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具有云南特色的歌曲——云南山歌
山歌,是一部写满音符的网络全书。在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山歌,上千年来在一代又一代地传唱。跟着山歌游云南,有婉转动听的旋律,有特色浓郁的民俗,有惊艳时光的风景,更有致敬岁月的温情。
—
“蒙面情歌之都”者嘎
者嘎村是个好听的名字,在元江县城东南边的者嘎水库旁,极目之处,村里都是一层又一层的土掌房,错落有致。
一般而言,傣家的土掌房建在绿树荫蔽的缓坡上,多为长方形,一楼一底。者嘎村一幢幢整齐的平顶土掌房早在民国年间就建在绿树环绕的者嘎水库边,是个典型的水傣村寨。远处看,整个村落就像铺在缓坡上的层层梯田,井然有序。两户人家间的距离有的仅一墙之隔,密密匝匝;有的地方,从一户人家的房顶就可以直接跨到另一户人家。由于者嘎的傣族传统民居保存完整,很多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2013年,者嘎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小村一时为世人所关注。
者嘎是名副其实的“蒙面情歌之都”,村里上到年近70的老人,下到20来岁的姑娘、小伙都能来上一两句蒙面情歌。村里高大的酸角树、芒果树见证了村寨的古老,翠绿的芭蕉树以及娉婷的槟榔树仿佛在讲述着美丽而难忘的爱情故事。当地人白琼兰说,唱情歌时,傣家男女各站一边,遇到心仪的人才可以对歌,有“哪个好看,就唱哪个”的说法。
“敢唱情歌把手牵,情歌越唱越爱恋;五月花街年年唱,情哥等着情妹来。白天唱到日落山,夜晚唱到月团圆。”每到农历正月初五和五月初五,傣族男女会身着盛装,赶到热水塘,参加蒙面情歌会花街节。老人们话说今昔,青年人唱歌跳舞,小孩子们嬉戏打闹……人们还会用热水塘的温泉沐浴,以祛除旧年的污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迎接新的一年。
以歌为媒,以歌会友,以歌定情,流传上千年的蒙面情歌会花街节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形式,因此也被誉为“东方情人节”。
金沙江边吟唱水田情诗
丽江市华坪县水田村寨里,老一辈们连续三天三夜对唱情歌的佳话被所有水田人津津乐道。村中,唱歌没有任何评比形式,谁唱得好,就会被公认为歌王。
水田村寨
起初,情歌多用于男女之间的搭白(搭腔)。“放牛放到对门坡,石头粝脚眼泪多,小哥还是单身汉,不比别人有老婆。”这段通常是唱给做针线的女孩,意为“我没老婆,没人做鞋子给我穿。”当地人介绍,50年代以前,男女相识都是通过情歌,一个男的在走路赶马,看到女的打包谷,或者在做针线,想搭白就用山歌表达。
华坪水田人是彝族,有着自己的语言、服饰、山歌文化。在大多数彝族聚居地,情歌的语言比较随意。水田情歌则和古诗文一样,有词牌,每句都是工整的七个字。根据喜怒哀乐、场合不同,词牌也不同。自娱自乐或触景生情可以唱“耍调”,送亲就唱“送亲调”,经过其他村寨有“过村调”,想起什么唱什么时也有“散调”。
跟随唱歌的情景变化,水田人即兴编词演唱。但水田人唱情歌有禁忌,长辈和晚辈不能在跟前。
坡芽歌书 一个图案代表一首歌
月亮、鹧鸪、霜霰……81 个图案记录着一对恋人从相知、相恋、相惜到白首入土化作双生笋的故事,现代人所执念追求的最纯美的爱情被完整地记录在这块宽约 1 尺、长 2 尺有余,被称作“坡芽歌书”的土布上。经壮乡人开口一唱,情意绵绵流淌,情景历历在目,听客融入其中,时而激动、时而落泪、时而欢笑,最终归于平寂。
坡芽歌书是在文山州富宁县坡芽村发现的,2011年6月,坡芽歌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坡芽歌书的里81个符号代表着81首歌,歌书分男女对唱,最末首歌为男女合唱,民歌格式为五言四句至几十句不等,共有23个调子,每首歌都有不同的寓意。
坡芽村里有两棵并排而生的榕树,当地人称为“夫妻树”,吃过晚饭,村里人会如遵守“契约”般地来这里对歌。皎白的月光洒下,领头的青年用壮语高喊一句“天上星星千万颗,地下壮歌千万首”,大家便会同声应和。对歌过程中,小伙看上了姑娘,姑娘也看上了小伙,就开始单独对歌,有的时候兴致高昂能唱到第二天太阳出来,大家就直接上山劳作;有时候散得早,会留下一两对情深的青年唱到鸡鸣,越唱心里越甜。
传唱坡芽歌书的地方并不仅仅局限在坡芽村,近有10公里外的六益村和者宁村,远到距离剥隘镇70公里的那贯村,这些地区的老人都会唱坡芽歌书,并能辨识符号。在富宁剥隘一带的壮族聚居地,“岁岁歌圩四月中,无论白叟与黄童”,赶“珑端”成为青年男女对歌结识的好去处。
除了坡芽歌书,当地的壮族人几乎看见什么就唱什么,劳作的时候看见树上的小鸟在叫,也编上一曲,累了也会唱上一曲解乏,即兴创作很厉害。
