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女名人名字
唯美古代女子名字 柳瑟舞 楚萤萱 苏樱雪 曲华裳 魏蒹葭 鲁瑶依
古雯菲 古灵儿 古逸雯 古蕴飞 古翰(翰林学士之意) 古悦~~ 古董儿 古雪乔
古美馨 馨:香气
古碧琪 琦:美玉
古颖萱 颖:聪颖 萱:一种忘忧的草
古Z妍 Z:玉的光彩 妍:美玉
古若菲 菲:形容花草香气很浓
古婧琳 婧:女子有才 琳:美玉
古涵逸 涵:包容
古滢萱 滢:清澈 萱:一种忘忧的草
女名:
若雨 (像雨一样,诗意唯美)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晟涵( 涵:包容 )
梦舒 (舒:舒畅 )
秀影 (秀丽身影 )
海琼 (琼:美玉 )
雪娴 (娴:娴淑 )
梦梵 (梵:清净 )
笑薇 (微笑)
瑾梅 (瑾:美玉 )
晟楠( 晟:光耀,炽热 楠:坚固 (谐音胜男) )
歆婷( 歆:心悦,欢愉 婷:美好 )
思颖 (颖:聪颖 )
欣然 (欣:高兴)
可岚 (岚:早上山中的雾气 )
天瑜( 瑜:美玉 )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
媛馨 (媛:美好 )
h婷 (h:传说中一种神珠 婷:美好 )
滢心 (滢:清澈 )
雪馨 (馨:香气 )
姝瑗 (姝:美丽,美好 瑗:璧玉 )
颖娟( 颖:聪颖 娟:娟秀,秀美 )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钰琪 (钰:宝物,珍宝 琪:美玉 )
婧宸( 婧:女子有才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Ot (O: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t: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规 )
若Q (Q:飞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纹的云彩)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妍洋 (妍:美丽 洋:如海洋一般胸襟开阔 )
滢玮 (滢:清澈 玮:玉名 )
沐卉 (卉:草的总称 沐:如雨般湿润 )
琪涵(有美玉一般内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的意思是祝愿宝宝犹如上好美玉一样白璧无暇!)
伶韵 (灵气逼人,韵味十足!)
思睿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清菡 (菡即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清菡”就是“清水芙蓉”的意思)
欣溶 (出自诗人晏殊的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菲絮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运》:“菲菲红素轻,肃肃花絮晚”)
诗涵 (有文采且有内涵的女孩)
璇滢(一个很有古典韵味的名字)
静馨(宁静而温馨)
妙菱(让人觉得活泼聪颖的名字)
心琪(琪是玉的意思。“心琪”就是形容心灵象玉一样美好)
雅媛 (端庄高雅有才华的女孩)
晨芙(早晨的荷花)
婧诗(如诗画一般的美丽女孩)
露雪(如露珠洁白剔透非常适合单纯的女孩)
蕊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舒雅( 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
婉](婉寓意“和顺、温和”“]“寓意“美好”)
怡悦 (文静宜人)
诗茵(诗:寓意文雅、浪漫)
静璇 (聪明文静)
婕珍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顺、温和”“婷“寓意“美好”)
云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古代女名人带有莲字,名字带有莲字的古代女子 潘金莲,《水浒传》中人物,《金瓶梅》进一步深化的人物。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堪妖艳、 *** 、狠毒的典型。在中国道德观念中,很少有人同情她的遭遇,这就是潘金莲。至后,极度演绎而活在戏剧舞台文学作品中,成为茶余饭后的坏女人样板。
在《金瓶梅》中,其经历、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要的充实,从而塑造成一个美丽风流、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欲无度的女人。潘金莲是西门庆的第五房妾,最后死于武松之手。
然而潘金莲的历史原型和小说完全不同。潘金莲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住在距离武家那村不远的黄金庄。她喜欢武大郎武植,经常接济他,并与他私定终身。两人结婚后和睦恩爱,养育了四个子女。
古代女诗人或者女名人的名字 要有意蕴 好听 越多越好 谢道蕴。 东晋女诗人。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着名政治家谢安之侄女,王凝之之妻。聪明有才智,所作诗赋颇有名。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
刘令娴。南朝梁代女诗厂。生卒年不详。刘孝绰妹,徐悱之妻.
