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宋代美女大全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宋代美女大全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4-07 06:07:55

❶ 李若彤分享出宋代仕女图仿妆写真,有让你掀起一场回忆杀吗

李若彤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了宋代仕女图仿妆写真,看到这些照片后,在我脑海里掀起了一场回忆杀。对照这些美丽图片,搜索着脑海里那些熟悉又喜欢角色,将李若彤曾经饰演过小龙女和王语嫣,瞬间“调出来”进行对比,看看这些图片服饰装扮,和哪个角色更加贴近一些。

作为一名90后,我个人从小看着李若彤电视剧长大,《天龙八部》和《神雕侠侣》也是我个人,最喜欢两部武侠作品。有意思的是,不论是李若彤还是刘亦菲,两人都饰演了相同角色,也创下了经典古装美女造型。

精致的妆容,搭配宋朝服饰,看上去还是那么美丽动人。如果让此刻的她,再次演绎两部作品中片段,我想依然会带给我们惊艳和震撼。

❷ 李若彤分享宋代仕女图仿妆穿古装清丽脱俗,她是否还是你记忆中的姑姑

李若彤香港着名女演员,曾因为精湛的演技给观众带来了许多印象深刻的经典角色。而李若彤也有许多代表作品像《神察桥雕侠侣》《天龙八部》《杨门女将》等等,都让观众对其深深着迷。更是因为饰演小龙女一角色,受到许多粉丝的喜爱亲切地称她为姑姑。

图片中的李若彤时而做出要飞天的动作,时而抬头看向远处的方向。可以说她的面庞依旧没有变,还是记忆中的样子。而此次的妆造更是出圈深受汉服界人士的喜爱,表示李若彤姐姐此次的装扮真的十分用心。此次照片中宋制衣服的穿法以及妆造都十分符合,发型做的也非常精致。受到了汉服界小伙伴们的认可和赞美,而李若彤的容颜更是让许多人纷纷惊叹。为什么还是记颂没忆中的模样,转眼还是那个身穿白衣恍若神仙的小龙女姑姑。

❸ 李若彤晒出宋代仕女图仿妆写真,56岁的她为何还依旧能美艳动人

李若彤是香港非常着名的一位女明星,9月20日的时候在公众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一组写真照片。这组写真照片是宋代仕女图的写真,看着是非常美艳也很动人的。从这组照片中可以看到,刘若彤虽然已经56岁了,但是她看起来还是非常的漂亮,而且皮肤也非常的好。她穿着的衣服是宋代仕女的衣服,可以看着她非常的清丽。

她也被人们称为是一个冻龄美女。现在李若彤看着会很仙气,看着很有胶原蛋白,但是身材又没有赘肉。而且画上淡妆给人的感觉非常清新,而且很淡雅。而且李若彤在练瑜伽的时候,也是让人非常惊艳的,她还把自己练瑜伽的动作命名成了小龙女三式。她在练瑜伽的时候也是非常淡定的,虽然练了没多久,但是也非常的厉害。

❹ 宋朝都有哪些美女,说出名字和有关她的诗词、歌赋。如果有更相信的就最好了。

1.花蕊夫人。愿后蜀的妃子,后嫁给太祖赵匡胤,一度想立为后,传说被太宗赵光义所杀。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据说赵匡胤久慕才名,在灭后蜀后让她当场做的诗)
其余诗太长,自己网络吧。

2、赵京娘。千里送京娘。传说她爱慕太祖,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后自缢于家中。

3、大周后。唐后主李煜的第一个皇后,名周蔷,唤娥皇,昭慧后。
【浣溪沙】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是李煜为她写的一首词。
据说在大周后亡后李煜形容枯槁,痛苦不已。

4、小周后。李煜的小姨子,大周后的妹子,周薇,小民女英。十四岁的小周后进宫探望生病的姐姐,和李煜干柴烈火。大周后到死都没有原谅李煜和小周后,据说两个都是绝色啊。后唐灭亡后封了个郑国夫人,据说太宗常借机侵犯小周后。在李煜死后不到一年也伤心而亡。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5、穆桂英。中国人都知道。

6、刘娥。前赵皇帝刘聪的皇后。容貌美丽。

7、高滔滔。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亲。这个女就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高后。

8、魏夫人。
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封鲁国夫人。参与王安石变法。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词写得不错的)
9、李清照。又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代表作太多。

10、王朝云。
字子霞,浙江钱塘人,大文豪苏东坡侍妾,1094年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俺很喜欢的一首词)
据说相识的时候朝云只有十二岁,古人真是早恋,还是老牛吃嫩草。
据说很多词都是她给的东坡灵感。《江城子》不是写给她的,是写给前妻的。

11、崔念月。

12、大流贵妃、小刘贵妃。

13、李师师。无人不知的李师师小姐。
据传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受宋朝着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宋江有染。李师师早年艳满京城,在仕子官宦人物中颇有声名,她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一时佳话,而宋徽宗被掳,北宋亡后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俺在《东京梦华录》歌伎中见过这个名字,不知此师师是否是彼师师)
水分比较多的美女。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秦观

