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宇峰为什么离开舞台
张宇峰的形象特别好,长得特别清秀,而且因为她自己愿意吃苦勤加练习,她是一身“武艺”在身,文武双全。在张宇峰的演艺生涯中,曾经获得过越女争锋”荣获金奖十佳小生、“东方戏剧之星”等多个奖项,如果她继续坚持唱下去,未来一定会有大成就的。如今已经和越剧彻底隔离开,真是让人惋惜。
很多人都认为张宇峰的离开和她拜师徐老有关。张宇峰本来跟着本门老师学的是陆派,结果后来为了学习各种流派了解多元文化,她又去正儿八经地去拜其他人为师。虽然说她也是想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但这在业内无疑是犯了大忌的,有些人就不高兴了。如族链此一来,张宇峰无论在哪一边都不好再待下去了。
张宇峰的能力没有问题,就是有些派别过于墨守成规了。真的是为了越剧发展的话,就应该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为什么还要限定各种流派呢?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不容别人插一脚进来,派帮和派帮之间形成了对立,这样根本就不利于越剧的发展。作为越剧的爱好者,相信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估计张宇峰也是厌倦了这种情况,所以才会伤心欲绝彻底离开这个舞台,反正眼不看心不烦,也懒得再去和这些人纠结了。说真的,张宇峰唱得好对越剧的未来肯定能有大贡献,她的离开真是越剧的损失,如今她赋闲在家彻底和越剧无缘,不知道她会不会偶尔想起这个舞台呢?
从年龄上来看,1983年出生的张宇峰今年是37岁,如果是5年离开舞台的时候她才32岁,这个年纪对于做她这一行的人来说正是风华正茂,正是出成绩的最好时候。当初在舞台上的时候,张宇峰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本人长得很俊秀,嗓子也很亮,是个很好的苗子。从艺这些年来,张宇峰获得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这都是对她实力的认可。
从个人能力上来看,张宇峰堪称是文武双全,在舞台上就没有她不会的技能。当初在台上表演个《珍珠塔 跌雪》,张宇峰在舞台上文戏武戏轮番上,又是劈叉又是一字马,动作做得大之余还十分好看,连业界前辈都对她赞赏不已。袭仔都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张宇峰在舞台上能够如此多才多艺,可想而知在台下付出了多少。
如此热爱越剧还如此努力,到最后却从单位离职并且几乎彻底告别舞台,这无疑是让人很难理解的。外界有传言张宇峰是和师父闹别扭了,所以不得不离开舞台,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在传统的技艺这一行里面是很讲究师徒名分的,一旦和师父相处得不好,分分钟要被踢出这一行,这是非常残酷的。
当然了,虽然张宇峰退出了自己最爱的行当,但是好在老公还比较争气,她并不用拍穗汪担心生活方面的问题。张宇峰的丈夫是海派着名笑星舒悦,也是个行业里面很有名气的明星,其实光靠他一个人的收入就足够让一家子过上体面的生活了。只不过年纪轻轻就告别了这么多年为之奋斗的行业,不知道张宇峰心里有没有过后悔呢?
张宇峰,1983年8月8日出生于上海,越剧小生。越剧美女张宇峰主攻陆派,为前上海越剧院演员。她是越剧四大小生流派中陆派的后起之秀,也是21世纪初越剧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另外,张宇峰也是海派着名笑星舒悦的妻子。张宇峰与丈夫舒悦夫唱妇随,羡煞旁人。
网上曾传言越剧美女张宇峰是二婚,事实上,这些年张宇峰一直都在学习越剧根本就没有时间恋爱,所以此前从来都没有离婚过。人红是非多的张宇峰在舞台上的光芒逐渐盖过丈夫,关于她的绯闻也是一箩筐。有段时间网上传出越剧美女张宇峰被打事件,令网友震惊不已。究竟是谁打了张宇峰?
网上传言张宇峰被打事件大概是这样,在一场演出中,作为陆派的后起之秀张宇峰被徐派的票友打伤,刚好老公舒悦当天不在,张宇峰伤心痛哭十分委屈,随后被两个人扛走了。张宇峰被打事件是真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主要成就:上海越剧新秀奖榜首、“越女争锋”荣获金奖十佳小生、“越女争锋II”总决赛中荣获金奖、荣获“东方戏剧之星”称号
代表作品:《珍珠塔》《盘夫索夫》《碧玉簪》《情探》等
扮相好,业务能力强(身上基本功扎实),嗓子一亮出来也是OK!其次,对于她学习徐派,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宽容的态度,陆派戏少,而且我看的几出戏,都是反派啊!学习其他广开自己的戏路,提升自己,有什么不好?不论她学啥,不都是越剧么?老戏迷不同意,她老师骂她,我觉得简直了,你们也要为演员考虑啊?戏少,不登台,人家吃什么?你们一个个都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的孩子学个钢琴再学其他乐器,难道你们会骂么?传承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张宇峰有舞台天赋,即使她学徐派,也不影响她传承陆派!各位戏迷何必要指责?拿大义来压她?
