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开国女将军都有谁
李贞(1907—1990),少将,湖南省浏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浏东游击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中共平江、吉安县委军事部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广东十大美女将军扩展阅读:
1931年7月,张启龙奉苏区中央局的指示,离开湘东特委,前往湘赣苏区参加组建中共湘赣省委,并任省委常委兼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李贞随张启龙来到湘赣苏区,任省妇委书记兼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主任,专职从事妇女工作。
就在李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的时候,一个不幸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使她陷入了极大的感情烦恼之中。
当时,湘赣苏区也和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一样,存在着正确路线与“左”倾错误的激烈斗争,“肃反”运动愈演愈烈。运动中,王首道被撤销省委书记职务,张启龙被秘密关押在省保卫局……
李贞被这一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惊呆了。对这两个人,她是十分了解的。几乎是在参加革命的初期,她就认识了张启龙,之后他又成为她的入党介绍人,正因为敬重他、信赖他,在和古家断绝关系后就和他结了婚。王首道,则是她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第一个直接领导者。这样的一些人,会成为反革命吗?
李贞迷茫了。李贞到保卫局看望张启龙,当面问丈夫这是怎么回事,可张启龙什么也不讲,只是说:“情况可能会更坏,你要有思想准备。”
李贞流泪了!这位坚强的女共产党员,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情况下,都没有流过泪,此时却哭了,哭得很伤心……
张启龙经过反复考虑,唯恐某些人借此加害李贞,不得已,最后决定,在他们事先准备好的离婚书上签了字。
幸好,湘赣苏区的“肃反”扩大化很快得到了控制。张启龙被释放后,由于战事频繁,不久又进行长征,与李贞再也没有见过面。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经常来往。张启龙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35年元旦,李贞和军区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结为夫妻。李贞是怀着身孕开始长征的。一路上,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忍耐着各种恶劣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跨过了金沙江,又渡过了大渡河,翻过了雪山。
由于战斗行动的需要,甘泗淇不能常跟李贞在一起。一次,当得知妻子病重时,急忙赶到她的身边,把自己唯一的私产一支金笔: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奖品卖掉换药,才将李贞的病情稳定下来。
在随之进行的草地跋涉中,李贞怀孕七个月的孩子早产了。病体还没有恢复,又没有充饥之粮,李贞缺少奶水,孩子饿得啼哭不止。战友们见状,送来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青稞面,但毕竟非常有限,而且青稞面也谈不上多少营养。没等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就夭折了。
参考资料:人民网- 李贞:共和国开国唯一的女将军
Ⅱ 女将军有哪些
女将军有梁红玉、杨妙真、苏三娘、毛秋粗搭晌晴等。
梁红玉岩锋则是韩世忠的夫人,她也是女将军。杨妙真。她是金末时期的武术枝槐家,号称“四娘子”,她善于骑射,所创的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
苏三娘又叫“杨玉娘”,是太平天国的一位女将军,从广西起义到进军江南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Ⅲ 开国历史上有没有女将军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大家马上会想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会想到一门忠烈的杨门女将,实际上,这些都是故事传说中的女将军,而在历史记卜冲载中却缺乏实据。
第一位冼夫人,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军事领袖。
冼夫人原名冼英(公元51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凉人。她是有明确记载的首个拥有册封军位的女将。冼夫人长期担任的中郎将为实际常备统兵将领称号,曹操魏王嗣子曹丕就领五官中郎将,几乎成为丞相的副职。其它比较着名的还有诸如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
Ⅳ 古代十大女将军
古代十大女将军排行榜,家喻户晓花木兰排名第二
NO.1 妇好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妇”是指嫁到商王室的异姓妇女。“好”可以写成带“女”字旁,也可以不带,表明她出生于“子”氏,“子”是她父族的氏名。庙号“辛”,所以出土器物上刻有“妇好”、“好”或“司母辛”、“司辛”等铭文。她是商王武丁3个法定的配偶之一,也是最有能力、最受宠爱的一位王后。据甲骨文资料显示,妇好经常参与战争和主持国家祭祀,其中在甲骨文里记载她运筹帷幄、巧设埋伏,率兵1.3万人,配合商王的大将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或许是连年征战,妇好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商王武丁把她葬在了宫殿区,并在其上修建了一座享堂。
