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子女演讲
王帆北京卫视第二季《我是演说家》“最美演说家” 中央电视台首届《中国成语大会》全国四强新浪教育2015年“华北地区五星金牌教师”
信小帆,防皱纹,一起学习一起飞!
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我是一个80后,社会学上80后的定义是80年到89年之间出生的人,而在中国,80后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大家知道吗?它是指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所以我们这代人,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独生子女证。这个证,让我们独享父母的宠爱,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可能你觉得赡养父母还早着呢,等他们老了再说呗。但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赡养父母应该是一种贯穿我们生命的意识,我们需要在年轻时就去想: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最开始我觉得做个好女儿就要多挣钱,让父母过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从上大学开始就经济独立,但因为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父母一整年也见不到我两次。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独生子女来说,我们的父母就变成了“空巢老人”。
有一次妈妈打电话说:“早上,你爸,坐床边掉眼泪,说‘想女儿了’……”我当时觉得哟至于么,大老爷们儿还玻璃心呢,天天给自己加戏。后来有一次我回家,那个下午我永远记得:老爸侧坐在窗前,虽然依旧虎背熊腰,但腰板儿没以前直了,头发没以前挺了,他摆弄着窗台上的花说了一句:“爸爸没有妈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大家觉得这句话想表达什么?悲伤?软弱?求呵护?我只知道自己小时候如果梦到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会哭醒,特别难过,但我从来没有想过爸爸没有妈妈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也会像我那么难过吗?应该不会吧,因为爸爸是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对不对!小时候打架只要我说你们给我等着,我去叫我爸,他们瞬间就怂了。可是,那天当我看着他有些驼背的身影,才发现这个在我印象中无比高大威猛、坚不可摧的男人,老了。“爸爸没有妈妈了”这是一句太重的话,它表达的不是悲伤、不是软弱,而是依赖。父母是每个人最大的依赖,而当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地意识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而且他们后半生能依赖的只有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在那一刻,我甚至觉得自己多了一个儿子:我要养他、陪他、把能给的爱都给他,就像他曾经对我那样。我要让他知道,即使他没有了妈妈,他还有我。
从那以后,我愿意适当推掉一些工作、聚会,挤时间多回家,我陪父母去旅行,而不再是把钱交给旅行社让别人带他们去。因为我明白了赡养父母绝对不是给钱让父母独自面对生活,而应该是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陪他们享受生活。
每次回家我都会带妈妈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洗、泡、搓、捏,东北洗浴一条龙。有一次我正给妈妈吹头发,旁边一位阿姨说“女儿真孝顺”,我妈说:“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女儿——羽绒服”。幸亏她没说军大衣……阿姨又说“我儿子也特孝顺,在美国,每年都回来带我们出去旅游……”说着还拿出了手机给我妈看照片儿:“你看我儿子,多帅,身高185,年薪好几十万……”我当时就有种不祥的预感:一位阿姨给我妈看他儿子的照片,还交代了身高体重收入,笑的都是相过亲的,你懂的……。我赶紧收拾东西准备撤,就在这个时阿姨说了一句让我和妈妈同时愣住了的话,“可惜不在了……”。原来就在去年,阿姨唯一的儿子在拉着他们老两口去旅行的高速路上,车祸身亡。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于是伸出手想抱抱她,就在那一瞬间,她的
‘贰’ 《主持人大赛》中北大女博士引经据典显才华,可为何评委都给了她低分呢
她的主持风格很好,对于那些经典故事都可以信手拈来,可是这些终究是华而不实的辞藻,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还是在于贴近生活。
她说的话也很难让人记住,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换位思考。再华丽的东西有的时候在世俗的生活面前往往是不值一提的,王帆的低分,在于她没有表达出一些实质性的内容,没有达到评委们内心预期的要求。这毕竟只是一档节目,可能也没有显示出她真正的文学水平吧,毕竟一时的测试,怎么能一下子就凸显出十多年的文化积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