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 国现代知名女画家有哪些
中 国女画家是有挺多的,但是真正名气大的,知名度高的,影响力大的,真不多,有个女画家倒是挺有名的,她就是毛思懿,具体的可以网上搜一搜。
❷ 王宽秀,桂林美女画家创新国画山水,山河新貌大气磅礴
画家王宽秀,出生于桂林,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现任广西省美协会员,中国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会员,桂林长青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易阁字画网签约画家。
画家王宽秀家学渊博,生于诗书世家,受家庭影响,自幼就非常喜欢国画,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攻读国画山水画,拜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院国画研究生导师李秦龙。博古承今,积极吸收中国传统画的笔法融于现代山水的理念,为当代创新国画山水画代念芦宏表性人物。多年钻研,创出新带现代写实山水兼具古典山水的表现方法。其画作既有古风传承,又具备现代山水的美感。作品除在国内及港、澳被收藏外,在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均有收藏。
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及全国哗高性大型展览入展并获奖:
2008年作品入选陕西省第七届中国画艺术展。
2009年作品入选陕西省翰墨文化书画作品展。
2013年作品获桂林百年百杰画家展优秀奖,部分作品载入《中国名家书画作品集》等。
2017年6月,《桂琼两地山水情》中国画展在县书画院开幕 。
2017年10月,王宽秀参加了“金鸡报喜”书画名家精品展活动。
作品欣赏:仔册
❸ 与吴湖帆一见钟情的民国女画家,人称“ ”炼师娘”,人美画更美
民国初年的上海滩,人不乏人物风流、才华出众者,周炼霞的才与貌,在当时的沪上都是一等一的。只是随了时移世易,旧事多散落风中,当时的韵事少有人提。好在斯人诗画作品仍有传世,亦有人在回忆文稿中提及她当年的风神绰约、才思敏捷。透过吉光片羽可隐约窥见女神的风采。 周炼霞,1908-2000, 号称“ ”炼师娘”, 她是风华绝代的美艳女子。 她生在江西,9岁移居上海, 14岁学画,17岁写词, 才情和姿色,震惊上海滩。 当时的诸多诗坛名家、 画界泰斗,以及各方名师大家, 都争相追捧她,推崇她, 她经常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 与当时张爱玲、潘柳黛等齐名, 一身惊世才华,被誉“ ”金闺国士”。 其貌:绝代尤物 七十犹倾城 周炼霞的美貌尽人皆知,与吴青霞、汪德祖、陆小曼为上海四大美女。周炼霞高贵优雅,吴青霞娟秀清丽,汪德祖眉清目秀,陆小曼蕴籍风流。着名掌故专家郑逸梅说她“ ”体态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 ”本身就是一幅仕女图”。 上海名医卢施福曾为她摄影一帧:年约二十一二岁,布景为一窗口薄纱,她隐身于纱后,微露半脸,就连一向刻薄的陈巨来也不由赞叹其“ ”美而艳”,可谓“ ”绝代尤物,令人魂销”。 陈巨来的“ ”记螺川事”一文,还录下了张大千与周炼霞的一段轶事。抗战后,张大千借居李秋君府中,周炼霞时常过访,大千必停笔对坐于沙发上,与谈旧事。某日,张大千便问周炼霞曾于某年十四五岁时,身着淡绿短衫、粉红裙,什么耳环,什么鞋袜,至某寺跪地求签,得第几签,语什么什么,有否?她大奇云有的,你怎么知道?大千云凯手:你把求得签交一小和尚换签纸,这小和尚即我也。周炼霞听闻大笑不已。 周键袜炼霞天生丽质,也从不疏于修饰自己——烫发、修指甲,喜欢时装与香水。喜欢时尚却不流俗,她的装扮不是为了取悦观看者,更是为了自己的喜悦。她的绘画功底也成为装扮自己的一种手段,据传她曾一袭旗袍、仪态万方地出现在一个喜宴上,艳惊四座。那旗袍素缎上的艳丽花卉,是她手绘的,独一无二。 她在《家庭的艺术》一文中说:“ ”稿孙激一个女人应有文艺的爱好,这既是消遣,又能陶冶性情,永葆年轻和美丽。”这或许是她驻颜有术的秘诀吧。网络上流传最广的是她四十岁时俯首的一帧小影,一袭旗袍简洁合身,柳眉轻弯,朱唇含笑,美不可言。 其文:金闺国士 愧煞须眉 周炼霞17岁开始学诗,师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古微,后又师从诗词名家蒋梅笙。