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兰州美女秦腔大全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兰州美女秦腔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3-29 13:49:00

‘壹’ 秦腔《双锦衣》赏析

    道尽人间悲欢离合     演绎经典和浪漫

        ——秦腔《双锦衣》赏析

        文/罗汉

        二O一八年七月九日晚,雨后的铜城,凉风习习,天降祥瑞。百年易俗社十代名家精心打磨、历经百年传演不衰的秦腔大戏《双锦衣》上下两本在这里华丽绽放。这部巨作穿越百年依旧精彩纷呈,熠熠生辉、引人入胜。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看的大戏,灯光一起,大幕拉开,人生百态粉墨登场,一段南宋时期的往事浮现于戏台上,观众很快被带入,情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波澜起伏。

        该剧以南宋抗击金兵为背景,讲述了姜家两位女儿的爱情故事。大致讲的是,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有二女,长女雪春,许配王善,次女琴秋,许配吴给。姜公命二女各绣锦衣一件,送给各自未婚夫婿。吴、王的同学纨绔子弟蒋成史、许本德见而羡之,同谋杀吴、王而夺其妻。一日,蒋、许约王、吴同去钓鱼,蒋乘机推吴落水,然后托媒求婚,琴秋不允,姜公设宴招待王、许、蒋三人,令琴秋一见。 三人于园中各居一室,蒋临时强与王换房,琴秋来窥,王发觉室外有人,冒然出,恰将灯笼碰灭,琴秋仓皇离去。黑暗中,尾随琴秋的许便冒充雪春的声音,强求与王苟合,企图抹黑雪春达到拆其婚姻的门目的。王中计怒留休书而去。 同时,蒋又冒充王至雪春房中求欢,被雪春以镜击死。姜公怒责,雪春为保门楣,意欲投河,被乡宦周济生夫妇相救,认为义女。姜公又误认琴秋不贞,琴秋携丫鬟香玉逃入尼庵出家。金兵入侵,战乱中琴秋与刚见面的父母被冲散。周公夫妇随南逃的百姓一路南下寻找女儿。(上本)

      琴秋与香玉亦逃至江南,不久患疾,老尼请来冒充郎中的许本德,被琴秋与香玉撵走。许又串通恶僧来劫二女。适逢太后路过,救二女 ,太后认琴秋为义女。王善离姜府后率义军抗金,后归降宗泽,封经略使,正好护送太后,徐本德供出当初与蒋成史合谋陷害吴、王二位公子,并与宴会当晚的行径,真相大白。王善方知当日错休了雪春。雪春随周氏夫妇归故里,蒋之父蒋有渊买官做了知县,横征暴敛,手下上行下效,打死生员抛尸周家期图讹诈。蒋公堂上认出雪春,公报私仇,强赖雪春杀人,判成死罪。吴给落水被救,辅佐康王,官拜御史。见雪春之案,星夜前去复审,乃明其冤。 姜公乞讨寻女,路遇王善奉命护送琴秋归乡,父女相会。是夜,琴秋及父母与王善同乘一舟;雪春及周济生夫妇与吴同乘一舟,在江中相遇,共庆团圆。(下本)

        剧中人物繁多,情节枝枝蔓蔓,犹如福尔摩斯的推理剧。上本,抛出案情。两小姐被栽赃,两女婿一逃一难,姜家遭难。下本,解决案件,理清头绪,惩治恶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大型秦腔传统剧《双锦衣》,是易俗社老社长吕南仲先生的作品,该剧首演于1920年元月,由老教练陈雨农执导。鲁迅先生曾亲临观看并给与好评。以后多次复排,屡经打磨,方成经典。台上的唱念做打,是正宗的易俗社风味,保持着易俗社百年来的唱腔味道风格,演出了易俗社百年不变的人文情怀。因此成为易俗社独有的原产看家戏,近百年来广为流传,以至于易俗社只要挂牌此剧,必然座无虚席。

        距上次排演相隔二十年后,2015年听说《双锦衣》第八次复排,由王芷华任总导演,心向往之,心心念念想一睹为快,终于在去年国庆期间专程追至甘谷大像山下欣赏到这部大戏。今日在白银再次相遇,心中有久别重逢的喜悦,锣鼓胡琴一响起,我便沉醉其中。

        这出戏场面宏大,主副两线,剧情曲折复杂,人物庞多,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光剧中出场的主要人物就多达40余位。惠敏莉饰演姜琴秋,朱海娥饰演姜雪春,陈超武饰演吴给,李东峰饰演王善,王宏义饰演周济生、韩利霞饰演施氏,屈鹏饰演姜景范,尹小莲饰演苏氏,李洪刚饰演蒋有渊,李卫平饰演蒋成史,田博饰演许本德,张萍饰演香玉,易俗社几乎所有实力演员悉数登场,除主要角色外,其他配角也是由易俗社的中坚力量担纲,如晁红勃、冉星、王辉、马一排、祁建茹、王小荣、米蓉、任惠灵等等,有些演员还是一人多角。

      后台人头攒动,沸反盈天,很难想象演员在幕后换装更衣是多么的忙碌。不仅如此,剧目角色设置更为复 杂,双小生、双小旦、双丑角、双须生,双青衣,每个人的戏份分布比较均等,对演员和社团的实力是绝对的考验。而且,在两个小旦和小生身上动足了脑筋,大小姐温婉通达,二小姐坚强果敢,两位小生一文一武,性格鲜明,辨识度高,对人物刻画相当成功。