NO.2 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应当归功于《木兰辞》这篇长篇叙事诗。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木兰辞》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但是在妇好的功绩面前,家喻户晓的花木兰也只能排在第二名。
NO.3 吕母
【吕母-简介】
吕母,为西汉、新莽时期的日照起义军女首领,曾经率领大军破县城,杀贪官。起义军后来归附“赤眉军”。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
吕母起义的英勇斗争,引起王莽的极大不安。王莽看派兵镇压不成,便派出使者,劝说起义军投降,企图瓦解这支农民起义军队伍,但没有见效。
吕母起义,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吕母的部卒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参加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
NO.4 迟昭平
【摘要】
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月无考。具有威名的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
NO.5 冼夫人
【摘要】冼夫人(512─602),南越族女首领,高凉郡(今广东西南部一带)人。冼氏世代均为南越族首领。冼夫人生于梁武帝初,及长,与高凉太守冯宝结婚,佐冯宝平息广东地区汉越冲突,增进民族和解,并招引海南岛各族部落归附梁朝。侯景之乱时,夫人率兵击破高州刺史李迁仕,并与都督陈霸先联合,平定广东叛乱。冼夫人保境安民,被南越族尊为“圣母”。陈朝建立后,夫人即率众归附陈朝。后隋文帝出兵南下灭陈,岭南未附。杨广命陈后主致书夫人,使其归隋。夫人始知陈亡,乃派人迎隋师入广州,广西各地亦闻风归附。从此岭南地区全部归隋朝。及后文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夫人卒于仁寿二年(602年),时年九十一岁。
NO.6 平阳公主
【摘要】
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另一个则生活在隋唐。
NO.7 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着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另一说原籍池州,安徽省贵池县),因家贫战乱流离京口为营妓。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 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NO.8 唐赛儿
【摘要】
唐赛儿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着名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是山东蒲台县人(今山东滨州市蒲城乡),林三之妻。林死后据说唐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研习后通晓法术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于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内)起事。唐赛儿起事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军队,杀了青州都指挥使高风,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朝廷派出京师精兵,由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前来征讨。明军仗人多势众,包围了唐赛儿山寨。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突围而出。唐的部众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围安邱。唐赛儿部最后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
NO.9 秦良玉
【摘要】名符其实的“花木兰”——明未巾帼英雄——秦良玉。在中国历史上,正式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在巴蜀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流传下了“巴蜀自古出女将”这一千古佳话。郭沫若:“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NO.10 冯婉贞
【冯婉贞-概述】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Ⅳ 二十四史中记载的女英雄(女将军)有哪些
中国正史中记载了哪些女将?
1、妇好
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妇好是商王武丁三个法定配偶之一。
妇拿羡好
2、冼夫人
冼英,广东高凉人,历跨梁、陈、隋三朝,广东岭南地区军政领袖。官位:中郎将。被周总理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二十四史》为女将单独立传的第一人,一生征战无数,却几无败绩的女将。史称她“智勇兼备,至老未尝败衂”。
冼夫人
3、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燕燕 契丹第一女英豪。“ 萧太后能够“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是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
三大历史功绩贯绝古今。怀抱年幼的圣宗参加“辽南京保卫战”,指挥南征而有澶渊之盟,挖运河。
萧太后
4、平阳公主