蒋门弟子众多,如徐悲鸿、白蕉等,都是其中佼佼者,他们做诗填词,相互唱和,风雅一时。蒋梅笙还把周炼霞等六位女弟子的诗词辑为《嘤友集》,正式出版。 周炼霞才思敏捷,所见寻常事物都可入诗,可引经据典,也可自成佳句。由于周炼霞的一部分诗词是配画用的,所以题材广泛,就连香烟、咸鸭蛋、风帽、粉镜,种种信手拈来的家常玩意儿,她都能入诗入词,且玲珑婉转、自然天成。词学大师唐圭璋后来偶读其词作,相见恨晚,一再让友人将手头所有周炼霞的诗词抄寄予他。 一次,书画装裱大师刘定之做寿,绘像征题。诗文大家冒鹤亭觉得难以下笔,装裱只是匠人手艺,无典可用。正在踌躇,周炼霞说道:白描为之,何必拘泥于典故,即成七律一首: 瘦骨长髯入画中,行人都道是刘翁。 银毫并列排琼雪,宝轴双垂压玉虹。 补得天衣无缝迹,装成云锦有神工。 只今艺苑留真谱,先策君家第一功。 合座无不击节。 凡见过周炼霞和她的书画诗词的,无不惊叹为“ ”天人”。解放后,上海成立中国画院,民国文人耆宿丹青妙手尽入彀中,一时人才济济,卧虎藏龙,狂人许效庳亦自感慨:“ ”画院数十人,论诗词,螺川第一,真愧煞须眉。”同辈词人公认周炼霞为当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将她比之为“ ”今日之李易安”。 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 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 丁宁后约毋忘,星华滟滟生光; 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这首《庆清平》一出,即被广为传诵,着名的香雪园茶座特地请她书写后两句为联,贴于园内。但也正是这首词在文革中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首词被指为“ ”但求黑暗,不要光明”。周炼霞被殴打至伤,一只眼失明。仅余一目的周炼霞不仅没有轻生,反而请画家来楚生为自己刻了一枚章“ ”一目了然”。又请书画家高络园为篆”眇眇予怀“ ”印,选用屈原《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之句。这种气度,的确可以“ ”愧煞须眉” 了。 周炼霞生长于诗书人家,却并未锁在深闺,而是早早走出闺阁,卖画为生,周旋于沪上名流文士之间。这样的历练使得她有着一般女子所没有的阔达胸襟,所作诗词少有闺阁幽怨,文思敏捷反而常能力压群雄,令沪上才子“ ”一时低首尽称臣”。沪上小报常刊登其绯闻逸事,呼之为“ ”炼师娘”,报道难免有不实之词,周炼霞亦不以为忤,一笑置之。 其画:清丽雅正 蕴藉自得 周炼霞生于书香世家,家中多藏书画名品。幼年时得父亲亲自传授,很小便有了绘画基础。12岁时她随全家移居上海,14岁拜吴兴画家郑凝德为师学画。经过几年潜心学习,天资聪颖的周炼霞画艺日见精进。 18岁便开始在海上鬻画,担任王星记、怡春堂、九华堂等着名笺扇庄的固定画师。所画扇子,一金一柄,且买一送一,借此扬名。1926年10月2日《申报》便有《女画家周炼霞赠画》一文载其事。 周炼霞的画以仕女花鸟为主,既有迎合当时市民趣味的海派绘画特点,又不失传统文人的笔墨意趣。各种花草静物,设色明丽,艳而不俗,且工笔雅正;仕女图,画中女子眉眼神情生动明快,仪态举止端庄娴静,画也恰如其人。 周炼霞的一生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与吴湖帆的一段情史。吴湖帆是中国现代着名的画家、收藏家,当时在上海画坛与张大千平分秋色。经周炼霞的好友、诗文大家冒鹤亭的介绍,两人相识,一见生情,后常有约会。在两人亲密接触的那段时间,周炼霞的画技大增,吴湖帆的词却没怎么长进,反而是他有许多词作经过周的润色,他的《佞宋词痕》里就一些是周代作的。冒鹤亭背地里对人说,在填词方面,吴作周的徒孙尚不够格。 1953年 吴湖帆 周炼霞合作 荷花鸳鸯 立轴 在这幅二人合作的《荷花鸳鸯》图轴中,吴湖帆用他从恽南田画风转化而来的吴装荷花点染出一片清凉绿荫,遮蔽着夏日的如火骄阳。而周炼霞则以其女性的柔情用宋人工笔精绘出一对五彩鸳鸯,在遮天的荷叶下相依相偎,怡然自得。抑或周氏把她和吴自比一对鸳侣,尽享着绿荫下的清凉世界。吴湖帆用精楷长题自作词一首,名为《五彩结同心》,更点明了吴周之间的一段情缘。 周炼霞与吴湖帆的关系,历来有多种传言,诋毁者有之,嘲讽者有之,周炼霞都坦然对之。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曾述及吴周二人婚外之私情,颇有微词,却也不得不佩服周炼霞在文革期间被要求交代“ ”罪行”,她死活只承认与吴湖帆一人有过关系,并不胡乱攀扯旁人。 2000年,周炼霞逝于美国,享年92岁。 在男权社会里,一个女性想要在艺术获得成功并得到认可,需要天赋,需要机遇,更需要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周炼霞长成于民国初年的上海,这个善造传奇的地方,加上她独有的天赋才华、绝代姿容与大胆洒脱的个性,终在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抹艳色。 一个风华绝代的尤物, 一个蜚声海外的诗画家。 被岁月的尘土掩盖得悄无声息, 上海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炼师娘。