14、梁红玉。
江苏淮安人。梁红玉因战乱流离润州为妓,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河山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

15、赵福金。

16、赵多富。柔福帝姬。晋江有小说的。

17、唐婉。她有个很出名的表哥兼前夫,陆放翁。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8、岳孝娥。

19、唐安安。

20、严蕊。
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严蕊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彼人比较待见她。她写得词较花蕊夫人好太多。可恨的朱熹把他严刑拷打过。
她在被释放后写的《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又是彼人很喜欢的词啊)

21、申屠希光。

22、白牡丹。苏州快雪堂台柱。
江苏苏州人,美艳绝色,千娇百媚,才艺样样精通。

23、苏小小。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李贺)

24、莘瑶琴。杭州花魁。
二十四名妓之一。年幼之时,兵荒马乱,与父母失散,被人拐卖至杭州一处妓院中。长到十四岁,已娇艳非常,不久就赢得“花魁”的名头。于是妓院门前车水马龙,妓院老妈子一再提高价码,仍然车马不断。

25、朱淑真。
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春衣初试薄罗轻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26、马绮丽。

❺ 中国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的着名美女有哪些

李师师,苏小小,梁红玉

❻ 古时候的哪些美女,举手投足都是美

藏在博物馆里的美人

此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簪花仕女图》↓图中女子髻插芍药花,身披浅紫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白地帔子绘有彩色云鹤。右手举着刚刚捉来的蝴蝶,于丰硕健美中,显出窈窕婀娜之姿。


清 康涛华清出浴图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看这位女子的服饰,很容易判断她来自于清朝。作者以纵放的笔意写梅,枝条纷披,曲折纵横,冷葩寒萼,暗香浮动。万梅竞艳之中,美女睇盼有情,清纯中透着妩媚。

❼ 古代美女漫画高清图片唯美

不管古代与现代美女的类型有多么不同,中国男人总的来说比较喜欢五官精致玲珑、身材匀称、双腿修长纤细的美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美女漫画图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美女漫画图片展示

古代美女漫画图片1

古代美女漫画图片2

古代美女漫画图片3

古代美女漫画图片4

古代美女漫画图片5 古代西方美女审美标准

传统的欧洲人常被认为更注重女性的身材和性能力,对相貌的要求并不高,这种审美观在亚洲地区并不普遍。这可能是在欧洲自古都一些像征大地丰饶或人类中母性原始宗教巫术的雕像,日后演化成为多神教时代的女神,如 维纳斯或雅典娜崇拜,后由历史人物的圣母玛莉亚代表,并在近代发展成人体艺术和色情或情色 文化 ,给人做成一种对超凡的女性审美观的刻板印象。所以欧洲人的审美观多被认为偏向于肉体的健美,富于刚健的气质并且身材高大,并且具有很强的贞洁观念与独立思想,所以往往对于伴侣的多情嫉忌(或反过来在志愿条件下本身有多位伴侣),具有能保护年幼的子女甚至男伴的勇气和智慧。

但在实践上古代欧洲人对于世俗的女性,用于媚惑男性的美并未偏废的。如即使在希腊神话的海伦 (神话),常被视为娇柔美的像征和男性所争夺的对象。信史时代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奥林匹亚太后,和古罗马的尤利亚·玛伊莎皇后,都以美貌见称和以其得到男性的信任干预朝政,可说集合了坚强和娇媚一身。面容各部分的比例必须匀称。他们把人的整个脸部分为三个部分:从发际到眼睛,从眼睛到上嘴唇以及从上嘴唇到下巴,一张美丽的面容其长和宽之比例是4: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一段时间,圆滑的脸和阿娜多姿的身段,成为倍受人们喜爱的人体特征。

中国古代美女标准

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魏文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 [2]

唐朝以后没有定论。宋朝以后,大致是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女性美的高标准,各个时代所雕塑绘画的观音菩萨,就是当时审美标准的具体说明。

时代对美的诠释更是大相径庭。唐代世人又以体态丰腴、丰胸肥臀的杨玉环为美;但是到了宋代人们以“身轻如燕,身姿窈窕的赵飞燕(汉代)为最美。”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 故事 组成的历史 典故 。

娥眉青黛:娥眉是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把眉毛剃掉,再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眉毛化妆,早在西周时已十分流行,在《诗经》和《楚辞》中,便已出现这个形容词.。细腰雪肤:虽然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是身材丰满的美女,但国人还是偏好纤瘦型美女,细腰便是腰肢幼细;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相传赵飞燕便是细腰雪肤的表表者。

莲步小袜:莲步是指美女的脚步,更指缠过的小脚。小袜则指缠足女性所穿的袜子;小脚步伐如莲,再穿上小袜,便成为美女的一种美态。

中国各朝代的审美标准都不同,而当时女性地位低,往往要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体态,做出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例如春秋战国时楚国某国君喜欢腰细的女子,不少宫嫔因为节食减腰而饿死,故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