我在翻贴,貌似她在剧团日子也不好过是伐?隐隐的什么打人之类!我也是看个稀里糊涂!大抵是张没拜钱院为师,相反成了她师妹!然后一堆事!我不做评论,水太深,但是钱院已是大家!掌管剧团,容人之量应该是有的!所以,我只说我们戏迷!不谈她们剧团,又不是当事人,谁知道呢!大家只能做吃瓜群众,看看,不可妄言!
兜了一个圈子,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如何看待戏曲传承!拿茅茅来说,她很累的,又要唱戏,又要把越剧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去听,去看!但是她的改革,多少戏迷是骂的!说不是越剧了!但我作为新戏迷,没有那么想那么多,只觉得佩服编剧和茅茅的大胆创新!这些都是观念不同,我知道我这样的话会被抨击,责骂;但还是那句话,越剧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我们要先留住观众,保证票房,才有资金教育新人!民营剧团很累的,赵志刚,萧雅都是出来自己开工作室的,市场经济,首先得生存!
最后希望吧里资生的戏迷多多教导,提点,因为新戏迷大多只是为了喜欢某个演员的一两出戏,然后被圈粉,和偶像剧一样一样的,我们或许派别分的不是很细,没有像你们一样纯纯的听过那么多先生的戏,这是硬伤,所以我们会有观念上的冲击,资生戏迷也不要嫌弃我们越剧知识的肤浅;都是一个过程!
张宇峰离开舞台,传言是因为他和师傅不和,遭到师傅的封杀以后,辞职上海影剧院以后她后来就淡出越剧舞台。
个人简历来看她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
张宇峰,1983年8月8日出生于上海,越剧小生。主攻陆派,为前上海越剧院演员。她是越剧四大小生流派中陆派的后起之秀,也是21世纪初越剧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海派着名笑星舒悦的妻子。
早年经历
豆蔻年华曾怀揣着做幼儿园的教师或军人的梦想,后来却误跌误撞地进入了梨园行。虽世事无常天不从愿,所幸十多年来一直以赤诚之心敬畏艺术。苦练的汗水一路陪伴,而名利当前能够淡泊处之,失利时刻则能一笑了之。
演艺经历
《劈山救母》饰演刘彦昌
1995年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95届越剧班,师从曹银娣,主攻小生“陆(锦 花)派”。
2001年6月毕业,同年进入上海越剧院工作。在首届“我最喜欢的越剧新秀”的评比中,荣获上海越剧新秀奖。
2002年9月,在陆派弟子演唱会上,演出《后见姑》折子。
2003年初,“小蝶杯”上海越剧新人评选演出中,以一折《跌雪》荣登 “小蝶杯”上海越剧新人奖榜首。
2003年8月陆锦花回国期间,在“锦上添花满园香”陆派弟子和票友联合演唱会上,再次演出《后见姑》。
2004-2005年,参与上越小班演出的青春版《花中君子》,在剧中饰演陈奎。同期,与金派花旦樊婷婷搭档复排了全本的经典名剧《盘夫索夫》和 《碧玉簪》。
2006年参加第一届“越女争锋”,因身体不适,止步初赛。
2007年参与越剧经典版电影《红楼梦》拍摄,饰演琪官一角。
2008年复排全本陆派经典大戏《珍珠塔》,获得众多名家的肯定。同年接受CCTV11邀请,录制“名段欣赏”节目。
2009年是张宇峰收获巨大的一年。她参与了青春版《紫玉钗》演出,饰演反面角色韦夏卿;不 久又在青春版 历史 剧《韩非子》中出演李斯一角。在2009年第二届“越女争锋”比赛中,获得”金奖十佳小生“称号,同时与绍兴小百花傅派花旦董鉴鸿搭挡组成的“环宇飞鸿”组合,经过层层过关选拔,最终荣获龙凤配总决赛金奖第一名。
2010年5月24-26 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办了“东方戏剧之星”“花影峰痕”张宇峰个人越剧专场艺术演出获得巨大成功。2010年7月参与演出了上越复排大戏《皇帝与村姑》,在剧中扮演郑文伦(郑押司)一角。
小生角色
《珍珠塔》饰方卿,《盘夫索夫》饰曾荣,《碧玉簪》饰王玉林,《情探》饰 王魁,《花中君子》饰陈奎,《送花楼会》饰文必正,《劈山救母》饰刘彦昌,《白蛇传断桥》饰许仙,《红楼梦》饰琪官,《紫玉钗》饰韦夏卿,《韩非子》饰李斯,《啼笑姻缘》饰樊家树,《红楼梦 葬花》饰贾宝玉,《皇帝与村姑》饰郑文伦。
反串角色
《红楼梦 读西厢》林黛玉(闺门旦),《碧玉簪》李秀英(闺门旦),《九斤姑娘》奇怪刁 (彩旦),沪剧版的阿庆嫂(青衣);《游龙戏凤》的正德皇帝(老生)等。
人物评价
她是越剧四大小生流派中陆派的后起之秀和第三代优秀的传承者,也是新一代越剧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之一。
共23张
甄嬛剧照---清河王