❹ 可以给我一份中国现代女画家的简介吗(当代)
【何香凝】
(1878-1972)国民党革命派杰出代表、现代画家。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廖仲恺夫人。
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会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擅画,所作山水、花哉,笔致圆浑质朴,尤工狮、虎、鹿、鹤等动物画,意态生动逼真。1961年曾作《万古长青》图祝颂中国共产党建党四十周年。能诗。着有《何香凝诗画集》。1972年9月1日在北京病逝。
【萧淑芳】1925-1928年北平国立艺专学习油画及中国 画。 1929-1930年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学素描、油画。 1937-1940年到英国和法国习油画、雕 塑,开人个画展,出版“中国儿童游戏”画册等。1940 -1946年在上海师专任美术教员并开个人画展。1947 -1949年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 1950-现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3 -1977年为国宾馆、外交部驻外大使馆作画,均收藏于国内外使馆中。 1980-1988年与吴作人应邀出访及 文化交流。先后访问阿根庭、美国、加拿大、日本、澳 大 利亚、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新加坡及香港等地, 开画展并讲学。 1993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画廊开个人花卉展。创作作品:水彩“丁香”、“少先队员”、“内蒙人物”等国画“ 欣欣向荣”“山花烂漫”、“万紫千红”“展翅青云”等作品为国内外博物馆收藏。
【潘玉良】1895年生于苏州,原名陈玉清,后改名为张玉良。玉良幼年父母早逝,少年因生活所迫飘泊芜湖,沦落风尘。一个偶然的机会,潘赞化走进了她的生活,将其救出火坑,并与之结为伉债俪,玉良为表感激之情,遂改为潘姓。
1921年,玉良入法国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画,才艺得到了发挥。潘氏早期作品《春之歌》吸取了印象派的光色变化,营造出诗一样的画境。《仰卧女人体》则造型简洁,浑相厚重,意境甜美沉静。
1940年后,潘玉良将中国传统的线描手法融入西方绘画技巧,作到了水乳交融。她笔下的女人体典雅素静,高贵脱俗,人体结构与质感用淡彩点染出,其背景则运用点彩和交错的短线来制造层次,呈现出秀美灵逸又坚实饱满的极富独创性和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潘玉良因久居海外,其作品在中国内地出现较少。佳士得、苏富比拍卖公司自1995年以来在中国台北与香港举办的当代华人油画、素描、水彩及雕塑拍卖会中,多有潘玉良的作品参拍,颇受收藏界的欢迎。
❺ 着名女画家有哪些
1、潘玉良(1895-1977)
潘玉良,中国传奇女画家,出身卑微,曾被人卖到青楼,从姬妾到一代画魂,潘玉良铮铮铁骨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敢于同世俗观念相决裂,与不平命运抗争。怀着对艺术的满腔热情,以顽强奋斗的精神,醉心于对艺术的追求。
❻ 当代女性画家
辽宁鞍山 刘晓丹 北京 魏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女性绘画展现崭新面貌。大批女性画家用独特的风格表现世界,呈显出空前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并以鲜明的女性意识享誉当代画坛。刘虹、阎萍、徐晓燕、喻红、夏俊娜是当代女性油画家的重要代表,其作品在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的当代油画板块表现也最为活跃。以下以年龄为序,略述其艺术简历及市场概况。