汉代时赵飞燕以身材轻巧见称。而唐朝时则崇尚丰满,认为丰满的人生育能力强,武则天与杨贵妃都是身材丰满的女人,“燕瘦环肥”就是指赵飞燕和杨玉环。

中国古代有不少男性恋足,缠足的习俗相传起源于五代十国南唐宫中。明清时认为有“三寸金莲”的女性才是美女,所以不少女性被迫缠足至弓型,严重损害健康。

中国传统上病态美的女性亦受到喜爱,给人一种柔弱、楚楚可怜的感觉,激起男性的保护欲,例如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相传她心痛时捧心皱眉的样子很迷人。着名小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是病态美的代表人物。

古代中国美女的三围标准:当今社会,女人的身材标准已经渐渐模糊,有的丰满成熟,有的纤瘦清纯,各有各的追求者。17世纪,佛兰德画家鲁本斯所画的妇女,在当今是不会被当作“美”的典型的,她们苍白的脸上略带粉红色,显得光彩夺目。

胸围:古代中国人对女性的胸围要求不高,对拥有一双丰满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颇不以为然。其实,古代男子欣赏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腰围:公元前6世纪的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与楚襄王同时的楚人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有所偏爱。不过,纤细腰身,荆楚一带的风尚。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要腰身和整个身材配合得宜,宽与窄都无所谓,美其名曰“小蛮腰”;细腰美其曰“杨柳腰”。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臀围:它的丰满与否,成为古代中国美女的重要件之一。其原因,中国人认为臀部浑圆的女人会多生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农业社会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看了“古代美女漫画图片”的人还看:

1. 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大全

2. 古代美女的图片大全漫画

3. 古代女生漫画图片大全

4. 古代人物漫画女生图片大全

5. 古代女子的漫画图片大全

❽ 中国各个朝代的美女有哪些要全!!!

夏:妹喜
商:妲己
周:褒姒
越:西施
秦:赵姬,又称朱姬,嬴政的母亲
楚:虞姬
汉:戚夫人(被吕雉砍去手脚的那一位)、李夫人(倾国又倾城的那一位)、卫子夫(由女奴到皇后的那一位)、陈阿娇(金乌藏娇的由来)、赵飞燕(环肥燕瘦的那一位)、赵合德(赵飞燕的妹妹)、班昭(班婕妤)、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太太)、王昭君、蔡文姬
三国:貂禅、大乔、小乔、孙尚香(“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夫人”)、甄氏(曹丕的老婆,曹植的“洛神”)
隋:宣华夫人、琼花公主、萧皇后
唐:长孙皇后、高阳公主、武媚娘、太平公主、上官婉儿、梅妃、江采芹、杨玉环、沈珍珠、鱼玄机、苏小小
南唐:大、小周后
宋:花蕊夫人 、李师师
明:秦淮八艳:陈圆圆、董小婉、柳如是、顾横波、李香君等
清:香妃

❾ 古代美女大盘点,貂蝉竟为虚构人物

文: 枯木

提起古代四大美女,人们大多都会脱口而出,自然是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分别指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四位美女。其实,在古代关于四大美女的说法不尽相同,而且如今所说的四大美女之中,貂蝉还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步,这是人的天性使然。《道德经》有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美和丑是相对存在的,因而美的标准是建立在丑的基础上的。这点在对女性美的审美上尤为突出。

古人关于美女的定义,各个时期不同,在先秦时期,人们崇尚自然美和朴素美,《诗经》第一篇 《国风·周南·关雎》 开首就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如何是“窈窕淑女”?在《诗经》中也明确做了定义,那就是 《诗经·卫风·硕人》 篇描写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形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hù xī,),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意思是手如白茅柔软的嫩芽,肌肤白皙玉润,脖颈犹如天牛幼虫的那么白嫩,牙齿瓠瓜子排列整齐,如兕犀牛角那么洁白无瑕,额头宽广圆润,眉毛弯弯如蚕蛾触角,一笑一颦,眼波流转,靓丽传神,俏影立现。

如此传神,如此生动,使得《诗经》成为咏叹美人的开篇佳作,历代文人纷纷效仿,后期的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和曹植的《洛神赋》都可以看到“硕人”的芳踪,而《诗经》对美人的标准定义,也被历代奉为对女性审美的圭臬。

在先秦文献中,记载的美女颇多,比较着名的有夏桀的王后 妺(mò)喜 ,商纣王的妃子 妲(dá)己 ,周幽王的妃子 褒姒 ,以上三位美女都是亡国之君的宠妃,红颜祸水,和妺喜有关的典故是 “酒池肉林” ;妲己有关的是 “蛇蝎心肠”、“比干剖心” ;褒姒则是 “烽火戏诸侯” ,最后结果都是国灭身死,历来被作为反面教材提及。

