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大全 » 老外听中国的四大美女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老外听中国的四大美女

发布时间: 2023-05-25 20:46:36

① 中国四大美女是哪几位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陈圆圆是明末清初名妓。
李思思就不晓的是什么人物。
小凤仙是中国历代名女。

② 四大美女都是谁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中国的四大美女究竟谁排第一,本来已有定论,不过那是古代的排法。
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③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四大名妓…四大才女…分别是那些…

一、四大美女

1、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 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大美女

网络——四大名妓

网络——四大才子

④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四大美女是指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

1、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2、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汉元帝时期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3、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

4、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4)老外听中国的四大美女扩展阅读

“沉鱼落雁”之“落雁”的典故:

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之中,一路上心绪难平,伤怀于自身命运和离家的愁苦,因而在马上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上。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就此得名。

⑤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哪些名人,名气要大到现在老外都认识的

王朗 王朗,字:景兴。生卒:?——228。籍贯:徐州 东海(今江苏)。官职:司徒。谥号:成侯。终属:魏。家庭成员:子:王肃。字景兴。生年不详(据《三国演义》推测王朗生年为公元152年,活了七十六岁),卒于公元228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以通经典被任命为郎中,历任菑丘长,会稽太守,谏议大夫,魏郡太守,御史大夫,最后死在司徒(相当与宰相)任上。谥号“成侯”。有一子名王肃,乃三国曹魏的一代经学大家。
华歆 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
钟繇 钟繇,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法,宗曹熹、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临终时授子会曰:“吾精思学,学其用笔,每见万类,皆画像之,其专挚如此”。
徐庶 徐庶,字符直,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王允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根据《后汉书》记载,他是太腔谨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当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在握。王允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但是没有逃过董卓余党的反扑,和他的家族一起被处死了。
太史慈 太史慈(生卒:166 — 206(41岁)),字子义,吴将。慈忠义,北海孔融敬之,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后归扬州刺史刘繇,于神亭同一小将斗孙策十三骑,更支身与策大战,奋勇莫当。后繇败死,策擒慈,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降。慈招谕繇残军归,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自此慈为孙氏大将,慈助其扫荡江东。后孙权领事,委以重任。群英会上,周瑜付剑与慈为监酒,赤壁战中,权用慈为先锋。后于合肥城中伏,为张辽所遣弓弩兵射至重伤,回营发遗世之言,不治身死,寿止四十一岁。
刘表 刘表(142-208年),东汉末军阀。少知名﹐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又进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咐圆烂一。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
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禹州市),本属于东汉末年群雄袁绍麾下,后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任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死后谥为贞侯。
董昭 董昭,原仕袁绍,多有功劳,因受谗言而离开,成为张杨的谋士,后随张杨迎接汉献帝,被拜为议郎。董昭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深受曹操信赖。后来,在董昭的建议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曹丕、曹睿执政期间,董昭也多有谋划,官至司徒。
程昱 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衡漏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张绣 张绣,男,三国曹魏人。董卓部将张济族侄,济死领其众,屯兵宛城(今河南南阳),与刘表合。后降曹操,中间一度叛走,曹操征袁绍时复降。拜扬武将军。官渡一役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建安十二年(207年),从征乌桓,未至而死。
