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四大美女有什么优点
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而这四人又分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雅称。
![](http://www.sexlesbiantgp.com/images/loading.jpg)
从古代的四大美人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不止是拥有倾国倾城的相貌,身上更有着一系列让人感动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都流露出“东方女性”的美,在她们身上一次次的升华。
四大美女的美,仅限于东方的女性、仅限于东方的中国之美。
Ⅱ 中国古代的三大美女有哪三个
有四大美女的说法,没听说过有三大美女有说法。
春秋时期------越 国------西 施
西汉时期------汉元帝------王昭君
三国时期------汉献帝------貂 婵
中唐时期------唐玄宗------杨玉环
Ⅲ 中国古代有哪些美女
中国古代名女知多少(各大才女、四大美女、十大名妓)
倾国倾城 妖冶王妃——妺(mo第四声)喜
她是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履癸——那个后人成为夏桀亡国之君的王妃。
人们总把夏王朝灭亡的缘故归结到妺喜的身上,有人说她是“千古第一狐狸精”,有人说她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亡国之皇后”,也有人说她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还有人说她是“第一个‘献物’,第一个淫妇;第一个‘女祸’,第一个无辜”。妺喜当真是纵情淫乐的罪魁祸首吗?
商纣妖姬,古今第一怨女——妲己
美丽动人,能歌善舞。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
妲己喜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脚板被烧伤,不时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千金为买美人笑 祸国殃民幽王后——褒姒
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后被褒人献给周幽王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人面桃花相印红,历史上第一个为国献身的美女——息妫
息妫,春秋时陈国公主,先为息国君夫人,后为楚国王后.她出生在深秋,却满园桃花盛开;一出生就引来了百鸟朝凤,额上带着桃花胎记,仿如桃花女神转世.可是陈国智者却预言她的到来会引来生灵涂炭.她贵为公主却从小就远离王宫,伴着乳娘长大,因为面若桃花,又称“桃花夫人”。
沉鱼——西施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不许人间见白头、西晋名媛——绿珠。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
(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虞姬虞姬奈若何
西楚霸王项羽爱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
虞姬忠于爱情,为让项羽尽早逃生,拔剑自刎,成就了一个盛世感人的霸王别姬。
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
吕雉
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她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她虽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风度,不管是帮助刘邦打天下还是把持政事,每每从容不迫,识破奸人计谋,化险为夷。
蔡琰
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东汉蔡邕之女。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
她出身卑微,原来只是一个歌女,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汉代着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
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后来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汉武帝对卫后还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她。
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注〕,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卓文君
西汉才女,司马相如之妻,中国四大才女之一。
落雁——王昭君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美人心计 汉朝第一后——窦漪房
她,出生贫寒,然不骄不躁、不妄自菲薄,谋略过人,先后扶持了汉朝3个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胆大,如此英明,如此谋略,世间女子,除了武则天,天下能有几人?
邓绥
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政治家。名绥,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其母为东汉第二任皇后阴丽华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执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职,掌握大权。执政期间,崇尚宽简,不事奢华。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赵飞燕。
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
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着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西汉成帝昭仪——赵合德
赵飞燕之妹。传说赵合德生得体态丰腴,较赵飞燕更得皇帝宠爱,留下温柔乡和祸水的典故。
因刘骜与其日夜纵欲,性能力迅速衰退,后为与赵合德继续行床笫之事,服下春药,最终在与赵合德云雨之后身亡,赵合德因此被迫自尽。临死前,赵合德愤慨地说:“我把刘骜当成一个婴儿,玩弄股掌之上!”并不夸张。
班婕妤
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
闭月——貂蝉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
一代小女震古奇——花木兰
北魏人士,另一说是隋朝人,也有可能是杜撰的人物形象,尚不能确定。
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
话不多说,言喻苍白,一起郭茂倩的那首《木兰辞》
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侯夫人。
隋炀帝的色情迷楼里一个可能还是处女之身的宫女,最后自缢而死,臂悬锦囊,左右取进,得自感诗三首。
她死后颜面艳若桃花,美貌异常,臂系锦囊,中藏宫怨诗,引发杨广无限悲伤,令选美失职渎职的宦官自尽,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死后才得到帝王无限宠爱并且美名、才名俱满天下的美女。
羞花——杨玉环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女被选入宫。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刚一摸花,花瓣收缩绿叶卷起。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古流传。
上官婉儿
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
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蕙心兰质旖旎才情巴蜀女诗人.名妓--薛涛.