彝族村寨里 “弯弯绕绕”唱撒尼情歌
离石林县城不远的大平地村,是个典型的彝族撒尼村寨。民间有句俗语:“撒尼的歌,阿细的乐(跳乐)。”撒尼村寨的人较善于歌唱,阿细男女善于舞蹈。撒尼人软软的情歌,总是要配上独特的乐器才完美。
撒尼情歌里主要的伴奏乐器包括竹笛、树叶、月琴、三弦、口弦。约会时,小伙子使用竹笛,吹奏出高亢、宏亮的曲调;小姑娘则用口弦或者随手摘一片树叶,吹出优美的曲调回答对方。一般来说,三弦、竹笛是阿黑哥专用,口弦、树叶是阿诗玛专用,几种乐器演奏的效果不同,唱情歌的氛围也不同。
来到彝族撒尼村寨里,随时都能听到悦耳的歌声,爱唱的彝族撒尼人不论在田间地头劳作,还是在家里围着火塘烤薯仔,都会随心哼上几句。“撒尼人含蓄,以前都不敢跟着长辈学情歌,只敢自己偷偷学,成年后每当吃完晚饭,听到外面有三弦响,就会约上村里年纪相仿的姑娘悄悄循着三弦响的地方去。”撒尼人昂美仙介绍。
现在,彝族撒尼人唱情歌已经不分固定的场合或年龄段,年轻的唱,年长的也唱。撒尼情歌也已经不再只是情歌的范畴,它已经升华成为撒尼人生活中朗朗上口的歌曲。
苗族情歌 以歌为媒寻得好姻缘
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六,文山州马关县都会举行“踩花山”。期间,成千上万的苗族男女身着盛装来到山坡会场,吹起芦笙,跳起欢乐的芦笙舞,自择对手、成双成对地唱情歌。四面八方的游客也蜂拥而至,不但有湘西、黔南的苗族同胞,还会有美国苗裔的身影。
苗族是崇尚自由的民族,因此以歌做媒的目的也是为了寻得好姻缘,夫妻一世和睦相处。花山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婚结友的美好时机。“对歌开始时,一般都是些公式化的套歌。”多年在花山街上“观战”的罗廷书说,男女双方都要相互颂扬一番,这也是唱歌的规矩,是不可缺少的礼貌。
接下来,小伙子要主动唱上两调求爱山歌,看中某一个姑娘,便撑一小花伞覆罩住小姑娘。如果小姑娘也有情,便以山歌对答,反之则以无言对答或躲开小伞表示拒绝。歌会的有趣之处不仅仅在于结交男女朋友,对歌时的“欲擒故纵”“欲说还休”“步步紧逼”也是考量对歌双方智慧的一种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文山苗族民间音乐普遍流传的就有近70种曲调(包括民歌、说唱和器乐曲),曲调类型多种多样,内容包罗万象。苗族寨子建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传统的生产方式、淳朴的民风,更能激发当地人的艺术想象力。
白族情歌 传唱千年的绵绵情话
白族人以对情歌的方式传情达意早已约定俗成,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等庙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对歌相识的机会,最为出名的当属石宝山歌会,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白族姑娘和小伙纷纷来到大理州剑川县,在歌会上对情歌、寻意中人。
与直白地表达爱意不同,白族将情话编进歌里,唱给对方听,在心意相通的有情人心里,这绵绵的情歌远比一句“我爱你”来得温婉动听。白族情歌是表达爱情最风趣、幽默、智慧、艺术的形式和结晶。
白族对情歌的传统非常悠久,据考证,石宝山歌会这一习俗至今已有千年 历史 ,它还被列入了云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第二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白族情歌不拘一格,曲调悠扬婉转、热情奔放,歌词又活泼跳跃、妙趣横生。
当地人介绍,以前每到歌会那天,去石宝山的小道上,人流如潮,宛如一条条五彩斑斓的长龙,完全像在赶一场庙会。参加歌会的白族姑娘略施粉黛,衣着光鲜,素白底衣上绣着精致的花纹,配以颜色亮丽的头饰、围腰等;白族小伙子胸前挂一架别致的龙头三弦,着装整洁笔挺,英俊帅气。
现今,没有人再站在那里对歌,只剩顽皮的猴子不时在林间穿梭,灵动至极。沿路而上,能看到很多小贩在路两边搭台做生意,烹调一些可口的地方特色小吃,飘来阵阵香味,还有很多在兜售白族情歌的音带和光盘。
B. 云南山歌的介绍