      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易俗社掌门人惠敏莉扮演的蒋琴秋,扮相端庄俊秀,唱腔委婉多情,圆润甜美,刚柔相济,韵味纯正。以前,对《双锦衣》的印象仅停留在巜数罗汉》一折,“一个儿、两个儿、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三六一十八位尊罗汉。我问你喜的、笑的、怒的、愁的都是为那般?难道说喜我、笑我、怒我、愁我情根未能断,怎知我心似冰雪寒。"听过肖若兰老师的这段唱,演唱委婉细腻、缠绵悱恻,脍炙人口,很经典。很多时候看到其它演员这段唱,总习惯与经典相比照,看演得像不像。细品惠敏莉饰演琴秋的这段唱,表演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娓娓道来,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缠绵中满含着苍凉,哀怨中充盈着甜美,她微蹙眉头,边歌边舞,以歌舞演故事,高度的韵律性和富有节奏感的舞台动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化的舞台表现,把琴秋遁入空门的无奈、哀婉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也展现了惠敏莉细腻柔美的表演特色和扎实的艺术功底。由于对角色准确的把握,对每个细节认真雕琢,演绎出了惊艳的惠子版"数罗汉",不由人击节叫好。我也由此悟出一个道理,像惠敏莉这么优秀的演员,不会停留在模仿前人的层面上,一定会不断的挖掘人物内心深处,融入自己的风格和情感,不断的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功夫,演出自己独有的版本。这也正是古老戏剧常演常新、让人百看不厌的原因。

      姜雪春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秦腔余派弟子朱海娥,表演清新流畅,唱腔优美,做工高雅大方,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秀丽委婉而饱蘸情韵。细品,是介于婉约与豪放之间,柔中带刚,抑扬顿挫,层次分明,胜在情韵。朱海娥的表演有魅力、有分寸、有气魄,沉静大气,绵里藏针,塑造出了丰满圆润、打动人心的蒋雪春的形象。看她的表演,动静之间,有雕塑般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这在旦行中独树一帜。

      百年易俗社刘毓中艺术流派的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着名秦腔表演艺术家王宏义。被行内外称为“当代文武兼备,黑白不挡的当红须生,‘衰派’艺术的传承人”,成为当今陕西秦腔须生行列中的翘楚,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唱做并重,做工扎实,敬畏先贤,恪守传统,是一位很规矩演戏的演员。他潜心继承,精益求精,力求把每一出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唱段从剧情出发,从人物内心和特征出发,通过唱,念,做,打这些程式技巧充分的准确的表现在舞台上。王宏义在继承中善于体会推敲,在实践中勤于规范总结,他塑造了好多忠义、勇敢、正直、个性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充分的体现出“衰派”艺术声情交融、神形一致、自然鲜活的独特魅力。看他的表演,既有激楚之繁音,又有热耳之真情,他很会利用他自身的嗓音条件,低回处如双玉击撞,清晰悦耳,高亢时又如画家运笔,劲勾重皴,令人感到格外酣畅淋漓,能让观众有感官的满足和心灵的震撼。几年前看了秦腔《三滴血》中他所饰演的周仁瑞后, 真是余音绕梁, 我一个从来不开口唱秦腔的人也对他的“五台县官太懵”和“在陕西经商二十年"这两段情有独钟,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了。王宏义在《双锦衣》中饰演周济生,将人物情绪渲染得恰到好处,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细腻传神,扮相儒雅稳健,水袖、抖须、搜门等戏曲绝活,恢弘洗练,凝重大气。

        国家一级演员、深受甘肃戏迷爱戴、名冠西北的大青衣韩丽霞饰演周济生的妇人施氏,她贯以人物激情驾驭声腔,善于表现人物心理,无论是波涛汹涌的大起大落还是细致幽微的微妙变化,她都能够得心应手。她表演质朴, 唱腔饱满,转折跌宕,疾徐有致,演唱深情而亲切,好似在向观众诉说心肠,扣人心弦。

        “双探监”一场与“数罗汉”并称为《双锦衣》戏魂,是剧作者的神来之笔。这场戏中,韩丽霞饰演的施氏唱腔高亢温婉,气韵生动,在丈夫和义女之间来回盘桓,与朱海娥演的姜雪春、王宏义扮的周济生三人以情动人,一改秦腔常见的慷慨激昂的哭戏,时而如泣如诉,悲悲切切,时而浅唱低吟,一呼三叹,对人物内心刻画相当细腻。把危难之中夫妇之间、母女之间、父女之间的关怀、担忧,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绝伦,达到了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点燃了全场的情绪。

        剧中饰演姜景范的国家一级演员屈鹏,嗓音宏厚宽广,行腔气息控制恰当,丹田音十足,苍劲挺拔,慷慨激越,韵味淳郁,善于处理大段唱腔的节奏及感情起伏,给人以酣畅淋漓、气势雄浑的艺术享受,念白喷口遒劲,表演质朴稳健。

      国家一级演员、优秀旦角演员尹小莲饰演的苏氏唱腔甜润,清丽缠绵,表演细腻入情,张弛有度,和屈鹏一起完成了姜景范夫妇的对手戏。

      国破家亡,亲人失散,姜景范夫妇为寻女,裹挟在逃难的百娃当中,从北到南,奔走呼嚎,呼天抢地,几近疯癫,屈鹏恰当地利用了抖须、摆须、圆场、磋步、吊毛等技巧程式,把寻女的焦急、懊悔、悲愤表演得入木三分,与尹小莲一起演得让人揪心、让人泪奔。