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李冶
字季兰,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唐朝三大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因曾上诗叛将朱沚,被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
鱼玄机
晚唐诗人,长安人,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约十岁,与温庭筠相识,吟诗作对。十四岁时,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后被弃。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 。
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
朱淑贞,南宋女词人。
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道出她失恋的伤感之情、
她无法敌过顽固的封建势力的压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为妻。婚后,她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精神生活十分贫乏,苦闷不堪。
琴棋书画 博古通今 宁死不屈——严蕊
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词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唐琬
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是陆游表妹兼第一任妻子。
后因陆母偏见而被拆散。也因此写下着名的《钗头凤》(世情薄)。
倾城名花、薄命红颜、钱塘名伎--苏小小。
描龙绣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苏惠。
她,字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
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
她,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
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
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萧太后
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史称“承天太后”,辽史上着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萧绰出身于辽代皇族着名四大别部之一的国舅别部,其父萧思温是辽朝的开国宰相萧敌鲁的侄子,萧思温历事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四朝,身居险要,又有援立景宗之功,可谓权倾一时;其母燕国公主是辽太宗的长女,可见萧绰的出身是何等显赫和尊贵。
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通晓文史 工于诗词 洗尽铅华——顾横波
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第一。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她聪慧绝伦,才艺超群,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惊奇赞叹。
她气节凛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业。虽然年仅二十八岁即花名凋零,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传奇一生。
乱世名姬 柔肠侠骨--李香君
李香君体态娇小玲珑,肤色莹白如玉,绰号“香扇坠”。
在秦淮八艳中,她没有顾横波、陈圆圆那样的艳丽妩媚,也没有柳如是、马湘兰那样超群的诗画才情,但传剧《桃花扇》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香君忠贞刚烈之名,几乎举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声誉。
何处风来气似兰 自写幽香纸上看 ——马湘兰
明代女诗人、女画家,秦淮八绝之一。她虽然谈不上是诗画名家,但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却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
冲冠一怒为红颜 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
皇太极之最爱——宸妃
海兰珠进京时已26岁,虽过妙龄,然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倍受宠爱。她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二岁而殇。宸妃病逝,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为其举行隆重丧礼,赐谥号敏惠恭和元妃,为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皇太极对宸妃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董鄂妃
孝献皇后,顺治最爱。董鄂氏18岁入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然红颜薄命,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的孝陵。
孝庄
皇太极妃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史上最悲情女人——东哥
全名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女真叶赫部的公主。东哥生得一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是海西女真第一美女。被哥哥许诺嫁给努尔哈赤,后又反悔,待嫁闺中18年,最终远嫁蒙古,引起了努尔哈赤极大愤慨。围绕着她,战争接二连三地爆发。她八次出嫁,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个部族均因其而灭,这就是满族历史上有名的“叶赫老女事件,东哥似乎可与希腊特洛伊战场上的海伦相媲美。
人人恨得牙痒痒——慈禧
虽然慈禧垂帘听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前进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无数,但是,我还是要恻隐一下,这样的人是寂寞的。。。
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她一生姻缘分分合合,极富传奇色彩,由妖冶风流的妓女,到状元郎之妾,钦派公差夫人,又沦为青楼名妓,可谓几度沉浮。