若只谈容貌美丽的,除了诗经中的卫庄公夫人 庄姜 ,有 毛嫱、丽姬、西施 等,比如 《庄子》 :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 , 《管子》 : “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 , 《韩非子》 : “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 。其中毛嫱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为“沉鱼”最早的原型;丽姬即“骊姬”,为晋献公妃子,着名的晋国“骊姬之乱”肇始者;西施为越国美女,如今则成为知名的四大美女之一。

当然,在历史文献记载中,还有很多美女,比如齐国的 鲁桓公夫人文姜、卫宣公夫人宣姜姐妹,鲁庄公夫人哀姜,卫灵公夫人南子 等等,不过大多遭后人诟病,多记载淫乱生祸,致使国家政治动荡,政权更迭,从而也是反面教材,只不过不如妺喜、妲己、褒姒等造成朝代更迭为甚。

到了汉魏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人们对美女的审美除了延续先秦审美观,妇女们更加注重装饰,于是在服饰上更为奢华,这在曹植的 《洛神赋》 和乐府 《孔雀东南飞》 之中有详细描写,比如《孔雀东南飞》描写焦仲卿妻的美貌: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

汉代关于女子的记载较多,比如着名的 王昭君 ,作为四大美女“落雁”的原型,昭君出塞历来被人们称赞讴歌。汉成帝皇后 赵飞燕 ,成语 “环肥燕瘦” 的“燕瘦”,体态轻盈,可以做掌上舞,赢得汉成帝欢心,并且还有一位更美的妹妹赵合德也一起进宫侍奉汉成帝。另外,刘邦宠妾戚夫人、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光武帝刘秀皇后阴丽华等,当然,还有小说中的“金屋藏娇”的陈阿娇,都是着名的美人。至于班昭被说成美女,纯属附会,其原因是班昭提出女子要有“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对妇女的言行举止做出限制,被后代作为妇女的标准规范,因而着名。

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美女的审美主要是 “褒衣博带”,“ 骨秀神清” ,这主要是受道家影响,讲究飘逸清瘦,妇女们除了略施粉黛,还会化妆,比如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以“梅花妆”着名于世,另外南北朝时期妇女们开始堆高云髻,纷纷用假发制作发髻,在头发上做文章,赢得人们青睐。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着名的美女当属 绿珠 ,绿珠为西晋宠臣巨富石崇的宠妾,后来因为依附于赵王伦的大臣孙秀觊觎绿珠美貌,向石崇索取,石崇拒绝,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从此绿珠名传千古,后人多有凭吊诗词。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巾帼英雄 花木兰 ,然而若说花木兰是美女,估计也有点牵强,首先不说是不是历史事实,主要是在外征战十余年,如果是美貌如花,自然难以掩盖形迹,因此说是巾帼英雄名副其实,若说是美女似乎理由不足。

到了隋唐时期,又是一个历史上文化经济高潮时代,自然美女如云,佳丽无数。唐代经济繁华,为世界中心,万国来朝,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此唐代有着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自信和雍容华贵之态。在对美女的审美上,继承了前面朝代的优点,更加重视丰腴华贵,主要特点是 肤如凝脂,体态丰腴,云髻高耸,脸庞如圆月,樱桃口,消肩长裙,脖颈外露,裙裾上提至胸部,下摆加长,更显得飘逸端庄。

隋唐美女第一当属 杨玉环 ,也是如今四大美女之一,“羞花”的原型,历来被人诗词歌赋咏叹。另外一个就是文成公主,唐太宗宗室女,远嫁吐蕃,必定容貌惊人,最主要的是和亲事迹千古传诵。还有隋朝时期陈后主陈叔宝贵妃张丽华,陈叔宝妹妹陈宣华,隋炀帝皇后萧美娘等,唐代的武则天、上官婉儿等,自然是美女,在一些小说诸如《隋唐演义》之中多有描述和演绎。

另外由于唐代成立教坊司,官妓制度比较普遍,因此在唐代流传下来的关于美女官妓的人物较多,大多都是才华横溢, 比如制作“薛涛笺”的薛涛,和温庭筠忘年交的鱼玄机,以及刘采春、李冶等 ,虽然出身卑俗,然而文采斐然,都有着名诗词传世。

到了宋代,人们对美女的审美从雍容华贵转到含蓄内敛,崇尚纤弱清秀之美,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病态审美,其原因是宋代理学的盛行,束缚了人们对美的想象力。宋代对美女的审美标准大致可归纳为: 鹅蛋脸,远山眉,细长眼,樱桃口,消肩长颈。 还有一个害人不浅的 缠足恶俗 ,始于北宋后期,从南宋开始,国势不振,偏安一隅,文人安于现状,自娱自乐,以至于出现病态审美,缠足恶习从宫中传入民间,到明清成为惯例,其不令人可恨?!