女人与女性——刘虹
刘虹,生于1956年5月,陕西凤翔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6年毕业于该系研究生班,留校任教。后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刘虹的作品以“女性”题材着称。她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冥想》系列,展示了女性的受伤和自怜状态,被视作国内较早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主义绘画”。她1992年至90年代末完成的《自语》系列,时空更加理性,色彩减弱到几近黑白。作品中用布包裹头脸、处于自闭和自语状态的女人,呈现出特有的孤寂、脆弱和挣扎,是多数女性无从进行精神交流的写照。
她在世纪之交的《觅迷》和《倏》系列中,视野由冷峻的理性封闭转向流行文化,将女体律动为连续的幻影,用朱红色造成尖锐的突兀。她2002年开始的《时光》系列创作,以“美丽女人”切入当下生活,着衣的美女们虽然仍略带忧伤,但从隐秘的内心靠近了现实的“花花世界”。她2004年开始的《失忆的鱼》系列,以“鱼水之欢”铺排了性与生命母题,鱼成为女人生命状态的隐喻和性的暗示。其近作《丽色——唇语》系列则采集了各色都市美女图像,将视点聚集在时尚女性彰显性感的唇部,连同刺目的鲜艳发式,构成了炫耀色相的消费时代景观。
刘虹是四川美院最着名的“77、78级”的一员,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四川画派最资深的女画家之一。朵云轩在2006年春拍中提出中国当代油画地域板块的概念后,川派美术市场整体走强,张晓刚、周春芽、罗中立等“77、78级”领军人物如日中天。相对而言,刘虹作品的行情虽然也有不俗表现,但价值却远远被低估。
早在1994年,刘虹就有作品在中国嘉德上拍。新世纪以来,其作品的拍卖成交量和成交额不断增加,特别从2005年起,出现巨大的增幅。2005年,其《人体》等8件上拍作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45.9万元。2006年,其作品成交多达18件,总成交额300余万元,其中《明朗的天》在北京嘉信以88万元成交,为目前个人最高价。2007年,其作品共成交12件,总成交额320余万元。
截至2010年1月中旬,刘虹作品共成交55件,总成交额844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161位。其成交作品以《失忆的鱼》系列最多,达21件,在其成交价居前20名的作品中占有半数。
让绘画彻底女人——阎萍
阎萍,生于1956年6月,山东济南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她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留校任教。1984年,其《矿大嫂》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阎萍1989年至199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毕业创作《母与子》系列,以生动的情趣和敏锐的色彩感得到好评。该系列来源于母爱,描绘她和孩子的幸福生活。1993年,其《母与子系列之二》获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5年,其《母与子系列之八》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
《戏班子》是阎萍的另一个重要系列,其情景来源于她插队时接触到的戏班子生活。作品描绘演员平淡的动作、表情,以对比台上才子佳人的儒雅与幕后戏子生活的粗糙。2003年,她的《小戏班子》获全国第三届油画展优秀奖。此外,2004年其《青庄稼》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
阎萍吸取西方绘画的技法情调表现传统的中国生活,赋予许多日常场景以特有的人文意义。她最喜欢类似于孩童皮肤和花朵的粉色系,充满了浓郁的女性魅力与幻想。她借鉴中国大写意技法,将形象融于斑驳生辉的色彩组合中,画面酣畅淋漓。