        最后一场“团圆”戏,在皎洁月光下,波光粼粼中,易俗社的双旦双生同时出场,加上侍卫仆从船工,把舞台站得满满当当,船工号子嘹亮,极尽繁华热闹。江山如画,映衬着两对未婚男女的内心境界,把意气风发的家国情怀和思念情人的痛苦心境,表现得极有画面感,美女帅哥亮瞎眼,梦幻飘逸,浪漫忧伤。

      易俗社演员的表演水平整体高超,没有短板,剧中其他花脸、武生、老生及丑角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每个角色都很入戏,都能通过演员的唱词、动作、舞蹈、服装、化妆表达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塑造的人物个个丰满,尽显百年易俗社的传统与风范。只是由于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评述。

      值得一提的是,一台锣鼓半台戏,作为整场戏曲文武场面的总指挥王志强,很好的控制了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和进展速度,他的指挥和演奏融入了感情,渗透到剧中每个环节。我看到他从头到尾都充满激情,双手在舞蹈,演奏或明快豪放,或低沉苍劲,为表演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成为本部戏不可分割的艺术部分。

        新复排的剧本更加精炼,剧情推进迅速,简洁明快,场面转换快,时空跨度大。金兵进犯、朝廷更迭、奸佞作恶,绝不拖泥带水。而感情戏深夜花园相婿、尼姑庵里《数罗汉》、双探监等感情戏及唱段,则不吝笔墨,尽情铺垫渲染。注重人物内心刻画与程式的运用。继承了原有的主题音乐,加强色彩乐器烘托气氛,突出唱腔。舞美以写意为主,实虚结合,背景画面达到了诗化的意境,传统艺术用运了现代审美理念的表达方式,比起去年甘谷看到的舞台调动更加诗意唯美。

        该剧将爱情纠葛所牵扯出的一系列复杂故事,放在抵抗金兵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中,演绎出一系列复杂桥段。吴给辅佐南宋康王、王善率义军抵抗金兵侵略,历史大事贯穿全剧,把个人情感置于国家民族的安危之中,传递出“国安家亦安”、无国便无家的理念。周济生夫妇的善良和抗争,姜景范夫妇的艰难寻女路,传递着惩恶扬善、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也让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天下父母的苦心。蒋氏父子,父亲恶毒儿子凶狠;宗泽将军,老师正直学生忠诚。讴歌吴给、王善及宗泽等人赤胆忠心、一心报国的家国情怀,鞭挞了蒋氏父子等人见利忘义、残害无辜的丑恶行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最后害人者或死或罪,忠善者终得圆满。

        看完这部戏,不得不为伟大的剧作者点赞,说实话剧本太牛。该剧戏核、戏眼、戏魂突出,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国破山河在,家散人失离,国势衰微,百姓途穷,在恢宏的史诗般背景下,写男女爱情,写悲欢离合,剧中人物的命运与时代休戚相关、紧紧相连。有正义与良善的美好,也有算计、贪腐、诬陷的丑恶,有人性的光辉和温暖,也有深深的哀伤与悲悯。

        该剧娴熟地用运误会巧合穿织关目。中国式叙事方式及传统戏剧化的手法如巧合法、误会法在剧中充足的表现。没有误会,吴给、春雪、琴秋就不会离散;没有巧合,他们更不会团圆。大团圆的结尾,更是中国人的最爱。

        该剧不仅有鞭挞封建恶势力,崇尚忠贞爱情的“正能量”主题,而且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盘根错节,尤其是几段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更是引人神往。这部戏集家事、国事、爱情、爱国反腐倡廉为一体,虽然没有刻意讲道理,但大到国家命运,民族危亡,小到人性善恶,爱国、孝顺、友善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尽在其中。剧中情景及传递的人文意识穿越千年居然与我们当今的"正能量"接轨,依然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这正是这部现实主义伟大作品的伟大所在。

        秦腔不仅给了灾难深重的中国老百姓精神食粮,而且抚慰着那些千疮百孔受伤的心灵,给身处困境逆境中的人们以力量。看秦腔也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坦然面对一生的艰难挫折和荣辱得失,然后以德为美,与善结缘,云淡风轻,做一个好人。

        秦腔是我们身处的这块荒凉贫脊土地上盛开出的一朵寒梅,而且已经成为大西北的文化符号和地理标志。当今各级政府都在忙着扶贫,这是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部署,可是千万别忽视了精神扶贫,多送戏下乡,多给老百姓演几场好戏,也是扶贫。精神扶贫,也是当务之急。(2018.7.13日完稿于兰州)

‘贰’ 秦腔演员淘金丽简介

陶金丽,女,汉族,陕西周至县人,秦腔明星。主攻须生兼小生,现为国家二级演员。她1976年毕业于周至县戏剧学校,1976年至今先后在陕西周至、甘肃金昌及兰州市秦剧团工作。主要演出了秦腔折子戏《三对面》、《杀狗劝妻》、《杀四门》。1984年获陕西省“西凤杯”三等奖,1990年获陕西省“石榴花”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兰州市戏曲大赛、优秀表演奖,2001年获甘肃青年演员大赛三等奖。在第三届秦腔艺术节中,因为她在《梁宫秘史》中主演管淑贤荣获优秀表演奖,受到业内人士及专家的一致好评。她还扮演过《辕门斩子》中杨延景、《葫芦峪》中诸葛亮、《生死牌》中王伯贤、《五典坡》中薛平贵、《双罗衫》(已录碟发行)中徐继祖等角色。