不信美人终薄命 自古侠女出英雄 民国侠妓--小凤仙
小凤仙因与护国运动名将蔡锷的传奇经历而名载史册。
她天生丽质,性情孤傲,不公世道使她沦落风尘,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张艳帜,成为南帮翘楚。结识革命党人蔡锷是小凤仙一生命动的转折点。深明大义,侠骨柔情的她与蔡锷将军情投意合,互为知音,而小凤仙帮助蔡将军历尽艰险,逃脱虎口,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代侠妓的芳名自此长存。
Ⅳ 我国古代有哪些美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简基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返坦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1、西施(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西施,今浙江绍兴诸暨人,姓施名夷光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七夕节前浙江绍兴地区的妇女有用荆树叶浸水洗头发的习俗,传说可以使头发滑润乌黑。相传春秋时期,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作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范蠡深思熟虑之后,准备选取一才色兼备的女子送给吴王,使其溺情于声色,不理朝政,以便越国报灭国之恨。一天,范蠡遇见了西施。西施自幼聪慧,天姿国色,平常喜欢用荆叶浸水梳洗。越灭亡以后,她常在浣沙溪边自吟:“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
”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个难得的好女子。在禀告越王勾践之后,范蠡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西施委曲求全入吴,吴国灭亡后,范蠡便带了西施于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于七月七日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2、王昭君(落雁)
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拦世谨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此事无正史可考,但极有可能是杜撰。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3、貂蝉(闭月)
貂蝉拜月:
貂蝉,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人物,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有人说貂蝉是历史上最早的间谍。其一:貂蝉只是小说家可能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对当时局势影响这么大人物,如果真有其人,历史会不记载吗?);其二:小说人物貂蝉从事的活动并不具有“国家性质”,而“间谍”是“国家性质”极强的职业。是帮敌军(或敌国)搜集国家情报的特务人员(新华字典89年版“间谍”的定义)。貂蝉只能说是个“卧底”,而并非“间谍”。据此,认为貂蝉是“间谍”的说法非常错误。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义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演义》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白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4、杨玉环(羞花)
贵妃醉酒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羞花”这件事传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当即选杨玉环来见驾,杨玉环浓装艳抹,梳洗打扮后进见,明皇一见,果然美貌无比,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杨善于献媚取宠,深得明皇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杨贵妃得势后,其兄杨国忠仗势欺人,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明皇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还要美女杨贵妃。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唐玄宗为了稳定军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被迫将玉环赐死,死时38岁。虽说红颜祸水,但一个女人的命运怎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衰败。无论是自尽还是被迫,都只是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听从妹妹玉真公主的建议,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Ⅳ 怎样描述中国古代东方美女
《善哉行》魏晋. 曹丕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咏美人在天津桥》唐. 骆宾王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洛神赋》清. 曹雪芹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浅,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树树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寒夜》唐. 孟浩然
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帷。
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美女篇》唐.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古艳诗》唐. 卢纶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 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 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朝上清歌》唐. 顾况
洁眼朝上清,绿景开紫霞。皇皇紫微君,左右皆灵娥。 曼声流睇,和清歌些;至阳无谖,其乐多些;旌盖飒沓, 箫鼓和些;金凤玉麟,郁骈罗些;反风名香,香气遐些; 琼田瑶草,寿无涯些;君着玉衣,升玉车些;欲降琼宫, 玉女家些;其桃千年,始着花些。萧寥天清而灭云, 目琼琼兮情感。佩随香兮夜闻,肃肃兮愔愔。 启天和兮洞灵心,和为丹兮云为马。 君乘之觞于瑶池之上兮,三光罗列而在下。
