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秘鲁美女第一次吃中国食堂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秘鲁美女第一次吃中国食堂

发布时间: 2023-03-27 03:23:30

1. 秘鲁马丘比丘旅游攻略秘鲁马丘比丘古城怎么玩

秘鲁马丘比丘古城遗址是一处充满了神秘气息的人类历史遗迹,也是印加文明曾经活动的区域,保留了一系列的古代建筑物和遗迹,成为非常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游玩攻略。

马丘比丘(MachuPicchu)是秘鲁非常重要的人文历史旅游景点,关于各大网站其实有很多去的攻略我这里强调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也是我遇到的,接下来有些废话,但是我又想说详细点,所以部分人会觉得很腻,但是希望大家还宴梁是慢慢看下去。

先说下马丘比丘的个人感觉:远观即可,非常宏伟,从景区进去后必经一个大的平台,那里有很多很好的拍照点,另外会有几只园区里养的羊驼(alpaca)BTW库斯科,欧燕台等当地的安第斯人民会做羊驼肉,比牛肉好吃。

走进这座古遗迹的时候你会发现就是方方正正的石头就很有道理的堆砌成个个房间和厅,但是毕竟很近没有远处看到的壮观,毕竟还有远处的华纳比丘山和下面的乌鲁班巴河做衬托。

马丘比丘旅游最佳路线

库斯科-皮萨克-盐田—欧雁台-热水镇

在欧雁台搭乘山区的火车去热水镇,耗时1.5小时。这里比较重要,去的时候一般都没什么状况,这次出现的问题是在返回,我定的车票是从热水镇,去马丘比丘前面一站必经热水镇,才那里买门票和车票上山,然后回来也是

好的,这里就说下重要的事情,每年的到2月貌似返回的车票是没有热水镇直接到库斯科的,但是官网我买票的时候是显示到库斯科的,后来只到了欧雁台。

去车燃慧站找工作人员的时候一位波斯顿阿姨也碰到这样的问题后来很多人也来问,跟团的有大巴,自由行的基本买了晌段运库斯科的票没用终点站在欧雁台。

那么问题就在欧雁台怎么回库斯科,和大家想的一样:出租车、包车、拼车等都没有,或者说几乎没有出现过。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住一晚,第二天找大车子,或者公交回去,但是从马丘比丘基本都是下午最早也是中午回来,又多说了,问题是欧雁台回库斯科的夜路非常危险,第1:山路,第:2:经过农村的时候,村民会出来设置障碍物以及勒索,这个事情就被我遇到了,当然村民不只是针对旅游的人,他们是针对任何从村子里路过的人,这个原因是他们和当地政府的原因。

总之,要去马丘比丘的话最好跳过二月,或者在买火车票前发邮件询问下回去的车是否终点站在库斯科,这个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

马丘比丘介绍

马丘比丘被称为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坐落在安第斯山脉最难通行的老年峰与青年峰之间陡峭而狭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在印加语中,马丘比丘代表"古老的山巅"。

马丘比丘距当时的都城库斯科120公里,数百年前,连接马丘比丘与库斯科的,只有群山间一条狭窄的印加古道。而今,当游客乘坐旅游列车到达这里时,会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面前的马丘比丘,似乎随时都可能从狭窄的山脊滑下万丈深渊,而正是在这陡峭的、荒无人烟的山脊上,印加人建起了自己的城市。

马丘比丘拥有170多座建筑,6座梯田,数千座台阶,数座寺庙和16座喷泉,真是一个奇迹,于1981年被宣布为秘鲁历史保护区,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马丘比丘怎么玩