宋代美女,如今多有图册传世,如说人物,因为理学家的缘故,因此很少有美女名字事迹传世,而多以青楼歌姬为多,比如知名的李师师,就是远近知名的青楼歌姬,词人 晏几道的《生查子》 曾专写 李师师 之色容: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看遍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 。至于着名女词人易安居士 李清照 ,只能是才华横溢的才女,称不上美女,毕竟没有历史记载,人们钦佩称道的是她的诗作,而不是容貌。

宋朝以后,以至于明清,受宋影响,妇女大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言行举止受到礼教的严厉束缚,处处提防,更何谈去谈论美女,因而很少有美女典故出笼,即便是有,也不过和宋代一样,大多青楼歌女,娼妓戏子而已,不过这里面也有可圈可点的,我们略微提说一下。比如明末清初的 “秦淮八艳” 之 陈圆圆、柳如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 等。其中陈圆圆最为着名,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随使满清入关,生灵涂炭。

历朝盘点,可能有人问,为何不见三国时期着名的 美人貂蝉 ?也就是“闭月”的原型。然而笔者查找历史资料,并无其人,在《后汉书》以及同时期的历史典籍当中,从未有貂蝉的名字,而且遍查《王允传》、《董卓传》以及《吕布传》等记载,确实没有,唯只有在 《后汉书·吕布传》 中有: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 ……,布由是阴怨于卓。 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 记载。其中 “傅婢” 指的是宠妾,颜师古注释:“凡言傅婢者,谓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一说,傅曰附,谓近幸也。”。而此侍妾也没有名姓传世,因此貂蝉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的虚构人物。

貂蝉的名字源自古代的冠带 “惠文冠” ,也称为“貂蝉冠”,是武将的冠带。《后汉书·舆服志下》: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 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 。其中黄金珰为耳饰,附蝉为前方正中蝉饰,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吸食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因此用蝉饰自喻自身的高洁;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相传为赵惠文王创制,故称。

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元代小说《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本为虚构,经过罗贯中演绎,在《三国演义》的广大普及下,小说反而成了历史,貂蝉这个虚构人物也堂而皇之的力压群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

再说古代四大美女,在到宋代以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迄今为止,最早发现关于四大美人的证据,是在西夏黑水古城遗址中出土的金朝拓本画 《金朝姚窕呈倾国之芳容》 (如上图),现藏俄罗斯东方博物馆,图从右往左依次绘有 绿珠、王昭君、赵飞燕、班姬 四位古代美女。据考据“此画可能系宋金流入西夏”。明代诗人张元凯《伐檀斋集》中有《四美人咏》组诗,分别咏 王昭君、赵飞燕、卓文君、绿珠等“四美人 ”。

可以看出,在宋以后明代以前,有了“四美人”,然而并没有貂蝉,况且关于“四美”也不尽相同。到了清代,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和传播,貂蝉也成了千家万户众所周知的美女,尤其是“吕布戏貂蝉”、“美人计”、“连环计”等精彩的小说演绎,使得貂蝉形象更加丰富,于是,现代版的“古代四大美人”就出现了。这在清代道光年间华广生的 《白雪遗音》 写到: “西施女,来献吴,吴王是个闹腮胡。 王昭君,把番和,眼巴巴舍不的刘王闹腮胡。 杨贵妃酒醉深宫内,安禄山也是个闹腮胡。 凤仪亭上的貂蝉女,嫁与了董卓也是个闹腮胡。 四大美女都是有名的。 自古以来就嫁蠢夫。 何况你与我。 ” 。后人有根据小说演义,附会杜撰,总结出了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来形容四大美女,从此,现代人也就接受了最新版的“古代四大美女”说法。

历数历朝历代,关于美女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变化,这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注重自然美,一则是当时科技落后,再则是古人比较质朴,崇尚先天美;到了汉魏,道家为盛,崇尚清秀飘逸;唐代雍容华贵,华丽大方;宋代简约,病态出现,缠足束胸,熄灭人性;明清古板,束缚想象。后来西学东渐,逐渐开放,也有不少病态出现,奇装异服,怪样打扮,整容染发,削骨磨皮,瘦脸纹眉,隆胸吸脂,垫臀抽股,不能一一,浮躁过后,才发现是一场梦幻。

然而,不管岁月变换,朝代更迭,关于美的真谛和内涵,依然存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真正的美,除了心灵美,那就是《诗经》中的自然美和仪态美,《登徒子好色赋》的婉约美和中庸美,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崇尚天然,敬畏自然,我想,大多数人仍然坚守着这个真理。