阎萍作品已被中国美术馆及海内外多家美术机构收藏,并较早被国内拍卖市场认可。1996年,其《母与子》在中国嘉德以4.4万元成交,之后屡有作品在该拍卖行成交。2004年,其《2003年作母与子》在中国嘉德成交价突破20万元。2005年,其上拍作品的数量猛增至15件,并有14件成交,总成交额407万元,其中《2004年作母与子》《雨天》《唱戏的人》成交价均超过60万元。2006年,其作品成交多达24件,总成交额近900万元,其中《像鸟儿一样飞》《呼吸粉红》成交价均突破100万元。
2007年,阎萍作品上拍25件,仅1件流拍,总成交额达1200余万元,其中《喘息》《难忘西厢记》《人间五月天》《2003年作母与子》《2000年作戏班子》成交价均逾100万元。2008年,其作品成交量虽然减少到17件,但总成交额仍超过1000万元,其中《蓝色心情》在阳光艾德拍卖公司以358万元成交,为其个人最高价纪录。
截至2010年1月中旬,阎萍作品共成交95件,总成交额3748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51位,居当代女性画家第二。其成交作品以《母与子》和《戏班子》系列比重最大,并以后者价格较高。
大地之歌——徐晓燕
徐晓燕,生于1960年,河北承德人。她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任教于华北石油教育学院,1987年任教于河北保定师专,1998年辞职到北京做职业画家。
自1990年代初,她创作了大量以大地为主题的风景画,贾方舟称之为“光色交响中的大地之歌”。其成名作 《秋季风景》系列描绘秋风中伫立的秸秆、枯草,充满悲剧意象。1995年,其《秋季风景之十二》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金奖。
自1990年代中期,徐晓燕完成了《乐土》和《大地的肌肤》系列,作品融入更多人生感悟和生存体验,气息更加苦涩压抑,意境更加旷远深邃。前者描绘秋收后的狼藉肃杀,画面沉郁凝重;后者描绘大地的创伤裂痕,充满被宰割的痛感。她2000年赴美访学,据大白菜照片完成《怒放》系列,反复用不同色调演绎微观的生命过程。
2004年,她的《辉煌》系列重回大地母题,作品一扫悲怆情调,高扬收获的玉米地的辉煌气象,色彩明快,情绪高昂。她2006年的《边缘地带》系列,描绘被工业产品和垃圾包围的美丽风景,陷入对人类行为的反省和对残酷现实的无奈。
徐晓燕作品1993年获中国油画双年展学院奖后,陆续参加多次海内外重要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她作为最成功的职业画家之一,在北京画家村数百位女性画家中表现极为出色,备受收藏者关注。
早在1996年,徐晓燕的《秋季风景系列之十二》就在中国嘉德以4.95万元成交。2004年,其《乐土系列之三》在中国嘉德以27.5万元成交。2005年,其作品共成交15件,总成交额300余万元,其中《辉煌系列之二》《辉煌系列之三》《辉煌系列之五》成交价均超过50万元。2006年,其作品共成交19件,总成交额700余万元。其中《大望京》在康坦普瑞拍卖公司以418万元成交,为个人价格最高,也是当代女性油画家的最高价格纪录。2007年,其作品共成交22件,总成交额近300万元,其中《2005年作辉煌系列》在中贸圣佳以53.8万元成交。2008年,其作品成交20件。
截至2010年1月中旬,徐晓燕作品共成交97件,总成交额1790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107位。其成交作品各系列都有涉及,但以《辉煌系列》最为醒目,在其成交价居前10名的作品中多达6件。
时代的记录——喻红
喻红,生于1966年,北京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1996年获该系硕士学位。
喻红作品专以人物为题材,有很明显的自传性。其1988年至1993年的作品,多描绘单色背景下无聊站立的朋友,呈现同年龄人共有的茫然和焦虑。1990年,其《肖像系列》参加了女画家的世界展览,并在美院画廊举办个展。1991年,她的《初学者》等参加了新生代艺术展,由此,她成为新生代女性画家的杰出代表。
喻红从1999年开始创作的《目击成长》系列曾在多座城市巡展。该系列以其个人线索展示社会变迁,突显女性对自身和环境的关切。作品选取从其出生至今每年的个人生活照片,制成油画后,与记录社会的新闻照片并置。她自2002年创作的《她》系列,选取各种女性的生活或工作照片,制成油画后,与她们最喜欢的照片并置。该系列以肖像方式,呈现不同层面和境遇的女性的生存状态。
从2007年开始,喻红完成了与传统经典有关的作品,包括依据唐代《捣练图》而作的《春恋图》、依据埃及宗教画《天梯》而作的《天梯》等。