蔡文姬。汉末女诗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
鲍令晖。南朝宋女诗人。鲍照之妹。
左芬。字兰芝,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左思之妹,西晋文学家。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
薛涛。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就知道这么多了,不是都有别名。。。)
中国古代名人美女名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j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
古代名人名字 不知道楼主楼主要这个干什么・・・・
伏羲 女娲 炎帝 黄帝 蚩尤 帝喾 尧
舜 禹 启 共工 太康 中康 后羿
少康 帝孔甲 刘累 成汤 武丁 辛追 纣
妲己 姬昌 姬发 姜子牙 嬴政 赵高
吕不韦 李斯 胡亥 项羽 范增 项伯
刘邦 吕雉 张良 萧何 韩信 周勃
景帝启 陈平 周亚夫 武骇彻 卫青
霍去病 窦婴 李广 王莽 更始帝玄
光武帝秀 献帝协 刘备 刘禅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赵云 黄忠 马腾 马超 董卓
吕布 貂蝉 曹操 曹丕 曹植 庞统
典韦 许褚 徐庶 孙坚 孙策 孙权
周瑜 黄盖 乔玄 司马懿 司马昭 司马师
嵇康 阮籍 刘玲 向秀 阮咸 山涛
拓跋 杨坚 杨广 李渊 李世民 武则天
魏征 长孙无忌 房玄龄 尉迟恭 李靖 李治
褚遂良 狄仁杰 薛仁贵 虞世南 李旦 姚崇
宋Z 杨国忠 杨玉环 高力士 李隆基 郭子仪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吴道子 司马迁
班固 班超 张骞 苏武 比干 赵公明 范蠡
西施 王昭君 伍子胥 夫差 勾践 安禄山
郭威 柴荣 赵匡胤 赵匡义 王安石 曾巩
苏洵 苏轼 苏辙 柳宗元 欧阳修 韩愈 寇准
吕蒙正 包文正 程颐 赵佶 韩世忠 岳飞
李纲 宗泽 赵构 葛洪 李聃 孔丘 孟轲
韩非 孙膑 庞涓 孙武 文天祥 成吉思汗
窝阔台 托雷 蒙哥 忽必烈 朱元璋 徐达
刘伯温 常遇春 朱棣 郑和 于谦 张居正
魏忠贤 朱由检 李自成 袁崇焕 洪承畴 李圆圆
石达开 洪秀全 李清照 屈原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李商隐 陶渊明 俞伯牙
钟子期 廉颇 蔺相如 努尔哈赤 多尔衮 皇太极
鳌拜 玄烨 年羹尧 张廷玉 和| 纪晓岚
刘墉 ......>>
古代有什么名人的名字比较好听? 温庭筠 鱼玄机 鱼幼薇 褒姒 苏妲己 苏小小 西施 王昭君 伍子胥 夫差 勾践 赵匡胤
苏洵 苏轼 苏辙 程颐 孔丘 孟轲 韩非 庞涓 朱由检 李圆圆
李清照 屈原 秦穆公 陶渊明 俞伯牙 钟子期 廉颇 蔺相如 皇太极
玄烨 张廷玉 胤G 左宗棠 慈禧 毕升 颜真卿 赵孟\ 唐寅
曹雪芹 裴迪 刘长卿 皇甫冉 孟郊 贾岛 李商隐 晏殊 柳永 晏几道 秦观
李玉 辛弃疾 周密 关汉卿 子路 颜回 言偃 仲由 冉求 闵损
宰予 冉耕 子贡 南宫适 伏羲 女娲 后羿 少康 成汤 辛追
姬昌 姬发 李斯 吕雉 萧何 卫青 霍去病 窦婴 乔玄 嵇康 阮籍 向秀
褚遂良 虞世南 姚崇 杨玉环
谁知道古代有哪些女名人名字吗?越多越好 花木兰
古代的名人的名字有哪些寓意? 古人的名字是有寓意的,名字有三部分组成:姓氏、名、字;例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关羽,名羽,字云长;李白,名白,字太白;杜甫,名甫,字子美等等;姓氏有家庭决定,而名字一般是有父母或长辈来命名,具体来说,字是名的解释和说明,还以屈原为例,名平,字原,原是平的解释,其实它们是同意。根据《礼记》记载,古人在20岁之前都是有名无字,在这期间,皆以名称之,而到了20岁这年,需要举行成人礼,并取字,此后便以字称之,不能再用名称呼,否则变为不礼。
古代女子名人在磨难中坚强的有哪些 蔡文姬,卓文君应该也算一个,毕竟她老公找小三她也是想尽办法挽留→_→……写了个白头吟,武则天,王昭君,吕雉在楚汉争雄前期给项羽抓过去做人质最后还不是回来了,虽然吕雉后来做的事很残忍但毕竟一码事归一码事,这个你看着办吧,如果不行就别加上去了。梁红玉,李清照等等,凡是出名的女的,基本都有一段故事。
❷ 历史上姓范的美女
范浣仙。
古代才女,凤毛麟角。在鄂州,便有一位清代才女范浣仙,她就是中国古代才女中的一位佼佼者。浣仙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精通四书五经,善诗能文,明于制义。约23岁时,出嫁大冶金牛西畈人黄圆生。
❸ 古代有名的赵姓女子
赵姬(秦始皇生母)
赵姬(?―芦帆前228年),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的王后,秦始皇的生母,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西安。赵姬原为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为秦王后,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她为帝太后。她的真实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故史家也称她为赵姬。
赵姬的身世即使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卷中,前后记载也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后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这里赵姬成了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
赵飞燕芦掘(汉成帝皇后)
赵飞燕,汉成陪哗核帝刘骜第二任皇后,其原名未被正史记载,通常认定为宜主。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继位,赵飞燕成为皇太后。
赵合德编辑
赵合德(?-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宠妃,与姐姐赵飞燕同侍皇帝,专宠后宫,享尽荣华富贵十余年,姐妹二人是中国历史上传奇和神话般的美女,各种史料中记载她们的事迹很多,评价大多为负面,认为她们是红颜祸水。
❹ 四大美女西施姓什么 四大美女西施的真实姓氏
1、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