‘叁’ 秦剧团秦腔罗琦 视频,是

陶金丽汉族陕西周至县秦腔明好橡星主攻须兼现家二级演员1976毕业于周至县戏剧校1976至今先陕西周至、甘肃金昌及兰州市秦剧团工作主要演秦腔折戏《三面》、《杀狗劝妻》、《杀四门》1984获陕西省西凤杯三等奖1990获陕西省石榴花优秀表演奖2000获兰州市戏曲赛、优秀表演奖2001获甘肃青演员赛三等奖第友野旁三届秦腔艺术节《梁宫秘史》主演管淑贤荣获优秀表演奖受业内士及专家致评扮演《辕门斩》杨延景、《葫芦峪》诸葛亮脊伏、《死牌》王伯贤、《五典坡》薛平贵、《双罗衫》(已录碟发行)徐继祖等角色

‘肆’ 秦腔梅花奖获得者有哪些人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始创于1983年,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奖”的子奖项之一,也是中国戏剧界优秀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从1984年第一届到2017年该奖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荣获梅花奖的秦腔女演员(梅花奖秦腔女花旦)已知有23位,男演员10位,他们为推动秦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有遗漏请评论栏补充,谢谢)。

1、戴春荣 (第5届) 1988年 西安秦腔易俗社(现已转影视演艺界),代表作:秦 腔《卓文君》

2、李 梅(第13届)1996年 (第25届)2011年,二度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 眉 户《留下真情》

3、窦凤琴(第14届)1997年 甘肃省秦剧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斩秦英》《打路》

4、雷通霞(第16届)1999年 甘肃省陇剧院 ,代表作:秦腔《失子惊疯》《探窑》《谢瑶环》

5、侯红琴(第17届)2000年 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代表作: 秦 腔《火焰驹》

6、李 娟(第18届)2001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代表作: 秦 腔 《杨七娘》

7、柳 萍(第19届)2002年(第26届)2013年,二度梅 银川市秦剧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

8、齐爱云(第21届)2004年 现任职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代表作:秦 腔《郑瑛娇》

9、任小蕾(第23届)2007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秦 腔《雀台歌女》

10、张小琴(第23届)2007年 兰州市戏曲剧院秦腔团,代表作:秦腔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

11、张晓琴(第23届)2007年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李逵探母》

12、张 蓓(第24届)2009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秦腔折子戏《虞姬泪》《杀狗劝妻》

13、惠敏莉(第24届)2009年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代表作:秦 腔《柳河湾的新娘》

14、屈巧哲(第24届)2009年 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代表作:秦腔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赶 坡》

15、李君梅(第25届)2011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秦 腔《梨花情》

16、李淑芳(第25届)2011年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代表作:秦腔折子戏《藏 舟》《柳公馆》《山乡御妹》

17、候 艳(第25届)2011年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 秦腔折子戏《武松杀嫂》《花木兰.凯旋夜》

18、苏凤丽(第26届)2013年 甘肃省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秦 腔《锁麟囊》

19、屈连英(第26届)2013年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 秦 腔《清风亭》

20、佟红梅(第26届)2013年 甘肃省陇剧院,代表作:陇剧折子戏《 血溅乌龙院》 秦腔《三娘教子》

21、卫小莉(第27届) 2015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代表作:《赵锦棠》

22、窦凤霞(第27届) 2015年 甘肃省陇剧院,代表作:陇剧《枫洛池》

23、袁丫丫 (第28届) 2017年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代表作:秦腔《春江月》
另外,十位“男梅花”分别为李东桥、谭建勋、孙存碟、李小锋、赵杨武、张涛、韦小兵、李小雄、王新仓、边肖。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戏剧界表演艺术的最高奖!成功举办了28届,誉为:“中国戏剧的奥斯卡奖”。其中秦腔戏剧的历届获奖者有三十三人,

女演员二十三人:

1,戴春荣、2,李梅、3,窦凤琴;4,雷通霞;5,候红琴;6,李娟;7,柳萍;8,齐爱云;9,任小蕾;10,张小琴;11,张晓琴;12,张蓓;13,惠敏莉;14,屈巧哲;15,李君梅;16,李淑芳;17,候艳;18,苏凤丽;19,屈连英;20,佟红梅;21,卫小莉,22,窦凤霞,23,袁YY。

男演员10人:

李东桥、谭建勋、孙存碟、李小锋、赵杨武、张涛、韦小兵、李小雄、王新仓、边肖。

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李小锋、张涛、李东乔、窦凤琴、雷通霞、袁丫丫、李小雄、侯艳、王荣华、张小琴、边肖、任小蕾、张兰秦、苏凤丽、韦小兵、佟红梅、侯红琴、屈巧折、谭建勋、屈莲英、窦凤霞、李君梅、惠敏丽、王新仓、张晓琴

陕西:李东桥、孙存碟、李晓锋、王新仓、谭建勋、赵扬武、戴春荣、李梅、侯红琴、齐爱云、李娟、仼小蕾、惠敏莉、李淑芳、李君梅、张蓓

甘肃:窦风琴、雷通霞、佟红梅、张小琴、边肖、苏凤丽

宁夏:侯艳、李小雄、张晓琴、柳萍、屈连英

青海:屈巧哲

窦风琴的斩秦英很有名气,经常下乡演,老包公张兰秦的铡美案,我都会唱。

李东桥、孙存碟、李晓锋、王新仓、谭建勋、赵扬武、戴春荣、李梅、侯红琴、齐爱云、李娟、仼小蕾、惠敏莉、李淑芳、李君梅、张蓓

梅花奖秦腔演员总共34位,女演员23位,男演员11位。值得一说的是,获奖总共11位男演员,目前宁夏秦腔剧院两位,李小雄,韦小兵,三意社一位,张涛。除了在陕西戏曲研究院夺梅的那几位,剩下的几位也都逃到陕西戏曲研究院了。

