐器。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
因为唢呐是乐器之王,大多用于民间的丧礼之上,唢呐一响就意味着有人去世了,代表了曲终人散的意思。
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意思是说,在民间一旦有人去世,在丧礼上人们就会奏响唢呐,曲调悲情沉重。不管是谁,生前从事着什么工作,有什么头衔,都会有生死病死的一天,人一旦死去生前所有的一切荣誉与不幸也会随之而去,代表了所有的事情都结束了。
唢呐注意事项:
吹奏唢呐,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声音就不准。
唢呐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口内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两者结合运用,其中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以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
唢呐代表作品:
1、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2、抬花轿,音乐是我国北方民间的曲剧音乐,根据抬花轿的动作、行走、运动状态而编配的音乐,广泛流行于我国民间,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古典音乐之一,表现形式以唢呐演奏为主。由于历史悠久,音乐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柒’ 现在中国唢呐王是谁
现在中国唢呐王是任同祥。
1、着名唢呐演奏家。他演奏(自己创编)的《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婚礼曲》《驻云飞》等等许多唢呐名曲,更令听众赞叹不已,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正是任同祥,率先使我国的民族乐器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夺魁,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为民族器乐增添了光彩。
2、1953年,在北京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舞台上,有一位唢呐好手以一曲“百鸟朝凤”得到首都音乐界的高度评价,这就是来自山东的任同祥。
3、随后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后又多次到东欧及东南亚各国演出,获得过缅甸国家金质奖章。他的唢呐演奏从容自如,干净利索,音色柔和圆滑,善于运用滑音、舌根吐音、双吐音等技巧。
(7)山东美女唢呐王大全扩展阅读
1953年,任同祥通过县、省层层比赛而被遴选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 便开始了他艺术生涯的新篇章----从民间乐班的乐手晋升到专业的上海歌舞剧院独奏演员,从而结束了二十余年的鼓乐班的流浪生活。
同年,任同祥代表国家,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民间器乐比赛.他以炽热奔放的激情,娴熟精湛的技艺,质朴浓艳的风韵,俏丽多姿的格调,成功地演奏了他的代表《百鸟朝凤》等唢呐佳作,一举获得了银质奖章。
1954年任同祥又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博得高度评价,并又获得缅甸国家授予的金质奖章。
‘捌’ 唢呐为王的下一句是什么
唢呐为王的下一句,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
唢呐,中国双簧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
唢呐的音色雄壮,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加键唢呐还有半音键和高音键,拓展了音域增加了乐器表现力。
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传统唢呐有百鸟朝凤、豫西二八板等经典曲目。
高音唢呐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过去多在民间的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改良。
已发展为传统唢呐与加键唢呐,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中、低、倍低音唢呐音色浑厚,多用于民族管弦乐团以及交响乐团合奏。
‘玖’ 有一段话叫什么一个唢呐怎么的,一把二胡拉一生,求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初来人世兴冲冲,唢呐一吹是一生。曲一响,布一盖,全村送你上黄泉,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棺一盖,土一埋,亲人阴阳两相隔。炮一响,纸一烧,蜡烛贡品摆上来。土已埋,人已拜,明年清明再过来。鞭炮响,唢呐吹,前面走,后面追。初闻不知唢呐意,再闻已是棺中人。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想赴黄泉。一路飘到阎王殿,从此不恋人间事。一把二胡拉一生。
我是一名二胡自学夜余爱好者,没拜过师,不是入堂弟子,也不是门外汉,知道一点皮毛。
为什么说一把二胡拉一生,因为二胡只有两根弦,上下有四个把位,音准是第一难题,四指压弦力度有轻重,加上滑音,打音,柔弦,压弦等等,拉一个调比较容易,要拉好几个调,根据乐曲的需要。指法有变化,所以很难掌握,运弓长短轻重,跳弓,等等。二胡是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乐器,它是中国音乐的代表,在各个国家演奏二胡,外国人就知道是中国人。我们必须要传承发展。
学二胡必须要坚定信心,坚持每天要练,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守得住寂寞,坚持苦练加巧练,拉的时间越长越久。就会提高水平,学一些二胡名曲,如二泉映月,江河水,一枝花等等,这样就会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一把二胡拉一生。
‘拾’ 求音乐:中国唢呐十大名曲
01.百鸟朝凤
02.全家福
03.抬花轿
04.六字开门
05.社庆
06.一枝花
07.凤阳歌与后八板
08.山村来了售货员
09.怀乡曲
10.豫西二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