2019/4/19榆木斋

❿ 如果这张图上的人物是个真人“与图一模一样”,她算的上 古典(复古) 天香国色的大美人吗

我猜你是想知道国色天香的大美人的标准吧,发给你自己对照参考吧!
一、肤
《诗经·卫风·硕人》描绘美女庄姜“肤若凝脂”。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细腻而洁白(《朱熹集·诗经卷》)。数千年来,“凝脂”的特征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美女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闲情偶寄·声容部》李渔)。诗经云:“素者,绚也!”作为白的极致“雪”字被视为皮肤颜色的标准。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其他诸如“肌肤胜雪”、“肤如凝雪”、“欺霜赛雪”等词语随处可见。
另外晶莹、透明、温暖的白玉也常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例如五代时的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清无汗。”(《避暑摩河池上作》孟昶)
单纯的白色并非皮肤颜色的唯一标准,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曹植《洛神赋》中的女神远观“皎若太阳升朝霞”,近看“灼若芙蕖出渌波”。“桃花含露”、“出水芙蓉”、“出水红菱”等类似描写美女的词语皆着眼于粉红色。
同样描绘杨贵妃的美,白居易的诗“梨花一枝春带雨”着眼的是与白同色的梨花。而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着眼的是与牡丹同色的艳红。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则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美。
古代将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描述莫过于“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汉孝惠皇后外传》)。清晨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之美,足以美得令人心醉、令人窒息。
代表人物: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在姊妹中最为美艳,很受唐玄宗的喜爱。一月给钱十万作为买脂粉的费用。虢国自矜艳丽,每出入禁中,常素面朝天(《新唐书·杨贵妃传》)。唐朝诗人张祜描述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经典链接:《太平广记》引《王子年拾遗记》记载:刘备的妻子甘皇后玉质柔肌,姿态光艳。一次刘备召甘后到白绡帐中。下属远远望去,只见帐中的甘皇后好比月下聚雪。河南进献一个玉人,高三尺。刘备把玉人放在甘美人的身后。甘后和玉人洁白齐润。刘备说:“不意我玉人乃有两也。”下属们直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二、手
《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柔荑是茅草的芽茎(《朱熹集·诗经卷》)。它洁白、光滑,鲜嫩得一掐出水又纤细无比,宛若无骨。它的妙处还在于它能发出淡淡的香气。轻轻吮一口,唇齿留香。用它来比喻美女的手指真是生动、传神、恰如其分。
唐代诗人韩偓《咏手》中,用“腕白肤红玉笋芽”把手比作嫩笋牙,与柔荑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她“指如削葱根”。把手指比喻成削好的葱白。取其形、色,颇为经典。
唐赵鸾鸾《纤指》诗:“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将手指比作白玉。晶莹、透明又有温暖的感觉。
柔荑、嫩笋、葱白、白玉的特征均构成中国古代美女手的标准。
经典链接:南朝陈武帝章皇后冰雪聪明,仪容俏丽。手指甲长五寸,颜色红中透白,每逢遇到丧事,就会有一个手指甲先折断。(《陈书·高祖章皇后传》)
三、发
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赞美妇女头发乌黑、浓密的古诗。《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鬓发如云,不屑髢也。”“鬓”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如“乌云高绾”。
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有仍氏生女,鬓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玄”和“鬓”意思相同,都是称赞头发乌黑的词语。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据《太平御览》记载:“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据说武帝那时候正为没有后代而苦恼,所以比较注重道家的某些观点,比如头发乌黑浓密者气血旺,气血旺者高寿多子)。《陈书·张贵妃传》记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鬓发如漆,其光可鉴。”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鬓发玄髻,光可以鉴。”