她的舞台形象清秀俊逸,气质风雅脱俗,表演潇洒自然;她的音色明亮纯净,咬字清楚,委婉动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她是越剧新生代中难得一见文武兼备的女小生。 她的文戏,君子傲骨,玉树生辉;她的武戏,唱念做打,干净利落,满堂喝彩。一折《珍珠塔 跌雪》,吸收了同名锡剧的养分,融会了大劈叉、一字马、吊毛、抢背、僵尸等高难度绝活。就连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也对她赞不绝口:“还以为越剧演员只会唱两句。这身好武功,都赶上我们昆团的武旦了。”
戏剧后台就是勾心斗角。别说张宇峰了,就是王派名角单仰萍都有人挖坑埋人。在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角儿来了,不是钱惠利说瞎话说是和王志萍是老搭档吗?俩人在台上一唱一和,大家都知道,王志萍的搭档是郑国风,钱的搭档才是多年的单仰萍。一团之长的钱惠丽都会挖坑埋人,小小的张宇峰,再有一身的本领也斗不过他的对头啊!台上演的是英雄,台下互斗,还是把人当好了,再演戏吧!张宇峰算是看清楚了,不演戏也罢,舒服自在的过自己的生活吧,问心无愧就好。
在可惜一位优秀的艺术工作和传承者离开舞台时不禁在问,究竟是艺术离不开观众还是观众离不开艺术。当下观众可选择的 娱乐 方式众多,可挑选和认可的曲艺更多。作为一个艺术传承人和传播者有没有义务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以个人得失誉毁为念呢,想来有吧。艺术的传承注重色艺双馨更注重德艺双馨,当自己都不认可自己曾经的选择时要观众如何认可。学艺首在做人,人变了艺再好也只能笑笑言惜。
张宇峰是我喜欢的越剧演员,造诣颇深。但是放弃陆派转投徐派,不是明智之举。虽然现在不看老黄历有门户之见,但还是注重师徒名分。诚然能得到老艺术家的肯定,毕竟不是名正言顺,何况老艺术家亦退居幕后。况且同龄徐派传人有杨婷娜等人,如果好好继承陆派艺术,以张的造诣在这一辈中无人可比,如果潜心发扬陆派艺术,必将得助无数。弃陆投徐,可能是受丈夫的蛊惑,舒有些许人脉,以为能帮助妻子,没想到这种做法虽情有可原,但还是不为人赞许,最后只能影响自己的发展。
张宇峰是越剧四大小生流派中陆派的后起之秀和第三代优秀的传承者,也是新一代越剧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之一。她的舞台形象清秀俊逸,气质风雅脱俗,表演潇洒自然;她的音色明亮纯净,咬字清楚,委婉动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她是越剧新生代中难得一见文武兼备的女小生。 然而,这位优秀的越剧继承者却离开了舞台,实在令人叹息!那她退出舞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2012年张宇峰和海派着名笑星舒悦两个人结婚,但是随后就有人说张宇峰是二婚。那么张宇峰曾经离婚过吗?其实这些年张宇峰一直都在学习越剧根本就没有时间恋爱,所以此前从来都没有离婚过。 据传,张宇峰在某次演出结束后,被人在后台打了。但事实是什么呢?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有这样的事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就是这些是非之事让她离开了舞台。总之,人红是非多,从此越剧舞台就少了这么一位表演者真是我们的损失啊。
早就与矮冬瓜(舒悦)分手啦,太不配了。你们有听到矮冬瓜讲到过张宇峰吗?老是把家里祖孙三代挂嘴边,父亲宁波人母亲苏北人。父母小吵一三五大吵二四六,所以父亲受气体差去世早。张宇峰离开矮冬瓜是明智之举!
身体 健康 原因,该是时候放弃事业,好好休养。有丈夫一人在外奋斗挣钱养家足够了。
2. 介绍几首好听的、女声演唱的越剧~~
方亚芬演唱《西厢记-琴心》、《断肠人》、《双烈记·夸夫》
但是你不觉得越剧小生更好听吗
3. 越剧王派花旦谁最好
“越剧王派花旦”指的是王文娟创立的花旦流派。
王文娟先生的生平及艺术经历,在这里不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络,资料很全。点下面视频,看王文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精彩视频。
https://www.ixigua.com/i6537830313647669773/
“王派花旦”弟子都有谁?
只说本人熟悉的:数伏滑
上越:单仰萍、王志萍、孟莉英、徐玉萍
福建芳华:李敏
浙百:俞建华、钱爱玉、洪瑛
杭越:吴洁、姚建平、钱世娥、陈晓红
“王派花旦”谁最好?我最喜欢单仰萍和王志萍。
单仰萍是“非遗传承人”,我心目中的“王派”首席花旦。不要问为什么,就是喜欢,认为她继承“王派”最多。
单仰萍
王志萍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戏曲演员谁最好?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你喜欢谁,谁就是最好的!