传统的云南山歌是比较纯朴、带有美好生活向往的,存在于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中,山歌内容反映了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作,婚姻爱情观的原始表现。比如我们熟悉的《婚誓》、《绣荷包》、《十大姐》等优秀作品,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发展,尤其是VCD,收音机等媒体播放器的普及,有一批浓妆艳抹的农村年轻人对传统山歌大胆创新,运用动感的伴奏和夸张的歌词创作的山歌作品,如《老司机带带我》等,且惊动了广大人民。这类山歌具有大胆、激情、活泼的特色,但歌词内容有些比较“邪恶”,但也充分体现了当地纯真优良的民风。云南山歌不同于云南山歌剧,云南山歌是一整首歌,而云南山歌剧是剧情插上歌曲。云南山歌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所以广大观众冠以云南山歌为“无敌神曲”、“歌中之王”、“随便一歌胜万歌”的称号。插图是云南山歌代表人物,人称“山歌教”。
C. 云南山歌歌词 云南山歌歌词全文
1、《云南山歌》歌词如下:
全程制作出版
歌词伴奏禁止挪用
一经发现后亩岩果自负
女
天苍苍来野茫慎耐早茫
寒风吹来雪飞扬
若问天下谁人苦
莫过相思断人肠
男
满腹相思系心怀
不见情妹你归来
今日种棵相思树
多少情意心中埋
女
相思树儿开不败
不怕雨淋太阳晒
有情终会成眷属
相依相偎不分开
男
相思缕缕心中埋
思妹思得发痴呆
多日不见小妹面
相思树下独徘徊
女
孤坐阳台望窗外
相思眼泪挂满腮
左盼右盼不见郎
泪含情丝掉下来
男
哥妹感情深似海
蜜蜂酿蜜把花采
哥妹情意千千万
佳话传过十条街
女
月儿渐渐上柳梢
相思树下把哥邀
妹想情哥哥想妹
难奏相思是笛箫
男
云借风儿飘飘荡
荡得孤心好惆怅
望穿秋水才相见
泪水汪汪湿衣裳
女
昼夜相思泪湿巾
满脑思念才见君
双眼哭成桃子大
黄天不负妹苦心
男
相思只为心上人
终于得见妹身影
许下山盟海誓愿
今生今世永不分
2、《云南山歌》由舒宽雀小玲和小江南演唱,发行日期是2020-11-19。
D. 云南山歌有哪些
云南汉族民歌可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汉族山歌在某些地区叫做“调”或“调子”,也有的叫做“腔”,山歌即所谓“山野之曲”,故,这类民歌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由于演唱的环境,就形成这类民歌大都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这类民歌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对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故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这类民歌是云南汉族民歌中地方特色最为鲜明的部分,而各地又有不同的风格,且大都无固定歌词,多系即兴演唱,故最能显示歌手的艺术才华。云南汉族山歌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如《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等早已脍炙人口。
E. 云南山歌歌词5000首
四季花儿开
黄梅戏 孟姜女《正月里来是新春》
凤阳花鼓
今生今世做一家
龙船调
唱起山歌送情郎
河北民歌 小放牛
翻身道情
伙计歌
闹花灯
黄梅戏 一山还有一山高
黄梅戏 夫妻观灯
黄梅戏打猪草
黄梅戏 夫妻观灯
阿妹想哥归
张燕 摘石榴
六大爱
十劝家庭和3
四十首民歌联唱的士高(2)
急智歌王张帝-毛毛歌
伶人歌
三百六十调
歌曲《好一朵茉莉花》
民歌、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
高清 闫学晶东北民歌
白红梅的民歌组合
歌曲 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08)阎学晶(走进挂甲峪)
小背篓
中国民歌 祖海 幸福山歌MV
王二妮 陕北民歌专辑
中国民歌四十首大联唱
云南民歌:十大姐
对花(陕西民歌)
民歌大联唱
陕北民歌 掐蒜薹
绣荷包/云南民歌
五指山歌 海南话民歌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小白菜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
一年四季扳水船
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信天游)
王二姐思夫
夫妻双双把家还
阳春三月打春杏
溜溜歌
阿里郎(朝鲜族民歌)
紫竹调(江苏民歌)
绣荷包(山东民歌)
洞庭鱼米乡
五哥放羊(陕西民歌)
凤阳歌(安徽民歌)
合唱朝鲜族民歌
编花篮(河南民歌)
一朵莲花就地开(酒曲[猜拳曲])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爬山调)