马丘比丘徒步

徒步旅行始发都会选择在库斯科这座城市开始(设备物资充足好准备),徒步的范围及路线大概就是围绕着整个马丘比丘周边地区,再进行探索各个着名景点或者景观如:古印加采石场,华马尔马卡(Huamanmarca),胡曼蒂湖
(L,D),达拉雷斯小镇等,从库斯科开始旅途-途径热水镇(AGUASCALIENTES(B,L))或者圣谷也或者阿瓜斯卡连特斯(Aguas
Calientes)和圣罗莎镇(SantaRosa)等地区到达并深入到各个景点。下面有三条是比较热门的徒步线路可供参考。

马丘比丘徒步-古道游最艰难的一部分,到达热水镇然后徒步三个小时到达第一个灰姑娘关口瓦米瓦努斯卡(Warmiwanusca)(海拔4200米),到达印加古道的顶端。在这里可欣赏到整个区域的全景(壮美的群山和冰川全景)。吃过午饭,步行向下到达帕凯马尤的营地。

马丘比丘徒步帕凯马尤营地

库斯科开始徒步前往Runkurakay古印加文化的遗址。继续前行来到Sayaymarca古遗址群,参观并在这里午餐。注意到在这里周围的自然景观和植被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植被稀疏的高山地带向亚热带森林过渡。接下来经过的是另一个重要的古遗迹建筑普亚帕塔马卡(Puyapatanarka),最后徒步到达今天的终点维内维娜营地。

维内维娜营地

早早在欧雁台(Ollantaytambo)出发赶到通往马丘比丘的大门(太阳之门)观看世界上最壮观的日出。出现面前,一侧是群山,一侧是四千多米深的峡谷,抬头是雪山,低头可见热带雨林。欣赏着马丘比丘古遗址在金色的晨曦中被唤醒。尽情的按动快门留下美好的记忆。

短途徒步路线图

马丘比丘常规拼团游

马丘比丘常规一日游或多日游都属于配套很完善的产品,从你在库斯科入住的酒店开始接送到火车站(已经会帮你买好火车省去花时间登陆官网购票)然后到达马丘比丘,一路上会有向导一路讲解行程,最后再沿路陪同送回到酒店,唯一缺点的话就是没中文服务(如果英文完全不行的朋友不建议参加),最大乐趣在于可以与世界各地游客一同沿路欣赏美景聊聊家常训练口语(美女大帅哥都超多还一个人居多),所以如果在计划要去秘鲁马丘比丘的行程的话,第一站到了利马就要飞到库斯科这座城市参团,基本绝大多数的散拼团队出行会在这城市出发。

考古探险式旅游

马丘比丘除了徒步&常规旅游还有一种类似考古电影那样实地考察旅游,如果对考古学感兴趣的旅行者,可以考虑下这样的实地考古探险之旅。这个行程非常壮观但也具有挑战性-在陡峭的阿普里马克峡谷徒步旅行和探索Choquequirao考古遗址,然后到达阿瓜卡连特斯,全面探索马丘比丘古迹。

也可以从库斯科开车到马丘比丘。从那里开始,徒步三个小时到达阿瓜斯卡连特斯(AguasCalientes),再到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库斯科的许多旅游公司都提供这种路线作为使用私人用车的一两天的旅程。

怎么去马丘比丘?

在探索前往马丘比丘路线时就是乐趣所在。因为前往马丘比丘时首先先入住在库斯科这个城市,在库斯科出发有两条路线可以出发。最受欢迎的路线是从库斯科出发然后转坐火车去阿瓜斯卡连特斯,然后坐公共汽车最后8公里左右到达到达马丘比丘。

火车每天数次(取决于季节和需求)在库斯科的圣佩德罗火车站(EstaciónSanPedro)乘坐三小时车程前往阿瓜斯卡连特斯(Aguas
Calientes)(在乌鲁班巴)。有些火车是快车,有些则在路线上停靠好几次。当地的火车可能需要长达五个小时的跋涉。

如果选择快车将会有更多时间可以安排徒步旅行,这是全世界最美的徒步路线之一。如果你想徒步旅行应该计划三天或四天的时间来跋涉33公里(>
20英里)的路线,因为高海拔和陡峭的小径。其他人在包括库斯科时间在内的土地旅游中参观马丘比丘,利马和圣谷。

有哪些火车去马丘比丘?火车有何吸引人之处?