李梅,李娟,李小锋,李东桥,齐爱云,柳萍,候红芹,……

‘伍’ 秦腔四小名旦都有谁

李君梅:
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校,青年团演员。主工闺阁旦、正小旦。先后在《窦娥冤》、《王宝钏》、《梨花情》、《秦雪梅吊孝》、《三上轿》、《断桥》等传统剧以及《迟开的玫瑰》、《留下真情》、《西部风景》、《大漠情》等大型眉户现代戏中担任主要角色。

袁丫丫:
天水市秦剧团演员。主工小旦闺阁旦,近年来饰演的代表本戏有:《哑女告状》、《花烛恨》、《八件衣》、《生死牌》等,代表折子戏有:《武松杀嫂》、《打神告庙》、《鬼怨》、《劈棺惊梦》、《游龙戏凤》等,其中《鬼怨》获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三等奖,《武松杀嫂》获甘肃省首届戏曲“红梅奖”表演二等奖。

刘颖:
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正小旦,后在铜川市秦剧团工作。先后在《湖阳春梦》中扮演湖阳公主;《彩楼配》中扮演王宝钏;《玉堂春》中扮演苏三;《斩窦娥》中扮演窦娥;《陈江》中扮演杜十娘;《投江》中扮演钱玉莲;在新编大型现代戏《母亲》中扮演张搭兆玉兰。在表演中以唱功见长,多次在全国省市大型比赛中获奖。

梁少琴:
兰州市秦剧团演员,主工小花旦、武旦。曾排演过的折子戏有:《虎口知逗租缘》、《柜中缘》、《表花》指猜、《挂画》、《挡马》、《火凤凰》、《火流星》、《杀四门》。本戏有:《穆桂英大破洪州》、《白玉楼》、《白蛇传》等戏,2001年12月荣获甘肃省首届“红梅奖”大赛二等奖。2002年11月以《穆桂英大破洪州》一戏荣获第二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三等奖,2003年12月获中国戏剧“红梅奖”金奖。

‘陆’ 甘肃都有哪些秦腔名家

,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
甘肃的秦腔历史悠久,很早就形成了东、南、中三个艺术流派,它的舞台气氛热烈火暴,演员提倡做工,注重表演技巧的运用,边式凝练,在行当上侧重于须生和花脸艺术的发展,在唱腔上,与陕西秦腔相比,它是逊色的。甘肃秦腔的演唱风格与西府秦腔是有明显区别的。甘肃秦腔自有其特点,是不同于陕西秦腔的又一大流派,其形成的历史与西安乱弹只在伯仲之间,涌现出的代表人物有郗德育、文汉臣、耿忠义、李夺山、李映东、岳中华、陈景民等。姜能易的《回荆州 诸葛撑船》,孔新晟的《逃国》、米新洪的《程咬金招亲》、袁新民的《卖画劈门》、倪虹韵的《罗汉钱》、张秋惠的《新春佳节倍思亲》、王超民的《金沙滩 舍子》、王定秦、王敬乐的《考文》、王中高的《杀狗》、陕西诸红生无出其左右者;)的《古城会》、薛志秀的《葫芦峪 二帐》、温警学的《杀驿》、韩建华的《港口驿》、张玉莲的《金鳞记》、刘茂森的《杀寺》、赵新启的《捉鹌鹑》、王晓玲的《刘备招亲》、窦凤琴的《斩秦英》均显示了基不凡的实力。王超民的《金沙滩 舍子 点将》做功一流,唱念秦韵,丑角赵新启白口、唱腔有晋福长风范;《孔新晟》演唱如刘易平一般;李发民。陕西户县人,同艺社学艺,后长期在甘肃、宁夏演出。戏路广,功底厚,嗓音宠亮苍劲,常以精湛的唱功取胜。他的拿手戏《斩韩信》全剧三百多句,老先生一气呵成,痛快淋漓,有VCD出版。
甘肃秦腔的中心在兰州,在兰州有两个秦腔团,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秦剧团和兰州市秦剧团,这两个团都曾拥有辉煌的历史,着名的秦腔艺术家沈和中、靖正恭就扎根在这里。80年代的甘肃秦腔,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演员老化,艺术单调,情势危急。1985年在兰州举办的“陇上秦腔荟萃”的秦腔专场演出,基本上荟萃了当时在甘肃的全部秦腔力量,演员如下:温警学、王晓玲、刘茂森、王超民、杜干秦、姜能易、王定秦、赵启民、王敬乐、景乐民、米新洪、薛志秀、袁兴民、张秋慧、王中高等20多位,年龄最大的王超民当时已经70岁了。但他们中间有很多在艺术上都是有相当造诣的,如温警学的《打镇台》、王晓玲的《龙凤呈祥》、王超民的《金沙滩》、杜干秦的《瓜旦出嫁》、袁兴民的《卖画劈门》、王定秦的《考弱点——演员断层。当时在演唱会她就是现在名闻西北的窦凤琴,(甘肃宁县早胜人,家学渊源,其父(窦福明)
加载中...

