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干隆皇帝所有女儿
公主
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皇后。
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皇三女(1731—1792),固伦和敬公主。母孝贤皇后。干隆初年,封固伦和敬公主;干隆十二年三月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本下嫁蒙古,帝准其留驻京师。干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二。子一,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弘历亲自为外孙改的名,意为钢铁。
皇四女(1745—1767),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干隆二十五年正月封和硕和嘉公主;三月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干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二十三。子一,丰绅济伦。
皇五女(1749—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六女(1751—1758)大拿,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皇七女(1756—1775),固伦和静公主。母配扮孝仪纯皇后干隆三十五年正月封固伦和静公主;七月,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干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滚卖搭日卒,年二十。
皇八女(1757—1767),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皇九女(1758—1780),和硕和恪公主。母孝仪纯皇后,干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封和硕和恪公主。三十七年八月嫁乌雅氏札兰泰。干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女一。
皇十女(1775—1823),固伦和孝公主。母惇妃,弘历最幼女,“素所钟爱,未嫁赐金机轿。““性刚毅,能弯刀弓,少尝男装随上狡猎,射鹿丽黾,上大喜,赏赐优厚。“干隆五十四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道光三年九月初十日卒,年四十九。子一,殇。过继一子福恩。
Ⅱ 干隆皇帝的皇后及嫔妃的介绍怎么说
干隆皇帝的皇后及嫔妃的介绍怎么说。先介绍干隆皇帝以及他的皇后,再介绍干隆的妃子们。干隆,作为大清王朝的念液让一代明君,自然是不缺美女,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看干隆的后宫到底有多少的妃子。接下来就由我来为大伙罗列一下干隆的妃子们。
干隆皇帝的皇后和妃子们的介绍
孝贤皇后富察氏1712至1748,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综观李荣保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农历,雍正五年七月赐婚成为宝亲王嫡福晋,干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她在南巡途中,在德州崩逝,终年三十七岁。谥号为埋孙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仔局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葬裕陵。
孝仪皇后魏佳氏1727至1775,汉军,为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后抬入满洲镶黄旗。是内管领清泰之女,雍正五年重阳节出生。初入宫为贵人,干隆十一年封令嫔,十四年晋为令妃。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岁,谥令懿皇贵妃。衬葬裕陵地宫。嘉庆皇帝即位,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废后乌喇那拉氏1718至1766,满洲正黄旗人,佐领那尔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干隆即位之前即为其藩邸侧福晋,为雍正帝亲赐。干隆二年册为娴,时年20岁。孝贤皇后去世后在皇太后的主持下成为新皇后。终年49岁,葬于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墓穴内,无享祭。
慧贤皇贵妃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原为包衣,后入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命玉牒内改书为高佳氏。初为藩邸侧福晋,干隆二年册为贵妃,十年正月二十六日薨,年龄在35岁以下。衬葬裕陵地宫,追谥慧贤。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佐领翁国图之女。雍正十三年七月三日干隆即位前夕薨逝,年龄在25岁以下。干隆元年追封为哲妃,十年正月谕旨大阿哥生母哲妃,着封皇贵妃。四月谥哲悯皇贵妃。衬葬裕陵地宫。
淑嘉皇贵妃金氏,上驷院三保之女,其兄为吏部尚书金简,正黄旗包衣人,赐姓金佳氏。干隆二年十二月封为嘉嫔,四年生皇四子永城,六年晋升为嘉妃。十三年生皇八子永璇,十四年四月晋封为贵妃。干隆二十年正月十六薨,年龄约在38岁左右。追谥淑嘉皇贵妃,衬葬裕陵地宫。
Ⅲ 干隆的宠妃是谁
干隆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后宫妃子众多,其中可以称为宠妃的有四人。
即位初期是贵妃高佳氏(即慧贤皇贵妃)
之后是纯妃苏氏、嘉妃金氏比较受宠,但谈不上专宠
中期就是令妃魏饥祥氏(孝仪纯皇后)受宠时间比较长
晚年是容妃和卓氏(香妃)和惇妃汪氏(和孝公主生母)比较受宠。
人物介宏镇绍:
生卒年(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干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烂绝搏,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嫔妃列表: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承恩公李荣保之女。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承恩公清泰之女
皇后乌拉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佐领那尔布之女
纯惠皇贵妃苏佳氏,苏召南之女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
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隆之女
哲敏皇贵妃富察氏,佐领翁国图之女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上驷院卿三保之女
颖贵妃巴林氏,都统兼轻车都尉讷钦之女
婉贵妃陈氏,陈廷章之女
忻妃戴佳氏,总督那苏图之女
愉妃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女
循妃伊尔根觉罗氏,总督桂林之女
舒妃叶赫纳喇氏,侍郎永绶之女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赛桑根敦之女
容妃和卓氏,维吾尔族人,台吉和札麦之女
惇汪氏,满洲正白旗都统四格之女
顺 妃钮祜禄氏,总督爱必达之女
芳妃陈氏,陈廷伦之女
晋妃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额之女