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的公主,曾在三个月内募兵七万,威震关中。军事上堪称天才,每战必克,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她死后,消陆拍军队为她举殡。“娘子关”因她镇守国而得名。
平阳公主
5、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着名女将。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等很多战役,立下无数功劳。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爵位:忠贞侯。军事官职:四川总兵,左府都督。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正史中秦良玉是唯一悉码一位被记载在将相传里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
其她女将军还有花木兰、梁红玉、吕母、洪宣娇、唐赛尔、冯婉贞等等,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巾帼英雄的成就更加值得敬仰。
Ⅵ 古代有哪些女将军
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冼夫人、秦良玉、樊梨花等。
1、穆桂英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穆桂英最大的事迹是大裤如破天门阵。后来穆桂英等十二名杨门女将曾奉命出征西夏。
2、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3、冼夫人
冼夫人(522-602)又称冼太键核夫人、谯国夫人,名英,高凉郡(今广东茂名)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冼夫人助隋平定岭南势力,率领俚族民众归附隋朝,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称她为“岭南圣母”。
冼夫人自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一生身历三朝,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冼夫人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识时务,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
4、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着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稿纯掘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5、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和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
她因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6、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年),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着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
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Ⅶ 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
妇好:
武丁的妃子,掌管祭祀与占卜,统率一半以上的军队攻打羌方
商朝着名女将。名好,。商王武丁之妻。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着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对巴方作战中,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早碧明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
妇井阝:
武丁的次妃,多次替武丁率师远征,同时为武丁管理农业和内政。
征侧,征贰:
虽说是“非我族类”,但能和东汉第一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作战,还打了两年之久,破例入选
苻登之妻毛皇后:
苻登妻毛氏,不知何许人,壮勇善骑射。登为姚苌所袭,营垒既陷,毛氏犹弯弓跨马,率壮士数百人,与苌交战,杀伤甚众。众寡不敌,为苌所执。苌欲纳之,毛氏骂曰:“吾天子后,岂为贼羌所辱,何不速杀我!”因仰天大哭曰:“姚苌无道,前害天子,今辱皇后,皇天后土,宁不鉴照!”苌怒,杀之。
《晋书》列传第六十六列女
荀灌娘: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遣子抚率三千人会石览俱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岭南谯国夫人洗百合:
威振南疆,死后被追封为“诚敬夫人”
平阳公主:
李渊第三女,山西的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张议潮第十四女(即李明振之妻)
平定张议潮女婿、沙州刺史索勋的政变,拥立议潮之孙张承奉为归义军节度使
杨妙真:
红袄军首领,和李权一起抗击金兵
述律平: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讳平,小字月理朵。……后简重果断,有雄略。……太祖即位,群臣上尊号曰地皇后。神册元年,大册,加号应天大明地皇后。行兵御众,后尝与谋。太祖尝渡碛击党项,黄头、臭泊二室韦乘虚袭之;后知,勒兵以待,奋击,大破之,名震诸夷。时晋王李存勖欲结援,以叔母事后。幽州刘守光遣韩延徽求援,不拜,太祖怒,留之,使牧马。后曰 :“守节不屈,贤者也。宜礼用之 。”太祖乃召延徽与语,大悦,以为谋主。吴主李嚈献猛火油,以水沃之愈炽。太祖选三万骑以攻幽州。后曰:“岂有试油而攻人国者?”指帐前树曰:“无皮可以生乎?”太祖曰 :陆告“不可 。”后曰 :“幽州之有土有民,亦犹是耳。吾以三千骑掠其四野,不过数年,困而归我矣,何必为此?万一不胜,为中国笑,吾部落不亦解体乎 !”其平渤海,后与有谋。太祖崩,后称制,摄军国事。及葬,欲以身殉,亲戚百官力谏,因断右腕纳于柩。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祖崩,太宗立,东丹王避之唐。太后常属意于少子李胡。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怒,遣李胡以兵逆击。李胡败,太后亲率师遇于潢河之横渡。赖耶律屋质谏,罢兵。”