目前有两家铁路公司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火车站:秘鲁铁路和印加铁路(第三条马丘比丘火车,于2013年初与印加铁路合并)沿线经营列车。然后全列车车厢采用有天窗式装修,座位上的窗户也是全景式的,在全世界景区算是特有的风格,比斯里兰卡沿海火车又有不一样的体验,火车上服务堪称陆地上的A380空乘服务水准,各式餐点水果点心应有尽有。如果说马丘比丘是旅程的主菜的话,那乘搭前往马丘比丘的或者就是一道美味的前菜了。下面简单介绍下各铁路路线和状况,方便第一次来秘鲁旅游的朋友参考。

秘鲁铁路

库斯科到马丘比丘(三至四小时):从波洛伊站(Poroy)出发,离库斯科市区约20分钟。

(注意:从2016年1月2日至4月30日,从马丘比丘火车站出发的Vistadome和Expedition列车服务将从位于库斯科市中心一小时50分钟车程的Pacha站开始。从库斯科到Pachar站的运输不包括在秘鲁铁路网站上列出的临时票价中。)

乌鲁班巴到马丘比丘(三小时):从乌鲁班巴站出发。欧雁台(Ollantaytambo)到马丘比丘(一个半小时):从欧雁台(Ollantaytambo)离开,离Poroy(库斯科)大约一半的路程。

秘鲁铁路还提供马丘比丘线沿线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火车(第四种,但只为居民提供补贴)-如果您碰巧有外国人居民身份证,则是很好的选择):

HiramBingham:HiramBingham火车-
以重新发现马丘比丘的人的名字命名-是PeruRail的豪华选择,但它并不便宜。预计从Poroy到马丘比丘的单程支付超过300美元。

Vistadome:Vistadome为豪华的Hiram
Bingham提供了一个更便宜的选择。这是秘鲁铁路的中档选项:舒适,空调,并配有全景窗户。

Expedition:Expedition是秘鲁铁路的低预算选项,如果你只是想去马丘比丘。Expedition和稍微昂贵的Vistadome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印加铁路

印加铁路从欧雁台(Ollantaytambo)前往阿瓜斯卡连特斯(AguasCalientes)再到达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站(有些乌鲁班巴(Urubamba)班车可根据火车等级而定)。印加铁路有三个火车班次:经济舱马丘比丘火车;印加的一流(the
economy-classMachuPicchuTrain);和一流的火车(theexecutive-andfirst-classInca
Train;);和提供“总统”服务的印加公主(providesa"presidential"service)。
马丘比丘火车(经济):每天从欧雁台(Ollantaytambo)出发前往马丘比丘,印加火车(行政/头等舱):从欧雁台(Ollantaytambo)到马丘比丘,每天有四班发车,更舒适的选择。单程行政舱票目前与马丘比丘火车票价格相同。头等舱服务仅在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以及12月21日至31日。
总统:豪华总统服务可在印加公主运输,也运行之间欧雁台(Ollantaytambo)和马丘比丘站。需要提前预定;
价格根据确切的时间表而变化。门票包括一瓶迎宾香槟,五道菜品尝菜单和开放式酒吧。

Tips:

所谓的库斯科火车站实际上在附近的波洛伊镇。打个出租车从库斯科中央到火车站,记得预多点时间(至少一个小时)。库斯科的道路不大还经常维修,交通有阻塞的情况出现。

什么时候出发去马丘比丘比较好?