怡嫔柏氏,柏士彩之女
慎嫔拜尔噶斯氏,德穆齐赛音察克之女
诚嫔钮祜禄氏,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之女
恭嫔林氏,拜唐阿佛音之女
仪嫔黄氏
恂嫔霍硕特氏,亦作郭氏,台吉乌巴什之女
瑞贵人索绰络氏,礼部尚书德保之女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巡抚鄂乐舜之女
寿贵人柏氏
Ⅳ 干隆最宠爱的妃子
干隆最宠爱的妃子:香妃,即是容妃。
容妃(1734年09月15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维吾尔族人。传说中的香妃原型。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
香妃的俊俏和异域情调进一步赢得干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干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将她由容嫔晋为容妃。同年十月,受命为正、副使的大学士尹继善、内阁学士迈拉逊,持节册封容嫔为容妃,册文曰:“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兹奉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容妃……”这一年,香妃35岁。
三年以后,干隆又携香妃等六位妃嫔东巡,游历泰山,拜谒孔庙。由于干隆三十一年那拉氏皇后亡故,干隆声称不再立后;干隆四十年,皇贵妃又病死,因此,到这个时候,容妃在干隆的众多后妃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干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这时,容妃已48岁,到了她地位与殊荣的顶峰。干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离世,享年55岁。
(4)干隆皇帝的十二大美女扩展阅读:
死亡之谜
关于香妃的死亡,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皇太后赐死,另一种是自然病死。前一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展出的所谓香妃戎装像下写的文字说明: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
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即今之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武英殿浴德堂浴室穹隆顶,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
讵妃虽被殊眷,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皇太后即干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死于干隆四十二年(1777),而香妃(容妃)死于干隆五十三年(1788),比皇太后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后赐死的。
参考链接:香妃-网络
Ⅳ 干隆所有的妻子
1、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干隆十三年,崩,年三十七;
2、纯帝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佐领那尔布之女,干隆二年,封娴妃,干隆十年,晋贵妃。孝贤皇后崩后,晋皇贵妃,主后宫事,干隆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一年七月崩,干隆命丧葬仪式等同于皇贵妃。生有二子,永璂、永璟,一女,夭折;
3、孝仪纯皇后,令皇贵妃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之女。生四子,永璐夭折,嘉庆帝、永璘,还有一个未曾命名已夭折,二女,分别下嫁拉旺多尔济、札兰泰。原追封为令懿皇贵妃,嘉庆即位后,追封为孝仪皇后;
4、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当干隆还是太子时,是侧福晋。干隆初封为皇贵妃,薨,谥为慧贤皇贵妃;
5、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干隆为太子时,就已在服侍干隆。干隆皇帝即位后,封纯嫔,累进纯皇贵妃。薨,谥纯慧皇贵妃。生一子,永瑢。一女,下嫁福隆安;
6、庆恭皇贵妃,陆氏,初封庆嫔,累晋庆贵妃。薨。嘉庆曾经被她抚育过,被嘉庆帝追尊为庆恭皇贵妃;
7、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雍正十三年,薨,被干隆追封为哲妃,晋皇贵妃。一子,永璜,为高宗的长子,一女,殇;
8、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干隆为皇子时,就已嫁给他,干隆初,封嘉妃,晋嘉贵妃。四子,永珹、永璇、永瑆,还有一个未曾命名已殇;
Ⅵ 清朝干隆皇帝的所有妃嫔
1、皇后(3位)
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富察氏。弘历之元配皇后。满州镶黄旗,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
继皇后(1718年—1766年),辉发那拉氏,初为娴妃,名不详。
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庆帝生母。
2、皇贵妃(5位)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银谈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庆恭皇贵妃陆氏
3、贵妃(5位)
忻贵妃戴佳氏、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
4、妃(6位)
舒妃叶赫那拉氏、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5、嫔(6位)
仪嫔黄氏、怡嫔柏氏、恂嫔锋竖碰霍硕特氏、诚嫔钮祜禄氏、慎嫔拜尔葛斯氏、恭嫔林氏
6、贵人(12位)
白贵人柏氏、金贵人柏氏、慎贵人柏氏、新贵人曾氏、瑞贵人索绰洛氏、福贵人索淖洛氏、秀贵人索绰洛氏、寿贵人柏氏、顺贵人钮祜禄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武贵人索绰洛氏、陆贵人陆氏
7、常在(4位)
张常在张氏、宁常在宁氏、揆常在揆氏、平常在平氏
历史评价
干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干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干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干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纤卜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干隆
Ⅶ “干隆十二妃”真实画像中,郎世宁画的干隆后妃画像哪个最美呢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意大利宫廷画家、修道士。清康熙帝五十四年,来中国传教,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干隆器重。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散御握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拆改,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干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逝世于1766年。
