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几首,听了让人热血沸腾的鼓曲, 犹如古代将军冲风击鼓一样。 是中国风中的大鼓不是少儿现代小鼓。
《秦王破阵乐》,《将军令》
B. 求一首中国女子打鼓的音乐或视频(中国风!!)
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女子打击乐组合红樱束吧,打鼓嘛,中国龙吧,视频自己看看吧http://video..com/v?word=%BA%EC%D3%A3%CA%F8&ct=301989888&pn=0&db=0&s=18&fbl=1024
C. 《国风美少年》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综艺
看了一集,如果后面没有什么逆袭的惊喜剧本出现,不能!
其实目前已经出现的现象级综艺不太好界定,如果宽泛一点,能引起广泛讨论、话题度,或者在专业领域内受到极高认可的话还是有一些。但是基本上都靠着两点,要么靠话题与参与度,要么靠专业水平,或者二者兼有一些。
综合评价下来,这档节目对国风的定义不够专业而且不够高级,导师不够专业,选手也不够专业。当然节目也有好的地方,首先爱奇艺的舞美不错,而且节目的初心是为了给国风一个舞台,还是值得肯定。如果后面能火起来,当然也期待打脸!但作为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还是希望它后期的选手更专业。
D. 求传统中国大鼓的纯音乐,要霸气点的,类似于战鼓那种!!!!!!!!!
求传统中国打鼓的纯音乐,要霸气的,类似于战鼓的就是打鼓打鼓
E. 欧美女歌手有首非常中国风的歌
Christina Milian的《Dip it low》??MV中间舞者身上有电脑做出的闪光的金线
如果不是也推荐给你吧 中国风挺浓的 无论造型还是音乐
F. 现在的华语音乐越来越难听那就对了
文|令狐伯光
最近,爱奇艺的音乐竞技节目《我是唱作人2》正式收官。
而女团选秀节目《创造营2020》马上迎来了大结局,但与此同时隔壁台男团选秀《少年之名》,已经正式开播了。
不管如何,现在国内各种各样的音乐综艺节目,可谓是层出不穷。
但是,我们仔细看看这些音乐节目的音乐,热门歌曲来源都是这样几种。
要么是过去华语音乐的那些经典歌曲,要么便是市场热门的短视频音乐和网络音乐,要么便是翻唱国外的流行歌曲。
似乎当下华语音乐出现得比较少。
这些年,华语乐坛不行和华语音乐难听一直喧嚣尘上。
那么,现在的华语音乐真的很难听吗?
一首歌曲的组成,从技术角度也就是作曲、写词、编曲、制作、演唱等。
曲子的旋律悦耳动听、节奏流畅有记忆点。歌词雅俗共赏,专业而又不失深度;编曲层次分明,不管简单还是复杂都有深意。
这些技术性的合在一起,不管表达什么思想内核,只要能打动听众就行。
创作音乐当然是辛苦的,但音乐好不好听还是有些规律。
1、如果曲子太简单,歌词太直白,编曲非常套路,歌手唱功也非常市场化。
这种歌曲或许能非常的上流行(现在华语乐坛最流行的就是这个)。
最典型的就是大量的短视频音乐,旋律洗脑歌词口水的网络音乐等。
不过,这种音乐非常的流行,但在主流乐坛那里一直得不到重视,所谓的音乐艺术不够。否则,张艺兴和隔壁老樊也不会上《我是唱作人2》。
说到底,两人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音乐实力。
2、如果曲子太过复杂,歌词太过深奥,编曲和演唱像是搞人声实验等。
这样当然也可以,能get到的听众还觉得这是艺术。
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对于文化的鉴赏都是流俗的,创作者太过自我的表达,也就和普通听众就有了距离。
3、好的流行音乐,需要在其中做到平衡。
虽然华语音乐一直有因为中国 历史 文化的关系,过于看重写词和旋律,不太重视编曲和制作的说法。
但80年代、90年代的华语乐坛(刨除翻唱),2000周杰伦时代的华语音乐。这三个时代华语音乐人的音乐,作曲、歌词达到很高的高度。
8090年代的华语音乐,可能编曲和制作稍弱点,但还是非常均衡的。
2000年代周杰伦代表的台湾音乐人,除了作词和作曲不弱,编曲和制作同样一点都不输。
最典型的是周杰伦的歌曲《夜曲》《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等等。其编曲制作的复杂和层层递进,一直有着“华语音乐天花板”之称。
同时代的陶喆,王力宏和林俊杰等音乐人一点都不输。
比如王力宏的音乐专辑巅峰《心中的日月》。