喻红是写实功力极深的学院画家,本科毕业前的素描习作已成学院典范,其创作有很强的写实主义特征。她后来的作品由具象转向抽象,寓言意味加强,在新生代画家中风格独具。一贯关注女性画家群体的画廊“长征空间”与她多年合作,认为她是中国最好的女艺术家,是架上绘画的最关键人物。
早在1994年,喻红的《水晶杯》便在中国嘉德拍至1.76万元。从2005年起,其作品上拍踊跃,当年6件上拍作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200余万元。2006年,其作品共成交13件,总成交额近500万元,其中《1997年作无题》在纽约苏富比以9.6万美元(合人民币77.5万元)成交。
2007年,喻红作品共成交9件,总成交额300余万元。2008年,其作品共成交11件,总成交额490余万元,其中《花花世界》在中国嘉德以134万元成交,《好·藏女卓玛》在香港苏富比以101万元人民币成交。2009年,其《此时此刻》在春秋拍卖公司以139万元成交,为个人最高价。
截至2010年1月中旬,喻红作品共成交52件,总成交额1833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111位。
随心所欲——夏俊娜
夏俊娜,生于1971年,内蒙古人。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5年毕业于该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任教一年后辞职,专心创作。
1995年,夏俊娜的《秋》在中国油画年展中获得银奖。在2000年的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上,夏俊娜是年龄最小的参展画家,台湾《艺术新闻》以《从李铁夫到夏俊娜》一文概括中国百年油画的历史承继。2005年,在上海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相继举办她的个展“生命的丰年”。
夏俊娜的创作多以美女和鲜花为题,作品捕捉其记忆深处的理想生活情调,隐含着她的精神乐园。其色彩营养多采自西方,早期受巴尔蒂斯、维亚尔、博纳尔的影响较大。自2000年起,她在油画媒介中融入东方文化情结,与西方油画拉开了距离。她不喜欢写生,作画随心所欲,打破了常规的叙述空间和光影秩序。其画面中三维写实与二维抽象并存,散发着优雅神秘的光芒。她以国画的写意性笔法书写油画,将水墨意识注入油彩之中,展现出新鲜的超现实气氛。
夏俊娜作为知名度最高的年轻女画家,具有极高的市场认可度。其作品走向市场得益于画廊的运作。她刚毕业就受到北京春夏翰墨画廊的推重,之后得到上海艺博画廊的支持,1999年在该画廊为其举办的首次个展上,参展作品全部售空。2002年,她作为第一位与环碧堂画廊签约的画家,被推向国际市场。
自1996年《秋》在中国嘉德以8.25万元成交后,至1999年,夏俊娜有8件作品拍卖成交。进入新世纪,其作品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2005年,其作品上拍36件,仅流拍2件,总成交额1200余万元,其中《东篱赋》《镜花缘》《樱花》《金线顶》《闲》《风筝》《傲霜图》成交价均超过50万元。2006年,其作品成交多达47件,总成交额近1500万元,其中《1995年作秋》在北京保利以90.2万元成交,另有10件均超过50万元。2007年,其作品成交24件,总成交额近900万元,其中《望海潮》在诚铭国际以132万元成交。
截至2010年1月中旬,夏俊娜作品共成交153件,总成交额4450万元,在中国油画家中排名44位,在中国女画家中,排名仅逊于潘玉良。以她如此年纪创下如此辉煌的行情,当属中国油画市场的一大奇观。
❼ 青年女画家王晓燕的简介
王晓燕
又名:田卅 女, 汉,1986年5月出生于山东潍坊, 2007年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学院,擅长中国画、油画、书法、现为 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才貌兼备于一身的美女艺术家:王晓燕女士。她自幼受家人的熏陶、从小习画,又经过数年的历练学习、陶冶情操,练习作画,通学书法。加之性格活泼、漂亮端庄、善良大方、懂礼知仪、广交益友。她的国画、油画、书法等作品多次获得艺术前辈和业内人士的赞赏和藏界的认可。
查看大图
王晓燕是一种现象,一种热爱艺术、热爱书画的现象。一种能给书画注入生命、灵魂的现象,几年前看她的画时就曾赞叹不已,没想到几年后再次看到她的作品已经具有大师风范,在业内颇受赞誉。但她却画心未泯,用她的话说:我热爱艺术、爱书画、我不曾踌躇,不求有多高的成就,我只想一直这样画下去......