什么是越剧王派?
王派是王文娟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王文娟13岁到上海从竺素娥学艺,初学小生,两年后改旦角,1948年入玉兰剧团与徐玉兰搭档,从此二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1955年随团入上海越剧院。王文娟的唱腔,早年曾受支兰芳、小白玉梅、王杏花的影响,后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被公认为“王派”。
王派唱腔特点
王派唱腔很注重音调节奏与语势感情的结合。如《追鱼》中的“一路之上观花灯”唱段,用“男调”,边歌边舞,描绘了大街小巷锣鼓喧天、夫妻在灯海中行进的喜悦之情,节奏明快,音调跳跃。《春香传》的“爱歌”从[正调腔]的“散板”、“中板”转到 [尺调腔]的“中板”,旋律舒展,唱句中多出用了拖腔,使相互爱慕的感情表达得更为浓郁;后面从“万寿钟”后面采用[清板],唱腔近似说白,“打一更当当叮,打二更叮叮咚”这样的唱句平易自然,妙趣横生。
王文娟的艺术魅力
王文娟的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薯腊畅,韵味浓郁。在表演上,王文娟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也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而且深藏着一种内在的力量。王文娟的中低音区音色浑厚柔美,在唱段的重点唱句中,则运用高音以突出唱段的高潮,从而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演唱时她以真声为主,吐字雅中显浓艳。她善清晰,不追求花哨,在朴实中见华彩,于淡中把不同曲调、多种板式组织为成套唱腔,细致而有层厅和次地揭示人物内在感情的细微变化。《红楼梦·焚稿》中的“一弯冷月照诗魂”也是集中体现王派特色的典型唱段。这段[弦下腔]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转折,运用旋律高低起伏、节奏顿挫,赋予人物鲜明的音乐形象。至“如今是知音已绝”的“绝”字,音调嘎然刹住,人物情绪猛然转折,从接着的“诗稿怎存”转入[正调流水],由于吸收了绍剧高亢奔放的音调轮廓,鲜明的节奏,唱腔显得悲怆、激愤。
王派代表剧目
王文娟的甩腔极具特色,句幅较长,委婉曲折,情深意长。《孟丽君·游上林》是着名的王派唱段,风流皇帝察觉出孟丽君可能是女性,借邀她同游上林步步进逼。女扮男装的孟丽君则处处留神巧与周旋。为掩饰女性身份,增强阳刚之气,王文娟在唱腔中吸收了越剧着名老生吴小楼的某些旋律,唱法上也特别注重胸腔共鸣,喷口有力,吐字坚实,使音色变粗,音质变厚,这样很符合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孟丽君演唱时擅用尺寸紧凑、干净利落的[快板]表现激昂的情绪。
越剧王派传人
单仰萍
越剧王派特色单仰萍女,1962年6月生,浙江建德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越剧院当家大青衣单仰萍是当今越剧界具备相当知名度的旦角演员。1972年进浙江桐庐县艺训班学艺,工旦角,后为桐庐越剧团主要演员。1984年7月,随桐庐越剧团首次到上海,主演《春江月》;1985年11月,随杭州市越剧二团再次到上海,主演《桐江雨》,均受欢迎与好评。后该两剧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片名为《绣花女传奇》和《桐江雨》),仍由她主演。表演上宗王(文娟)派。1988年至1993年进入上海越剧院红楼团演戏。1998年再次进入红楼团至今。"越坛一株素馨花",这是着名的编剧吴兆芬形容单仰萍的一句话,作为上海越剧院的一级演员,红楼剧团的王派旦角,单仰萍以其楚楚动人的扮相,芳馥典雅的气质及委婉缠绵的唱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王志萍
越剧王派特色王志萍女,1968年11月30日出生,浙江舟山人。国家一级演员,1980年进浙江定海县越剧团学艺,工花旦,兼工青衣。1981年进浙江省艺术学校培训,启蒙戏为《姐妹易嫁》,扮演素花一角。同年,扮演《叶香盗印》中的叶香,获舟山市越剧汇演优秀小百花奖。年底调入舟山越剧团。1983年参加浙江省越剧汇演,在《棒打冠珠》中饰冠珠,获一等奖。又在《长相思》中饰刘媪,《盘夫索夫》中饰严兰贞。1984年学演折子戏《黛玉焚稿》,1985年正式拜王文娟为师。同年在神话剧《海明珠》中饰海囡,获浙江省青年演员一等奖,并被评为省十佳青年演员。1986年参加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演出《春香传》折子戏及《红楼梦·葬花》,获一等奖。同年在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中获演唱奖。1986年进入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1990年辞职去日本,1999年5月重进上海越剧院。