《渔家傲》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赠歌妓二首》李商隐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白日相思可奈何,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诗经,静女 》
静女其姝,俟我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东飞伯劳歌》南北. 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洛神赋》曹植 魏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包括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鱼的西施、闭月的貂蝉、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杨贵妃。另外六位分别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比美的郑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的甄氏(甄宓)。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Ⅵ 古代四大美女,是什么时候定出来的
可以肯定是在宋元以后,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评书,小说的流传而逐渐形成的
http://ke..com/view/662011.html
四大美女文化揭秘
凡人说:“感谢上帝创造了女人,不然生活真是没有趣味。”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的确,女人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景;而美丽的女人,则是这道风景线中最靓丽的花朵。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人们公认最美的女人就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人们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种典故来形容她们的绝色之美,说她们的美丽令动物(鱼、大雁)、植物(鲜花)和天上的月亮都惊讶得不敢正视。这四大美女为悠久的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增添了美韵和趣味,成为几千年来人们永远咀嚼不尽的精彩话题。
然而,中国古代毕竟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时代,四大美女在史书中并没有留下多少篇幅,而民间传说又支离破碎,致使关于四大美女的故事众说纷起。为了展现这些东方美韵的风采,还她们一个真实的历史,于是,有了这本《四大美女文化揭秘》。
Ⅶ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是指谁分别来自于哪个省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当中的西施是浙江诸暨人。王昭君是湖北宜昌兴山县人。貂蝉是山西忻州人。杨玉环是广西容县人。
古代的四大美女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他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都在研究他们究竟来自于哪个省哪个地方,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羞花之貌就是杨贵妃,据说杨贵妃当时喝醉了,然后非常思念家乡,所以摸了一朵花,花瓣立刻收缩起来。当时被宫女看见,宫女就说杨玉环比花都美,花儿都害羞地低下头了。 杨玉环是广西容县人,容县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其实对于杨玉环的老家是哪儿的争议比较大,有人说是四川省成都市,有人说是陕西华阴市,不过根据相关研究,大家觉得他来自广西省容州县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他喜欢吃荔枝。
以上就是关于四大美女的介绍以及他们来自的省份。
Ⅷ 中国历史上有哪四位美女
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8)古代东方大美女扩展阅读
1、西施,姓施,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西施世居越国苎萝。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
2、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今湖北兴山县)的一户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
根据民间传说和记载,王昭君入宫以后,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将王昭君画的并不是十分美丽,因此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自请为婿。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3、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后其身世后心生一计,设家宴款待太师董卓,让貂蝉与董卓见面。王允又设宴招待吕布赴会,让他与原配妻子相会,并承诺改日让他们正式团聚。之后王允便送貂蝉到董卓家,董卓误以为是王献给自己的厚礼,喜出望外,当晚便共赴云雨之好。吕布得知董卓的行为后,勃然大怒,提剑入堂杀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则是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为歌女。貂蝉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
恰巧为王允瞧见。于是,王允便将貂蝉收为义女,定下连环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系。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配给吕布,再明着把貂蝉献给董卓做妾。貂蝉嫁给董卓之后对吕布暧昧送情,周旋于父子二人之间。
4、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Ⅸ 中国古代是四大美女是哪几位分别是哪个朝代的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 貂蝉,东汉人,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王昭君,汉代人,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杨贵妃,唐代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人,她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Ⅹ 古代美女大盘点,貂蝉竟为虚构人物