履历
在校期间 连续5年获得山东省“校书画展”第一名;2005年参加全国的“泰华杯”书画比赛,晋级全国中国画一等奖。2009年拜着名书画家李燕生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并庆幸由着名的书画家雷正民、吴欢、薛林兴、田伯平 老师等辅导点评。2012年参加“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暨名人名画书画展”荣获三等奖,2012年受法制日报社邀请参加“第十届全国法制宣传暨廉政建设书画展”荣获二等奖。
代表作品
中国画:《葫芦图》、《水仙》;油画《平湖秋月》、《荷兰的渔村港湾》、《法国摄影师》、《戴饰有羽毛帽子与饰领的男人》、《阅读的老妪》;书法作品《临摹褚遂良倪宽赞》、《褚遂良圣教序》。
她从容的从情绪中采撷意象,编织花环,如含苞待放的荷花般;清新、饱满、晶莹、而内敛。造就了强悍而不乏温柔、淡雅而不乏风韵的美学风格,层层叠叠的行笔,层层叠叠的描绘,积累起来是一幅幅鲜活的画,她的每一幅作品都真挚而生动,无论是画的人物还是风影,都会让人有一种真切的感动,像是有生命般的在眼中游动。她作的不是画是生命,然后给生命注入灵魂,栩栩如生,看过她这样的画,使人从人的原始情绪中解脱出来,升华到优美高贵的层面,提升到人性中美丽单纯的情感中去,真是人美画如其人,心美书法传神。这是我看完她作品后的评价!
画家笔下的韵味,不单是民族精神的礼赞,同时也可作是画家自我心态的写照,画的品格是厚重与坚强,而画家本身的心态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的升华,她不愿为高贵、尊荣的事物添加光环,而是着眼于当下,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在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画意。路边的小树,过往行人熟视无睹,晓燕却在宣纸上赋予它灵魂。当我们都不得不在生活的“右岸”循规蹈矩地生存,青春连同纯真在日复一日的呆板和枯滞中,被季节冲刷掉往日的鲜活,画家却画出人生的“左岸”,成为黑夜中肖邦的左手反复证明着艺术家画出灵魂的力量。她每一幅书画都反复地诉说着一个画家激情燃烧的故事,她的人物、花鸟勾勒出大自然与人类和谐优美的神韵,又用传统文化的墨香书写着平凡的事物不平凡的一面,诉说着一个美女艺术家:晓燕在艺术生涯中穿行时内心留存柔软的一角,透过她纯质自然的书画艺术,我们看到画家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世界、放眼望去欲穿的寻觅......
❽ 美女漫画家达达的作品有哪些在哪儿可以看到
是达里嗝达而不是夏达吧?她的作品有《姐的工作不寂寞》、《一起去欺负小恐龙》、《嗷儿嗷儿喜欢你》等~在微漫画平台上有她的全部漫画作品
❾ 一位裸着上身,抱着一个陶罐儿的少女的油画叫什么名字谁画的谢谢
回答:名字叫做《陶》,它的作者是谢楚余。
1962年生于广东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因一副油画“抱陶女”——《陶》而出名。
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研究生班,1992年完成研究生专业课程并任油画系讲师,1993年应美国加州设计学院邀请赴美作学术交流和考察。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1991年参加"依维尔古典油画技法材料研究班"和"西方当代艺术新材料研习班"学习。现为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
网络:《陶》
❿ 美女画家自画人体,比男画家还大胆,艺术真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导读:美女画家自画人体,还摆到闹市街头,男画家都不敢这么大胆。她认为"性生万物"要歌颂、要赞扬,艺术真的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吗?
艺术是什么?笼统地说,艺术是一种文化,一种反映现实、抒发情感的文化。而艺术需要借助声音、形体、语言、绘画等形式将她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艺术还需要通过媒介、媒体、书籍等途径进行传播。
对艺术的判定确实没有一个界限,也别是人体艺术画,到底什么样的人体画是艺术,什么样的是低俗没有谁能明确的界定它。所以,对此有些争议也是无法避免的。
有的人评价说:"艺洋的博客太火爆了,油画中的裸女貌似都是她的自画像。或许,艺术就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还有的人则这样评价:"艺洋作品风格唯美浪漫性感,歌颂女性和爱,强烈感受到一位孤独热爱生命的女艺术家的灵魂。"
你认为呢?你怎么评价她的人体画?但对于她,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她要画自己的人体,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