心里头乐来脸脸上笑(蒙汉调)
黄杨扁担(四川民歌)
美丽的姑娘(新疆民歌)
光棍哭妻 (陕北小调)
佚名 -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什么结籽高又高 风
李福山 在那遥远的地方 配(NEW12)
人说山西好风光(西北民歌)
韩延文 - 大红枣儿甜又香
挑担茶叶上北京(湖南民歌)
桃花红.杏花白(山西左权民歌)
张也 - 人说山西好风光
王洛宾 - 半个月亮爬上来
走进珠穆朗玛 雪儿达娃
上一道道坡下一道道梁
送我一支玫瑰花 新疆民歌
雪山朗玛 - 坐上火车去北京1
琼雪卓玛 - 阿妈的眼睛
巴哈尔古丽 边疆处处塞江南
鞠秀芳 - 采茶(湖南花鼓)
走西口 西北民歌
斯琴格日乐 我们新疆好地方
花儿与少年 新疆民
请神 (神官调)
F. 云南山歌怎么唱
云南山歌剧是新近出现的一个地方剧种,它的曲调是山歌,题材是关于农民的生活故事。它以现实的手法反映农民的悲喜情仇,让公众了解农民的生活真实,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云南山歌剧
云南山歌剧是一地方剧种,在曲调上有明显地域特色,它的曲调是山歌,这种山歌跟其他地方的民歌民谣,劳动号子有着明显的区别,云南山歌非常丰富、明朗、优雅、动听,简直太“板扎”了。它的曲调样式多种多样,有悲调、喜调、叙事调、吵架调、骂人调、说理调、劝说调、官司调、抒情调、分析调、回忆调、快调、慢调、衬字调、回转调、应答调等等。唱法有独唱、对唱、合唱、配音、垫尾、连唱、应答等等。曲调或婉转流畅、或高昂明朗、或清新悦耳、或动人衷肠;或高山流水、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多种多样,独具一格。
山歌剧的演奏乐器是现代西洋乐器,西洋乐器的乐音风格与山歌的曲调配合得太完美了。云南山歌剧把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歌民谣配合得和谐、传情达意。以前中国的山歌剧的演奏乐器是二胡、笛子、唢喇、琵琶、筝、扬琴、鼓、钹、锣等等中国的传统乐器,如湖南的花鼓戏、江西的采茶调、桂林的彩调。
在语言上,云南山歌剧也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仿”、“挨”等介词的用法,在现代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另外有些词汇也是云南独有的,如“板扎”、“半盘”、“日浓”、“款”、“打失”等等。
山歌剧是云南农民创造的一种新剧种、农民编、农民导、农民演、农民唱、演农民、演农村,是社会主义文化阵营里的一支新秀,是反映农民生活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是带有朴实的泥土气息的新的艺术样式,它以农民的眼光来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现实,反映了农民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所抨击,有所褒扬,是与社会主义主旋律合拍的农民艺术眼光,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文艺审美价值。
希望可以帮助你!
G. 魔性云南山歌歌词
《云南山歌》歌词如下:
天苍苍来野茫茫,寒风吹来雪飞扬。
若问天下谁人苦,莫过相培蠢数思断人肠。
满腹相思系心怀,不见情妹你归来。
今日种棵相思树,多少情意心中埋。
相思树儿开不败,不怕雨淋太阳晒。
有情终会成眷属,相依相偎不分开。
相思缕配首缕心中埋,思妹思得发痴呆。
多日不见小妹面,相思树下独徘徊。
孤坐阳台望窗外,相思眼泪挂满腮。
左盼右盼不见郎,泪含情丝掉下来。
哥妹感情深似海,蜜蜂酿蜜把花采。
哥妹情意千千万,佳话传过十条街。
月儿渐渐上柳梢,相思树下把哥邀。
妹想情哥哥想妹,难奏相思是笛箫。
云南山歌的作用:
云南山歌是流传于云南昆明、曲靖、昭通等汉族山区农村的一种民歌,用云南汉语方言或带方言的普通话演唱。“云南山歌”作为云南特色文化的一个典型体现,为传播云南文化、建立良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传统的云南山歌是比较纯朴、带有美好生活向往的档信,存在于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中,山歌内容反映了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作,婚姻爱情观的原始表现。比如我们熟悉的《婚誓》、《绣荷包》、《十大姐》等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