除卫子夫、张贵妃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外,《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皇后出生时发垂即过颈,从三岁开始发与身等,及长大成人更是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乌云。
古代女人的发型变化多端,如直发(张丽华)、短发(梁绿珠)、卷发(赵合德)、束发(赵飞燕)、盘发(甄妃)等。
经典链接一:晋明帝时,大司马桓温纳蜀主李势女儿为小妾。桓温的妻子康长公主妒火中烧,持刀欲杀李氏。但见李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丽,徐下结发,敛手向公主说:“国破家亡,无心以至。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神色闲正,辞气清婉。公主掷刀抱着李妹妹说:“我见犹怜,何况老奴(桓温)?”(《妒记》南朝宋·虞通之)。
经典链接二《十髻谣》:◇凤髻(周文王时一名步摇髻)有发卷然,倒挂么凤。侬欲吹箫,凌风飞动。◇近香髻(秦始皇时)香之馥馥,云之鸟鸟。目然天生,膏沐何须。
◇飞仙髻(王母降武帝时)飞仙飞仙,降于帝前。回首髻光,为雾为烟。◇同心髻(汉元帝时)桃叶连根,发亦如是。苏小西陵,歌声相似。
◇堕马髻(梁冀妻)盘盘狄髻,堕马风流。不及珠娘,轻身坠楼。
◇灵蛇髻(魏甄后)春蛇学书,灵蛇学髻。洛浦凌波,如龙飞去。
◇芙蓉髻(晋惠帝时)春山削出,明镜看来。一道行光,花房乍开。
◇坐愁髻(隋炀帝时)江北花荣,江南花歇。发薄难梳,愁多易结。
◇反绾乐游髻(唐高祖时)乐游原上,草软如绵。婀娜鬟多,春风醉眠。◇闹扫妆髻(唐贞元时):随意妆成,是名闹扫。枕畔钗横,任君颠倒。(倒挂,又名么凤,类似鹦鹉而小,绿色羽毛,嘴红色,甚娇丽,常倒悬架上)。(《东方美女百韵全书》陈敏等)
四、脸
《诗经·卫风·硕人》中的美女庄姜:“螓首蛾眉。”螓首,是指一种类似于蝉的小虫。它的前额丰满、光洁。这是古代美女额头的标准。
古代美女的标准脸型是上部略圆,下部略尖,形似瓜子,丰满洁白,俗称鹅子脸。此外“满月”也是符合中国古代审美标准的脸型。面如满月,指脸盘圆圆的、白白的,像满月一样,相貌白皙、丰满、富态而有神采。(《东方美女百韵全书》)
脸部的酒窝称笑靥或双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笑靥的描写。如《楚辞·大招》中即有“靥辅奇牙,宜笑焉只”的描述;又如汉代班婕妤《捣素赋》:“两靥如点,双眉如张。”诸如“笑靥如花”的词语多不胜数。
脸部的酒窝又名梨涡,得于诗“旁有梨颊生微涡”。本指宋代美女黎倩的酒窝,后泛称女子面颊上的酒窝。一张标准的瓜子脸配上梨涡浅笑足以增添妩媚。代表人物:楚平王夫人伯嬴明眸秀项,面如鹅蛋。(《香艳丛书》中《老狐谈历代丽人记》篇)
经典链接:秦桧将抗战派名臣胡铨贬谪至岭南。在广州,胡铨喜欢上了一位名叫黎倩的美女(一说黎倩系侍妓,此处依袁枚说。据朝鲜宋时烈《朱子大全札疑》记载,黎倩系有夫之妇。其夫发现了胡铨与黎倩的私情,逼令胡铨食藁与豆相混的马料,否则杀之,胡铨不得已受辱)。十年后,胡铨携黎倩从贬地北归。途中,胡铨饮于湘潭胡氏园,微醺中题诗壁上:“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情史》冯梦龙)
五、目
中国古代美女眼睛的标准既侧重于神韵又有着恰如其分的比喻。“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白居易)这种眼睛的神韵是中国古代美女眼睛的神态的标准。
秋天的水清澈明亮,一清见底,“秋水”、“秋波”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睛。清澈明亮是古代美女眼睛形的标准。唐代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元赵雍《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
经典链接:张贵妃(丽华)冰雪聪明,有神采,进止闲暇,容色端丽。每瞻视盼睐,光采溢目,照映左右。常在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陈书·张贵妃传》)
六、鼻
“面如一朵花,全靠鼻当家”。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美女鼻子的标准是玲珑剔透,富有立体感。古代有“鼻若琼瑶”的说法。琼瑶,美玉的一种,晶莹、光滑且温暖。此词条主要着眼于鼻子的玲珑剔透美,“鼻若悬胆”则侧重鼻子的立体美。
代表人物:崔莺莺:恰便是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西厢记》王实甫)
七、唇
中国古代美女嘴唇的审美标准是其色要红润、有光泽、其形要小巧。人们常以“樱桃”来比喻口唇,即因其形,更由其色。早在先秦的《楚辞·大招》中就有“朱唇皓齿,嫭以姱兮”的话,《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口如含朱丹”都是讲唇的红润美。据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居易有两个年轻貌美的小妾樊素和小蛮。其中樊素善歌,小蛮善舞,白居易曾作诗赞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的口唇小巧红润,就像熟透的樱桃一般娇艳欲滴。苏轼也有“一颗樱桃樊素口”来加以描绘美人口唇之美。
美女口唇也常常用“檀口”或“绛唇”来形容。檀是一种浅红色或浅绛色的颜料,在古代常被女子用作口红,所以“檀口”便成了描写女性浅红色嘴唇的一个专用语。比如唐代香奁诗人韩偓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至于美人的舌头也有专门的术语。诸多名花,丁香凭借其香和形脱颖而出,成为美人香舌的代言花。
经典链接:欧公(欧阳修)知颍州,有官chāng卢媚儿,姿貌端秀,口中常作芙蕖花香。有蜀僧云:“此人前身为尼,诵法华经二十年。”(《香艳丛书》知虫天子)
八、齿
晶莹洁白、整齐均匀是中国古代美女牙齿的标准。