这11首歌曲词曲本来就非常优秀,其中编曲和制作,再到对于中国民族元素的挖掘融合,简直甩了现在这些所谓“世界音乐”不止一个段位。
现在中国观众非常推崇周杰伦,这当然也是应该的。
但我个人觉得王力宏的专辑《心中的日月》《盖世英雄》,陶喆很多专辑也完全不弱,但现在很少有人讨论他们。
如果说8090年代,华语乐坛的主流音乐人是beyond、张国荣、谭咏麟、罗大佑、李宗盛、崔健、魔岩三杰等等。
00时代是周杰伦、陶喆、王力宏、林俊杰、许巍、汪峰、朴树、李建等等。
那么,2010年后华语乐坛的主流音乐人。
肯定就是李荣浩、华晨宇、邓紫棋、梁博、霍尊、陈粒、苏运莹和毛不易等等。
他们的音乐在平衡上面,虽然没有达到乐坛前辈的水平。但在继承前辈和学习国外,这个融合本土化的过程当中,作品还是偏向传统华语音乐的“唱和听”的情况。
他们的音乐偶尔有神来之笔,词曲编曲和演唱浑然天成达到流行经典的程度。
但是绝大多数作品,编曲,制作和演唱可能不错。但词和曲上面,可能就弱于华语乐坛的前辈了。
不过,比他们出道时间还要晚的新新生代音乐人。
除了大量所谓“口水歌”的短视频音乐和网络音乐,比如嘻哈乐、电子、国风、还有从日韩学来的唱跳音乐,如K-POP,Dance-pop等等。
这些歌曲除了词和曲,已经非常看重编曲、制作和演唱了。
那些爱豆的歌曲还重跳舞和表演,词和曲反倒成为不是最重要的一环。
这样也不是不行,但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很多音乐文化底蕴缺失严重,表现在作品内容的不接地气。
他们的歌曲从歌词、曲子、编曲、制作和演唱。
真的比华晨宇这代音乐人走得还要更远,表达还要独立和自我。
一是词曲开始弱了太多。
词曲本是文学和音乐基础的呈现。
曾经公认的经典华语音乐比如林夕的词,方文山的词,崔健和魔岩三杰的词,再到《我是唱作人2》里郑钧的歌词。
他们的歌词都达到雅俗共赏,有些甚至达到现代诗的水平。
同时,这些人写的曲子,其精彩处完全不输给歌词。
我们再看看现在华语音乐的词曲,曲子要么写是极其复杂,深奥到不知所谓。要么弄得异常简单,洗脑到简直粗俗。
很多音乐人写的歌词,简直就是不忍直视了。
二是太重编曲、制作和现场的演绎了。
现在的华语音乐无论是嘻哈、唱跳音乐,还是各种借鉴欧美日韩的的音乐。更多的像是在在炫耀编曲、唱腔、舞美和表演。
除非是很有辨识度的声音,否则很难让人记住。
你歌词不能准确的表达意境,曲子不够优秀加深这种意境,最终便让歌曲失去了灵魂。许多歌曲变成了为了翻唱而翻唱,为了炫技而炫技了,为了编曲而编曲。很多人因为音色和唱功不足,还特别的爱加上各种各样的效果器(俗称电音)。
当然,这样你能做到出特色也可以。
结果是大量音乐人太依赖制作了,作品缺少辨识度和质感。如同工业流水线生产的精致商品,也能听但感觉就是差不多,很难打动人。
导致这个问题的核心,正是开始说的问题。
没有文化底蕴、不接地气!
为什么新新生代的华语音乐不接地气呢?
我个人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中西结合的音乐,表达的内容不知所谓。
现在的华语乐坛,有很多“留洋归来”的创作型音乐人,他们的音乐广泛有这种“中西结合”的特点。无论作曲的旋律走向,编曲和制作的音乐风格。再到大量中文夹杂英文的歌词,有时甚至全部是英文。
韩国发扬光大的“韩国K-POP”的唱跳偶像音乐,音乐风格也很类似。
我个人再强调一遍:音乐风格从来不是问题,我个人认为歌词中文夹杂英文都不是什么致命问题。以前的华语音乐也中文夹杂英文歌词,但观众get不到歌手要表达内容,这就是现在音乐人最要命的一个问题。
比如嘻哈歌手成天在battle,成天写歌在diss别人。
这是嘻哈的基础当然没问题。
但国内大量嘻哈歌手表达的内容,却是黑帮、枪支、金钱崇拜和豪车美女等等,反正照搬美国嘻哈音乐那套就行了。
这样做音乐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是中国 社会 和美国 社会 完全不同。
中国没有嘻哈诞生地黑人的街头、篮球和黑帮等文化。
这么一来,普通听众自然很难get到这些歌曲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种“不中不洋”的歌曲当然可以流行,毕竟中国年轻人接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全世界流行文化的交流融合越来越频繁。
但是,如果想要突破拥有14亿人口,审美复杂的所有圈层。
华晨宇代表的新生代音乐人都没能做到,更不用提这些新新生代的音乐人了。
2、新新生代音乐人所谓“中国风”(世界音乐),到底是什么?