文: 枯木
提起古代四大美女,人们大多都会脱口而出,自然是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分别指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四位美女。其实,在古代关于四大美女的说法不尽相同,而且如今所说的四大美女之中,貂蝉还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步,这是人的天性使然。《道德经》有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美和丑是相对存在的,因而美的标准是建立在丑的基础上的。这点在对女性美的审美上尤为突出。
古人关于美女的定义,各个时期不同,在先秦时期,人们崇尚自然美和朴素美,《诗经》第一篇 《国风·周南·关雎》 开首就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如何是“窈窕淑女”?在《诗经》中也明确做了定义,那就是 《诗经·卫风·硕人》 篇描写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形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犀(hù xī,),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意思是手如白茅柔软的嫩芽,肌肤白皙玉润,脖颈犹如天牛幼虫的那么白嫩,牙齿瓠瓜子排列整齐,如兕犀牛角那么洁白无瑕,额头宽广圆润,眉毛弯弯如蚕蛾触角,一笑一颦,眼波流转,靓丽传神,俏影立现。
如此传神,如此生动,使得《诗经》成为咏叹美人的开篇佳作,历代文人纷纷效仿,后期的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和曹植的《洛神赋》都可以看到“硕人”的芳踪,而《诗经》对美人的标准定义,也被历代奉为对女性审美的圭臬。
在先秦文献中,记载的美女颇多,比较着名的有夏桀的王后 妺(mò)喜 ,商纣王的妃子 妲(dá)己 ,周幽王的妃子 褒姒 ,以上三位美女都是亡国之君的宠妃,红颜祸水,和妺喜有关的典故是 “酒池肉林” ;妲己有关的是 “蛇蝎心肠”、“比干剖心” ;褒姒则是 “烽火戏诸侯” ,最后结果都是国灭身死,历来被作为反面教材提及。
若只谈容貌美丽的,除了诗经中的卫庄公夫人 庄姜 ,有 毛嫱、丽姬、西施 等,比如 《庄子》 :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 , 《管子》 : “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 , 《韩非子》 : “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 。其中毛嫱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为“沉鱼”最早的原型;丽姬即“骊姬”,为晋献公妃子,着名的晋国“骊姬之乱”肇始者;西施为越国美女,如今则成为知名的四大美女之一。
当然,在历史文献记载中,还有很多美女,比如齐国的 鲁桓公夫人文姜、卫宣公夫人宣姜姐妹,鲁庄公夫人哀姜,卫灵公夫人南子 等等,不过大多遭后人诟病,多记载淫乱生祸,致使国家政治动荡,政权更迭,从而也是反面教材,只不过不如妺喜、妲己、褒姒等造成朝代更迭为甚。
到了汉魏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人们对美女的审美除了延续先秦审美观,妇女们更加注重装饰,于是在服饰上更为奢华,这在曹植的 《洛神赋》 和乐府 《孔雀东南飞》 之中有详细描写,比如《孔雀东南飞》描写焦仲卿妻的美貌: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
汉代关于女子的记载较多,比如着名的 王昭君 ,作为四大美女“落雁”的原型,昭君出塞历来被人们称赞讴歌。汉成帝皇后 赵飞燕 ,成语 “环肥燕瘦” 的“燕瘦”,体态轻盈,可以做掌上舞,赢得汉成帝欢心,并且还有一位更美的妹妹赵合德也一起进宫侍奉汉成帝。另外,刘邦宠妾戚夫人、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光武帝刘秀皇后阴丽华等,当然,还有小说中的“金屋藏娇”的陈阿娇,都是着名的美人。至于班昭被说成美女,纯属附会,其原因是班昭提出女子要有“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对妇女的言行举止做出限制,被后代作为妇女的标准规范,因而着名。
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美女的审美主要是 “褒衣博带”,“ 骨秀神清” ,这主要是受道家影响,讲究飘逸清瘦,妇女们除了略施粉黛,还会化妆,比如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以“梅花妆”着名于世,另外南北朝时期妇女们开始堆高云髻,纷纷用假发制作发髻,在头发上做文章,赢得人们青睐。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着名的美女当属 绿珠 ,绿珠为西晋宠臣巨富石崇的宠妾,后来因为依附于赵王伦的大臣孙秀觊觎绿珠美貌,向石崇索取,石崇拒绝,因此引来杀身之祸。从此绿珠名传千古,后人多有凭吊诗词。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巾帼英雄 花木兰 ,然而若说花木兰是美女,估计也有点牵强,首先不说是不是历史事实,主要是在外征战十余年,如果是美貌如花,自然难以掩盖形迹,因此说是巾帼英雄名副其实,若说是美女似乎理由不足。
到了隋唐时期,又是一个历史上文化经济高潮时代,自然美女如云,佳丽无数。唐代经济繁华,为世界中心,万国来朝,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此唐代有着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自信和雍容华贵之态。在对美女的审美上,继承了前面朝代的优点,更加重视丰腴华贵,主要特点是 肤如凝脂,体态丰腴,云髻高耸,脸庞如圆月,樱桃口,消肩长裙,脖颈外露,裙裾上提至胸部,下摆加长,更显得飘逸端庄。
隋唐美女第一当属 杨玉环 ,也是如今四大美女之一,“羞花”的原型,历来被人诗词歌赋咏叹。另外一个就是文成公主,唐太宗宗室女,远嫁吐蕃,必定容貌惊人,最主要的是和亲事迹千古传诵。还有隋朝时期陈后主陈叔宝贵妃张丽华,陈叔宝妹妹陈宣华,隋炀帝皇后萧美娘等,唐代的武则天、上官婉儿等,自然是美女,在一些小说诸如《隋唐演义》之中多有描述和演绎。
另外由于唐代成立教坊司,官妓制度比较普遍,因此在唐代流传下来的关于美女官妓的人物较多,大多都是才华横溢, 比如制作“薛涛笺”的薛涛,和温庭筠忘年交的鱼玄机,以及刘采春、李冶等 ,虽然出身卑俗,然而文采斐然,都有着名诗词传世。
到了宋代,人们对美女的审美从雍容华贵转到含蓄内敛,崇尚纤弱清秀之美,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病态审美,其原因是宋代理学的盛行,束缚了人们对美的想象力。宋代对美女的审美标准大致可归纳为: 鹅蛋脸,远山眉,细长眼,樱桃口,消肩长颈。 还有一个害人不浅的 缠足恶俗 ,始于北宋后期,从南宋开始,国势不振,偏安一隅,文人安于现状,自娱自乐,以至于出现病态审美,缠足恶习从宫中传入民间,到明清成为惯例,其不令人可恨?!