美女庄姜“齿如瓠犀”。瓠犀,葫芦的子,晶莹洁白而小巧整齐(《朱熹集·诗经卷》)。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齿如含(编)贝”。曹植在《洛神赋》中说:“丹唇外朗,皓齿内鲜。”这个“鲜”字,说的是皓齿的光泽。朱唇轻启,嫣然一笑,雪白整齐的牙齿的确更增美女的妩媚。
九、颈
《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领如蝤蛴”。领是颈的意思;蝤蛴是天牛与桑牛的幼虫,乳白色,长而丰满(《诗经疏》孔颖达)。“领如蝤蛴”意思就是颈项如蝤蛴那样洁白,丰满。古代美女颈的标准是洁白、光滑、丰满。韩偓在《席上有赠》一诗中,以“鬓垂香颈云遮藕”之句来描写女子颈部的馨香、嫩白,颇为经典。宋代词人曾布曾有“窗间粉颈断瑶琼”的诗句;又如明朝《寻芳雅集》中《粉颈》词:“霜肌不染色融圆,雅媚多生蟾鬓边,钩挽不妨香粉褪,倦来常得枕相怜。娇滴滴,嫩娟娟,每劳引望怅佳缘。”(《东方美女百韵全书》)
十、足
汉代前的作品鲜见对女性足的具体描述,可见古代并无具体的审美标准。《洛神赋》中尽管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描述,却只是描写女性足部的动态美。据《南齐书》记载,废帝东昏侯对贵妃潘玉儿的小脚情有独钟。可恋足在当时只是个别现象,并非普遍现象。杜牧诗云:“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春云”。似乎唐代已有缠足的习俗。五代南唐时,有一宫女窅娘轻盈善舞,以帛缠足,足纤小如弯月,着素袜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上跳舞,深受南唐后主李煜的宠爱。由此开始,缠足之风逐渐盛行于宫廷。从宋代始缠足之风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宋元以来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东方美女百韵全书》)
经典链接:香莲三影:花间苔上蹴鞠影;临流浣濯水中影;春宵一刻灯前影。
香莲三上:掌上;肩上;秋千板上。
香莲三中:被中;镫中;雪中。
香莲三下:帘下;屏下;篱下。(《香艳丛书》知虫天子)
十一、胸
古代对胸部并无任何审美要求,也无任何标准。描写美女的文学作品如《诗经》、《登徒子好色赋》、《洛神赋》等都对胸部只字未提。尤其《洛神赋》铺排华丽,对女性身体极尽详尽描述之能事,可是唯独对胸部讳莫如深。《汉杂事秘辛》(有学者疑为明朝状元杨慎伪作)描写东汉宫廷选美时对梁商的女儿梁莹全身体检,堪称事无巨细。即使提到了她的乳房,也只有“胸乳菽发”四字。可见,平胸并不影响其美。
自唐代开始,文学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描写胸部的作品。如“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敦煌曲子词《云谣集·风归云》)。又如“素胸莲脸柳眉低,一笑千花羞不坼”(《云谣集·浣溪沙》)。唐代诗人韩偓在《席上有赠》一诗中,以“粉着兰胸雪压梅”来写女子胸部的白、香、软。
十二、腰
细腰是中国古代美女的重要特征。春秋时期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说。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一文中邻家女“腰如束素”以及《洛神赋》中的神女“肩若削成,腰若约素”都极力渲染美人腰的纤细。汉伶玄所撰《赵飞燕外传》描述飞燕名字来历时说她“长而纤便轻细,举止翩然,人谓之飞燕”。谯川秦醇子所撰的《赵飞燕别传》则记载她“腰骨纤细”。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样以纤腰为美。《南史·徐勉传》记载南朝梁武帝赐给徐勉很多女乐,其中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又有羊侃的小妾孙荆玉,能反身贴地,衔得席上玉簪。
白居易的小妾小蛮纤腰若柳,故有“杨柳小蛮腰”的经典诗句。值得一提的是美女身材的标准汉朝是骨感美。
经典链接:据《太平广记》记载:汉武帝宠爱的美女丽娟,玉肤柔肌,吹气胜兰。汉武帝常用衣带绑住丽绢的衣袖,惟恐她随风而去。又如赵飞燕,能作掌上舞,汉成帝惟恐风将她吹走而建“御风亭”。
十三、香
明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上说:“名花美女,气味相同,有国色者,必有天香。天香结自胞胎,非自薰染。佳人身上实实在在有此一种,非饰美之词也。此种香气,亦有姿貌不甚娇艳,而能偶擅其奇者。”女人的体香可以分为天然的和后天的两种,前者是女性自身所生发的天然体味,称为“天香”。历史上最早以香气着称的女子最出名的莫过于汉武帝所宠幸的宫人丽娟,她玉肤柔肌,吹气胜兰,但是否是天香不得而知。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体自生香,则是有史以来最早记载有天香的美女。至于赵飞燕同样吹气如兰,则是后天的熏陶。一般的女性想要拥有诱人的体香,就需要用薰染的方法来增添身体的香气,以弥补先天不足。李渔承认了“国色天香”的可遇而不可求,认为薰染是正当的。“有国色而有天香,与无国色而有天香,皆是千中遇一;其余则薰染之力,不可少也。”除熏染外,唐代元载小妾薛瑶英,则是幼时长期食用其母所做的“香丸”(用花粉发酵处理后做成内服美容丸),长大以后,肌肤柔润、玉体生香而青史留名。(《幽梦影》明张潮)
经典链接:三国吴主孙亮有四个深受宠爱的美人,分别叫朝姝、丽居、洛珍、洁华。四名佳人合在一起散发出来的香气有别于西域所贡的诸种异香。这种香气沾上衣服,时间越久香味越浓,洗涤百遍也不减退,所以名为“百洗香”。孙亮又称这种香为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拾遗记》王子年)

记得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