除了以上两位的唱腔继承了王派的特色,其他弟子还有钱爱玉、洪瑛、吴洁、姚建平、陈晓红、舒锦霞等。
谁都没有王文娟老师的好听
个人认为算 单仰萍 。
理由一:扮相,清丽素雅,毫无粉饰,一颦一笑自然和谐,绝不做作。一个演员适不适合演青衣就是以长相来决定的,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戏曲舞台上着名的青衣基本是清一色的属虎相,比如黄梅戏的马兰,越剧的还有何英等,因为属虎的女人天生比较自然,不苟言笑,不会卖弄,单仰萍是很好的一个,其宗师王文娟也是同一类型。
理由二:唱腔,淡而不水,丽而不华,跟扮相一样,自然和谐,相得益彰。本来王派声腔就没有那种过多的装饰音,唱腔比较接地气。表演都是按照唱腔来设计的,唱腔有多拐,表演就有多花俏,这也就是为什么张(云霞)派表演和声腔都是九曲十八弯的道理。当然各有各的特色,不能在肯定这派的同时去否定那派,各有千秋,越剧流派才能百花奇放。单仰萍的唱腔清新朴素,如沐春风,听了会有一种马上让人沉静下来的感觉。她的唱腔虽然唱得是王派,但又有些脱离王派,可以去听听她唱的《一支玉钗》,很不少新的东西,但这些新的创造不影响她的本色,也不完全脱离王派。
理由三:单仰萍塑造的人物形象讨喜,这也难怪,因为是大青衣嘛,大青衣都是大悲情,天生就带讨人怜悯的基因。本人最先看到的一个角色是电影《桐花泪》的主角桐花,当时她还非常年轻,可能是她的首次触电,但把一个中年女人、一个可歌可泣的母亲演得非常感人。
王志萍,俞建华,洪瑛。
学王派学的最象的是原虹口越剧团的李虹,就是王文娟老师二个嫡系第子的演唱也比不过李虹。
虹口的几个王派都很像,最好的是徐红
扮相和唱功结合的最好就是福建越剧团的李敏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越剧名家:王派花旦俞建华
到了福建省,许多越迷所能想到的越剧团也许就只有芳华了。尹韵悠悠,在此回旋,一甲子的风风雨雨,让越剧在这里扎下了一脉深根。殊不知,30多年前的福建省还有另一家越剧团为我们越坛培育了两名极为出色的王派花旦——何炯华和俞建华。何炯华和俞建华都出自厦门市越剧团,她们俩的王派唱腔韵味浓厚,颇具风骨,不禁让人惊异究竟是哪位开蒙名师竟一连教出了两名王派尖子生。
在诸多王派弟子中,我最钟爱的就是俞建华的唱腔。起初,我觉得自己对她的好感是源于她的音质最接近王老。好几次闭着眼睛听她所唱的《红楼梦》、《皇帝与村姑》与《西园记》选段时,有些唱句竟给我以听到了王老原唱的错觉。俗话说:打脸听响儿,听戏听味儿。后来渐听渐多,我才发现自己所迷恋的并非只是俞建华的音质,更多的还是她唱腔里那种纯正的王派韵味。
细细听来可以辨别出,俞建华的音质同王老之间其实还是有较大差别的。而她的“酷似”更多是源于在咬字上使的劲儿,以及在行腔上对于王老演唱特点的高度效法。她的润腔很得王老神韵,尤其是在中低音区,这也是王派的主音区,其小腔处理与王老极为相似,温和而不滑腻,很好地突显了王派唱腔于朴实中见华彩的流派特色,因而她的唱腔质朴清新,韵味醇厚,给人以王派韵味浓得化不开的感觉。
演员的新编剧目创作,是检验其流派韵味最好的试金石。我们没少见,一些演员在演唱老师的保留剧目时,你会觉得他(她)的流派韵味很足;可是一到自己的新编剧目创作,他(她)的流派韵味就全跑没了,甚至你都要怀疑他(她)的流派归属了。由此可见,能学好本流派的既有唱段,唱出保留剧目中的流派韵味的演员,还算不得是最好的流派传承人。最好的流派传承人,一定不只是依葫芦画瓢,而会凭借对本流派唱腔韵味的掌控能力,在自己的新编剧目创作中唱出纯正的流派韵味,让人一听就能感觉到该流派的韵味正迎面扑来而情不自禁地为之叫好。
有些戏迷说,俞建华的唱腔和表演有点儿“温”。确实,她可能演不了过分泼辣的角色,可你看她的所塑造过的人物形象,许多角色的唱腔和表演其实在温和之中都透着一股刚劲儿,而这股刚劲儿用在她所表现的人物身上已经足矣,再过便不免有“为博演技之名而放大化表演”之嫌了。就我个人看来,《魂兮归来》中的洪思思在中秋佳节抢饮毒酒那一段,以及《鸳鸯戏水》中的田桂香怒怼蔡老咪那一段是比较考验演技的,而她都拿捏得比较好,火候适中,眼神也运用得很好。再者,越剧王派唱腔本就有平易质朴、平缓委婉的特色,俞建华这种在温和之中透着内劲儿的演唱风格同王派的艺术特色还是相当契合的,可以说这就是比较原生态的王派气质。