《辽史》卷六十三列传第一
秦良玉
秦良玉鸳鸯袖里握兵符
英勇过人,在她镇守边疆的十四年内,清兵不敢妄动慧唯
沈云英
沈云英的,是道州守备沈至绪之女。善书法,通经史,能骑射。沈至绪被张献忠部所杀,沈云英率十余骑入敌军之中负父尸力战突围。后授游击将军,继父守道州
Ⅷ 中国女将军
新中国
中国第一女将军(少将)xow:
李 贞,湖南浏阳人,1908年2月生,
中国第一女中将(世界第一女中将) ~)
聂举告虚 力,四川江津人,1930年9月生
中国第一女武警将军(少将)2P_r
杨俊生,福建长汀人,1943年友扒12月生,
中国海军女将军(少将)"C0
徐莉莉,山东济南人,1952年4月生,
中国空军女将军(少将)1C}h
刘弥群,原正燃籍四川开县人,1946年出生
中国女专业技术将军(少将)0C
钟玉征,广东顺德人,1930年生
姜天宝
邱爱慈,浙江绍兴人,1941年11月生
朱凤蓉 1942年出生
贾丹兵,河北深县人,1955年10月生
刘长秀,四川遂宁人,1943年1月生
韩雅玲,辽宁沈阳人,1953年6月生
中国陆军女将军(少将)<7
廖文海,上海市人,1934年5月生,
胡斐佩,1930年生于美国
吴晓恒,湖北红安人,1932年生
李希楷,江西南昌人,1932年4月生,
赵织雯,上海市人,1935年生
乔佩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32年生
贺捷生,湖南桑植人,1935年11月生,
邵 华,湖南常德人,1938年10月生
王淑兰,山东肥城人,1942年生
王晓钟 陕西西安人,
谢 彬,江西兴国人,1943年生
杨华荣,福建长汀人,1951年生
曾海生 1947年7月出生
江 洪
曾小东 湖南资兴人
Ⅸ 杨门女将都有谁,在史书上有记载吗正史中记载了哪些女将军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从北宋时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一直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北宋着名的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家将“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到了南宋时期,便有了根据杨家将改编的话本,到了元代,杨家将又以杂剧的形式出现,明朝之后民间的文学家在之前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和再创造,将杨家将的故事改编成为了历史演义小说,并通过说书人在民间广泛传播,这也使得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所以综上所说,小说中的杨门女将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佘太君、穆桂英、杨排风、王兰英、八姐九妹、杨金花等人,但是真正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只有佘太君一人,穆桂英能够在历史上找到原型,而其他人都没有任何记载。
Ⅹ 求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着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石柱宣慰司掌印。
《明史》、《南明史》等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万历二十年,州洞银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建立一支“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的“白杆兵”。万历二十七年,与其夫千乘参加平播州之战,扼贼邓坎。“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后马千乘冤死云阳狱中,因子年幼代袭其职。天启元年,她派兄弟秦邦屏、秦民屏远赴辽东抗击后金,在浑河以万余人抵敌数万人,杀敌数千人。浑河血战后,秦良玉率领三千白杆兵镇守榆关(山海关),明熹宗诏加其二品服、赐“忠义可嘉”匾额。同年,永宁宣抚奢崇明叛,适逢良玉回川,奢遣使结盟,良玉斩使留银,复新都,解成都之围。克二郎关、佛图关,复重庆。封夫人,赐诰命,复授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因病命民屏等参加平贵州安邦彦叛乱。大破邦彦,民屏战死役中。崇祯三年,奉诏勤王,参与收复永平等四城之战,崇祯帝优诏褒美赐四诗旌其功,并诰封一品夫人,授都督同知,挂镇东将军印。崇祯四年,在保卫大凌河筑城战斗中,再建“首功”。七年二月,贼攻百丈关,官军败没,六年,良玉自京师还,专防川东。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留守京师。后良玉又在夔州(奉节)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十三年大败罗汝才,斩其魁东山虎,夺汝才大旗,擒其渠副塌天。崇祯十七年,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 张献忠、罗汝才联军再犯四川,因川抚邵捷春不用其计,以致全川沦陷,秦良玉退回石柱。清军入关南下,狼烟四起,遍地干戈,秦良玉不屈,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为太子太保、忠贞侯。其后,永历帝亦加封其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去世,享年75岁,谥号忠贞。
唐赛儿