‘柒’ 你心目中的秦腔十大名角都是谁

从民国到如今,秦腔名角多了去了。因各人爱好不同,欣赏的角度,还有年龄方面的原因,答案是不尽相同的。

农夫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爱看秦腔戏,到如今巳有五,六十个年头了。我心目中的秦腔名角有活周仁任哲中,郭明霞,袁克勤,刘毓中,孟遏云,王辅生,闫振俗,贠宗翰,李爱琴,李正敏,肖若兰,肖玉玲,刘茹惠,郝彩风,王玉琴,吴德,陈妙华等(已超过了十名,但实在无法割爱)。

当然,秦腔的新人辈出,现在仍活跃在舞台上的很多秦腔新秀,诸如丁良生,候红琴,孙存蝶,张涛,乔慷慨等也都很优秀,但说实话并没有亲临戏台下看过他们的演出,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百名演员唱腔集锦,按年代分出10名就可以了!

1、李正敏、陈雨农、刘毓中;王谋儿、朱林峰、王文鹏 苏育民、晋福长、王天民;田德年。

2、杨金声、何振中 孟遏云、张德明、宋上华;王集荣、李正华、闫振俗

李甲宝、刘易平.

3、袁克勤;张建民、苏蕊娥、康正绪

杨金凤、杨令俗、李可易;李夕岚、张新华、王仲华

4、李爱云、刘化鹏、王玉琴;樊新民、李正斌、王辅生 吕明发、马蓝鱼、颜春苓;殷守中。

5、董化清、阎更平 余巧云、贠安民、赵桂兰;焦晓春、查俊卿、乔新贤

张彩香、杨天易。

6、任哲中;肖若兰、杨桂琴、姚裕国

李应贞、陈振民、雷震中;周辅国、付凤琴、雷开元。

7、肖玉玲、陈仁义、申水琴;郝彩凤、尹良俗、郭明霞 王君秋、南秦秀、全巧民;崔惠芳、

8、闫瑞民、舒曼莉 曹海棠、陈妙华、李买刚 张咏华、张惠霞、郭葆华

王麦兰、贺美丽、蔡志诚;

9、李淑贤、张燕、马友仙 李兴、郝宝丽、昝金香;高信民、霍惠君、马金仙。

当然还有现在活跃在舞台的名家:就是各位梅花奖得主(名单露掉观众补齐)。

第3届 李东桥 秦腔《千古一帝》

第5届 戴春荣 秦腔《卓文君》

第13届 李 梅 眉户《留下真情》

第14届 窦凤琴 折子戏《斩秦英》、《打路》、《卷席筒》

第16届 雷通霞 折子戏《失子惊疯》、《探窑》、《谢瑶环》

第17届 候红琴 秦腔《火焰驹》

第18届 谭建勋 秦腔《飞将军李广》

第18届 孙存蝶 秦腔《柳书传奇》

第18届 李 娟 秦腔《杨七娘》

第19届 柳 萍 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打神告庙》

第21届 李小锋 折子戏《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

第21届 齐爱云 秦腔《郑英娇》

第21届 边 肖 折子戏秦腔《白逼宫》陇剧《坐楼杀惜》《苏武归汉》

第23届 任小蕾 秦腔《雀台歌女》

第23届 王新仓 折子戏《悔路》《逼侄赴科》《拷寇》

第23届 张小琴 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劈棺惊梦》兰州戏曲剧院

第23届 张哓琴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月下来迟》《李逵探母》青铜峡文工团

第24届 张 蓓 折子戏《虞姬泪》《杀狗》《鬼怨.杀生》

第24届 惠敏莉 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第24届 屈巧哲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背女》《赶坡》

第24届 李小雄 折子戏《杀庙》《寇准背靴》《太庙请罪》

第25届 李 梅 眉户《迟开的玫瑰》(二度梅)

第25届 李君梅 秦腔《梨花情》

第25届 候 艳 折子戏《武松杀嫂》《花木兰》《安安送米》

第25届 李淑芳 折子戏《藏舟》《柳公馆》《山乡御妹》

第26届 赵杨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

苏凤丽(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屈连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李东桥 二度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柳萍 二度梅(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张 涛(第27届,2015年,西安市秦腔剧院)

韦小兵(第28届,2017年,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袁丫丫(第28届,2017年,天水是西秦研究院副院长

李小青(第29届,2019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袁克勤 任哲中 马友仙 肖若兰

肖玉玲 周辅国 刘毓中 李淑芳

薛南宁 阎振俗

伴演角色,举例于下,按上顺序为:

《 斩黄袍》《周仁回府》《断桥》《于无声处》《三堂会审》《火焰驹》《三滴血》《河湾洗衣》《斩韩信》《十五贯》

注,一,其中薛南宁唱《斩韩信》我记不准,请友们指正。

二,上述十位的选定,主要是凭自己的喜好。夲人绝无专业评论之意。

田雨浓,党甘亭,刘毓中,田德年,王天民,何振中,宋上华,苏氏三杰,陈仁义,杨令俗,李正敏,孟遏云,肖若兰,苏蕊娥,余巧云,肖玉玲,李爱云,王玉琴,全巧民,张咏华,陈妙华,郭明霞,仁哲中,尹良俗,杨天易,焦晓春,宁秀云,王芷华......等等