Ⅷ 干隆皇帝的妃嫔都有哪些
1、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
干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干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干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干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干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2、皇后辉发那拉氏(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
满洲镶蓝旗人,干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局祥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干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干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干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干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
干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干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谕档》记载)(干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干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3、孝仪纯皇后(1727-1775)。
魏佳氏,干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桐备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干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干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嘉庆二年,干隆帝下令让嘉庆帝在他去世后将他和孝仪皇后的神牌放在养心殿一起供奉。
4、慧贤皇贵妃(?—1745年)。
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干隆帝妃嫔。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干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干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干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5、哲悯皇贵妃。
富察氏。满洲正黄旗人,佐领翁果图之女。雍正初年成为皇四子弘历的侍妾。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生皇长子永璜,九年四月生宴历皇二女。但是,富察氏命运不佳,在弘历即位前两个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逝。
干隆二年十二月,干隆追封他的这位最早的妻子为哲妃。干隆十年正月又以哲妃生育皇长子,追晋为哲悯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干隆十七年与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同日入葬裕陵。
Ⅸ 干隆的10个女儿分别叫什么
干隆的10个女儿并不是都有名号的,因为有的幼年就殁了,各自情况如下:
1. 皇长女(1728-1729),幼殇,母孝贤纯皇后。
2. 皇次女(1731),幼殇,母哲悯皇贵妃。
3.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贤纯皇后。干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
4.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母纯惠皇贵妃。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5. 皇五女(1753-1755),幼殇,母继皇后。
6. 皇六女(1755-1758),幼殇,母忻贵妃。
7.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母孝仪纯皇后。干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8. 皇八女(1757-1767),幼殇,母忻贵妃。
9.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仪纯皇后。干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乌雅氏札兰泰。
10.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干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干隆的儿子们:
干隆的儿子分别叫做: 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皇九子、皇十子、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皇十六子兆哪、永璘。 干隆皇帝的一生总共有了17个儿子,可是到头来,最后活着的,却只剩下了6个儿子。
这6个儿子中,嘉妃的四阿哥和纯妃的六阿哥,都被过继给了干隆的兄弟,那就只剩下四位阿哥了,这四位阿哥都是嘉妃和魏嬿婉的儿子,其中嘉妃的八阿哥永璇因为是个残疾,所以只得到了一个郡王的封号。
成亲王永瑆虽然是干隆皇帝的第十一子,他的族世码童年却并不美好,三岁时,生母去世,同母的两个哥哥,四阿哥早早被过继出去,后又英年早逝。
八阿哥也比他年长六岁、平时根本玩不到一起去,幸亏他发现了一件可以让自己暂时忘记这些烦恼的事,书法。 他喜欢写字,也爱钻研书,一位经历过康熙朝的老太监透露,他老师见过明末书画大师董其昌写字的样子。永瑆听说后,立刻跑去,恭敬地询问。
之后,永瑆结合老太监描述的董大师用笔的姿势,认真揣摩,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执笔方法,并博得了书法爱好者干隆的大加赞扬。 但这些赞扬并没有让少年永瑆得意忘形,虽然雍正朝之后都不再明确地立返埋皇太子,但干隆的第五子文武双全、备受宠爱,早已成为朝野公认的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其他皇子都没有竞争的资本,其中也包括沉漫在书法中的永理,然而,他的单纯岁月并没有持续太久。
干隆三十一年三月,五阿哥病故,准皇太子没了,14岁的永瑆被拉人了皇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名单很短,上面唯一比他年长的候选人,就是他的同母哥哥,八阿哥。 没等懵懂的他搞清楚状况,一场皇家婚礼如期而至。大婚那天,望着美丽的新娘,永瑆心里升起了一点儿希望。
他的嫡福晋是干隆原配皇后的亲侄女,他的岳父和大舅子掌握着朝廷的军权一这算是皇阿玛重视他的表现他决定争取。
努力的方向,则是扬长避短:他更加勤奋地钻研书法,引得干隆经常到他府上与他切磋技艺。干隆还特意命人刊刻发行他的作品。 他待人宽厚温和,在兄弟中以最为仁孝着称。但是在干隆四十四年,八阿哥被封为仪郡王,永瑆却仍然是一个普通的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