吕布 吕布(公元16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东汉末期的着名武将。在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赤兔]”为吕布坐骑之名。)吕布因其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关羽 关羽(?-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东汉末年(有人认为包含三国时期)刘备势力的重要将领。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被历代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君、关帝。佛教界一般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民间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是结义兄弟,关羽排行第二,俗称其为关公、关老爷、关二爷、关二哥等。
刘桢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人。东汉着名文学家。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以此相报。”
马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人,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生卒年代不详。他是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腾 马腾(?-211)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群雄之一。是后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三国蜀汉名将马超的父亲。原是西汉时代伏波将军马援后人,马援传到马肃时,马肃和姜女结婚,生下了儿子马腾。一向以来,马腾忠于汉室,早期曹操控制朝廷时,汉献帝写下了衣带诏,约刘备、马腾等人起兵讨伐曹操。事件失败后,马腾回到西凉拥兵自重。后被曹操引诱入京杀害
张鲁 张鲁,汉宁太守。祖父陵,客蜀,创五斗米教。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刘璋杀鲁母,因此结仇。刘备攻益州,璋请鲁援之。鲁遣马超往之,超竟投备。后见太祖为魏王,鲁欲自为汉宁王,为谋士阎圃劝免。后太祖讨汉中,鲁败,众劝其烧粮仓,鲁以国家之物,不从,为太祖善。后降,为镇南将军 。
貂蝉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般认为,“貂蝉”并非本名,对其姓名无从考证。貂蝉的生活年代约在东汉末年,其姓名与出生年月均不可考。貂蝉的事迹大多出现在说书话本的故事当中,最后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整理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历史研究者对此人物的真实性存有争议。
大乔 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之女、孙策之妻、孙权之嫂。传说与其妹小乔均为绝世美女。在我国长篇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
曹昂 曹昂(?-197),字子修,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后,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于宛城。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224年)又进一步追封为丰悼王。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谥号称愍王。
曹洪 曹洪(169-232),字子廉,沛国谯县人,是曹操的堂弟,三国时曹魏名将。曹洪伯父曹鼎为尚书令,曾任曹洪为蕲春长。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咸有功劳。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进邑千户。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后获罪将死,幸得卞太后求情,得以保全。明帝即位时,拜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又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逝世,追谥曰恭侯。
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着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蒋琬 蒋琬(?~246年)东汉末年零陵郡人(今属湖南永州零陵人),三国时蜀国大司马。字公琰,少以才闻名于郡县,随刘备入蜀。刘备称汉中王时为尚书郎.后主时,诸葛亮辟为东曹椽,举茂才,迁参军,又迁长史,加扶军将军。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以出类拔萃、神色自若使得众望所归,任尚书令一职,正式成为诸葛亮的继承者。不久升职为大司马。
吕旷 吕旷(生卒年不详),与吕翔同是袁绍属下,袁绍去世后,为袁尚守东平,后来投降曹操,并被封为列侯。在《三国演义》中,在曹操准备往南准备攻击前,两人跟着大将曹仁和将军李典准备要攻击刘备。但吕旷被赵云刺下马身亡,而吕翔也死于张飞矛下,可以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吕旷籍贯东平袁尚麾下大将,吕翔之兄,袁绍死后追随袁尚,后又投降袁谭,投降曹操后,封列侯。与吕翔一起进攻新野时,被勇将赵云刺死。
荀悦 荀悦(148~209),中国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幼时聪颖好学,家贫无书,阅读时多用强记,过目不忘。12岁时便能讲解《春秋》。汉灵帝时由于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献帝以《汉书》文繁难懂,命荀悦用编年体改写。乃依《左传》体裁,写成《汉纪》30篇,时人称其“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另着有《申鉴》5篇,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还着有《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
曹髦 曹髦(241-260),字彦士,谯(今安徽亳县)人,魏文帝曹丕孙,初封高贵乡公,魏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之为帝,他是曹魏第四代皇帝。255年,曹髦随司马昭至扬州镇压诸葛诞的起义。260年,在加封司马昭为晋公一事上,曹髦与司马昭发生了冲突。曹髦也说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魏甘露六年(260年),髦率宿卫数百人攻司马昭,反为昭所杀。