我心中的秦腔十大名角是:1秦腔正宗李正敏,2衰派一绝刘毓中,3须生翘楚刘易平,4花面魁首田德年,5活诸葛焦晓春,6弹颤一绝郭明霞,7木偶戏名生袁克勤,8六龄童李爱琴,9农民领袖任哲中

10幽默大师闫振俗

作为戏迷,说起西北地区秦腔界明家真是太多了,在我心目中远不止十大名角。如果非要局限于十位,那我也只有分两个阶段来讲了。

老一辈艺术家有:马友仙,肖若兰,肖玉玲,王辅生,任哲中,阎振俗,郝彩凤,刘毓忠,郭明霞,陈仁义等多位。

中青年艺术家有:李东桥,李梅,李娟,李小峰,齐爱云,候虹琴,刘随社,丁良生,柳萍,候艳……实在是太难以割舍,让人很纠结

雷开元的血泪仇,王辅生的看女,李乃刚的包公赔情,任哲中的周任回府,肖玉玲的火焰驹,陈妙华的三滴血,刘随社的金沙滩,丁良生的苏武牧羊,马友仙的游西湖,郝彩风的祝福。乔康慨的教学。名家荟萃,秦腔发杨广大,西北老年人的文艺美餐

秦腔界名角太多了,举不胜举,有老一辈和已故的艺术家们,也有正在活跃在舞台上为秦腔事业奉献的中青年,如果一定要拿十个名角为局限的话,只有按个人喜欢的排名了,老一辈有刘毓中 田德年 阎更平 陈妙华 肖玉玲 李夕岚 张咏华 马友仙 贠宗瀚 王辅生 等十位老艺术家了。新秀太多太多了,个人喜欢:张兰秦 窦凤琴 张 涛 候红琴 王战毅 李 宁 李东桥 李小锋 惠美丽 王占锋 不好意思选择了,因为新秀太多……

郝彩凤,马友仙,郭明霞,尹良俗,员宗汉,肖若兰,雷开元,全巧民,任哲中,苏蕊娥,苏育民,苏哲民,李爱琴,肖玉玲,孙存碟,王辅生,蔡志诚,孟遏云,马咏华,王君秋,张小斌,陈妙华,李夕岚,马桂英,马兰鱼,老一辈的,还有戴春荣,大家不会陌生吧?曾经也是唱闺阁旦的《卓文君》饰演卓文君。

谭天杏,侯红琴,窦凤琴,丁良生,李淑芳,王占毅,李小锋,王新仓,李梅,

秦腔是大西北人最爱的……比较有名的是 张兰秦 窦凤琴 孙存碟 白江波 李买刚 陈仁义 雷开元 李小峰 刘随社 郭明霞……因为她们的唱腔风格……别人只能模仿……无法超越