2、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天生丽质、倾国倾城,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一词,讲述的就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❺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什么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❻ 李氏的古代美女有谁
长乐公主、文成公主、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同昌公主、都是唐朝的公主,李清照、李师师、李香君、汉武帝的李夫人李娃
貂禅,原姓李,名未必,字如此,河南尹李膺之子。
❼ 中国古代四的美女有姓王的吗
王昭君(wánɡ zhāo jūn)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 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❽ 春秋四大美女
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息夫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生于陈国宛丘,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夫人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死后葬于桃花夫人庙,又称桃花庙。如今河南信阳息县依然有桃花庙。
文姜,姜姓,齐僖公之女,齐襄公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文姜与她的姐姐齐宣姜,都是当时闻名的绝色美人。文姜的婚姻一波三折,她的风流韵事,轰动了天下各国,人们一面讽刺她的荡妇淫乱行径,一面又歌颂她的绝世艳丽,《诗经》上就留下许多有关文姜的篇章,有毁有誉。
夏姬,春秋时期郑国公主。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8)中国古代姓氏美女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四大美人不仅在我国妇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仅仅这八个字,却包含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四个小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四大美人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在历史的大事件中她们曲折动人、救国救民的传奇故事,被古代民间广为传颂。
❾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姓赵的美女
赵圆埋飞燃弊燕
(中国汉朝时期成帝皇橘段蚂后)
赵飞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赵氏,号飞燕,出生于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
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封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尊为皇太后。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崩逝,被贬为孝成皇后。一个多月后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
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着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
❿ 中国历史上哪个姓氏出的美女最多
当然是李姓了 中国姓氏无奇不有, 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历时30多年﹐终于写出了一本220万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 》﹐该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 据初步统计﹐中国历代文献记载中前前后后出现过的姓氏﹐共达6403个﹐其中﹕ 单字姓氏﹕3730个 双字姓氏﹕2498个三字姓氏﹕163个 四字姓氏﹕9个 五字姓氏﹕3个 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别是许多复音姓氏﹐早已从历史上消失。 又据80年代统计﹐现在使用的汉字姓氏﹐北京市有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广州市有1802个。以上七大城市共有不同的姓氏2587个。另据报导﹐目前台湾省近两千参佰万人口中﹐共有姓氏1694个。 从这些资料推测﹐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亿使用汉字姓氏的人口中﹐现存的姓氏数量约为三 千个左右。 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材料表明﹕中国汉字姓氏中﹐以李﹑王﹑张三姓为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的100个姓氏为 ﹕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 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 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个姓氏总计占人口的87%﹐而前19个大姓占人口一半。 