宋代美女,如今多有图册传世,如说人物,因为理学家的缘故,因此很少有美女名字事迹传世,而多以青楼歌姬为多,比如知名的李师师,就是远近知名的青楼歌姬,词人 晏几道的《生查子》 曾专写 李师师 之色容: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看遍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 。至于着名女词人易安居士 李清照 ,只能是才华横溢的才女,称不上美女,毕竟没有历史记载,人们钦佩称道的是她的诗作,而不是容貌。
宋朝以后,以至于明清,受宋影响,妇女大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言行举止受到礼教的严厉束缚,处处提防,更何谈去谈论美女,因而很少有美女典故出笼,即便是有,也不过和宋代一样,大多青楼歌女,娼妓戏子而已,不过这里面也有可圈可点的,我们略微提说一下。比如明末清初的 “秦淮八艳” 之 陈圆圆、柳如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 等。其中陈圆圆最为着名,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随使满清入关,生灵涂炭。
历朝盘点,可能有人问,为何不见三国时期着名的 美人貂蝉 ?也就是“闭月”的原型。然而笔者查找历史资料,并无其人,在《后汉书》以及同时期的历史典籍当中,从未有貂蝉的名字,而且遍查《王允传》、《董卓传》以及《吕布传》等记载,确实没有,唯只有在 《后汉书·吕布传》 中有: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 ……,布由是阴怨于卓。 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 记载。其中 “傅婢” 指的是宠妾,颜师古注释:“凡言傅婢者,谓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一说,傅曰附,谓近幸也。”。而此侍妾也没有名姓传世,因此貂蝉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的虚构人物。
貂蝉的名字源自古代的冠带 “惠文冠” ,也称为“貂蝉冠”,是武将的冠带。《后汉书·舆服志下》: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 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 。其中黄金珰为耳饰,附蝉为前方正中蝉饰,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吸食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因此用蝉饰自喻自身的高洁;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相传为赵惠文王创制,故称。
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元代小说《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本为虚构,经过罗贯中演绎,在《三国演义》的广大普及下,小说反而成了历史,貂蝉这个虚构人物也堂而皇之的力压群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
再说古代四大美女,在到宋代以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迄今为止,最早发现关于四大美人的证据,是在西夏黑水古城遗址中出土的金朝拓本画 《金朝姚窕呈倾国之芳容》 (如上图),现藏俄罗斯东方博物馆,图从右往左依次绘有 绿珠、王昭君、赵飞燕、班姬 四位古代美女。据考据“此画可能系宋金流入西夏”。明代诗人张元凯《伐檀斋集》中有《四美人咏》组诗,分别咏 王昭君、赵飞燕、卓文君、绿珠等“四美人 ”。
可以看出,在宋以后明代以前,有了“四美人”,然而并没有貂蝉,况且关于“四美”也不尽相同。到了清代,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和传播,貂蝉也成了千家万户众所周知的美女,尤其是“吕布戏貂蝉”、“美人计”、“连环计”等精彩的小说演绎,使得貂蝉形象更加丰富,于是,现代版的“古代四大美人”就出现了。这在清代道光年间华广生的 《白雪遗音》 写到: “西施女,来献吴,吴王是个闹腮胡。 王昭君,把番和,眼巴巴舍不的刘王闹腮胡。 杨贵妃酒醉深宫内,安禄山也是个闹腮胡。 凤仪亭上的貂蝉女,嫁与了董卓也是个闹腮胡。 四大美女都是有名的。 自古以来就嫁蠢夫。 何况你与我。 ” 。后人有根据小说演义,附会杜撰,总结出了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来形容四大美女,从此,现代人也就接受了最新版的“古代四大美女”说法。
历数历朝历代,关于美女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变化,这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注重自然美,一则是当时科技落后,再则是古人比较质朴,崇尚先天美;到了汉魏,道家为盛,崇尚清秀飘逸;唐代雍容华贵,华丽大方;宋代简约,病态出现,缠足束胸,熄灭人性;明清古板,束缚想象。后来西学东渐,逐渐开放,也有不少病态出现,奇装异服,怪样打扮,整容染发,削骨磨皮,瘦脸纹眉,隆胸吸脂,垫臀抽股,不能一一,浮躁过后,才发现是一场梦幻。
然而,不管岁月变换,朝代更迭,关于美的真谛和内涵,依然存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真正的美,除了心灵美,那就是《诗经》中的自然美和仪态美,《登徒子好色赋》的婉约美和中庸美,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崇尚天然,敬畏自然,我想,大多数人仍然坚守着这个真理。
2019/4/19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