唐赛儿(1399~?),女,卒年不详,明代农民起义首领,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人。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借传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组织农民军数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青州卫都指挥使高风的官军,青州以东各地人民册宴纷纷响应,大小数十支起义军,和卸石棚起义军联为一起,共约万人,分兵攻打宫州,日照、诸城、寿光、安丘、郎墨等州县,“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官吏纷纷逃命,告急文书传至京师。唐赛儿抓住柳升狂妄轻敌的弱点,派人到敌营诈降,柳升信以为颤隐真,起义军趁机于夜间向防备薄弱的敌大本营猛攻,打乱了敌军,刘忠中箭毙。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计,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攻打,赶到山寨时,起义军已经转移。唐赛儿安然脱险,使明成祖十分恼火,一方面严惩地方官员,又令各地缉拿唐赛儿。后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但“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今在她的故乡旧址蒲湖主岛上建有“唐赛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她的戎装塑像。
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毛氏
符登妻毛氏,符登系前秦主符坚族孙,符坚死后,率前秦残余军队与姚苌继续周旋,他的妻子毛氏美而壮勇善骑射,她率的军队被姚苌军包围,营垒陷,犹弯弓跨马,率壮士数百与姚苌军交战,杀贼七百,终因众寡不敌,为姚苌所俘,姚苌悦毛氏有姿色,欲纳之,毛大骂姚苌,苌怒而杀之。
荀灌
荀灌(303-?),西晋颍川临颍(今河南临颍县)人,是我国古代智勇双全的女英雄。她13岁时,便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荀灌的父亲荀崧,是襄阳太守。他在任上做了一些受老百姓欢迎的事,同时也得罪了一些人。部下杜曾对荀崧不满,为报私仇,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发动了一场叛乱。杜曾突然带领重兵包围了襄阳城,扬言破城之后要杀掉太守荀崧,还要杀尽那忠于太守的人。荀崧公正无私,为官清廉,深受襄阳老百姓爱戴,他们和守军一起拼命抵抗。杜曾每天指挥部下攻城,死伤无数,仍不罢手。双方对峙日久,城里粮草一天比一天减少,守城的军民死伤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多。荀崧心急如焚,对部下说:“坐以待毙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派人突围出去,向平南将军石览求援才行。我待他不薄,只要他知道我的危急处境,必定会发兵来救襄阳。”话虽这样说,可是,那众多的叛军重重包围,连一只鸟儿也难飞出城去,怎样突围求救呢?两天过去了,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突围搬救兵。情势更危急了,荀崧决定自己突围求援。众将士不让太守去,一个个苦苦相劝。这时,13岁的小女儿荀灌推开众人,走上前来。她说:“父亲重任在身,正在带领襄阳军民战斗。你是头儿,怎可随便离开?还是让女儿突围求援吧。”父亲知道女儿从小跟着自己习武,早就练出了一身好功夫,刀枪剑戟也很娴熟,但是担心她人小力单,难当大任。荀灌急了,恳求说:“襄阳危在旦夕,难道我们都情愿等死不成?灌儿虽然年幼,却有破敌妙法。” 荀崧不以为然地说:“那你就说说看,是何妙法?” 荀灌说:“叛军攻城太急,几天以来已经疲劳不堪。我已经观察到了,他们白天组织还算严密,到了夜间,防守便松弛了。我只要带领少数武艺高强的军士,乘其不备,深夜突围,又有何难?”荀崧答应了她的请求,下令选拔精悍骁勇的军士,随荀灌突围。深夜,荀灌手执利剑和十几个武士骑马冲出城外。叛军都在睡大觉。等巡哨的发现时,荀灌已冲出包围。荀灌一行急驰而去,很快到了平南将军驻地。石览问明情况后,便说:“你们先吃饭休息,等会儿再商量破敌之计。”荀灌不肯吃饭,生气地说:“将军,您没听人说,救兵如救火吗?还是请迅速发兵,解救襄阳城吧。”石览说:“叛军兵力雄厚,只靠我的军队恐怕一下子难以击垮他们,必须请求南中郎将周访同时出兵,合力破敌。”荀灌说:“我这就写一封求援的书信。”她代替父亲写信件,请石将军派人速送周访。信上写着:“万一襄阳失守,叛军必然气焰更加嚣张,倾巢而犯近邻,将军必将首当其中,那时灭顶之灾在所难免。如将军肯发兵援救襄阳,平南将军石览愿同将军结为兄弟,共同举兵,合力击破杜曾叛军。”周访被信中的道理说服了,马上派儿子周抚带精兵三千,和石览的援军一起,飞驰襄阳。荀崧见援兵已到,率城里守军冲杀出来。杜曾两面受攻,虽奋力抵抗,仍伤亡惨重。他见势不妙,仓皇撤兵而去。襄阳军民得救了。荀崧亲自到城外迎接平南将军石览和周抚,感谢他们的援救。石览将军拉着荀灌的手,对荀崧说:“您有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女儿,真是令人羡慕。”周抚也说:“襄阳解围,百姓得救,小荀灌应该是第一个有功之臣,可敬可敬!”
妇好
妇好是商代着名君主--武丁的妻子,一位母仪天下的王后(当时没有"皇帝"一说),她出身贵族,而且非常美丽.深受武丁宠爱.早先妇好的军事才能并未表现出来,因为无论如何一位王后经常出入军营是不正常的.偶然的一次机会,使国王明白了原来他的妻子还是一位优秀的将军. 一次商朝遭到东面的"鬼方"袭击.商军主力全部都调到那里,不料在战况紧急之时,西面的羌人趁火打劫,武丁心急如焚,此时妇好请求带兵出征,武丁不同意,一个王后怎么可以去打仗呢?但最后不知怎么的居然同意了,于是妇好带着从牢里放出的数千囚犯(当时用犯人充当士兵是常有的事),迎头痛击羌人,居然取得了胜利.从此武丁对他的王后刮目相看了,从此以后,妇好东征西讨,接连征服了朔方,羌人,夷人,鬼方,西戎等民族,大大扩张了商朝的版图.武丁还把他最信赖的将军--郅湄交给她指挥. 但是由于积劳成疾,妇好很早就去世了,留下4个儿子,武丁下令举行国葬. 妇好,生卒年不详,名好,“妇”为亲属称谓。即铜器铭文中所称之“母辛”。商代着名女将,商王武丁的诸妇(妃嫔)之一,中国第一位有才能的女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