人生是充满遗憾的篇章,对于戏迷而言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还没有看够自己所喜欢的演员的舞台演出,他(她)便已淡出舞台了。俞建华所加盟的湖州市越剧团十多年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因衰败而解散了,她的工作关系从此便转到了湖州市群艺馆,她也就渐渐地淡出了越剧舞台。可是戏迷还记着她,想着她,念着她。对于戏迷们一遍遍地呼唤她重归舞台,她感记于心,却也有诸多无奈。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她一直还是记挂着舞台的。每当王派或是越剧举行大型纪念活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2006年,俞建华相继参加了恩师王文娟老师的艺术专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王文娟舞台艺术回顾展”和“纪念越剧百年演唱会”,分别演唱了王派名段《红楼梦?劝黛》和《忠魂曲?记得那年清水塘》。2016年,她又在“千里共婵娟”王派艺术专场上演唱了《珍珠塔?哭塔》。即便离开舞台多年,她的王派唱腔韵味依然还是那么醇厚。观众对她也是相当热情,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是的,观众们想她了。
如今,俞建华也已年岁渐长而到了知命之年,戏迷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烈地呼唤她重归舞台了,可是依然有一种声音在网上响起,那就是呼吁她去艺校从事王派唱腔的教学,这也是戏迷们对她唱腔中的王派韵味的肯定与赞许。俞建华素来淡泊名利,人如其腔,温和而不滑腻。
王文娟
4. 越剧第一美女颜佳的老公是谁
越剧第一美女颜佳的老公叫路虹,路先生。越剧傅派花旦颜佳,人美声甜,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美好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美好回忆。德过许多奖项。结婚以后,去了澳州相夫教子,过上平淡的日子。但她对执爱的越剧还是情有独钟,不时关心国内越剧市场。
5. 越剧演员余玉婵简历
综述:余玉蝉,主攻戚派花旦,师承越剧名家王杭娟。她扮相秀丽,唱腔虚如韵味浓厚,曾主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血手印》《王老虎抢亲》等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差旦启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主要流行于:
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迟缺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越剧
6. 介绍几首好听的、女声演唱的越剧~~
我给你介绍几出我看过的最喜欢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越剧,其实我就喜欢越剧整本大套的,有连贯的故事情节的,我不喜欢一段一段的,所以给你介绍的也是整剧,希望你也能喜欢。
《荆钗记》
写的是南宋时期温州士子王十朋,家贫却才华横溢,与钱玉莲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玉莲拒绝豪富孙汝权求婚,以木头荆钗为聘,和十朋结为夫妇,并立誓永不相负。未久,十朋考中状元,拒绝万俟丞相招赘。万俟授意孙汝权纂改十朋家书为休书,玉莲接信后含冤投入瓯江自尽。十朋得知妻亡,痛不欲生,立誓终生不再娶。玉莲被福州安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喜闻万俟逼婚真相,却又复得十朋病死的误传,也立誓终生不再嫁。5年后,万俟遭贬,十朋擢升吉安太守,绕道路过温州,至江心寺追荐亡妻,恰逢玉莲也来寺拈香悼夫,两人惊疑如梦。在退隐的邓尚书热心撮合下,当元霄千盏红灯映亮瓯江时,夫妻以荆钗为凭,重新团聚。
《碧玉簪》
越剧经典剧目。故事讲述明朝吏部尚书之女秀英许配给玉林,其表兄买通媒婆偷走碧玉簪,伪造的情书放入洞房,使其夫玉林怀疑秀英不贞,对其冷落羞辱。夫妻两人最终在婆婆相护之下,真相大白,和睦团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婆舍勿得那两块肉……”婆婆唱的特别好听,动作也很夸张有趣。
《严兰贞·盘夫索夫》
以严嵩的孙女严兰贞招亲为引子,严兰贞意外与严嵩的仇家结为夫妻,新婚丈夫认定“奸臣必生奸女”,绝口不提夫妻之情,兰贞于是“盘问丈夫”,终于得知夫家曾遭严氏一门陷害的惨状。此后,两人误会化解,感情如胶似漆;某日,兰贞之母寿辰,兰贞因新婚未满一月,依乡俗不便回门省亲,只得让丈夫独自前往。兰贞之夫不愿久留严府,由席间潜遁欲归,不料闯入严嵩之书阁,寻得奸相诬陷父亲之奏章底稿,阴错阳差之际经婢女搭救,藏身严氏某表亲小姐之闺房。兰贞久候丈夫未至,率大批丫鬟家奴杀回严府,大闹娘家,硬向父母“索讨丈夫”,两大折戏加在一起,成为这场“盘夫”、“索夫”的家庭闹剧。
有一个同名的《严兰贞·盘夫索夫》的越剧电视连续剧拍得也非常好看,是黄美菊主演的,我很喜欢她唱的越剧,包括《碧玉簪》里的女主角李秀英也是她演的,剧中当母亲问她是否与女婿处的不好时,她忍不住泪如雨下,看那一段时我也跟着哭。