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腾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于会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麋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甯仇栾暴 甘麻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郤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欧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复姓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司徒司空 鲜于闾丘 元官司寇 仇都子车 颛孙瑞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梁 晋楚闰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 东郭南门 东门西门 南宫岳帅 侯亢况后 有琴商牟 余饵伯赏 墨哈谯亘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中国姓氏无奇不有, 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历时30多年﹐终于写出了一本220万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 》﹐该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 据初步统计﹐中国历代文献记载中前前后后出现过的姓氏﹐共达6403个﹐其中﹕ 单字姓氏﹕3730个 双字姓氏﹕2498个三字姓氏﹕163个 四字姓氏﹕9个 五字姓氏﹕3个 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别是许多复音姓氏﹐早已从历史上消失。 又据80年代统计﹐现在使用的汉字姓氏﹐北京市有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广州市有1802个。以上七大城市共有不同的姓氏2587个。另据报导﹐目前台湾省近两千参佰万人口中﹐共有姓氏1694个。 从这些资料推测﹐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亿使用汉字姓氏的人口中﹐现存的姓氏数量约为三 千个左右。 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材料表明﹕中国汉字姓氏中﹐以李﹑王﹑张三姓为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的100个姓氏为 ﹕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 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 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个姓氏总计占人口的87%﹐而前19个大姓占人口一半。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共使用过多少个姓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 这22000个姓氏包括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比如蒙古族、满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古今姓氏,这4个民族的汉译姓氏,总数至少在4000个以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 据袁义达先生介绍,消失的姓氏除了汉族中的复姓外,最主要的是少数民族的汉译多字姓。比如满洲八旗姓图克坦氏,最初来自北宋时期金国女真人姓徒单氏,到清朝初期,这一族人几乎都改姓杜姓,成为东北地区杜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徒单氏和图克坦氏则已经没人使用了。 袁义达先生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研究发现,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袁义达先生研究发现,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在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 袁义达先生发现,在我国每一个省区中,都有一些出现频率比其他省区高得多的姓。如广东的梁和罗姓,广西的梁和陆姓,福建的郑姓,台湾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苏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谭姓,四川的何和邓姓,贵州的吴姓,云南的杨姓,河南的程姓,甘肃的高姓,宁夏的万姓,陕西的薛姓,青海的鲍姓,新疆的马姓,山东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内蒙古的潘姓,东北三省的于姓。 袁义达先生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姓氏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目前人类群体遗传学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分支--姓氏群体遗传学……中国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国一项特有的国情,它将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先遗留下来的基因资源的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和国家的统一、今后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利用等许多问题,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70402987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共使用过多少个姓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 这22000个姓氏包括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比如蒙古族、满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古今姓氏,这4个民族的汉译姓氏,总数至少在4000个以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