曹丕 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谥魏文帝,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国皇帝。曹操的嫡长子,母亲是宣皇后卞氏。他继承了父亲的魏王封号与丞相的大权,最终迫使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禅让,取而代之。
曹奂 曹奂,魏国皇帝。260-265年在位。字景明,谯人。武帝的孙子,燕王曹宇之子,封为常道乡公。司马昭于公元260年5月杀曹髦后,于同年6月甲寅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景元”。曹奂在位期间,一切听命于司马昭,毫无权力。公元265年12月壬戌日,司马昭(已死)子司马炎称帝,曹奂被废黜,降封为陈留王,被逼迁往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市内)居住。魏国灭亡。不久,司马炎又命令他迁居邺城。公元302 年,曹奂病死于邺城。曹奂死后谥号为元帝。史家还习惯称他为常道乡公。
曹叡 曹丕之子,小时候表现得很聪明,深受曹操喜爱。曹丕去世后,曹睿继位为帝,开始表现得很勤勉,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但自蜀相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一时没有大规模的北伐行动,曹睿便放松下来,开始大修宫殿,消耗了大量人力,耽误了农业,大臣多次劝谏也不能制止。后曹睿病危,原想用托孤于曹宇等亲族,后又改变主意,让曹爽、司马懿同时辅政,为二人日后相争埋下了祸根。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 ,文学成就不及操、丕。
刘禅 刘禅(shàn)(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即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后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汉族。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孙休 吴景帝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孙权第六子。三国东吴皇帝,在位六年。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政治 吴国皇帝(258年--264年)
刘晔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经郭嘉推荐,为曹操效力。官拜魏国太中大夫。他对袁绍作战时提出用发石车,击退了敌人来自营楼的攻击。
汉少帝 汉少帝弘农怀王刘辩(熹平五年-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即西元176年-190年3月6日),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西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王朝第十二或第十三位、亦即倒数第二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皇后何氏的独生儿子,也是灵帝在世时存活的诸皇子中年龄最大者,即为长子。
刘封 刘封(?—220年),字公仲,三国时期人物。原本是罗侯寇氏之子,后为长沙刘氏之甥。刘备至荆州后收其为养子。曾跟随刘备入蜀,益州平定后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派遣刘封率军和孟达会合于上庸,上庸被攻占后为副军将军。关羽围樊城、襄阳时,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但被刘封和孟达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恨其不派兵救援,再加上刘封与孟达不和,孟达于是投降曹魏。孟达降魏后与夏侯尚和徐晃一起攻打刘封,曾写信劝谏刘封,但不被刘封听从。后上庸太守申耽和申仪背叛刘封,刘封被击破后退走成都。刘封来到成都后,诸葛亮顾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刘备将其除掉,最后刘备将刘封赐死。有子刘林,为牙门将,咸熙元年(264年)被迁徙至河东。
糜芳 糜芳是糜竺之弟,跟随刘备多年,曹操曾经上表他为彭城相,他辞官不受,继续追随刘备转战四方。后在关羽麾下任南郡太守,却投靠孙权、背叛了关羽,导致身败名裂。关羽也因为他的背叛而兵败人亡。
马谡 (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他一生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失守街亭,被斩。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连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
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本名司马徽,字德操,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又有人称其为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约生于公元174年,卒于208年。他素以知人、育人、荐才、克己而着称于世。被世人称为“人鉴”,俗称“水镜先生”。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
夏侯渊 夏侯渊(生卒?—219),字妙才,[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手下大将,自曹操陈留起兵起,便跟随征伐,历任陈留、颍川太守。官渡之战后,夏侯渊负责粮草补给,保证了曹操平定北方。而后夏侯渊又率兵四处征讨叛乱,破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战功卓着,又随曹操平马超,灭张鲁,又破杨秋、刘雄、梁兴、韩遂、宋建等,再立奇功。而后夏侯渊督张郃、徐晃等留守汉中,与前来取汉中的刘备大军交战,在定军山为蜀将黄忠所袭,不幸战死。
辛毗 辛毗,字:佐治。生卒:?——235。终属:魏。籍贯:豫州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官至:卫尉、颍乡侯。谥曰:肃侯。子女:辛宪英、辛敞。兄弟:辛评。初,辛毗跟随其兄事袁绍。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公元220年,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上表魏明帝。魏明帝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不久,逝世,谥肃侯。