很多观众可能认为,这些音乐人“中西结合”音乐不行。
你自己不了解罢了,他们明明也有做很多本土化的中国风。
这些音乐人打着“世界音乐”这个名号,吸引了一大批迷妹迷弟,实际内容却跟我们认知的中国风差别很大。
除了编曲上加入了些笛子、古筝、琵琶、大鼓等中国乐器。音乐的基础曲子,包括旋律走向和节奏编排,还是偏西方音乐那一套。歌词内容更是奇怪,一段英文夹杂着一段颇具古风的小词,偏偏还不知道表达什么。
现场的演唱表演,或者音乐mv那才叫妙。
演员身穿中国传统服饰,结果跳着西方舞蹈,然后美曰其名中西合璧的世界音乐。
这种什么都想要的作品,越是有种四不像的味道。强行制造高级感,最终就搞得有点不伦不类 。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尝试当然可以,但问题是和华语乐坛的前辈相比。同样的“中国风”音乐风格,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除了周杰伦的中国风。
前面提过的,王力宏的音乐专辑《心中的日月》和《盖世英雄》。人家歌词里也有中文夹杂英文。但是你比较下歌词、曲子、编曲、制作和对于中国民族元素的融合运用呢?
相信只要稍懂音乐的人都知道,真的是天差地别!
最后,我个人曾经有想过,新生代华语音乐人“不中不洋的”音乐。
他们照搬的国外音乐,人家外国人早就玩出花,他们又不如人家外国人做得好。
那么,我们何不直接去听人家外国人的音乐呢?
这并不是说现在的音乐人这样尝试没有意义,但是我个人坚持认为一首好的流行音乐。曲子、歌词、编曲,制作和演唱应该平衡才对。
现在的华语音乐人,即使不谈什么高传唱度的代表作。
一味地的强调编曲、制作、唱功和表演,这对于歌曲来讲似乎真的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个人其实经常听独立音乐(包括独立乐队),很多独立音乐哪怕歌词全是英文,音乐风格和内容表达都偏向国外。
可是——
这些歌曲的曲子有灵性能感染人,词有韵味能引起共鸣性,编曲符合词曲的内涵,演唱者的声线真诚而又有魅力,最终结果就是打动听众。
说到底,好的音乐最佳的结合点就是平衡。
但是当前主流的华语音乐,正如前面分析太看重编曲、制作和唱功甚至是唱跳表演。
从而忽视了词曲和内容的表达,没有文化底蕴和不接地气的结果,自然就是难以打动人心。
G. 大家好,我想向大家了解关于西河大鼓的资料,最好是资料越全越好,如果有关于西河大鼓的论文,或是网址也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沿用至今。
历史溯源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在河北省,演唱西河大鼓较早且最有声望者首推马三峰。他是安新县段村人,被曲坛称西河大鼓的创始人之一。其弟子朱大观(雄县人)、王振元(艺名"毛奔",新城县人)、王再望(艺名"转眼王",雄县人)均是西河调的名家。其中尤以朱大观最负盛誉,他在艺术上有很多创造,并带了不少门徒,形成了河北省中部农村一支庞大的西河体系。
据艺人传说,早年在河北省中部就流传着演员以小三弦自弹自唱的"弦子书"和演员只敲击鼓板演唱的"单鼓板",至干隆中期保定艺人刘传经、赵传璧、王路等,将弦子书与单鼓板结合一起,搭伴演出,形成以演员敲击鼓板,由另一人弹小三弦伴奏的演出形式,形成早期的木板大鼓,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说书"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区得到普及。
至辛亥革命前后,由木板大鼓向西河大鼓的转变已然成熟,在农村以"赶庙会"的方式说唱中篇书为主,在河北省农村普遍流行,有部分艺人便进入城市谋生。与其发源地最近的城市便是天津,最早到天津的演员有张双来、焦永泉、焦永顺、张士德、张士泉、白文生、白文明等,当时尚无西河大鼓之名,仍沿用在农村的叫法称为"犁铧片"或"梅花调",也有的就叫"说书"。1924年易县的王凤咏在天津"四海升平"与刘宝全等名家合作,在写海报时,因天津已有金万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也称"梅花调"),为区别起见定名为"西河大鼓"。因为这个曲种来自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天津人习惯称此两河为西河和下西河,故而得名。虽然这是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定名,但由于它符合曲种的实际情况,而得到同行的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最初在西城根儿一带"撂地说书",后来移进草创时期的说书棚,多年来以书馆、茶社为主要演出场地,逐步发展成为说唱长篇书的形式,使许多演员在"书路"上不断提高,其唱腔反而放在次要地位,这样的结果,使一部分人弃唱改说,成为评书演员,如咸士章、张起荣、张树兴、赵田亮等。这些人改说评书以后,仍以原来鼓书的"书路"进行表演,一般来说缺乏评书那种细腻的描绘、知识穿插和对书情书理的评论,但却能以情节紧凑为长,也能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与评书形成平分秋色之势。
另一部分人则以演唱短段为主,参加各种综合曲艺场演出,他们在原有的小段的基础上,又向当时流行的京韵大鼓等鼓曲学习,运用西河大鼓曲调,演唱固定的脚本,在唱腔上加以丰富,提高了演唱技艺,演出于综合曲艺场。如往返京津的焦秀兰、焦秀云,从北京定居天津的马增芬、马增芳及王艳芬等,都在发展西河大鼓的短段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至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又出现了以赵玉峰为代表的"赵派";郝英吉及其子女(郝庆轩、郝艳霞等)所形成的"郝派";建国前后又有以马连登、马增芬父女为代表的"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纷呈,展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
建国后大多数西河大鼓演员仍在茶社书馆以说长篇书为主,只是偶尔在参加各种会演时演唱短段曲目,如郝艳霞、田荫亭、艳桂荣、王田霞等。"文革"以后,天津曲艺团又有青年演员郝秀洁(郝艳霞之女)、杨雅琴等。杨雅琴专攻短段,郝秀洁则是长书短段兼演,都成为天津观众熟悉的演员。