五月到九月是旺季,天气干燥时。这也是参观人数最多的时间,十月或十一月到三月或四月是淡季,因为这个季节多数都在雨季,伴随着低温天气,所以旅游人数不算很多。

马丘比丘门票

2007年,马丘比丘在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民意调查中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成为非常受欢迎的景点。有很多流传多年的传言说,马丘比丘将会关闭,然而秘鲁政府并没有就关闭这个着名的考古遗址发表声明。

马丘比丘目前对公众开放的时间在每天上午06:00至下午17:00。鉴于关闭时间稍早,建议不迟于午餐时间到达,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游玩,并有时间进行急需的徒步旅行。然而越早抵达现场越好。

在马丘比丘游玩要注意什么?

1.每位游客都必须拥有与其门票上的详细资料相符的有效身份证件。没有这种识别,会被拒绝入内。门票必须在正确的日期使用。

2.有毒物质,酒精,毒品枪支或气枪,弹药,爆炸物,易燃物品或其他类似物品

弓箭,狩猎或钓鱼工具,斧头,砍刀,刀片长度超过7厘米的刀,镐,铲子或其他工具。

3.捕捉动物标本的任何类型的陷阱

4.燃料如煤油,柴油和汽油

5.音响设备和外来物种的宠物和蜡烛

6.表现出不良行为的访客(包括任何在场内展示暴露的人,尤其是在马丘比丘的流浪者)

马丘比丘景区内的禁止行为

1.做营火或其他类型的明火

2.随便扔食物

3.在墙上写或涂鸦涂鸦

4.爬上或直接接触考古遗址的墙壁

5.大声喧哗(口哨声,喊声等)

6.使用考古遗址的任何部分作为厕所

7.携带小食(个人)食堂携带的饮料除外

8.改变考古遗址的动植物的状况

9.携带手杖,除老年人和残疾人外

10.在考古遗址或周围有可能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区吸烟

马丘比丘附近酒店介绍

行程结束之后,你可以选择在景区附近的酒店过夜,例如小贝尔蒙德圣所旅馆。是很近的旅管,不用再另外乘坐交通工具。但毋庸置疑的,相对酒店房间数量不多而且价格是不便宜的,最低也要四位数。

阿库斯卡连特斯最好的住宿地点是茵卡特拉马丘比丘普韦布洛酒店。这是一个广阔的度假村,远离人群,毗邻森林。狭窄的石头路径穿过浓密的绿色植物,一路可以欣赏到五颜六色的鸟类,盛开的兰花,酒店设施有一个游泳池和一个室外按摩浴缸。公共空间有舒适的壁龛和温馨的氛围,酒店服务人员热情专业。

去马丘比丘要注意高原反应

马丘比丘位于7,972英尺(2,430米)的海拔,考古遗址高峰上的HuaynaPicchu海拔高度达到8,920英尺(2720米)。

在这些高原地区,旅行者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根据上面文章所讲,去马丘比丘必须要经过库斯科这个城市来调整,旅客在抵达库斯科时,受高原反应影响应该避免剧烈运动。

库斯科位于海拔11,152英尺(3,399米),如果从利马直接飞入的话,应该至少休息24小时,利马位于海平面,从利马直飞库斯科,相当于很短的时间内显着的高度增加,让你的身体没有机会在旅途中适应(如果是从利马到库斯科乘坐巴士,通常有大约20个小时的时间慢慢适应),新来的人也可以选择从库斯科改住到到位于圣谷附近的城镇,这些城镇的海拔略低。

2. 历届诺贝尔奖获奖人演讲稿

  •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稿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据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拍弯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蠢枣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带贺拆,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有我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


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做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得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着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黑袍,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我感谢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确地理解了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


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


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是我狂妄的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


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这个说书人真实姓名,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虚构。在我的写作中,出现过多次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我想为他们改换姓名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也发生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


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檀香刑》这部小说开始,我终于从后台跳到了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开始,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所谓创新,基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


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疲劳》。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肤浅,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意义的,这样一种至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当然,我没有把这本书写成布道词,我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经常看到他推着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以至于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为他写一本书,我迟早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但一直到了2005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


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 励志天下www.li123.net )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说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谢谢大家!


  • 作者简介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着名作家。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