⑥ 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哪四位

四大美女是指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称西子,天生丽质。

王昭君于公元前52 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6)老外听中国的四大美女扩展阅读:

西施有“沉鱼”之貌,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⑦ 中国的四大美女和四大美男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

潘安
晋代人。其人“姿容既好,神情甚佳。”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潘安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上街。有的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苹果投掷他。于是,民间就有了“果掷潘安”的传说。
曹植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之子。他生得“神清骨秀”,气宇轩昂,而且“性慧敏,善文章”。被后世广为传诵,堪称才貌双全。
沈约
南北朝梁代人。南唐后主、着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思沈郎”的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也是沈约。
卫玠
西晋人。生的“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街上游玩。远远望去,酒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为“璧人”。一年他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的艳丽女子围观,使他一连几天都得不到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世说新语》中就有“看杀卫芥”的故事。

⑧ 古代的四大美女很有名,他们分别是哪4位

四大美女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主要是四个历史典故流传而来。她们分别是:西施浣纱指沉鱼、昭君出塞指落雁、貂蝉拜月指闭月、贵妃醉酒指羞花。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国美女,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 ,是个标准的浙江美女。自幼随母浣纱江边,西施为国献身,去吴国以美色迷惑夫差。应该说,她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吴王夫差见到西施,沉醉在她温柔乡里,对她极尽宠爱。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⑨ 真正的四大美女是谁啊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 西施 赵飞燕 冯小怜 杨贵妃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那时心里很天真的想“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来独独选出这四个人,想来她们都是美到了极点。”后来才清楚,这四个人里有两个是不大够格排列进去的。一是貂蝉,二是昭君。

众明星无厘头私生活秀 海岩:盛世的风花雪月

蔡依林瘦身策略 蒋经国的女儿是大美人

中式婆媳大战:双面胶 小姐们的生活纪实:罪
恶搞言情:狩猎美男 朱力亚:艾滋女生日记
痞子王子(3)终结版 郭敬明:岛6·泽塔

正史上就根本没有记载有貂蝉此人,唯一有点幻影的就是《吕布传》中的这么一句话“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连本人的存在都是问题,更别谈容貌了。

王昭君的容貌是很美丽,但若列到四大美女之中,就很成问题了。史书上也只是说王昭君临走前, h元帝看到昭君又美又大方,很后悔。但如果昭君果然是倾国倾城的貌,元帝完全可以留下她来,当时呼韩邪单于是诚惶诚恐的主动来朝汉寻求汉王朝支持的。就算是处于西汉初的弱势,皇帝也可以留得下她来。仅凭一句“美丽大方”就将昭君列入古代四大美女之,不够格。主要还是因为昭君出塞这件事的本身意义重大,是汉匈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而且昭君本人的才干对后来的和平也起了很大作用。

那么谁来填补貂蝉与昭君的这两个空白呢?从美丽与名声来讲,那恐怕得数汉成帝时的赵飞燕和南北朝时的北齐的冯小怜了。

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与杨贵妃并称“燕瘦环肥”,赵飞燕不仅容貌艳丽,而且身材窈窕,体态极其轻盈,举步翩然若飞,相传能作掌上舞。飞燕本是阳阿公主家的一歌女,偶被成帝看到,马上将她带回宫中,先封为婕妤,然后又把许皇后打入冷宫,把飞燕封为皇后。成帝专宠飞燕,夜夜宿于飞燕的未央m中,以至最终亡于飞燕的床上。

冯小怜是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高纬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好色之徒,但自得了冯小怜之后就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了。连上朝与大臣议事时也要把冯小怜抱在膝上。周军攻打北齐时,高纬居然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高纬灭国后,向周武帝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乞还冯小怜”。高玮被杀后冯小怜被赐于了周武帝的弟弟代王宇文达。宇文达见而奇宠,原来的代王妃李氏被小怜挤兑得差点活不下去。(厉害,厉害)

未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杨坚把冯小怜赐给宇文达正妃李氏的哥哥李询。这时冯小怜已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受尽屈辱后被迫自杀。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 西施 赵飞燕 冯小怜 杨贵妃

评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只是评社会的上层女子,当然不会从妓女中去选。但是妓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庞大群体,而且也是唯一能够获得高文化的女子群体。清白人家的漂亮女孩会被选入皇宫或进入上层社会,但有许许多多的穷的活不下去的人家的漂亮女孩子有很多从小就被家人送到了青楼风尘中。

宋朝的李师师才貌名满京城,当时的无论达官贵人还是风流名士均拜倒在了她的裙下,就连赵官家也被她深深的迷住了,隔三差五出来幽会,概叹说后宫佳丽三千人没有一个比的上李师师的。还有诸如苏小小,董小宛等等名妓,她们都是拥有倾城倾国的容貌的