艺术特色
西河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也有少数演员专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河北省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继承前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舍木板改用铁犁铧片,舍小三弦采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进与创新,使这一曲种在艺术上日趋成熟。西河大鼓初名"梅花调""犁铧片",也一度叫作"河间大鼓"。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演出时,定名为"西河大鼓"。以后,数十年间随着艺人的流动,传播各地,出现了许多着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以及40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的专工演唱短段的马派,广泛流传于北平天津,以及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部分城镇。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是以冀中语音的自然声韵为基础,吸取某些民歌小调的音乐语汇发展而成的。在音乐结构形式上,约有30余种依附于主曲的乐曲和乐句的唱腔,分别归纳在三眼一板的头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无眼的三板等三种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缩,有的还派生出多种变格唱法,唱腔和谐流畅,生动活泼,似说似唱,易唱易懂。属于头板的唱腔有起板紧五句慢四句一马三涧快头板等;二板的唱腔有起板流水板双高海底捞月反腔蚍蜉上山梆子穗十三咳等;三板唱腔有散板紧流水窜板尾腔等。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调大体上体现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头板起板是流水板的发展变化,其它大多数唱腔也都与这几个唱腔有着一定关联。
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 150余部,小段书帽 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1937年后,不少西河大鼓演员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编演了不少新曲目,如王魁武(1891~1947)编演的《昝岗惨案》、《减租减息》;王尊三编演的《保卫大武汉》、《亲骨肉》、《晋察冀小姑娘》等。
传承意义
西河大鼓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遗产。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大流行地群众的喜爱,出现过马瑞河、朱化麟(朱大官)、毛贲(王振元)、王再堂(转眼王)、张双来、郝英吉、赵玉峰、马连登、王书祥、李全林、马增芬、王艳芬、段少舫等着名艺人,以及《响马传》、《呼家将》、《薛家将》、《刘公案》、《施公案》、《前后七国》、《小两口争灯》等经典节目。
但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河大鼓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创演凋零,传人断档,大有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 湖北大鼓经典唱段有哪些
代表曲目有《花和尚》《罗成代嫁》《滴血成亲》《四下河南》《反唐》《征东》《南京》《北京》等。
湖北大鼓过去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从1958年起,演唱短篇曲目时加入了二胡、三弦等乐器的伴奏,以唱为主;演出中长篇曲目时不加弦乐,说唱并重,同时辅以手、眼、身、步的表演。
湖北大鼓以鼓板伴奏,说唱兼长,风趣幽默。其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其中也穿插一些五字句。
湖北大鼓演唱主腔称为“四平调”,风格平稳朴实,具有鲜明的鄂东北民间音乐色彩,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并可根据表达需要变化成“快四平”、“慢四平”、“四平悲棚”、“四平数板”、“四平快流水板”、“诙谐腔”、“紧板急腔”等十余种不同板式、不同情绪的唱腔。此外,其演唱段落之间还常会出现丰富多彩的鼓点牌子,令人耳目一新。
大鼓的特色:
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1人自击鼓、板,1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有仅用鼓、板的。
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
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大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汉族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并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音乐唱腔是区别不同大鼓曲种的主要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湖北大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