《流花溪》
新编民间传奇剧。
讲述的是清末民初江南山乡一个古老的封建大家庭——阚氏家族婆媳儿女四代人朝夕相处,爱恨交织,恩怨沉浮、悲欢离合的故事。
流花溪畔的山村姑娘秋花与冬花相遇时发生了口角,但万没想到冬花日后成了秋花的婆婆。秋花自打进阚家处处小心,可婆婆冬花仍时时搬出家规刁难她。世世代代的女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命运,彼此间进行着一场场无情的较量争斗。冬花做40岁寿,秋花因怀有身孕祝寿迟了一步,冬花以犯了家规为由鞭打了秋花。秋花生了个女孩,冬花却想方设法把女孩换成了男孩,秋花忍受着内心的痛苦,抚养着别人的孩子。终于,秋花熬成了婆婆……
其中当秋花看到婆婆的一本记录自己从大年初一 一直到年末天天都有错的过失簿时,气得浑身打颤,那段唱腔非常精彩。
7. 越剧颜佳是哪派
颜佳 傅派,师从傅全香老师。
经典唱段推荐:
《情探·行路》
《西厢记·落红成阵》
《孔雀东南飞·惜别离》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
《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家有个小九妹》
8. 越剧演员张菊秀长得美滴滴,演唱风格让人肝肠寸断,爱的糊涂
喜欢上越剧《碧玉簪》选段归宁,归宁讲述了“吏部尚书李廷甫之千金李秀英许与好友之子王玉林。李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垂涎秀英已久,嫉妒这桩婚事,遂与孙媒咐芹烂婆密定奸计。秀英出嫁之日,媒婆暗中偷走秀英的碧玉簪,连同伪造的情书,一并放入洞房。玉林在关房门时偶然拾得,怒不可遏。他欲与之评理,又怕丑事传扬。撇下秀英,不论夫妻之情。满月“于归之期”,玉林托故不去。秀英回到娘家后,玉林责令秀英原轿返回,否则休了秀英。秀英无奈,与母首谨亲李夫人洒泪而别。后来误会解开,夫妻终重归于好。”的故事,把我感动哭了,哭的稀里哗啦,我一个95后小女生竟然被这戚戚的唱腔感染到了,不得不说这是部好戏。这部戏的高度不亚于湖北黄梅戏《女驸马》。
我听到的版本是由杭州越剧院演员张菊秀演唱的,声音细腻,长相甜美,很惹人怜爱。张菊秀工“金 ( 采风 ) 派”花旦,师承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谢群英。曾荣获越美中华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金艺奖”。听她的演唱我泪流满面,所以今天才在全网做第一篇关于她个人的介绍。虽然我是小女子,但也阻挡不了我对艺术家的喜爱。当然这里辟谣一下,我取向正确哈!祝愿张菊秀老师越来越美、工作顺利、作品多多,还望将来能够合作!
作者:儒国公
编辑:小林
图片:网络
首发衡漏:今日头条2021年4月17日
注:独家观点,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9. 致敬越剧人钱惠丽的越剧人生:这个女人有点帅
一提起上海越剧院,一大批优秀的越剧演员出现在眼帘,钱惠丽、黄慧、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等,一位有一位杰出的越剧表演艺术家深入人心,无论是哪一种形象的塑造都为人们所热爱。
钱惠丽,赶上越剧的好时代,因时而生,1963年4月出生在浙江暨诸。出生在越剧刚刚流行的时代,在越剧的熏陶和感染之下,自幼喜欢越剧迅如,1979年高中毕业以后,如愿考入暨诸越剧团,以越剧经典《红楼梦》开启了自己的越剧人生。
钱惠丽,从1979年开始学戏,到如今接近四十年了,从《红楼梦》到《甄嬛传》,《蝴蝶梦》到《双飞翼》,从《西厢记》到《紫玉钗》。从书生到暮年,从才子到老翁,从古代到现代,钱老师的这一路除了继承传统,传承经典以外,也在寻找和发展新的越剧继承道路。
1979年开始学戏越剧,从暨诸小县城出发,逐渐蜚声上海,红遍全中国,。因越剧《红楼梦》结缘开始追求越剧,从初听《红楼梦》,就清楚,“这是我一生追求的声音”。这一时期的钱老师,初出茅庐,刚刚接触越剧,本着对越剧最初的热爱,一族厅路向前。
1979年开始学戏,以《红楼梦》中《哭灵》一折参加绍兴地区青年演员汇演,获优秀演出奖。1981年9月转为诸暨越剧团正式演员,逐渐挑起大梁,主演了越剧《红楼梦》、《碧玉簪》等越剧经典骨子老戏。
1983年,在上海地区演出《红楼梦》从此蜚声上海,机缘巧合之下,拜越剧大师徐玉兰为师,从此开始了越剧的继承之路。1988年,正式进入上海越剧院,成为红楼剧团领衔演员,这一时期主演了《红楼梦》、《西厢记》、《追鱼》、《西施归越》、《紫玉钗》、《真假驸马》、《啼笑因缘》、《玉簪记》、《断指记》、《舞台姐妹》、新版《红楼梦》等剧目。
这一时期的钱老师,主要以逐梦和模仿为主。从小生活在越剧环境下的钱老师,对越剧有一种执着的爱,在前期的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以追逐个人的爱好而开始,那个时候年纪轻,对事情的认知,人物的理解并没有那么到位,那么这一段时间的表演也好,创新也好,大多是以模仿和学习为主。