‘捌’ 梁少琴的秦腔戏曲演员

曾主演过:《穆桂英大破洪州》、《挂画》、《杀四门》、《引路》、《火熘星》、《考红》等剧目。塑造了穆桂英、刘金定、耶律含嫣、花碧莲、红娘多种角色。
履历
梁少琴从小喜爱艺术,10岁时考入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期间师从郝彩凤、贺春燕、王元喜、蔡志诚等老师,学习了《虎口缘》、《柜中缘》、《二进宫》、《鬼怨·杀生》、《闯宫》、《扈家庄》等剧目。由于从小好学,被挑中排演了《柜中缘》一戏,参加了1994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从此后便多次参加陕西电视台戏曲节目,演出了《虎口缘》、《二进宫》等剧。1997年考入了陕西省艺术学校兰州委培班,师从杨娥、盛凯、李雪兰、姜辉、汤桂琴、魏霞,排演剧目有《挂画》《火凤凰》《挡马》《杀四门》《引路》《藏窑》等剧,在校期间学习优秀,连年获得奖学金及三好学生,16岁时就以《挂画》一剧,获得第二届“艺苑杯”大赛表演一等奖。随后,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举夺魁,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也是当时艺术节上年龄最小的演员。
从此机遇随即而来:以《挂画》一剧,2000年后连续三次赴京演出,在梅兰芳大剧院参加了首届中国绝技绝活展演的演出;12月又一次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随后再次参加了北京电视台,河南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节目的录制。并随中国戏曲绝技绝活组,赴香港、广州、沈阳等地巡回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2年到兰州市秦剧团参加工作后师承鲁素奇、王兰玉、肖玉玲、欧阳明、李维鲁等。演出剧目有:新编剧目《黎秀芳》饰演黎秀芳;《秦女将军》饰花木兰;移植剧目《曹操与杨修》饰鹿鸣女;《穆桂英大破洪州》饰穆桂英;传统剧《火焰驹》饰黄桂英;《回荆州》饰孙尚香;《狸猫换太子》饰刘妃;《闯宫抱斗》饰妲己;《梁宫秘史》饰陆玉莲;折子戏有:《火流星》、《火烧余洪》、《拷红》、《失子惊疯》、《苏三起解》、《牡丹亭·游园》、《访英台》、《小宴》、戏曲小品《瓜女子考剧团》等剧目。
2000年,《挂画》荣获“陕西省折子戏清唱大赛一等奖”、“陕西省艺术杯大赛一等奖”、“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1年随“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甘肃艺术戏曲绝技绝活展”赴广州、香港、沈阳等地巡演,同年梁少琴以9.96的最高分荣获“兰州市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甘肃省首届“红梅奖”大赛二等奖”。2002年《穆桂英大破洪州》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三等奖”。2003年《白蛇传》获“西北五省剧目调演表演奖”、《挂画》荣获“甘肃省七建杯红梅大赛全国选拔赛一等奖”;戏曲小品《瓜女子考剧团》获“甘肃省戏剧小戏小品大赛二等奖”,同年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兰艺之星”铜质奖,享受三年艺术发展津贴。2004年《挂画》技巧、《火流星》道白、《秦雪梅吊孝》获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优胜奖,入围复赛;2005年,《杀四门》获“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入围闭幕式演出。同年凭借《引路》、《杀四门》夺得了“中国秦腔四小名旦”称号。
梁少琴《穆桂英大破洪州》一戏,深受观众喜爱,颇得专家好评,此戏以演出上百场之多,曾在陕西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播出。2006年,《火烧余洪》获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大赛最高红梅奖。2007年“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兰州开馆,本人的剧照成为的秦腔博物馆“旦”行的“代言照”。2007年京剧新编移植大戏《曹操与杨修》在尚长荣先生的指导下,赴厦门、上海、北京等地演出,荣获甘肃省剧目调演二等奖。2007年,受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邀请,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南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参加梨园飞歌大型巡回演出,将戏曲古老剧种秦腔带出了国门!2008年,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名段欣赏》栏目的录制。2009年,获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陕西省第一批秦腔项目代表传承人,拜秦腔泰斗肖玉玲为师。2010年获“兰州大剧院先进个人”奖、甘肃电视“大戏台”栏目最受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奖。2011年9月,凭秦腔《失子惊疯》中的精彩演出获得第三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大赛红梅大奖第一名。
荣誉成就
2000年10月,参加了“艺园杯”大赛,获表演一等奖;
2000年11月,有幸参加了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荣获表演一等奖;
2000年,在陕西省折子戏清唱大赛中,获表演一等奖;
2001年10月,参加兰州市青年演员大赛以9.96的最高分荣获表演一等奖;
2001年12月获甘肃省首届“红梅奖”大赛二等奖;
2002年11月,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三等奖;
2003年5月,荣获甘肃省首届小戏小品大赛表演二等奖;
2003年9月,参加了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大赛“七建杯”甘肃省选拔赛,获表演一等奖,并入帷闭幕式演出;
2003年11月,份在西北五省市名家交流汇演中,获表演奖;
2004年,荣获兰州市“兰艺之星”铜奖。
2005年9月,再次荣获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2005年,荣获中国秦腔“四小名旦”称号,并赴北京、西北五省巡回演出。
2006年,荣获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大赛红梅奖。
2007年,荣获甘肃省青年演员大赛表演一等奖。
2008年,荣获兰州市“兰艺之星”银奖。
2009年,荣获陕西省第一批秦腔项目代表传承人。
2011年9月,荣获第三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大赛一等奖。
演出事记
2000年,至今以《挂画》一戏,参加了“中国戏曲绝技绝活”展演活动;多次赴香港、广州、北京、沈阳等地巡回演出。
2000年,10月、2006年5月-7月多次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沟通无限》栏目组邀请,参加录制。曾多次参加陕西电视台、甘肃电视台春节晚会的录制。
2001年,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的录制;
2005年,在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栏目举办了个人专场晚会。
2006年,受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邀请,代表秦腔剧种将要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参加《梨园盛世-世界的交响》大型交响音乐会的演出。
2007年,应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组邀请,带着《挂画》赴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访问演出。
2010年,随兰州市文化局赴“俄罗斯”、“波兰”参加了“中国民间艺术节”,受到国外媒体的一致好评。
2011年,为庆祝5·12护士节,在兰州金城大剧院领衔出演现代大型新编剧《黎秀芳》。
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主要传人
齐爱云,秦腔着名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李小锋,秦腔着名文武小生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李君梅,秦腔着名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首(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李锦航,秦腔着名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艺术学校高级讲师,教授,研究生
梁少琴,秦腔着名旦角演员,“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一(甘肃省兰州秦腔剧院)
梁玉,秦腔着名正老旦演员(西安秦腔剧院三义社)
武红霞,秦腔着名正老旦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等等

‘玖’ 作为秦腔的三大重镇之一,甘肃都有哪些秦腔名家

甘肃是秦腔的发展重地,有很多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就有很多,至于二级演员那更是海了去了,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甘肃的秦腔名家以及国家一级演员都有哪些!(排名不分先后)

九、王超民王超民1915年生于陕西西安,12岁开始学艺,师从朱喜堂、惠济民等,颇得真传,早年与兄成立警钟社,主攻须生、红生,以演关公戏闻名,被称为“唤氏红令公”。

十、杜干秦杜干秦是秦腔着名丑角,“杜干秦的眼、刘易平的喊、马振华的脸、周俊华的板”同誉为秦腔艺坛“四绝”。

十一、姜能易其实准确的来说,姜能易应该算是陕西名家,他是西安芹链缺易俗社出身,在陕西已经火了之后,才调到的甘肃。他于1925年出生在西安,易俗社第十一期学员,1950年调入的甘肃。

‘拾’ 李君梅的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主要传人

齐爱云,秦腔着名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李小锋,秦腔着名文武小生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李君梅,秦腔着名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首(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李锦航,秦腔着名旦角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艺术学校高级讲师,教授,研究生
梁少琴,秦腔着名旦角演员,“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一(甘肃省兰州秦腔剧院)
梁玉,秦腔着名正老旦演员(西安秦腔剧院三义社)
武红霞,秦腔着名正老旦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