自从加入上海越剧团之后,有了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条件,加之自身的良好天条件,在良师益友,搭档的帮助下,慢慢开启自己的越剧演员事业。对于钱老师来说,或许并未考虑过做演员意味着金钱、荣耀、鲜花、追捧,她只是一心追捧自己的越剧人生,
并且在成为越剧演员到着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这一段时间,不断获得上海市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九届文华表演奖、上海市优秀青年演员“十佳”的荣誉称号。多次赴泰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5月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这些殊荣,这些荣耀都是常人难得的,当然这一切跟其自身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当然在感受到观众的掌声,鲜花,夸赞的同时,除了欣喜之外,舞台之下的每一次艰苦的排练,每一个唱腔重复的打磨,每一个人物内心的揣摩,这背后的种种付出和种种心酸是常人看不到的,午夜梦回在梦中不断揣摩人物的内心,为了塑造好角色,翻阅大量资料,阅读大量文献,夜深人静的挑灯夜读,这一切一切背后的付出,岂是舞台上的鲜花和掌声,能够消磨和冲兆昌隐淡的。
这一时加入上海越剧院之后的这一时期,应该说是钱老师创作的最佳时期,高产期,演员技艺的修炼,角色塑造的磨练,以及其自身性格心性的磨练也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时候才真真感受到演员的不容易和演员的荣耀。
越剧艺术需要继承,无疑是每一个越剧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流派的传承的重任大多都落在了越剧大师嫡传弟子的身上,钱老师当然也毫无推卸地担起来这一份责任,继承和创新从来都不矛盾。
与其他越剧艺术家不同的是,钱老师的创新,并不是一味地考虑“走出去”,或者无理由地迎合市场,在传承的基础上选择创新,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钱惠丽老是创作了第一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担纲男主角张生。虽至今我还无缘坐在电影院欣赏这一部越剧的3D电影,但能感受到,这一部好评如潮的电影是越剧艺术的创新。
钱惠丽老师也创作了第一个以越剧为主题的网络电台。电台总共分为四部分:越剧历史、流派创作的故事、自己创作的经验、越剧唱段的曲调。以电台这样别样的方式呈现越剧的精华,通过钱惠丽老是糯糯的声音,顺着电流的声音传递开来。
钱老师将人生最好的一时光都交付给了越剧,交给了舞台,今年56岁的钱老师,开始对个人的人生开始审视和总结,平坦的一生总有些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越剧艺术如何发展,人近花甲该如何继续创作,我想这一些都是目前钱老师这个年龄的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走得太快,需要留一些时间给自己。无论是退居幕后也好,还是继续在舞台上继续创作也罢,都希望有更多经典能跟观众见面。
这个以”宝哥哥“而出名的女子,毕竟还会创作更多经典让大家回味。我们也继续期盼老师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创作更是经典的形象。
10. 何赛飞越剧唱得怎么样
应该唱得不错吧!
我并不欣赏她唱越剧什么,我爱何赛飞是真的!
我比何赛飞小21岁10个月,我从1989年的时候到现在就一直爱何赛飞,爱出生于1963年的青年美女(必须是人品端正、身体健康健全、讲究卫生、勤劳的女青年),品行恶劣的女子、不讲卫生的女子、身患疾病有生理缺陷的女子、懒惰的女子请不要向我靠近,谢谢合作!
我虽然爱何赛飞、爱1963年出生的青年美女,但是我现实生活中交往的人物都是中年人(出生于1930年至1945年的人)、临界老年人(出生于1920年至1929年的人)、普通老年人(出生于1900年至1919年的人)、高龄老年人(出生于1890年至1899年的人)、寿星老年人(出生于1870年以前、1870年至1889年的人),男士为主,他们多半是独身主义者或丁克族,我不仅喜欢和他们交往,而且还对他们有很深的依赖性。
我虽然爱何赛飞、爱1963年出生的青年美女,但是她们并不是我深交依赖的人。
我和中年人、老年人的关系很深厚,就跟刘关张三人的情感一样深厚,我离不开他们。
我深交的人、恋爱的人从三十年前到今天都一直没有变。
我爱何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